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音乐学专业论文)试论贝多芬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 7 7 0 1 8 2 7 )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 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的作品主要集中于交响乐、钢琴音 乐、室内乐、协奏曲等领域,他同时也是创作德国艺术歌曲( l i e d ) 的先驱作曲家。在声乐创作方面,除了唯一的歌剧费德里奥之外, 就是六十六首艺术歌曲。早期所做的歌曲大多为民俗歌曲 ( v o 魑t u m l i c h e sl i e d ) 型的分节歌( s t r o p h e nl i e d ) ,后期贝多芬逐 渐在艺术歌曲中加入了戏剧性和交响性的因素,还创作了不少紧密配 合剧情的独唱歌曲。相对于贝多芬其他器乐作品的创作,其艺术歌曲 的影响力似乎被前者的光彩所掩盖;但贝多芬艺术歌曲在同一领域中 的历史性地位也应是相当突出的。 在我国,对贝多芬艺术歌曲的介绍、译配、曲谱刊印与研究并不 多见。笔者认为,我们虽然应该将焦点放在贝多芬的主要艺术贡献方 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贝多芬非主体作品的研究。 本文分三大部分;试图从美学思想背景、作品创作轨迹、作品的 技法特点、承前启后的作用等方面尽量全面地对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创 作进行分析和探讨。第一部分主要从社会时代背景、美学思想背景、 德国古典传统与贝多芬创作的关系、作品中表达的人道主义内涵以及 德国艺术歌曲整体发展对贝多芬艺术歌曲创作的影响几方面着手进 行阐述;第二部分从题材、旋律发展手法、和声语言、调式调性、曲 式结构、钢琴伴奏等六个方面来展开对贝多芬艺术歌曲创作技法的分 析;第三部分则从贝多芬艺术歌曲对后人艺术歌曲创作的影响这三个 方面入手对贝多芬的继承与创新做一个总结。 关键词:贝多芬艺术歌曲创作背景创作技法特点 继承与创新 a b s t r a c t l u d w i gv a nb e e t h o v e n ( 1 7 7 0 一l8 2 7 ) ,ag r e a tg e m a nc o m p o s e r w a so n eo f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so f e n n ac l a s s i c a lm u s i c ,w i t ht h e m a i nw o r k si nt h ef i e l d so fs y l l i p h o n y ,p i a n on 】【u s i c ,c h a u r i l b e ri n u s i c , 甜1 dc o n c e r t oe t c a tt h es 龇n et i m e ,t l ew a sa l s oap i o n e e ro fg e m a n a n i s t i cs o n g s ( l i e d ) r e g a r d 砸gt 1 1 ec r e a t i o no fv o c a ln m s i c ,t h e r ea r e s 泌t ) ,一s 议硎s t i cs o n g sa n dt h eu 1 1 i q u eo p e r af 溉窖加1 1 1t l l ee a u r l yy e a r s , t h es o n g sh ec o m p o s e dw e r ea l m o s ts t r o p h e so f 、厂o l | 岱t u i i l l i c h e sl i e d m t h el a t e ry e a r s ,h eu s e dt h ee l e m e n t so f 慨aa 1 1 ds y i 叩h o n yi 1 1m s c r e a t i o n 甜l dc o m p o s e d m a r l y s o l o s p e r f e c t l y m a t c h e dt l l e p l o t s c o m p a r e dw i mh i sc r e a t i o no no t h e ri 1 1 曲m m e n t a lm u s i c ,t h em n u e n c e o fm s 砒i s t i cs o i 玛s 、a sd w a r f e d e s p e c i a l l yi no u rc o u n t r y ,w ec a n r a r e l yf i n do u ta n yi n t r o d u c t i o n ,由r a n s l a t i o n ,p r i n t e dm u s i cs c o r e s o r 咖d i e sa b o u th i sa 而s t i cs o n g s i i ln l yo p i l l i o n ,a l t h o u 曲、) l ,es h o u l df o c u s o u r 咖d yo nb e e t h o v e n sm a i n 眦i s t i c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 ,i td o e sn o tm e a n t h a tw ec 锄i g n o r et h o s e 、r k s ,w 1 1 i c hi sn o tl e a d i n g ,b e c a u s eh i sa r t i s t i c s o n g sa l s oe n j o y e d ap r o m i n e mh i s t o r i c a lp o s i t i o n 1 1 1 i se s s a yi sc o m p o s e do f 衄e ep a r t s i ta n a l y z e sa n dd i s c u s s e sm e c o m p o s i t i o no fa r t i s t i cs o n g so fb e e t h o v e n 行o mt h ef o l l o w i n gw a y s : 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a e s m e t i ct h o u g h t ,t l l ep r o c e s sa n dt e c h n i q u e so f l i i c r e a t h 唱w o 如,a 1 1 dt h er o l e1 i r 此n g 1 1 1 ef i s tp 砒m a i l l l yd e s c 抽e s 1 e b a c k 罂o 吼do fm sc r e a t i n gi 1 1a r t i s t i cs o n g s 丘o mt l l es o c i a lb a c k g r o u n d , a e s t h e t i ct l l o u g h t ,t h eh p a c t so fc l a s s i c a lg e m a nt r a d i t i o n s ,o v e r a l l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g e m a na r t i s t i cs o n g sa n dt 1 1 eh n a r 血a r i a ns i g l l i 丘c a n c e o nb e e t h o v e n t h es e c o n dp a r ta 1 1 a l y z e s1 1 i sc r e 出o nt e c l u l i q u e s 舶m t h ea s p e c t so fs u b je c t s ,g e n r e ,t u n ed e v e l o p m e n tm e m o d s ,h 踟l o n i c l 哪a g e ,t o n e ,m o d e ,m u s i c a ls t m c t u r ea r l dp i a n oa c c o m p a n i m e n t t h e t h i r dp 砒i st 1 1 es 眦m a r yf o rb e e t h o v e n si n h e r i 伽c e 肌dm o v a t i o n 1 ( e y w o r d s : b e e t h o v e n ,a 】r t i s t i cs o n g s , c r e a t i o nb a c k g r o u n d , c r e a t i o nt e c h n i q u e s ,i n h e r i t a n c ea n d 血o v a t i o n i v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叶礴 年月 日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师范大学。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4 一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嘭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 日 日斯:年月 日 试论贝多芬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序言贝多芬生平及其创作 “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反抗命运刀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 7 7 0 一1 8 2 7 )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 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自幼从父学习钢琴,八岁时开始在音乐会 上表演并尝试作曲。十二岁跟随德国作曲家聂费( 1 7 4 8 1 7 9 8 ) 开始了正 规、有系统的音乐学习生涯。 1 7 8 9 年一1 7 9 2 年,贝多芬在波恩大学的时期,接触到了当时许多著名 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这一时期法国资 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重要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 义世界观一“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 迫”。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在革命年代中成长 尤为讯速。贝多芬在波恩时期创作的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 和歌曲等,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 1 7 9 2 年,贝多芬到达维也纳。在维也纳最初十年( 1 7 9 2 1 8 0 2 ) 的 创作,以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 较为著名。1 8 0 2 年贝多芬被致命性的耳疾折磨得痛苦不堪,甚至想要结 束自己的生命;但对生命的热爱和责任感使他醒悟,毅然要为与命运搏 斗而复活这种情节过程正是“英雄交响曲的文学性的原型”,也 正是贝多芬戏剧性创作风格的基本原理。写下海利根施塔特遗书之后的 l 硕士学位论文 几年里,贝多芬的创造力爆发出生命的火花,写下的作品,都充满着通 过斗争取得胜利的信念。1 8 2 4 年2 月,贝多芬完成第九“合唱 交响 曲;同年完成巨作庄严弥撒曲。晚年的代表作还有最后的五部钢琴 奏鸣曲与六部弦乐四重奏曲等。 贝多芬一生的作品主要集中于交响乐、钢琴音乐、室内乐、协奏曲 等领域,但他同时也是创作德国艺术歌曲( l i e d ) 的先驱作曲家。 在声乐创作方面,除了唯一的歌剧费德里奥之外,就是六十六 首艺术歌曲,其体裁包括了乐队伴奏或者是钢琴伴奏的独唱歌曲、咏叹 调以及合唱作品。后期贝多芬逐渐在艺术歌曲中加入了戏剧性和交响性 的因素,还创作了不少紧密配合剧情的独唱歌曲。 贝多芬在艺术歌曲创作当中的创新和实践,从某一程度上来说促进 了贝多芬其他体裁作品的成熟与发展。因此贝多芬的歌曲,不仅仅是声 乐艺术的珍品,也是研究贝多芬其它作品的重要参考资料。笔者认为, 相对于贝多芬其他器乐作品的创作,虽然其艺术歌曲的影响力似乎被前 者的光彩所掩盖,但贝多芬艺术歌曲在同一领域中的历史性地位也应是 相当突出的。 本文试图从美学思想背景、作品创作轨迹、作品的技法特点、承前 启后的意义等方面尽量全面地对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创作进行分析和探 讨。 试论贝多芬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1 贝多芬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 1 1 时代背景 l 1 1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对贝多芬的影响 古典主义音乐( c l a s s s i c a lm u s i c ) 对贝多芬音乐创作有很大的 影响。早期古典时期最重要的音乐流派是曼海姆乐派,由当时聚集在德 国曼海姆( m a n n h e i m ) 地区的艺术家们构成;他们的室内乐和交响乐直接 影响了维也纳乐派一一尤其对波恩时代的少年贝多芬产生了更大的 影响。 贝多芬到达维也纳之后,对他音乐创作影响最大的就是海顿和莫扎 特这两位古典主义音乐大师。 鲜明的民族特色、民主思想和艺术独创性、规矩的和声与转调、自 然音阶的旋律写作、分散和弦基础上的动机与主题、均匀对称的乐句和 平衡的曲式,这些是海顿作品的总体特征,也是古典时期音乐的审美典 范,同时也成为了贝多芬初期作品的基础。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明朗、旋律优美、结构严谨、简洁对称,具有强 烈的古典色彩和超然物外的特点。莫扎特音乐作品中柔和的抒情、细腻 的情感、配器和其它手法的灵活运用,被海顿所吸收,成为他成熟期音 乐风格的重要特点之一,并且直接影响到贝多芬的创作。 贝多芬一直在莫扎特与海顿的音乐中成长,他的创作遵循古典主义 的规范,继承了海顿、莫扎特的创作风格和形式,并将其进一步发展, 硕士学位论文 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1 1 2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音乐对贝多芬的影晌 1 7 8 9 年的法国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使法国的政治、经 济、文化,包括音乐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深刻影响了1 9 世纪欧洲 音乐艺术的发展。在大革命的整个过程中作曲家们创作了大量适应露天 广场、群众性集会的大型声乐、器乐作品,如颂歌、进行曲、交响曲、 军乐合奏曲等,这些群众性音乐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直接影响到了贝多芬 的创作。思想内容的相似决定着贝多芬的创作方向,他的音乐语言充满 了法国大革命时代群众歌曲和“露天庆祝活动 音乐的音调,以进行曲 式雄赳赳的节奏为基础,用器乐中前所未有的交响发展来酝酿高潮。 除了群众音乐体裁以外,法国大革命时代的歌剧艺术对贝多芬的创 造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早期创作中清新的色彩在性质上同法国大 革命时期的喜歌剧作家戴捷德的音乐相近;在贝多芬的创作中还反映了 法国歌曲、进行曲、分节歌和回旋曲的特点。 1 2 美学思想背景 1 2 1 法国启蒙运动 法国启蒙运动:( 法文:“吾c j e 如s 三蚴j a 始s ,英文:砌p 励j 触舌黝鲫幻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的一次波澜壮阔 的思想解放运动,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 义时期是同一时期。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并 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 会主义的兴起。 4 试论贝多芬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启蒙运动给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贝多芬在思想上很大的启发,随 着启蒙运动后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贝多芬逐渐形成了自己“自由、平 等、博爱 的世界观,对他今后的创作风格形成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 础。 1 2 2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是十八世纪从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一次声 势浩大的资产阶级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运动要求 从温和改革发展为公开对抗;反对专制制度;反对封建割据;反对模仿, 强调文学的民族性;要求个性解放,要求创作自由;歌颂“自然”,强调 “天才”。 与启蒙运动相比,狂飙突进运动更期待超越。运动者们崇尚宽容,向 往自由。慢慢地这场运动演化成以情感对悟性、以非理性对理性、以内 在生命力对外在形式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成为德意志民族文学正式诞生 的标志。 值得一提的是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领袖赫尔德,他在德国第一个采 用“民歌”( v o l k s l i e d ) 这个概念,用来泛指一切民间创作。这种提倡 民歌纯朴、粗犷、自然、奔放、富有生命力的风格,很自然地影响到了 贝多芬的创作,特别是歌曲创作。贝多芬改编了来自各个国家的很多民 歌,而且常常将名作曲家的民歌以及那些变成了民歌的艺术歌曲引用到 他的作品当中去。 1 3 德国古典哲学、文学传统与贝多芬的创作 。引自( 狂飙突进运动与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作者余辉余琳(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5 硕士学位论文 “如果说1 7 8 9 年法国发生了一场政治革命,那么大致在同时德国 发生了一场真正的文化革命:哲学革命始于康德,完成于黑格尔;音乐 革命始于巴赫,完成于贝多芬;文学革命始于莱辛,完成于歌德和席勒。” 1 3 1德国古典哲学代表康德对贝多芬的影响 伊曼努尔康德( i 丑珈a n u e lk a n t ,1 7 2 4 年4 月2 2 日一1 8 0 4 年2 月 1 2 日)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是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 想家之一。马克思称他的哲学为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而康德是贝多芬 引证过的唯一的德国大哲学家。 贝多芬一生都很重视哲学思维,他在1 8 2 2 年写到“我们心中的道德 律,我们头项上的星空。康德! ! ! 这句话原出自于康德的实践理性批 判。“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交叉而成的“十字架 ,不仅 是康德和全部德国古典哲学的精髓和象征,而且也构成了贝多芬音乐的 重要内容一一他非常重视音乐的伦理价值,认为“唯有自由和进步,才 是艺术世界的目标 。贝多芬的伟大成就在于让他的艺术歌曲陈述德国 古典哲学。 康德哲学的那种探索精神渗进了贝多芬音乐创作当中,因此贝多 芬的作品在思想内容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1 3 2 德国古典文学代表歌德和席勒的创作对贝多芬的影响 歌德和席勒是贝多芬最喜爱和敬重的两位伟大的民族诗人,他们的 作品,对于贝多芬而言无疑也是创作的源泉之一。 o 赵鑫珊 6 试论贝多芬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歌德欣赏且推崇的音乐家巴赫、亨德尔、莫扎特对贝多芬整个创作 道路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歌德的音乐理想是使音乐为诗服务,而不是音 乐来进行浪漫主义渲染。因此他欣赏的音乐是欧洲音乐在十八世纪五十 年代以前以巴赫、亨德尔为代表的、五十年代后以海顿、莫扎特、贝多 芬代表的所谓“古典派音乐 ;而并不欣赏十九世纪一开始正在兴起的欧 洲浪漫主义音乐一虽然贝多芬并不属于浪漫派。 尽管如此,在贝多芬的创作中,仍然深受歌德影响;尤其是在贝多芬 的艺术歌曲创作当中,用音乐对诗歌的情境进行烘托,并在配器当中, 使用了更为戏剧化的手法。 贝多芬与席勒两人作品的生命力则都在于将诗歌与德国古典哲学高 度结合;康德是他们二人的共同导师。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常常把理 想写成令人神往的对象。席勒说过“理想主义者处在幸福的危机中,他 把自由看成是他的目的 一一而这句话,也是贝多芬一生创作的写照。 1 4 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内涵 贝多芬青少年时期处于法国、德国的启蒙运动蓬勃发展的年代;在 他思想逐渐成熟时期,德国“狂飙突进”文学运动已进入后期;当法国 革命爆发时,他已经是十九岁的青年,此时已经发展成熟的资产阶级人 道主义思想对贝多芬思想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自由、平等、博爱” 逐渐成为他的世界观之核心。他对人生的看法和他的人生观体现了正处 在上升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生气勃勃的进取精神和对未来的乐观主义态 度。 贝多芬的艺术观,继承了德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的人道主义艺术观。 7 硕士学位论文 他认为音乐应该是能对人的精神世界起到“启示 作用的高尚的东西。 创作中,贝多芬的道德观、人生观、艺术观、政治理想都是以资产阶级 人道主义为其思想基础的,这思想又贯穿在他一生的创作之中,构成其 作品的重要的、中心的内容。 1 5 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以及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创作 在1 8 世纪末1 9 世纪初,德国文学的发展进入了浪漫主义阶段,涌 现了许多优秀的诗篇,自然、朴实,反映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这些 诗歌与音乐相结合,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德国艺术歌曲,并在当时 的历史条件下,打破了封建统治者对音乐的禁锢,进入了更为广阔的社 会活动范围 早期的德国艺术歌曲作曲家们坚持认为:艺术歌曲必须以音乐为主, 诗词只能处于附从地位。而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大师海顿、莫扎特和 贝多芬在艺术歌曲创作时则加强了音乐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将德国艺 术歌曲进一步发展。海顿在艺术歌曲创作中成功地表达了诗歌的意境; 莫扎特则试探着用它来表现人物和剧情;而贝多芬在前人的基础上,将 他的艺术歌曲创作涉及到了精神境界。这三位大师的作品总的来说还是 属于探索阶段,但他们尤其是贝多芬,预示了艺术歌曲的发展方向。 贝多芬严谨地创作传统的德国艺术歌曲,集中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 的风格特点。但值得注意的是,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史上第一位将艺术歌 曲发展成为“声乐套曲 的作曲家,以其独特的创造力为浪漫主义时期 艺术歌曲的创作打开了局面,并且影响了后来的两位艺术歌曲巨匠一 舒伯特与舒曼。 r 试论贝多芬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下面笔者将对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分类进行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 2贝多芬艺术歌曲创作手法和特色 从青少年时代开始,贝多芬一直生活一个思想变革的时代。他的创 作始终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联。 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创作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初期、成熟期和晚期。 其中初期又经历了两个阶段:波恩时期( 1 7 7 0 一1 7 9 2 ) 、维也纳时期 ( 1 7 9 2 1 8 0 2 ) 。从四个时期中的作品来看,他艺术歌曲的创作基本还是 体现着更多的古典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笔者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探讨贝 多芬艺术歌曲创作的发展和特性:歌曲题材的丰富性、旋律发展手法的 多样性、和声语言的创新性、调式调性的传统性、曲式结构的开拓性、 钢琴伴奏的创新性。 2 1 歌曲题材的丰富性 贝多芬的创作初期( 波恩时期和维也纳时期,1 7 7 0 一1 8 0 2 ) 正值法国 启蒙运动之后,法国大革命爆发。这时期的音乐成为争取解放、创造新 生活的斗争工具,革命群众歌曲开始产生和流传。这些歌曲内容丰富, 并普遍具有新的音乐风格:号召性、雄辩演说式的音调;鲜明的、进行 曲式的节奏;简练的和声;扩大了的合唱或乐队的配置等等,体现出革 命时期所特有的严峻激昂、慷慨雄壮的气质。因此这一时期贝多芬艺术 歌曲在题材的选择上倾向于歌颂自然、爱情、以及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 情感上偏向于快乐、热情和希望,体裁上运用合唱和独唱的互相应答的 形式,从而凸显出个人力量和群体力量的对比。如五月之歌、自 试论贝多芬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由人、阿黛拉伊黛、失恋者的悲叹一相亲相爱、维也纳志 愿者们的分别之歌、牺牲之歌、奥地利人的战争之歌、告别等 笔 寸。 贝多芬成熟期的艺术歌曲创作中,冲破了海顿、莫扎特在传统创作 技巧方面的约束,开始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此时他不再热衷、局限于 表面上严肃或快乐的世俗音乐,其作品中一些最为人们所熟悉的特征已 经基本形成。成熟期贝多芬创作了3 7 首艺术歌曲,比较著名的歌曲题材 仍然主要是爱情、爱国题材,如鹌鹑( d e r w a c h t e l s c h l a g ) 、迷娘 ( m i g n o n ) 、战士的告别( d e sl ( r i e g e r sa b s c h i e d ) 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它们在各方面代表了他艺术歌曲的创作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还 出现了一系列宗教题材的作品如祈祷者、来自自然的颂赞、上帝 的力量) 、忏悔的歌等等,并且运用更为色彩化的钢琴伴奏来烘托处 庄严肃穆的气氛。这些作品不但体现出贝多芬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深入 和创新,还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贝多芬的宗教观的成熟以及他对世界和 社会的思索 创作成熟期的贝多芬在追求表现方面的戏剧化同时,渐渐开始用他 的作品来描写、表述他的内心感受,这与浪漫主义音乐的宗旨从某个层 面上来说是相符合的,虽然此时贝多芬的歌曲创作仍然表现出典型的古 典主义音乐风格。 贝多芬晚期艺术歌曲的创作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完成的,他双耳已经 完全失聪。创作的艰难、生活的孤独、内心的寂寞并没有真正打倒这位 伟人:他仍然在与命运、伤痛、疾病做顽强的抗争! 这一时期他创作的 硕士学位论文 歌曲数量不多,但是却将艺术歌曲送上了前人从未达到的高度,在艺术 歌曲结构方面开创了声乐套曲之先河,对后世艺术歌曲的蓬勃发展做出 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此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表达内心孤独和抗争的大 声哀鸣、表达爱情和思念的声乐套曲远方的爱人。 2 2 旋律发展手法的多样性 2 2 1“细胞动机的形象发展手法 “细胞动机”是贝多芬在其交响曲当中运用得非常广泛的创作手法, 把短小的动机加以动力性的展开,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乐章;这种单一主 题的发展变化,是海顿引用到交响曲中来的,由贝多芬进一步发扬光大。 这种完美的形式中有着严密的逻辑性、深刻性。 这一手法在其初期的艺术歌曲创作中就能找到。可以说,“细胞动机” 是在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创作当中先行实践的,然后运用到贝多芬的器乐 创作当中。 如1 7 9 4 1 7 9 5 年间创作的阿黛拉伊黛,每一大段结尾处的“阿黛 拉伊黛 都会经过调内ii 级音落到调式主音上: 例1 例2 试论贝多芬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第螂节 苁芒声掣jj jij 妻 一 l u o 。 u ,7 d j - _ l 一一l j : - , ,1 y r 一- , 一 ,:+ i , 皇 一 并b ”bf 争、巴卜h jf lj-lil-il-_ u ,扩一叫 ,:。,:5 1l南人入ja 。 j 一一厂rrrrrrr r 例3 彩 1 l lj , ,j ? ,。 一- 1 ,ji , :,一, ,_ ”o :j 一 - ,一ol 。ir 。t 。州 i ui - ,i i 一- 一- 一_ 一 1 ,| f rr lr , :7l 。 i j 。 - 5 : “ j, i- , l 厂j o 一、酾、l 仝 :一 f yrr- u i 。 i , 一 ,一 一,- ,一j ,- - j :、, j i ,一:。j : b k j7i l - 0 i 7 r 车牵# f 芦f 茹。k;弓j r-il 7 b d习 第1 7 纠、节 u - 如1 id i i ,r - 一争1 i il t j l i , 一,b 硕士学位论文 音乐越向后发展,“阿黛拉伊黛 动机的节奏型越松散,主题的节奏 变化带出更为舒展的情绪。 如果说阿黛拉伊黛中对“细胞动机”的运用更多地是在于唱词 而不是主题旋律本身的重复出现;那么“细胞动机 运用最具代表性的 就是在1 8 0 3 年创作的鹌鹑这首歌曲当中,贝多芬将,抖? 这个动 = 葺 臣罩,鞋 机在不同音高上、不同调内、不同声部反复出现,并在尾声处进行扩展、 变化。 在三小节的前奏中,旋律声部用属音反复,伴奏声部以动机节奏型 做三度半音化的级进上行,在乐曲开端便引出“禽言的特征”: 例6 秭客萃警一 h e 皇 u ,一二 p h 广= = k 一 i ,t ll_1 l -ml _ _ - 1 _ o - 第一段旋律声部以及钢琴伴奏的两个声部相差一拍反复交叉出现 :。 。 孽这一挑 例7 第一段的唱词在第1 0 小节结束,和声终止在f 调的t 上,伴奏部分 试论贝多芬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群 则使用前奏中均虻的节奏型作为左手声部配合右手声部以八度反复两次 的主音持续,同样也是使用的“动机节奏型 : 例8 ,并且用三连音节奏型做 级进下行引入第二段,两声部之间的音高互为八度关系。 在鹌鹑的第2 6 小节处,在嗡大调上出现了“鹌鹑动机”,在l 大调内重复调式主音: 例9 最后一段中的“鹌鹑动机”则出现了变化形式,时值被拉长,仍然 配以歌词“求上帝”、“信上帝”: 倒1 0 硕士学位论文 l :二二墨。童一塑 佳上一胥信主黼j ,_ f , 。”“_ “:, 鹌鹑这首歌曲中将一个很小的动机在各个声部、不同调内反复 出现并加以变形的创作手法,与贝多芬在交响乐创作中的“细胞动机” 这一手法的原理是相同的。 1 8 1 0 年创作的悲中有喜是一首短小的艺术歌曲,也能够找到“细 胞动机的创作手法。全曲分4 句,每一句都由“莫擦干 作为开始 例1 1 ,这个动机作为“细胞动机”在人 声和钢琴伴奏中贯穿发展: 如第5 小节处伴奏声部、演唱声部依次出现的动机: 例1 2 第1 l 小节处“莫擦干 动机的运用: 1 6 试论贝多芬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贝多芬在其艺术歌曲创作中使用类似于“细胞动 机”的创作手法。贝多芬擅长将一个小小的甚至是没有什么特色的主题、 将一个动机不断在不同调内、不同声部以不同音色来表现、发展、变化, 直到发展到整个作品的复杂规模。笔者认为,正是贝多芬在歌曲这种小 型作品当中进行各种创作手法的运用,不断地尝试加入戏剧性和交响性 因素;并将在艺术歌曲创作当中获得的灵感和经验融入其他音乐创作, 同时器乐创作又在不断地提高他创作艺术歌曲的能力。贝多芬的艺术歌 曲创作与他的整体创作密不可分s 2 2 2 模进手法 这在贝多芬的歌曲当中是相当常见的手法。如阿黛拉伊中第9 小节伴奏声部的模进: 例1 4 风争圣l,ri ylfbili 、l ,呵-jr 一 - 彩 ,r1 , 一 : , 一 辉映着一片神奇的f日 i曩褂 ii 日r 一 日l 一 ,l -fi -二1l 、 mrf-llii _ jrjl-_1 u ,。7 - - j 一j , - ,;乒曩 pr 7 -每if 硕士学位论文 第9 6 小节最后一拍处开始的双声部模进: 例1 5 ,一,7 : 毒一i :囊“三二翼髫:二熏魏二二。搠二遭墨_ 厦。甄= 菱瑟瑟,i 。 失恋者的悲叹一相亲相爱中第2 7 小节伴奏声部的模进 例1 6 第1 3 9 小节处演唱声部和钢琴伴奏声部的同步模进: 例1 7 土拨鼠中第9 一l o 小节和第1 3 1 4 小节处旋律声部的模进: 锣! l1 8 在贝多芬的歌曲中,模进使用得很多,基本每个时期的作品都有这 试论贝多芬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样的基本表达手法,对于动机的强化、情绪的推进都有极大的好处。 2 2 3民歌因素的运用 “贝多芬是作为一个深深地植根于他那个时代的人来进行创作的; 他有意识地、清醒地参加了他那个时代所发生的巨大事件与变革,他有 目的地在他的前辈那些作为“古典遗产”留下来的遗产上继续进行更二 步的建设;贝多芬向传统吸收养料并使之继续发展,这种对传统的学习 有四个方面最起决定作用的一个源泉,就是民间音乐 - _ 加尔论及民歌时肯定地说:“一首永存下来的民歌旋律,是直接由情 感中产生出来的,因为它是艺术情感最真纯的结晶。正由于是在民歌的 基础上产生出来,所以贝多芬的旋律具有那种空前的、纯朴的力量和激 烈性。 贝多芬改编了很多民歌,他把苏格兰、爱尔兰、丹麦、法兰西、西 班牙、葡萄牙以及其他国家的歌曲改编成声乐作品和钢琴三重奏;同时 他还喜欢将他自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引用到他的作品中去,并且融合德 国民歌的传统进行再创作。 从旋律进行的线条来说,他的作品当中,不论主题思想出发至形成、 主题的结构、旋律终止的结束格式、模进的运用以及装饰音的运用,都 是和民歌的主题安排的原则相一致的。 歌曲的开头典型的手法是由三和弦构成,“德国民歌一般总是在三和 弦上构筑起来的。, 奴贝多芬与民问音乐廖乃雄译 1 9 1 6 年4 月奥国音乐纪念册的副册 贝多芬与民问音乐廖乃雄译 硕士学位论文 如阿黛拉伊黛的开头: 失恋者的悲叹一相亲相爱的开端处: 成熟时期的作品当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来自自然的颂赞, 歌曲开端则以弱起的d 和弦进入t 和弦,旋律声部为导音上行到主音然 后做t 和弦的分解下行: 例2 1 ,广谱一天丙r 磺17 诸天 热烈颈; 甚至于晚期的大声哀鸣: 例2 2 试论贝多芬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在贝多芬的艺术歌曲旋律声部安排手法里显然地与德国民歌也有紧 密的联系,尤其是在他旋律的结束终止式。这点在他的器乐曲中体现得 尤为明显,如他维也纳时期创作的作品n o 1 6 钢琴与管乐器的五重奏的 第一乐章中呈示部近乎终止处所使用的终止式: 例2 3 这样的结束在德国民歌当中是极为常见的。如被欺负的姑娘: 例2 4 。一剿,。7 _ 一一一” 7j ,。一一。,- 4t i 、t 。 岸鐾垂车錾富囊蕈蠹军季章 在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当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如五月之歌 的旋律结束处: 例2 5 锚柬处【一_ t j 一。一- _ 一。_ 【 一:r + 0 。j ,r 0 ”0 j 二 还有失恋者的悲叹一相亲相爱中咏叹调结束处的旋律: 例2 6 ( 见德国民歌宝藏卷一,p 6 1 2 ) 2 1 硕士学位论文 ,c _ :专l _ t 一。c t :,- :_ t 黉季藿霉荤毒晕手毒 以及鹌鹑当中的: 例2 7 德国民歌极有特性地有着许多装饰音,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在旋律结 构的装饰音则随处可见;如五月之歌中: 例2 8 移 v 阿黛拉伊黛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贝多芬的创作是植根于德国传统民间音乐的。 但他的音乐当中并不仅仅只是含有了民歌的音调,而是在更为广泛的层 面上运用,实际上他是以民歌的精神、气质来进行创作。 2 3 和声语言的创新性 2 3 1和声材料的使用 2 3 1 1 自然音和弦的运用 调性和声在古典时期的和声规则上起着主导作用,贝多芬作为这个 时期的标志性作曲家,整体上来说他在艺术歌曲创作的和声语言是严格 试论贝多芬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地遵循着古典规则的。初期使用的基本都是三度叠置的自然音和弦,偶 尔出现不完全的九和弦。如歌曲致婴孩第l o 小节处: 此例中伴奏采用的 是一连串的a 大调主和弦进行,低音声部主持续。贝多芬利用主和弦的 稳定性,特别是例子中的连续三度进行的音响效果来表现出一种平静温一 和的声调。 2 3 1 2 非调内和弦的运用 贝多芬的初期作品只是偶尔出现离调和弦,如少女的肖像第1 4 小节处一个g 和声大调调外减七和弦,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由于创作 手法比较简单,织体比较单薄,这个色彩性和弦的运用使得整首歌曲从 听觉上立体起来。 如图: 波恩时期的作品当中和声材料有了扩展,使用了变化音和附加音; 和声节奏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如火焰般的颜色当中第6 小节对经 过性和弦外音的使用: 例3 2 2 3 硕士学位论文 以及该曲第1 6 小节出现的经过性的调外音: 例3 3 : ,a 7, 歌曲自由人第八小节处出现的离调和弦: 例3 4 ;这些和弦的出现体现出贝多芬为和声 语言更为丰富所做的尝试。 维也纳时期贝多芬师从于海顿学习作曲,这期间的作品当中在自然 音和弦基础上使用了更多的调外和弦。 如阿黛拉伊黛中第2 1 小节处: 试论贝多芬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这里使用的f 一升 a c 一降e 这个大小七和弦的银色来衬托出金光灿灿烂的景象。 失恋者的悲叹相亲相爱第5 小节中: 例3 6 j 7 , 低音声部升f 的八度持 续,使用省略五音的九和弦来营造疑问、悲伤的情绪。 成熟期的和弦中也较多使用了外音,通常与后一和弦中同声部的音 呈半音级进关系如来自自然的颂赞的第8 小节到第1 0 小节: 例3 7 ,这种色彩性的变化在c 大调 硕士学位论文 中的运用营造出了神秘、庄严、肃穆的效果。 贝多芬后期作品当中这种特征更为明显,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了浪 漫派的早期特征。如致远方的爱人第6 小节: 例3 8 这个c 一降e 一降g 一降b 构成的减七和弦的色彩描绘出回忆的美妙; 第1 4 小节: 例3 9 芒莛:= 番二! := = = :一嘱三兰:。季】 这些和弦的运用极大地帮助了歌曲情绪的表达。 2 3 2 和声进行的规律与逻辑 古典主义时期和声较之前的音乐进一步发展,由“主下属 属主”建立起来的功能和声及其调性关系体系成为音乐结构骨架; 有非常明确的终止式。古典时期的和声语汇更加丰富,采用了离调、转 调手法,使旋律更富于表现力,更加立体。 贝多芬在此基础上将和声运用的更为大胆。和声进行在初期基本以 6 试论贝多芬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正三和弦的功能性连接为主,终止式清晰规范,运用扩充的手法。 如歌曲少女的肖像中的和声进行: 例4 0 ea f - 、一7 , i 。0lk , i, i 7 , , 。一觚7h 岫电 瞄蜘噍n i 甜“诲矾h 一_ j h m , 一 ,: 。广”广t 1广t 1 广1 1 1 致婴孩中终止部分的和声进行: 一 d ,t ,8 ,l 淄d u ,一 u 。q - ”写强一。t # 量# f # t # 量# 乒# 硕士学位论文 “一:。i 。血,攀p1 。j ; 成熟时期的和声开始出现明显的色彩型和声进行,利用和声进行的 半音化,来达到表达歌词意境、营造音乐氛围、描述心理状态的目的。 如来自自然的颂赞中: 例4 3 色彩性的和声进行: 例4 4 u ,r 绣“j 0 罐”= 一。棒 “一一r ? 一 1 i - - 衔;_ k u r f,r l - ,一、 一 i 一-一 l罡 事;e 同样的手法还运用在鹌鹑中: 例4 5 ,还有结束处 试论贝多芬乞术歌曲的锄作特色 和声调性的作用在贝多芬的作品里大大超过了海顿和莫扎特:不协 和、不稳定、转换的频繁和范围的扩大、终止式的延长和扩充等等,这 些都形成了强大的动力特征。贝多芬的艺术歌曲中创新并不在于和弦的 形态结构,更为主要的是创作思维的改变。 2 4 调式调性的传统性 贝多芬创作的艺术歌曲调式调性的呈现基本遵循着古典主义时期音 乐创作的风格。作品中的调性安排总的特点就是以返回原调结束,从总 体上来说体现了“调性回归 的传统手法。 2 4 1 单一调性的作品 大多在初期出现,如少女的肖像、致婴孩乃至后来创作的五 月之歌、自由人。这些歌曲的音乐都在一个调内展开,只是偶尔出现 离调和弦。如少女的肖像第1 4 小节处一个g 和声大调调外减七和弦 的运用: 例4 6 硕士学位论文 自由人第8 小节处离调和弦的运用: 例4 7 ,此例中音乐自c 大调离向了属 方向调,一然后回到c 大调继续往后发展。 2 4 2 近关系转调的作品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调性就功能关系来说,大多表现主一属( 或下 属) 一主或主一属一下属一主的规律性;也就是近关系转调。贝多芬 的很多歌曲体现了这样的创作思维。 从他各个时期的作品来分析,近关系转调主要使用的是共同和弦来 转调。 如维也纳时期创作的我爱你。从结构图来看: 分第一节( a )第一节( a ) 节 段第一段第二段第一段第二段 落( a )( b ) ( a )(c) 调 gd gg ec g 性 歌i c h a u c h ”d r u m g o t t 试论贝多芬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音乐从g 大调开始,在第9 小节处以g 大调的t 作为共同和弦转向 属方向的d 大调: 例4 8 h 。老 一j 专i 、 一 i爱专ij 、一_- 一 u , , , v 。j ,4 ,i :7 ;,j :,+ ? :o :。 。:j ,。- ? 一: 。 ;,:,- :,:一。 二;、j 蕾。iffir 一1h l-n。_ t u -lil ,n 一 - 一 、二v1_ i _ l - 一 锄 。t 厂v li 。j v ,、, 一 r j 0 ,? 。,i4 :1 - ,。r 1 | ,| j 。,r 一1 。_ 二 k - n- 前后调式的和声进行是: g 大调:d 7 一t d d 大调:t d 7 一t : 此后音乐继续发展,并在这一节结束处回到g 大调。第二节则在第 2 5 小节处由g 大调转向关系小调e 小调,第2 8 小节处以e 小调的i i i 级 和弦为共同和弦转向了g 大调的下属方向调c 大调: 例4 9 芹#-。nl 。ffffl 啊lf l 1。 i n :,_, 。j= 天 愿上帝为残0 参 。b e ieie i l rl r r ri 5 7 0 o o o o vtv u 。、- 一,、_ _ , 、- ,、一 一。noh l ;s-iiiil , jjjj ” 一 ,此处前后调式形成的和声进行是: e j 、调:d 7 一t c 大调:d t i i i d 7 一t 此例在音乐的最后回到g 大调,体现出了调式回归的原则。 彩绘的花带是贝多芬成熟时期创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春季江苏金陵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昆明市禄劝县人民法院司法协警招录(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招聘4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江苏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场办事处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4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中科能源动力研究中心招聘编制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1人(连云港市)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湖北恩施州来凤县宏晟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河南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招聘160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一批招聘教师3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春季苏豪控股集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工业大学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招聘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吉安县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留置看护男勤务辅警29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黑素细胞基因编辑-洞察及研究
- 男衬衫领的缝制工艺
- 2025年新疆警察笔试题及答案
- 剖析自发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血管重塑因素与精准诊疗策略
- GB/T 8165-2025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
- 物理跨学科说课课件模板
- 带电安全工器具保管与使用规定
- 骨科围手术期疼痛的管理
- 企业公共安全课件教学
- 徐悲鸿美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