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墨特色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古墨特色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古墨特色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古墨特色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doc_第4页
古墨特色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墨特色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一、概况 XX地处XX省西南边陲,XXX西北部。东与XXX相连,南与XX毗邻,XXX交界,北与XXX接壤。县城距省会XX520公里,距XXX驻地10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1公里,总面积3335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8%。境内最高海拔3098.7米,最低海拔919米,属中亚热季风气候带,有雨热同期、干凉同季的特点。全县辖13个乡镇、183个行政村、4个社区,常驻人口46万人,一直世居着彝、苗、回、佤、傣、畲、布朗、傈僳、拉祜等二十三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3287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0.9%。各民族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风情民俗、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审美观及特有的自然、古朴、豪放的性格。至今仍保存着传统的民族风俗习惯和传统的劳作方式。 XX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历史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是著名的“世界滇红”之乡和“滇红”茶的发源地,茶文化悠深古远、闻名海内外。全国第二大水电站XX电站位于XXX和XXX交界的澜沧江中游河段。XXXXXX电站的建成,自然形成了澜沧江百里长湖生态旅游观光带,世界目前最高的双曲拱坝更是引人瞩目,古墨村与A级旅游景区、滇西第二大孔庙、清康熙年间修建的万祥寺、莲净庵、石洞寺、似人似物的 巨石奇景、云岩双阁、红龟山文笔塔、燕子岩瀑布群、琼岳大寺遗址、灵应山寺、大兴温泉、观音阁、百里长湖生态旅游区、“玉砚塔”、“三宫仙洞”、“尖山寺”、鲁史古镇、四十八道河原始森林及澜沧江、黑惠江自然风光等旅游景点连成一线。 诗礼乡位于凤庆县最北端,东南与凤庆县鲁史镇相接,东北与大理州魏山县隔江相望,西北与保山市昌宁县毗邻,属三州市结合部,由彝语“史力”音译而来,取“诗书礼仪之乡”之意而得名。诗礼历史悠久,开发较早,有玉砚塔、孔雀山寺、华藏庵、慈云阁、灵玄阁、圣谕堂、古磨房群和自然村落等古迹和人文景观,其中:保存比较完整、保护开发价值较高的属古墨的古磨房群和自然村落。 古墨村,地处诗礼乡西边,距乡政府所在地6.4公里,到村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109公里。东邻诗礼村,南邻清华村,西邻鲁史镇河边村,北邻牌房村。辖新民、新河、平村等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15户,有乡村人口1336人,其中:农业人口1332人,劳动力510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64人。全村国土面积12.05平方公里,海拔187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460毫米,全村耕地面积1122亩,人均耕地0.8亩,林地16505亩。农民收入主要以泡核桃、茶叶、烤烟等农作物为主。 古墨村因境内古墨河上游保存有完整的古磨房群等8处富有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乡土建筑群,xx年1月古磨房群被云 南省人民政府颁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特色文化旅游乡村开发的理想区域。 二、项目背景 对诗礼乡古墨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水磨房群及历史悠久的玉砚塔、石拱桥、格步路冶炼旧址、华藏庵、圣谕堂遗址、大山河造纸房遗址、水电站旧址、玄灵阁进行修复,建设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及道路,打造风格独特、别无我有的休闲旅游风景区。 三、项目编制依据 (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二)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三)XXX十?二五旅游事业发展规划; (四)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 (五)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章开发思路 一、目标任务 古墨开发与保护的总体原则是“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保护为主、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综合发展”。通过合理的保护开发利用,将古墨稀缺的特色乡村资源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在充分保护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新建一批古磨房、石板房、石板路、石板桥,逐步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和餐饮食宿服务的新农村农家乐,深入挖掘古墨历史文 化和传说故事,将古墨建成自然、生态、安逸的体验式、观光型的目的,打造名符其实的“与石结缘的村庄古墨”。 二、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xx年至xx年。主要工作任务为建设一条进村公路;保护、修缮、新建一批古磨房,使之达到50座以上的规模;修建一部分具有山村特色的入户石板路、石桥路;建成5户左右功能配套的可供游客食宿体验的特色农家院落,启动部分民居房改造建设。 第二阶段:xx年至xx年。建设一批特色农家庭院,继续开发一部分可供游客食宿体验的农家院落和农村民居。配套相关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着手开发火腿、土鸡、大泡核桃、水磨面、碾子米等部分生态食品。 第三阶段:2018年至2020年。对古墨建制村的农户院落进行大范围的保护建设,健全完善行人道、入户路、停车场、垃圾池、果皮箱等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特色乡村。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领导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指导古墨保护开发有关工作的作用。管理委员会认真做好特色乡村保护开发的规划管理和协调工作,拟定加快特色乡村保护开发的相关意见,按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关规定抓好现有资源的保护,按照保护开发的工作要求组织好各个阶段工作的实施。 (二)科学编制规划,严格依法用地 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特色乡村保护开发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村庄规划等相衔接,以保障保护开发顺利实施。同时,古墨一切用地包括永久性建设和临时建设,都必须经管委会审核同意后方可上报审批,凡没有管委会意见的,一律不得启动建设。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不破坏现有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在现有景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对石板路、石板桥、石墙、石头房、石屋顶、石院场等进行修缮、新建、改扩建,尽快提升整体效果。 (四)制定完善投入机制 一是将项目性质相类,资金用途相近的项目充分融合到保护开发中;二是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相关职能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三是新建民居房按照县新农村建设的补助标准给予补助;四是对原有古磨房给予适当的保护经费,新建的给予合理的补助。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中共凤庆县委、凤庆县人民政府把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要务,开发诗礼古墨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的提出,就是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解决凤庆人民脱贫致富,以及满足社会、经济需要的重大 古墨特色乡村旅游开发项目 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基本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1.5综合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1.6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项目建设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市场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市场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4.1项目选址.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建设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建设内容及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建设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建设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6.1技术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6.2生产技术方案及途径.错误!未定义书签。 6.3产品生产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6.4原材料供应.错误!未定义书签。 6.5关键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工程建设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7.1总图运输.错误!未定义书签。 7.2建筑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7.3结构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7.4给排水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7.5电气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8.1节能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8.2环保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项目工程管理与劳动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 9.1工程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9.2劳动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项目前期阶段.错误!未定义书签。10.2项目准备阶段.错误!未定义书签。10.3项目实施阶段.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投资估算.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招投标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12.2招标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12.3招标组织形式.错误!未定义书签。12.4招标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12.5招标信息发布.错误!未定义书签。13.1分析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13.2经济费用、效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3.3财务指标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3.4评价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四章社会效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14.2项目对当地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14.3项目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五章研究结论与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研究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15.2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论 一、概况 #地处#省西南边陲,#西北部。东与#相连,南与#毗邻,#交界,北与#接壤。县城距省会#520公里,距#驻地10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1公里,总面积3335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8%。境内最高海拔3098.7米,最低海拔919米,属中亚热季风气候带,有雨热同期、干凉同季的特点。全县辖13个乡镇、183个行政村、4个社区,常驻人口46万人,一直世居着彝、苗、回、佤、傣、畲、布朗、傈僳、拉祜等二十三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3287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0.9%。各民族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风情民俗、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审美观及特有的自然、古朴、豪放的性格。至今仍保存着传统的民族风俗习惯和传统的劳作方式。 #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历史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是著名的“世界滇红”之乡和“滇红”茶的发源地,茶文化悠深古远、闻名海内外。全国第二大水电站#电站位于#和#交界的澜沧江中游河段。#电站的建成,自然形成了澜沧江百里长湖生态旅游观光带,世界目前最高的双曲拱坝更是 引人瞩目,古墨村与A级旅游景区、滇西第二大孔庙、清康熙年间修建的万祥寺、莲净庵、石洞寺、似人似物的巨石奇景、云岩双阁、红龟山文笔塔、燕子岩瀑布群、琼岳大寺遗址、灵应山寺、大兴温泉、观音阁、百里长湖生态旅游区、“玉砚塔”、“三宫仙洞”、“尖山寺”、鲁史古镇、四十八道河原始森林及澜沧江、黑惠江自然风光等旅游景点连成一线。 诗礼乡位于凤庆县最北端,东南与凤庆县鲁史镇相接,东北与大理州魏山县隔江相望,西北与保山市昌宁县毗邻,属三州市结合部,由彝语“史力”音译而来,取“诗书礼仪之乡”之意而得名。诗礼历史悠久,开发较早,有玉砚塔、孔雀山寺、华藏庵、慈云阁、灵玄阁、圣谕堂、古磨房群和自然村落等古迹和人文景观,其中:保存比较完整、保护开发价值较高的属古墨的古磨房群和自然村落。 古墨村,地处诗礼乡西边,距乡政府所在地6.4公里,到村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109公里。东邻诗礼村,南邻清华村,西邻鲁史镇河边村,北邻牌房村。辖新民、新河、平村等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15户,有乡村人口1336人,其中:农业人口1332人,劳动力510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64人。全村国土面积12.05平方公里,海拔187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460毫米,全村耕地面积1122亩,人均耕地0.8亩,林地16505亩。农民收入主要以泡核桃、茶叶、烤烟等农作物为主。 古墨特色乡村旅游开发项目 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提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申请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项目建设条件落实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项目单位财务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项目建设背景及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项目建设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项目建设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发展蔬菜配送的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市场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市场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市场前景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原材料供应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市场风险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5销售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5.1项目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设计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5.3平面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5.5系统运行技术参数及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5.6设备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5.7卫生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项目实施进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6.1建设期.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实施进度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总投资估算及资金.错误!未定义书签。 7.1投资估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7.2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项目效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