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并报表管理业务手册一、基础管理31.1合并范围确定31.2合并方法确定31.3母子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前的管理规范51.3.1母公司部份51.3.2子公司部份6二、合并报表相关业务日常账务处理62.1合并报表涉及的会计科目62.1.1权益类业务62.1.2内部交易类业务82.1.3内部往来类业务92.2与合并报相关科目的账务处理92.2.1权益类的账务处理92.2.2内部交易类账务处理112.2.3内部往来类账务处理12三、合并个别报表数据收集12四、调整分录编制124.1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下的金额调整12五、抵消分录编制135.1权益抵消135.1.1权益法下的权益合并抵消135.1.2成本法下的权益合并抵消165.2内部往来抵消195.2.1涉及抵消的业务及账户195.2.2对账方式195.2.3抵消分录205.2.4常见业务问题及处理方法205.3内部交易抵消205.3.1涉及抵消的业务及账户215.3.2对账方式215.3.3抵消分录215.3.4常见业务问题及处理方法255.4合并现金流量表的抵消分录编制255.4.1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255.4.2合并现金流量表抵消分录编制的规则:25六、报表合并266.1合并资产负债表276.2合并利润表276.3合并现金流量表296.4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296.4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30前言 作为一线实施顾问,在指导客户使用EAS合并报表功能时,对于客户提出的相关业务问题,总是会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到处查找相关书籍。本业务手册旨在帮助实施顾问提高合并报表的业务知识,能在更高的角度帮助客户解决实际业务操作方面的问题。作为合并报表业务手册,将从与合并报表相关的科目体系设置、日常账务处理、抵消分录编制、合并报表编制等几个方面介绍合并报表的业务知识。因时间仓促,本手册的第一稿在内容完整性方面出现难免遗漏,敬请原谅并提供宝贵意见,我们将持续进行修正,在后续版本补充完善。一、 基础管理1.1合并范围确定确定合并范围的基本原则: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母公司应当将其控制的所有子公司(含特殊目的主体等),无论是小规模的子公司还是经营业性质特殊的子公司,均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1.2合并方法确定合并方法主要有顺序法和平行法两种,两种方法最终抵消后的结果是相同的,差异主要是在抵消过程中少数股东权益的处理,详细见以下抵消举例:A平行法的合并过程:a.权益抵消对于平行法合并,只需要在集团层面,集团按对各公司的综合持股比例,进行权益数据的抵消;如:蓝海集团下设A、B两个全资控股子公司,A公司下设控股60%的C公司,同时B公司也对C公司控股20%,B公司下设控股40%的D公司,同时C公司持有D公司30%的股份,投资关系如下(注:各子公司的实收资本都是100,暂时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都已经调整为权益法数据):投资公司被投资公司持股比例金额蓝海集团A公司100%100蓝海集团B公司100%100A公司C公司60%60B公司C公司20%20B公司D公司40%40C公司D公司30%30蓝海集团A公司B公司C公司D公司按平行法进行权益抵消的分录如下: 蓝海集团对A公司的权益抵消借:实收资本 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0蓝海集团对B公司的权益抵消借:实收资本 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0蓝海集团对C公司的权益抵消借:实收资本 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A/C) 60 长期股权投资(B/C) 20 少数股东权益 20蓝海集团对D公司的权益抵消借:实收资本 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D) 40 长期股权投资(C/D) 30 少数股东权益 30b.内部往来、内部交易抵消对于平行法进行合并时,所有的内部交易、内部往来直接按总额进行抵消。B顺序法的合并过程:a. 权益抵消按顺序法进行合并时,需要从下往上逐级按持股比例对权益数据进行抵消;如:蓝海集团下设A、B两个全资控股子公司,A公司下设控股60%的C公司,同时B公司也对C公司控股20%,B公司下设控股40%的D公司,同时C公司持有D公司30%的股份,投资关系如下(注:各子公司的实收资本都是100,暂时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都已经调整为权益法数据):投资公司被投资公司持股比例金额蓝海集团A公司100%100蓝海集团B公司100%100A公司C公司60%60B公司C公司20%20B公司D公司40%40C公司D公司30%30蓝海集团A公司B公司C公司D公司按顺序法合并的抵消分录:C公司对D公司的合并抵消:借:实收资本 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0 少数股东权益 70A公司对C公司的合并抵消:借:实收资本 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0 少数股东权益 40B公司对D公司的合并抵消:借:少数股东权益 40 贷:长期股权投资 40 (因C公司在做对D公司抵消时已经有70的少数股东权益抵消,现在冲回来)B公司对C公司的合并抵消:借:少数股东权益 2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0 (因A公司在做对C公司抵消时已经有40的少数股东权益抵消,现在冲回来)蓝海集团公司对A公司和B公司的合并抵消:借:实收资本 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00 报表项目平行法抵消后顺序法抵消后借方贷方借方贷方实收资本400400400400长期股权投资350350350350少数股东权益50506011050b. 内部往来抵消、内部交易抵消处理按顺序法进行合并的内部往来业务,各单位需要逐级向上报所处合并范围内的内部往来明细表,抵消数据各级进行抵消;1.3母子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前的管理规范1.3.1母公司部份1.统一子公司的会计政策a. 统一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编制个别财务报表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是会计事项核算的依据,不同的会计政策下核算的会计数据会造成极大差异,所以统一会计政策相当必要。会计政策包括收入的确认方法、资产计价方法、成本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等。 b统一母公司和子公司所采用的财务政策,使子公司采用的财务政策与母公司保持一致。当子公司所采用的财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时,母公司应当按照母公司规定的财务政策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但若差异不大,并且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不大时,母公司也可直接利用该财务报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2.统一子公司的会计期间 统一母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决算日和财务期间。母公司应当按照母公司本身财务报表决算日和财务期间,对于该两项和母公司不一致的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以调整后的子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3.统一子公司上报报表 集团根据管理需要,统一下级子公司上报的财务报表,主要有三大报及合并报表所需用的明细表。根据企业管理要求有的企业还会上报各类附表,如内部重大关联交易、往来类的报表及三大报表中重要指标说明的明细表。1.3.2子公司部份1.子公司按集团的要求提供用于编制合并报表的财务个别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大主表及与内部抵消相关的股东权益表、内部交易明细表、内部往来明细表。2.采用与母公司不一致的会计政策及其影响金额。3.与母公司不一致的会计期间说明。4.与母公司、其他子公司之间发生的所有内部交易的相关资料。5.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有关资料。6.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需用的其他资料。二、 合并报表相关业务日常账务处理2.1合并报表涉及的会计科目企业在集团信息化上线前确定好与合并报表相关业务的核算科目处理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主要在于理清集团内部交易、内部往来涉及到的现有业务会计处理及未来将会产生的业务可能涉及到的会计处理。2.1.1权益类业务与权益类相关的主要是企业股权投资业务的核算方法,企业可以采用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且要按被投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1. 成本法核算:A.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企业范围确定,新准则规定:(一)企业对子公司投资,日常会计实务应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调整为权益法。除企业对子公司投资外,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也采用成本法核算。在成本法下,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二)新准则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通常情况下,投资企业在取得投资当年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以后年度,被投资单位累计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投资以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计实现净利润的,投资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B. 采用成本法核算时的会计处理:a. 投出资金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投资借:投资成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部份可以冲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资产支出科目,如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负债等) 资本公积(差额部份)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差额作为“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处支出”b. 分配股利时: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如果是被投资单位投资前的利润分配,确认投资收回,贷记“投资成本”。c. 收到股利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2. 权益法核算:按新准则规定,不采用成本法核算的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当设置“投资成本”、“损益调整”、“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进行明细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投资成本),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a. 投出资金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相关资产科目) 营业外收入(如果出资额小于公允价值份额)b. 资产负债表日:如果企业发生利润,按比例确认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如果发生亏损借:投资收益贷:损益调整 如果宣布分配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损益调整c. 在持股比例不变,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外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 长期股权投资方法的转换:a. 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按成本法的账面价值作为权益法的初始投资成本,如果价值小于公允价值的确认“营业外收入”。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处收入b. 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自权益法转按成本法核算的,除构成企业合并的以外,应按中止采用权益法时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2.1.2内部交易类业务2.1.2.1内部交易存在的业务类型与合并报表相关的集团内部交易,根据集团内部单位之间的业务来确定主要有四种情况:A. 内部交易最后形成的集团对外销售,主要涉及售出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购入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存货等;B. 内部交易最后形成的集团内部费用,有的集团有对内服务的企业如酒店、餐饮等单位,在进行内部结算后,形成售出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购入公司的管理费用、经营费用等;C. 内部交易最后形成集团的固定资产等,对合并报表有长期影响的业务。如集团的基建公司为集团建造固定资产、集团内部单位销售的固定资产设备等。D. 内部交易最后形成集团的无形资产,在无形资产有效期内对合产报表有长期影响。如集团内部研发的专利技术专让等。2.1.2.2会计科目体系设置方法与内部交易相关的会计科目主要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库存商品、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从财务处理上来分析,集团需要抵消内部交易,必须在账务处理有按内部单位核算的明细账才能报出内部交易明细表。对于有些单位如果使用了供应链系统,相关的交易明细账也可以从供应链中报出,否则必须对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按客户进行核算,这样企业才能报出内部交易的明细账,同时企业还可以编报按客户分类的销售明细表。对于库存商品、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因管理目的不一样,很多企业如果设置了按客户核算的明细账,反而会使日常财务的工作量增大。具体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性的进行设置,如某类库存商品是内部经常交易的且量很大,可以考虑在明细账上设置按客、商核算。对于没有设置按客户核算的内部交易科目,上报内部交易明细表的方法。因为销售方的营业收入类科目都是按客户核算的,报出内部交易明细表不难,可以让售出方先上报内部交易明细表及交易明细,购入方根据售出方的数据进行核对确认内部交易数据并上报内部交易明细表。注:在集团确定会计核算规则时,需要明确内部单位间交易类科目的核算规则,保证核算业务的一致性。2.1.3内部往来类业务在集团合并报表范围内与内部往来相关的会计科目主要有: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长期投资(债券)、短期投资、应付债券等科目。对于内部往来类科目企业都是按客、商进行了明细核算,这部分内容也是合并报表时最容易取得的数据,但是有很多企业在进行合并报表编制时,会发现各单位间上报的数据核对不上。这里的主要原因有:1.企业内部往来记账科目不统一或是在处理时有退回等处理方法不正确,需要集团统一核算规则;2.存在内部单位记账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在上报报表时有的单位已经确认,有的单位还没有入账。对于这类业务的处理,集团可以要求基层单位间先进行内部往来账核对确认后再上报,对于确实存在对不上的数据需要说明原因,集团再跟据具体情况确定内部往来抵消的数据。2.2与合并报相关科目的账务处理2.2.1权益类的账务处理1.投资方账务处理按成本法核算:a. 投出资金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投资借:投资成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部份可以冲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资产支出科目,如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负债等) 资本公积(差额部份)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差额作为“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处支出”b. 分配股利时: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如果是被投资单位投资前的利润分配,确认投资收回,贷记“投资成本”。c. 收到股利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按权益法核算: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当设置“投资成本”、“损益调整”、“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进行明细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投资成本),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a. 投出资金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相关资产科目) 营业外收入(如果出资额小于公允价值份额)b. 资产负债表日:如果企业发生利润,按比例确认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如果发生亏损借:投资收益贷:损益调整 如果宣布分配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损益调整c. 在持股比例不变,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外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a. 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按成本法的账面价值作为权益法的初始投资成本,如果价值小于公允价值的确认“营业外收入”;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处收入b. 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自权益法转按成本法核算的,除构成企业合并的以外,应按中止采用权益法时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2.被投资方账务处理 a.收到投资者投入资本借:银行存款 其他应收款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等投入的资产类科目)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差额)b.股东大会批准利润分配方案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2.2.2内部交易类账务处理1.售出方账务处理 a.售出时业务处理借: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 应收票据 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b.销售出库、确认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c.期末时结转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 本年利润2.购入方账务处理 a.购入业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内部单位) 预付账款 应付票据b.销售时的业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收入贷:应收账款(外部单位) 应收票据2.2.3内部往来类账务处理集团企业需用抵消的内部往来有很大一部份是因为内部交易产生的,详细可以见内部交易的业务处理,还有一部份是企业内部之间资金往来产生的。购买内部单位的债券1.债权方账务处理借:长期投资(债券)贷:银行存款(等支付的资金)2.债务方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贷:应付债券三、 合并个别报表数据收集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下级单位提交的个别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所有都权益变动表、及内部交易、内部往来明细表。三大报表的格式为标准格式,内部交易、内部往来明细表按报表项目和往来单位进行展示。具体格式见附件。 四、 调整分录编制在编制合并报表工作底稿前,需要编制调整分录,将个别报表上报的数据调整为合并报表所需的数据,需要调整的原因主要有:1. 因核算方法不一致导致的调整;2. 因内部交易对利润、成本、费用产生的影响所进行的调整;3. 因子公司重组、资产重估、增加控股等业务导致对权益的影响所进行的调整。4.1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下的金额调整例:蓝海集团对下属控股子公司S公司在2009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800万购得S公司80%的股权,投资时蓝海集团按成本法核算。2009年1月1日S公司的股东权益总额为1200万元,其中股本为1000万元,资本公积为200万元,盈余公积为0元,未分配利润为0元。S公司2009年实现利润150万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100万元,未分配利润30万元。在S公司的备查簿上,有一项办公房产账面原值为300万元,公允价值为450万元,按年限平均法折旧,折旧年限为20年。(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对合并报表的影响)以下是调整分录的编制:1. 折旧影响的调整 借:管理费用 7.5万 贷:累计折旧 7.5万 则实际S公司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50-7.5=142.5万元。2. 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A. 确认在S公司的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 114万 贷:投资收益 114万B. 抵消原按成本法确认的收益 借:投资收益 80万贷:长期股权投资 80万C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34万(114-80=34万元)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4万五、 抵消分录编制5.1权益抵消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有关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处理的规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一项重要变化是要求母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调整为权益法。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同时指出,也允许企业直接在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5.1.1权益法下的权益合并抵消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持有的份额相抵销。抵销时发生的合并价差,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以“合并价差”项目在长期投资项目中单独反映(贷方余额时以负数表示)。对于子公司之间相互投资,母公司应当比照上述做法,将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相对应另一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有关项目中相应的数额相互抵销。5.1.1.1权益抵消的业务按权益法编制合并报表时,母公司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对子公司进行的权益性资本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需要调整为权益法,并以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调整分录编制: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明细科目核算主要内容: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损益调整: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1)调整投资收益(调整本年度投资收益、被投资单位以前年度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本年度)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以前年度)(2)调整资本公积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3)宣告分红时调整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5.1.1.2权益抵消涉及的项目长期投资、投资收益、资本公积、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商誉、营业处收入、少数股东权益等:5.1.1.3抵消分录处理方式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借: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年初数 -本年发生 盈余公积年初数 -本年发生 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 商誉(借方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少数股东投资持股比例) 未分配利润年初(合并当期为“营业外收入”)(贷方差额) 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没有借贷方差额,即没有商誉。 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损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提取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年末案例:蓝海集团于2008年1月1日以货币资金向S公司投资7000万,取得S公司80%的股权,该项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2008年1月1日S公司账面股东权益为8200万元,其中股本为6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000万元,盈余公积300万元,未分配利润900万元,假设S公司2008年1月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2008年实现净利润800万元。1. 编制调整分录:(1)将蓝海集团按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核算;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40 800*80%=640贷:投资收益 640 800*80%=640 2.编制抵消分录:(1)抵消长期股权投资借:实收资本 6000资本公积 1000盈余公积 300未分配利润期末数 900+8001700商誉 7000-820080440贷:长期股权投资 7000+6407640 少数股东权益 9000201800 (2)抵消本年确认的投资收益借:投资收益 640少数股东损益 160未分配利润年初数 900贷:未分配利润期末数 17005.1.2成本法下的权益合并抵消 采用成本法核算合并范围内长期股权投资后,投资公司不再确认账面投资损益,即母公司账面的股权投资不再跟着被投资公司实现净利润的变化而变化,反映的是历史成本。那么相应的抵消长期股权投资时对应抵消的被投资公司所有者权益也应该为历史数据,即初始投资时的成本。5.1.2.1成本法合并的抵消业务长期股权投资成本5.1.2.2成本法合并涉及的抵消项目 长期投资、投资收益、资本公积、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商誉、营业处收入、少数股东权益等:5.1.2.3抵消分录处理方式(1)初始投资时的抵消处理借:实收资本(子公司) 资本公积(子公司) 盈余公积(子公司) 未分配利润期初数(子公司) 商誉(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大于享有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 (初始投资时) 少数股东权益 营业外收入(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小于享有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2)当期实现净利润中少数股东部分的转列 借:少数股东损益(合并当年度数据) 贷:少数股东权益(合并当年度数据)(3)投资后至上期末止(初始投资日至系统上线日)被投资公司实现净利润的递延分录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少数股东权益(4)投资后至上期末止(初始投资日至系统上线日)被投资公司资本公积等发生变动的递延分录 借:资本公积年初数 贷:少数股东权益(5)本年利润分配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权益 贷:利润分配普通股股利(6)被投资公司资本公积本年度发生变动 借:资本公积期末数 贷:少数股东权益连续编制报表时的抵消:借: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年初 -本年 盈余公积年初 -本年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商誉(借方差额)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贷方差额)案例:蓝海集团于2008年1月1日以货币资金向S公司投资7000万,取得S公司80%的股权,该项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2008年1月1日S公司账面股东权益为8200万元,其中股本为6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000万元,盈余公积300万元,未分配利润900万元,假设S公司2008年1月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2008年实现净利润800万元。抵消分录编制借:实收资本 6000 资本公积 1000 盈余公积 300 未分配利润 900 商誉 7000-820080440 贷:长期股权投资 7000 少数股东权益 1640借:少数股东损益 160(800*20%=160) 贷:少数股东权益 160合并工作底稿:权益法结果报表项目权益法蓝海集团S公司抵消后借方贷方资产负债表项目长期股权投资64076407000(借)0实收资本60006000(贷)0资本公积10001000(贷)0盈余公积300300(贷)0未分配利润1700900(贷)800(借)商誉440440(借)少数股东权益18001800(贷)利润表项目投资收益6406400少数股东损益160160(借)净利润800(贷)800(贷)未分配利润-年初数900900(借)未分配利润-期初数未分配利润-期末数17001700(贷)成本法结果:报表项目成本法蓝海集团S公司抵消后借方贷方资产负债表项目长期股权投资70007000(借)0实收资本60006000(贷)0资本公积10001000(贷)0盈余公积300300(贷)0未分配利润900900(贷)0商誉440440(借)少数股东权益1640+1601800(贷)利润表项目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160160(借)净利润800(贷)800(贷)未分配利润-年初数未分配利润-期初数5.2内部往来抵消5.2.1涉及抵消的业务及账户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与债务项目,包括应收、应付、预收及预付等项目在编报时应当相互抵销。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抵销分录时,借记应付和预收等项目,贷记应收和预付等项目。对于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的债券,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也应当相互抵销。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抵销分录时,借记“应付债券”项目,贷记“长期投资”或“短期投资”项目。对于长期投资中内部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抵销时发生的差额,应当作为“合并价差”处理。当长期投资中债券投资的数额高于相对应的应付债券的数额,编制抵销分录时,应当借记“合并价差”项目,贷记“长期投资”项目;当长期投资中内部债券投资的数额低于相对应的应付债券的数额,编制抵销分录时,应当借记“长期投资”项目,贷记“合并价差”项目。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相互抵销后,其已抵销的应收账款所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数额也应予以抵销。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坏账准备应当以抵销后应收账款计提的数额列示。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抵销分录抵销已抵销的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时,借记“坏账准备”项目,贷记“管理费用”项目。对于以前财务期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内部应收账款抵销而抵销的坏账准备的数额,在本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抵销分录时,应当借记“坏账准备”项目,贷记“年初末分配利润”项目。对于本期内部应收账款增加而计提的坏账准备进行抵销,编制抵销分录时,应当借记“坏账准备”项目,贷记“管理费用”项目;对于本期内部应收账款减少而冲销的坏账准备进行抵销,编制抵销分录时,借记“管理费用”项目,贷记“坏账准备”项目。主要涉及到的抵消项目: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应收票据、应付票据、预收账款、预付账款、长期投资(债券)、短期投资、应付债券、合并价差、坏账准备、管理费用、年初未分配利润;5.2.2对账方式内部往来业务是在各基层单位之间发生,对于各单位之前账务数据的正确与否各单位实际负责人是最有发言权的。对于内部往来的数据对账应该让各单位之间相互核对正确后再上报集团报表合并人员,存在差异的需要上报差异说明。各单位之间内部往来账不平,大多数原因是因为各单位往来确认的时间点有差异造成的,如一方已确认,但原始凭证还在传输中,到了期末因单据审核流程等问题还没有传到对方的财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这样造成了往来账的不平。对于这方面的问确,需要在集团层面定一个账务处理制度,内部的往来在符合确定的条件时可以先以一方单据入账,之后再将原始单据补齐。如:可以通过EAS系统的往来通知单,对方单位以往来通知单为依据先入账。5.2.3抵消分录 1.因经营产生的往来数据的抵消:借: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预收账款贷: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预付账款 2.因资金往来产生的抵消 借:应付债券 贷:长期投资 短期投资 差额作“合并价差”处理 3.计提的坏账准备产生的抵消 借:坏账准备 贷:管理费用 年初未分配利润(以前期计提的坏账)5.2.4常见业务问题及处理方法5.3内部交易抵消内部交易抵消主要分为以下几部份:1.内部销售中的存货抵销,在存货项目中,由内部销售所产生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额,应当予以抵销,并以抵销后的数额列示。有关抵销分录见后述抵消分录有关部分。2.固定资产、专利技术等交易产生的抵消业务,有关抵销分录见后述抵消分录有关部分。5.3.1涉及抵消的业务及账户对于内部商品交易,在抵销处理上要区分三种情况:内部购进商品全部销售;内部购进商品全部形成存货;内部购进商品部分销售,部分形成存货。1 内部购进商品全部销售。如果是本期内部购进商品,在编制抵销分录时,按照集团内部销售企业销售该商品的销售收入,借记“主营业务收入”,按照购进方内部成本,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如果是上期留存内部存货,则借记“期初未分配利润”,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其发生金额按上期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填列。 2 内部购进商品全部形成存货。如果是本期内部购进商品,按销售方内部收入借记“主营业务收入”,按照本期销售方内部成本,贷记“存货”;如果存在上期内部存货,则借记“期初未分配利润”,贷记“存货”,其发生额按上期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填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所得税费用”。3 内部购进商品部分销售,部分形成存货。如果是本期内部购进商品,则结合前面两种形式将本期内部购进商品按对外部销售比例划分为已销和未销部分,分别作抵销处理。或者,按本期销售方内部收入,借记“主营业务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再按期末内部结余存货中的销售毛利,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存货”;如果是上期留存内部存货,则按照上期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存货”。 5.3.2对账方式 内部交易业务数据对账,对于内部交易的数据大多数在销售方比较全面,在集团企业里各单位编制内部交易明细表时,建议购入方在账务处理不及时的情况下可以以售出方的为依据进行确认。5.3.3抵消分录5.3.3.1内部交易中存货的抵消合并报表中交易项目金额的确定:1.合并报表的收入仅包括成员公司对子公司以外的第三者的销售;2.合并报表上的销售成本仅包括成员公司对子公司以外的第三者的销售成本;3.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指公司集团的购买成本,不包括集团公司内部销售未实现的利润。抵消分录:第一年:1.假定当期内部购进商品全部对集团外销售借:营业收入 (内部销售方不含税收入) 贷:营业成本 (内部购入方对外销售的成本)2. 期末抵消内部销售利润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3.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第二年: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成本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得税费用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例:蓝海集团为S公司的母公司,2008年、2009年关于存货的内部交易如下:蓝海公司2008年销售100件电子器件给S公司每件售价1.5万元,每件成本1万元,S公司2008年对外销售50件,2009年销售余下的40件。2008年抵消分录将内部商品销售收入抵消借:营业收入 150贷:营业成本 150将未实现利润抵消借:营业成本 25 贷:存货 25确认递延所得税(按差额乘以所得税税率计算,假定所得税率就25%) 借:递延所得税 6.25 (25*25%=6.25) 贷:所得税费用 6.252009年抵消分录将期初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抵消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5贷:营业成本 25将未实现利润抵消借:营业成本 5 贷:存货 5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借:递延所得税 1.25(5*25%=1.25) 所得税费用 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6.255.3.3.2内部交易中固定资产的抵消合并报表中固定资产金额的确定1.应折旧资产的利得或损失仅包括成员公司对集团以外第三者处置资产的损益,公司间的资产交易损益予以消除;合并报表上的固定资产的成本指集团资产购置的成本,不包括内部交易损益;2.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是基于集团相关资产购置成本计算的折旧;3.合并利润表上的折旧费用是基于集团相关资产的购置成本计算的折旧费用。1. 内部固定资产的交易处理: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原值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消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2. 连续编制合并报表的处理将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的内部利润抵消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固定资产原价将期初累计多提折旧抵消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发生清理情况下的抵消将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的内部利润抵消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处收入将期初累计多提折旧抵消借:营业外收入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将本期多提折旧抵消借:营业外收入贷:管理费用例:蓝海集团为S公司母公司,其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如下:2008年1月5日蓝海集团从S公司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电脑服务器设备一台,设备价款为234万元(含增值税),以银行存款支付,增值税率17%,于当月投入使用。该设备S公司的生产成本为130万元,甲公司为该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便用4年,净残值为0。2010年2月3日蓝海集团变卖该设备,收到变买价款210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变卖该设备时支付清理费用5万元,支付其他税费1万元。2008年合并报表抵消分录:S公司确认的营业收入:234*(1+17%)=200借:营业收入 200 贷:营业成本 130 固定资产原价 70多提的折旧 70/4=17.5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7.5 贷:管理费用 17.52009年相关抵消分录将期初未实现的利润抵消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70 贷:固定资产原价 70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7.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7.5将本期多提的折旧抵消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7.5 贷:管理费用 17.52010年相关抵消分录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70 贷:营业外收入 70借:营业处收入 35(17.5+17.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5(17.5+17.5)将本期多提的折旧抵消借:营业外收入 1.46 贷:管理费用 1.46(70/48)5.3.3.3内部无形资产交易的抵消蓝海公司是母公司,其与子公司S公司发生的无形资产交易如下:蓝海公司2008年1月4日向S公司出售一项专利权,转让价格为100万,该项专利系蓝海公司自行开发,实际成本为70万元。S公司对该专利权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0,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2008年抵消分录1抵消内部未实现利润 借:营业收入(或营业外收入) 30贷:无形资产原价 302抵消多计的摊销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6 贷:管理费用 62009年抵消分录1.抵消期初内部未实现利润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30 贷:无形资产原价 30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法学的考试题及答案
- 成龙数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与鸿蒙系统融合
- 民族风的课件
- 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发展趋势研判
- 新质生产力赋能专业成长
- 教学工作方案幼儿园大班
-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发展领域
- 新质生产力与和谐共生关系
-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 2025年农村应急广播系统使用与维护培训模拟题集及解析答案
- 班级日常管理规范及实施方案
- 田径短跑教学课件
- 2025-2026学年教科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第一学期)
- 员工思想培训课件内容
- 时尚传播课件
- 反恐知识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iso内审员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胚胎移植导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选必修共7册主观题背诵考点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