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师角色适应存在的问题研究 学科专业 指导羲薜t 教宵学原理 璃游教授 研兜方向l 教育基本理论 研究生l 李慧玲( 2 0 0 1 0 6 1 ) 中文摘要 当今时代,随蒜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变迁十分迅速。社会对教宵寄予厚魍, 必然瓣教l 纂索质豹要求越来越裹。斯一轮基磷教弯涤程改摹鲶孛小学教耀鬟蹬了蘩豹挑 战,激师的课堂生活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师将随着举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熬新 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教郏戆蚕意识弱课程浚摹翡紧逡感,辘否主漩转变教蠢鼹念,诱 整其教学行为并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将直接影响着教师在新课程中的生存空间,影响 着谍攫改革懿有效实麓。教爆对薪漾程教爨懿色戆逑应翊纛,残必姿藩孛小学教爨粼浆 急待解决的问题。于 全文共分六令部分。繁一、二、三部分扶嚣文教疼蕉色逶应裁题舞出豹鹜景、麟漂 程教师角色适应豹含义及推避 教师时新课程角色适威教育的必要性等方面,探讨了初中 语文教雾器对凝课程教烬角色逶应豹意义。第鞭熬分逡用隧瓿演撵戆方法,主要铮黠蘩痰 市实验区部分初中的语文教师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和非结构性访谈法相结 合,从教耀教育鼹念、教学纷隽转交、学生学习方式转必三令纬度辩教瘘逶嚣调查,获 对语文新教材的认识、对语文新课稷教学的认识、学生学习方式转化、对语文新课稷评 徐豹疆个纬度对学生进行了调套。调套对象寨要是纛痰嘉实验嚣零分褪孛豹语文教辩, 以及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本文运用s p s s l1 0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 阕题势分掇茭原因。在髭基戳上,论文最螽掇出了程避褪孛溪文教雾器对薪谍疆教努麓毽 适应的建议: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师由知识灌输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提商专 业化水平,鼹送教燎囊潺程鼙缝的撬行者彝疆究者秘建擒者转交;薰程瀑程译徐匏教弯 发展功能,促进教师由终结性和唯一性裁判糟向引导学生自燕发展的激励者转变。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语文教师:角色j 角色适应 s t u d y o nt h ep r o b l e m o ft h er o l e a d a p t a t i o n o ft h ej u n i o rm i d d l e s c h o o lc h i n e s e t e a c h e rw i t ht h en e wc u r r i c u l u m i d e a m a j o r st h e o r yo f p e d a g o g y t u t o r , p r o f e s s o rz h o u h o n g s p e c i a l t y b a s i ct h e o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u t h o r l ih u i l i n g ( 2 0 0 1 0 6 1 ) a b s t r a c t i nm a t c h i n gw i t ht h eo n - g o i n gr a p i dc h a n g e si nt h es o c i e t ya n dg r e a td e v e l o p m e n ti n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t h ed e m a n df o rt h eq u a l i f i c a t i o no ft e a c h e r sh a sb e e nd e f i n i t e l y i n c r e a s e d t h en 州c u r r i c u l u mr e f o r mo fb a s i ce d u c a t i o nh a sb r o u g h tn e wc h a l l e n g et ot h e i u n l o rm i d d i es c h o o lc h i n e s et e a c h e r s n 砖t e a c h e r s i i f es t y l eo f c l a s s r o o mw i l lb ec h a n g e d t h o r o u g h l y w i t ht h ec h a n g eo fs t u d e n t s s t u d yw a y , t e a c h e r ss h o u l dr e c o n s t r u c tt h e i ro w n t e a c h i n gw a y i f t e a c h e r s h a v et h e 鬻o f u r g e n c yo f t h er e f o r mo f c u r r i c u l u m 。c h a n g et h e i r i d e ao fe d u c a t i o no nt h e i ro w n i n i t i a t i v e , a 哇l 嫩t h e i rt e a c h i n ga c t i o na n dc h a n g et h e t e a c h e r s r o l e ,i tw i l li n f l u e n c ed i r e c t l yt h ev i v o s p h e r eo f t e a c h e r si nn e wc u r r i c u l u ma n dt h ee f f e c t i v e e n f o r c e m e n to f c u r r i c u l u mr e f o r m 1 1 ma d a p t a t i o nt ot h er o l eo f n e wc u r r i c u l u mb e c o m e st h e p r o b l e m t o b er e s o l v e d u r g e n t l y f o r t h e j u n i o r m i d d l e s c h o o l t e a c h e r s t h e r ea 糟s i xp a r t si nt h ep a p e r , t h ef i r s tt h r e ep a r t sd e a lw i t ht h et h e o r e t i ca n dp r a c t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嗽o ft h ec h i n e s et e a c h e r s r o l ea d a p t a t i o nt l l r o u g hd i s c u s s i n gt h eb a c k g r o u n d , c o n c e p t i o na n dn e c e s s i t yo f i t n 拉f o u r t hp a r ti sa n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nt h ei u n l o rm i d g es c h o o l c h i n e t e a c h e r si ne x p e r i m e n t a ld i s t r i c t so f c h o n g q i n gb yr a n d o m l ys a m p l i n g b ym e 啪o f q u e s t i o n e r , d o c u m e n t a r ya n dn o n - - s t r u c t u r a li n t e r v i e w , w eh a v ei n v e s t i g a t e dt h ec h i n e s e t e a c h e r sf r o mt h et e a c h e r si d e ao fe d u c a t i o n , t h ec h a n g eo f t e a c h i n g a c t i o na n dt h ec h a n g eo f s t u d e n t s s t u d yw a y f o rt h et e a c h e r sa n d i n v e s t i g a t e dt h es t u d e n t sf r o mt h e i rc o m p r e h e n s i o n o f t h en e wc h i n e s et e x tb o o k , t h en e wc h i n e s ec u r r i c u l u mt e a c h i n g ,t h ec h a n g eo fs t u d e n t s s t u d yw a ya n dt h e i re v a l u a t i o no nt h en e wc h i n e s ec u r r i c u l i 黼n 埒s u b j e c t si n c l u d et h e j u n i o rm i d d i e s c h o o lc h i n e s et e a c h e r sa n ds t u d e n t si n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d i s t f i c t so f c h o n g q i n g b yt h es p s s l l 0 ,w em a k e t h es t a t i s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o ft h ed a t as oa st of r e do u tt h ep r o b l e m s a n d r e s s o n s + t h e r e f o r e , t h ep a p e rd i s c u s s e sh o wt or e s o l v ei t 。f i r s t , w es h o u l dc h a n g et h ei d e a o f e d u c a t i o na n dp m m o t ct h et e a c h e r s c h a n g ef r o m i n c u l c a t i n gk n o w l e d g e t of a c i l i t a t i n g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t u d e n t s s e c o n d , w es h o u l di m p r o v et h et e a c h e r s p r o f e s s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a d v a n c et h e t e a c h e r s c h a n g ef r o mp u r ec u r r i c a l 啪e x e c u t a n t st or e s e a r c h e ra n d c o n s t r u c t o r s n l i r d ,w es h o u l de m p h a s i z et h ef u n c t i o no fc u r r i c u l 啪e v a l u a t i o nt od e v e l o p e d u c a t i o na n dp m m o t ct h et e a c h e r s c h a n g ef r o mu l t i m a t ea n d o n l yj u d g et os t i m u l a t o r so f s t u d e n t sn a t u r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k e y w o r d s :n e wc u r r i c u l u m r o l e j u n i o rm i d d l es c h o o lc h i n e s et e a c h e r r o l ea d a p t a t i o n 2 一、前言 2 l 毽纪楚辩学鼓术毫邃发震煞时找,擞赛各鏊邈来越认识到经济、辩鼓豹竞争实 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得以落实的关键是教师。培养什么榉的 久右关键燕靠我翅静教龚季紊蕨秘敬瓴建设。教瘁 荤为教育改孳冬教育实残戆燕俸,承疆 着教宵发展馓终得以落实的擞任,因此在我阑新一转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中小学教师 黠薪涤程教簿燕色熬适应阕蹶,残为教育改攀戆一令霪要方箍。 新一轮慕础教育课程于2 0 0 1 年秋季在全国2 7 个省市3 8 个实验区开始试行,至今 已鸯一年半豹瓣翔。藏次基端教弯獯程竣擎懿核心耀念之一藏是键避每一个学生鹣发 展,该理念集中地反映了社套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体现了教宵价值的取向,制约着教育 活动豹方式,羲接影穗蓑学爱麦心袋长彝整体教育骚譬豹撵褰。无论跫凝谍程蠢标静设 置。新课程标准的制定,还怒适应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的改革,都 莛紧紧围绕装学生熬发曩瑟凝瑟戆。举习方式豹转交是薪一轮萋穑教育谦程教学改萃静 显著特征。l l 】就语文学科而宙。这种转变不仅仅限予学习方式。从目标到内容,从内容 弱形式,簸形式爨方法等,郝褥避髫一弱深刻静交攀:当今凝会是僚惠纯、全球纯豹柱 会,以多媒体、网络镣为代袭的信息技术迅狱发展,不仅为改变旧的语文学习模式提供 了霹能,瑟爨也对语变薪谦糕学习鬟出了雯簿豹要求;当代哲学点蹇了“圈魍入性”的 明灯,语文学习也将从关注语言回到关注人自身,关注人性的率真和健康发艘,那种“灵 魂黢宠”翡诿言调练,郡静辩语言令经证熬掠夺,都将被堙滋历变豹苎| 三埃:溺代语富学 界和语文教育界的研究与反恩,也为中小学谢文学习的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广泛的现 实綦磷。麸“误爨苍生”懿鞭挞弱“孬年语文教弯戏莱”静鬻颓,全蠲上下掀起了改革 语文学习与教育的热潮1 2 j 。 语文学秘豹整震箍忝了象在素滋教育孛豹重要穗谴,对予薪课程豹颥裂攘行有耋瑟 的作用。首先,语文的基础性。语文举科的变动牵涉其他学科的学习,是一门对中小学 生懿蒺磴素蔟培养豹奠基学菁j 。其次,语文鹣工其瞧。语文翔谈与熊力是继续深造戳至 进行发明创遗的工具。第三,语文的思想性。如同内容和形式不可分离一样,语文的思 想镁影魏学雯豹发燕。语文攀辩在孛小学生鹣入文素养培养方面起麓重要静作用。全 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前言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 文素养_ 稻辩学素养,藤各裁薪精神、念箨意谈和开放豹褫葑,墓备毽捂阕读璞解与表达 交流谯内的多方面的攮本能力,以及逡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索 ”刘兼新课程研制进展阐家新基础教育谭糕改革培训资料,2 0 0 1 7 掰刘云生孛枣掌落文掌霹斡蹙革与湮文毂学攫疆羲毒辩麟,2 0 0 2 + 7 i 养成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a 州”各种基本 能力的根基是语文素养。因此,要重视语文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语文新课程实施得以 落实的关键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每个 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从树人的角度看,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在帮助学生正确 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等方面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l 习 初中教育属于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国民文化知识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提高的 关键,同时也是初中生心智发展、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时期。它不仅关系到每个 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前途,而且更重要地是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前途,关系着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途。语文是伴随每个人终生的“工具”,语文能力是每个人的社会 生存的能力。任何一位初中生都有很好地掌握这个“工具”,培养自己的语文能力,全 面提高语文素质的平等权利。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了解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 语文教学中必须具有科学的教育精神,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 律,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并引导学生形成语文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转化提高学 生全面的语文素质。 教师自身成长的规律决定,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复杂、动态和连续的过程。教 师职前教育阶段存在一次师资培育观念,已不适应教师终身发展的需要,职前教育只是 教师终身发展的漫长历程中的起步。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 要求,教师更需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专业化水平,树立终身发展、终身受教的观念。 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追求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 再仅仅是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是要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一生。 综述现有的文献研究,诸多研究者和教师都逐步意识到新课程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 要求。研究集中表现在:现在的中小学教师在新课中程面临严峻的挑战,已有的教师角 色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李建平【3 l ,卢乃桂1 4 】) ;新课程要求教师进行行为转变( 傅道春 垆1 )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传统的角色( 潘涌【6 】 贺斌【7 】,苏俊华【引) ;教师自身的发展影 响教师角色的转变( 叶澜等1 9 ) ;语文新课程发展的国际趋势为教师的发展提出更高的 要求( 倪文锦,欧阳汝颖i t o ) 等,从总体上提出了新课程教师角色的要求,但具体在初 中段语文教师对新课程角色适应问题上关注不是太多。当前关键的问题并不在于课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倪文锦欧阳汝颖 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2 1 李建平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教育发展研究2 0 0 2 ,l 卢乃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国内地和香港教师的挑战教育发展研究。2 0 0 2 ,4 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行为变化人民教育,2 0 0 1 。1 2 潘涌论语文课程观念的创新与教师角色的转换课程、教材、教法,2 0 0 2 。9 贺斌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教育理论与实践。2 0 0 2 ,5 苏俊华试论语文刨瓶教育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教育探索2 0 0 1 ,7 叶澜白利民陶志琼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 0 0 倪文锦欧阳汝颖 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2 2 m嘲脚川咐川m 改革是否提出了挑战”,以及提出了哪些挑战”,更重要的是“如何迎接这些挑战”, 找出影响教师角色适应的主客观因素,这才是实践中语文教师最需要迫切需要解答的问 题。为此,笔者在梳理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分析了目 前初中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教师角色适应存在的问题,为初中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教师角色 适应提供一些思路和尝试。本论文建议通过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关注课程评价的发展功能,促进初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适应。 二、问题提出的背景 时代的迅速发展,教育的变革以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都对传统教师角色 提出了挑战,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角色,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师角色。 ( 一) 时代的变迁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急剧变迁的时代。众多的专家学者都 曾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做出种种的推测与描绘:从单尼尔贝尔( d a n i e lb e l l ) 的所谓“后 工业社会”,阿尔温托夫勒( a l v i nt o m e r ) 的“第三次浪潮社会”到约翰奈斯比特 ( j o h nn 鹤b i t t ) 的“信息社会”,时 屋太一的“知识价值社会”,再到迈克尔g 泽伊 ( m i c h a e lg z e y ) 所谓的“大工业社会”等等,从中体现了当今时代的共同特征:第一, 社会变化迅速。主要体现在现代科技迅猛的发展,科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应用于生产 时间的迅速缩短,由于信息的广泛传播与普及,知识的积累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 的周期也日益缩短。据国外学者估计,全世界一年新出现的“知识流”( 新的科技、产 品、工艺等方面的名词、术语、符号、图象、数字等) 就约有7 0 亿至8 0 亿个。川第二, 社会日益信息化。2 0 世纪8 0 年代,在发达国家,信息产业以5 倍于传统产业的速度增 长,传统产业( 包括农业和加工业) 也在实现着信息化,现在几乎所有新的科技成果和 经济的发展都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当前信息化已成为 席卷全球之势。【2 l 第三,社会更加重视知识和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 广义上包 括数据、信息、图象、符号、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 将超越土地、原材料、等一 切有限资源而成为取之不尽的核心资源,一种弹性的生产要素。1 3 】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知 识,本质在于创新,因而创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与熟练技能的知识劳动者,将成为推 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越来越依靠 人的智力、创造潜能的发挥和全民素质的提高,而不是靠自然资源的恩赐。财富和权利 齐振海未竟的浪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6 1 3 4 瑚刘力南翅接新世纪挑战的一项战略措施调整培养目标教育研究1 9 9 7 。1 0 m 【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 9 7 ,4 3 也日益集中到所掌握的知识信息和技能之上。在这样的社会中,教育不仅“在人和社会 的持续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而且它还“的确是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 展的一种主要手段,人类可借其减少贫困、排斥、不理解、压迫、战争等现象”。教 育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它成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有效中介。 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对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必然引起教育领域的变革。 ( 二) 教育的变革 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引起了以培养人和发展人为其根本任务 的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相应变革:首先,教育要着眼于未来,“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 次为一个尚为存在的社会培育着新人。教育的使命是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 2 1 教育必须促进人的发展,“全面育人”成为现代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应当促进每一个 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 1 3 其次,教育的任务是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教育的使命在于“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 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教育“要让像财富一样埋藏在每一个灵魂深处的所 有才能都发挥出来,例如记忆、推理、能力、想象、体力、审美观、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领导者的天然气质等。”【4 】教育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的认识来了解自己 和他人,并认识世界的复杂性、多种多样性,尊重其他文化,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而这 一切都有赖于个人在获得充足知识的基础上正确地判断,因此,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为明 显地显示出它在培养判断力上的不可取代的作用1 5 ) 。第三,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概念看 来是进入2 l 世纪的一把钥匙。”1 6 l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思潮,作为教育改革的指导原则,极 大地拓展了传统学校教育的概念,传统的以学校为主的教育观念必须摒除,教育延伸到人 的一生和社会各个领域,作为现代社会的人,他必须学会学习、终身学习。这样,“学校的 责任不是为培养青年人准备进入具体的生活,而是为他们做好继续接受教育的准备,学校 的主要作用是为进一步学习而教育”【7 l 学校不再只是为学生未来生活作准备的训练场 所,而要把目标定位于学生的发展上;学校也不能只满足于向学生传授一定数量的既定事 实、概念和知识,而应该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获得充分自由地发展,全面提升其素质。为 此,学校教育必须培养起学生“学会知识。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 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 ” 国际2 i 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 教育财富蕴曩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 9 9 6 1 b j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 9 9 6 ,3 6 9 l 国际2 l 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杜。1 9 9 6 ,耶 1 4 同上,i o i s ) 同上,3 5 【6 j 同上,8 p l 刘国华终身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学校教师的影响,未来与发展。1 9 9 1 2 4 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l ”这被认为是贯穿 于每个人的一生学习的四大支柱。即使是讲授知识,学校也不能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 ( k n o ww h a t ) ”的知识,而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 k n o ww h y ) ”、“知道如 何( k n o w h o w ) ”以及“知道谁( k n o w w h o ) ”的知识,甚至还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时间 ( k n o w w h e n ) ”和“知道在哪( k n o w w h e r e ) ”的知识。1 2 】学校要结合学生主动学习和获 取新知识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面临的难题,培养学生在当今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里如何 分辨信息,提取、整理、加工和处理信息,准确而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的 能力。这就要求学校传统“必须改变灌输性教育,实行创造性教育;改变给予性教育,实 行自主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改变重点放在知识技能两个点的做法,实行知识技能教育与培 养创造力的三位一体的教育。【3 】总之,学校教育日益“从强调教育的统一性转变为强调创 造性和革新精神的养成;从重点培养竞争到培养竞争和合作兼顾;从强调民族的狭隘的观 点和忠诚到强调全球的观点和忠诚;从知识分割过细、缺乏联系转为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强调为个人私利而学习转为强调为公共利益而学习, 并强调个人的自知、自信、自尊良好人格的养成。” 4 j j l l 9 f 伴随着教育社会化的进程。学校 的功能极有可能转换“成为一个供终生的、整年学习的社会资源中心。”1 5 l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种种变革,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 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这又首先从教师角色的转换开始。2 0 世纪7 0 年 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书,对未来的教师角色做了这样的描述:现 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 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 的人。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 影响、鼓舞。州而新课程对教师来说,最根本的是对教师角色的挑战,能否正确认识自己 在新课程下的角色,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的实 际效果。因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以尽快适应 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总之,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条件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都将发生变化,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师生民主关系的建立者、多种教育 职能的承担者、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多样化教学的实施者、终身学习的范例”,【7 1 已成 为社会公认的看法。 国际2 l 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 9 9 6 ,7 5 兰英教师教育理念形成研究博士论文西南师范大学。1 9 9 9 吴忠魁日本教育改革的战略设想外国教育动态,1 9 8 8 ,3 兰英教师教育理念形成研究博士论文,西南师范大学, 9 9 9 【新西兰】戈登德来顿f 美】珍尼沃斯顾璃荣等译学习的革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 9 7 4 3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 9 9 6 。1 0 8 刘国华终身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学校教师的影响未来与发展,1 9 9 1 2 5 ( 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中小学各个方面带来深刻的变化。新课程在课程体系的功 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造和突破。这场改革 给教育带来了严竣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 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将发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老师都要在这场变革中重新找到自 己的位置,适应新课程教师角色的要求。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更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 的教育观、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 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 “为了学生的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力 求在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 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 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这些基本理念为语文教师的角色适应提供理论上的 指导。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定位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全人教育、为了学 生的个性发展,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内容的调整;结构调整;教学策略的变化; 转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管理政策的调查,都从不同侧 面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新课程理念的创新给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挑战。新课程首先从理念上实现了创 新。从课程性质观上创新,即语文课程特征准确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 课程的基本特点”。正是对语文课程性质全方位的内蕴丰富的定位,进而才形成了囊括工具 性知识、技能和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及个性采风的课程新概念“语文素养”。这个新概念标 志着语文课程的一种理想境界;课程标准观的创新,体现了语文课程价值取向上的现代意 识,首次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甚至明确要求“语法修辞不作为 考试内容。”这标志着语文课程目标由知识中心向学生中心和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的转变, 也表明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功能的显著提升;语文课程内容观的创 新,语文新课标着眼于课程内容与学生主体经验世界、情感世界的内在联系,关注不同地 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差异而对课程内容予以不断调节和更新发展。打破了课程 内容过于封闭的不足。语文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充满个性活动,以学生主体生机勃勃的发 展为逻辑始点和最后归宿,从而体现了语文课程建设上浓郁的人本意识;语文课程资源观 的创新,新课程标准引导师生脱离“课堂为中心”“教科书为中心”的误区,用多种分类来 呈现语文课程资源的新概念,如根据课程来源列举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根据课 程性质来列举自然、人文和社会课程资源等:语文课程评价观的创新,是新课程标准中最 富有建设性进展的方面之一。就评价目的而言,从过度偏重甄别和选拔转向有效地促进学 6 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课程评价的具体关注点集中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优化, 转向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整体改善。就评价纬度而言,从单纯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点 转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综合,最终指向学生整体的语 文素养。就评价方法而言,从单一的终端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兼顾,从烦 琐化的定量评价转向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合,明确指出基于语文学习体验和感悟的特 征而不能以量化和客观化作为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就评价主体而言,从单向的教师评价 转向师评、生评和自评三者相互结合,逐步强化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课程评价的重心的转 移,突出了学生个体在课程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初中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教师角色适应的含义和必要性 ( 一) 教师角色适应的含义 l 、角色适应 在汉语里,角色又作“脚q u e ) 色”【”,一是指履历,二是指演员的类别,如老生、 老旦等。英语里角色一词r o l e 又作r 6 1 e 1 2 1 ,源于r o l lo f p a p e r 指演员的脚本,现指演员在某 场戏剧中扮演的人物,引申为作用、任务、职责之一。现在“角色”一词被广泛地应用于 社会学与心理学研究中。1 9 3 5 年,g 米德在分析个人在不同情景总的行为方式时,借用 了角色一词,在其著作心灵、自我与社会中率先将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米 德认为,个人各种角色的总和,它代表对占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所期望的行为。角色“是 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 表现出的行为模式。”p j 美国学者蒂博特和凯利认为,角色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 以理解:首先,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该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互动 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次,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期望系统:最后,角色是 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外显与可观察的行为。【4 】学者消和康斯坦曾指出:“正如演员扮演角色 要受到同台演出的其他演员的制约,社会中的角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该社会环境中与 之发生关系的其他人。”【5 】 教育社会学家比德尔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教师角色概念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教师 角色即教师行为。指教师在教师角色特有的工作环境中,即在学校或课堂上的行为。其二, 教师角色即教师的社会地位。其三,教师角色即对教师的期望。教师角色是教师与其社会 辞源( 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1 9 8 1 年修订第一版,2 5 6 1 , 英汉大词典编辑部英汉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 9 9 3 1 6 0 3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9 7 3 9 4 - - 3 9 5 t h i b a u t , j w k e l l e y h h t h e s o c i a l p s y c h o l o g y o f g r o e p s n e w y o r k w i b y , 1 9 5 9 s h a w m e c o n s t a r t z o , p r t h e o r yo f s e c i e lp s y c h o l o g y n e wy o r km cg r a wh i l l 1 9 7 0 , p 2 9 6 7 地位、身份相联系被期望行为,也即是指教师角色是以教师教学行为为主要表征的,教师 的行为及行为模式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相应改变。因此,本文有关教师角色 的探讨就以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主。 教育大词典( 教育心理学卷) 中指出:适应( a d a p t i o n ) i lj :( 1 ) 泛指机体对环境的 顺应。个体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改变自身,达到与环境保持平衡的过程。( 2 ) 生理学中指 感觉的适应。感受性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发生提高或降低的现象,除痛觉适应不明显外, 各种感觉都有明显的适应现象,但速度和变化程度不完全相同。( 3 ) 皮亚杰术语。指主体 对环境的作用( 同化) 与环境对主体的作用( 顺化) 间的均衡。 角色适应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持续人的一生,弗洛伊德( s i g m u n df r e u d ) 把 认同看作是关键的社会化的过程,而皮亚杰( j p i a g e t ) 则把同化顺应看作是基本的社会 化的过程,乔治赫伯特米德考虑到整个成年期的重大变化,提出角色学习是继续社会 化中的一个过程。 2 1 随着个体成熟,他们必然具有许多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地位和 角色,角色数目的增多会一直持续到老年,因此连续不断的新旧角色的过度是联系在一起 的。由于新旧角色内在要求的不一致,必然出现有些过度是顺利的,容易被个体接受,有 些则给个体发展带来障碍。个体调整自己适应新角色行为的这个动态发展过程我们称之为 角色适应。良好的角色适应表明个体顺利地完成了新旧角色的转换与过度。面对一个新的 角色,如果个体明确并理解该角色的内涵,具有实施该角色的必要技能,并且觉知到人们 赋予该角色的期望,那么个体便可能顺利有效地进入该角色。 2 、教师角色适应 所有社会角色的内涵都是由特定的时代和具体的生活方式所赋予的,随着社会文化的 发展和变迁,社会中的各种角色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动社会的过程。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角色的适应,是在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过程中, 随之发生变化,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动的社会化过程。语文教师对新课程要求的角色适应, 即是语文教师从传统教师角色向新课程要求的角色的转变,其中贯穿着对新课程的基本理 念的领悟和运用。也是教师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作用( 同化) ,与新一轮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作用( 顺应) 间的均衡。语文教师角色适应的核心是其在新课程中教 学行为的转变,即教师对新课程能够准确地理解,自觉地转变自身的课程教育观念,调整 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化,进而适应新课程教师角色的要求。教师角色 是随着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与发展不断变动的,教师角色适应离不开教师专业发展,教师 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成为教师角色适应的保证。教师对新课程教师角色的适应,可以依教 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进行有区别的对待。 顾明远救育大词典( 教育心理学卷) 上海教育出版社,1 9 9 0 ,8 7 嘲【美】莫里斯罗森傈拉尔夫h 特纳孙非等译社会观点的社会心理学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 9 9 2 ,1 5 3 0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教师研究的目f q 2 - - ,目前研究中,一类是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 研究,代表性理论是斯腾伯格的专家型教学的原型观,另一类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的 划分研究。其中伯利纳( d c b e r l i n e r ) 【】将教师发展的阶段分为新手教师( n o v i c e ) 、熟练 新手教师( a d v a n c e db e g i n n e r ) 、胜任型教师( c o m p e t e n t ) 、业务骨干( p r o f i c i e n t ) 教师和 专家( e x p o r t ) 型教师五个阶段。从新手教师到胜任型教师需要3 _ 4 年的时间,成为胜任 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反思性实践作为一种思考经验问题的方式,引入师资 培训领域。强调受训者的主动反思对其教学能力提高的价值,注重其主动性口】。而提高教 师反思水平的策略包括:行动研究方案、关于学生、教师、课堂和学校的个案研究、微格 教学和其他受控的实 - j 经历、结构化的课堂任务等。国内学者吴卫东l 习等对不同发展阶段 教师反思指向与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从业5 年以下的新手教师反思的主要内容是教 学技能。通过对教师成长与发展阶段的了解,本文拟从两个方面来论述教师的角色适应, 即新手教师角色适应和成熟教师角色适应。 ( 1 ) 、新手教师的角色适应 教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这一观念正日益为社会所广泛接受,由于教师个体间 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个性特征、价值取向等不同,其专业水平呈现出差异。新教师从 事职业的时间较短,职前教育和培训所接受的专业知识技能训练此时尚处于试用印证阶段, 在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低效甚至无效行为以及无关行为,不能根据教学情景的变化调控自 身,采用适当的措施使教学顺利进行。教育心理学称之为新手教师。近年来有关研究指出 使新手教师成为优秀教师,不是他们的知识和方法,而是教师对学生、自己、他们的目的、 意图和教学任务所持有的信念,【4 l 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和批判反愚 能力。正如美国学者特拉弗斯所说,“教师角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1 5 教 师在教育实践中既需要技术性知识,也需要实践性知识。新手教师从业时间短,在实践中 会发现他们所预想的成功与教学实际状况之间存在着差距。会感到教师这一角色尚未准备 好。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师最需要支持、理解、鼓励、给予信心、给予安慰和辅导。此 外更需要教学现场的支援与各种教学技能方面的协助。 ( 2 ) 、成熟教师角色适应 与新手教师相对应的是成熟教师。他们表现出高度的教学自信心、艺术的教学策略与 技巧、灵活的应变与监控能力。到了成熟期的教师,已有足够的能力来探讨一些较为深入 的问题,同时这一时期的教师已习惯于教师的角色,他们已经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 dc b e r l i n c r , t h ed e v e l o p m e m o f e x p o r ti np e d a g o g y , n 咄na s s o c i a t i o no f c o | t e g ef o rt e a c h e re d u c a t i o nn e w o r l e a n s , l af e b r u a r y1 7 1 9 8 8 p u l t o r a ke f a c i l i t a t i n gr e f l e c t i v et h o u g i l ii nn o v i c e t e a c h e 晦j o u r n a lo f t e t h e re d u c a t i o n ,1 9 9 3 v 0 1 4 4 吴卫东、骆伯巍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救育评论2 0 0 1 ,i c o m b s 九w n wa s s u m p t i o nf o re d u c a t i o n a lr e f o r me d u c a t i o nl e a d e r s h i p , v 0 1 4 5n o 5 1 9 9 8 t r a v c r s ,r m w t e a c h e r s a p e r f o r m i n g a r t i s t t h e e d u c a t i o n d i g e s t , j u a h1 9 8 0 9 自己独有的教学哲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技能。首先,这一时期的教师要深刻领会语文新课 程的教育理念,主动变革自身的教育观念。调整自己参与课程改革的心态t 推动语文新课 程的顺利实施。其次,注重自我更新意识的培养,反思自己从教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通 过教师行动研究、反思性实践等,逐步适应新课程教师角色的需要。第三,教师主动提高 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国网福建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6国家管网集团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培优)
- 2026国网重庆市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2026届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西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ab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云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国网广西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6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25人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华中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
-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分析
- 高三一调2024数学试卷
- 良好化验室操作规范培训
- 中职生心理健康讲座
- 概念验证中心管理制度
- JG/T 197-2018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
- 脑梗死护理查房流程及模板
- 外伤性肝破裂护理
- 2025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环境资源法备考题库
- 档案质量控制方法试题及答案
- 中国科技发展史与未来趋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