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愚公移山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愚公移山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愚公移山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愚公移山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愚公移山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愚公移山学习内容简介愚公移山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则融知识性、趣味性、思辩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寓言故事。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学习愚公的精神品质,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着重让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的时代意义,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授课年级九学科语文主 题 愚公移山任课教师 戚明亮课型问题导读课、展示解决课课时2授课日期201312学习 目 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过程与方法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课文。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教学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学法指导1、朗读法2、讨论点拨法3、品读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两个学习工具单、教具和图片等。 2、学生搜集并了解作者的背景资料。 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一课时)程序(要素)一、创设情景,呈现目标时间3分钟创设情景创设情境;了解学习目标教师行为1、媒体呈现图片2、呈现学习目标期望的学生行为1、通过视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尽快进入课文之中。 二、走进文本、结构学习25分钟朗读集体预习。3、教师巡视指导,规范预习方法和习惯。要求学习小组讨论生成。2学生结合单上的内容和要求,采取“六动”预习法(查、划、写、记、练、思),进行结构化预习。学生自主独立完成。(1)反复朗读课文。(2)文学常识。(3)给加点字注音(4)请解释下面词语(5)尝试翻译下列句子,并辨析它们的句式特点。(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各段的主要内容。三、完成导读、合作评价15分钟小组完成内评价。4、教师引导学生对预习所形成的问题进行矫正评价指导。3、学科长、小组长组织集体活动并检查评价。4、小组合作交流,对个性问题进行有效评价、答疑解惑、四、导读问题生成、归纳提炼2分钟组长归纳导读过程中生成的问题。5、教师巡回问题生成的梳理归纳方法指导,并集中提炼生成问题。5、二次生成小组共性问题,由学术助理将问题生成卡回馈给老师。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二课时)程序(要素)一、问题引领,合作学习二、小组展示,生生质疑三、师生评价,拓展延伸四、问题训练,评价指导五、归纳总结。时间5分钟20分钟10分钟7分钟3分创设情景创设问题解决情境创设展示学习情景创设评价情景创设自主学习情景创设总结情境教师行为旁白:上节课我们进行了结构化预习,这节课我们接着对生成问题进行深层思考。通过合作展示交流解决所有问题。1、课前教师下发“问题解决-评价单”2、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逐组巡查。要求:下面由小组内部派代表展示,时间为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展示学习。2、对学生展示情况给予及时的评价。3、引导学生进行生生质疑,自主解决问题。要求: 1、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对小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引导,并对重点进行拓展延伸;2、对小组展示不到位的知识点进行质疑、补充。教师在小组总结的基础上适时补充,使对文章的理解更深、更透。要求:在规定内使学生自主完成训练题目教师要求学生完善问题生成单,表达自己的感受。期望的学生行为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围绕此单上的问题分组展开积极讨论。使讨论具有实效性和深刻性。 1、在小组展示时,各小组成员要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观点,积极思考并及时质疑追问,要科学评价别人的发言,适当保留个人意见,及时反思交流活动中的表现。2、小组合作表演完成。(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恰当停顿。(2)小组讨论,试结合所学内容,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以及论证方法。(3)小组讨论,结合具体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学生自主思考,并合作完成。小组合作表演完成。学生积极主动并自主完成。每个小组对论证方法的方法进行总结。板书设计 移山规模: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移山办法: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移山行动:叩石垦壤,寒暑一返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改造自然的精神。教学反思愚公移山是篇传统的老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大概的内容学生早知,经典的教法也有很多。我主要是把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方法来设计这节课。在准备上这篇课文之前,脑子里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我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有吸引力,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1、营造良好的气氛。在学习之前,我播放江涛所唱的“愚公移山”的歌曲,以此导入课文的学习中。几乎所有的同学能够马上进入状态,部分学生学生还慢慢伴唱。我觉得这一点能很好第激发学生学习这则寓言的兴趣。2、采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授课之前,我让学生做了很好的预习,主要是针对文言字词,梳理文章内容,尝试进行翻译。学生先结合文下注解独立学习,把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然后小组讨论,若还有疑难问题,则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来,共同分析理解。我觉得这比单纯的老师串讲要好一些,可以调动学习的欲望。3、重视学生的读。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我主要分析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愚公的妻子和智叟。从感情,语气,称谓等各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两者的不同。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模仿其口吻来朗读,学生兴趣较高。总体来说,这堂课基本上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课前预习效果较好,大部分都很积极主动,课堂上能踊跃发言,学习兴趣浓厚。对于欠缺的地方,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愚公移山问题导读-评价单班级: 姓名: 组名: 设计教师:刘文书 审核人签字:戚明亮【学习目标】:1、扫清字词障碍,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3、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学习重点、难点】:1、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课文。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2、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学法提示】1、合作探究法2、展示展讲法【学习过程】:1、 课前学习:1、了解作者及作品2、借助下文注释及工具书准确的給下列字注音。仞( ) 孀( ) 龀( ) 箕畚( )( )匮( ) 陇( )断3、学生对照注释疏通,解释加黑字词。太行、王屋二山,方( )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 )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 )九十,面( )山而居。惩( )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 )也,聚室( )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 )通豫南,达于汉阴( ),可乎?”杂然( )相许( )。其妻献疑( )曰:“以君之力,曾( )不能损( )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 )焉( )置( )土石?”杂曰:“投诸(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 )担者三夫,叩( )石垦( )壤,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 ),有遗男( ),始龀( ),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 )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 ),汝之不惠( )。以( )残年余力,曾( )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 )曰:“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 )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 )也。而山不加增,何苦( )而不平?”河曲智叟亡( )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 )其不已( )也,告之于帝。帝感( )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 )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 ),无陇( )断( )焉。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同伴评价: 2、 当堂学习: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梳理文章结构。【我的收获】 学科长评价: 评价日期:愚公移山问题展示解决-评价单班级: 姓名: 组名: 设计教师:刘文书 审核人签字:戚明亮【生成问题】1、2、【预设问题】1、用原文回答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愚公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2、智叟的笑和质疑与愚公妻子的献疑有什么不同?3、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4、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学科长评价: 【当堂检测】1、愚公移山选自 ,这是一篇 (体裁)。2、解释句中的字:杂然相许(许: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且焉置土石(置: ) 帝感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