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论文)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学位类型学位类型 : 学术型学位 学科学科(专业学位类别)(专业学位类别) : 马克思主义理论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 : 田娟 作者学号作者学号 : 09011305023 导 师 姓 名 及 职 称导 师 姓 名 及 职 称 : 宋元林 教授 实践导师姓名及职称实践导师姓名及职称 : 学院名称学院名称 : 马克思主义学院 论文提交日期论文提交日期 : 2012 年 6 月 6 日 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予单位 : 湖 南 科 技 大 学 the research on network languag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ype of degree academic degree discipline (type of professional degree) marxism theory candidate tian juan student number 09011305023 supervisor and professional title professor song yuanlin practice mentor and professional title school school of marxism date jue 6,2012 university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 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 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i- 摘摘 要要 网络语言,作为信息技术环境下一种新的语言形态,在彰显时代特征、反映 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状况的同时,也因其自身所包含的特性,在给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挑战。基于此,网络语言成为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综合文献资料法、学科交叉法、 调查研究法等多种方法,以网络语言的内涵为逻辑起点,以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内在关系为主线,深入探讨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 其原因,最后提出运用网络语言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本研究正文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 创新之处等四个方面。 第二章,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其分类。首先从对网络语言的内涵进行分析,主 要是从广义、狭义两方面进行对网络语言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分析了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其分类。 第三章,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原因分析。首先从积极和 消极两方面来阐述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其中,积极影响主要 从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拓展大学生的思维创新、加强主客体的有效沟通和加快 主客体的平等互动等四个方面来阐述;消极影响主要从形成主客体间的沟通障碍、 冲击大学生主流价值观、过度依赖网络虚拟环境和制约了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等四 个方面来论述;同时对其产生积极、消极影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运用网络语言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主要从提高教 育者的网络语言能力、制定网络语言规范、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性引导和构建网络 语言监管机制等四个方面加以探讨。其中,提高教育者的网络语言能力主要包括 教育者要理性认识网络语言和加强教育者网络语言的培训两方面;制定网络语言 规范主要包括规范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基本内容两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性引 导包括树立正确的网络语言观和引导大学生规范使用网络语言;构建网络语言监 管机制主要包括监管机制的内涵和主要的监管机制两方面。 关键词:关键词:网络语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ii- abstract network language , as a new sort of language under the atmosphere of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 on the one hand, underlies the spirit at the time and reflects the condition of social life and peoples ideology; on the other hand, brings about the good opportunity and great challenge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by virtue of its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 for this reason,network language has become the hot iss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study. this paper,with the theories of selection material,interdisciplinary and survey study, beginning with connotation of network language, lining with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network languag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makes a profound analysis of the impacts of network languag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 and their roots , and giving the countermeasures to upgrade the effec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by virtue of network language. this paper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 part1.introduction.it includes the background, purport, the theory, the method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part2.it prob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 of network language. it probes the connotation of network language from both broad sense and narrow sense, and then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 of network language. part3.it probes the impacts of network languag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and their roots .firstly,it elaborates the effects of network languag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from aspect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it expounds the positive effects from four aspects: strengthening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expanding the thinking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strengthening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and speeding up the equal interac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the negative effects mainly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fields: forming the -iii- communicative impediment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shocking the main stream value of college students, excessively depending on internet environment, restricting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meanwhile probing the roots of positive influences and negative influences. part4.it ex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upgrading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make use of network language. these measures includes four aspects: improving the work ability of educator,strengthening the rational guide for college students,establishing the network language norms and constructing the mechanism of supervision over network language. among then,improve the network language educators abilities mainly including that the educators to rational understanding the network language an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network language of two aspects.plan network language specification mainly includ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two aspects;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rational guide including that sets up the correct network language viewpoint and guide the students to regulate use network language; construct network language supervision mechanism mainly includes supervision mechanism connotation and the main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two aspects. key words: network languag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摘摘 要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6 1.4 创新之处 .6 第第二章二章 网络语言的内涵、特征及分类网络语言的内涵、特征及分类.9 2.1 网络语言的内涵和特征 .9 2.1.1 网络语言的内涵 .9 2.1.2 网络语言的特征 . 10 2.2 网络语言的分类 . 14 2.2.1 数字型 . 14 2.2.2 翻译型 . 15 2.2.3 字母型 . 15 2.2.4 符号型 . 15 2.2.5 图片动画型 . 16 第三章第三章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原因分析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 17 3.1.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及原因分析 . 17 3.1.1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7 3.1.2 产生积极效应的原因分析 . 20 3.2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原因分析 . 24 3.2.1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24 3.2.2 产生消极效应的原因分析 . 27 第四章第四章 运用网络语言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运用网络语言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 31 4.1 提高教育者的网络语言能力. 31 4.1.1 教育者要理性认识网络语言 . 31 4.1.2 加强教育者网络语言的培训 . 32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4.2 制定网络语言规范 . 33 4.2.1 规范的基本原则 . 36 4.2.2 规范的基本内容 . 37 4.3. 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性引导 . 33 4.3.1 树立正确的网络语言观 . 34 4.3.2 引导大学生规范使用网语 . 35 4.4.构建网络语言监管机制 . 38 4.4.1 监管机制的内涵 . 38 4.4.2 主要的监管机制 . 39 结结 语语 . 4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43 附录一附录一:关于大学生与网络语言的调查问卷关于大学生与网络语言的调查问卷 . 49 附录二附录二:关于教师与网络语言的访谈提纲关于教师与网络语言的访谈提纲 . 51 附录附录三: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三: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52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全新的语言形态,它是我们多元文化的一种体现。网络语 言不仅体现在网络虚拟空间,而且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并影响着大学生。作为一 种沟通工具,网络语言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载体。因此,研究网络语言与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具有重要的意 义。本章节着重探讨选题缘由及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明晰研究思路与方 法和创新之处等四个方面。 1.1 选题选题缘由及意义缘由及意义 从 1994 年至今,互联网的发展迄今才几十年,但它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 卷全球。可以说,互联网风暴似乎一夜之间席卷了我们的生活。人们从网上获取 资料、发布信息、网络购物、网络交友、网络娱乐,这些俨然已成为人们“现代 化生活”的标志。网络生活催生了信息时代的“新兴贵族”,它使人们轻松跨越 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使沟通联络、信息获取、购物娱乐变得越来越便捷,也丰富 了人们的生活。“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地球具备了真正的地球村的含义”。 网络的迅速发展产生了新的语言形式,即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新千年的重要 发展”。 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代 码,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目前已经形成燎原之势,蔓延至人类生活的政治、 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其来势之凶猛、生命力之强、覆盖面之广都让人们为之 侧目。如果你至今还没听说过“打酱油”、“有木有”、“美眉”等网络词语, 恐怕大家要将你视为“另类”了,这些互联网上四处可见的充满了活泼生动、幽 默风趣风格的言语。从语言学魅力的视角去看,网络语言新颖奇特、不拘一格, 而且读起来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就目前来看,网络语言使用的群体主要是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外语知识, 并能熟练运用互联网的青年大学生。 据 cnnic 第 27 次互联网报告显示, 截至 2010 年 12 月底,中国网民数目前已达 4.57 亿,宽带网民有 4.5 亿,其中,年轻网民表 赵越.网络语言:信息时代的言说方式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英戴维克里斯特尔,语言与英特网m.上海科技教育出社,2006:173 第一章 绪论 -2- 现得十分活跃。按照职业结构划分,学生比例占了 30.6%,远远超出企业公司职员 的 16.2%; 按照年龄结构划分, 分布在 20-29 岁的占有 29.8%, 10-19 岁的占有 31.8%, 30-39 岁的占有 23.4%。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主要力量, 他们在网络交流中创建了一种全新的语言体系网络语言,并且这种语言从起 初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和不被众人接受,到后来的逐渐获得网民认可、被网民 广泛使用和传播,并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语言体系。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 性和网络虚拟空间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和传统一代在学习、生活、交流、思维方 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形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网络通用语言,而且在平常交流 中他们经常使用这类语言。可以说,网络语言的“旋律”时常萦绕在大学生耳边, 像“给力”、“囧”、“杯具(悲剧)”、“肿妹办(怎么办)”、“神马都是 浮云”、“有木有”等网络流行词已经“日常生活化”了,大学生在日常交流中 会脱口而出、张口就来。可以说,网络语言是大学生的常用俚语了,并已经相当 口语化了,像“给力”、”神马都是浮云”、“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 妈叫我回家吃饭”、“我爸是李刚”等用语都频繁出现在近几年的春节联欢晚会 的直播现场,连学校附近快餐店都紧跟时代节奏和步伐,在菜单名上美其名曰: “神马套餐”,“给力套餐”,还有近期网上流行的视频某高校学生在答卷 中写满了各种网络语言,还有关于网络语言的考题都出现在今年公务员的考题 中可见,网络语言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它已遍布我们的生活,面对它 的汹汹来势,不由得引起了我们的思考:这种新兴语言反映了大学生的哪些思想 状况和心理动态,对大学生会带来什么影响,特别是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会 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可以说,网络语言的蓬勃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 机遇又是挑战。在此背景下,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也日益突出,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重新审视网络语言,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创新网络思 想政治教育方式,开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可见,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 政治研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对这方面的研究也迫在眉睫。 网络语言不仅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在广泛传播 于网络空间和渗透进现实生活的同时也成为了大学生使用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网络语言的复杂性和多元化特征,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 带来了挑战。就像西哲说过的:一切社会进步都有一个共同点,它总是左手扔给 人类一束光灿灿的金羊毛,右手又悄悄拿走人类原来拥有的东西。从某个层面上 第 2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eb/ol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95338825d2556html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3- 来说,网络语言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没有约束的失衡”,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 “浮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还带来了“一系列的道德行为失范”现象等负面影 响。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网络语言现象,要用辩证的、正 确的态度来看待网络语言的发展。可以说,在当前如何更好运用网络语言来实现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 育的与时俱进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拟以网 络语言的主要使用者当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新的视角审视网络语言对当 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本文把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 践意义。从理论层面来看,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为丰富思想政治 教育载体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学理基础。就实践层面而言,将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研究,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新方式,有利 于我们从新的视角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充实思 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同时,也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可参考的范式,从而提高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实 效。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研究视角逐渐趋向新颖化 和多样化,研究内容在不断丰富,研究深度也在不断加深。其中,研究成果主要 有词典、专著和论文三方面。首先,词典主要有我国的第一本网络词典易文 安编著的网络时尚词典;于根元编著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网友共同研 究编著的网络词典金山鸟语通。其次,在专著上,我国第一本研究网络 语言的是于根元主编的网络语言概说;在吕明臣、李伟大等编著的网络语 言研究中揭示了网络言语交际的性质、特征和过程;成蕾的网络流行语, 刘能镛、马长安的网络语言与语文教育等。这些论著都从不同的视角阐述和 探讨网络语言的相关问题,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在论文方面,笔者登录中国知网网站查询,通过“题名”项检索关键词“网络语 言”,发现从 1994 年至 2012 年我国共发表网络语言方面的论文 1424 篇(不包括 报纸发表论文、各种会议论文、博硕学位论文)。其中 19942000 年前只有 16 第一章 绪论 -4- 篇; 从 2001 年至 2004 年共发表网络语言方面的论文 145 篇; 而 2005 年至 2010 年 则共发表 1028 篇,从 2011 年起截止到 2012 年 3 月 7 日,发表论文 235 篇。根据 以上数据,可以说我国对网络语言真正开始研究是从 2000 年以后才开始的,此后 人们对网络语言的关注度也在逐年提高。随着这些词典、著作的出版和学术论文 的刊出,对促进网络语言的研究和提高网民的网络信息素养,运用好网络语言这 把“双刃剑”来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我国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视角已不局限于早期的收集整理网络语言, 分析其特征、类型、原因、提出规范的对策等,而是呈现出跨学科和多元化研究 的发展趋势,众多学者和专家分别从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专业视角审视网络语言, 并从跨学科的视角来借鉴的研究。 尽管目前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已掀起新浪潮,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对 “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专题研究的尚且不多,与其相关的研究 成果不少。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相关的文章目前仅几十余篇。其中董雅致、相明的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的 调查与引导、杨彦宝、张金帅等的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现状分析主要是对 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贾金玲等的网络语言看大学生心态变 化、罗颂华的从网络语言看大学生青春心态主要是通过对网络语言特点来 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动态;范松仁的大学生网络语言的“慎独”伦理审视;汪 德平、罗颂华的从网络语言看德育中的沟通障碍问题;卢姗的浅析网络语 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王铁红的大学生网络语言的构成特点和 规范;张有平、牛光夏的解析大学生网络语言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孙文杰的浅谈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影响、张墨飞、张蕾的浅谈网络语言对 当代青年学生的影响等文章主要是通过分析网络语言的特点、流行成因及其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来探讨。纵观这些文章,我国对网络语言与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从 2005 年开始有所涉及,最近几年才逐步走向研究之路。 在专著研究成果上,对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研究的专著鲜少 涉及。其中部分书籍提到相关内容,像张再兴教授等编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一书中第四篇的部分章节通过对网络话语的分析,谈 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网络传播伦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一 书中第五章中主要从伦理学视角对网络语言产生背景,特点及其类型进行阐释, 并分析网络语言不良现象及其成因和如何规范网络语言等;霍福广、刘社欣等编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5- 著的信息德育论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研究一书中也提 到相关的内容。 国外学者对于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鲜为少见,主要散见于 对网络语言的相关研究。国外对网络语言的探究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技术的 发展和兴起。如今,网络语言的话题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在杂志 language 和 elt journal 上曾频繁出现关于网络语言研究的文章。其中网络语言相关著作 成果,有迈克尔海姆的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麦克卢 汉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英国知名语言 学家、剑桥百科全书语料库主编戴维克里斯特尔(david crystal)出 版了语言与因特网,是国际上第一部由主流语言学家撰写的论述网络语言现 象的著作。从语言学的视角上,列夫曼诺维奇(lev manovich)所著的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中就提出,“网络语言呈现出散射的特点,其运用上稍 有规范,不强调认同,消解现实社会中的共同语言习惯,重视新语言的创造和新 观点的形成” 。“网络和语言”研讨会于 1997 年在美国哈特福德大学世界语言 问题研究和资料中心召开,会议邀请了众多享誉国际的语言学专家,并讨论了网 上语言、英语的网络通用语的地位问题及互联网上语言教学问题。西班牙于 2003 年召开了首次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和语言”国际研讨会第一届国际网络语言 研究大会。这两次会议标志着网络语言已经走向世界,引起了全球范围语言专家 的关注。美国是世界网络大国,自然网络语言也不在少数。据华盛顿邮报报 道,为了与学生交流,美国全国英语教师协会和国际阅读协会协作,教全国老师 如何认识网络语言。 像美国微软曾内部规定,为了节约时间,允许使用社会流行 新词,不会使用的人被认为是缺乏“企业文化”素养。 英国承认网络语言是一 种文化,并已将网络词汇编入辞典。在德国,网络语言对书面语的影响不如我国。 德国网民极少将网络语言的特殊运用和表达运用到网络以外的文字交流上去。不 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趋势也不能完全断定。可见,国外对网络语言的研究 也是相当重视,尽管在文化上有很多差异,但其中很多方法、途径还是值得我们 批判地借鉴。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术界专门就“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专 题进行的研究尚且不多,但相关研究成果已有不少,并且这些研究成果对该专题 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就网络语言的内涵、特点和分 http: /blog. sina. com. cn/s/blog_4713621301000azc. html 武小军,行话.网语:语言的反域化及语域模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7): 214. 第一章 绪论 -6- 类,网络语言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及原因分析,运用网络语言提升大学思想政治 教育实效的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1.3 研究思路研究思路及及方法方法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思路为:首先,从网络语言的内涵、特征及分类入手,让 大家对网络语言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其次,从网络时代背景来分析网络 语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再次,运用网络语言提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最后,进行全文的总结。 本论文拟综合文献资料法、学科交叉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进 行研究,主要体现为:借助于学校图书馆、互联网、书籍等工具和途径来广泛收 集国内外对网络语言研究成果的相关资料;将国内外对网络语言的相关研究进行 比较分析,进一步分析国内外方面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和存在的差距,从而对我国 网络语言研究提供进一步的借鉴和参考;综合运用哲学、政治学、教育学、伦理 学、心理学、传播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适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实 践中,并根据实践反馈对本论文研究做出相关调整。 1.4 创新之处创新之处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用以下方面: 首先,本学位论文的研究视角新颖独特。近些年来,关于对网络语言或思想 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研究很多,在众多研究成果中,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视角多为 从语言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着手,把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 起来进行的研究甚为少见,探讨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问题可谓 是迫在眉睫,而且相关学术成果鲜少有之。因此,本研究将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系统研究,通过对网络语言的概念、特点、分类进行梳理, 进而对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原因分析,并提出运用网络语言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其次,研究内容上有创新。本学位论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网络语言 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现状的调研和对教师的专项访谈,掌握了第一手大学生网 络语言使用情况及对网络语言认识进行剖析:网络语言在大学生应用中的广泛普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7- 遍性,网络语言的使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并提出 了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勇于将网络语言运用在思想政 治教育活动中,利用网络语言的优势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实效。 第一章 绪论 -8-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9- 第二章第二章 网络语言的网络语言的内涵、内涵、特征及分类特征及分类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是网络时代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的产物。因此,探讨网络语言的内涵、特征及其分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网络语 言至关重要,对于我们更好把握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并将网 络语言适时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网络语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 奠定基础。 2.1 网络语言的内涵和特征网络语言的内涵和特征 要认识和了解网络语言,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网络语言,也就是要了解网络语 言的内涵。 2.1.1 网络语言的内涵网络语言的内涵 一般来说,研究者将网络语言分为广义的网络语言和狭义的网络语言两种。 1 1. .广义的网络语言广义的网络语言 语言(language)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并 用来表达的各种符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英国著名学者洛克指出,语 言是“用以记录我们的思想和用来向别人交流我们思想的工具。”语言是一种社 会现象,是人们交往的重要工具,也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它同人的思维 有密切的联系。早期对网络语言进行研究的劲松、麒可认为,广义的网络语言是 与网络时代、e 时代出现的与互联网和电子技术有关的另类语言。周洪波认为,网 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1) 与互联网相关的专业用语,如网站、浏览器、病毒、宽带、聊天室、网上冲浪等。 (2)与互联网相关的特别用语,如黑客、第四媒体、电子政务、虚拟空间等。 (3) 在互联网上交流的习惯用语、俚语,具有特殊表达方式或特定含义的用语。如大 学生常用的网络语言,如英文缩略语:“bb”(再见) ;网络生成语:“羡慕嫉妒 恨”;谐音型:“版主”(斑竹) ;英文缩写加数字合成型:“f2f”(面对面); 语法表现形式:“郁闷 ing”(郁闷状态中)、“吃 ed”(吃过了)、“朋友 s” 第二章 网络语言的内涵、特征及分类 -10- (朋友们)等这些是大学生网民在 qq、聊天室、论坛、bbs 上聊天时常用的 网络交际用语。 那么,广义的网络语言的前面两类都是与计算机、互联网有关的专业术语和 特定用语,不属于本学位论文的讨论范围。 2 2. .狭义的网络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 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活跃在网络空间的依靠网民群体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主 要通过青年大学生网民在聊天室、bbs、qq 和论坛等公共言论空间进行沟通交流时 所使用的语言,是社会发展到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由于青年大学生是网 络语言的主要创造者和使用者,加上他们年轻化的个性特征,创造的语言往往具 有独特的风格,不仅彰显时代气息,也最能反映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在维基 百科网对网络语言的解释是:“即互联网常用语,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它广 泛地出现在聊天、论坛(bbs)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人 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 它的素材主要来源于各种方言、俗语、外语、谐音、 缩略语等等,属于混合型语言”。 网络语言通俗的说是在互联网上使用的具有 一定风格特色的通用语言。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认为网络语言是网民在互联网络上沟通交流的一种常用 语言,它可以通过文字、数字、字母、图片、动画、符号等多种形式,运用缩略、 谐音、变形等多种形式,在网上沟通时具有较强媒介性的个性另类特征,在互联 网推动下形成的一种便捷、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红酒生意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艺人经纪合同范本:主播艺人签约协议(律师专业风险评估与批注)
- 红楼梦翻译对比课件
-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模式与绿色产业国际合作2025年研究
- 娱乐活动组织与安全保障协议
- 2025年太阳能光伏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改造案例集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市场技术创新与充电设备创新研究报告
- 新能源汽车行业2026年市场深度解析:技术创新驱动310亿美元市场规模
- 2025年后视提篮镜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社会工作实务初级)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2030中国汽车工程服务外包(ESO)行业现状调查与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 职业中学数学课件学习方法
- 2025年中国药用菌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软陶教学课件
- 2025年黑吉辽蒙高考化学试卷真题解读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美术教育学新编
- TCDSA 201.22-2024 呼吸气体质量分析仪
-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试题及答案
- 二年级语文(统编版)二年级上册学习导引课课件
- 人工智能全套课件下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