贾樟柯电影中的国家形象[权威精品]_第1页
贾樟柯电影中的国家形象[权威精品]_第2页
贾樟柯电影中的国家形象[权威精品]_第3页
贾樟柯电影中的国家形象[权威精品]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贾樟柯电影中的国家形象 -权威精品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作者简介】 导演贾樟柯 贾樟柯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从1995 年的处女作小山回家到 2010 年的海上传奇,一直致力于创作能够真实地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电影。这种创作理念使他的作品风格写实,贴近生活,屡次在国外电影节获奖。纵观贾樟柯的几部电影,既融入了个人话语 ,同时也保持与公众话语的密切联系。 一、 “ 故乡三部曲 ” 到海上传奇: 拍摄视角与人物形象的转变贾樟柯,山西汾阳人, 1995年拍摄了电影处女作小山回家。然而真正奠定其创作风格并形成一定影响力的是他的作品 “ 故乡三部曲 ” ,这三部片子与主旋律电影和传统意义上的第六代影片风格完全不同。 “ 故乡三部曲 ” 没有进行意识形态的教化,也没有单纯地进行个人情绪宣泄,而是如实地反映中国社会的种种变迁。贾樟柯的创作在秉承着真实纪录原则的同时,将目光投射到一个个具体的人身上。 “ 电影本身作为一种 人 的艺术,本质 就是表现人的本质。 ” (刑亚丽、史玉琴:浅析贾樟柯电影中外传播效果差异,载东南传播 2009 年 4 期)作为社会背景的重要部分,如何使人以及他代表的具体形象更为真实,成为艺术家探讨的核心。在 “ 故乡三部曲 ” 时期,虽然贾樟柯更多地局限于自己的个人话语,但是,他正努力将他个人对世界的客观经验置身于大时代的历史变迁中,正如他自己所说 “ 我用电影去关注普通人,首先要尊重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生命的喜悦或沉重。 ” (贾想: 1996-2008 ,贾樟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25 页) “ 故乡三部曲 ” 之后,贾樟柯逐渐走出自己的家乡,来到了首都北京,拍摄了世界,进而转战重庆,分别拍摄东和三峡好人,随后在与重庆毗邻的成都拍摄二十四城记, 2010 年又拍摄以上海这所大都市为背景的海上传奇。可以说,贾樟柯的旅途体现了他的导演思想逐渐转变的过程。从东开始,贾樟柯更加注重了他者,其电影风格慢慢转变为将个人话语与公众话语相结合。东拍摄完成后,他构思创作了三峡好人。三峡好人通过段落式的结构进行新叙述,以区别于官方话语,此种影像呈现方式更好地表现了正在逝去的历史和三峡这一 重大工程的变迁。 在 2010 年的海上传奇中,贾樟柯拍摄的人物视角有了更大的改变,他采访了 22 位精心挑选的上海知名人物,影片从 50 年代生人的著名画家陈丹青切入,着重记录了画家童年记忆中老上海的弄堂文化,以及如今上海弄堂的种种变化,通过影像定格为最真实的上海表情。当如此真实、平凡的影像展现在我们眼前时,影片的主题也清晰起来:每个人,无论年龄大小,都见证了一段段的真实的上海历史。影片中,不时穿插着上海的街道、市民、景点,过去与现实相互交错,既显出时代、历史赋予上海的一种厚重感,又捕捉到现代上海的时尚 与先锋气息。海上传奇上映时,尽管很多人评论这是贾樟柯向商业妥协的作品,主要表现为其拍摄背景从小城市走到了大都市,其拍摄对象也从底层人物的挣扎转变成了名人的追忆。然而,若回归到贾樟柯的电影写实风格本身,我们可以发现,变的是影片中的中国形象。 二、 1997-2010:中国经济和社会变迁 在电影中的体现贾樟柯的电影关注人、关注现实,真实地反应了他在面对中国发展变化的关注与思考,回顾其 1997-2010 年的电影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看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变迁。 1.“ 故乡三部曲 ” :经济 转型期的中国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同年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此中国经济由深圳等沿海城市开始迅速发展。 “ 故乡三部曲 ” 第一部小武拍摄时间是 1997 年,拍摄地点选在贾樟柯的故乡山西汾阳。此刻,改革春风似乎还没有吹入汾阳这个小城,导演却敏锐察觉到新事物萌芽的气息,与之相对的是普遍封闭的社会环境,这种特殊的时代注定造就了一批特殊的青年。影片中,小武是小偷小摸混迹于城市边缘的青年,与小武不同的是,有着不光彩经历的青年小勇,却 抓住了时机发家致富。影片巧妙抓住了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点,以及迥异的命运走向,通过对比产生矛盾张力突出了影片的戏剧化。而电影的深层,贾樟柯则探讨了经济发展的初期,面对时代浪潮,普遍缺乏教育的青年一代,在面对时代浪潮所带来的命运转折前的茫然与无措。小武与小勇都是那个时代的人物缩影,从现实角度上看,小勇获得了成功,实质上,他与小武一样都是被时代推动的迷茫一代,经济改革仿佛一双大手将两人带向不同的方向。面对未来,无论是小勇、小武,还是导演贾樟柯,抑或是中国大众都无法预测未来,只能抱着一种惶恐与喜悦的心情,等待时代将我 们推向新的转折。 中国电影评论刘雪亭:贾樟柯电影中的国家形象 电影站台仍然以汾阳小城为舞台,展现了山西县城文工团里拉二胡的崔明亮、尹瑞娟、张军等小城市青年人的生活。在这里,经济改革带来的变化已经迅速在小城中蔓延开来。电视机中缤纷多彩的广告、电视剧,还有象征着外面的世界、未来和希望的火车,这些象征性的事物反映了小城镇在经济转型时期的重大变化。其背后是青年渴求成功、出人头地的真实想法。影片在一种幽默的语境下,借由主角崔明亮之口,道出在推动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经济繁荣的背景下,小人物探 寻出路的复杂心情。无论是小武,还是站台,贾樟柯电影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将视角关注在了我们忽略的人物,通过这些人物的真实经历,让人联想到自己生活的处境与困难。 “ 他用 长镜头 忠实纪录底层平民,直面人间世俗,探询真实的情感,同时不回避 人性的弱点 和 生命的感伤 ,通过貌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的客观记录实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因此,贾樟柯的作品才被人们称为 当今中国成功的国际文化品牌 。 ” (王研:贾樟柯电影的 “ 站台 ” 艺术,载电影评介 2010 年 6 期) “ 故乡三部曲 ” 最后一部任逍遥,讲述的是在山西大同失业工人子弟的故事。这个时期的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已经被暴露出来,工业发展进程变缓,臃肿的人事结构与日益恶化的环境,严重影响到每个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电影中,当大同的煤矿资源已告竭,停产的矿场与失业的工人成为这座城市的一条灰色的风景线,四处弥漫着一股无望、悲情的气氛。尽管如此,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仍未停歇,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像大同这样在经济发展中被牺牲的城市,也有获得成功得以振兴的城市,面对大同这样逐渐走向死电影世界海报亡的城市,贾樟柯不禁在电影中发问,未来是充满希望的等待?还是通向 灭亡的绝境?只有迷惘是答案。 2.三峡好人:经济快速发展期的中国 获得 2006 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三峡好人,为贾樟柯迎来事业的一个顶峰。这部影片把拍摄视角对准了三峡这一现代中国持续数十年重大工程。影片中,讲述了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重庆老城奉节县,为推进 “ 三峡工程 ” 开展,在两天内被拆毁,曾经的房子、街道都被淹没到了水底,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儿的人们也成为一群独特的移民。整个 “ 三峡工程 ”分为三期, 2006 年是 “ 三峡工程 ” 的第三期阶段,随着建设步伐的加速,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威尼斯电 影节评委会主席凯瑟琳 德纳芙这样评价这部影片, “ 三峡好人其实是在讲述生命与社会里慢慢流淌的东西,是时间,也是空间,人被它左右着,并悄悄地改变着。 ” 与以往的作品相比,贾樟柯的这部作品依旧是在表现变化中的中国,不同的是,过去在贾樟柯的电影中,剧烈变化的经济、时代只是作为背景出现,衬托人物命运的百转千回。而三峡好人首次以“ 三峡工程 ” 为主体,将它渗透到影片的各个角落。最后,“ 三峡工程 ” 成为影响剧中人物命运的直接因素,矛盾和冲突围绕着这个褒贬不一的举国工程展开,线索更加集中,里面的情感也十分真实。影片中,韩三 明与一当地的小混混喝酒时,小混混以调侃地方式说 “ 你知道吗?现在的社会不适合我们了,因为我们太怀旧了。 ” 这句话理智又悲凉,是时代转变中的一个小注脚。贾樟柯在这部电影依旧延续着自己的疑问,试图寻求答案:在中国大的经济快速的发展背景下,多少人能够跟上脚步,并适应呢? 3.二十四城记、海上传奇: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 2008 年,北京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 年,上海成功举办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这两项国际盛事,标志着中国真正作为一个大国步入时代舞台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竞争日 益激烈的全球化经济浪潮。 影片二十四城记拍摄于四川成都,主角是老工厂“ 成发集团 ” 。从拍摄角度上看,二十四城记与贾樟柯以往的片子相比,最大的一个突破就是采用知名演员,故事主线是 60 年代、 80 年代,以及现代背景下,三任 “ 厂花 ” 的各自跌宕的人生经历与情感历程。影片沿用了贾樟柯惯用的主题:反映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给普通人带来的影响和体验。二十四城记以小见大,通过三个有着共同点的人物命运贯穿起一段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传奇与历史。在这个时期,贾樟柯的心态也随着中国的发展有所 转变,这种改变也表现了人民对变革的不同态度。 “ 民间对于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等字眼的认识经历了从最初的抗拒、置疑、犹豫,转为靠近乃至热切的拥抱,人们逐渐认识到:这是历史规律使然,由此引发经济、文化、道德观念甚至家庭伦理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 (谢晓霞:家的意象与转型期的中国 一种解读贾樟柯电影的方式,载电影评介 2009 年20 期)这些人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能够真实地表现出历史变迁对他们生活的种种变化,无论是喜悦的,还是悲伤的。影片的最后是由赵涛饰演的新一代厂花,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80 后的她,已经 不喜欢把自己的世界局限于 420厂了,她有着活力与激情,要大胆走出去,因此,她成了一个买手,经常去香港为成都的富太太 扫货 。在这里,新的东西也开始以更加宽容的被接受。那些随时间消逝的故事,却在电影中重生。 海上传奇则更加厚重地表现了上海的传奇历史。上海是中国的国际型大都市,是最能够表现中国繁茂经济发展现状的一座都市,同时,它也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它的命运变迁与中国紧密联系。为了将老上海与当今上海的影像相重合,贾樟柯特意选取了数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从 20世纪 20 年代杨小佛到如今的 80 后青年韩寒,通过他们的叙述,再现一个活生生的上海。这不仅是一部拍给国人看的片子,更是一部走向世界的影片。影片将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与过往,巧妙地凝结在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人物身上,通过他们口述的历史,向世人展示一个充满自信,有着无限希望的大都市上海,这是中国打开通向外部世界最好的明信片。因此,贾樟柯也成功完成了从个人话语,转向公共话语,将二者溶为一炉的大胆尝试。 三、从贾樟柯电影看中国电影柔性建构 国家形象新出路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贾樟柯的电影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中国形象,还赢 得了国际声誉,这给中国电影如何建构国家形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1.以时代的变化为背景,表现真实人物 贾樟柯的电影主题主要是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迁。这种 变 自然使其电影风格富有张力。在表现时,他更注重的是在变迁中人的真实感受,将个体放在这样一个变的背景下,有一种变与不变,不变与变的辨证关系,具有情绪的感染力。“ 人的命运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都在转型中动荡、变化。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这个翻云覆雨的社会中丢失和寻找白己的人生位置,现实的生活本身已经提供了比任何戏剧都更加戏剧性的素材,也提供了比 任何故事都更加鲜活的人生传奇。因此,贾樟柯那些以真实的影像呈现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的历史变迁与当下的状况,也看到了许多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历程。 ” (沈小风:贾樟柯电影的变与不变,载电影评介 2007 年 19 期) 2.挖掘当代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 在塑造国家形象时,符号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要素。中国在表现文化符号时过于宏观且总是将视角对准过去的中国,而忽略了当下。 “ 真正的文化符号是能够揭示特有的社会现象,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构建社会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来表现他们的人生际遇。 ” (卢 兆旭:贾樟柯电影的文化符号,载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9 年 8 期)贾樟柯的电影就是在挖掘当代中国的文化符号。 “ 山西汾阳小城的特有建筑、流动的人群(农民工)、流行音乐等等,那里的人们承载着特定地域的人文符号,生活状态、人生理念与信仰。 ” (贾樟柯电影的文化符号,前揭)这一切独特的文化符号被贾樟柯敏锐地发现,并通过其电影忠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一笔宝贵的记忆财富。 3.理性纪实,感性思考 贾樟柯的电影之所以能够与众不同,且多次在国际电影节获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电影中在纪实的同时也自己 的观点,有思考,有疑问,有追寻。但是,其电影又没有完全的感性,反而是以更加客观的镜头把他所关注的问题完完整整地呈现出来,让观众共同思考。因此,观众在观影时所感受到了不仅是纪实的客观性,还有思考的深度性。 目前的中国,需要有更多的电影创作来表现真实的国家形象:一个更加进步的中国,更加开放的中国。然而这种建构不应停留于宏观地夸耀与吹捧,应以一个更加真诚的方式去关注、发现并通过影像形象地予以展现。贾樟柯电影的成功指出创作建构国家形象电影的核心:充分结合电影制作者内在的感受经验与公共话语,关注人的变化,社 会的变化,从中建构出真实的富有张力的影像。 (责任编辑:刘斯奇) 阅读相关文档 :从聂小倩到倩女幽魂 意识形态叙事的迁移 民国新儒学教育思想对我国成人教育教材的启示 拯救渣男 2013 年 10 期 傻女不幸福 兔谋不轨 2013 年 10 期 洛阳市涧西区人口计生委获殊荣等 巴菲特奇妙的健康养生之道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