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摘 要要 表示比较的“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句式经常在汉语语料中出现, 而留学生很少使用该句式。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调查问卷中,留学生对类似“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句式的正误判断不一。产生这些偏误的一部分原因 除了是由于教材、教师和教法的误导,更重要的是教学中没有指出主项“a” 和参照项“b”的语义认知关系,以致留学生只注意语表形式,却忽略了句式 “a有 b(这么/那么)x”中“a” 、 “b”项的关系问题。 尽管学术界关于句式“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的句法、语义及语用 形成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经过对语料的考察,我们发现关于主项“a”和参照 项“b”的语义对应性问题还有质疑的地方,句式成立的必要条件、主项“a” 和参照项“b”的关系及其二者语义认知解释的讨论也未曾有人涉及,而这些 正是留学生科学认识和正确使用该句式的关键。 为了配合该句式的对外汉语教学,使留学生对“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 x”句式的语义和语用加深了解,文章就句式成立的必要条件、主项“a”与参 照项“b”关系的认知理据和社会认知心理进行了解析,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句 法里的语义现象。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 。本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新视角和新 方向、研究价值等,回顾了前人的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并指出前人研究中存在的 不足。 第二部分为“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的语义认知分析” 。本部分第 一节首先分析了构成要素“a” 、 “b” 、 “x”的语义联系和条件限制。 第二节在分析语料的基础上,我们认为“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句 式成立的必要条件或语义要求是:无论是一般表达还是修辞表达,在性状量值 方面,参照项“b”必须大于或者等于主项“a” 。用数学模式表示,即“ab” (a、b是名词、动词结构或主谓短语) 。 第三节通过对 248 句表示比较的“有”字句的考察,我们发现主项“a” 和参照项“b”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两大关系。 “直接 关系”又可以分为“同类关系”和“异类关系” 。 在对“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句式的自然语料进行关系描写的基础 上,本文分析了该句法的认知动因。本文认为“相似性”和“临摹性”是该句 式的句法的认知观照。主项“a”和参照项“b”之间的关系都是通过相似性中 介联系的。 “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中,晚辈”与“长辈” 、 “活动”与 “固定、 “未知”与“已知” 、 “不熟悉”与“熟悉” 、 “抽象”与“具体” 、 “非原 ii 型”与“原型”的认知序列对句法结构的制约实际上反映了“a”和“b”的认 知关系对句法结构的制约。在此基础上,运用前面的研究结论分析调查问卷中 留学生的一些相关偏误。 我们在分析“a”和“b”的关系时不得不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在其中的制约 作用。通过对汉语自然语料的考察,本文认为地理等客观环境、社会政治环境、 历史习俗、民族辈分观念在参照项中起着决定性的制衡作用。 最后一部分为“结语” 。本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果和指出论文中存在的 不足。 关键词:关键词:语义要求 关系 认知 相似性 临摹性 iii abstract sentence pattern“a有/没有 b(这么/那么)x”often appears in chinese works while the oversea students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 infrequently.in the questionnair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sencond language,the judgement of the students abroad were different to the sentence pattern “a有/没有 b(这么/那么)x.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is that the teacher do not reveal the semantic cognitive relationship of “a”and “b” besides the misleading of textbook,teachers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which leading to the students abord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syntactic form but ignor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ubject item“a”and reference item“b”. despite the knowlege about the sentence pattern “a有/没有 b(这么/那么) x” are taking on the shape in academe.we query the validity of corresponding sematic meaning on subject item“a”and reference item“b” by reviewing the chinese materials.the discussion about necessary condition of the sentence pattern “a有/没 有 b (这么/那么) x” to be tenable,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ubject item“a”and reference item“b”and the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have not involved,which are the key for the students abord to understand the sentence pattern scientifically and use it correctly. in order to cooperate fully with the teaching of the sentence pattern “a有/没有 b(这么/那么)x, deepen the abroad students understanding to the semantic meaning and the pragmatic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pattern.this paper analyse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of the sentence pattern “a有/没有 b(这么/那么)x” to be tenable,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ubject item“a”and reference item“b”,cognitive motivations of their relationship and social cognitive psychology,investigates semantic phenomenon of syntax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this academic thesis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foreword.this part introduces the field of this thesis,the new visual angle and research method,research value and so on.at the end of this part,we look back the relative research and point out the shortage. the second part is the semantic cognitive analysis on“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 x”. the second part has thress sections.the first section introduces the semantic relation and condition restrict of the components “a” 、 “b” 、 “x”. the second section,on the basis of analysing chinese material,we hold that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the sentence pattern “a有/没有 b(这么/那么)x” to be tenable is:no matter non-rhetoric expression or rhetoric expression, reference iv item“b”must more than subject item“a”in aspect of properties.to express in mathematic mode: “ab” ( “a”and “b” are noun,verd structure or subject-predicate word group). the third part,we discover tha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ubject item“a”and reference item“b” are “direct relation”and “indirect relation”by seeing about the chinese materials.“direct relation” divides into“same kind relation”and “different kind relation”. this academic thesis holds that “similarity” and“imitation”are the cognitive observation of the sentence pattern “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the subject item“a”and reference item“b” relate by similarity.the cognitive order of“junior”and “senior”,“activity”and “stability”, “unknow”and “know”,“unfamiliarity” and “familiarity”,“abstract” and “concrete”, “non-prototype”and“prototype”are the restrict on syntax which reflects the cogni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subject item“a”and reference item“b”.at the end of this part ,we use our conclusions to analyse the relative errors in the questionnaire. the last part is “epilogue”.this part summarizes our research and point out the shortage of this thesis. key words: sematic require relationship cognition similarity imitation 论文独创性声明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已经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他机 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权声明论文使用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广西师范大 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论文外,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 括刊登)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1 引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价值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价值 1.1 问题的来源问题的来源 在汉语语料中,我们经常会找到表示比较的“有”字句。而我们查阅了部分留学生的 书面语料,发现留学生用到“a 有 b(这么/那么)x”句式的句子屈指可数,仅有一例, 例“他家没有多钱象我们想象。 ”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他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钱” ) 。 为了进一步了解留学生对“a 有 b(这么/那么)x”句式的掌握情况,我们对部分留 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问卷中,我们发现留学生对类似以下的句子的正误判断不一: (1)房子有大象那么高。房子有大象那么高。 (2) 那只大花瓶有我那么高。那只大花瓶有我那么高。 (3) 那张桌子有我那么高。那张桌子有我那么高。 (4)我爸爸有我那么高。我爸爸有我那么高。 (5)灯柱有大象的腿那么粗。灯柱有大象的腿那么粗。 (6) 书柜有我那么高。书柜有我那么高。 (7)一人没有游泳池高。一人没有游泳池高。 (8) 卓别林有小王那么滑稽。卓别林有小王那么滑稽。 (9) 砧板有他的脸皮那么厚。砧板有他的脸皮那么厚。 (10) 爸爸有儿子那么聪明。爸爸有儿子那么聪明。 以上例句虽然在句法上没有错误,但是在语义上可接受性参差不齐。留学生对以上句 子判断失误的一部分原因除了是由于教材、教师和教法的误导,更重要的是教学中没有 指出主项“a”和参照项“b”的语义认知关系,以致留学生只注意语表形式,却忽略了 句式“a 有 b(这么/那么)x”中“a” 、 “b”项的关系问题。母语是汉语的本族人凭语 感能够判断这些句子的正确性,但是母语非汉语的留学生根据教科书上“a有/没有 b(这 么/那么)x”的模式,却对类似于以上合乎句法而语义和语用还有待商榷的句子的正误 判断不一。 留学生常常对上述句子产生困惑,不知道这样的表达是否正确。而教材上也只是列出 句式“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的公式,并简单地举出几个例子而已,对于关系项 “a”和关系项“b”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说明。表示比较的“有”字句蕴涵了丰富的表达 效果,为了加深留学生对“a 有 b(这么/那么)x”句式的认识,正确而灵活地运用该句 式,对主项“a”和参照项“b”的关系进行认知分析,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句法里的语义 现象很有必要。 1.2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在句式“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中, “有”表示“估量或比较” ,对于关系项 “a”和关系项“b”来说,哪个作为关系前项,哪个作为关系后项,是会影响到句子的 意义和语义可接受性的。那么,到底什么对象能够进入“a” 、 “b”项?“a” 、 “b” 、 “x” 2 的语义联系和条件关系是怎样的?句式成立的语义要求是什么?主项“a”和参照项“b” 的关系如何?二者的语义认知理据是什么?我们将会在本文中一一论述。 1.3 研究价值研究价值 本文分析了句式成立的必要条件、主项“a”和参照项“b”关系的认知理据及社会 认知心理,研究价值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理论上深化对“a有/没有 b(这么/那么)x”句式的语义及认知分析。 实践上对该句式的对外汉语教学和留学生正确灵活地使用该句式起到一定的启发作 用。 二、研究现状二、研究现状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到九十年代,学术界对“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 句式的讨论主要涉及该句式的语义和作用、 “有”字的语法属性及后续成分,这段时期的 论文和著作主要有黎锦熙、刘世儒的汉语语法教材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7) ,丁声树 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1) ,宋玉柱的介词“有”应该肯定 ( 汉 语学习1979、1987) ,朱德熙的语法讲义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1985) ,林泰安 的介词“有”字三探 (殷都学报 1986 1993) ,曹炜的也谈“有”的词性 ( 汉语 学习1987) ,云汉、峻峡的 “有”的宾语琐谈 (逻辑与语言学习 1991) ,胡裕树、范 晓的动词研究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5) 。 随着注重挖掘语义联系的句式教学的兴起,从九十年代开始,陆续有一些语言学家 注重挖掘表示“比较”的“有”字句的语义联系,对于“有”字句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 该句式本身,不是仅仅简单地求表层形式结构和框架,而是把重心放在讲清相互关系和 制约条件上,然后再做形式结构的概括和归类。而且,为了对这种语义联系和条件关系 认识得更清楚,采取了对比的方法,包括目的语内部相近现象的对比和目的语与母语的 对比,这个时期的研究视角扩大了。这个时期的论文主要有(日)相原茂的汉语比较 句的两种否定形式 (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 .3) 。林文对“不比”型和“没有”型的否 定形式进行了比较。文章通过采用演绎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证明“不比”型和“没 有”型的预设、含义或主张恰恰相反。 “a没有 b+adj”型的预设、含义或主张是“b+adj” 和“b比 a+adj” (adj 是形容词的英文缩写) 。 关于“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句式的研究,也有从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 句式内部的语义关系和语用限制的角度考虑,分析“有”字句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 这类的文章主要有郑懿德表比较的“有”字句 (语法研究和探索八 1997) ,张豫峰表 比较的“有”字句 (语文研究 1998) ,刘苏乔的表比较的“有”字句浅析 (语言教学 与研究 2002 2) 。刘文指出“a” 、 “b”上主要是名词,例如“她头上碰的包有鸡蛋那么 大” ; “a” 、 “b” 上也有动词结构或主谓短语, 例如 “ (要是) 坐火车有飞机那么快就好了” , 3 “他走得有你跑得那么快” ; “x”主要是形容词,包括“有意思、有能力”之类的动宾结 构,这种结构也是用来描述主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x”上也有动词短语,例 如“小张(要是)有你那么喜欢学习,他爸爸就不会生气了” , “他哪有小林爱开玩笑?” 此外,形容词和动词之前不应该再有程度副词的修饰语。 “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 句独立成句时在语义上属于“已然” ,即比较项“a”以比较项“b”为标准来进行比较, 达到了“x”的程度或结果。因此,比较项“a”和比较项“b”之间在语义上是相互对 应的, “a”为物, “b”也为物, “a”为事, “b”也为事,双方在语义上应该具有可比性。 “b”作为量度的标准,在语义上,它的“客观” “公认”的程度,对这类句子的可接受 性有直接影响。 “x”一般情况下表达通常选用量度重的形容词。 “这么/那么”和“x”之 间是性状度及其量值的的关系。 为了更加强调性状度量值, 可以省略作为量度标准的 “b” 。 在肯定句中, “这么/那么”一般不省略,而在否定式(以“没有”为比较词) 、疑问式或 反问式中, “这么/那么”的自由度比较大,省略或不省略都是可接受性比较强的。刘文还 对表示“比较”和“估量”的两类“有”字句、 “跟”字句和“像”字句在语用上做了对 比分析。 胡袁园(2005)把表示平比的“a 有 b+adj”结构和与之相关的“a 跟 b 一样(+adj) ” 结构作比较。他认为“a 有 b+adj”和“a 跟 b 一样(+adj) ”在语音、语法、语义上有 许多一致的地方, 所以 “a有 b+adj” 的内部构造层次的切分应该与 “a跟 b一样 (+adj) ” 是一致的。在“a 有 b+adj”中, “a”是主语, “有 b+adj”是谓语, “有 b”是谓语中 的状语, “有”是介词, “b”是宾语, “adj”是谓语中心语。 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尽管学术界关于句式“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的句法、语义及语用形成了一 定的认识,但是经过对语料的考察,我们发现关于主项“a”和参照项“b”的语义对应 性问题还有质疑的地方,句式成立的必要条件、主项“a”和参照项“b”的关系及其二 者语义认知解释的讨论也未曾有人涉及,而这些正是留学生科学认识和正确使用该句式 的关键。本文拟从认知的角度入手,对“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句式中主项“a” 和参照项“b”的关系及其二者语义认知进行分析。 即使教材上对表示比较的“有”字句进行了说明,但是留学生常常会弄不清楚句法 上没有任何错误而语义上可接受性不强的句子。而且,我们认为教材上关于表示比较的 “有”字句的某些解释和说明也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针对留学生的特点,为了使留学 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使用表示比较的“有”字句,我们认为可以从句法之外的角度研究 该句式。 四、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方向四、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方向 4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与事物之间总是存在 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和关系。因此,为了认识事物和把握事物,就不仅认识事物和把握事 物的性质,形成有关对象的性质判断,还必须研究和把握一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的关系, 形成有关事物之间的关系判断。 ( 普通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72) 我们认为“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的句法存在语义、认知、功能上的动因。 为了进一步从宏观和微观上认识和把握“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这一句式,我们 试着对教材的某些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借鉴前人的研究思路,尝试从“a” 、 “b” 、 “x”的语义联系和条件关系出发,考察句式“a有/没有 b(这么/那么)x”中主项“a” 和参照项“b”的关系,并且找出二者之间的认知理据和社会认知心理。 五、语料来源五、语料来源 本文中的语料有些来自于“郭锐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库,有些是“北大语料库” 的“现代汉语”库,有些是引自他人的论文,有些是自造的。 5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关于“关于“a 有有/没有没有 b(这么(这么/那么)那么)x”的分析”的分析 一、 “一、 “a 有有/没有没有 b(这么(这么/那么)那么)x”构成要素分析”构成要素分析 从语法上讲,关于“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句式, “a”是句子的主语。表示 比较的“有”字是介词,它引进比较的参照对象“b” , “b”是介宾短语中的宾语。既然 是参照对象,是说话人心目中的标准,对象“b”相对于对象“a”来说,就必须是“客 观” 、 “公认” 、 “普遍” 、 “标准”的。 “x”是句子的谓语中心语。一般来说, “x”是句式 要表达的自然焦点。 既然 “b” 是旧信息, 有时为了突出 “x” , 句子可以省略参照对象 “b” 。 例如: (11)他太富有了,我(要是)有(他)那么富有,该多好!他太富有了,我(要是)有(他)那么富有,该多好! (12)姚明多高呀,我有(他)那么高就好了!姚明多高呀,我有(他)那么高就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突出“x” ,句子可以省略参照对象“b”必须有前提条件。也就 是,在“有”字句之前有诸如“他太富有了” , “姚明多高呀”之类阐述对象“b” ( “他” 、 “姚明” )的分句。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指出: “这种有字句中所用的形容词,一般都是长、宽、粗、 大、重、深等,而不用短、窄、细、小、轻、浅等。 ”实际汉语中使用这类句式的时候, 一般情况下通常选用量度重的形容词。例如: (13)他的腰有水桶那么粗。他的腰有水桶那么粗。 (14)我的房间没有他的干净。我的房间没有他的干净。 (15)小猴点炮仗哪有老狗熊投篮球那么逗人。小猴点炮仗哪有老狗熊投篮球那么逗人。 (16)学汉语有学英语那么难吗?学汉语有学英语那么难吗? (17)他的眼睛有鹰的眼睛那么锐利!他的眼睛有鹰的眼睛那么锐利! (18)这个游泳池没有一人深。这个游泳池没有一人深。 (19)今天学的单词有昨天那么多。今天学的单词有昨天那么多。 “粗” 、 “干净” 、 “逗人” 、 “难” 、 “锐利” 、 “深” 、 “多”都属于量度重的形容词。 这种“有”字句中的形容词,也可以分为“积极义”和“消极义”两类。所谓“积极义” 是指人们所希望的意义,而“消极义”是指人们不希望的意义(参照刘苏乔的表比较 的“有”字句浅析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2) 。例如: (20)我每天没有他来得早。我每天没有他来得早。 (21)姐姐没有妹妹漂亮。姐姐没有妹妹漂亮。 (22)她的心肠有菩萨那么好!她的心肠有菩萨那么好! “早” 、 “漂亮” 、 “好”是“积极义” ; (23)妹妹没有姐姐难看。)妹妹没有姐姐难看。 (24)他的名声有黄鼠狼的屁那么臭!他的名声有黄鼠狼的屁那么臭! (25)她的心眼有针孔那么小!她的心眼有针孔那么小! 6 “难看” 、 “臭” 、 “小”是“消极义” 。一般情况下, “高、大、长、宽”等是人们所希 望的,有积极义,但有时“细、小”等形容词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如: (26) “他切的土豆丝儿有头发那么细! ”“他切的土豆丝儿有头发那么细! ” 这里的“细”当然是有积极义的,越“细”说明他的刀工越好。 (参照刘苏乔的表 比较的“有”字句浅析20022 语言教学与研究) 此外,我们发现有些“x”是“积极义+消极义”的形容词,比如(以下例子转引自 刘焱的现代汉语比较范畴的语义认知基础2004) : (27)“我住手后五分钟它还要出字,一个接一个地在屏幕上闪现,每个字都有核 桃大小” (王小波白银时代 ) “我住手后五分钟它还要出字,一个接一个地在屏幕上闪现,每个字都有核 桃大小” (王小波白银时代 ) (28)起初,我写出的字有蚊子大小,后来是蚂蚁大小,然后是跳蚤大小,再以后, 我自己都看不到了。 (王小波白银时代 ) 起初,我写出的字有蚊子大小,后来是蚂蚁大小,然后是跳蚤大小,再以后, 我自己都看不到了。 (王小波白银时代 ) (29)缆绳有碗口粗细。缆绳有碗口粗细。 (30)每一根钉子都有筷子长短。每一根钉子都有筷子长短。 这一类的“x”表示客观量度,无所谓希望不希望,也谈不上积极或消极。但它以量 域的两极包含了主项 “a”和参照项“b”的量域。在不突出说话人任何表意倾向时,也 就是表示一种客观量度的时候,一般会采用这种形式的“x” 。 根据收集到的语料,我们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发现人们在使用“a 有/没有 b(这么/ 那么)x”句式时,倾向于选择“积极义”的形容词。在“有”字句语料中使用“积极义” 的形容词占有 54%,使用“消极义”的形容词占有 10%,使用“积极义+消极义”形容词 的占 8%;在“没有”句语料中使用“积极义”的形容词占有 25%,而使用“消极义”的 形容词只有 3%。 刘焱(2004)从标记论的角度出发,认为积极类性质形容词进入“有”字句 表 示 的是一种客观量度,是无标记的状态;消极类性质形容词是一种有标记的状态。无标记 的形式总比有标记的形式简单,因而更符合语言使用者的求简心理。这是二者在分布上 不均衡、使用频率上不平等以及积极意义的形容词入句机会远远高于消极意义的形容词 的原因。 我们在表达中对词语的选择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从认知心理的 角度来看,人们倾向于选择“积极义”的形容词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时崇尚美好事物, 积极向上的心理基础,因此采取了这样一种趋“好”避“坏”认知方式。需要说明的是, 这只是一种认知倾向,不是绝对的,因为语言使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二、 “二、 “a 有有/没有没有 b(这么(这么/那么)那么)x”句式成立的必要条件”句式成立的必要条件 “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句式中的“比较”关系,只是存在于特殊范围的事物 之间。例如“5 大于 2”中, “大于”这种关系只是存在两个数量(5 和 2 )之间。 “金重 于水”中, “重于”这种关系只是存在两个或两种物质(金和水)之间。 “费尔巴哈的唯 7 物主义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中, “批判”这种关系只是存在两个人或两种思想(费 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之间。 (参见金岳霖的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 1985:34) 主项“a”和参照项“b”之间存在“比较”的关系。这种“比较”关系也只是存在于 特殊范围的主项“a”和参照项“b”之间。在性状量值“x”的范围内,主项“a”和参 照项“b”进行了相似的比较。也就是说,在某一性状上,主项“a”和参照项“b”是 相似的。但是既然是比较,在主项“a”和参照项“b”之间就存在性状量值高低的问题。 在性状量值上,主项“a”和参照项“b”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是“b”的性状量值比 “a”的性状量值高,除非在“有”字句的后面另外有分句作特别地补充说明,否则“a” 的量值不大可能比“b”的量值高。在收集到的 248 句语料中,我们只发现一例这样的句 子: (31)他有我那么笨,可能比我还笨” (王小波白银时代 ) 。)他有我那么笨,可能比我还笨” (王小波白银时代 ) 。 如果没有“有”字句后面作补充说明的分句,它的言外之义就是“他可能和我一样 苯” ,也有可能是“我比他苯” 。 在性状量值上,用公式来表示就是“ab” (a、b是名词、动词结构或主谓短语) 。 我们来分析以下句子: (26)他切的土豆丝儿有头发那么细! ( 他切的土豆丝儿有头发那么细! (32)皮鞋擦得有镜子那么亮! ( )皮鞋擦得有镜子那么亮! (33)他的野心有天那么高!)他的野心有天那么高! 例(26) “他切的土豆丝儿”和“头发”都是“那么细” ,但是究竟有多细,句子没 有确切的说明,句中借助比较的标准“头发”来描述“他切的土豆丝儿”细的程度。 “他 切的土豆丝儿”和“头发”在“细”这个性状量值上有相似之处。但是事实上,他的刀 工再怎么好, “他切的土豆丝儿”也不可能跟“头发”一样细。即“头发”的细比“他切 的土豆丝儿”的细有过之而无不及。说话人使用表示比较的“有”字句而不用“a 和 b 一样 x”句式是有用意的,正是这两种句式的细微差别恰好正确表达了说话人的意思。 “他 切的土豆丝儿”的“细”与 “头发”的“细”只是相似而不是一样。 但是,例(26)不能换位为“头发有他切的土豆丝儿那么细” 。因为作为比较的标准 或者说是参照项,对象“b”的性状量值至少与对象“a”的性状量值相当,但是不大可 能比对象“a”的性状量值低。换位后的“头发有他切的土豆丝儿那么细”虽然符合句法 结构,但是与事实不符。而且,相对来说, “头发”是人类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对它的熟 悉度自然比别的事物要高。而“他切的土豆丝儿”在“细”这一方面的“客观” 、 “公认” 程度影响了句子的可接受性。在性状量值上, “头发有他切的土豆丝儿那么细”不符合“a b”的语义要求和由“熟悉”事物认识较为“不熟悉”事物的认知规律,语义上是不为 人所接受的。 例(32) ,擦过的皮鞋和镜子都那么亮,句子没有明确说明“那么亮”到底有多亮, 8 句子借助于参照项“镜子”显示出擦过的皮鞋的亮度。事实上,镜子的性状亮度的确比 擦过的皮鞋要亮。皮鞋再怎么擦也不会比镜子亮。在性状量值上,命题“皮鞋擦得有镜 子那么亮”符合“ab”的语义要求,所以例(32)的可接受性是很强的。而例(32) 不可以换位为“镜子有擦过的皮鞋那么亮” 。因为在亮度上,擦过的皮鞋的“客观” 、 “公 认”程度影响了句子的可接受性,所以,在性状量值上,例(32)不符合“ab”的语 义要求,语义上也是不为人所接受的。 例(33) ,在语义上, “他的野心”和“天”有可比性。因为在世人看来,天是有高 度的。从比喻义的角度来说, “他的野心”也是有高度的。 “他的野心”和“天”都“那 么高” ,句子也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说明“他的野心”到底有多高。毕竟, “野心”这类 无形、表示抽象意义的词是无法丈量它的高度的。客观上, “天”相对于“野心”来说是 可视的、稳定的、真实的、客观的。 “天”在说话人双方共有的信息内是一个客观、公认 的标准。例(33)不能换位成“天有他的野心那么高” 。在性状量值上,例(33)符合“a b”的语义要求,而“天有他的野心那么高! ”则相反。 按照以上的分析,在语义上, “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句式的可接受性除了与 参照对象“b”的“客观” 、 “公认”程度有联系外,还与主项“a”和参照项“b”的性 状量值的强弱有关。由此我们推出, “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句式成立的语义要求 或必要条件是: 无论是一般表达还是修辞表达,在性状量值方面,参照项“无论是一般表达还是修辞表达,在性状量值方面,参照项“b”必须大于或者等于主 项“ ”必须大于或者等于主 项“a” 。用数学模式表示,即“” 。用数学模式表示,即“ab” (” (a、b 是名词、动词结构或主谓短语) 。是名词、动词结构或主谓短语) 。 按照认知语言学“范畴化” (categorization)的理论,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分 类、反映的过程,也就是对事物特征逐步进行归纳概括并不断分类的过程。taylor(1989) 指出,人类的基本认知活动之一就是利用语言符号对外部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通过将 其归为一个个范畴,从而使我们对原本杂乱无章的世界有更为清楚的认识。在“a 有/没 有 b(这么/那么)x”句式中,说话人在“x”的属性内,将“a”和“b”归在某一个 范畴来进行比较。而且, “a”和“b”在这个范畴里的等级性不一样。我们可以说主项“a” 是次范畴,参照项“b”是主范畴,是中心原形,是“a”和“b”组成的范畴特征“x” 的最佳代表。依据范畴理论,范畴内的“a”和“b”不可能达到理想中的平衡状态。在 “a”和“b”组成的范畴内, “a”和“b”呈现“边缘中心”的放射性链状结构,它 们之间有隶属程度差异。这也再次印证了我们前面提到的“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x” 句式成立的必要条件是:在性状量值上,ab。 9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关于“关于“a 有有/没有没有 b(这么(这么/那么)那么)x”的语义认知分析 一、主项“ ”的语义认知分析 一、主项“a”和参照项“”和参照项“b”的关系”的关系 客观世界发展过程中的同与异总会反映到人类的语言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按照 这种同与异的规律不断地去认识世界。在认识世界的有效活动中,人们对事物的感知有 的不需要经过中间事物或关系的转化和联想;有的则需要人们在想象和洞察中把洞识的 内容投向幻想力或建构性思想的领域中。我们把前者叫做直接感知,后者叫做间接感知。 一般来说,因为人类在直接感知事物时不需要在心智空间进行语义模式的多次转换,而 间接感知则需要通过第三者甚至第四者、第五者的连通才发生关系进而由某事物感知另 一事物,所以,人们进行直接感知所需要的时间比间接感知的时间短。在“a 有/没有 b (这么/那么)x”句式中,根据人们对主项“a”和参照项“b”进行直接感知还是间接 感知,以及人们在心智空间对二者进行心理加工的时间长短,我们把它们的关系分为直 接关系和间接关系两大类。 2.1.1 直接关系直接关系 正如 zipf(1935)所指出的,人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总是倾向于付出最小的努力,因而 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常常是人们比较容易感知的常见概念。在“a 有/没有 b(这么/那么) x”中,当主项“a”和参照项“b”是直接关系时,说话人和听话人对二者的关系不需 要经过语义模式的多次转换就能直接理解语句含义。我们把这种直接关系主要分为同类 关系和异类关系。刘苏乔认为比较项“a”和比较项“b”之间在语义上是相互对应的, “a” 为物, “b”也为物, “a”为事, “b”也为事,双方在语义上应该具有可比性。然而,通 过对收集到的语料的分析,我们发现主项“a”和参照项“b”在语义上也可以是不对应 的异类关系。两大关系下还可以再细分出若干子关系,如下: 2.2.1.1“a”和“”和“b”的同类关系”的同类关系 2.2.1.1.1 人与人 a、人称代词与人称代词 (34)她瞧着她主人的汗虽然没有她那样多,可是脸热得浆红,白细夏布褂汗湿 了一背脊,。 (凌叔华绣枕 ) ( )她瞧着她主人的汗虽然没有她那样多,可是脸热得浆红,白细夏布褂汗湿 了一背脊,。 (凌叔华绣枕 ) (35)虽然你没有我漂亮,可是我和你一样,是位小姐。 (老舍骆驼祥子 ) ( )虽然你没有我漂亮,可是我和你一样,是位小姐。 (老舍骆驼祥子 ) (36)她曾对姐妹淘夸下海口: “我才没有你们那样饿嫁,个个去捧棺材板。 ” (白 先勇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 )她曾对姐妹淘夸下海口: “我才没有你们那样饿嫁,个个去捧棺材板。 ” (白 先勇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 b、疑问代词和人称代词 10 (37)谁也没有他那么爱管闲事。 (郭锐语料库) ( )谁也没有他那么爱管闲事。 (郭锐语料库) (38)可是谁也没有她骂得那么到家,那么解气。 (北大语料库)可是谁也没有她骂得那么到家,那么解气。 (北大语料库) c、人名与人名 (39)崔阅海长得没有章迈和阿旦英俊。 (郭锐语料库) ( )崔阅海长得没有章迈和阿旦英俊。 (郭锐语料库) (40)是的,瑞丰的言谈,风度,的确没有晓荷那么成熟,得体。 (北大语料库)是的,瑞丰的言谈,风度,的确没有晓荷那么成熟,得体。 (北大语料库) d、人称代词与人名 (41)他养猪没有马俊仁那么能养。 (赵瑜马家军调查 ) ( )他养猪没有马俊仁那么能养。 (赵瑜马家军调查 ) (42)不过,虎妞没有她那么年轻,没有她那么美好,。 (老舍骆驼祥子 )不过,虎妞没有她那么年轻,没有她那么美好,。 (老舍骆驼祥子 ) e、集合名词和集合名词 (43)散文人家很少提到,或许“散文家”没有诗人那么光荣,不值得注意。 (郭 锐语料库) )散文人家很少提到,或许“散文家”没有诗人那么光荣,不值得注意。 (郭 锐语料库) f、人称代词与集合名词 (44)他有劳模那么肯干。 (郭锐语料库)他有劳模那么肯干。 (郭锐语料库) 在收集到的 245 句表比较的“有”字句语料中,有 69 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比较,约 占语料总数的 28%。在有上下文的情况下,当人称代词与表示具体的某个人进行比较时, 人称代词既可作为主项“a” ,也可作为参照项“b” 。而且,在有上下文的句中人称代词 的所指是明确的。 2.2.1.1.2 不同人眼中的同一个人 (45)其实就我的感觉而言,您并没有他说的那么糟糕,。 (郭锐语料库)其实就我的感觉而言,您并没有他说的那么糟糕,。 (郭锐语料库) (46)陆武丽的小脸跨了下来,说: “像他妈个妖精,! ”吴桂芳问: “有武丽 说得这么吓人吗?” (北大语料库) 陆武丽的小脸跨了下来,说: “像他妈个妖精,! ”吴桂芳问: “有武丽 说得这么吓人吗?” (北大语料库) (47)如果我真的很在乎她,我自然会不顾一切,可问题是我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 在乎她。 (郭锐语料库) 如果我真的很在乎她,我自然会不顾一切,可问题是我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 在乎她。 (郭锐语料库) (48)要是一个人对你说你其实并没有你自己认为的那么非凡,其实只是千千万万 委琐的小人物的其中之一,你难道不会怀恨在心。 (北大语料库) 要是一个人对你说你其实并没有你自己认为的那么非凡,其实只是千千万万 委琐的小人物的其中之一,你难道不会怀恨在心。 (北大语料库) 就比较的参照项而言,不同人眼中的同一个人也可以成为比较的对象。主项“a”可 以是某个人真实的情况,参照项“b”是别人对这个人的看法,如(45);主项“a”也可 以是第一个人对某人的看法,参照项“b”是第二个人对这个人的看法,如(46)和(47); 还可以是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之间的比较,如(48) 。 11 2.2.1.1.3 语义相对的人 (49)祥子是乡下人,口齿没有城里人那么灵便。 (老舍骆驼祥子 ) ( )祥子是乡下人,口齿没有城里人那么灵便。 (老舍骆驼祥子 ) (50)谁想,男人凭着力气大点儿,干重活是会比一般妇女强些,可是干起细 活儿就不行了,一边检查了五组,都没有妇女捣得细致。 (郭锐语料库) )谁想,男人凭着力气大点儿,干重活是会比一般妇女强些,可是干起细 活儿就不行了,一边检查了五组,都没有妇女捣得细致。 (郭锐语料库) (51)我们年纪稍大的,也许走得没有年轻人那么快,就是走得慢,也得走。 (郭 锐语料库) ( )我们年纪稍大的,也许走得没有年轻人那么快,就是走得慢,也得走。 (郭 锐语料库) (52)其中女孩子的手往往在童年时期多数都没有男孩子细长,。 (北大语 料库 )其中女孩子的手往往在童年时期多数都没有男孩子细长,。 (北大语 料库/合订本读者 ) ( 合订本读者 ) (53)男生有女生那么想家吗?(郭锐语料库)男生有女生那么想家吗?(郭锐语料库) 我们从收集到的语料中发现,当主项“a”和参照项“b”是语义相对的人时,绝大 多数是出现在“没有”句中。即使是出现在“有”字句中,整个句子也表示否定的意思, 如(53) 。 2.2.1.1.4 身份不同的人 (54)儿子有爸爸那么高。)儿子有爸爸那么高。 这类句子中的主项“a”和参照项“b”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般来说,参照项“b” (如“爸爸” )的地位比主项“a” (如“儿子” )的地位高。在没有特定语境的情况下, 句子“儿子有爸爸那么高”不可以说成“爸爸有儿子那么高” 。 2.2.1.1.5 同一类事物 a、同一小类 (55)她的家庭没有他的那么大,也没有那么阔绰,可是也忽然的衰落,和他 落在同一的情形。 (老舍四世同堂 ) ( )她的家庭没有他的那么大,也没有那么阔绰,可是也忽然的衰落,和他 落在同一的情形。 (老舍四世同堂 ) (56)妞子的那份儿一定没有他的那么香美,因为妞子没去冒险到门外去买呀! (老舍骆驼祥子 ) ( )妞子的那份儿一定没有他的那么香美,因为妞子没去冒险到门外去买呀! (老舍骆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夜间防护方案模板范本
- 砌筑脚手架施工方案
- 三亚竹屋施工方案
- 医院骨科青年文明号建设与实践
- 杭州户外水景施工方案
- 宁夏安全生产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上汽集团网络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塔吊附墙施工方案交底
- 半塑胶渔排施工方案
- 人员安全疏散模拟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人才服务合同书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 矿井顶板事故防治课件
- 2025年工会入职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校园招聘笔试题型分析及备考策略
- 旅游服务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公司章程制定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
- 2024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2022年)解读
- DLT 1055-2021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技术监督导则
- 安全(文明施工)检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