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pdf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pdf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pdf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pdf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 文中除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他人和其他机构已经撰写或发表 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启示和所提供的帮助,均已在论 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夺诤卜 e t 期:o j a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辽0 1 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及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复印件或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借阅。本文授权辽宁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并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 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徘指导教师签名:# 沁 日 期:枷6 t 1 晒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研究生:李琳 指导教师:杨民 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本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结合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从理论和实 践结合层面,研究了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目标,对高中化学教学中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在理论、实践e 进行了可操作性的探讨:要向学 生提供目标导向,增强自主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创设探索空间,促成自主参与学习;重视学法指导,提高高中生自主学 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时代进入2 1 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扑面而来。在当今的知识经济社 会,无论是个 为了更适应富于竞争与变化的社会环境的需要,还是国家为了拥有更 强的综合国力,都离不开知识的获取、掌握、运用和创造。学校的学习只能选取最基 本的知识教给学生,其他更多的知识,包括源源不断的新知识,只能靠学生自己今后 进步学习或终生学习。目前,“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各国教育的热门话题。美国 教育家珍妮特沃斯( j e a n n e t t e v o s ) 和新西兰资深记者戈登德莱顿( 6 0 r d e n l y r y d e r o 合著的学习的革命_ j 目向2 1 世纪的个人护照中写道:“全世界在争论着这洋个 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 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 学习怎样思考。“1 “我们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可见,培养和提 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刻不容缓的问题。 ( 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我国也正处于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的浪潮之中。些教育工作者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些课堂教学也 正向着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转变。但是在我国,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仍然十分流 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以刻币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教材、教学参考书、课外辅导资料、教师个人经验等是知识的来源,是学生的学习内 容:黑板和粉笔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媒介和工具。虽然讲授式教学有其合理的一 面,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同时向很多学生传授很多知识和技能,但是它的弊端也很突出。 在讲授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不是自主的,所以教师很难使学生一直保持 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国外盼研究表明,在典型的讲授式教学中,学生并没有得到多少 自主学习策略的教学指导( w i n n e ,1 9 9 7 ) 。”我国学者的研究也表明,直到高中阶段, 我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各种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还很不平 衡( 郑和钧、邓京华等,1 9 9 3 ) 。” 长期以来,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个严重问题:教师不重视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教师的权威高于切,教师讲解过多;教师注重知识传 授,而轻视能力培养;t t _ i t 教法研究,而轻视学法探索;注重死记硬背,而轻视探索 创新。学生就像一台接受知识的机器,被动地把一点一点的知识装进去。学生感觉累, 捌币也感觉累。这样怎么能够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呢? 因此,新轮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新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也 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种可持续发展能力, 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自觉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2 1 世纪的社会是学习化社会,而自主学习能力是迎接学习化社会所必需的基本条 件。当今世界,东西方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科学知识 迅速更新,科技成果向技术转化的周期越来越短,新技术老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对 任何人而言,2 1 世纪的竞争就要看谁善于学习、善于创造,一个人唯一持久 的优势,就是他有能力比他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所以,仅仅依靠有限的 学校学习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而终生学习要求学 习者必须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今天的学生而言,学会学习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不具有学习能力的人,将成为社会的落伍者。华罗庚曾告诫年轻 、:“每个人都应该 养成自学的习惯,没有自学习惯,一出校门就完了,将来就会一事无成。在人的一生 中,进学校靠别人传授知识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犹如妈妈扶着孩子走路,在一生中 是极短的时间样。学习也是绝大部分时间要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才能不断 的积累知识。”。 纵观弭狮 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没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和条件,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对象,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压抑了学生 个性的发展,以致造成学生独立性和e 啦告性的泯灭。为了改变这现状,出路只有一 条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学生观。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个完整的人,都具有自身的独立眭;学生正处在成长的过稃中, 可塑性很大,具有许多发展的潜能;学生是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我们还应 2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完 认识到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只是外因,它只有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才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所 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 生的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 ( 二) 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l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从人的活动、实践、主体性方面理解人。人是活动的主体,具体的、现实 的和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人的主体性 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教育作为特殊的认识活动,学生必须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 体、自我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要让学蛀动参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拓展 学生发展的空间,这样才能自我开发潜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自争睛景即社 会文化背景下。借叻他 ( 包括教师与学习伙伴) 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 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 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认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建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 现和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3 ,人本主义学习理沦 人本主义自主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 目标。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 人。在教学中,应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教师要以 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给予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 方法的自由,让学生自己蚵学习计划、评价学习结果。人本主义学习观主张有意义 的自主性学习,它要求学习者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材料,自己安排i 吞台于自 己的情境。教师的作用是帮助自力更生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促进者。 4 ,化学新课程标准 素质教育扶全面发认的角度,以邓,j 、平同志。三个面向”为指针,提出教育要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主动地发展。依 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化学新昂觥明确指出学生“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f f 计 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有关自主学习的研究 国外的自主学习研究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在二十世纪以前,主 3 高中化擘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要处于自主学习思想的提出阶段。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国外自主学习思想 的首先倡导者。他认为教师要做名“知识的助产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主动 寻求问题的答案。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学的进行要尊 重儿童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自主学习。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也十分强调学 生的自主学习,他认为教师应该设置情境,给学生以启发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让他们自觉地去学习,养成独立判断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 认为:“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和被动地学习,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 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是靠自学成才的,所以他特 别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他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 推论。”他还认为在学校中养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自学。 二十鳕b 初,国外自主学习研究进入了初步实验阶段。实用主义哲学家、民拄 义教育家、机能主义心理学家杜威主张教学中要给学生以自由和民主,给f 电f 伯主探 求知识的机会:教学应该按照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教师的教应该围绕学生的学来进 行。社威和他的学生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应用于教学实践,开发了一系列旨在突出学生 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如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等。 2 0 世纪5 0 年代,新行为主义0 理学家斯金纳创立了程序教学,以操作条件学习为基 础,使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所以其从本质上讲是种在教师辅导 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2 0 世纪6 0 年代后期自主学习开始进入系统研究阶段,出现若干自主学习研究学 派,各学派都有各自的理论。当前,国外自主学习的理论主要有:操作主义理论、人 本主义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意志理论、言语自我指导学派、认知建 构主义理论,他们均对自主学习的激励动机、意识过程、学习过程、影响因素、能力 提高等方面的问题作了探讨。 ( 二) 国内有关自主学习的研究 我国主体性发展教育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大教育家孔子,他主张教 学中要坚持启发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朱熹也认为读书和学习都是自己的事情,做学问主要靠 自主学习,不能依赖别人代做。中国古代学者们还提出了叫些自主学习的原则和教 学方法,比如学思结合的原则、知疑善问的原则、与他人切磋的原则、自我省察的 原则、启发式教学方法等。 近现代时期,我国些教育家在继承中国古代自主学习思想的同时,开始接受 西方实验主义的教学思想。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极力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从而使 学生能够自动研究问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对儿童头脑、双手、眼睛、嘴、空 间、时间的“六大解放,认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 方是真学。“还有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观点,都是强调要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0 世纪7 0 年代末,我国自主学习理论和实验研究迅速发展,在1 9 7 9 年前后出 现了许多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教学实验,比如“六步教学法”、“尝试教学 4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法”、“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研究等。这些教学实验都把学生自学作为教学的主要环 节,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作为主要追求目标。2 0 世纪9 0 年 代以后,我国的心理学者开展了一些有关自主学习的心理学研究,弥补了教育科学 领域对自主学习研究的不足。 三、概念界定 1 、能力 能力是指主体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稳定的个性b 理特征,它直接影响主体的 活动效率。能力在主伽蝴构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在最大程度e 表征主体在社会 生活中的成就状态。能力是个整体慨念,是个系统,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 成不同的类别;能力又是个动态的概念,它伴随主体的成长历程逐渐形成并不断发 展和变化。 2 、自主学习 国内外学者对自主学习有着不同的看法,根据国外学者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 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我国学者主张从横向和纵向两 个角度来定义自主学习。横向角度看:“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内容 是自己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主调节的,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和管理的,学生能够主 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刽生条件,并能够对学习结果作出自我判断和评价,那 么他的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纵向角度看:“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 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 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 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 本课题中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已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 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种学习方式。它强调自主陛自己学习不依赖老 师和别人;自觉学习不需别人强追或督促;主动学习根据自己内在的需要进 行学习。 3 、化学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本课题中的化学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包含以下 n 1 个方面:有主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良好的自觉学习化学的习惯;能运用一定的 化学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能够独立( 有时合作) 进行小型、简单的探究性和验证性 实验并能完成实验报告。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查阅并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国内外教育、教学的发 5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白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展历史及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 ( 二) 行动研究法 笔者按照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研究任务,首先确定了研究课题,然后通过多种 途径查阅大量资料,学习和掌握有关自主学习的理论,并提出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能 力的改革实践方案,从2 0 0 5 年7 , g n 2 0 0 6 年7 月,经过年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了化 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笔者选择了任教的三个班级:东港市第二中学高二( 1 5 ) 班、高二( 1 6 ) 班和高二( 1 7 ) 班,共计2 0 2 名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先i 蝴部分 学生的访谈、与部分学生的交流和笔者自己的观察,了解了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以 及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然后采取了些教学改革策略,对学生化学自主学 习能力进行了有目的地培养。 五、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指标 根据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及化学新课程目 标要求,经过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如下: ( ) 学习积极性方面的指标 1 、能够在学习新课之前主动预习,课后主动复习; 2 、课堂上自b 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3 、能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 4 、在课堂上能够始终保持较高的注意力; 5 、对化学学习有兴趣; 6 、喜欢做化学实验并能够积极准备; 7 、喜欢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化学学习方面的问题; 8 、能够主动查找和学习教材以外的相关内容。 ( 二) 学习方法方面的指标 1 、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 2 、听课时能够抓住重点,有条理地记笔记; 3 、能够定期整理和归纳知识; 4 、课后作业能够及时、认真地完成 5 、当遇到学习困难时,能够寻求同学、老师或其他人的帮助 6 、能够利用些途径收集、整理与学习相关的资料; 7 ,能够经常与同学或老师讨论问题,澄清观点; 8 、能够制订短期内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并付诸实施; 9 、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l o 、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和监督; l l 、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习效率更高; 1 2 、能够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改善自己的学习行为和技能; 6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擘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1 3 、能够识别出有助于完成学业目标的信息资源。 ( 三) 化学实验求证能力方面的目标 1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够仔细、全面; 2 、对实验中出现的与书本不致的现象能够积极思考、分析原因; 3 、能够对教材中的某些实验进行改进; 4 、能够设计_ 些简单可行的验证性实验; 5 、能够与同学合作进行些探究性实验; 6 、能够开展某些小的研究性课题: 7 、能够书写实验报告。 六、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笔者任教于县级重点高中,学生层次复杂,每班有很少部分学生是考进来的, 其余都是自费生。在自费生中,入学成绩也是相差很大;而且,有本地自费生,也有 很多外地自费生。学生的学习基础、习惯、能力都有很大差异。通过笔者的实际观察 和与学生交谈,发现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总体水平不高。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方面、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方面都存在_ 堂问题,而在化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方 面则更欠缺。针对实耐自况,笔者在化学教学中采取了如下策略,以培养学生化学自 主学习能力。 ( 一) 提供目标导向,增强自主参与意识 学习目标是学生在学习中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通过对学生的行动进行控制和 调节,使学习活动维持稳定的方向并指向目标的实现。目标设置是自主学习的个过 程成分,同时也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个重要的内在因素,毗,它对自主学习有 着重要的意义。 1 ,学习目标设置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 1 )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 在学习开始之前,学生要设置一定的学习目标,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这个学习 目标会把学生的学习行为指向到与目标有关的活动上,从而可以避免那些与学习目标 无关的活动。有了目标的学习行为才可能取得最满意的结果。 ( 2 ) 学习目标具有调节功能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根据学习任务或学习目标的难度来调节自己的努力程度。 如果学生的行为不能达到目标,他就会提高自己的努力水平或者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来实现目标;如果目标顺利实现,学生将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 3 ) 学习目标具有维持功能 在没有时间限制的学习怙境中,学习目标影响自主学习的持久性。学习进展与学 习目标之间的差距会促使学生不断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适当的学习目标能够促进学 生的自主学习。 7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 4 ) 学习目标具有约束功能 人都有惰性,学生也样。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学习行为受 到自身惰性的影响,或者受到其他事t 奇的干扰时,学习目标自吕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能迫使学生排除干扰。 ( 5 ) 学习目标具有评价功能 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最后要以既定的学习目标为检验标准。 可见,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自主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指导学生设置 学习目标时,笔者主要把握了下面几条原则。 2 、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设置的原则 ( 1 ) 指导学生设置近期的、具体的学习目标 般来说,与设置远期目标的学生来比,设置近期目标的学生往往有更强的自我 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个概念。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是 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断苣某些活动中的具 体体现( b a r l d u r a 1 9 8 6 ) 。自我效能感与具体任务紧密相联。远期目标不会在短时间内 实现,所以一般难以使学生产生对目标实现的紧迫感,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 习动机;而近期目标往往比较容易实现,需要的意志力也较低,所以能够让学生较快 地体验到成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比如,在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每天都 要根据当天的作业量和自己实际情况,为自己的学习做个小计划,明确自己争天应该 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在什么时间具体做什么。依照计划学习,有的学生明显有了紧迫 感,东张西望的次数减少了,而且当项项小任务完成时,学生就一次一次地感到高 兴和轻松,自停础越强,在执行学习任务时也就越来趔匾利。 ( 2 ) 指导学生设置“高而可攀”的学习目标 设置目标的难度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产生深远的影响。是不是学习目标难度 越大,就越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呢? 有关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学习目标或者轻易能 够实现的目标本身,都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而适当高度水平目经过努力 能实现的目标才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倾向( l o c k e l a t h a m ,1 9 9 4 ) 。1 5 般说来,低水平的学习目标,学生很轻易地完成,不足以说明学生能力的提高, 对自主学习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过高水平的学习目标,如果学生通过努力和教师的引 导还不能实现,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也不利于自主学习。而“高而可攀”的学习目 标的实现,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具有的能力,同时也能让f 也f 门感到自己的能力有进一 步发掘的潜力和提升的空间,这样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促进学生的自主 学习。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条原则对于那些本来具有一定能力,但对自己的能 力评价较低的学生效果更好。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遇到综合性题目就说不会 做,但是只要稍稍经过分析和引导,他就能够独立完成。所以,对这样的学生笔者就 经常设置些“高而可攀”的学习目标,并且鼓励f 也_ 们独立完成,要让他们正确认识 到自己的能力,使他们的a 我效能感增强,极大地调动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 3 ) 目标分解、分步实施原则 笔者曾在报刊e 看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日本马拉松选手山田本一本来名不见经 传,但却出人意料地两次在国际马拉松赛上夺冠,人们大惑不解。十年后,他在自传 8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中解开了这个谜。他说他在每次比赛之前,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遍,并 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棵树,第三 个标志是座红房子等等,就这样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他就以百米的速 度奋力向第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被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起初,他并不懂得这样的道理,他把目标定在四十多公里外终点线的那面旗识上,结 果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他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这个故事对笔 者很有启发,山田本所采取的方法就是“目标分解法”。 在实际学习中,有的学生不愿意主动完成某些学习任务,尤其是复杂的学习任务, 在很大程度t 是畏难情绪在作怪。他觉得这样的学习任务太复杂、太高难,自己没有 能力、没有办法完成。如果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具体的,便于完成的简单任务, 就可以让学生不再感到“高不可攀”。笔者认为对于那些学习能力差、学习基础差的学 生,这条原则尤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对他们就经常采取目标分解法。比如在做 练习题时,涉及到三、四个知识点时,有些学生就茫然了,不知从何下手,这时就需 要教师引导他们先步步分析各知识点,然后再分析它们之问的联系,最后再综合到 起解决问题。这样,通过步步完成小任务,使学生最后能比铷删完成复杂任 务,自停心增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 4 ) 自主设置原则 一般来说,学生参与目标选择会增强学习目标对似h 门的吸引程度,会促使他们认 真地去完成目标,当遇到困难时也不放弃。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匙趣, 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教师应该多给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目标的机会。比 如:有时在布置作业时,笔者会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掌握情况,在所学范围内任选题 目做。学生选的题目多种多样,难易程度也相差很多,但由于是自己选的题目,所以 做起来格外认真,正确率也非常高。 当然,有时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学生不能自主设置学习目标,那么只好由教师 来设置。但是,教师应该阐明学习目标的意义,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学习目标的价 值所在,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关研究发现,我国只有不到1 2 的高中 生明确老师指定作业的依据,8 0 以上的高中生做作业是盲目的,并不了解作业的智力 价值( 郑和钧、邓京华等,1 9 9 3 ) 。”因此,教师对学习目标的意义进行必要的说明, 会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自主学习,增强自主参与的意识。 ( 二) 激发内在动机,培养自主学习兴趣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力求接近、认识、获得某些事物并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它是推 动人们获取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种精神力量,是动柳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冈,是 拜e 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在化学教学中,笔者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和激发学生 的学习的兴趣。 ( 1 ) 注重化学与社会的联系 化学知识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联。在教学中,笔者特别注意教材中知识和实际生 活、生产的联系,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9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t t 如- 铁锅为什么会生锈? 真假牛奶如何鉴别? 为什么 绿香蕉和熟透的苹果放在起会熟得快? 为什么用热的纯碱溶液冼油污效果好? 做鱼 时为什么要加醋和酒? 为什么使用含氟牙膏能防止蛀牙? “卤水点豆腐”包含什么化 学知识等等。 化学与农业的联系。比如:为什么草木灰不能和铵态氮肥起施用? 粮食如何保 存? 为什么说“雷雨发庄稼”? 水果如何保鲜等。 化学与医学的联系。比如:钡餐透规中硫酸钡超什么作用? 三氯化铁溶液为什么 能够止血? 工业盐中毒与解救原理;为什么用新制氢氧化锕可以检验出糖尿病? 血液 透析中用到什么化学知识等。 化学与环境的联系。比如:什么是“温室效应”? 水灾后生活用水如何处理? 白 色污染的治理: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等。 化学与高科技的联系。比如:塑料王聚四氟乙烯;神奇的硅橡胶;能吃的快餐 盒等。 通过这些联系,学生感觉到化学知识用处很大,化学知识无处不在,学习化学自 然兴趣很高。 ( 2 ) 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学生喜欢上有实验的课。当老师拿着实验药品进教室e 课时,学生都很兴奋,积 极性都很高。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多补充些实验,而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给出 的实验。比如,笔者在课l 上补充了_ 些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小实验:蔗糖和浓硫 酸的“黑色面包”;硝酸盐的“火龙写字,淀粉和碘酒的“秘密情报,浓氨水与酸碱 指示剂的“变色花,用电石、无水硫酸铜检验无水乙醇是否含水等。有些实验需要学 生自己设计和操作,对学生的要求高了,但学生的兴趣反而更高涨,学生个体被激活, 学习的自主性被激发。 总之,化学实验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眭、激发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乃至对整个科学的热爱。 ( 3 ) 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适当运用多媒体,能使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陛、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比如在学习“电离平衡”时,笔者把醋酸分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的 过程用动画的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使得原本很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学生 的印象非常深刻,兴趣高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效地借助多媒体声形图文并茂 的特点,激发学生强烈的好舒心,当这种好奇曲垂一旦发展成为认知兴趣,学生将会 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 4 ) 开展自主学习竞赛活动,增强自主学习的趣味性。 教师适当地调整学生的学习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善学习效果。 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开展自主学习竞赛活动就是种较好的形式。例如,基础知 识抢答比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比赛、书写方程式比赛、基础知识专题总结比赛等。 竞赛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不仅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效率,同时也 训练了现代人所需要的竞争意识。 2 增强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 l o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个重要的动机性因素。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较 高的学生,其自主学习的倾向较强,自我效匏刮氏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倾向较弱。在 教学中,笔者主要采取了如下策略: ( 1 ) 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 般说来,学业成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学习经验会降f 氐学 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因此,笔者采取了下列措施: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成功评价标准,尤其对于学习困难生更是降低 成功的评判标准,在他们取得一点点进步时就及时给予鼓励。 尽可能发掘学生的长处,并且让他们充分展现。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人至少 存在七种以上的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智能、空间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根据这个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上 述多种智能,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因此, 教育应在全面开发每个人大脑里的各种智能的基础匕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展现智能 的机会。比如有的学生善于推理分析,笔者就让他分析理论性的问题和推断型习题; 有的同学空间立体感好,笔者就t b 他分析有机物分子的空间结构;有的同学语言表达 好,那么在小组代表发言时,他就会充分表现。总之,剃币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其 优势智力,都有发展的潜力,教师要尽可能为他们提供适合f 电 门发展的指导和帮助。 指导学生设置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让f 蛳 都能感受到学习的进步,认识到自 己有可以挖掘的潜力。设置目标不能好高骛远,否则欲速不达,容易产生挫折感,打 击自信心。 ( 2 ) 指导学生为自己树立合适的学习榜样 榜样的行为表现是个体评价自我效能的种参照。般说来,观察到与自己能力 相近的同伴成功地完成某些任务,会使观察者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这些任务。所以, 在新学期开始和期中考试后,笔者都要指导学生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树立个学习 榜样,_ 般都是与之成绩相近但近来学习明显有进步的同学。 ( 3 ) 引导学生对学业成败给予适当的归因反馈 归因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产生原因的解释。学生_ 股把自己的学习成败归因 于四类因素,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w e i n e r , 1 9 7 9 ) 。学习动机的强弱取决 于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主观评估,所以学生的学业成败归因不同,对他们学习动机的影 响就不同。般说来,如果学生把学习成功归因于能力,可以使他们感到自己有能力 控制自己的进步,进而会增强其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如果把学业失败归因为能 力,则有可能放弃努力。所以,在学生进行考试总结时,笔者都会引导他们进行适当 归因,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不要放弃。多数学生都能对考试结果进行正确归因。 3 、对学生进行适当激励 激励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种方法,使学生能够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教师 给予学生的表扬、鼓励和奖励,都属于激励的范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采 用合适的激励,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般部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如:在课堂上,当 学生不拘泥于常规思路,提出不同见解时,笔者会露出赞许的目光,并向他伸出大拇 指:当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时,笔者会在班级表扬他;当经常抄作业的学生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依靠自己完成了作业,笔者会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上n 向鼓励的话;当学生的学习态度 和学习成绩明显进步时,笔者会号召其他学生向他祝贺、向他学习。有时,笔者也会 给他盼小小的物质奖励。另外,笔者也常常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激励和相互激励,比 如:送给自己或同学句激发斗志的话;送给自己或朋友一点小小的奖赏;同桌之间 或朋友之间互相鼓励、互相勉励等。实践证明,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 学习自信队加深同学之间的友情。 ( 三) 创设探索空间,促成自主参与学习 1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氛围 建构主义理论启示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自勺= 阪威角 色,转交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在师 生关系上,刻币与学生应该是乎等的;在课堂管理中,教师的领导方式应该是民主型 的,毒受! | m 应对学生表示出接受、尊敬和关爱,要努力创设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我们应该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把自己置于种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建立起良 好的师生关系,用亲切的笑容、信任的目光、鼓励的话语、谦虚的态度,实实在在营 造出平等、宽容、尊重、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想说、敢说、爱说、 乐说,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在教学中一直提倡并鼓励 学生大胆质疑,不怕学生说错,就怕他们不说。说得正确的给予肯定,并且及时表扬 和鼓励;说得不合理的或者说得过于简单的,决不讽刺挖苦,而是先肯定学生独立思 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起分析不合理之处,如果课上时间紧张,就课下起探 讨,要让学生自悟其明,提出合理化建议。学生普遍感到上化学课没有压抑感,反而 觉得很轻松就把问题解决了。 2 ,以实验为载体,营造探究空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以实验为载体,有意识地创设 情境,营造探索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实现自主学习。 ( 1 ) 粹凸设计,开展课堂探究 化学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实验探究,这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 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些实践。 例:葡萄糖分子结构的探究: 首先学生根据所给数据,通过计算确定了葡萄糖的分子式; 然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 & 葡萄糖分子可能含有哪些“官能团”? 学生根据所学知蝴分析重组,提出了几种可能:“羟基“羧基,“醛基”。 b 如何用实验证明葡萄糖分子中是否含有这些“官能团”? 学生经过小组研究讨论,提出并归纳了几种方法:利用葡萄糖与金属钠反应来检 验是否存在“羟基, 利_ 【l j 葡萄糖与氢氧化钠溶液或酸碱指示剂的反应来检验是否存在 “羧基”,利用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的反应来检验是否存在“醛 基”。 1 2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c 怎样操作? 各探究小组开始分别设计自己的实验步骤,展示设计方案,然后,按照自己设计 的步骤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后,各小组纷纷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把这些实验结果归纳到起,又借 助于给出的定量实验数据,经i i 理论分析,得出葡萄糖分子中含有五个“羟基”、个 “醛基”、没有“羧基”的结论。最后学生根据结论正确地写出了葡萄糖分子的结构简 式。 教材中的这节内容讲的很简单,也没有任何悬念,但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 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学 习 化学教材中设置的实验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精心设计的,因而具有科学性、典型性 的特点,但是许多实验条件、力怯和结论都是预定的、现成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封闭 性和制约性。如果通过改变条件或方法进行探索,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 强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学习氢氧亚化铁制取时,教材t 没有介绍特别的方法,所 以想看到白色沉淀难度挺大。笔者就此设计了个探究课题,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亲自去感知、探索问题的本质,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例:氢氧亚化铁的制取 笔者提出问题: a 如何制备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 根据氢氧化铁的制取方法,学生马上回答:向亚铁盐溶液中滴加碱液。然后学生 选择试齐吐睦,厅实验,发现当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时,立即产生灰绿 色沉淀,并渐渐变成红褐色沉淀。为什么没看见白色沉淀? 学生的好奇0 被激起。 b 为什么没有看见白色沉淀?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结构上分析,指出原因所在:二价铁不稳定,容易被空气 中的氧气氧化成三价铁。所以,要想制得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必须在没有空气存 在的条件下进行操作。 c 如何能够得到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 学生互相讨论,积极发言,最后归纳出几点:要用新配制的且加入了过量铁屑的 硫酸亚铁溶液: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氧气要设法排出;反应物液面与空气要设法隔 绝;整个操作要设法在无空气条件下进行。 d 设计实验来制取白色的氢氧化砸铁沉淀。 各学生小组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并分别展示设计方案,各抒己见。然后,学生 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操作:先向试管中加 稀硫酸和少量苯,分层后再加入稍过 量的铁屑,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煮沸,用胶头滴管吸取该氢氧化钠溶液,插入硫酸 亚铁溶液中,再挤出碱液,这时看到产生白色沉淀。 总之,对于一些难于解决的重点知识g t 尽量借助于实验解决,使学生学会化学问 题的探究方法,增强化学实验能力和化学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 钠溶液、偏铝酸钠溶液和盐酸溶液,采用不同的滴加顺序,观察到的现象不同,学生 很容易混淆。笔者把这个知识点设计成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实验,进行对比,画出 图像,印象非常深刻。 1 3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 2 ) 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随堂实验 俗话说:“百闻不如见,百见不如练。”学生亲自做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会更 清晰,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刻。这时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当局者,其学习态度变得更积极, 思考问题的自觉性也会大大增强。比如,在苯酚节的教学中,笔者把教材中的 演示实验改为学生随堂实验。通过苯酚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溶解性实验、苯酚的酸性及 其强弱比较实验,学生得出了苯酚具有弱酸性,在冷水中溶解度较小的结论。这时笔 者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如何分离苯酚和水? 由于学生已经亲自实验,清楚地看到苯酚 在水溶液中析出时为油状液体,所以很容易得出正确结论用分液漏斗分离。可见, 随堂实验既可以达到演示实验的目的,又可以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因此在条件许可 时,应当多采取这种形式。在课堂e 教师要及时调控,实验结束后要组织学生认真思 考、讨论与交流,教师做简要的小结,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懒要求适当地补充和改进些演示实验,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 实验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在学习“胶体”时,教材中演 示实验是把三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到沸水中制得氢氧化铁胶体。为了更清楚地认识胶 体,笔者引导学生补充实验:将三氯化铁饱和溶液分别滴入到盛有冷水、沸水、氢氧 化钠溶 夜的三个烧杯中,根据三个烧杯里液体颜色变化、澄清情况的不同,由学生进 行对比、分析,形成胶体概念。 ( 3 ) 设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实验习题 实验习题是化学教学中的种特殊习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它需要学生自 己分析并运用实验原理,自己选择使用的仪器和药品,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并亲自操作,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综合明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潜助实验研 究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安排适当的实验习题。例如,在学习电离平衡、 盐类的水解知识之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样道实验习题:如何证明醋酸是弱电解 质? 要求每个实验小组至少设计出一种实验方案。天后,课代表把实验方案收上来 并进行了归类筛选,整理出几个方案: 第种:取0 1 l 几的醋酸,用p i 试纸测定其p 1 1 值,若大于1 ,则证明醋酸是弱电 解质。 第二种:取一定浓度的醋酸钠稀溶液,用p h 试纸测定其p i i 值,若大于7 ,说明醋酸 钠是强碱弱酸盐,则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或者在醋酸钠稀溶液中滴加酚酞, 若溶液变红,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第三种:取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 如2 l l l l 、l m o l l ) 。分别加入一小块同 种金属( 如锌、铁等) ,若醋酸中产生气泡的速度比盐酸慢,说明醋酸是弱电 解质。 第四种:取p h 相同的醋酸和盐酸( 如p h 1 ) ,加水稀释相同倍数( 如1 0 0 倍) ,p f 变 化若不相同,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第五种:取p l = l 的醋酸,加入少匐醋酸铵同体,若p i 变大,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在活动课上,笔者按照以上五种方案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品,先将五种方案公布, 让学生评价,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五种方案都具有可行性。然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小 组实验,实际操作之后,学生认为第二种方法晟简单,而第三种方法所用金属必须大 1 4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小样、纯度样,否则,得出的结论不可靠。最后,各小组代表用“电离平衡“盐 的水解平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给予解释,使学生进步加深了对这部分 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活动课不仅使学生增长了许多知识,培养了他们分析判断、解决 问题的能力,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极浓。 ( 4 ) 布置“课题作业”,开展研究性学习 “课题作业”是种新的作业形式,它要求学生对于某些自然、生活或学科中出 现的某些问题从化学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它不仅需要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化学知 识,更需要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所以 这种作业形式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及主动建构的过程,能帮助学生形成种主动探求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学 习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课题作业”的类型一股主要有实验探索型、调查研究型、社会课题型。它的实 施般分为三个阶段:确定课题、明确任务一实践探索一成果展示和评价。这三种形 式的“课题作业0 可以由教师提出有一定开放性的题目。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 长作出选择,也可以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而提出研究课题。提出课题后,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形成课题小组,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能力、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分 组。最后,学生要把自己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教师要组织 学生交流,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例如:放寒假之前,笔者给学生提供些“课题作业”的题目,要求学生可以从 中选择,也可以自己提出课题,自由组合成小组,利用假期完成。开学后,学生把他 们整理好的书面材料交e 来,内容十分丰富。有“厨房中的化学“化学与毒品”,“饮 茶的学问“饮酒与健康”、“化学新能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为什么 白开水是最佳饮料的研究”、“水果蔬菜生长过程中使用农药对人体的危害的调查报 告“东港市水资源发展趋势的调查”等。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查阅资料,亲自走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