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1页
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2页
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3页
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4页
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病 PrimaryImmunodeiciencyDiseases 分类 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PIDD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SIDD 根据PIDD免疫系统受累的范围不同 可分为特异性IDD B细胞缺陷 T细胞缺陷及联合免疫缺陷 非特异性IDD 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系统缺陷 免疫系统先天性 多为遗传性 发育缺陷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B细胞T细胞联合 吞噬细胞补体 50 10 30 6 4 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陷病原发性T细胞免疫缺陷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原发性补体缺陷病 表现为体液与细胞免疫应答无能 患者反复发生致命性病毒 霉菌 分枝杆菌和寄生虫感染 T细胞缺陷 细胞免疫缺陷 缺辅助T细胞 体液免疫不全 对各种胞内胞外微生物普遍易感肿瘤高发 原发性T细胞免疫缺陷病是指T细胞发生 分化和功能障碍的遗传性缺陷病 Th2 辅助B细胞活化 产生Ab Th1 激活M 增强其杀伤胞内菌和提呈Ag能力 辅助CTL的活性 Tc CTL 杀伤靶细胞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1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DiGeorge综合征 第 咽囊综合征发病机制 第 咽囊发育障碍 胸腺 甲状旁腺等发育不全免疫学特点 T细胞功能缺陷 外周血T细胞百分率及总数 B细胞功能和抗体水平可基本正常或偏低临床特点 心脏和大血管畸形24h内婴儿出生后即可出现低血钙性手足抽搐病毒 真菌等反复感染 接种减毒活疫苗可致全身反应甚至死亡 原发性T细胞免疫缺陷病 2 TCR活化和功能缺陷TCR活化和功能缺陷是T细胞膜分子及胞内信号转导分子表达异常或缺失所导致的一类免疫缺陷病 CD3 缺陷可导致TCR CD3复合物水平降低 抗原信号无法有效转导 ZAP 70缺陷可导致ZAP 70蛋白缺乏 T细胞不能增殖 不能分化为效应细胞 原发性T细胞免疫缺陷病 CD3复合体由五种肽链组成 胞浆中均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 参与活化信号转导 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陷病原发性T细胞免疫缺陷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原发性补体缺陷病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cy SCIDD 是一组胸腺 淋巴组织发育不全及Ig缺乏的遗传性疾病T B细胞均缺陷而导致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联合缺陷临床特征表现 免疫细胞数目减少严重持久的病毒及机会性感染 反复发作接种麻疹 牛痘 BCG等减毒活疫苗 可诱发严重的全身性感染而致死 患者出生6个月即出现发育障碍 多因感染在1 2岁内死亡 口腔和皮肤的白色念珠菌感染轮状病毒和肠道细菌引起的顽固性腹泻卡氏肺囊虫引起的肺炎 性联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XSCID X连锁隐性遗传IL 2受体 链基因突变 T B细胞成熟受阻和功能障碍B细胞数量正常但功能异常 导致Ig生成减少和类型转换障碍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腺苷脱氨酶缺乏症 AD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腺苷脱氨酶 ADA 缺乏 腺苷和脱氧腺苷分解障碍 dATP dGTP在胞内大量蓄积 T B发育受阻 停滞于pro T pro B GMP AMP IMP 肌苷 腺苷 鸟苷 ADA 6 氧嘌呤 鸟嘌呤 黄嘌呤 尿酸 腺苷 脱氧腺苷 鸟苷 脱氧鸟苷 dAMP dADP dATP dGMP dGDP dGTP 抑制核苷酸还原酶 T B细胞增殖障碍 ADA基因突变造成免疫缺陷的途径 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陷病原发性T细胞免疫缺陷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原发性补体缺陷病 主要表现为吞噬细胞的数量 移动和 或 粘附功能 杀菌活性等异常所导致的一类疾病 临床表现为化脓性细菌或真菌反复感染 轻者仅累积皮肤 重者则严重感染重要器官而危及生命 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 一 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粒细胞减少症 1 5 109 L粒细胞缺乏症几乎无中性粒细胞G C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来源于单核 巨噬细胞 内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可诱导中性粒祖细胞增殖分化 活化中性粒细胞G CSF基因突变导致粒细胞分化受阻 患儿在一个月内开始发生各种细菌的反复感染 表现出严重咽炎 二 白细胞粘附缺陷病LADD化脓性细菌感染LADD 临床表现为脐带脱落延迟 反复软组织感染 慢性牙周炎和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 常于新生儿期死亡 编码CD18的基因ITBG2基因突变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D18表达于全部白细胞的表面 在白细胞定向移动和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CD18缺陷使白细胞不能穿过血管内皮细胞和向炎症部位移行LADD 为岩藻糖代谢异常 导致白细胞表面选择素配体岩藻糖化抗原SLeX缺陷 而致白细胞的滚动功能异常 影响其黏附在血管内皮细胞上 不能穿透血管壁进入炎症区域 白细胞粘附障碍 中性粒细胞的渗出过程 A B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侵入细菌 附壁 粘着 游出 EC EC 慢性肉芽肿病 chronicgranulomatousdiseasse CGD 常见NADPH氧化酶系统基因缺陷 呼吸爆发受阻 杀伤超氧代谢物形成障碍 被吞噬的细菌持续存活和繁殖 刺激CD4 T细胞形成肉芽肿 1 2岁开始反复发生严重化脓性感染 在淋巴结 肺 脾 肝 骨髓等多个器官形成化脓性肉芽肿 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陷病原发性T细胞免疫缺陷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原发性补体缺陷病 造血干细胞 淋巴干细胞 髓红系干细胞 前B细胞 前T细胞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SCID 胸腺 DiGeorge综合症 白细胞粘附无能 先天无粒细胞血症 慢性肉芽肿 免疫细胞分化途径与免疫缺损 原发性补体系统缺陷病 大多数补体缺陷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一 补体固有成分缺陷主要表现为单纯抗感染能力下降 易发生化脓性细菌感染 二 补体调控蛋白缺陷1 C1INH缺陷常见 为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反复发作的局部皮肤 粘膜水肿2 衰变加速因子 DAF 和CD59缺陷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 PNH 三 补体受体缺陷红细胞或吞噬细胞表达CR1缺陷 可发生SLE等自身免疫病 一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C1是由C1q C1r和C1s分子组成的多聚体复合物 C1INH可与活化的C1r和C1s以共价键结合成稳定的复合物 使C1r和C1s失去酶解正常底物的能力 其次 C1INH还可有效的将与IC结合的C1大分子解聚 并可明显缩短C1的半寿期 C1抑制物 C1INH 缺陷 C1得不到抑制 血清中C4 C2消耗增多 C2裂解所产生的C2a 补体激肽 能使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临床表现 患者皮下和粘膜下组织反复水肿 喉头水肿可致窒息死亡 二 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患者编码糖基磷脂酰肌醇GPI的PIG A基因翻译后修饰缺陷 GPI合成障碍 不能与DAF和MIRL结合而发生补体介导的溶血 临床表现 慢性溶血性贫血 全血细胞减少 静脉血栓形成 晨尿中出现血尿 本章小结 1 掌握免疫缺陷病的概念 特点2 掌握DiGeorge综合征 Bruton综合征和选择性IgA缺乏症的主要免疫学异常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病因 原因不明 可能是多因素所致遗传因素 基因突变或缺失宫内因素 感染风疹病毒 低Ig血症伴高IgMCMV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ICD 三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病因 1 营养不良 影响免疫细胞成熟 降低免疫应答水平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