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教育公平理念下福州市残疾中学生健康意识与行为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关注教育公平理念下残疾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行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尊重 人权的体现 是促进其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 同时 阳光体育的实施也要求关注残疾学生 的健康问题 目前 残疾学生的教育问题已经逐渐受到各界的重视 体育界也开始关注其 参与体育的权利和身心健康问题 由于残疾学生自身的特点 需要全社会能够更加关注其 身心健康 为其参与到其中提供力所能及的最大的帮助 本研究在查阅了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福州7 1 名残疾学生及教师进 行调查 并采用数理统计和访谈等方法对残疾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行为进行比较系统的调查 分析 研究的重点是对福州市残疾学生健康意识及行为的现状调查 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上 对自身影响因素 家庭影响因素 学校影响因素 社会影响因素等几方面进行较为系 统的调查研究 主要结论如下 教育公平理念下对福州残疾学生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健康知识的掌握与 健身行为的形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掌握了健康知识并不意味着就会形成健康行为 危 害残疾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的前五位依次是 体育活动不足 营养休息不足 自我健康观 念淡薄 家庭健康观念淡薄 学习压力大 本研究旨在为福州残疾学生健康教育改革和发 展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上的参考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残疾学生 健康意识与行为 中文文摘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体育课存在被挤 占 挪用的现象 早操 课间操 课外 体育活动流于形式 学生每天锻炼 i j 时 无法得到保证 靠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难以 落实 我国学生体质连续2 0 年呈下降趋势 2 0 0 6 年1 1 月6 日钟南山等全国人大代表联名 给胡锦涛主席写了一封信 随后教育部 体育总局召开的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 工作会议 主要任务是要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 推进素质教育的实 施 教育公平是当前国际 国内教育界的核心问题和热点问题之一 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 究与重视 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体现了全世界对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关注和维护 教育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 础和核心环节 没有教育的公平 就谈不上社会公平 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 残疾人同样是 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但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 该群体在社会竞争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在 社会资源的配额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 在社会生活质量的评估中具有生活水平的低层 次性 在社会竞争和社会交往中具有承受能力的脆弱性 是典型的弱势群体 币青少年残 疾人是整个残疾人群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健康问题己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 题 尤其是对残疾青少年如何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更是各国政府制定学校教育发展政策时 所要考虑的重要事情 福建省教育厅 省卫生厅和省残疾人联合会于2 0 0 8 年2 共同颁发了 关于进 步做 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通知 通知强调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入学年龄与普通儿童 相同 教师应遵循教育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不同类型残疾学生的特点因材藏教 为每 个残疾学生制定随班就读方案 党和政府这一决定的提出 为福州市的教育改革奠定了理 论基础 同时也为基础教育构建健康教育体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为本课题的选择提供了 充分的政策依据 本文根据大量的文献检索 以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 以体育学 教育学 心理学 社 会学 组织行为学健康教育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采用访i 可 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 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从教育公平理念下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健 康知识的获得及健康行为的养成的相关性分析入手 以福州市2 0 0 8 届肢体残疾初中毕业 生健康意识与行为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索教育公平理念下福州市残疾学生健康意识及健康 行为的现状调查 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上 对自身影响因素 学校影响因素 家庭影晌团 素 社会影响因素等几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1 2 0 0 8 年福州市残疾学生有七成的人对 教育公平理念 不了解或仅仅是听说 过 对 睡眠良好 2 2 5 不清楚 5 6 3 由此可见 在教育公平理念下残疾学生对健康的 真正内涵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尤其对心理健康 道德健康和人格健康的教育的较认可 但是还有3 1 人 4 3 7 不能正视健康最基本的内容是 身体没有疾病或伤残 在访谈 中就可以体现出来 表现为对 伤残 非常敏感甚至有抵触情绪 即使有明显的残疾 且残疾时间较长也没有或不愿意申请残疾证 因此 教育公平理念下残疾学生对健康的认识闯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以更好的 促进残疾初中学生对健康地认识 提高健康水平 3 2 2 良好的健身意识与行为对身心发展的作用 研究中发现体育锻炼的健康益处 预防心血管病 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 提高消化 系统的功能 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预防骨裂 降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 保持身体活 动的能力 控制体重与改善体型 减缓心理应激 延年益寿 这些常识学生都不够了解 表3 3对良好的健身意识 行为对身心发展作用的认识 对于良好的健身意识 行为对身心发展作用的认识 如表3 3 仅有1 2 7 的入表示 非常清楚 有3 8 o 的人反映比较清楚 令人痛心的是还有4 9 3 的残疾学生不清楚 不 1 9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m m l i l l l i i l l l i l l l 知道良好的健康意识 行为对身心发展作用的认识 因此福州市教育部门 残联 家长 医生 传媒等亟需加强对残疾学生健康意识 行为教育 重点要加强残疾学生对良好的 健康意识 行为对身心发展作用的认识 并鼓励他们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积极的康复练 习 只有正确认识到良好的健康意识 行为对身心发展作用的认识才能积极投入到体育 健身行动中去 没有了正确的认识 就等于关闭提高自身健康的大门 无从谈健康 关于对健康意识和行为常识有无了解的需要 图3 3 有7 8 9 的人觉得非谍需要 而7 反映不需要 1 4 1 的人觉得可有可无 因此今后在不断开展体育活动的同时 有必 要加入相应的健康常识和科学合理进行体育运动的保健知识 让残疾学生真正体会到乐 学 愿学 学有所获 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一 f 8 0 露 i 8 0 j 4 0 2 0 翎 o 一 m l 每 非常霰要勋t a l不需要可有目无 一 t 露 5 掩5 87 i j d 口 i 口百分结 h i7 8 9 图3 4 获取健康教育知识的主要途径 教育公平理念下残疾学生对健康教育采取的形式较为广泛 由图3 4 可知 排在前 0 0一 3 结果与分析 五位的依次是 看书自学健康教育知识 占6 3 4 电视等传媒宣传教育 占5 4 9 系 统性的授课方式 占5 0 7 讲座形式占 4 6 5 和父母引导教育占4 6 5 在调查中学生 最易接受的方式是看书自学健康教育知识 也是当前学生接受健康知识最直接最好的效 果的方式 还可发挥传媒作用 通过在电视台 电台 报纸等媒体制作节目 开办专题 专栏 刊登播放公益广告及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 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 为残疾人 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促使残疾学生更好地获取 了解 掌握健康知识 3 3 在教育公平理念下残疾学生与健康有关的基本行为的分析 3 3 1 良好的卫生 饮食与作息习惯 不了解一般了解 图3 5残疾学生对青春期卫生知识了解的程度分析图 福州残疾学生中只有3 1 的人对青春期卫生知识了解 有8 5 的人坦言对青春期卫 生知识是不了解 还有6 0 5 的人对青春期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是一般 如图3 5 处于 青春期的当代中学生非常有必要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常识 一方面有助子正确看待 自身的优缺点 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残疾学生对生活学习及社会的适应能力 在调查中 还发现9 8 6 的学生表示 愿意了解 青春期的卫生知识 1 4 的残疾学生不愿意了解相 关的知识 这说明我们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对残疾学生的青春期卫生知识 的教育 以便这些学生更健康的成长 2 l 础 泓 泓 椭 龋 惴 鲋 钙 5 筋柏他伯5 o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影响残疾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形成的因素依次是 如表3 4 家庭引导占8 3 1 个人 认识占8 0 3 学校教育占7 0 4 同学朋友占5 9 2 社会环境占5 6 3 由于初中生 由于其身心发展的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 其依赖性 易干扰性还是很强 容易受各种外界 因素的影响 但此时他们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 常常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与反叛性的 特点 因此 他们健康习惯的养成受自身因素的影响 在 其它 备注中 有的学生认为 个人习惯是通过看书得来的等 这说明残疾初中学生有多途径提高自身健康的意识 在 这点上福州市残疾初中学生与河南省城市初中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形成的因素惊人的一 致 这充分说明了在教育公平理念下福州市残疾初中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养成方面的教 育是成功的 3 3 2 体育锻炼动机 残疾人的体育不仅是我国体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残联事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 是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体现入文关怀的一项影响深远的社会文明工程 对残疾入 改善体能 积极融人社会 体现自身价值 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残疾人体育是残疾人高举 自强不息 顽强拼搏 的旗帜 去实现 平等 参与 共享 宏愿的一项伟大事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残疾人在社 会中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展示和证明自己的渠道越来越多 大多数残疾人将会把体育 作为健身康复的手段 而不是把体育作为彰显自己和改善生活环境的主要途径 残疾人 体育事业的发展将以健身为主 竞技为辅 嘲 教育公平理念下残疾学生对于参加体育锻炼动机排序 表3 5 第一位的都是 增 体促健 男生占8 0 5 6 女生占8 2 8 6 这说明男女生在参加体育锻炼动机具有明显 的一致性 从这点上可以看出 残疾学生有着良好的健康意识 健康第一 的观念已 经深入人心 这与福州市体育工作贯彻素质教育 提倡 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 的宗旨 是密不可分 这是新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丁一 残疾学生体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排在第二 三位都是 培养能力 增强信心 看来体育锻炼的多功能作用 已经被学生接受和认可 也反映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能增 进健康 但身体力行较差 需对学生提出要求付之行动 这一点值得引起关注 表3 5教育公平理念下残疾学生体育锻炼动机 6 3 王占坤 残疾人体育溯源及发展展望9 1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 0 0 8 2 2 2 j 镕军与分斩 由表36 可知 只有2 2 蹦的学生感觉到非常有必要参加体育健身 5 83 的学生反 映有必要 9 9 的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消极态度 还有1 l3 的学生直言没有必要 由学生的这种必要性反映出来的动机是一种外部动机 此外部动机的效应短暂且不 稳定 它不是园人对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感兴趣而产生的动力 而是人在外力作用下产生 的动机 这会容易中断体育锻炼的行为 不利于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它导致的结果有 可能 一是锻炼缺乏自觉性 不考试 不达标则不锻炼 难形成自觉 自主的锻炼行为 导 致有良好的意识 但没能及时转化为日常行为 二是锻炼的内容的片面性 被动性 缺 乏全面性 主动性 不利于身体的全面投展 三是锻炼无恒心 不稳定 不能坚持经常锻蠛 就难以真正形成习惯 因此在体育锻炼中 将学生内外部动机相结合 用外部动机去增强 内部动机 发挥体育目的唤起 指向 强化和控制作用 起到良好的推动行为的作用 表3 6残疾学生有无必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调查表 这应引起广大体育工作者和残疾学生及家庭的高度重视 减疾学生一直被关照在 免试 的保护伞下 使学生一直处于无需接受体育和不能锻炼状态 忽视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切断了锻炼行为的后续性 因此应该正确培养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或锻炼的目的 使目 的与动机相互配合 从而使学生养成终身的体育锻炼习惯 其他地方 费 每 n 口 h 2 82 口 口 4 自一 口 tf d g j 日t t t 2 1 2 1 l e 一 图3 6 残疾学生对参加体育健身场所的调查分析 由图3 6 可知在教育公平理念下残疾学生参加体育健身的场所依次是 挂区或公目 周边学校 家庭 其他地方等 这说明学生还不具备正确对待健康的健身行为 需要 学校 家长及社会各界共同来关爱弱势群体 课堂内外不要拒绝他们参与体育活动 有 条件的地方尽可能的举行 残健同乐 趣味运动会 不仅可以促进大家的健身意识与行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i 一 为 还可以让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和帮助 而且学校 老师 医生 家长 同学有责任和 能力与残疾学生共同选择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 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 鼓励和帮助他们 早日走进阳光中 加入到我们的健身队伍中来 从而使他们更加健康的生活和学习 3 3 3 体育锻炼运动处方的要素分析 运动处方是对从事体育锻炼或病人 根据医学检查资料 含运动试验及体力浏验 按其健康 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 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 用处方 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强度 运动种类 时间及频率 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以便有 计划的经常性锻炼 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 即运动处方 洲临床医学 流行病学和体 育科学基本研究理论均支持规律的体育活动是预防慢性疾病和增进全身健康的手段 呻1 3 3 3 1 运动项目 通过对残疾学生经常从事体育锻炼项目的调查中发现 表3 7 残疾学生选择的项 目相对集中 其中散步是残疾男女生十分青睐的项目 游泳项目也是残疾学生愿意选择 的项目 但相对来说比例最低 除此之外 男生还选择的锻炼依次项目是 乒乓球 羽毛 球 其他等 女生经常选择的运动项目跳绳 羽毛球 广播操 跑步 由此可见 残疾 男女学生的性别对参与体育运动形式没有显著影响 均是学校体育选择运动强度和对抗 性较小的运动项目 以体育课中教授的内容为普遍 表3 7 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 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发现 残疾人参与得最多的三种运动是举重 游泳和室内健身活 动 如室内骑自行车 他们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还有步行 轮椅运动 有氧运动 保龄 球 划船 钓鱼等 他们探讨了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许多人参与体育活动是源 于内部的因素 他们认为锻炼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使自己的身体交得强壮起来 使 自己变得积极主动 并能主宰自己的生活 在国内 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学者曾做过有 关体育锻炼研究 如黄南清等人以心率为指标制定运动处方 根据弱智学生智商及病情 的不同 选择蹬楼梯 跑步 跳绳几种有氧锻炼方式 删 在教育公平理念下福州市下肢健全的残疾学生可以选择的项目 跳绳 孰人跳 双 人 6 4 1 刘纪清 李图兰 实用运动处方 m 1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 9 9 3 6 5 m s s o t h e r r i m l o f i i n m su s k i n d t h eh e a l t hb e n e f i t so f p h y s i c a la c t i v i t yi nc h i l d r e na n da d o l e s c e n t i m 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c h r o n i cd i s e a s ep r e v e n t i o n e u r o p e a nj o u r n a lo fp e d i a t r i c s v o l u m e15 8i s s u e4 2 71 2 7 4 6 6 1 唐征宇 等 加强残疾学生体育教学与锻炼研究提高残疾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明 体育科研 2 0 0 1 3 2 4 3 结果与分析 跳 单足跳 双足跳 单足交换跳等 健身跑 追逐跑十迎面接力跑 蛇行跑 耐久跑等 蹬楼梯 健身操或韵律操 趣味球类游戏 反应游戏 用球拍托乒乓球走或跑等 上肢 健全的残疾学生可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项目 俯卧撑 趣味球类游戏 篮球双手运球 排 球互垫球 各种 耍球 游戏等 太极拳 健身操 缓慢游泳等 以运动后不出现过度疲 劳或明显不适为限 总之 残疾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项目存在很大的空间 只要我们积极利用体育的多 功能作用 以学生的学校生活 家庭生活 社会生活为资源 以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 入点 来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 在完全自主的探索体验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放飞学 生的个性 就能让残疾学生达到 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 的健身目的 对他们进行终 身体育锻炼的作用和意义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3 3 3 2 运动时间 研究发现 表3 8 每周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时间在3 0 分钟以下的残疾学生高达 5 2 1 只有7 0 的残疾学生健身时间在l 1 5 h 仅有1 4 的学生健身时间在i 6 h 以 上 有研究证明 每天坚持跑步1 0 分钟的人 心脏可以年轻2 0 年 墙力而按照中央7 号文 件精神 要求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训练 竞赛活动的指导和支持 一定要坚持学校体育面 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原则 体育对全体学生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内容形式就是要抓好全体 面向学生的体育课和课外群体活动 但是在教育公平的今天大部分残疾学生平均每天锻 炼的时间仅有4 分钟 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而言是极度不利 对此教师可指导学生制订 自我锻炼计划 计划因人而异 限定时段 并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地安排日锻炼量 督导学 生认真完成 起初 任务简单 容易 学生一般能轻松完成 而后可通过观看或参加表演 与比赛 鼓励学生坚持锻炼并增加难度 从而达到健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表3 8残疾初中学生每次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时间 3 3 3 3 运动次数 教育部 体育总局 团中央共同组织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要求以 达 标争优 强健体魄 为目标 要求用3 年时间 使全国8 5 以上的学生能达到 学生体质 健康标准 及格等级以上 并掌握至少2 项体育技能的今天 残疾学生中有2 3 9 的人 每 周一次锻炼也没有 有3 6 6 的人只有1 2 次 仅有1 2 7 的人每周参加健身的次数 达到4 5 次 这样的事实说明加强福州市残疾学生每周的运动次数亟待提高 表3 9残疾初中学生每周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次数 3 3 3 4 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运动时的剧烈程度 是衡量运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用每分钟的心率 次数来表示大小 一般认为学生心率 1 2 0 次 m i n 以下为小强度 1 2 0 1 5 0 次 m i n 为中强度 1 5 0 1 8 0 次 m i n 或1 8 0 次 m i n 以上为大强度 6 7 黄玉良 对上海市部分区县知识分子身体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川 体育通讯 1 9 9 0 3 5 9 6 0 2 5 福建师甄大学学位论文 一i l l 测量运动强度的简单办法是 测量运动后l o s 脉搏乘以6 就是i m i n 的运动强度 1 适宜运动强度范围 可用靶心率来控制 以本人最高心率的7 0 8 5 的强度作为 标准 靶心率 2 2 卜年龄 木 7 0 8 5 如2 0 岁的靶心率是1 4 0 i7 0 次 疵一 2 最适宜运动心率 计算公式 最大心率 2 2 0 年龄 心率储备 最大心率一安静心率 最适宜运动心率 心率储备木7 5 安静心率 由于残疾学生残疾的类型与程度的不同 他们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能力与强度上受到 的限制也有所不同 并且 残疾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仅在身体上有残疾 而且在心 理上往往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这使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 不同种类的残疾学生应采取不同形式的体育教学与锻炼方法 残疾学生的日常体育教学 注意从小的运动量 采用低到中等运动强度开始 逐渐增加 避免参加竞争性或过于剧烈 的运动项目 3 4 教育公平理念下影响残疾学生健康意识 行为因素 3 4 1 影响自身健康行为的认知分析 对残疾学生业余生活研究结果表明 图3 7 有2 9 5 的人选择是自由学习 2 8 8 的 人是看电视 1 2 2 的人上网聊天游戏 1 1 5 的人干家务 7 7 的人去闲逛 6 5 的人上 辅导班 只有3 8 的人参与体育活动 残疾学生自身的弱点决定良好的生活方式对其健 康作用是重要的 不容忽视的 加强宣传引导 使家长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 重视对孩子 的健康投资 营造家庭体育健身氛围 使孩子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删 图3 7 残疾学生业余生活统计表 6 8 吴陋晔 家庭在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与局限 j 武汉体院学报 2 0 0 5 1 2 9 1 9 3 2 6 3 结果与分析 3 4 1 1 增进残疾学生健康的方式 途径 对残疾学生健康行为养成影响因素研究发现 表3 1 0 有高达7 7 5 的残疾学生反 映影响其健康意识与行为的首要因素是周边的生活环境 可见改善周边环境的健康意识 与行为是提高福州残疾学生健康意识与行为的有效途径 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残疾 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周边环境 分别7 3 2 9 6 6 2 0 4 7 9 的学生认为家庭的健康 观念 社会对健康的关注 学校的教育宣传对他们的健康意识及行为的养成造成影响 由于受时间和经济的限制本研究不能对残疾学生周边的生活环境做深入探讨 只能对家 庭 学校 社会因素做进一步分析 表3 1 0影响残疾初中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的因素 3 4 1 2 危害残疾学生健康因素分析 危害残疾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依次是 图3 8 行动不便 没有适合残疾 7 7 暖圈人数 百分比 么 霪h f雾雨衙除 润j 汀3 墩 图 3 8危害残疾学生健康因素分析 人锻炼的锻炼项目 设备 器材 体育锻炼场所 怕受伤 认为不安全 怕别人笑话 泓涨矾涨薯 燃姗 荤耄 儡 灏 柏 加 竹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认为没必要 其次是没有人组织残疾人锻炼 家人不支持 结果提示 残疾学生及家人 还不能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对增进残疾学生健康的重要性 因为行动不方便 从而使得 他们远离体育运动 借2 0 0 8 年北京残奥运会的契机 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气氛 让他们彻 底放下包袱早日加入到健身行列 残疾学生的健康状况大多不容乐观 不少学生及家长反映孩子体质差 经常要打针 吃药甚至是手术 有的学生无奈的说 家里人知道自己的病急需手术 但是没有钱 只 好这样了 现在家人不让运动 学生分析危害自身健康的主要因素依次是 表3 1 1 体育活动不足 7 1 8 营养休息不足 6 7 6 自我健康观念淡薄 6 6 2 家庭健康 观念淡薄 5 3 5 学习压力大 5 3 5 表3 1 1 危害残疾学生身体健康的因素统计表 3 4 2 影响残疾学生健康意识 行为的学校因素分析 随着2 0 0 6 年1 2 月全国第一次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召开 学校体育迎来了发展的春 天 不仅促进了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蓬勃开展 而且完善和加强了学校体育 工作的政策措施和制度机制 如先后制定了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 阻光 体育奖章管理办法 进一步完善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进一步推行初中毕业生 升学体育考试制度 积极推进学校体育教学和考试 评价制度的改革 这充分说明学校 体育对福州残疾学生健康意识与行为的养成是毋庸置疑的 3 4 2 1 学校规章制度的完善程度分析 根据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的规定 学校每年应要求体育组 和校医依据当年的测试结果和评分成绩 写出一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材料 内容应 包括现状的分析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建议等 学校在制定下一年体育卫生工作时 应以此作为依据 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呻1 但是在访谈中只有5 0 7 的学校制定了 相应的规章制度 都没有对残疾学生相应的健康教育制度和措施 落实情况亟待提高 3 4 2 2 体育教师对健康的认知程度分析 1 9 世纪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指出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 只有健康的 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教师的健康行为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6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等编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 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0 0 7 l o 2 8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有5 7 1 和3 3 3 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对残疾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针对 您 认为残疾学生能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吗 问题时只有9 5 的教师认为 大部分能 而8 1 0 的教师则认为 大部分不能 这与 仅有l4 的学生每周健身时间在l 丘h 以 上 是一致的 有2 3 8 与5 7 1 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 有必要帮助残疾学生积极投入 到体育锻炼中去 充分说明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对残疾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迫在眉睫l 教师认为残疾学生需要接受的健康教育由图3 1 0 可以看出依次是 心理健康 体育 锻炼知识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科学饮食 青春期知识 性知识等 关于 您认为教师的不良健康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时发现有2 3 8 的教师认为自身 的不良健康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而5 7 1 的教师认为自身的不良健康行为对学生的 影响一般 一方面说明教师认识到自身行为对学生能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也反陂了在这 个开放的社会里的一切元素都对学生产生影响 因此非常有必要优化环境促进残疾学生 的健康发展 abcdefg h 体育教师水平的限制 d 教材无针对性 g 没有相应的政镱支持 b 无专职体育教师 e 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h 其他 c 领导不重视 f 家庭教育的缺失 图3 1 1 教师认为对残疾学生健康教育存在因素统计分析 教师认为对残疾学生健康教育存在不足因素 如图3 1 1 依次是 教材没有针对性 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领导不重视 无专职体育教师 目前中学体育与健康教材实蔚对 象是健全学生 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系统的残疾学生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教材 省委等 单位出台的 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通知 颁布有6 个月时间 但教师都 没看到 政策的出台到基层的贯彻实施还要一定的时间 而2 0 0 8 年福州市初中毕业生 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不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虽然2 0 0 8 年新修订的 残疾人保障法 规定 各级政府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 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 并给予寄宿生活费等费用补助 对接受义务教 加 侣 侣 似 住 竹 8 6 4 2 0 3 镕果与丹析 育以外其他教育的残疾学生 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学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资助 保障 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并规定了对残疾人受教育的特别扶助包括t 救育部门 根据残疾人的身心特性和需要 开展残疾人教育 但是目前福州市残疾学生的健康教育 还是一片空白 教师能做的也只是让随班跟读的残疾学生自由生长 有研究表明在校期 间参与体育活动较少会影响到残疾人今后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能力 因此在教育公 平理念下政府 学校 社会要形成一股台力后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并狠抓落实为了强丧 学生的健康成长 3 4 2 3 学校的资源和条件对健康教育影响分析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 经过 十五 的发展 残疾人受教育权得到更好保障 十五 期问 在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 残疾人教育体系日益完善 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多种形 式的扶残助学活动广泛开展 残疾人教育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关于 贵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如何 结果是 图3 1 2 只有珊的学校报重视体育 1 3 的学校重视 3 1 的学校持一般态度 还有2 3 3 0 的学校到目前为止对体育的态度 还是不太重视 不重视 这与前面调查结果是一致的 残疾学生分布的学校既有省级达 标校也有未选标校 有初级校也有完中校i 不仅有城市校还有农村校 有洽悔也有山区 校 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师有担任校行政或干事 也有是一线教师 教龄都在l o 年以上 职 称有高级 中级和初级 这与各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差较大是吻台的 总的采说 教育公平理念下非常有必要缩小城乡 达标校与非达标校 沿海与山区校的差距 太部 分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育公平理念下对残疾 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视 很重视 揣 重视 图3 1 2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跚漱 僦l 十 l y o u n g 燃豁2 勰 黼一 一删 3 l 塑塞坚蔓查兰兰竺笙三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所学校为残疾学生开设专门的体育课 其中主要原因是 如图 3 1 3 学校从学生的身体及安全考虑限制残疾学生进行体育教育 学校体育器材与设 备不适用 造成特殊体育课无法开设 学校只重视一般学生的体育教学 缺乏相应的特殊 体育教学 令人心疼的是残疾学生的健康教育是被 照顾 在实践课外 根本就投有享 受到与健全学生的课堂平等教育 也就是说残疾学生因为体育中招升学考试中可以免于 测试 所以家长 学校 教师都把他们 保护 在体育健康教育实践课堂外 这与残疾 学生的自身需要是相违背的 与 残疾学生和正常学生在同一片蓝天下 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 福州市2 0 0 8 年体育中招升学考试的文件 仅仅对学生的升学免考有一定舶保护 作用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残疾学生被拒绝在健康教育实践课堂外的残酷事实 a 学校 b 学枝体育器材与设各不适用 造成特殊体育课无法开设 c 学校只重视一般学生的体育教学 缺乏相应的特殊体育教学 d 社会对身体残疾群体的认知不足 造成学生运动机会短缺 e 缺乏特殊体育教育的专 人员 f 残疾学生自身认识不足导致 图3 1 3残疾学生体育课未开设的原因 学校对残疾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途径是 图3 1 4 学生自己获取 上课时附带贯彻 教师讲解 健康教育课 墙报宣传 健康知识竞赛等 这充分说明福州市残疾学生的越 康教育非常薄弱 虽然开设了健康教育课 但是结果令人非常失望 e 1 人数 一目 z 荫h 图31 4学校对残疾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途径 7 0 d 6 80 5 00 4 0 o 3 0o 2 0 0 1 00 n o 侣侣似住竹8 6 4 2 0 关于 您所教的班级每周有几节体育课 除了一所学校开设三节外 其他学校都是 两节 这一方面是今年恢复体育中考的结果 另一方面反映更多的学校没有落实中央关 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同时各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情况差异大 尽管现在的经济发展快 由于对体育不够重视 导致在场地器材上的投入很少 不艚满足 正常的体育教学或残疾学生特殊教育的需要 为此学校有必要积极创造所需要的健身场 地 器材 设旌等条件 为残疾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健身场所 3 4 3 影响残疾学生健康意识 行为的家庭因素调查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 第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有专家指出 父 母的文化程度 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家庭文化的熏陶下 很多孩子的价值观 情感模式及健康意识与行为就如同从父母身上复制出来的 因此 家 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全面而深刻 是任何学校教育所难以取代的 3 4 3 1 我国残疾人的家庭户型分析 根据2 0 0 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可知排在前四位的家庭户型是 表3 1 2 j 二人户 三人户 四人户 一人户 有3 2 9 1 2 个二人户家庭 是统计数据中分量虽多的 可以说是不健全的家庭非常需要社会的帮助和关注 有2 9 4 4 3 个三人户家庭 若是三口之 家 比一 二人户家庭的人数健全 但更多的是二代三人 有2 8 0 5 2 个四人户家庭 是以 二 三代为多 不容忽视的一人户的家庭有1 2 4 9 9 个 与健全人比较而言更带要关爱 表3 1 2全国调查有残疾人的家庭户类型表 家庭户型豢 小计1 人 2 人3 人小计1 x 2 3 人 一人户 1 2 4 9 91 2 4 9 91 2 4 9 9 二人户3 2 9 1 23 5 9 5 22 2 3 6 53 5 7 86 9 6 06 2 2 47 3 6 三人户2 9 4 4 38 1 16 6 01 3 l2 02 6 7 1 7 2 3 3 8 43 0 3 03 0 3 四人户2 8 0 5 21 2 78 73 0l o1 4 9 2 b1 2 9 8 5l t 驰2 鸥 五人户2 1 5 5 44 03 374 2 3 13 6 9 34 4 9 8 9 六人以上户1 7 6 5 23 42 11 121 9 2 01 6 0 32 6 94 8 注 1 人是指全家有1 人残疾 2 人指全家有2 人残疾 3 人指全家3 人残疾 3 4 3 2 福州残疾学生的家庭状况分析 圈3 5福州市残疾学生家庭户型统计图 福建师疆大学学位论文 i 一iq l l l l 一 通过福卅f 市残疾学生家庭户型统计可知 图3 一1 5 有5 0 的学生家里有四人 2 5 的学生长在五口人家 2 1 的学生属于三口之家 还有4 的学生是单亲家庭 研究中发现 见表3 1 3 表3 1 4 只有一名学生的家长都是大学学历并有固定职 业 2 7 的家长都是小学毕业或没毕业 还有1 1 3 的学生不知道或不愿意填写父母的学 历及职业状况 只一名学生的家长都是商人 剩下的家长占9 4 4 没有固定职业 或一方 有固定职业 有1 4 1 的学生坦言双亲没有职业 表3 1 3 学生父母学历结构统计 表3 1 4 学生父母有无固定工作统计 一位因病引起肢体残疾的学生调查中透露 问 体现在腿脚不方便 为什么不去申请残疾证 答 我妈妈不肯 闯 你会参加体育锻炼吗2 答 我家人不让 闯 你家人平时参加体育锻炼吗2 答 也不会 在很大程度上父母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残疾孩子的命运更是紧紧地和他们的父母联 系在一起 多数的父母还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残疾孩子到学校读书 可有的父母却不让自 己的残疾孩子上学 有的父母认为可以养活孩子 孩子不需要出去念书 有的父母认为 有残疾孩子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任其自生自灭 因此要让更多的残疾儿童走迸学堂 必须加强他们父母的思想教育工作 要让残疾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与行为 就必须 加强父母自身健康行为的养成 特别是榜样教育 地方残联组织要深入残疾家庭 及时 了解父母的想法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多讲讲我们身边的残疾人成才的故事 而认为家庭中有残疾孩子就等于低人一等的父母 一旦提及残疾孩子常常会掩面而 泣 难以自持 究其原因 父母确实是心疼孩子的不幸 但是无法排除父母心中的残疾比 孩子身体残疾的程度严重得多的事实 做父母的忘记了真正的健康是身心社多方面的 完美结合 仅仅有一个健康的躯体 没有健康的灵魂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残缺的 心 灵的丑陋比身体的残疾更可怕 更难救 身体的残疾不是孩子和家人的错 家庭不值得被 残疾这个包袱压跨 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 积极的生活 可通过日常生活中残疾人的先进 事迹或残奥会的举办 树立榜样作用 不断激励学生及家人自强自立 无条件接受自己的孩子 进而欣赏自己的孩子 这应是做父母的追求 现代社会家 庭的主要存在模式是以核心家庭为主 核心家庭指夫妇双方或其中一方与未婚子女所组 3 结果与分析 成的家庭 这样的家庭形式成为时代主流的同时 传统中国家庭仍然存在尤其传统中国 家庭溺爱的教育方式和父母望子成龙 希望予女将满门心思都花在学习上而不管其他的 心态更为突出 口扣 父母及家庭成员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对孩子健康意识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 作用 父母日常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行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长所持不同体质健康的 意识和行为 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影响有很大的差异 现实中家长们对子女的体质健康教 育关心更多的是 孩子的饮食 睡眠和生病以及文化课学习方面 对孩子体质健康状况 了解 仅仅局限在 是否生病 是否失眠 是否过胖等方面 在积极的体质健康教育方 面却知知甚少且存在严重的 知行一冲突的现象 m 家长受到的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对提高孩子的体质健康重视程度也明显要高 会积 极支持孩子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但也有少数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和多数文化程度相对较 低的家长 对体育健身功能认识不足 没形成体育健身的正确观念 认为孩子参与健身是 浪费时间 反对孩子参与体育活动 福州残疾学生的家庭几乎没稳定的经济来源 父母文化程度不高 因此极易导致家 庭中健康教育的缺失 家长的体育健身意识行为是影响子女参与体育健身的关键因素 3 4 4 影响残疾学生健康意识 行为的社会因素探究 我国残疾人体育组织主要有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 中国聋人体育协会 中国弱智人 体育协会 这些组织分别加入了国际伤残人体育组织 国际聋人体育联合会和国际特殊 奥运会 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为推动中国残疾人体育走向世界搭建了宽阔的平台 随着 对残疾人的接纳 残疾人体育人口逐渐增加 体育基础逐步加强 竞技体育水平明显提 高 残疾人体育呈现出与健全人体育相融合的趋势 在不少国家都已与健全人分享体育 资源 共用训练场 甚至和职业运动员一起训练 表3 1 5各种有组织的残疾学生的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分析 各种有组织的残疾学生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百分比 经常开展 偶尔开展 1 4 2 1 1 不开展 7 7 5 同在蓝天下的残疾学生的健康也引起我们社会的格外关注 但在有关学校 社区等 是否经常开展各种有组织的残疾学生的体育活动调查中 如表3 1 5 有7 7 5 的学生表示 不开展 有2 1 1 的人表示 偶尔开展一 仅有1 4 的残疾人 经常开展刀 虽然政府 发动和推行教育改革 但应注意对教育改革的执行 评价和监督 并对地方和学校发起的 教育改革给子及时和充分的支持 还应特别注意发挥学校和社会在教育改革中的主体作 用 如 通过每年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举行文艺体育会演 表演及 残健同乐 趣味游戏 为残疾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 鼓励和帮助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进来 感受体育的魅力 展示自身的风采 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行为 虽然自1 9 9 0 年l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规定t 每年5 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7 2 陈海春 福建省汉族学生俸质与健康状况的分析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1 福建师范大学 2 0 0 6 7 3 杨贵仁 学生体质健康泛教育论 1 福建师范大学 2 0 0 5 3 5 福建 范大学学位论文 为全国助残日 其中1 9 9 6 年助残日的主题是 预防残疾增进健康 2 0 0 8 年主题0 月1 8 日全国助残同的主题是 牵手残疾人走进残奥会迎接特奥会 但在当前开展残 疾学生体育活动应采取哪种组织形式的调查中 图3 1 6 有4 3 7 的学生表示当前残疾 学生的健身活动应由学校 基层残联 社区或街道等组织开展 有4 08 的学生认为应采 取个人自愿形式 有42 的学生认为应由政府部门组织开展 还有1 1 3 的学生坦言 不 知道 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很好的政黄法规文件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残疾学生及家人 并未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结果或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对而言政府的作用没有那么大 图3 1 6开展各种有组织的残疾学生的体育活动形式情况统计图 虽然体育中考的人文关怀下 残疾学生可以进入 绿色通道 但大多数残疾学生很 喜欢也愿意参与体育健身 而且有通过体育活动来达到强身健体的需要 由于受诸多社 会因素的影响 这种内在的需求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化成体育动机 形成体育行为 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 如果这些社会因素长时间不能解决 那么就是现在已经存在的 成长在襁褓中的内在需求也可能在摇篮中被扼杀掉 也就是说他们不会拒绝运动 而政 府 社区 乡镇等不可把残疾学生永远的照顾在 阳光 之外 为了残疾学生今后更好 的生活 学习及就业 教育公平理念下我们更应该鼓励和帮助这些学生经常进行锻炼 由于不少残疾学生较内向 封闭因此社会各界可咀组织 开展各种有组织的残疾学生的 体育活动 真正做到 牵手残疾人走进残奥会迎接特奥会 而非流于形式 综上所述 只有学校 家庭和社会拧成一股健康教育合力 才能真正发挥三者最大 的展大作用和功能 如生活中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榜样 见附录五 一一四川乐山夹江县 雷庆瑶就是家庭 学校 社会结合教育的成功典范 f 4 1 当前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做 5 2 0 意思是说学生在学校所受的5 天正规教育 被两天双休日与社会的接触中所获得的负信 息抵消为零 毋庸置疑学校教卣是主要的 但不是唯一的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成为社 会教育的有力保护和巩固 在残疾学生的健康教育过程中 这些健康教育的形式都十分 重要 缺一不可 且要标准一致 互相协调 否则 各种教育力量发生分歧 就会引起学生 的心理冲突 甚至导致行为混乱 反而严重影响其健康意识与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7 4 i 建锋 等她也有 隐形的翅膀科学与文化 q 0 0 0 8 4 4 结论与建议 4 结论与建议 4 1 结论 4 1 1 福州残疾学生有七成的人对 教育公平理念 不了解或仅仅是听说过 对 残疾 人保障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等保障残 疾学生教育和健康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是极度匮乏 4 1 2 教育公平理念下残疾学生被 照顾 在体育健康教育的实践课堂外 2 0 0 8 年出台 的福州市的针对残疾学生体育中考免试的政策文件 只能解决学生一时的升学问题 不 利于促进和帮助残疾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与行为的养成 4 1 3 大部分残疾学生已具有良好的健康意识 但由于行动不便 没有适合的锻炼项目 设备 器材 体育锻炼场所 怕受伤 认为不安全 无人组织或很少开展残疾学生体育 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使健康意识仅仅停留在对文字的理解上 4 1 4 在教育公平理念下残疾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依次是为了增强体质 促进健康 培养锻炼能力 增加自信心 丰富课余生活和自身兴趣爱好等 说明大多数残疾学生认 识到了体育的多功能性 4 1 5 大部分残疾学生有参与体育健身的动机 但目前其参与体育健身的动机还无法转 变为健身行为 4 1 6 残疾学生对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上相对集中 散步是最受青睐的项目 以体育课 中教授的内容为普遍 且运动强度和对抗性较小的运动项目 4 1 7 残疾学生对体育活动场所的选择上 首选是居住地附近的社区或公园 其次是在 周边学校的体育场馆和家里 4 1 8 危害残疾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的前五位依次是 体育活动不足 营养休息不够 自 我健康观念淡薄 家庭健康观念淡薄 学习压力大 同时 他们认为能促进其健康的因 素是周边的生活环境 家庭的健康观念 社会对健康的关注 学校的教育宣传 4 1 9 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很好的政策法规文件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残疾学生及家人 并未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结果或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残疾学生而言政府的作用没有充分 发挥 3 7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4 2 建议 4 2 1 福州市各级人民政府要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 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 实现且能坚决贯彻落实 把 体育法 残疾人保障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 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等保障残疾学生教育和健康的相关法律法翘l 纳入 政府工作议程 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费列入经费预算 改善学 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 使得同在蓝天下的残疾学生能正视自身如 主动自觉办理残疾证 等 以便更好的生活和学习及适应社会 从而养成终身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 4 2 2 教育公平理念下非常有必要缩小城乡校 达标校与非达标校 沿海与山区校的差 距 大部分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育公平理念 下对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视 4 2 3 根据残疾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继续教育考试题及答案示例
- 中医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指引
- 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分析
- 安全管理经验分享及整改措施建议
- 建筑软连接施工质量控制规范
- 企业内审安全管理方法与技巧
- 幼儿园故事大王活动方案及评审标准
- 模具生产全过程交接验收清单
- 小学数学考试真题汇编与解析
- 工控设备故障排查报告范本
-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
- 草莓种植课件-幼儿园大班
- 历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试题集(1986-2019)
- 基层工会届中调整选举主持词
- 中药新药研发与创新
- 联化科技(临海)有限公司年产800吨二酰胺酯、500吨甲氧苯硼酸、1000吨LT228等九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丽江区域地质报告 -报告
- 偏瘫患者业务查房课件
- JJG 1036-2022电子天平
- 杆塔基础分坑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英语课文(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