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淳化枣树沟脑先周时期遗存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2 0 0 6 年4 - - 7 月,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对淳化县枣树沟脑遗址进行 了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这是历年来对该地进行的首次主动发 掘,为关中西部和古“豳”地东缘地带先周时期遗存研究提供了一批重 要的考古资料。 笔者在根据遗址遗迹单位的相互关系得出一组典型器物的演变 关系,依此对先周时期进行了分期研究,并对遗存进行了文化因素分 探讨,从而形成了在关中西部东缘存在着“枣树沟脑类先周时期遗存” 这一观点。在相关问题研究中对该区域和古“豳”地先周时期文化类 型的源头和变迁作了初步分析。 析 关键词:枣树沟脑遗址先周时期遗存分期研究文化因素分 a b s t r a c t t h ew r i t i n gi sar e s e a r c ho nz h a o s h u g o u n a os i t ei nc h u n h u a c o u n t y , w h i c hw a se x c a v a t e db ya r c h a e o l o g yd e p a r t m e n to fn o r t h w 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t h i se x c a v a t i o no f t h es i t eh a sp r o v i d e dan u m b e ro f i m p o r t a n t a r c h a e o l o g ym a t e r i a l sf o rr e s e a r c ho nr e m a i n so f p r e - z h o ud y n a s t y b a s e do ns t r a t i g r a p h i cs e q u e n c e sa m o n gt h er e l i c s ,w e g e t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r u l e so f p o t t e r y b yw a y o f t h i s , t h e r e m a i n so f z + a o s h u g o u n a os i t ec a nb ed e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s t a g e s w ea l s oa n a l y s et h e f a c t o r sa n dt h ec h a r a c t e ro ft h ec u l t u r e a st h er e s e a r c h o n za o s h u g o u n a ot y p eo f p r e - z h o ud y n a s t y 7 sr e m a i n s ,t h a tc a l lb eu s e f u l t o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f o u n t a i no fp r e - z h o ud y n a s t y 7 sr e m a i n sa n d a n c i e n tb na r e a k e yw o r d s :z j l a o s h u g o u n a os i t e ;p r e - z h o ud y n a s t y s r e m a i n s ;p e r i o d i z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 ;f a c t o r sa n a l y s i so f c u l t u r e ; 图目录 图一关中西部相关典型遗址位置示意图l 图二枣树沟垴遗址地貌( 照片) 8 图三1 w l i s 2 0 北壁剖面图o p op w wooo bo m 0 1 1 图四枣树沟脑先周时期遗址陶器分期图6 6 图五沣西h 1 8 与枣树沟脑h 3 5 器物比较图4 l 图六枣树沟脑遗址与贺家、凤翔西村墓地横绳纹鬲比较4 3 图七朱马嘴三、四期部分器物与枣树沟脑一期器物比较图4 5 图八北吕先周时期遗址与枣树沟脑先周时期遗址三段器物比较4 7 图九枣树沟脑g i i 式鬲与孙家类型遗址采集的陶器比较图4 9 图十碾子坡类型与枣树沟脑遗址联裆鬲和分裆鬲的比较5 4 图十一腹耳罐5 5 图十二朱开沟遗址、新华遗址、李家崖遗址、薛家渠遗址与枣树沟脑 遗址三足瓮、鬲比较图5 9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 读学位期问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西北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 位论文。同时,本人保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撰写的文 章一律注明作者单位为西北大学。 萎裹蓑妻霾篓裹霎? 翌指导教师签名:避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醴丝指导教师签名:这型! ! 望 少刁年厂、肓西日彳j 月妒日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易誓 印畛年丁月万日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一、研究的时空范围 陕西关中地区,通常是指秦岭和黄土高原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 达4 0 0 公里的区域。本文研究主要涉及的范围为关中西部,指东以西安左近,泾 水流域为界,西至宝鸡峡,北至陇县、灵台、长武以及旬邑一线,南至秦岭( 图 一) ,大体包括渭水中游及其支流泾河中上游、漆水河和汗河流域。关中西部地 区本是历史文献所记周民族起源和发祥之地,分布着沣镐一期1 、周原诸遗址2 等 为代表的先周时期遗存。本文就是以这一时空范围为主要的研究背景。 图一关中西部相关典型遗址位置示意图 二、先周文化的提出和探索 2 0 世纪3 0 年代,前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在陕西进行考古工作,此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工作队:1 9 9 7 年沣西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 0 0 0 年2 期 2 1 9 9 6 9 7 年,为配合。夏商周断代工程”,陕西省考古所等单位对王家嘴遗址进行了发掘2 0 ) 1 年秋, 由北京大学考古系等单位组成的周原考古队对王家嘴遗址和贺家遗址进行了发掘2 0 0 2 年,周原考古队在 礼村北壤进行了发掘等。资料均未发表 工作的目的“只限于周民族和秦民族之初期文化,及与之有直接关系之命题。 而与先周文化最有关系的工作当推1 9 3 3 1 9 3 7 年对陕西宝鸡斗鸡台沟东区墓葬 的发掘2 ,其中一部分以陶鬲随葬的所谓“瓦鬲墓”,是首先发现的与周人早期历 史有关的考古遗存。主持工作的苏秉琦先生曾将这次发现的瓦鬲墓分为初、中、 晚三期,虽没有绝对年代的明确判断,但估计了中期墓最晚约在商周之际3 这个 时代范围。 伴随着对沣镐和周原等遗址的勘查和发掘,资料的积累和相关研究的进展, 邹衡先生在论先周文化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先周文化”的命名。该文 第一次系统的对相关材料进行了分期和年代判断,确认了以往发现中属于先周文 化的陶器,认为不仅高领袋足鬲是先周时期器物,更重要的是联裆鬲的年代也可 早到先周文化时期。 8 0 年代以来,围绕先周文化及相关课题的研究,在陕西关中地区发现和发 掘了一批遗址,比较重要的遗址有武功郑家坡5 ,扶风刘家6 和壹家堡7 ,长武碾子 坡8 ,旬邑孙家9 ,彬县断泾1 0 ,麟游蔡家河1 1 、史家塬和园子坪1 2 ,礼泉朱马嘴1 3 , 周原( 王家嘴、贺家、礼村) 1 4 等,目前这些遗址所反映了先周时期关中西部地 区文化面貌的多样性、复杂性,也使各家对先周文化的分析还存在着较多分歧。 比较有代表性的遗址简介如下: 1 、长武碾子坡遗址。从1 9 8 0 - 1 9 8 6 年连续十一个季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古研究所再此进行大规模发掘。发掘者将商代遗存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墓葬和 居址均有,晚期仅见墓葬。早期的年代被定为略早于古公直父时期,大致与殷墟 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 ,北平史学研究所,1 9 4 9 年图说 1 9 5 4 年中国科学院出版 2 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 ,北平史学研究所,1 9 4 9 年图说 ,1 9 5 4 年中国科学院出版 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 ,北乎史学研究所1 9 4 9 年图说) ,1 9 5 4 年中国科学院出版 4 邹衡:论先周文化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 ,文物出版社,1 9 年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陕西武功郑家坡先周遗址发掘简报) ,文物 1 9 8 4 年第7 期 。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刘家姜戎墓葬发掘简报) ,文物) 1 9 8 4 年第7 期 7 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伯t 西扶风壹家堡遗址1 9 8 6 年度发掘简报,考古学研究( = ) ,北京大学出 版社,1 9 9 4 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队:陕西长武碾子坡先周文化遗址发掘纪略,考古学集刊 ( 六) 一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9 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1 9 9 4 年发掘资料,待刊 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陕西彬县断泾遗址发掘报告 ,考古学报 1 9 9 9 年第1 期 ”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等:陕西瞬游蔡家河遗址商代遗存发掘报告 ,华夏考古) 2 0 0 0 年第1 期 1 2 北京大学考古系等1 9 9 1 年,1 9 9 2 年发掘资料,待刊可参见雷兴山:蔡家河、园子坪等遗址的发掘与 碾子坡类遗存分析,考古学研究 ( 四) ,科学出版社,2 0 0 0 年 ”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等:陕西礼泉朱马嘴商代遗址试掘简报 ,考古与文物) 2 0 0 0 年第5 期 1 41 9 9 7 年。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发掘资料等,待刊 2 二期文化的年代相当,晚期年代被定为周人迁岐前夕或略晚。早晚遗存均为先周 时期文化1 。 2 、武功郑家坡遗址。1 9 8 1 年1 9 8 8 年,宝鸡市考古队在此进行了发掘发 掘者将1 9 8 1 年一1 9 8 3 年所获遗存分为早、中、晚三期,认为早期的年代相当于 二里头文化晚期至二里岗下层,早、中期遗存之间有缺环,中期年代约在太王迁 岐前后,晚期年代约在“纣在文王作丰时”发掘者还认为郑家坡遗存是先周文 化,同时“改变了以往将高领乳状袋足鬲先周文化典型器物的观点”。2 1 9 9 7 年陕 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配合“夏商周断代工程”,对郑家坡再次发掘,只是资料 尚未正式发表。 3 、扶风刘家文化。1 9 8 1 年,陕西周原考古队在此清理商时期墓葬2 0 座。 发掘者把这批墓葬分为6 期,认为第一期的年代“与二里头文化晚期相当”,第 二期“时代大体与二里岗下层相当”,“三、四、五期的时代为商代前期至周人迁 岐”,“六期的年代当在西周文物之际”。发掘者据此提出了刘家文化的命名,认 为高领袋足鬲属于刘家文化,族属当是姜戎3 4 、1 9 9 5 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彬县断泾遗址进行发掘。梁星 彭先生在报告中把该遗址商时期遗存分为两期,认为第一期的年代早于碾子坡早 期,相当于殷墟一期左右,为周人居豳时期的先周文化。第二期“与迁岐以后的 先周文化相当0 个别器物“可以晚到先周末年或西周初年”二期遗存可能是戎 狄文化4 , 5 、1 9 9 4 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旬邑孙家遗址进行试掘,资料尚未发表。 该遗址和断泾遗址一样,也位于文献记载的周都豳地范围内5 6 、1 9 9 7 年春,“丰镐遗址分期与年代测定”专题组在沣西马王乳品厂北发 掘到一批居址和墓葬遗存,其中h 1 8 等单位被认定为先周文化晚期遗存。与西 周地层单位有直接打破关系6 。 7 、1 9 9 6 - 1 9 9 7 年,“先周文化的研究与年代测定”专题组对周原王家嘴遗址 i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队:陕西长武碾子坡先周文化遗址发掘纪略 ,考古学集刊 ( 六) ,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9 年 2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伯e 西武功郑家坡先周遗址发掘简报 ,文物 1 9 8 4 年第7 期 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刘家姜戎墓葬发掘简报 ,文物 1 9 钳年第7 期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陕西彬县断泾遗址发掘报告 ,考古学报 1 9 9 9 年第1 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1 9 9 4 年发掘资料待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工作队:1 9 9 7 年沣西发掘报告 ,考古学报 2 0 0 0 年2 期 3 进行发掘,资料尚未发表。王占奎、孙秉君等先生认为王家嘴一期的年代相当于 二里岗上层至殷墟一期。2 0 0 1 年秋,由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组成的周原考古队对王家嘴遗址又进行了大规模发掘。王 家嘴遗址商代遗存丰富、堆积年代长、文化因素构成复杂、所处位置重要,是研 究先周文化极为重要的资料。 大量的资料有力地推动了先周文化研究的深入,诸研究者纷纷著文立说,但 各家意见分歧很大。焦点问题有二:其一,各遗存的分期年代。其二,各遗存的 文化属性。 而郑家坡遗址、碾子坡遗址和刘家遗址因其鲜明的文化特征、地理位置,称 它们为三种独立的文化类型已成共识。而凡有关先周文化的研究,多对它们或依 据它们加以讨论。对各遗存内涵、年代的认定争论最多的也多是围绕这三个遗址。 邹衡先生再论先周文化1 利用新资料,对先周文化的内涵、分期年代来 源等问题进行了补证和进一步阐述,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如认为郑家坡是先周文 化,但年代上限不会超过商王祖甲之时。刘家墓地可以命名为姜戎文化,但年代 上限大体相当于商王祖甲时代。碾子坡有可能属姜戎类文化或其分支。其文化来 源倾向于东来说,来源于山西石楼,又有西方因素,即姜戎文化。张天恩先生也 认为郑家坡是先周文化,碾子坡有可能是豳人遗存。关中西部相当于夏代或稍晚 的以花边罐为主的土著文化有可能是先周文化的来源。 胡谦盈先生认为碾子坡为先周文化。认为先周文化可分三期,第一期包括碾 子坡早期居址和墓葬,年代大致与殷墟二期文化相当;第二期包括碾子坡晚期、 刘家以及贺家部分墓葬和下孟村居址,年代为古公、季历时期,大致与殷墟三期 相当;第三期包括郑家坡( 个别陶器) 及沣西地区先周居址,年代为灭商前,大 致与殷墟四期相当。认为郑家坡遗址简报上的陶器多属西周常见之器皿,遗址内 涵以西周遗存为主2 。 刘军社先生对郑家坡文化和刘家文化的陶器进行了形制分析,把两文化各分 为六期八组,年代皆从二里岗下层至殷墟四期。认为碾子坡和下孟村部分单位的 性质属先周文化,其年代界与郑家坡遗址早中期之间。在比较两文化的基础上, 1 邹衡:再论先周文化 ,周秦汉唐考古与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西北大学学报 1 9 8 8 年增刊 2 胡谦盈:试论先周文化及相关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年纪客文集 ( 二) ,科 学出版社,1 9 跖年 4 认为郑家坡文化属于姬姓周族文化,即先周文化,来源于双庵文化,刘家文化代 表了姜姓羌族文化,来源于齐家文化1 。尹盛平先生还认为碾子坡遗存为戎狄化 的先周文化z 卢连成先生把先周文化划为两个类型,一是姬家店、石嘴头、晁峪刘家一 斗鸡台类型,一是郑家坡一北吕类型。郑家坡遗址早中期无缺环,早期年代不超 过商王武丁阶段,约在殷墟文化二、三期之交,晚期年代相当于殷墟文化四期晚 段至西周初年3 。 王占奎先生认为“郑家坡遗存的年代上限不早与古公迁岐,下限不晚与武王 伐纣”4 张天恩先生认为以郑家坡为代表的先周文化最早年代应相当于殷墟一 期左右,上限可进入二里冈上层时期5 。孙华先生认为郑家坡上限在商王武丁至 祖甲时期,下限在商王武乙至帝辛时期6 。 以上对郑家坡遗址的年代认定是争论最多的。上限年代就有殷墟二期、殷墟 一期乃至二里冈上层、殷墟二期早、殷墟二期末和西周时期等。 , 另外还有张长寿先生、梁星彭先生、张忠培先生、徐锡台先生等发表观点。 据刘军社先生等人于1 9 9 3 年的不完全统计7 ,关于先周文化分期与年代的意 见足有1 6 种之多。关于什么是先周文化的问题,不同意见也有1 6 种。关于先周 文化的来源意见有2 0 种之多。先周文化研究中的分歧可见一斑。 另外,9 0 年代以来主要的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还有: 雷兴山先生对麟游蔡家河、史家塬、园子坪进行了分析,把它们归入“碾子 坡类遗存”,该类遗存和刘家文化的关系应为同一文化的两个类型,与郑家坡类 遗存的关系应为两支年代同时、平行发展的不同考古学文化,其族属不是灭商前 的周入,而可能是姜戎之一支3 。发掘者田仁孝、张天愚先生也持相同观点9 。张 1 刘军社:郑家坡文化和刘家文化的分期及其性质,考古学报 1 9 9 4 年第1 期 2 尹盛平:关于先周文化的几个问题,周秦文化研究 ,陕西人民出版社1 9 9 8 年 卢连残:先周文化刍议( 摘要) 周秦汉詹考古与文化国际考古会议论文集 ,西北大学学报1 9 9 9 年 增刊;先周文化与周边地区的青铜文化 t 考古学研究,三秦出版社1 9 9 3 年西安 4 王占奎:论邦家坡先周遗存与刘家遗存,考古学研究 1 9 9 3 年 5 张天恩:先周文化早期相关问题浅议) ,西周史论文集)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3 年 孙华;陕西扶风县壹家堡遗址分析兼论晚商时期关中地区诸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北京大学考古系: 考古学研究( 二) ,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4 年 7 宗耗、刘株:先周文化研究六十年 。周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敝社1 9 9 8 年 雷兴山:蔡家河、园子坪等遗址的发掘与碾子坡一类遗存分析。北京大学考古系编考古学研究( 四) , 科学出版社2 0 0 0 年8 月 9 田仁孝、张天恩霄兴山:碾子坡类型刍论,周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杜1 9 9 8 年 5 天恩先生又提出“碾子坡文化”的命名,认为“碾子坡文化就是古密须国的考古 学文化”1 牛世山先生认为武功岸底遗址属郑家坡文化,认为郑家坡文化是先周文化, 刘家文化是姜戎文化,碾子坡是其中一个类型2 朱马嘴遗址的发掘者张天恩先生于1 9 9 7 年在关中商代文化研究中认为 礼泉朱马嘴属于商代遗存,但其中包含不少非商类文化因素,把非商类文化因素 中的主要因素归为郑家坡类型。 张天恩先生在关中商代文化研究一书中把断泾和孙家遗址遗存称为“孙 家类型”,作为一支独立的考古学文化类型3 对淳化等县所做的工作有,1 9 9 5 年9 月和1 0 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 陕西咸阳市所辖的包括淳化县以及长武、彬县、永寿、三原、泾阳、礼泉等1 0 县区的古文化遗址作调查,并发表了调查简报十,这次调查发现数十处含有相当 于商时期的文化遗存。而在淳化县境内就调查了夕阳乡黑豆嘴遗址、润镇西粱遗 址发现黑豆嘴、西梁、赵家庄等遗址的陶器颇具特色,简报暂将其称为“黑豆嘴 类型”,又认为西梁、赵家庄的一些陶器特征与先周文化比较接近,“表明这一地 区也曾有先周居民活动的足迹”。但是对这些遗存的文化面貌、年代、溯源和发 展趋势存在疑问。2 0 0 5 年7 月1 2 日至7 月1 8 日,9 月2 4 日至2 5 日,在以往文 物普查的基础上,西北大学考古系在彬县、长武、淳化一带有重点地选择了一些 遗址进行调查,并在同时发现了一些新的遗址。在调查过程中获得了一批实物 资料,为进一步认识该地区的古文化类型提供了重要线索。 第二节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1 、先周文化研究虽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其现状歧见纷呈,陷入僵局。 o 张天恩:古密须国文化的初步认识 ,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 ,陕西人 民美术出版社) 1 9 9 8 年1 2 月 2 牛世山:陕西武功县岸底商代遗存分析 ,考古求知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7 年 牛世山:先周文化探索k 文物季刊 1 9 9 8 年2 期 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 文物出版杜2 0 0 4 年。 4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彬县、淳化等县商代遗址调查 ,考古) 2 0 0 1 年第9 期 5 西北大学考古系:彬县、长武、淳化三地调查报告) 。未发表 6 目前的问题,主要由于发掘的遗址不足,各遗址材料发现不够充分,发表的材料 比较简略,直接影响了对先周文化的把握。新遗址的发现,新方法和技术手段的 使用将是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2 、据历史文献中记载,在关中西部存在着若干族属,居于各地,随着各势 力的倾碾和姬周民族的兴起,各展现出兴衰交替和融合的态势,并因地而不同, 发展演变的面貌也不同。这样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必须把地域性的差异考虑进去。 所以,对先周文化的研究,必须进行区域化研究。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有二: 1 、了解枣树沟脑遗存本身文化面貌和演变特点。 2 、了解枣树沟脑遗址所在区域的文化面貌和演变特点。 二、研究方法 1 、先周时期的定义 鉴于到目前为止,已对于关中西部商时期发掘了较多的遗址和绣x 了相当多的 研究,在这样的条件下,把时间上属于商时期,年代上可至二里冈上层,下可至 西周勰褊籍不同于商文化面貌和莎弱墨话相对接近的地方性遗存称为先周时 期遗存应该不会引起异议,本文把对枣树沟脑遗址中这类遗存也称之为先周时期 遗存。 2 、研究方法 依据考古地层学方法,对枣树沟脑遗址的地层关系进行分析,确定典型的遗 迹单位及其相对年代,其次是依据考古类型学方法,对各典型单位的陶器组合关 系及其特征进行研究,进而依据典型单位的陶器的组合特征,对相关遗迹单位进 行组别的划分。在这一过程中,考虑到枣树沟脑遗址拥有具有分期意义的遗迹单 位打破关系不是很充分,借助了关中西部同时期文化内涵接近、典型器类式别相 同、具有直接层位关系的地层单位和器物组合来帮助判断,确定某些陶器的共时 关系或相对年代关系。最后依据地层关系和陶器组合特征,探寻典型器物的演变 规律。在对枣树沟脑典型遗物的认识和对遗址分期的基础上,对遗存的文化因素 进行分析,进而通过与相关文化类型比较,把握枣树沟脑遗址先周时期的遗存性 质,并对所在区域进行分析 7 第二章遗址概况 2 0 0 6 年4 7 月,为深入探索先周时期古“豳”地区的文化面貌及其与客省庄 文化的关系等诸多问题,结合考古专业2 0 0 3 级本科生田野发掘实习,西北大学 考古系对位于古“豳”地区东部边缘地带的淳化县润镇乡枣树沟脑遗址进行了较 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获得了一批重要的考古资料。对该地区的古代文化, 尤其是先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有了一些初步认识这次淳化枣树沟脑先周时期 遗址发掘对象主要是居址,共开5 x 5 探方5 7 个及4 个扩方,发掘面积近1 5 0 0 平方米。 第一节遗址位置 一、遗址所处地理环境 淳化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偏东北,泾水中游东部,子午岭南缘,西北部与彬 县的龙高乡接壤,境内有冶峪河及其支流自西北向东南流过,属黄土高原和沟壑 丘陵地带。自古即为交通要道枢纽,历史上古秦直道以此为始点。 枣树沟脑遗址以枣树沟脑自然村为中心,隶属梁家行政村管辖。处于海拔约 1 0 5 0 米左右的黄土台塬及其坡地上该遗址地处关中地区北部山区,气候相对 于关中中部比较干燥,风比较大,当地居民以种植果树为其主要的产业( 图- - ) 。 图二枣树沟脑遗址地貌( 照片) 3 二、遗址分布 经地面踏查得知,枣树沟脑遗址西起通神沟河畔的苜蓿坡,向东越过东梁 家村达至台塬东侧的无名干沟,南至东西两道冲沟交汇的三角台塬边缘,惟北侧 边界不易判断。遗址北侧有一条人工壕沟,将台塬分割成南北两个部分,壕沟以 北鲜见早期文化堆积,或可以此为界。 第二节遗迹分布和沿革 枣树沟脑遗址包含有仰韶文化中期、龙山时代、先周时期、西周时期、秦汉 时期以及隋唐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又以先周时期的文化遗存分布范围最广, 其内涵丰富且特征比较鲜明,面积约1 0 0 万平方米。 根据这次发掘及调查发现,仰韶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枣树沟脑居民区西部附 近土塬上;龙山文化遗址主要发现于通神沟的沟壑斜坡上;先周时期遗址主要分 布在土塬高台上较为平坦地带,一部分在沟壑坡地上。在通神沟西南坡地上1 9 8 6 年曾出土过一个先周时期青铜器窖藏1 。西周遗存主要分布在土塬上,斜坡上发 现有西周时期墓葬;秦汉等较晚的遗存分布在土塬上,在现代居住的窑洞附近 分布有众多汉、隋唐窑,沿着某条土坎一字排列。另外在耕土层及近现代层中, 还采集了一些宋元瓷片: 仰韶文化遗址较少,被破坏最为严重,可能是因为5 0 年代该处做过的大幅 度土地平整造成的;分布在沟壑斜坡台地上龙山遗存与先周、西周遗迹单位有直 接打破关系,在先周、周遗迹单位中出有许多龙山陶片;西周、秦汉遗存目前发 现较少,一些与先周时期遗存有打破关系; 先周时期居住遗址中没有绵延连贯的文化层,现在凡是文化堆积厚的地方都 是当时的低洼之处。虽然有几个探方内遗迹单位较多,打破关系丰富,但它们出 土的遗物一般较少,或者器物组合、型式接近。大部分地点的文化堆积都比较单 纯,有分期意义的地层堆积比较少见。 姚生民:陕西淳化县出土的商周青铜器) 。考古与文物) 1 9 孙年5 期1 5 页 9 第三节遗迹,遗物简述 一、遗迹 枣树沟脑先周时期的遗迹发现有房址、墓葬、灰坑和灰沟等。遗址中许多先 周时期灰坑内都出土有瓦的残片,此外在西周时期灰坑h 1 5 9 中还出土了较为完 整的建筑用瓦 房址计1 2 座,包括深穴式、窑洞式等建筑形式,功能有居住和储藏之分; 有些房屋内壁经烘烤而成红烧土,但烧结程度较低。 墓葬4 座,为小型竖穴土坑墓和乱葬坑,葬式可分一次葬和二次乱葬,每 座墓葬仅随葬i 件小型陶鬲或无随葬品。 灰坑1 6 0 余座,分直筒状、袋状及不规则状等。 另外发现水窖和池塘类遗迹及相关设施,证实自先周时期开始,黄土高原地 区的居民就以蓄水的方式来解决生活用水问题。 二、遗物 枣树沟脑遗址的出土遗物主要为石器、骨器和陶器等。石器包括磨制的石锤 斧及石刀等工具类型,骨器则以p 骨和骨镞最为常见。在数量最多的陶器中,联 裆鬲、联裆瓶、折肩罐、深腹盆、三足瓮、真腹豆、折肩尊、矮圈足簋等器类经 常共出,数量多,为典型陶器。 第四节地层关系 一、地层堆积 1 - w 1 i s 2 0 北壁剖面图: 、耕土层。土质疏松,土色为褐色。出土物中包含有麦草根和小石块,还 有少量绳纹陶片和碎骨头。 、土质较硬,土色为深褐色夹灰。出土物中包含了大量汉代瓦片,绳纹鬲 口沿、折肩罐等陶片及动物的骨骼和碎骨头,还出土了一些铁器、铁片和两块黑 粗瓷。其中铁器有铁刀、铁锥、铁镢头、铁圈等。下面压着先周时期单位,图见 h 1 7 、h 1 0 8 、h 1 2 7 。本层出土的两片粗黑瓷,内外同施黑釉,为器物的罐底, 推测其上限年代不超过金代,由此可推出层年代上限不超过金代。、土质琉 松,土色为灰土层。出土物包含有大量陶片, 包括绳纹鬲( 有高龄联裆鬲口沿) 、折肩罐、 豆、盆、瓶等陶片,少量瓦片、骨头和骨器。 从瓦片看应该为先周时期瓦。第层年代应该 为先周时期。 、土质比较坚硬,土色为浅灰色,出土 物包括了大量的灰色泥制、夹砂陶片,器型有 折肩罐、盆、鬲、觑、瓮、簋、豆:还出有一 些碎骨头和骨器。这一层在在四壁均有连续分i l t - - t w l l s 2 0 北壁剖面图 布。根据陶器器型看应为先周时期第四层以下为生土 二、地层关系 l 、本次发掘发现了西周时期和龙山时期的打破关系,先周时期和西周的打 破关系。这里简要说明一下: 、m 8 一f 4 m 8 中出土一件联裆鬲,短沿外侈,体较瘦长,裆稍低,足外圆内扁起棱, 器型与沣西二、三期相当同类器1 ,即时代西周早期;f 4 为一座龙山时期白灰 面房屋,出有大量篮纹陶片。 、t w 7 1 s 5 3 ( 室) 一盗洞单位一h 1 7 0 h 1 7 2 盗洞所在单位被破坏,出土了一件完整仿铜鬲,侈沿,浅腹,平底,柱足; 年代应为西周中晚期,与周原9 9ia i m 9 :6 5 鬲相仿2 ;h 1 7 0 ,h 1 7 2 应为先周 时期晚期单位; 以上两组打破关系基本可以说明枣树沟脑遗址存在着早于龙山时期,晚于西 周的先周时期遗迹单位。 2 、先周时期遗迹单位部分打破关系: 、h 4 3 - - h 4 4 、h 1 6 一h 4 5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工作队:( 1 9 9 7 年沣西发掘报告 ,考古学报 2 0 0 0 年2 期 2 1 9 9 6 卯年,为配合“夏商周断代工程”,陕西省考古所等单位对王家嘴遗址进行了发掘2 0 0 1 年秋, 由北京大学考古系等单位组成的周原考古队对王家嘴遗址和絮家遗址进行了发掘2 0 0 2 年,周原考古队在 礼村北壕进行了发掘等资料均未发表 1 1 、h 1 0 5 一h l l 5 一h 1 4 6 一g 2 、h 6 9 一h 6 7 一h 7 0 、h 6 一h 6 0 一h 1 2 8 ( d 、1 w 1 4 s 2 0 ( 9 一h 8 3 第三章分期 第一节典型陶器的类型学分析 枣树沟脑先周时期遗址所出遗物有石、骨、陶、铜器等,在数量最多的陶器 中,联裆鬲、联裆觑、折肩罐、深腹盆、三足瓮、真腹豆、折肩尊、圈足簋等器 类经常共出,数量多,演变轨迹较为清楚,可将其视为典型陶器。另外具有分期 意义但数量不多的器型还有商式风格鬲、折肩瓮、分裆鬲等,另外还存在敛口瓮、 圆肩罐,少量高领袋足鬲、假腹豆,小钵,“蛇纹鬲”等。通过典型器的形制分 析,结合非典型陶器的特点,在掌握全部陶器演变规律的基础上,进而揭示其所 代表的考古学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 1 、鬲为最主要的器类之一,均为夹砂陶器。主要为联档鬲,另外还有较 少的分裆鬲、商式风格鬲,限于所发掘的完整器相对较少,型式划分很多依靠残 缺的口沿残片及对照鬲足来进行,在分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失误。 联裆鬲:这类鬲的数量最多,占陶鬲的绝大多数,裆部基本呈弧形连在一 起( 或称为瘪裆鬲或弧裆鬲) ,即若从裆底的内外观察,多无明显的分裆线花 边鬲较多。花边指口沿外侧捏印、戳刺花边或口沿外附加泥条并捏印、戳刺:做 法有手指捏压、指甲戳刺;木棍压和戳刺。依领部的高低,器物的形制,可分如 下( a e 型) : a 型:侈沿矮领( 沿) 该型鬲中,大多为口沿标本,完整器较少,仅可以推测出其中包含两种鬲, 一是体形较瘦,锥状足,多有足跟,较短,足内多填泥芯;二是体形较胖,裆低, 圆锥足,基本无实心足跟。由于它们量太少,仅在图四中给出一个参考序列。在 1 2 文中就不把们它们分开来讲。仅按照有无花边,分两亚型介绍: a a :花边鬲依形制可分为: i 式:侈沿,方唇,唇部外侧捏印、戳刺花边,口沿与腹部均旌盛纹。如 标本h 1 6 0 :l ,体形较小,夹砂灰陶,口沿及器身旌粗绳纹,口沿绳纹不清晰, 颈部抹光,肩部略鼓,尖锥足,断面椭圆形,实心足跟略残。高1 4 c m ,口径1 0 8 c m ( 图四,1 ) 。有些上腹部有两道弦纹,如标本h 1 2 4 :8 和h 7 0 :2 6 。 式:侈沿,方唇,口沿外侧附加宽厚泥条。如标本h 1 6 0 :1 8 ,灰褐色, 方唇,颈部方折;口沿外侧附加泥条并手捏花边,宽1 2 c m ;颈部附加泥条并指 甲捏出宽浅花纹,宽0 g e m ;泥条间及残留器身施粗绳文。肩部略鼓。残宽7 2 c m , 残高4 1 c m 。 式:侈沿,尖圆唇,1 :3 沿外侧附加一周窄泥条,上有一周手指压印纹如 标本g 2 :5 8 ,颈部抹光,口沿及腹部施粗绳纹,灰陶。 式:侈沿,尖唇,敛颈,口沿外侧附加到颈部较宽扁泥条,唇外侧用木棍 戳刺沟槽状刺纹或捏印较浅指窝,腹较鼓,口沿及腹部施粗绳纹。如标本0 2 : 5 7 。 v 式:厚方唇或厚斜方唇外侧直接捏印、戳刺花边,花边窝较浅,疏松,口 沿与腹部均施粗绳纹。如标本( 3 2 :2 1 a b :沿部无花边,依形制可分为: i 式:侈沿较矮,圆唇,颈部弧折,口沿抹光;腹部略鼓如标本h 1 6 0 : 5 ,体形较小,器身施绳纹,上面有一道凹弦纹,灰陶。 式:侈沿,圆唇,敛颈弧折,口沿及颈部抹光;鼓肩。如标本h 1 6 0 : 1 1 ,器身旌粗绳纹,颈部下方绳纹上施一道划弦纹,红褐陶。标本h 4 4 :6 ,灰 褐陶,沿外侧包泥条到颈部,口沿内侧施一道凹弦纹,鼓肩,腹部旌粗绳纹。 式:斜折沿,方唇或圆唇,口沿大部抹光,或者口沿绳纹被抹得不清晰。 部分唇外部附加薄泥条及颈部。颈部部分有弦纹,腹部较鼓。如标本g 2 :2 2 , 口沿及腹部施绳纹,口沿施绳纹,有抹过痕迹,肩部有两道弦纹,红褐陶。 式:斜折沿,方唇或方圆唇,肩略鼓。口沿及器身一般旌粗绳纹。如标本 h 1 6 :1 ,方体,体阔,裆部较低,绳纹近麦粒状,上腹部施一道凹弦纹( 图四, 6 ) 。 v 式:口沿稍侈,较短,圆唇,束颈,瘪裆较高,口沿及器身施粗绳纹。如 标本h 1 6 :2 8 ,灰陶( 图四,3 ) :与h 1 6 :7 鬲足标本为同一器物,鬲足为空圆 锥状,足部较尖,足尖稍内收,内无泥芯,断面接近扇形。 式:矮领稍侈,方唇,束颈,腹较直,裆部较高,锥足,断面略呈三角形, 口沿及颈部抹光,腹及足部施杂乱粗绳纹。如h 1 2 4 :1 4 ,灰陶( 图四,2 ) 。 式:较v 式矮胖。矮领稍侈微外折,尖圆唇,束颈,口沿下即接足,裆低, 圆锥足,断面圆形,口沿绳纹抹光,足部施较整齐粗绳纹。如标本h 7 0 :5 3 ,灰 褐陶,口径1 4 4 c m ,高1 4 e r a ( 图四,7 ) 式:体较矮阔,斜折沿,部分口沿近平,口沿基本都抹光,腹略鼓,瘪裆 较高,腹部不再有弦纹如标本h 1 7 4 :5 ,圆唇,腹施细索状绳纹,稍杂乱。 标本t w l 4 s 1 5 愿) :l ,方圆唇;标本t w l 4 s 1 7 :2 ,尖圆唇,( 属h 1 7 4 ) ,口沿 上部磨光,下部及腹部施绳纹( 图四,5 ) 。 式:斜折沿,敛颈,与i i 式相似。方唇或方圆,肩部鼓,部分唇面、口沿 施绳纹。如标本h 1 7 4 ( 墓) :1 3 ,方圆唇,沿外附加包泥条,上部抹光。标本h 1 3 2 : 1 4 ,绳纹唇面。 x 式:窄沿稍侈,方唇,束颈,足外撇,锥足,断面呈扇形;唇部施细斜绳 纹,口沿及器身均施细绳纹。如t w l 3 s 1 7 匝) :l ,灰陶( 属于h 1 7 4 ) ( 图四,4 ) 式:斜领,小平沿,稍卷,束颈,圆锥足,裆较低。如f 1 4 :3 4 ,一足的 上部饰横蛇纹( 图四,8 ) , 式:斜领卷沿较高,方圆唇,束颈,鼓肩,体较阔,裆较低,圆锥足。如 标本h 1 7 4 ( 墓) :2 ,通体饰细索状绳纹,口径1 8 c m ,高1 7 6 c m ,沿宽2 4 c m ,灰 陶( 图四,9 ) 。标本h 1 7 4 0 :2 6 ,侈沿稍卷,圆唇,肩部鼓出明显,束颈,口 沿抹光,有明显做好器身后接上去的痕迹,腹部施索状绳纹 b 型:领部稍高,部分中问稍外鼓,颈部高度介于a 、d 型之间,多为方唇、 斜方唇,束颈,肩部稍鼓。依形制可分为: i 式:沿较直,略鼓,圆唇,束颈,颈内侧弧卷。如标本h 1 6 0 ( d - 3 0 ,口 沿外侧施一周浅手指捏印纹,泥条下方及腹部施细绳纹,颈部抹光。标本h 1 6 0 :1 4 ,尖圆唇,束颈,口沿抹光,唇部外侧有一道凹弦纹,颈下施粗绳灰陶, 手制,上面有手抹痕迹,口径1 2 8 c m ,残高5 4 c m 。 1 4 式:斜领稍外鼓,较矮,方唇,束颈,腹部稍鼓。如标本g 2 :2 3 ,腹部 有一道弦纹,唇上有切割痕迹,通体施绳纹。口径1 5 8 c m ,残高6 0 c m ,灰陶。 标本h 8 3 :1 1 ,斜领稍外鼓,腹部鼓出明显。通体粗绳纹。标本h 4 :2 6 ,圆唇, 口沿及颈部抹光。 式:斜领稍外鼓,较高,敛颈,方唇,部分唇面施绳纹。如标本h 1 3 2 :3 , 圆锥足。 式:斜领稍外鼓,较高,方、尖唇,束颈,腹部鼓出明显,常见索状绳纹。 如标本h 1 7 4 :2 1 ,高斜领,内斜平沿,尖圆唇,沿内有戳压痕迹,1 :3 沿外侧 施粗绳纹,肩部鼓出明显,器壁较厚。部分唇面施绳纹。 c 型:器型一般较大,器壁厚:斜领多高直,多方唇、斜方唇,口沿外侧基 本都附加泥条,有的在颈部也附加泥条,均手指捏印花边,泥条也相对较厚,施 粗绳纹。依形制可分为: i 式:方唇,唇部附加一周宽厚泥条,上施一周指窝状纹,口沿及腹部施粗 绳纹,颈部抹光。如标本h 1 6 0 ( 宙:1 8 ,手制,沿面有慢轮修正痕迹。口沿直径 1 7 c m ,残高5 4 c m ,灰陶。标本h 1 6 0 :3 1 ,高领近直,瘪裆较高,制作粗糙。 式:方唇,唇部外侧附加一周泥条较窄,泥条略薄,泥条上施一周稍浅手 指捏印纹,口沿及腹部施粗绳纹,颈部大多抹光,也有不抹。如标本h 4 4 :1 3 , 灰陶。 式:领稍侈,较高,尖圆唇,口沿外侧附加一周薄泥条,泥条上施一周浅 手指捏印纹,鼓肩,瘪裆。口沿及器身施粗绳纹。如标本h 4 :1 2 ,灰陶,口径 17 6 c m ,残高7 0 c m 。 式:高领微侈,方唇。口沿外侧上部附加一周泥条。瘪裆较高。口沿包括 泥条面和腹部施租绳纹。纹饰显得凌乱。如标本h 1 7 4 :1 4 ,灰陶。 v 式:器壁稍薄,矮领,近直,斜方唇,口沿外侧附加一周厚泥条,上施一 周深指窝纹,束颈,鼓肩,颈部及腹部施细绳纹。如标本h 4 3 :8 ,红褐陶。 式:与v 式器形相似,器壁厚。口沿外侧附加一周厚泥条,唇外侧施加一 周刺纹,泥条上面、颈部和腹部施加粗绳纹。如标本h 7 0 :3 4 ,灰陶,泥条附加 方式与式一样。 d 型:高领联裆鬲 d a 型:直口,依形制可分为: i 式:高领,直口,方唇,束颈,锥足。唇部抹光,口沿及器身施绳纹,在 一足的上部饰有一条横蛇纹。如f 1 4 :3 7 ( 图四,1 9 ) 式:高领,直口,小斜折沿,鼓腹。如标本h 1 7 4 :1 5 ,灰褐陶,器壁 较薄,口沿抹光,腹部施中绳纹,口径1 8 4 c m ,残高1 2 ,2 c m ( 图四,1 1 ) 。标本 h 1 7 4 :7 4 、6 8 ,灰陶,器壁较厚。 式:高领,直口,小折平沿,锥足。如标本h 1 7 4 :5 4 ,平沿稍宽,直 领,平沿抹光,领部施细绳纹,陶质较好。m 4 :1 ,小平沿稍侈,沿下、领部及 器身施细绳纹,口径1 1 2 c m ,高1 5 c m ( 图四,1 2 ) d b 型:高斜领,依形制可分为: i 式:斜领窄平沿,束颈,裆较低,锥足,有平足跟,整体瘦高通体饰细 绳纹与d a 型i 式除口沿不同外其余一样。如f 1 4 :3 9 ( 图四,1 3 ) 式:高斜领,方唇,束颈,腹略鼓,瘦长尖锥足,灰褐陶,唇部,颈部抹 光,口沿及器身施绳纹,近索状。如标本h 1 7 4 :4 。 市:高斜领,方唇,腹较鼓,通体旌绳纹,近索状。如标本h 1 7 4 :9 , 口径2 2 4 c m ,残高1 6 5 c m ,灰陶( 图四,1 4 ) 。 式:高斜领,方唇,腹略鼓,粗索状绳纹。如标本h 1 7 4 :5 2 灰陶。 v 式:高斜领,斜折沿,圆唇,束颈,瘪裆,圆锥足。折沿抹光,领及器身 旄粗绳纹。如h 3 5 :1 8 ,口径2 4 4 c m ,裆高6 0 c m ,通高2 9 6 c m ,灰陶( 图五, 1 1 ) 式:斜高领,折平沿,通体施横绳纹,裆部有较大麻点窝,如标本t w l 3 s 1 6 :l o ( 属于h 1 7 4 ) ( 图四,1 5 ) 。 d e 型:高弧领联裆鬲高领多外弧鼓,常见附加双錾,有鸡冠状和钮状, 有的鸡冠錾上戳刺。足圆阔,足跟较低。依形制可分为: i 式:高领稍侈,方唇,口沿外旖粗绳纹。如标本h 1 6 0 :1 3 ,灰陶,手 制,口沿内侧有轮休痕迹。 式:高领微侈,较平直或领下部内凹,方唇,瘪裆较高,圆锥足,唇部抹 光,日沿与器身施粗绳纹。如标本h 7 0 :5 6 ,灰陶。高约2 1 2 c m ( 图四,1 6 ) 标本f 1 4 :9 3 ,领部下部内凹。 1 6 式:高领斜侈较甚,且中间外鼓,口向内折。如h 1 3 2 :i 唇部外侧有一 周凹弦纹,鼓腹,裆位较低,圆锥足,口沿及器身施较细绳纹,肩部一周弦纹, e l 径1 8 2 c m ,裆高4 7 c m ,通高1 9 7 c m ( 图四,1 7 ) 标本f 1 4 :8 6 ,斜高领, 中间鼓出,敛口,方唇,唇部抹光整个口沿似鼓腹盆。h 4 :2 1 ,厚方唇施双 錾和附加泥条,不能十分确定。 式:高领,中间外鼓,敛口,方唇,领下即为肥硕圆锥足,与袋足类似。 如h 1 7 4 :l o ,灰陶,口沿外侧附加双錾,通体索状绳纹,口径2 0 c m ,档高 1 2 c m ,通高2 1 c m ( 图四,1 8 ) 。h 7 0 :5 9 ,灰陶,器型较小,无望,唇部抹光, 口沿及足施粗绳纹,口径1 2 c m ,裆高2 6 c m ,通高1 1 2 e r a ;个别錾较大,上施 有戳刺纹。标本h 1 3 2 - 1 3 唇部外侧附加一条细窄索状泥条装饰,呈起伏状。 v 式:标本h 1 7 4 :5 5 ,高领外鼓,斜方唇,唇部外侧戳刺花边,腹部鼓 出明显,口沿外侧施租绳纹,方向斜竖,口沿上部施加三道凹弦纹,颈部抹光并 一周戳刺,腹部施粗绳纹,直径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分级绘本教学法在幼教中的应用
- 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航天太阳行星间的引力万有引力定律新人教版必修教案
- 小班音乐公开课我爱我的幼儿园教案反思
- 小班健康小蚂蚁运粮教案反思(2025-2026学年)
-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渡河小勇士公开课教案
-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竣工验收报告勘察单位试卷教案(2025-2026学年)
- 幼儿园小班在农场里教案
- 小课题研究春节习俗知识教案
- 幼儿园小班主题详案听一听看一看教案
- 新教材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细胞的生命历程单元复习课教案
- 2025年六西格玛绿带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河北石家庄市直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173名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公务接待礼仪及物资准备清单
- 2025年教育系统后备干部面试题及答案
- 2026年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584人(一)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 11174-2025液化石油气
-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3.2与世界深度互动2025-课件
- 农村私宅转让协议书
- 2025秋期版国开电大本科《心理学》一平台形成性考核练习1至6在线形考试题及答案
- “巴渝工匠”杯第十三届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全媒体运营师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AS9100D体系标准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