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通过能力与改编能力.doc_第1页
车站通过能力与改编能力.doc_第2页
车站通过能力与改编能力.doc_第3页
车站通过能力与改编能力.doc_第4页
车站通过能力与改编能力.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铁路局电大铁路行车组织第六章 车站通过能力与改编能力【主要内容】车站通过能力及改编能力的定义;车站到发车流的特征及分析;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的计算;到发线通过能力的计算;车站改编能力的计算。【重点掌握】车站到发车流的特征及分析;道岔分组的原则;各项作业占用道岔及到发线的时间标准;车站通过能力及改编能力的计算方法。第一节 概述一、车站通过能力与改编能力(一)定义 车站通过能力是指车站在现有设备条件下,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业过程,车站咽喉道岔及到发线于一昼夜内所能通过或接发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列车数。它包括咽喉通过能力和到发线通过能力两部分。车站改编能力是在合理使用技术设备条件下,车站的固定调车设备一昼夜内所能解体和编组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或车数。(二)查定和计算车站能力的目的1、 确定新站能力是否满足需求。2、 有效利用现有设备,组织列车接发,合理分配列车的解编任务。3、 查明车站工作组织和技术设备中的薄弱环节,挖掘设备潜力、提高作业效率和加强车站能力。4、 查明车站设备间、车站与区间能力是否协调。(三)影响车站能力的主要因素1、 车站现有设备情况。2、车站作业组织情况。3、车站办理各方向的列车种类和数量,计划行车量的分配方案等。4、货物列车到发的均衡程度。5、到发线的空费时间。(四)占用车站设备的各种作业1、主要作业内容包括各种列车的到、解、编、发和机车出入段等作业。2、 固定作业固定作业是指与行车量增减无关的作业。(1) 旅客列车到、发、调移及其本务机车出入段等作业。(2) 摘挂列车编组作业。(3) 向车辆段、机务段和货物装卸地点定时取送车辆的作业。(4) 调车组和机车乘务组交接班、吃饭及调机整备作业时间。计算客运站通过能力时,运行图规定的货物列车到发及其本务机车出入段等作业应按固定作业计算。(五)计算方法1、 直接计算法直接计算法是根据每一列车到发作业或改编作业占用某项技术设备的平均时间,利用公式直接算出该设备的能力。当某项技术设备担当的作业种类比较单一时,可采用直接计算法。2、利用率计算法利用率计算法是以列车、机车、车辆不间断地均衡占用设备为前提,并考虑设备占用有一定空费时间或妨碍时间,先求出该项设备能力的利用率,再用利用率求出车站的能力。这是计算车站能力最常用的方法。3、计算机模拟法以排队论为基础,把列车到解编发各项作业过程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排队系统,模拟输出计算能力的有关参数的回归方程,然后计算车站能力。这是比较先进的方法。(六)计算精度要求1、能力利用率K,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第三位四舍五入。2、 作业时间标准,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第二位四舍五入。3、 按方向别和列车种类别计算的能力值,以列数表示时,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第二位四舍五入;以辆数表示时,小数点后舍去不计。二、车站到发车流及其特征分析车站到发车流,应以车流汇总表所列的车站计划车流资料为依据。例: 乙站车流汇总表 往 由乙方向到达本站合计甲及其以远计1- 丙间丙及其以远计甲方向无调车-540有调车-60计-60乙方向无调车-540540-540有调车65360425-60485计65900965-601025本站发出1520355-合计80920100065-利用车流表作车流特征分析的一般内容和方法如下:(一) 车站办理车数(N办)(二)中转重车数()(三)中转空车数()(四)装、卸车数与接、排空车数装车数:U装为60车卸车数:U卸为85车接空车数:为35车排空车数:为60车(五)无调中转车数(N无)、无调中转车占总车数的比重(无) (六)改编车数()、改编车数占总车数的比重(改) 第二节 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咽喉通过能力为咽喉区各进路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之和。计算咽喉通过能力,应首先计算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是指某方向接、发列车进路上最繁忙的道岔组一昼夜能够接、发该方向的货物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列车数。一、 占用咽喉道岔组的时间标准 占用咽喉道岔组的时间按作业性质不同,可归纳为接车、发车、和调车占用三种。1、接车占用咽喉道岔组的时间 其中:t准:电气集中设备为0.1-0.15min。2、发车占用咽喉道岔组的时间 3、调车占用咽喉道岔组的时间 车列牵出时间t转 = t准 + 0.06L转 v转t牵 = t准 + 0.06L牵 v牵 车列转线时间取车(送车)占用咽喉道岔组时间4、机车占用咽喉道岔组时间5、咽喉道岔妨碍时间即由于开通敌对进路而需要中断使用该咽喉道岔的时间。分直接妨碍和间接妨碍两种。采用写实法查定接车、发车和调车作业占用咽喉道岔组的时间标准,一般分为写实、资料汇总和定标三个步骤。第一步,写实。写实一般连续3昼夜进行采点。第二步,资料汇总。采点写实结束后,应对写实表中各项数字进行分析,保留其中合理部分,剔除不合理部分,然后按不同作业项目分别汇总。第三部,定标。将连续3昼夜的写实表资料填入汇总表内,检查核对无误后,即可求出接车、发车和调车一次占用咽喉道岔组得平均时间。例:见表6-3二、咽喉道岔组的确定咽喉道岔组是指某方向接发列车进路上作业最繁忙(作业占用时间最长)的一组道岔。道岔分组的基本原则:1、 不能被两条进路同时分别占用的道岔,应合并为一组。2、 两条平行进路上的道岔和渡线两端的道岔不能合并为一组。3、 可以被两条进路同时分别占用,以及辙叉尾部相对且分布在线路两侧的相邻道岔不能并为一组。4、 交叉渡线一端的道岔应合并为一组。例:见表6-4三、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计算 咽喉道岔组能力计算一般采用利用率计算法,如下:1、 计算一昼夜全部作业占用咽喉道岔组的总时间T总T总=n接t接+n发t发+n机t机+t调+t妨+t固 (min)2、 计算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利用率K K=3、 计算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列)(列)例6-1: 第三节 到发线通过能力到发线通过能力是指在到达场、出发场、直通场或到发场中,办理列车到发作业的线路,一昼夜能接、发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货物列车(旅客)列车数。一、货物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 1、无调中转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 2、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 3、解体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t解占=t接车+t停”+t转(min)4、始发中转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5、单机占用到发线时间二、货物列车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 计算货物列车到发线通过能力一般采用利用率计算法,其步骤与方法如下:1、计算一昼夜全部作业占用到发线的总时间T总 T = n中t中占+n部t部占+n解t解占+n编t编占+n机t机占+t固+t其它(min)2、 计算货物列车到发线通过能力利用率K 3、计算货物列车到发线通过能力(列)(列)例6-2: 三、编发线发车能力在调车场内划出一部分调车线,与正线接通,兼作发车线,称为编发线。编发线发车能力的确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车站作业规律和完成实绩分析确定;二是采用直接计算法计算确定。编发线发车能力:第四节 车站改编能力车站改编能力应按驼峰或牵出线分别计算。当驼峰或牵出线只担当解体或编组作业时,多采用直接计算法。反之,既担当解体又担当编组作业时,多采用利用率计算法。一、驼峰解体能力 驼峰在现有技术设备、作业组织方法及调车机车数量条件下,一昼夜能够解体的货物列车数或车数,称为驼峰解体能力。当驼峰主要担当解体作业时,多采用直接计算法。1、 使用一台调车机车实行单推单溜的解体能力2、 使用两台调车机车实行双推双溜的解体能力3、 使用三台及以上调车机车实行双推单溜的解体能力二、调车场尾部编组能力 调车场尾部牵出线在现有技术设备、作业组织方法及调车机车数量条件下,一昼夜能够编组的货物列车数或车数,称为峰尾编组能力。调车场尾部牵出线的编组能力可采用直接计算法或利用率计算法。1、 直接计算法2、 利用率计算法三、简易驼峰(或牵出线)改编能力 当驼峰或牵出线既担当解体又担当编组作业时,可采用利用率计算法。1、 计算一昼夜占用简易驼峰(或牵出线)的总时间T总=n解t解+n编t编+n调t调+t整场+t固(min)2、计算简易驼峰(或牵出线)改编能力利用率3、计算简易驼峰(或牵出线)改编能力四、改编能力的确定 1、 纵列式编组站驼峰担当解体、尾部牵出线担当编组作业时的改编能力,按经过合理调整峰上、峰尾作业负担后的驼峰解体能力、尾部编组能力二者中较小者的两倍计算。2、 横列式技术站或两端的简易驼峰和牵出线既编又解时的改编能力,按两端解体、编组能力之和计算。3、 具有两套解编系统的双向编组站应分别按上、下行系统确定其改编能力,全站的改编能力按两系统改编能力之和计算。4、 担当重复解体转场车的驼峰,应按含转场和不转场车分别表示其解体能力。例6-3: 第五节 提高车站能力的措施车站能力是指在现行作业组织方法及调机配备情况下, 各车场、驼峰或牵出线及整个车站所具有的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一、车站通过能力汇总 (一) 车站通过能力汇总汇总车站通过能力的目的:查明车站咽喉、到发线接发各方向各种列车的能力。(二) 车站改编能力汇总汇总车站改编能力的目的:查明该站调车设备解体和编组各方向列车的能力。二、提高车站能力的措施 提高车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的措施有技术组织措施和改建措施两类。(一) 提高车站能力的技术组织措施根据车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的计算公式,对影响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