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知识b》PPT课件.ppt_第1页
《Linux基础知识b》PPT课件.ppt_第2页
《Linux基础知识b》PPT课件.ppt_第3页
《Linux基础知识b》PPT课件.ppt_第4页
《Linux基础知识b》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inux基础知识,第一章,2,猜猜看,3,4,另一种风格,5,6,本章目标,Linux和UNIX的关系了解Unix的起源与地位掌握有关Linux的基本常识了解学习Linux的意义掌握Linux的版本知识了解开放源代码的许可协议及其开发模式了解Linux与Windows各自的特色,7,linux和UNIX的关系,Linux和Minix关系Minix是AndrewTanenbaum教授由4.3BSDUNIX发展而来4.3BSDUNIX与AT&TUNIX,8,Unix的起源,一个没有完成的梦想:Bell,MIT与GE的Multics系统早期的计算机并不像现在的个人计算机一般,可能一间学校就只有一部大型主机。为了解决使用冲突问题,在1960年代初期,麻省理工学院(MIT)发展了所谓的兼容分时系统(CTSS),当时可以让约30位使用者联机使用主机。而为了让这个分时系统更加的强大,所以,在1965年前后由贝尔研究室(Bell)、MIT及GE)开始来共同开发一个名为Multics的大型计划,目标是想让大型主机可以联机300位以上的使用者。在奋斗了四年之后,该计划仍然宣告失败!,9,一个小型档案系统的产生:1969年KenThompson的小型fileserversystem,在复杂的Multics系统的计划失败后,贝尔研究室当然就退出该计划。KenThompson由于自己工作上的需求,需要一套档案存取的小型操作系统,便在1969年的时候以DEC公司的计算机PDP-7为硬件基准,设计了一个适合自己工作环境的小型档案系统,其中也含有他自行开发的一些小工具。那个系统就是最早期的Unix的源头!,10,Unix的正式诞生:1973年Ritchie等人以C语言写出第一个正式Unix核心,由于Thompson写的那个操作系统实在太好用了,所以在Bell研究室内部广为流传,并且数度经过改版。到了1973年,Bell研究室的DennisRitchie等人为了让这个系统的执行效能更佳化,所以使用编译效能更好的C语言将原有的1969年的那个系统之核心大幅度的改写过,并且确定该操作系统名称为Unix,这就是最早的Unix操作系统!不过,由于这个操作系统是由这一群工程师所开发完成的,而且使用者也大多是这方面的工程师,因此造成了后来Unix系统接口较难被一般使用者接受的情况。,C语言哪一年出现的?,11,Unix的起源,1969年:Unix系统的第一个版本70年代末:AT&T成立Unix系统实验室70年代末:CSRG使用Unix对操作系统进行研究BSDUnix和UnixSystemV形成了当今Unix的两大主流,12,重要的Unix分支:1977年BSD的诞生,Unix发表之后,柏克莱大学(Berkeley)的教授取得Unix的原始码,并且几经修改之后,终于在1977年发表了第一代的BerkeleySoftwareDistribution(BSD)。这个BSD是Unix的一个分支,他的发展对于Unix有相当大的影响。后来的Sun公司就是使用BSD发展的核心进行自己商业的Unix版本的发展的!,13,百家齐鸣的Unix版本,由于C语言是一个相当高阶的程序语言,他与硬件没有很直接的相关性,由于Unix是由C语言写成的,因此,只要经过稍微的原始码修改程序,就可以在不同的硬件架构上面执行!后来,由于Unix的方便性,因此很多的商业公司及学术机构就加入这个操作系统的研发。不过,也由于Unix的便利性与改写容易,因此就造成了很多的不同版本的Unix。例如AT&T的SystemV、加州大学的BSD版、IBM的AIX等等。,14,Unix的版本号表示,不同的Unix版本其标识方式不同AT&T开发的内部Unix使用顺序号标识版本BSD使用主版本加次版本的方法标识,以及派生版本AT&T使用罗马数字标识Unix版本,用Release来表示次版本其他商业公司的Unix使用各自的版本标识,15,BSD系列的操作系统,16,开放源码的发展,AT&T与Unix起源与发展Berkeley发行的Unix版本:BSDAT&T与Berkeley之争Linux诞生,17,Linux的诞生,Linux由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LinusTorvalds创建1991年10月,Linux第一个公开版0.02版发布1994年3月,Linux1.0版发布Linus的标志是可爱的企鹅,取自芬兰的吉祥物,18,Linux发展成今天的局面,其实都是源自于1991年10月,在USNET新闻组(comp.os.minix)上一篇毫不起眼的文章。它是由芬兰一位署名为LinusTorvalds的赫尔辛基大学学生所发表的,当时他才21岁,这篇文章的内容如下:Helloeverybodyoutthereusingminix-Idoinga(free)operatingsystem(justahobby,wontbebigandprofessionallikegnu)for386(486)ATclones.ThishasbeenbrewingsinceApril,andisstartingtogetready.Ilikeanyfeedbackonthingspeoplelike/dislikeinminix,asmyOSresemblespracticalreasonsamongotherthings.Itcurrentlyportedbash(1.08)andgcc(1.40),andthingsseemtowork.ThisimpliesthatIllgetsomethingpracticalwithinafewmonths,andIliketoknowwhatfeathersmostpeoplewouldwant.Anysuggestionsarewelcome,butIwontpromiseIlimplementthem:-)Linus(torvaldskruuna.helsinki.fi)Ps.Yes-itsfreeofanyminixcode,andithasamulti-threadedfs.ItisNOTportable(uses386taskswitchingetc).anditprobablyneverwillsupportanythingotherthanAT-hard-disks,asthatsallIhave:-(,19,GNU与GPL/LGPL,GNU:旨在消除对计算机软件拷贝、分发、修改的限制GNUsNotUnix递归缩写GPL:GeneralPublicLicense,通用公共许可证LGPL:LibrarayGeneralPublicLicense,程序库通用公共许可证,20,实现GPL的途径,它要求软件以源代码的形式发布,并规定,任何用户都能够以源代码的形式将软件复制或发布给别的用户它提醒每个用户,对于该软件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如果用户的软件使用了受GPL保护的任何软件的一部分,那么,该软件就继承了GPL软件,并因此而成为GPL软件,也就是说必须随应用程序一起发布源代码,思考题:我们能否把受GPL保护软件当商业软件发布?,21,实现GPL的途径(Cont.),GPL并不排斥对自由软件进行商业性质的包装和发行,也不限制在自由软件的基础上打包发行其它非自由软件,22,Linux的发展,Linux赢得了大型数据库软件公司支持IBM大型机全面预装Linux操作系统,HP、SUN公司也将推出自己的桌面发行版本,SGI在开发大型Linux图形工作站全球十大巨型机中,有四台在使用Linux操作系统(2007年)T定期发布全球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列表。调查结果表明全球超级计算机20强中,有19强使用的是Linux系列的操作系统(2009.6.25日数据)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Linux的市场占有率为88.6%。),23,2008年Linux的新发展,2008年对Linux是重要的一年,Linux的发展突然加快了,在各个重要方面不约而同推出进步巨大的新版。1、内核方面:2.6.23-2.6.24-2.6.25-2.6.26-2.6.272、图形界面方面:KDE:QT4.0/4.1、KDE4.0/4.1相继推出;GNOME:GTK3.0启动、GNOME2.24年中推出。3、Office软件:OpenOffice3.0年中推出;KOffice2.0将推出;IBM的免费办公套件LotusSymphony推出(虽然差点)。4、浏览器:Firefox3.0推出,有LINUX下网络浏览器的性能有了大幅提升。5、兼容层、模拟软件等:经过20年的发展,Wine终于将推出1.0;,24,2008年Linux的新发展,6、多媒体软件:历史攸久的mplayer也终于1.0rc了,只不知是否今年会推出1.0最终版。KDE4.x也推出了全新的播放软件。7、过去对Linux支持不太好的厂商相继宣布加强支持:(1)AMD/ATI支持。2007年11月AMD/ATI终于发布支持AIGLX的驱动程序,从此LINUX版的ATI显卡驱动与WINDOWS版驱动同步发布。(2)Adobe的支持:2008年3月31日,Adobe宣布加入Linux基金会。(3)RealNetworks的支持:2008年4月RealNetworks发布了RealPlayer11的Linux版本。(4)SUN的支持:2008年5月19日,被视为最先进文件系统的ZFS的领导开发者JeffBonwick和Linus在家中见了面,事后JeffBonwick对关注两人会晤的读者们表示“敬请期待”。,25,2009年Linux的新发展,2009年Linux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大进展。1.Android大放异彩2009年将会成为Android里程碑似的一年,2009年,移动操作系统领域因为有了Android的强势“加盟”而变得更加激烈。由于Android操作系统本身是开放的,这意味着如果它出现任何问题,这些问题很快就能被解决。2.预装Linux愈演愈烈随着惠普宣布自己的个人电脑产品开始预装Linux操作系统,这预示着开源操作系统的春天即将到来。3.Brtfs文件系统将会发布第一个版本Brtfs是一款新的文件系统,它侧重于容错处理、修复和管理。该文件系统给Linux操作系统提供了其它文件系统不具备的东西:扩展到大型企业的功能。,26,Android,An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同时也是Google于2007年11月5日宣布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号称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Android流量份额升至25%来源:华军资讯时间:2010-9-6据资讯网站Neowin报道,近期的统计显示,谷歌Android平台用户在整合移动流量中所占比例呈现逐级上升趋势,目前Android在北美地区的流量比例为25%,仅次于苹果iOS。市场调研机构Quantcast的报告中,iOS用户依然是手机浏览的最大贡献者,约为56%,其次是Android(25%),黑莓凭借公司和商业用户的支持,占据9%,包括WebOS、nokia等在内的品平台分享了剩余的10%。,27,4.OpenGL大幅进入开源领域在2008年,芯片制造商NVIDIA公司发布了一款开源的OpenGL3.0驱动程序。我相信,其他芯片制造商也将步其后尘。5.OpenOffice3将会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金融危机影响6.Ubuntu同时进军企业和桌面,28,Linux版本号的命名规则,Linux的内核版本由3部分组成主版本号次版本号末版本号,29,Linux内核的两种版本号,版本号的第二位数字,可以确定Linux内核版本的类型开发版本:第二位数字是奇数稳定版本:第二位数字是偶数,,2.4.23,奇数,偶数,30,Linux内核版本发展图示,31,Linux内核版本发展图示(Cont.),32,著名的Linux的发行版本,33,Linux与Windows的功能比较,防火墙功能比较数据库方面比较Web/FTP服务器方面比较邮件服务器方面比较目录服务方面比较,34,Linux与Windows的灵活性和易用性比较,Linux与Windows的优缺点在易用性方面,Windows仍然处于优势在灵活性方面,Linux则占据上风在对客户端软件和多媒体软件的支持方面,一直是Windows的强项,35,Linux与Windows的具体特点比较,36,学习Linux的意义,掌握IT的方向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开放与共赢业界的支持Linux与Unix的相似性快速掌握Android平台,37,Linux安装前的预备知识,Linux主流文件格式Linux下添加新硬盘及分区格式化,38,Linux主流文件格式,文件系统指文件存在的物理空间。在Linux系统中,每个分区都是一个文件系统,都有自己的目录层次结构。Linux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支持多种文件系统,这样它更加灵活,并可以和许多其它种操作系统共存。随着Linux的不断发展,它所支持的文件格式系统也在迅速扩充。特别是Linux2.4内核正式推出后,出现了大量新的文件系统,其中包括日志文件系统ext3、ReiserFS、XFS、JFS和其它文件系统。,39,ext文件系统,ext是第一个专门为开发的Linux的文件系统类型,叫做扩展文件系统。它是1992年4月完成的,对Linux早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在稳定性、速度和兼容性上存在许多缺陷,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40,ext2文件系统,ext2是为解决ext文件系统的缺陷而设计的可扩展的、高性能的文件系统,它又被称为二级扩展文件系统。ext2是1993年发布的,设计者是ReyCard。它是Linux文件系统类型中使用最多的格式,并且在速度和CPU利用率上较为突出,是GNU/Linux系统中标准的文件系统。它存取文件的性能极好,对于中、小型的文件更显示出优势,这主要得益于其簇快取层的优良设计。2000年以前几乎所有的Linux发行版都使用ext2作为默认的文件系统。,41,ext2文件系统,ext2也有一些问题。由于它的设计者主要考虑的是文件系统性能方面的问题,而在写入文件内容的同时,并没有写入文件的meta-data(和文件有关的信息,例如权限、所有者及创建和访问时间)。换句话说,Linux先写入文件的内容,然后等到有空的时候才写入文件的meta-data。如果出现写入文件内容之后,但在写入文件的meta-data之前系统突然断电,就可能造成文件系统就会处于不一致的状态。在一个有大量文件操作的系统中,出现这种情况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另外,由于目前Linux的2.4内核所能使用的单一分割区最大只有2048GB,尽管文件系统的容量上限为6384G,但是实际上能使用的文件系统容量最多也只有2048GB。,42,ext3文件系统,日志式文件系统日志式文件系统起源于Oracle、Sybase等大型数据库。由于数据库操作往往是由多个相关的、相互依赖的子操作组成,任何一个子操作的失败都意味着整个操作的无效性,对数据库数据的任何修改都要恢复到操作以前的状态。Linux日志式文件系统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日志文件系统通过增加一个叫做日志的、新的数据结构来解决这个“fsck”问题。这个日志是位于磁盘上的结构。在对元数据做任何改变以前,文件系统驱动程序会向日志中写入一个条目,这个条目描述了它将要做些什么,所以日志文件具有可伸缩性和健壮性。在分区中保存日志记录文件好处是:文件系统写操作首先是对记录文件进行操作,若整个写操作由于某种原因(如系统掉电)而中断,则在下次系统启动时就会读日志记录文件的内容,恢复到没有完成的写操作,这个过程一般只需要两三分钟时间。,43,ext3文件系统,ext3是由开放资源社区开发的日志文件系统,ext3被设计成是ext2的升级版本,尽可能方便用户从ext2向ext3迁移。ext3在ext2的基础上加入了记录元数据的日志功能,努力保持向前和向后的兼容性,也就是在保有目前ext2的格式之下再加上日志功能。和ext2相比,ext3提供了更佳的安全性。ext3是一种日志式文件系统,日志式文件系统的优越性在于由于文件系统都有快取层参与运作,如不使用时必须将文件系统卸下,以便将快取层的资料写回磁盘中。因此,每当系统要关机时,必须将其所有的文件系统全部卸下后才能进行关机。如果在文件系统尚未卸下前就关机(如停电),那么重开机后就会造成文件系统的资料不一致,故这时必须做文件系统的重整工作,将不一致与错误的地方修复。除了与ext2兼容之外,ext3还通过共享ext2的元数据格式继承了ext2的其它优点。由于ext3基于ext2的代码,所以它的磁盘格式和ext2的相同。,44,ext3文件系统,ext3最大的缺点是,它没有现代文件系统所具有的、能提高文件数据处理速度和解压的高性能。此外,使用ext3文件系统要注意硬盘限额问题,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前,不推荐在重要的企业应用上采用ext3DiskQuota(磁盘配额)。,45,JFS文件系统,JFS是一种提供日志的字节级文件系统。该文件系统主要是为满足服务器的高吞吐量和可靠性需求而设计、开发的。JFS文件系统是为面向事务的高性能系统而开发的。在IBM的AIX系统上,JFS已经过较长时间的测试,结果表明它是可靠、快速和容易使用的。2000年2月,IBM宣布在一个开放资源许可证下移植Linux版本的JFS文件系统。JFS也是一个有大量用户安装使用的企业级文件系统,具有可伸缩性和健壮性。与非日志文件系统相比,它的突出优点是快速重启能力,JFS能够在几秒或几分钟内就把文件系统恢复到一致状态。虽然JFS主要是为满足服务器(从单处理器系统到高级多处理器和群集系统)的高吞吐量和可靠性需求而设计的,但还可以用于想得到高性能和可靠性的客户机配置,因为在系统崩溃时JFS能提供快速文件系统重启时间,所以它是因特网文件服务器的关键技术。使用数据库日志处理技术,JFS能在几秒或几分钟之内把文件系统恢复到一致状态。,46,JFS文件系统,JFS的缺点是,使用JFS日志文件系统性能上会有一定损失,系统资源占用的比率也偏高,因为当它保存一个日志时,系统需要写许多数据。,47,ReiserFS文件系统,ReiserFS的第一次公开亮相是在1997年7月23日,HansReiser把他的基于平衡树结构的ReiserFS文件系统在网上公布。ReiserFS3.6.x(作为Linux2.4一部分的版本)是由HansReiser和他的Namesys开发组共同开发设计的。SuSELinux也对它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帮助。Hans和他的组员们相信最好的文件系统是能够有助于创建独立的共享环境或命名空间的文件系统,应用程序可以在其中更直接、有效和有力地相互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文件系统就应该满足使用者对性能和功能方面的需要。那样使用者就能够继续直接地使用文件系统,而不必建造运行在文件系统之上(如数据库之类)的特殊目的层。ReiserFS使用了特殊的、优化的平衡树(每个文件系统一个)来组织所有的文件系统数据,这为其自身提供了非常不错的性能改进,也能够减轻文件系统设计上的人为约束。另一个使用平衡树的好处就是,ReiserFS能够像其它大多数的下一代文件系统一样,根据需要动态地分配索引节,而不必在文件系统创建时建立固定的索引节。这有助于文件系统更灵活地适应面临的各种存储需要,同时提供附加的空间有效率。,48,ReiserFS文件系统,ReiserFS被看作是一个更加激进和现代的文件系统。传统的Unix文件系统是按磁盘块来进行空间分配的,对于目录和文件等的查找使用了简单的线性查找。这些设计在当时是合适的,但随着磁盘容量的增大和应用需求的增加,传统文件系统在存储效率、速度和功能上已显得落后。在ReiserFS的下一个版本Reiser4,将提供了对事务的支持。ReiserFS突出的地方还在于其设计上着眼于实现一些未来的插件程序,这些插件程序可以提供访问控制列表、超级链接,以及一些其它非常不错的功能,49,ReiserFS文件系统,ReiserFS一个最受批评的缺点是,每升级一个版本都将要将磁盘重新格式化一次,而且它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与ext3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因为ReiserFS文件系统还不能正确处理超长的文件目录,如果创建一个超过768字符的文件目录,并使用ls或其它echo命令,将有可能导致系统挂起,50,ReiserFS文件系统,JFS的缺点是,使用JFS日志文件系统性能上会有一定损失,系统资源占用的比率也偏高,因为当它保存一个日志时,系统需要写许多数据。,51,XFS文件系统,XFS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日志文件系统,它是由SGI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的。XFS推出后被业界称为先进的、最具可升级性的文件系统技术。它是一个全64位、快速、稳固的日志文件系统,多年用于SGI的IRIX操作系统。当SGI决定支持Linux社区时,它将关键的基本架构技术授权于Linux,以开放资源形式发布了他们自己拥有的XFS的源代码,并开始进行移植。此项工作进展得很快,目前已进入beta版阶段。作为一个64位文件系统,XFS可以支持超大数量的文件(90001GB),可在大型2D和3D数据方面提供显著的性能。XFS有能力预测其它文件系统薄弱环节,同时提供了在不妨碍性能的情况下增强可靠性和快速的事故恢复,52,XFS文件系统,XFS可为Linux和开放资源社区带来如下新特性:可升级性XFS被设计成可升级,以面对大多数的存储容量和I/O存储需求;可处理大型文件和包含巨大数量文件的大型目录,以满足21世纪快速增长的磁盘需求。XFS有能力动态地为文件分配索引空间,使系统形成高效支持大数量文件的能力。在它的支持下,用户可使用的文件远远大于现在最大的文件系统。优秀的I/O性能典型的现代服务器使用大型的条带式磁盘阵列,以提供达数GB/秒的总带宽。XFS可以很好地满足I/O请求的大小和并发I/O请求的数量。XFS可作为root文件系统,并被LILO支持,也可以在NFS服务器上使用,并支持软件磁盘阵列(RAID)和逻辑卷管理器(LogicalVolumeManager,LVM)。SGI最新发布的XFS为1.0.1版。,53,Linux下添加新硬盘及分区格式化,预备知识在为硬盘分区前,首先要了解Linux系统下对硬盘和分区的命名方法。在Linux下对IDE的设备是以hd命名的,第一个ide设备是hda,第二个是hdb。依此类推一般主板上有两个IDE接口,一共可以安装四个IDE设备。主IDE上的两个设备分别对应hda和hdb,第二个IDE口上的两个设备对应hdc和hdd。,54,Linux下添加新硬盘及分区格式化,一般硬盘安装在主IDE的主接口上,所以是hda光驱一般安装在第二个IDE的主接口上,所以是hdc(应为hdb是用来命名主IDE上的从接口)SCSI接口设备是用sd命名的,第一个设备是sda,第二个是sdb。依此类推,55,Linux下添加新硬盘及分区格式化,分区是用设备名称加数字命名的。例如hda1代表hda这个硬盘设备上的第一个分区。每个硬盘可以最多有四个主分区,作用是1-4命名硬盘的主分区。逻辑分区是从5开始的,每多一个分区,数字加以就可以。比如一般的系统都有一个主分区用来引导系统,这个分区对应大家常说的C区,在linux下命名是hda1。后面我们分三个逻辑分区对应常说的D、E、F,在linux下命名是hda5、hda6、hda7,56,分区方案,假设系统的硬盘大小是20G。/boot100MSwap1024M(内存的两倍)/18.9G(余下的空间)建立一个100M的/boot分区是为了避免将系统内核文件放到1024磁道以外,如果将/boot做为root分区的一个子目录,内核文件就会安装在root分区的任何地方,因为硬盘的大小超过了8G,所以在启动时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建议将交换分区的大小设置为内存的两倍,在这里我们假设系统的内存为512M。最后我们将硬盘的剩余空间全部分给了root分区。,57,分区方案图,58,RedHatEnterprise5.0安装的步骤,(1)语言选择:,59,(2)键盘配置:,60,(3)磁盘分区设置:,分成三个分区:/boot分区大小为100MB,swap为内存的2倍大小,/分区推荐15GB以上。,61,(3)磁盘分区设置:,/boot分区大小为100MB,62,(3)磁盘分区设置:,swap为内存的2倍大小,63,(3)磁盘分区设置:,/分区推荐15GB以上,64,(3)磁盘分区设置:,完成后如下图所示:,65,(4)引导装载程序配置:,66,(4)引导装载程序配置:,67,(5)网络配置:,使用动态IP即可,68,(5)网络配置:,使用动态IP即可,69,(6)选择软件包组:,自定义软件包,第一次安装建议全部安装。,70,(6)选择软件包组:,自定义软件包,第一次安装建议全部安装。,71,(7)准备安装:,应该看到一个安装RedHatLinux做准备的屏幕。当你重新引导系统后,一份完整的安装日志可在/root/install.log中找到,以备今后参考。要取消安装进程,按计算机的重新启动按钮,或者使用Control-Alt-Delete组合键来重启计算机。,72,(8)安装完成,祝贺你!你的RedHatEnterprise5.0安装现已完成!安装程序会提示你做好重新引导系统的准备。如果安装介质(磁盘驱动器内的磁盘或光盘驱动器内的光盘)在重新引导时没有被自动弹出,请记住取出它们。,73,RedHatEnterprise5.0的登录和关闭,1.登录:使用RedHatLinux系统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登录。登录实际上是向系统做自我介绍,又称验证(authentication)。如果键入了错误的用户名或口令,就不会被允许进入系统。Linux系统有普通用户和超级用户之分。普通用户的用户名是任意的,而超级用户的用户名是root。Linux系统是严格区分大小写的,无论是用户名、文件名、设备名都是如此。即liubing、LiuBing、LIUBING是三个不同的用户名或文件名。图1-21显示为Red,74,75,当口令输入完毕后,按回车键进入RedHatEnterprise5.0图形化界面,如图1-22所示。,76,2.注销,如果想切换用户登录,可采用注销当前图形化桌面会话。操作的方法是:(1)依次选择“主菜单注销”命令。(2)打开如图1-13所示的确认对话框,选择“注销”选项,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如果你想保存桌面的配置以及还在运行的程序,选中“保存当前设置”复选框。,77,图1-23“注销”对话框,图1-23“,注销”对话框,78,3.关机和重新启动,关切和重新启动的方法如下:(1)依次选择“主菜单注销”命令。(2)在打开的对话框,选择“关机”或“重新启动”选项,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关机或重新启动操作。,79,Linux的基本使用和设置,显示属性的设置改变桌面背景(1)在Linux桌面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改变桌面背景”命令,打开如图1-24所示的页面。(2)在图1-24中,单击“选择图片”下的按钮,打开如图1-25所示的选择图片对话框。,80,图1-25选择图片,81,(3)在图1-25中,通过选择不同的文件夹下的不同图片,来选择一个满意的背景图片,然后单击“确认”按钮,返回到图1-24的对话框。(4)还可进一步对背景图片进行居中、缩放、拉伸等处理。(5)当选择无图片时,可通过“背景网格”,以及左测和右测的颜色来设置背景。(6)设置完成后,单击“关闭”按钮,桌面显示如图1-26所示。,82,2.显示设置,在此设置中可对显示分辨率、显示器的类型及显卡进行设置,具体的方法如下:(1)依次选择“主菜单系统设置显示”,打开如图1-27所示的显示设置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用户可选择设置“分辨率”、“色彩深度”。,83,(2)单击“高级”选项卡,打开如图1-28所示的显示高级设置,还可对显示器的类型、物理分辨率、以及视频卡进行设置。,(3)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84,配置日期和时间,(1)依次选择“主菜单系统设置日期&时间”,或在shell(如XTerm或GNOME终端)提示下键入redhat-config-date命令。(2)在打开的图1-29中,可通过给出的界面来修改年、月、日、时、分、钞。改变方法如下:要改变日期,使用箭头左右移动月份来改变月份;使用箭头左右移动年份来改变年份,然后单击星期中的日期来改变星期中的日期。要改变时间,使用上下箭头按钮,它们在“时间”部分中的“小时”、“分钟”、和“秒钟”旁边。(3)单击图1-29中的“时区”选项卡,打开图1-30,可对安装过程中的时区进行重新设置。,85,图1-30时区设置(4)在单击“确定”按钮之前,前面的所有设置都不会生效。当确认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86,光盘的使用,(1)在文件管理器中使用光盘(2)在终端提示下使用光盘用户还可以手工地在shell提示下挂载和卸载光盘。在光盘驱动器内插入一张光盘,打开终端,然后键入以下命令:#mount/mnt/cdrom这样,光盘就会被挂载,便可以用文件管理器来使用它了。还可以通过点击桌面上的主目录图标,并在位置栏内键入“/mnt/cdrom”来访问光盘。光盘上工作完毕后,在把它从驱动器内弹出之前必须卸载它。关闭所有使用光盘的应用程序或文件管理器,然后在终端提示下键入以下命令:#umount/mnt/cdrom现在,便可以安全地按光盘驱动器上的弹出按钮来取出光盘。,87,使用RPM来管理软件包,RPM软件包管理器(RPM)是开放打包系统,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在RedHatLinux,以及其它Linux和UNIX系统上运行。对于终端用户来说,RPM简化了系统更新。安装、删除安装、升级RPM软件包可以使用简短的命令就可完成。RPM维护一个已安装软件包和它们的文件数据库,因此,可以在系统上使用功能强大的查询和校验。对于开发者来说,RPM允许把软件编码和程序打包,然后提供给终端用户。,88,RPM的设计目标,可升级性使用RPM,可以不必全盘重装就可以在系统上升级个别组件。当得到一个基于RPM的操作系统的新发行版本(如RedHatLinux),不必重新安装系统。强大的查询功能RPM被设计来提供强大的查询功能。可以在整个数据库中搜索软件包或某些特定文件。还可以轻易地了解到哪个文件属于哪个软件包,软件包来自哪里。,89,3.系统校验,RPM另一项强大的功能是软件包校验。4.纯净源码一个重要的设计目标是允许使用与软件的原创者所发行源码一致的“纯净”软件源码。使用RPM,会有纯净源码、使用过的补丁、以及完整的建构指令。,90,RPM基本操作模式,RPM有五种基本操作模式(不包括软件包建构):安装、删除安装、升级、查询和校验,本节包括对每一模式的总览。想了解完整的选项和细节,请使用rpm-help命令。RMP包的名称格式RPM包的名称有其特有的格式,如典型的RPM软名称类似于:liubing-1.0-1.i386.rpm该文件名包括软件包名称“liubing”;软件的版本“1.0”其中包括主版本号和次版本号;“i386”是软件所运行硬件平台;最后“rpm”做为文件的扩展名,当然代表文件的类型为RPM包。,91,2.安装RPM包,命令格式:rpmiRPM包的全路径文件名如果想安装RPM包并显示安装进度信息可使用如下命令格式:rpmivhRPM包的全路径文件名在此命令的参数选项中:i:代表安装。v:代表verbose,设置在安装过程中将显示详细的信息。h:代表hash,设置在安装过程中将显示“#”来表示安装的进度。对于较大的RPM包,在安装时尤其需要使用“-ivh”选项,这样可以看到安装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