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复习.doc_第1页
声现象复习.doc_第2页
声现象复习.doc_第3页
声现象复习.doc_第4页
声现象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精品资料 岫岩一中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主体知识归纳】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气体和液体都是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是一种波声波声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声波4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5观察与实验是学习本节知识用到的主要方法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说、进行实验【基础知识精讲】你有两只耳朵,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听老师讲课可以获得各种知识,听电台广播可以知道天下大事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我想,你现在一定会很着急地问: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你可以做很多实验来证明这一点最简单的,现在就做,你把手放在喉头的位置上,不说话时有何感觉?你说“声音”二字,感觉如何?我们说话发声就是靠声带的振动,声带不振动时就没有声音你还可以去找一些日常生活中发声的实例,感受一下“振动”例如,敲响的锣面,你用手去摸一摸,会有“发麻”的感觉;尺子发出“嗡嗡”的声音时,能明显地看出尺子在振动因此可以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夏天伏在枝头叫个不停的蝉是靠什么、怎样发声的呢?蝉也有自己的发声器官,这一器官位于蝉的腹部雄蝉有发声器,它会鸣叫,雌蝉没有发声器,不会鸣叫 图11雄蝉发声也是靠物体的振动的原理其腹部下有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当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肌振动,声音通过共鸣室的放大变得非常大蝉长时间的鸣叫会使人心烦意乱,你是怎样听到蝉的鸣叫的?或者说,蝉叫是怎样传到你耳朵中的?2声音的传播你可以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把两张桌子紧紧地挨在一起,甲敲桌面,乙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乙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桌子传播;如果把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你再试试,仍能听到声音,这说明空气可以传声;在岸边的鱼,听到岸上的响声会被惊走,这说明水可以传声从以上实验或事例可以看出: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传播声音气体、液体、固体是传播声音的媒介,我们称之为介质声音产生后,可以通过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为介质传播到接收处现在我来问你,如果没有了介质,声音是否还能传播?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结论吗? 图12看看我设计的实验,是不是比你的更能说明问题:做出图甲的装置,线一端拴着铃铛,另一端穿过橡皮塞,再把它放到瓶子中,像图乙那样,如果用抽气筒抽出瓶中空气,摇铃时将会听不到铃声由此可知,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也就是说: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所以你要注意慢慢地读下面的描述,最好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图像,便于理解我们以击鼓为例鼓面会左右振动,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左侧的空气这时会变稀疏随着鼓面不断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个过程很像水波的传播: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也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如果发声体的周围没有介质,就无法形成声波,不能将振动向外传播4声速我一说话,在同一房间内的你马上就能听到声音,那么声音的传播需不需要时间呢?其实自然界中很多现象都能帮助我们得到结论:雷电同时发生,但我们往往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你在高山上大喊一声,会听到连绵不断的回声;田径比赛时,在远处先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后听到枪声这些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在物理学中,把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5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来说,在固、液、气三种物质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6空气中的声速在空气中,一般温度每升高1 ,声速增大约0.6 m/s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这一数值你必须记住,在今后的计算中,这就相当于已知量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所说的亚音速飞机、超音速飞机,就是指速度达不到340 m/s和速度可以超过340 m/s的飞机7回声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野外活动时,爬到山顶,对着群山喊话,会听到很多次声音,好像有人在回应你一样,这种有趣的现象就是回声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而产生的现象你也许会问:为什么只有在郊外才能听到回声,而在室内说话时没有回声呢?其实在室内也有声音的反射,但由于人的耳朵不能区分这几个声音,从发出声音到能听见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 s以上时,人耳才能区分原声和回声在室内时,由于我们离障碍物太近,声音反射回来的时间太短,因此人耳无法区分,但是这一现象也被人们利用如果原声和回声间隔不到0.1 s,回声就会同原声混在一起,可以加强原声在修建剧院、礼堂时就利用这一现象来增强原声回声在日常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测距离发声处和被测物之间的距离(s)就等于声速(v)与原声和回声的间隔(t)的乘积的一半说起来很绕口,写个式子你就看明白了:s=vt航海中测海底深度,测船与冰山间的距离都是利用回声【学习方法指导】1怎样证明固体发声时在振动固体发声时在振动,但这种振动用肉眼很难看出来,怎样把这种看不见的东西表现出来呢?我教你的方法是:转换法转换法是把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易直接观测认识的问题,转变成能看见现象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特别是对那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这种方法很有效生活中你也用到过转换法,只是未注意罢了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根据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如红旗飘动,树叶摇晃等你可以把轻小物体放在桌面(固体)上,比如纸屑、乒乓球等,用手拍桌子时,桌子发声,同时可以看到纸屑或乒乓球在动,它们的动正是由于桌子振动的缘故2学会探究认真阅读课本P13P15“声音的传播”的内容,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说,实验验证例题 经过探究,我们已经知道固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由此提出问题:声能在液体中传播吗?猜想和假说:因固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而液体、固体、气体分别是物质存在的形态之一据此我们猜想液体也能传声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或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是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但应注意,“猜想和假说”是在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的,绝不是随意的、不着边际的胡猜乱说实验验证:(1)将一收音机打开用塑料袋包好,将其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试一试能否听到收音机的广播声(2)到游泳池去,你潜入水下,试一试能否听到岸上人们的说话声(3)也可利用生活经验或事实来检验我们的猜想,如,钓鱼时,快要上钩的鱼能被岸上人们走动时的脚步声或说话声吓跑;又如,渔民捕鱼时,通过播放不同的声音,来增加某种鱼的捕鱼量等等通过以上实验现象或事实,都可以说明:液体也能传声参考答案1振动 2空气(柱) 3锣面停止了振动 4固体 5水(液体)也能传声6空气 7D 8A、C9不符合因为太空是真空,天狼号爆炸发出的声音根本无法传到神鹰号上10340 m/s26884 m/s11提示:将适量洗衣粉倒入碟子中,加水溶解然后将铁丝弯成一个带把的铁圈将铁圈放在碟中的洗衣粉水中,使铁圈上附一层薄膜然后将它放在取下保护罩的音响前,观察薄膜随着声音的传播而变化思考1他说的不对你将听不到声音,因为这时的声波对你来说是不动的,它根本不能振动你的耳膜,所以你会认为音乐会已经停止演奏了2你听到的声音是“吗好你”,这是因为声音的速度比你朋友步行的速度慢他向你走来时,后发的声音先到,先发的声音后到在他说的话里,除非是像回文体那样倒过来听也是一样的意思,否则你就会一句也听不懂了同步练习11图11中的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嗽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_2如图12,笛子发出的声音是_振动引起的3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4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有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汽车和机械修理工常常用木棍(或者尺子、螺丝刀等)的一端顶在运转的机械外壳上,另一端靠在自己的耳朵上,就可以更清楚地听到机械内部的异常杂音;间谍把铁块按在墙壁上,再将自己的耳朵贴在铁块上,就可以听到隔墙的谈话声这些都是因为_也能传声5海豚能随驯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掌声会吓跑鱼塘中的鱼这是因为_6通常人称月球上是一片“死寂的”空间,它的意思是“无声”,其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_7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A空气B水C酒精D钢管8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说法是A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C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也停止了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9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吗?10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某超音速飞机的马赫数为26,那么它的飞行速度为多少m/s?11如何进行下列探究活动?小明在家中听音响时,忽然想到课本上说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以此把声音传播到远处“我怎么看不见?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他想了一会儿,起身找来一个碟子、一段铁丝和一勺洗衣粉,用它们做了一个实验证明课本上的说法是正确的假如你是小明,请写出你的实验过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思考(可选做)1假如你用声音的速度离开一个正在演奏音乐的大会,你会听到些什么呢?有人说:用声音的速度离开音乐会的时候,我们会在全部时间里听到同一个音,也就是我们出发时在音乐会上听到的那个音他说的对吗?为什么?2假如声音在空气里传播的速度不是340 m/s,而是340 mm/s,也就是说,比人的步行还要慢,现在,你的朋友一边向你快步走来,一边向你发出了问候:“你好吗?”你听到的声音会是怎样的?你能听懂吗?同步练习21.在敲响大古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是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2.吹笛子发声的主要是( )A.笛子本身(竹管)振动发声B.笛子中空部分的空气柱振动发声C.演员的嘴唇振动发出的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声音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图4.1-124.(玉林市中考题)如图4.1-12是甲骨文中的“声殳 ”(古代打击乐器),其意思是手拿木槌(字左部)敲打三角形石块(字右部),使石块而发出声音.5.如图4.1-13甲,用槌敲打鼓面使之发声,这时会看到,这说明.图乙优美小提琴是由琴弦产生的,图丙中青蛙“呱呱”的叫声是由于它的鸣囊在.图 4.1-136.在爵士乐队表演时,经常可以看到鼓手在用力敲击鼓面后又达到“骤止”的效果,这一做法说明.7.你知道下列各种声音分别是由什么振动发出的吗?将答案填在横线上.(1)人说话、唱歌声;(2)蜜蜂飞行的“嗡嗡”声;(3)雷声;(4)优美的箜篌声;(5)圆号声;(6)笑树发出的笑声.8.如图4.1-14所示,将薄橡皮膜绷紧在杯口上,在上面撒一些泡沫塑料屑,敲动盆子,你可能看到什么现象?解释其中的原因.图 4.1-14图 4.1-159.如图4.1-15所示,手握塑料软管的一端,在空中绕圈挥动(注意别碰到人),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10.会说话的瓶盖.找一根长约45cm60cm的较坚固细绳,塑料瓶盖(或有两个孔的大纽扣).将绳子穿过小孔并打结,如图4.1-16所示,手向两边拉动,便可听到呼呼的响声.你知道这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图4.1-1611.阅读下面的短文(本文摘自少年科普报2003年第49期):聂利同学在五年级自然课上听老师讲,蜜蜂是靠翅膀的振动发声的,她想抽时间去附近的养蜂场看一看,一天她来到养蜂场,发现箱外聚集在一起的蜜蜂似乎在休息,并没有振动翅膀,可嗡嗡声不绝于耳,后又发现蜜蜂歇在花上,翅膀一动不动,但仍有嗡嗡的声音.她感到很疑惑,难道是老师讲错了吗?她又查了十万个为什么,书上清楚地写着:“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她想,难道连专家都搞错了吗?于是她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和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建议她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她做了下表中“剪去蜜蜂双翅的实验”,发现蜜蜂的嗡嗡声没有什么变化.经观察她又发现蜜蜂嗡嗡叫时,蜜蜂双翅根部的两个“小黑点”在鼓动.她猜想:“小黑点”可能就是蜜蜂的发声器官.于是她又做了下表中刺破双翅根部“小黑点”的实验,发现蜜蜂不再发声.实验名称实验总数死亡数发声数量声音大小剪去蜜蜂双翅的实验8只2只6只没能变化刺破蜜蜂双翅根部“小黑点”的实验8只2只0只没有声音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聂利同学的实验研究,关于蜜蜂的发声你可得出什么结论?(2)我们从聂利同学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学到什么?12.在窗户关闭的室内有以下器材:蜡烛、火柴、扬声器.怎样用实验来说明扬声器发声时扬声器纸盆的振动?13.根据“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14.将橡皮膜蒙在纸筒的一头绷紧,用橡皮筋固定好,再在橡皮膜上贴上一个小镜片(小镜片的尺寸约与指甲盖差不多),让小镜片将太阳光或其他光线反射到墙上,使光斑稳定(如图4.1-17),然后对着纸筒的另一头大声喊一声,观察墙上光斑,你发现什么?试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说明该实验能证明问题.15.阅读材料声敏传感器当声波传到某些材料表面时,材料会带电,并且,带电情况会随着声音发生变化.利用材料的这种特性可以制成声敏传感器.人们利用声敏传感器,再配上语言识别系统、控制装置,就能完成人们要求的动作了.用声音来控制动作的技术叫做声控技术,它在自动控制、遥控、机器人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 图4.1-18 语言识别掌上电脑请回答:(1)手机上声控拨号,只要说出通话方的姓名,手机就自动拨出对方的号码,先试一试再说出其道理;(2)再举2个声控技术方面的应用实例.参考答案 1.B 2.B 3.D 4.振动 5.纸屑上下跳动;发声的鼓面在振动;振动;振动 6.用手掌按住鼓面;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7.(1)声带振动 (2)翅膀振动 (3)闪电使空气振动 (4)弦振动 (5)空气柱振动 (6)壳壁振动;点拨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发出声音8.泡沫塑料屑上下跳动.敲动盆子发声,盆底振动使空气振动导致塑料屑上下跳动9.会听见“呼呼”的响声.这是因为高速旋转轮管,轮管与空气摩擦发声10.瓶盖与空气摩擦使局部空气振动发声 11.(1)蜜蜂的发声不是靠翅膀的振动(或蜜蜂的发声器官是“小黑点”) (2)学习她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执着探究、仔细观察、多方请教、查阅资料等12.将点燃蜡烛放在扬声器适当距离,使扬声器发声,可以看出扬声器前蜡烛火焰来回摆动.如图答2图答213.物体停止振动就不能发声吗?14.墙上光斑在跳动.发声振动引起橡皮膜振动,镜子跟着振动,反射光线随着晃动 15.(1)手机先设置声控拨号,将被叫号码输入手机,再将被叫方姓名录入,手机芯片便能识别这种声音,当你说出通讯方姓名后,手机便自动拨出对方号码 (2)声控门锁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主体知识归纳】1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2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基础知识讲解】1感知声音的途径认真阅读本节课文,了解人耳的构造,了解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即外界传来的声波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听到声音可见,在人们感知声音的过程中,耳朵所起的作用主要有:集声、传声和感声耳廓和外耳道主要起集声作用;鼓膜、听小骨、鼓室、咽鼓管等结构主要起传声作用;耳蜗主要起感声作用正常耳的传声途径是声波作用于鼓膜经听骨链传入耳蜗,称气传导声波也可通过头骨的振动直接传至内耳称骨传导2如何证明“骨传导”从上述内容可知,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有二:一是空气传导,二是骨传导怎样才能证明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骨传导的方式引起的?同学们一定想到了,只要阻断气传导的途径,看看通过头骨、颌骨是否也能听到声音若能听到声音,就可证明“骨传导”确实是人耳感知声音的方式之一;若听不到声音,就不存在“骨传导”本节课文中的“想想做做”就是用这样的思路安排实验的请你做一做,然后说出你的结论在你的实验中,哪一项操作是用来阻断“气传导”这一传声方式的?【学习方法指导】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人能够听到声音需要四个条件:一是有声波到达人耳,二是人的听觉系统不出故障, 三是声响达到一定的数量,四是声音的频率在某一范围内这四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人才能听到声音所以即使不是聋子,也无法听到自然界的所有声音参考答案1鼓膜 听小骨 听觉神经 听觉神经 2头骨 颌骨 骨传导 3时刻 强弱 4骨传导(或固体传声) 5提示:堵住耳朵,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放在嘴唇、腮等肌肉丰满的部位,看看能否听到声音,该实验中,为了得出可靠的结论,应尽量排除气传导及骨传导等因素的影响思考题1提示:人是靠“双耳效应”判断声源方位的2你咀嚼干面包时的很大的噪音,只有你自己的耳朵才听得到,你旁边的朋友是听不到的,嚼干面包时的碎裂声经过空气传到别人的耳朵里,只听到轻微的噪音;但是那个破裂声经过头部骨胳传到自己的听觉神经,就要变成很大噪音了同步练习1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及其他组织传给_,_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2声音通过_、_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_3双耳效应是指人们依靠听觉能够确定发声体的方位声源定位的主要因素是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_和_的差异4你知道吗?蛇是没有耳朵的不过,如果蛇将头贴在地面上,头中的一块骨头就会接收到正在接近它的动物活动时发出的声音由此可见蛇是利用_去“倾听”敌人和猎物的5如何进行下列探究活动?学过本节知识后,有同学提出如下问题:能否通过皮肤、肌肉传导声波,使人听到声音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上述问题给予回答在你设计实验时,要排除哪些因素的影响,才能得出可靠的、令人信服的结论思考题1把自己的一只耳朵塞紧,让其他同学在身后不同的位置讲话,试一试你能否准确地判断出讲话人的位置不再塞耳,再试一次把你感觉到的区别写在下面2当我们咀嚼干面包的时候,我们会听到很大的噪音,但是在我们旁边的朋友也正在大嚼同样的干面包时,我们却听不到什么显著的声音这位朋友是怎样避免发出噪音的呢?同步练习1参考答案1频率 2频率 频率越高 频率越低 3振幅 振幅越大 振幅越小 声源到听者的距离等4A 5蚊子牛 6 20 Hz20000 Hz20000 207D 8D 9利用了音色这一特性如果瓷器破了,它的音色就会改变10提示:到乐器商店买一根弦(或用钓鱼线、风筝线等),按图1所示的方法装配起来,当你往吊桶中加沙子时,吊桶的重增加了,使弦上的张力增加,此时弹拨弦,听它发出的声音,多做几次,比较张力增加时,弦发声音调的变化情况【思路拓展题】想一想男同学声音的波形稀疏(频率低);女同学声音的波形紧密(见图2所示)可以用示波器显示,将音调或响度不同的声音分别输入到示波器上音调的高、低可从波形的密、疏上反映出来,响度的大、小,可从波形幅度的高、低上反映出来做一做当你向吸管稍短的部分吹气时,产生了一小股喷出的气流当气流冲过吸管的开口时,插在水里的那一半吸管里的空气开始振动这股气流的振动就产生了一个微弱但稳定的哨音当吸管浸入水中深一点时,吸管中水位上升,使得振动的空气柱缩短了,从而产生一个高调音当吸管浸入水中较浅时,管中振动的空气柱加长,从而产生一个低调音,你知道什么乐器是利用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吗?它发出的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的长短有怎样的关系?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主体知识归纳】1声音的特性定义决定因素听感表现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大,音调高;频率小,音调低音调高:声音清脆、尖细音调低:声音粗犷、低沉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声源的振动幅度决定;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响度大:震耳欲聋响度小:轻声耳语音色对声音音质的感觉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分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重要特征2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赫兹(Hz)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3人的听觉范围:20 Hz20000 Hz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4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方法音调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的波形不同【基础知识讲解】1正确认识音调与响度音调与响度反映了声音的两个完全不同的特征它们彼此独立,互不关联,就是说,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一定高但生活语言中并没有规定音调与响度的专用词语,故同学们应能根据它们的不同物理意义来区分它们,并养成用音调、响度等物理概念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的好习惯如“我不能与他合唱这支歌,他发音太高,我唱不上去”这儿的“高”是指音调高;“我听不见你说什么,请你的声音再高一点”这儿的“高”指的是响度2音色是我们分辨出各种声音的重要特征这是因为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不同的乐器,既使它们的音调、响度都相同,我们仍然能够把它们分辨出来,就是因为各种乐器都有它独特的音色3设计实验:继续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设计实验它是以对提出的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说为基础的如本节在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时,我们做出猜想:既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那么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就应该与发声体的振动情况有关,即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和快慢有关于是,我们设计实验的思路就是:分别改变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和幅度,聆听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比较不同快慢、不同幅度下声音的区别从而对我们的猜想给予肯定或否定,并从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学习方法指导】1注意科学用语和日常用语的不同日常用语里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惟一的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响度科学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物理课本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声音的“大”“小”则用来描述响度同步练习11发声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_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决定的_音调越高;_音调越低3响度跟发声体的_有关系,_,响度越大;_,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有关系4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A增大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C改善声音的音色D减小噪音5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的叫声音调高,_的叫声响度大6人的听觉范围是_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_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_Hz的声音7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8在接听熟人的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上,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9人们在挑选瓷器时,总是要轻轻地敲敲听听,以此来判断瓷器的好坏这是利用声音的哪个特性来分辨的?10如何进行下列探究活动?你观察过演奏家们调弦的过程吗?比如说小提琴、大提琴或吉他、二胡等调节琴上部的旋钮时,弦的调子就会变化最终,弦上的张力恰好使琴弦发出音调正确的声音可见,弦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跟弦张紧的程度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弦音音调的高低与弦的张力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定性关系)要求:写出所用器材,简述实验方法【思路拓展题】想一想同学们已经用示波器观察了不同频率音叉声音的波形,也观察了男女同学声音的波形请你把波形的区别描述出来在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以用示波器来显示实验现象吗?若能,请简述实验方法做一做用剪刀在距吸管一端4 cm处剪一刀,使吸管几乎被剪断,但还得连着一点儿边,不要让吸管断成两截仔细地使吸管弯曲,使得被剪开的开口处形成一个如图18所示的直角在一个杯子里装大约3/4的水,把弯曲的吸管稍长一端插入杯子(被剪的开口在水面上方)把嘴唇放在吸管的另一端,轻轻地往管中吹气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如果没有产生哨音,试一试捏住吸管开口的顶端产生稳定的声音之后,改变吸管插入水中的深度,声音有什么变化吗?试着解释这一现象同步练习21.区别钢琴、小提琴、吉它、二胡等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和响度2.当声音从一种物质传入另一种物质中时( )A.声速肯定不发生变化B.频率肯定不发生变化C.响度肯定不发生变化D.声速和音调不发生变化3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色好坏B.音调高低C.响度大小D.乐音三要素4.蚊子的嗡嗡声与牛的吼声比较( )A.牛的音调比蚊子高B.蚊子的音调比牛高C.牛与蚊子音调一样高D.无法比较5.击响的战鼓,鼓声远传四方,震人心弦,这是由于鼓皮振动的( )A.振幅大B.频率高C.音色好D.音调高6.小憨同学学习了声音的知识以后,知道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将一个塑料尺来回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A.塑料尺振动的振幅太小B.塑料尺振动的振幅太大C.塑料尺振动的频率太小D.塑料尺振动的频率太大7.硬纸片在梳子上划得快时纸片振动 大, 高.8.医生听诊器的作用是 .9.闻其声即知其人,是根据 .10.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可知道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好了蜜回蜂房这是因为带花蜜蜂飞回时,振翅声的 比不带花蜜时 (填“高”或低”)11.拨动同样张紧的粗橡皮筋和细橡皮筋,它们发生声音的 不同,这说明 ;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去拨动已张紧的同一根橡皮筋,两次发出声音的 不同,这说明 .12.笛子为什么可以吹奏出不同的乐曲?13.用水壶给暖瓶加水,水雾很大常不知瓶内水加至何处,弄不好就会加满而溢出,既危险又浪费而有经验的人则边加水边听音来控制加水的速度。请说明其中道理.参考答案16C B C B A C 7频率 音调 8通过固体传声,同时减少声音的分散程度 9.音色 10频率低 音调11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响度 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12利用不同长度的空气柱的振动形成不同的音符,空气柱长度不同,频率就不一样。13水注入瓶中时引起瓶内空气柱振动,空气柱长短不同振动发声的音调不同。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主体知识归纳】一、噪声及其来源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3噪声主要来源于人类自身和人类发明的机器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分贝的符号是dB.0 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听觉下限2噪声污染轻者影响正常工作、生活,重者会引发疾病甚至死亡三、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基础知识讲解】1课本上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定义了噪声(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由此可见,不仅那些尖锐刺耳的声音是噪声,优美的音乐和歌声,在一定的条件或环境中,也可能成为噪声那么,工厂中机器发出的轰鸣声,在所有的时间里,对所有的人,都是噪声吗?2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阅读本节课文“怎样减弱噪声”的内容,对应上述三种途径,各举2个应用实例【学习方法指导】冬天原来嘈杂的马路,降雪后,显得格外寂静,周围环境中的噪声都上哪去了?降雪后,马路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我们知道马路上的“嘈杂”声主要来自于各种机动车发出的噪声,这时马路上的雪松软,有缝隙,变成了较好的吸声材料,噪声被雪“吃掉”了所以雪后的马路上显得比平时寂静多了后来,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制成了专门铺在马路上的“吸声”材料,用这种材料铺成的马路,噪声大大降低了参考答案1噪声污染 水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2分贝 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要听到的声音3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4B 5CD 6ABCD7监测该处噪声的等级8(1)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2)关上教室门窗,教室周围多种树,建议学校依靠环保部门依法清除学校附近的噪声源,噪声发生处改进设备减弱噪声同步练习1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_、_、_、_2声音的等级是用_来表示的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_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3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_减弱、在_减弱、在_减弱4小芳在书房记单词,爸爸在客厅看新闻联播为了不受电视机声音的影响,小芳采用了以下办法中较为合适的是A把电视机关掉B减小电视机的音量C打开书房内的收音机D打开书房和客厅的门窗, 加快空气流动5小王搬家后,发现洗衣机比原来工作时的声音大得多,在邻居老刘师傅的指导下,很快找到了原因,刘师傅交给他的办法可能是A买台新的B洗衣时多加些水C紧固外壳上的螺丝D调整机体底部的螺钉6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中采用在声源处减弱的方法是A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机器B把噪声源用罩子罩起来C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D在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笑7在一些城市的交通要道口,常看到路旁电线杆上安装一个指示装置,上面闪烁着不断变化的数字,数字的单位是“dB”,这个装置的作用是_8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的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图35)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图36)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 (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至少提出三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同步练习21从环境保护上说,凡是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_的一切声音都是噪声2图19和图110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波形可知,图19是_的波形,理由是_;图110是_的波形,理由是_3控制噪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_、_和_4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声音不超过A110 dBB50 dBC70 dBD90 dB5假如跟你一墙之隔的邻居经常引吭高歌,干扰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弱这一噪声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A赶快将门窗关紧B用棉花塞住耳朵C将棉毯挂在窗上D将窗打开,加快空气流动6图111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此地有乐队,可以出租B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7如何进行下列探究活动?在声源周围安装吸声材料是控制噪声的常用方法之一在海绵和泡沫塑料这两种材料中,谁的吸声效果更好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回答这一问题要求:(1)写出实验中用到的主要器材(2)简述实验过程(3)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结论,应控制哪些因素相同,比较什么现象就能得出结论【思路拓展题】 观察与调查一天,小明和他的同学们到电视台的录音棚里参观 细心的小明发现吸音壁上有许多楔形物体 它们有什么用呢?请你实际参观一下,请教工作人员或查阅资料弄清楚这件事参考答案1干扰 2乐音 规则振动 噪声 无规则振动 3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它的传播 防止它进入耳朵 4C 5D 6C7(1)器材:声源(如收音机等)、海绵、泡沫塑料、细线或胶带纸(2)实验过程:打开收音机,分别用海绵和泡沫塑料包裹该收音机,比较两种情况下听到声音响度的区别(3)两种材料的厚度,包裹收音机的方式,收音机的音量(响度),听者到收音机的距离等应保持相同【思路拓展题】它们是用来消除声音的,当声音进入这些楔形物体后,会被多次反射,直到消失第五节 声的利用【主体知识归纳】1声与信息 回声定位(或回声测距)2声与能量 (1)声波能传递能量(2)应用:超声除垢;超声碎石【基础知识讲解】1声与信息信息是人们直接或间接感知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任何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发出信息善于收集和处理信息是学习物理及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阅读本节课文“声与信息”这部分内容,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回声定位,诊断疾病,检查机械故障等等,都是利用声携带的信息工作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挑选瓷器时,总是要轻轻地敲敲、听听,以此来判定瓷器的好坏这也是对声传递信息的应用在上述各种应用中,“回声定位”在科学、医学、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利用你已有的知识,你能简单地说明回声定位的道理吗?2研究声与能量的方法水波是一种波动声波也是一种波动水波能使水面上的树叶随之起伏声波能使物体(火焰)摇动(吗?)水波能传递能量声波也能传递能量(吗?)上表中,我们根据两个对象(水波和声波)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都是一种波动),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这种推理方法叫类比通过类比,我们不仅猜测“声波也能传递能量”,而且找到了检验猜测是否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即只要证明声波能使物体随之摇动,也就证明了“声波能传递能量”【学习方法指导】1声和声音声和声音在物理学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超声、次声等;而声音的概念相对而言面要窄得多,它仅指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所以课本前四节分别讲的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声音的特性”“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围绕讲的都是人耳能听见的声;而第五节讲的是“声的利用”,不但有人耳听见的,而且有人耳听不见的,如超声波2夏天的晚上,蚊子叮人实在难受,可小华家不点蚊香,也不喷杀虫剂,却没有蚊子有人问小华:“为什么你们家不怕蚊子?”小华拿出一个盒子来说:“这个盒子能驱蚊”这是为什么呢?叮人的蚊子都是雌蚊,特别是育卵的雌蚊叮人更厉害可雌蚊在育卵期却回避雄蚊,只要感觉到雄蚊的声音就逃之夭夭了小华家那个盒子是一只电子蜂鸣器,能模拟雄蚊声音,雌蚊感觉到这种声音,以为雄蚊来了,就远远地避开了同步练习1声既能传递_,也能传递_2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_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_的性质3蝙蝠的视力很差,它们又只在夜间活动和觅食,它们是用_的方法绕开障碍物并确定目标位置和距离的4解释下列现象根据下图112、图113、图114三幅图,说明超声波在工业、生活和医疗等领域各有什么应用5你会做下面的实验吗?取两只完全相同的音叉,按图115所示的方式放置,注意要让两音箱的开口端相对用细线悬挂一泡沫塑料球(或乒乓球)与左边的音叉轻轻接触用锤敲击右边的音叉使其振动发声观察左边的音叉及泡沫塑料球的反应,你会发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时用手握住右边音叉的叉股,使其停止振动我们会听到左边音叉发出的声音实际做一做,通过该实验能得出哪些结论?【思路拓展题】做一做材料两个一样大的空饮料瓶实验如图116,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饮料瓶子让一个朋友在几米外拿着另一个瓶子指导你的朋友往瓶子里吹气,产生一个低调的哨音哨音响了几秒钟之后,把你的耳朵贴在水平桌面上的瓶口附近,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是谁发出的这个声音?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1信息 能量 2传递能量 传递信息 3回声定位 4图112:工业上用来探测零件内部是否有损伤 图113:生活上用来清洗厨房用具 图114:医疗上用来检查身体,治疗疾病 5空气能传声 声波传递能量【思路拓展题】做一做两个瓶子发出了相同的声音(共振)一个瓶中空气的振动引起另一瓶中空气的振动,这一现象说明声波传递了能量第一章复习声现象1.音调、响度与音色区别物理中音调指声音的高低,而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但生活中声音高低根据具体情况,有时指响度,有时指音调,含义不同.【例1】 在音乐会上,一男中音独唱,同时有女高音轻声为其伴唱,从乐音特征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男中音响度大、音调高,女高音响度小、音调低B.男中音响度小、音调高,女高音响度大、音调低C.男中音响度大、音调低,女高音响度小、音调高D.男中音响度小、音调低,女高音响度小、音调高解析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而厚,音调低;儿童和妇女的声带短而薄,音调高.男中音发声浑厚有力,响度大.答案 C.关键 音调高低与发声体结构及材料有关;联系生活经验去感知.3.探究影响乐音的要素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关系,响度与振幅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