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州红梅公园作文5篇 红梅公园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享有“文笔圣地,江南名园”之美誉的红梅公园,它位于城市繁华中心区,四周人口密集,西部紧邻天宁禅寺。占地面积约500多亩,是常州市区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公园。 红梅公园的前身始建于1958年,因内有红梅阁而定名为红梅公园。公园内林木葱郁,花开四季,可谓“入目皆花影,处处尽芳菲”。 我们今天是从公园的北面开始参观。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四根红梅青铜浮雕,浮雕前的这块大理石上写有红梅公园四个大字,这是1983年,原全国人大副委员会长胡厥文题写的。 公园改扩建时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大量运用了多种新工艺,新材料。大家看对面的多功能电话亭,它打破了公用电话的传统模式,还为手机用户配备了的快速充电装置。在右边我们还能看到每天播放新闻和天气预报的LED显示屏。整个公园还设有音乐背景系统,为游客提供一个舒心的游园环境。 大家请继续往前走,在我们左手边可以看到一个引水系统,它出来的水是可以直接喝的。 我们面前的这片水域是映梅湖,占了公园总面积的1|5,水路总长达2500米。有水必有桥,园内桥梁众多,有曲桥,平桥,廊桥等,风格迥异,桥名更显风雅别致。我们现在走的这座桥叫做一星桥,是一座现代化的桥梁,两边采用的是双层夹胶玻璃,跨度有60多米,是公园的一座中央景观大桥。请大家看我们的左手边,我们能看到一座小岛,那是展现公园冬景的“雪山劲松”,他地势高耸,四面环水,山上植物以雪松,腊梅为主,配以宣城市,为我们展示了北国风光。红梅公园人文景观丰富,古迹众多,这座古建筑就是红梅阁。红梅阁是重要的道教建筑。相传道教全真道南宗祖师紫阳真人张伯端曾在此聚徒修炼,著有悟真篇一卷行世。 关于红梅阁历代文人都有题咏,清代著名史学家,诗人赵翼有诗曰“出郭寻春羽客家,红梅一树灿如霞,樵阳未即游仙去,先向瑶台扫落花”表明当年红梅盛开,迎春傲雪的景象。红梅公园的得名也就源来于此。据常州府志记载,红梅阁始建于唐昭宗年间(889-904),原在荐福寺内,后为玄妙观的一部分,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屡经毁建,宋代这里曾作为贡士院试,后改为道院。现在的红梅阁是清光绪26年重建,为一座五间开间,两间进深,高达17米的阁楼,建在2米多高的土台上,整个建筑古朴厚重,豪放雄伟为一般楼阁所少见,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请看,阁楼对面的这根石柱,名为冰梅石。“其纹奇巧,迸出石上分许”形似梅花,又为白色,其珍贵之处还在于花型多变,据说此柱石花能随季节更替而变化。按科学的说法,是石柱长期经历日晒雨淋风蚀之后而引起的化学反应所形成的变化罢了。 请大家随我往这边走。我们眼前这座牌坊叫嘉贤坊。是为了纪念常州古城奠基人季札所修,坊高8米,宽11米,厚1.4米,砖木结构,斗拱装饰,坊东面有“延陵世泽,让国家风”的一副楹联,以表示常州人民对季札的崇敬和怀念。大家都知道,常州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名称叫延陵,是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第四个儿子季札的封地,常州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就是从他算起的。在唐垂拱四年,江南巡抚狄仁杰以吴楚多淫祠上奏皇帝,在全国共焚毁寺庙一千七百多座,唯独季子 祠不废,还赠“嘉贤”追加封号,嘉贤坊名由此而来。 我们的左手边是吴风遗韵。在这里,设计者们从常州几百座坊中精心挑选出了与崇文读书密切相关的八坊,以展示常州“八邑名都,中吴要辅”的风采,中间配有清代立体城厢图,颇有令人游一园而知全城的创意。 我们右手边的这座袈裟塔,高3米有余,为五层石塔,在高耸的文笔塔的映照下,似乎显得很不起眼,但它却是原南宋末年常州义僧万安,莫谦之等人的纪念塔。为了纪念奋起抗敌而壮烈牺牲的万安和尚,人们将他的一件袈裟埋葬并砌了一座石塔,取名为袈裟塔。 各位朋友,我们的东南面是体现常州和国际友好往来的国际友谊林。国际友谊林是常州开展对外交流种植纪念树的重要场所。“国际友谊林”这几个大字是由前外交部长李肇星题写的。林内遍植广玉兰,香樟,桂花等名贵树木。 请大家继续往前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石坊叫知音坊,是为了纪念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而建的。1988年在整修塔影池时,根据这个典故修建此坊以示纪念。 与知音坊相邻的是塔影山房。原是太平寺长老的打禅之地。关于塔影山房有一典故,相传苏东坡与太平寺钦禅长老曾为莫逆之交,然而,当苏东坡被贬后,长老怕连累自己,就将寺壁上东坡的题词一一铲除。苏东坡获准返常后,长老又让东坡为自己的肖像配诗,以炫耀。苏东坡深感世态炎凉写下“一夕灵光出太虚,化身成佛人腾去,秋莲宝华不用火,凡是悟空点点除”诗的头两句隐射一个“死”字,后两句描述的是“秃”。如今的塔影山房是1988年重新修建的。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文笔塔,这是一座具有神奇色彩的古塔。塔建于南齐建元年间(公元480-482),原为太平寺塔,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相传每当塔顶有祥光腾现,常州地区必有文人中状元。北宋大观年间,常州一地中进士53名,占当时朝野的五分之一,据说皇帝下令改太平讲寺塔为文笔塔,因此,该塔便成了常州文人心目中的笔魂,每次上京赶考前必登塔祈祷。常州先后出现了15名状元,8名榜眼,12名探花,1947名进士,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因而就成为常州文化的象征。文笔塔屡经沧桑,几毁几建。尚存的文笔塔身为晚清建筑,仅莲瓣状古塔基座为南齐遗物。常州市人民政府为保护文物古迹,于1981年拨款修复文笔塔,耗资50余万元。现在的文笔塔七级八面,高48.38米,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塔基由八角形花岗岩条构筑而成,塔身每级设四个拱门。清代洪亮吉曾登塔咏诗“花光裹塔红三面,燕剪穿帘紫一双。十字港中容小刹,七层楼外见空江” 不少应试学者和商人来此总不忘了登塔。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据说,常州清代史学家赵翼的父亲不信登塔有灵感,结果赵翼本该是一甲一名的状元,可是乾隆提起朱砂御笔,将赵翼和第三名的王杰,名次作了对调,于是当地民众对登塔有祥光先兆就更加坚信不疑了。为什么商人也忘不了登塔呢?请看,这四个拱门面向四方,而八个角代表八方,财从四面八方来,会给经商者们带来生意兴隆,吉祥如意。 既然文笔塔是常州“文人甲天下”的象征,那么有了笔就要有架笔的架子。塔之北面是笔架山,意即笔魂之架。笔架山顶部,有白皮松15株,隐寓齐梁两朝的常州籍皇帝。 在文笔塔东面,与之交相辉映的就是文笔楼。楼为两层古典建筑,相传是常州文人墨客雅聚和吟诗作画的场所。在改扩建前,这里的楼前写有嘉庆、道光年间著名文人龚自珍高才篇中赞美常州的诗句:“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 常匹俦”。 如今文笔楼已辟为我国唯一的一座梳篦博物馆。它系统的向我们展示了木梳和篦箕的28道和72道半工序。常州的梳篦从晋朝起就是宫廷御用的珍品,素有“宫梳名篦”之誉!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 各位来宾这边请(南大门)。前面的广场中央有“萧齐遗胜”四个大字,边长各为2米,均为金山石刻浮雕,因为,该广场前身是太平寺所在地,文笔塔是太平寺附属建筑;太平寺于1958年逐渐荒废而被拆除,只留下寺内的这座孤塔。1992年在太平寺故址兴建状元楼时,曾挖出由唐荆川撰写下的一块石碑,上面写道这样一句:“惟塔则萧齐旧物也。”意思是只有这塔是齐代那时留下的,说明此塔年代久远。这“萧齐遗胜”四字便是指的公园内文笔塔。 各位游客,经过这短暂的游览,不知您是否有“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感觉,红梅公园是我们常州的“氧吧”,更是我们常州的“绿肺”。欢迎大家能再次光临这大众的乐园!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红梅公园欢迎各位的到来,我是你们今天的讲解员,大家可以叫我XX,今天能为大家服务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如果在游览过程中有什么疑问或需要帮助的,请大家尽管提出,我将尽我的所能为各位解决,预祝大家在红梅公园游览愉快!(请大家上游览观光车) 红梅公园素有“文笔胜地,江南名园”之美誉,占地面积约500多亩,是咱们常州市区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公园。 红梅公园前身始建于1958年,因内有红梅阁而定名为红梅公园。公园内林木葱郁,花开四季,可谓“入目皆花影,处处尽芳菲”。xx年,政府又对红梅公园实施敞开扩建,xx年9月28日,红梅公园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我们今天是从公园的北门开始参观,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四根红梅青铜浮雕,浮雕前的这块大理石上写有红梅公园四个大字,这是1983年,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胡厥文应邀为红梅公园题写的园名。 公园在改建时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造园艺术以及市民的合理化建议,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大量运用了多种新工艺,新材料。大家看 右侧是多功能电话亭。亭内配有的充电装置,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手机。进一步的为游客游园提供了便捷。本次改扩建园内还建有残疾人通道,在电话亭的前方还摆放着专门为残疾人朋友游园准备的轮椅。它边上的就是可以24小时播放新闻,天气预报和文体节目的LED电子信息系统。 大家请继续随我往前走,在我们左手边就是我园在全国园林界率先推出的饮水系统向上式直饮水机。从这里出来的水是口感甘甜,是可以直接饮用的。现在我们前方的就是一星桥。园内的水面积占了全园面积的1/5,其中桥梁众多,风格迥异。园内拥有曲桥,拱桥,平桥,廊桥等多种造型的桥梁。一星桥是一座现代化的桥梁,跨度60米。请大家看我们的左手边,我们能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小岛,那是展现公园冬景的“雪山劲松”,它地势高耸,四面环水,山上植物以青松、雪松、腊梅为主,向我们展示了淋漓尽致的北国风光。 前方就是八景之首的“红梅春晓”景区。它以保留的红梅阁为中心,在景区周围挖掘环形水系,并且广植数千棵百年古梅,形成“园中之园”的特色景观。眼前这座古建筑就是红梅阁,红梅阁是著名的道教建筑。相传道教全真道南宗祖师紫阳真人张伯端曾在此聚徒修炼,著有悟真篇一卷行世。 关于红梅阁历代都有题咏,清代常州籍著名史学家、诗人赵翼曾题诗:“出郭寻春羽客家,红梅一树灿如霞;樵阳未即游先去,先向瑶台扫落花”。这里瑶台呢,指的就是红梅阁,它形象地说明了当年红梅盛开,迎春敖雪的景象。红梅公园的得名也就是此。现在的红梅阁是清光绪二十六年重建的,为一座五间开间,两间进深的,高达17米的楼阁,建在两米多高的土台上,整个建筑古朴厚重,豪放雄伟,为一般楼阁所少见,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前方高8米,宽11米,厚1.4米的牌坊就是嘉贤坊。它是为纪念常州古城奠基人季札所修建的。坊后有楹联“延陵世泽、让国家风”。 “延陵”是常州历史上第一个见于史籍的名称,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人们经常把季札的三次让国称为“后三让”。季札是常州倍受敬重的人文始祖。在唐垂拱四年,江南巡抚狄仁杰以吴楚多淫祠上奏皇帝,在全国共焚毁寺庙一千七百多座,唯独季子祠不废,还赠额“嘉贤”追加封号,嘉贤坊名由此而来。 常州之名定于隋文帝时期,这里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称。三国时,常州叫毗陵,属于吴国。这里就是吴风遗韵景区的点题之景。在该景区中间有一幅清代常州城厢全图,是“老房子画家”季全保的呕心沥血之作,此次经青年女雕塑家秦虹二度创作放大复制并以青铜浮雕的形式展现在红梅公园内,颇有令人游一园而知全城的创意。 我们右手边的这座的袈裟塔勘称代表之作。原塔分为五层,目前看到的是塔尖遗留部分,是原南宋末年常州义僧万安、莫谦之的纪念塔。相传元兵攻打常州,护国寺里万安和尚号召众僧奋起抗击敌人,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后来,人们将万安和尚遗下的袈裟埋葬并砌了石塔,取名为袈裟塔,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前方就是著名的国际友谊林。这里是我市开展重要外事活动和对外交流种植纪念树的重要场所。常州与意大利普拉托、日本高槻市、韩国南扬州市、荷兰王国梯尔堡市以及毛里求斯博巴桑、荷津市、美国罗克福德市、澳大利亚赫斯特维尔市等先后结为友好城市。这里遍植广玉兰、香樟、桂花等名贵树木。 请大家继续往前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石坊叫做知音舫。雕塑“高山流水”,是设计者的精心之作、才气之作。晋国大夫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如今,这个相传发生在常州古镇奔牛的千古佳话“定格”在了红梅公园。知音舫旁就是塔影山房。北宋大学士苏东坡与太平寺方丈钦禅长老结成莫逆之交。然而,当苏东坡流放海南后,钦禅长老怕受到牵连,于是就将苏东坡在寺内墙壁上题的诗词书画全部铲除;东坡流放归来后,想定居在太平寺,却遭到钦禅长老的拒绝。这让东坡感到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于是东坡以告别为由来到当时长老的方丈室,指着当时的一幅长老的肖像画说:长老,这幅画把您的栩栩风度勾画的惟妙惟肖,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配诗。这时钦禅想,大文豪苏东坡的诗词书画出类拔萃,何不让他在画轴上题诗一首呢!于是,东坡就顺水推舟在画轴上题了一首诗:一夕灵光出太虚,化身成佛人腾去;秋莲宝华不用火,凡是悟空点点除。当时在场的人都只看了字面意思,都拍手称好。半个月后,常州的洪太守来太平寺游玩,看见了这首诗后就对钦禅说:你一定是得罪苏东坡了,他在骂你呢!原来,这是藏头诗。前后两句个影射两个字:“死秃”。钦禅为此懊悔不已。 下面我们就进入了“文笔夕照”景区。这里是由于宋代诗人杨万里“题太平寺诗”中有“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阳惟照一孤塔”的诗句而得名的。走过这座伯牙桥,我们就已经来到了常州人文荟萃象征的文笔塔下了。古代贡生应试时都要登塔许愿以祈祷金榜提名。座落于公园南部的这座文笔塔是一座具有神奇传说色彩的古塔。该塔建于南齐建元年间 (公元480482年),原为太平讲寺塔,迄今己有1500余年历史,相传每当塔顶有祥光腾现,常州地区必有文人中状元。北宋大观年间,常州一地中进士53名,占当时朝野的15强,据说皇帝下令改太平讲寺塔为文笔塔,因此,该塔便成了常州文人心目中的笔魂,每次上京赶考前必登塔祈祷。自塔建成后,常州先后出现了十五位皇帝,九名状元,一千五百多名进士,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因而就成为常州文化的象征。这也就是文笔塔的来历。文笔塔屡经沧桑,几毁几建。尚存的文笔塔身为晚清建筑,仅莲瓣状古塔基座为南齐遗物。常州市人民政府为保护文物古迹,于1981年拨款修复文笔塔,耗资50余万元。现在的文笔塔七级八面,高48.38米,底层外径9.85米,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塔基由八角形花岗岩条构筑而成,塔身每级设四个拱门,塔内有旋梯可供游人攀登。历代文人登塔咏诗者较多,下面让我给大家诵一首清代洪亮吉的诗:花光裹塔红三面,燕剪穿帘紫一双。十字港中容小刹,七层楼外见空江。 不少应试学者和商人来此总不忘了登塔。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据说,常州清代史学家赵翼的父亲不信登塔有灵感,结果赵翼本该是一甲一名的状元,可是乾隆提起朱砂御笔,不知怎么搞的将赵翼和王杰的名次作了对调,于是当地民众对登塔有祥光先兆就更加坚信不疑了。为什么商人也忘不了登塔呢?请看,这四个拱门面向四方,而八个角代表八方,财从四面八方来,会给经商者们带来生意兴隆,吉祥如意。 红梅公园导游词(新)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享有“文笔胜地,江南名园”之称的红梅公园,她位于城市中心区. 前面的大理石上的红梅公园是1983年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胡厥文应邀提写的。 眼前这片湖名为映梅湖,俗话说有水必有桥。映入我们眼帘的这座现代化的桥梁,名为一星桥。站在桥上,我们能欣赏到红梅八景中的:翠微秋霞,林园钟声,青峦倒影以及曲池风荷。 清代著名史学家,诗人赵翼曾有诗曰:“出郭寻春羽客家,红梅一树灿如霞;樵阳未即游先去,先向瑶台扫落花。”这首诗中的羽客指的是道士,而瑶台指的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红梅阁。红梅阁是重要的道教建筑。相传道教全真道南宗祖师紫阳真人张伯端曾在此聚徒修炼,著有悟真篇一卷行世。据常州府志记载,红梅阁始建于唐昭宗年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屡经毁建,宋代这里曾作贡士试院,后改为道院,现在的红梅阁是清光绪二十六年重建,为一座五间开间,两间进深,高达17米的楼阁,建在2米多高的土台上,整个建筑古朴厚重,豪放雄伟为一般楼阁所少见,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阁楼对面的这根石柱,名为冰梅石。据说此柱石花能随季节更替而变化,按科学的说法,是石柱长期经历日晒雨淋风蚀之后而引起的化学反应所形成的变化罢了。 我们眼前的这座牌坊叫嘉贤坊,是为了纪念常州古城奠基人季札所修,坊高8米,宽11米,楹联上写有“延陵世泽,让国家风”表现了常州人民对季札的崇敬和怀念。 吴风遗韵景点,向我们展示的是设计师们从常州几百座坊中精心挑选出了与崇文读书密切相关的八座坊。历史最长的是双桂坊,在北宋(967),宋维、宋绛兄弟二人,同登进士第。常州官府改其居住地名为“来贤坊”以纪其事。无独有偶,宋景佑元年(1034),又是在此居住的丁宗臣、丁宝臣兄弟二人同科高中进士,官府将“来贤坊”更名“双桂坊”,取双双折桂之意;一个是早科坊,是为纪念南宋宝佑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眼睛防护知识培训课件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全国一等奖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公开课课件
- 醉花阴记李清照课件
- 企业文化培训课件
- 老年人康复说话训练课件
- 酿酒坊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铁和铁的氧化物(含解析)-新高一化学暑假讲义(新人教版)
- 税收基础综合知识考试题库(A卷)
- 老年乐理知识培训心得
-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新课标重点知识整理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详细清单
- 法律法规法学 - 马工程《宪法学》重点整理
-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分析
- 淋巴瘤基础知识
- GB/T 14038-2008气动连接气口和螺柱端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课件
- 风险分级管控责任清单(市政道路工程)
- (临床治疗)继发性甲旁亢课件
- UNIT 1 LESSON 1 LIFESTYLES课件第一课时
- 投标文件标书采购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