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年论文 第 14 页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探讨关于近期蔬菜价格波动的经济学解释摘要: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在影响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对稳定农产品价格,建立农业长效发展机制,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供给与需求角度,运用供求理论以及“蛛网”模型,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进行研究,从而找到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关键词:农产品 价格 供给 需求Reason research fluctuations in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about recent fluctuations in the price of vegetables economic explanationsabstract : agricultural prices marked ups and downs of influenc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ut also to the whole society, the economy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The fluctuations in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table prices for reasons, the establishment agriculture long-term development mechanism, promote the national economy, nice and fast development has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all.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supply and the demand and supply and demand theory perspective and its web mod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luctuations in the price of reason, so as to find the stable prices and practical method.key words : agricultural, prices ,demand ,supply目 录一、引言2二、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3(一)农产品价格3(二)蛛网模型3(三)信息不对称理论4三、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学分析4(一)从供给方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分析5(二)从需求方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分析6(三)从流通环节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分析7四、稳定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对策和建议9(一) 供给方面的对策9(二)需求方面的对策10(三) 流通环节的对策11五、结束语12 一、引言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创造新辉煌的重要机遇期。只有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农村消费需求潜力得到有效激活,才能为扩大国内需求、调整经济结构注入强大动力;只有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农村发展,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特别是大蒜、绿豆、生姜等某些产品的价格一路飙升,成为推动CPI增长的主要因素。2009年以来“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月度走势图注:定基指数,以2000年为100计算。数据来源:/pfsc/jgcx/reportHtml.htm然而,自2011年2月 全国很多大省,像:山东、安徽、江苏等都出现了蔬菜滞销,在这些蔬菜种植地区,卷心菜、大白菜等收购价格跌倒了几分钱一斤,如此价格已然跌破农民种菜的成本价格,这部分菜农遭受到惨痛的损失,农产品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城镇居民的生活必需品,蔬菜的滞销使很多农民再次“返贫”。这也就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同时又是一国的重要战略产品,是一国进行生产及再生产的必要物质基础,是人民的必须生活资料。从这点上来说农产品价格应该具有稳定及合理的特点。但是我国近期部分农产品价格却出现了大跌,各地区农产品出现严重滞销,本文主要从供需方面以及流通环节方面,通过运用蛛网模型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探讨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进行简单的探讨!二、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一)农产品价格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农产品的种类很多,而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最近出现滞销的大白菜,卷心菜等蔬菜的价格。农产品价格,是指农产品与货币交换比例指数,是农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按流转的环节具体可以分为收购价格、 批发价格以及零售价格。 农产品收购价格是指农产品收购者向农民收购农产品的价格。批发价格是指零售商向批发商或中间商批发购买农产品的价格。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的经济学理论解释是蛛网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 (二)蛛网模型蛛网模型是指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由于供需平衡只是一种永远的趋势,商品供需更多的是出现一种周期性的波动,被称为“蛛网周期”。具体可根据供需弹性分为循环周期、收敛周期和发散周期。蛛网周期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首先是生产者开始生产某种产品到最后降该产品提供上市需要一定的时滞;其次是生产者根据开始生产时的价格决定供给量;最后是商品均为不耐储藏的商品。参考文献: 黄亚钧主编微观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7页像大白菜,卷心菜等蔬菜这种农产品基本上是完全竞争市场,单个农民是价格的接受者,这能根据市场价格决定种植面积和规模,然而由于蔬菜的生长周期比较长,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种植品种和规模的。市场价格的变动只能影响下一生产周期的规模,但是本期价格却取决于本期供给的变化。一旦本期的蔬菜价格发生变化,则下一期的生产规模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即这些蔬菜的供给富有价格弹性。同时由于大白菜等叶类蔬菜差不多是生活必需品,价格波对对需求的变化有限,因此它们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小,使得其价格和供给的动态波动是发散型的。P(元)SDJMNEQ(万千克)图1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比较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马骋中国外资下半月,2010年,第七期当市场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行为,或者无法获知另一方的行为的信息时,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由于种植户和销售商获得的信息不一样,并且各自对市场信息的掌握程度都是不一样的,获得较多信息的农民,往往能种植收益较好的农产品。 三、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学分析根据蛛网模型分析,由图一可以看出,在一般情况下,价格波动的幅度取决于供求弹性的大小,供求弹性越低,价格波动越大,反之越小。由于农产品供求弹性都比较低,所以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必然比较大。无论源于需求还是供给方的变化,都会使得价格较大幅度的波动。蔬菜价格总体上呈现不稳定的特征。 程瑞芳著中国农业产业市场绩效分析2008.06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07页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需要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蔬菜的种植者、批发商和消费者都是基于价格来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但是由于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弱点,蔬菜的供给方,流通方和需求方都因为自身的某种原因而不能做出最有利的判断。使得各种农产品的价格总是围绕其价值不断的波动,以下主要通过供给方、需求方以及流通方进行简单的分析。P(元)P11P21Q1Q2Q(万千克)OE2E1S1S2D图2 (一)从供给方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分析 1.信息不对称,盲目扩大种植面积 根据蛛网模型分析可以看出,造成蔬菜价格和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种植户之间,种植户与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种植户总是根据上一生产周期的价格来决定这一生产周期的规模,这也就加剧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具体来讲,当农产品价格上升时,种植户遵循供给的市场法则,通过增加投入,以尽可能的扩大产出,但价格下降时,种植户总是少种或不种植该品种,这就农产品的供给长期处于一个波动的状态,如图2中所示那样,如果产量增加,那么S1移到S2,同时价格也有P1下降到P2,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次农产品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2.政府行为干扰市场信息 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由于通胀预期加剧,食品特别是蔬菜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国务院出台稳定物价的“国十六条”,在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方面,提出落实省长“米袋子”和市长“菜篮子”负责制。随后,一些地方开始对蔬菜种植进行补贴。这在很大一方面提高了种粮户的积极性,但是以补贴增加种植面积的方法,首先恶化了成本上升的压力,接着,经过三个月至半年的生长周期,补贴蔬菜陆续上市,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使原有的季度性价格回落变得更为明显。得到补贴的农民不会过于介意菜价走低,有些农民的种植成本甚至可以与财政补贴持平,大不了亏损了自己的人工成本;而对没有拿到补贴的农民,则承受不了当下的菜价低迷,极大的打击了他们的种植积极性,甚至有些种植户无法承受低价带来的压力而走向极端 。3.气候异常,南北蔬菜同期上市 农业自古就有着“靠天吃饭”的说法。气候条件好,光热充足,气候灾害少,则农产品的收成就好。反之,一旦出现气象灾害,农产品就欠收或者无收。所以农民的抗风险能力极为脆弱。今年春季北方出现暖春现象,光照充足,气温回升快,助长了蔬菜的生长,北方菜提前上市供给,这就使得南北方的蔬菜同时进入市场,极大的增加了部分城市蔬菜的供给,使农产品的价格不得不下降,反映在图2上也就是供给曲线从S1移到S2,产量由Q1增加到Q2,于是价格也就由P1下降到P2。 (二)从需求方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分析需求方主要是从蔬菜的消费者以及零售商来考虑的。1.核辐射传言的影响 今年3月份,日本发生了9.0级大地震,进而诱发了核电站的爆炸,自此,核辐射的流言一直传的沸沸扬扬,尽管政府以及相关专家都纷纷出来辟谣,但是这还是影响了消费者的心理,很多人宁愿不吃这些蔬菜,也不愿冒险接受这些蔬菜。因此,露天的叶类蔬菜的需求量减小,很多批发商甚至也拒绝收购叶类蔬菜。在图2上表示为供给和需求曲线分别由S1、D1移动到S2、D2;价格P也就自然而然的下降了。2.肉类等其他替代品菜价相对稳定 近期我国36个城市集市猪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比较 单位:元2011年2月2011年3月2011年4月2011年5月猪肉价格13.3113.4713.7613.78比上月变幅0.6%0.45%+3.9%+0.15% 注:以上数据由家发展和革委员网站公布数据处理而成 2011年全国大白菜现货周度价格行情日期1月28日2月4日2月11日2月18日2月25日3月4日3月11日3月18日3月25日3月1日价格1.051.091.050.970.880.840.850.790.840.87 注:数据来源/html/market/2011-4-7/1820792.htm由上述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进入2011年以来,我国猪肉的价格相对比较稳定,略有上涨,但是涨幅不足以 影响到消费者的正常消费能力。和猪肉一样,我国的大部分蛋禽肉类等产品价格都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其需求量也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与此同时,各种蔬菜的零售价格也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叶类蔬菜的价格并没有大幅度的下降,以大白菜为例,进入2011年1月以来,批发价格有所下降,但还是维持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并没有出现大幅度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老百姓并没有觉得菜价便宜。主要的销售不顺畅集中在从种植户收购这一环节,也就是在这一环节,蔬菜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出现贱卖的现象,甚至有些蔬菜被直接销毁。 如图2所示:当供给量Q增加后,只能以降低价格的形式,使供求维持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 (三)从流通环节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分析 1.蔬菜交易成本上升 交易成本的上升是此次出现叶类蔬菜收购价格极低,而零售价格却基本上相对维持在一个较高价位的重要原因。包括人工成本的上升,交通费用的上升,以及各种费用的收取,使价格从收购价到零售价格之间上涨了近十倍。这些叶类蔬菜都具有运输体积大,价值低,储运费用高等特点。由于多次的能源价格上升,加上蔬菜本来就是流通费用占很大比重,油价的上涨,使得交通的运输成本大幅度的上升,在加上运输途中的过路过桥费、途中花销费用,以及人工成本的上升,增加了流通环节的成本负担。使运输成本成为高过收购成本,成为构成最后零售 的价格的最大组成部分。例如,山东批发价每斤2分钱的白菜,运到南京之后批发价0.2元,零售价0.4元0.5元,中间加价10到20倍。然而,南京的蔬菜批发商和菜贩却表示中间有运费、包装费、人工费用、摊位费以及运输途中的损耗等费用。以至于中间商也在此次“贱菜伤农”现象中没有收到更多的益处。可见,在贱菜变贵的过程中,中间商获利有限。成本升高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农业上游产品税收转嫁的结果,这些重税主义的费用,都转嫁到了价格上,以至于商品很多,价格低廉都卖不出去,农民损失累累。2. 蔬菜流通环节冗长复杂从1979 年我国开始了对农产品收购制度的改革以来,农产品的收购售出由市场的自主调节完成。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小生产方式,使我国农业生产者比较分散,生产者供给者的不集中增加了收购成本及交易费用。另外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不够规范并且没有实现规模经济,流通环节中批发商得层层加价也导致农产品最终价格大大升高。 周阳阳浅析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发表于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1期这也就使得即使蔬菜的收购价格极低的情况下,蔬菜的零售价格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3.蔬菜的保质期比较短 蔬菜作为一种时令产品,保存的时间比较短,保存的费用比较高。所以要把握最佳采摘期,同时,及时的将收获后的蔬菜售卖出去。在运输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破损,以至于进一步提升了蔬菜的成本,扩大了批发价与零售价之间的差距。4.蔬菜销售渠道比较单一 虽然我国部分地区成立了合作社等组织,但是我国农业生产者经营比较分散,主要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收益小,风险大。很多地区有大量的农产品,但是由于交通等种种原因,不能及时的外运出去。以至于即使种植丰收,也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实现增收。农业不仅靠天吃饭,还要靠商贩吃饭。当收购的商贩多,价钱好,能及时将收获的蔬菜售卖出去,那么收益就高。反之,当市场饱和,蔬菜供应多时,农产品的价格就低。形成了一种依靠收购商贩的单一销售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农民的议价能力低,价格机制不完善。一旦商贩不能及时到地里收购农产品时,忙活了数月的农产品最后就只能腐烂在地里了。P(元)P11P21P33Q1Q2Q3Q(万千克)OE2E1E3S1S2S3D 如图所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于三个不同的点,它们的价格分别是P1、P2、P3,分别对应的产量是Q1、Q2、Q3,不难看出P1是蔬菜的零售价格,由于运输过程中对蔬菜的损耗使蔬菜的价格从P2上升到P1,也就是说P2- P1 就是蔬菜在流通环节中的成本,而由于蔬菜的供给增加,使S2移动到S3,这也就使得蔬菜的收购价格从P2进一步降到P3 ,流通成本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挤占了蔬菜收购价格下降的空间,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觉得蔬菜在收购环节低价销售,而它们的零售价格却居高不下的原因,农民的收益从OP2E2Q2减少到OP3E3Q3。可以明显看出产量增加,供给增加了,但是由于价格的下降,使得农民没有在增产中获得更高的利益,相反,甚至由于滞销而出现收益小于成本的现象。蔬菜的供应增长迅猛,出现了南北方蔬菜供应旺季,流通环节各种成本的增加以及费用的上升,以及蔬菜需求的增长幅度有限等原因使蔬菜的收购价格降低,而蔬菜的销售价格却相对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再加上物价,通胀,人民币升值等原因。种子,化肥,农药和人工成本,各种费用的上升,是此次出现“菜贱伤农”的主要原因。 这极大的阻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所以稳定农产品价格,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合理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稳定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对策和建议 (一) 供给方面的对策 1.尽可能全面的获取市场信息 首先,农民应该与时俱进,积极了解和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农民只有意识到市场信息在市场参与中的决定性作用,才能有意识的去防范有市场信心原因导致的损失,他们才能有意识的去调查,搜索和分析市场信息。 邓万春著动员、市场风险和农民行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 其次,政府应该提供相对应的基础配套设施和产业机制。政府作为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的建设者,其主导作用包括: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构建全国农产品信息系统网络体系;通过决策、计划、预算、组织指导、培训和控制等措施,加强对政府拥有的农产品市场信息资源管理;加强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强农产品市场经营者的引导和培训。 赵元凤著中国农产品信息系统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页只有在政府的指导下,农民才可能更多的获得信息,才能更好的把握市场行情。 最后,企业在提供市场信息方面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发展一批专门从事提供农业信息、技术方面提供咨询的企业,这些企业应该在获得一定报酬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向农民提供真实有效的市场信息,成为农民决策的“指向标”。只有通过市场化,引入市场竞争,才能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信息。2.合理控制种植面积和产品种类 此次出现的滞销,主要集中在叶类蔬菜方面,因此,合理控制种植面积和种植品种, 可以获得更好的收益。例如,前两年出现过“蒜你很”“姜你军”等等价格比较高,效益比较好的农产品。只有适时把握时机,结合各种渠道的市场信息,种植市场比较紧俏的产品,才能在农产品种植中立于不败之地。3.成立合作社等组织,提高议价能力 我国主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小规模种植的制度,这种制度是农民种植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同时,由于组织松散,力量分散,面临收购商的报价,收购商说多少钱就多少钱,他们毫无讨价能力。所以应该成立合作组织,增加农民在出售农产品时的议价能力。 (二)需求方面的对策1.平息核辐射传言 从短期来说,国家应该加强核辐射等知识的宣传工作。同时社会应该长期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倡导多吃蔬菜。2.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保障体系,稳定农产品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形成有供求决定,供求的动态实现过程就是价格的形成、传递、接收过程,准确、及时、有效的价格对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和供求均衡的实现具有核心的作用。 价格是供求双方经过市场交易竞争的结果,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无数的供求双方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终形成的市场价格即为均衡价格。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形成的价格,通过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商品流通传递给每一个市场主体,在价格引导下,每个市场主体调整自身的生产或消费行为。在供大于求时,即在价格低,卖出难的情况下,生产者会减少生产规模或调整生产结构;在价格较高的情况下,生产者则会扩大规模,增加生产。 农产品市场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价格的形成独立于任何一个市场主体,每个市场主体都只是价格接收者。而且市场主体往往都是在接收了价格后才会调整自身的供求子行为,调整过后供求会通过市场交易进一步的影响价格的形成,而变动了的价格则又反过来影响主体的供求行为,如此循环往复。所以,政府应该积极建立平稳的价格调控体系,降低农民的种植风险,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 3.扩大销售渠道,加强与超市,餐饮等行业的合作 扩大销售渠道是扩大农产品需求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无数菜农正是因为种植产品销售不出去而犯愁。加强与超市、餐饮店的直接合作,可以降低种植风险,稳定产品价格,降低中间流转的成本和费用。4.延长产业链,对相关产品进行深加工由于市场调节所特有的弊端,很难实现供求平衡,所以可以延长产业链,对相关产品进行深加工。可以有效避免因为种植过多,供给过剩而造成价格下降,有效避免滞销现象的出现。同时,对产品的深加工也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缓解蔬菜滞销的同时,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 流通环节的对策1.完善政府职能,在税费方面提供扶持和优惠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能,运用各种方法,对农村、企业以及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当然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说课稿
- 全国粤教清华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3节《体验智能助手》教学设计
- 高级催乳师考试卷及答案
- 我的学习习惯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二年级上册-浙教版
- 保健食品基础知识培训
- 本册综合说课稿小学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上册湘美版
- 31.《我能行》 教学设计-心理健康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 2025年家政服务与管理人才高级职业能力与面试题解答
- 口播类知识文案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中国铁建县域高铁项目试验员招聘考试备考建议与资源
- 肿瘤患者家庭肠内营养护理
- 《拒绝沉迷手机远离“垃圾快乐”》班会课件
- 沉井顶管施工方案
- 锅炉设备更换技术方案
- 班次调度冲突解决
- 管理会计学 第10版 课件 第1、2章 管理会计概论、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
- 领导科学之领导用人(经典)
- 大米先生管理制度
- 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PPT
-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解读
- GB/T 42695-2023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木棉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