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学术沙龙活动模式探讨.doc_第1页
全科医师学术沙龙活动模式探讨.doc_第2页
全科医师学术沙龙活动模式探讨.doc_第3页
全科医师学术沙龙活动模式探讨.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科医师学术沙龙活动模式探讨 原文作者:冯玉琴 摘 要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全科医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然而我国全科医学人才缺乏、在职的全科医师总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因素之一。采取“学术沙龙”形式开展全科医师继续教育活动,丰富了学术活动的形式,加快了全科医师队伍的建设,文章对全科医师学术沙龙的活动模式和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全科医疗 学术沙龙 活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XX)12-0015-03 Exploration of the academic salon mode of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s FENG Yuqin, DU Zhaohui (Weif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XX22, China) 1 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背景 全科医学自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其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畴、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其范围涵盖了各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1-2。而全科医生作为基层医疗保健体系的中坚骨干力量,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了一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已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全科医学培训的全科医师寥寥无几,他们的学历和知识结构已不能完全适应社区群众迫切需求的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指导等六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所以,必须加速培养一支名符其实的全科医师队伍来取代目前的多学科组成的团队式社区卫生服务队伍,这样才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在质量,使我们的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有所提升。因此全科医师所具备的素质和工作特点以及全科医师的培养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20XX年六部委联合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20XX年印发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都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全新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包括社区护士等其他卫技人员在内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健康发展。计划在20XX年以前,建立起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同步发展的培训制度,到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师,最终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师制度,有利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城市医院合理分工的诊疗模式。全科医师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主要采取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相结合的模式。近几年来,与我国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相配套,全科医学的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我国全科医师培养从最初局限的内科医生自学全科课程参加考试到后来一年的培训取得资格再到目前的全科医师三年规范化培训,有力的证明了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机制是我国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治本之策。论文 但在现阶段,通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全科医师这一主要途径,在近期是难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技术人员其现有的知识与技术不符合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及全科医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对他们进行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全科医师是我国未来医学卫生培养的重点目标,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需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所以对全科医师就职后继续教育的重视对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尤为重要。上海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为推动我市全科医学专业的发展,加快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步伐,提高我市全科医师的整体素质,活跃学术研究氛围,一直专心致力于开展全市的全科医师各类学术、继续教育、科普宣传等活动,在借鉴了国外成熟的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开展了“全科医师学术沙龙”活动,已成为全科专委会的一项品牌活动。对推动全科医学的交流与研究,促进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高素质的全科医生队伍,有效开展全科团队的服务运作模式,才能吸引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才能逐步弥补“健康公平性”的差距,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2 全科医师学术沙龙现况 自20XX年1月上海市首次举办“全科医师沙龙活动”后,在这5年时间里,我们始终以“植根一线、社区承办、专家支持、共同提高”为原则,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特点的要求,根据全科医师的需求,我们选择一些重点疾病,以病例讨论的形式进行全科医师学术沙龙活动。每期活动都先由各参会全科医师做主题发言及自由讨论,再由各领域的医学专家对病例及发言情况进行点评并做相关知识扩展。我们每月举行一期全科医师学术沙龙活动,活动地点遍及徐汇、普陀、杨浦、宝山、浦东、卢湾、静安等上海多个区、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了进一步扩大沙龙的影响力,更广泛的覆盖全科沙龙,让更多全科医师参与我们的全科沙龙,从20XX年开始我们除了在上海中心城区举办外,已经逐步辐射至金山、崇明、松江、青浦等多个郊区、县。 每期沙龙病例涉及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等各个领域、多系统疾病。每期的讨论主题除了病例的临床诊疗思路、鉴别诊断外,更侧重于慢性病的三级预防、规范化管理、双向转诊、社区合理用药等等,力求多元化,旨在更新知识,巩固基本技能,提高全科团队的综合素质。另外,今后我们还将准备理论知识与实践培训相结合,一方面加强社区实用性技能的训练,如基本物理诊断、常规检验、小型诊疗仪操作、中医中药等常用诊疗技能以及现场急救、基本护理与康复等技能;另一方面还将强化社区卫生服务的常用技能训练,如参加社区调查、社区诊断、社区健康教育、社区预防保健、社区护理、建立健康档案等。 到目前(20XX年4月)为止,我们共举办了64期全科沙龙,约6 000人次参加,参加人群不仅仅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更有很多全科规范化培养的学员及三级医院全科医疗科的医生们。全科医师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进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全科医师、全科医师-专家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全面促进社区全科医师工作水平的提高。另外,我们还加强宣传工作力度,提高有关人员对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使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和教育机构的有关人员及社区居民充分认识到培养有素质的全科医师队伍是开展优质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我们也逐渐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专门用于全科医学培训工作。 3 全科 医师学术沙龙承办的要素 每年都有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主动要求承办全科医师学术沙龙,我们为了避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遴选出的讨论病例在各疾病系统上及疾病种类上出现重复,并遴选出更具代表性、符合社区六位一体功能的典型病例,确保高质量的全科医师学术沙龙。通过病例征集的方法,向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出征稿邀请函,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大全科医师也集思广益、积极参与,每年我们都会陆续收到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病例,随后邀请相关专家对病例进行更严格的遴选,最后挑选出典型案例作为全科沙龙讨论的范例。 在举办沙龙的中心遴选上,我们一般会选择提供典型病例的社区举行活动,目前的沙龙活动维持时间相对恒定(每月的最后一周的周四)、沙龙形式相对固定(上半场自由讨论、下半场专家点评),每期沙龙均给学员发放学分(每次类学分1分)。我们在每期沙龙前2周把不含诊断的病例发至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案例经过仔细讨论后,选派出一名全科骨干进行PPT现场汇报。同时,我们会针对每期病例主题,邀请相关专家对病例准备、资料收集、病史汇报、PPT发言等情况进行点评,最后围绕本次主题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在开展沙龙的5年时间里,我们先后邀请瑞金、中山、六院、市一、长海、长征等多家三级医院的专家,每期活动均得到了点评专家的高度肯定和认可,进一步扩大了我们全科专委会在兄弟学组中的影响力。 4 全科医师学术沙龙的延续影响 从20XX年开始,我们每期的全科医师沙龙讨论病例,都在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及“中国医学论坛报 全科医学周刊”开设专栏,将每一期的讨论病例、优秀主题发言及专家点评整理成稿进行刊登,这样能够让更多的全科医师通过报刊等载体一起学习,共同分享我们的精彩病例讨论。其中在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发表沙龙期刊5篇,在“中国医学论坛报-全科医学周刊”发表14篇。接下来,我们将整理收集以往几年优秀的病例及主题发言,汇编成册。 5 全科医师学术沙龙需要社会支持 我们全科医学分会的全科医师学术沙龙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上海市卫生局基层卫生处制定了有利于全科医学发展的政策性方针,各个卫生行业协会为全科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完善、和谐的平台,为全科医生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通过旗下“唯爱天使基金”协调整合社会资源,对全科医师学术沙龙活动给予了全方位的合作和支持,营造了慈善助力医改、爱心接力传递,社会各界支持医学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辉瑞制药公司也高度关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学术活动,以支持全科医师学术沙龙为媒介,积极倡导社区慢病规范管理及合理用药,积极推动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学的国际学术交流,积极争取并利用各种国际资源和国内资源,推动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寻求更多的国际合作项目,广泛学习与借鉴国际水平的全科医学教育和全科医疗服务的管理理论与实际经验,并希望能够继续得到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的支持和帮助。 世界各国的医疗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将成为低成本、高效率的医疗体系的基础。全科医师是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骨干力量,全科医师的知识技能、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社区卫生服务的生存和发展。他们应熟练掌握和运用全科医学的理论、技能、原则和方法,一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高质量的基本医疗和健康服务;另一方面还是基本卫生服务的协调者、管理者、咨询者、教育者、社会工作者和患者的知心朋友9-12。因此,全科医师是新型的医生,应承担起更多的职责,应具备更全面、综合的素质。因此,推广全科医师学术沙龙活动模式,重视全科团队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培养,将会为居民提供更多元化的健康保健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业务运作能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王家骥, 刘义海, 吕嘉春, 等. 深化医学教学改革为社区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实践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XX, 19(2): 93-95. 张文康. 统一思想,锐意进取,开创全科医学教育新局面J. 中国卫生人才, 20XX, 2(1): 4-6. 祝墡珠.全科医疗服务模式认识与发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XX, 32(4): 245-246. 吴春容. 全科医学社区实习基地的建设J. 中国全科医学, 20XX, 5(5): 366-368. 周志衡, 王家骥.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专业方向教学模式探讨J. 实用全科医学杂志, 20XX, 1(2): 133-134. 韩建军. 国际全科医学/家庭医学教育论坛J. 中国全科医学, 20XX, 9(1): 4-14. 王岗, 赵福生, 王志香, 等. 包头市开展全科医生岗位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全科医学, 20XX, 5(10): 797-798. 王如美. 国际全科/家庭医学分组讨论会场J. 中国全科医学, 20XX, 9(12): 1044-1045. Glazebrook RM, Harrison SL. Obstacles and solutions to maintenance of adcanced procedural skills for reral and remote medical practitioners in AustraliaJ. Rural Remote Health, 20XX, 6(4): 502. Morton PM, Marshall JP. Wilderness medicine education for the physician J. Emerg Med Clin North Am, 20XX, 22(2): 5-559. 11 Peterson EL, Snider WC, Fahrenwald R. A model for wilderness medicine education in a family practice residency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