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 文 摘 要 坤书馆和鼓姬现象是民国初期发生在以北京为主要地区的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 象 它也是中国民间说唱鼓书艺术由农村走向城市 尤其是走向首都北京后所产生 的一次重大变革 这种变革表现在演唱人员 演唱方式 伴奏乐器 演唱准词 社 会受众等方面的变化 这个变化的标志就是女大鼓艺人正式地登上京城舞台 并进 入茶馆献艺 与此同时 这些鼓书唱词在经历了清代中后期鼓书艺人和八旗子弟的 编写口传和不断改写后 到了民国时期又增添了许多新编内容 在经过坤书馆鼓姬 名角演唱之后 就变成了她们的演唱底本 准词 关键词 坤书馆现象 鼓姬 准词 引言 1 引 言 这些准词一方面使用了传统和新编的内容 一方面则增加了鼓姬临场表演随意 发挥的话语 以此来体现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内心世界 在当时受到了听众的认可 喜爱和青睐 曾被当做流行歌曲一样去对待 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人文环境促成了 这些 准词 的整理出版发行 在 准词 出版发行后 随着名角的转移 准词 也作了适当地调整和变化 这些变化了的 准词 就叫做 改正准词 这些 准词 改正准词 不仅公开作为阅读图书出版 而且出版后仍进行了 不间断的重印和发行 如武垣尧封编的 文明大鼓书词 由北京中华印书局民国九 年 1920 年 7 月开始出版发行 此书直到民国十九年 1930 年 1 月还在重印发 行 这套丛书共 24 册 铅字排印 小 32 开 装帧设计讲究 封面铜版纸 彩色印 刷 每册书的封面及卷首彩版插页均有一名坤书馆 名角 的半身黑白照片 从内 容上讲 一些是为人们所熟悉的历史小说故事如红楼梦等 一些则更贴近民国的时 势与新生事物 新名词 这些书词小段从演唱的曲词到阅读的曲本 扩大了曲词的 普及面和受众面 也扩大了坤书馆与鼓姬的知名度 中华印书局除出版以上丛书外 还出版有 鼓词汇编 鼓词一编 鼓词二 编 鼓词三编 鼓词四编 此五编是民国十九年 1920 年 至民国二十二年 1933 年 先后出版的 为河间齐家本编撰 后四编以续 文明大鼓书词 而作 所收录 的鼓词作品在封面上均写有 改正准词 字样 这五编收集作品小段是名副其实的 汇编 而非选段 如 鼓词四编 收入作品小段 41 篇 鼓词汇编 收入作品小 段 36 篇 因均续 文明大鼓书词 而来 从装帧形式上尚保留原先的样子 如封面 仍有坤书馆 名角 照片 不过已不是半身像 而改为全身彩色照片 更加艳丽并 体现出鼓姬的风采和 喜人 形象 鼓词四编 封面为鼓姬刘荣贵 刘俊荣 吉玉 卿 陈金喜的全身照片 卷首插页为马金玉 张翠兰 雍桂兰 杨玉卿 文淑兰 王玉卿 王玉凤的全身照片 鼓词汇编 封面和卷首插页有李金顺 王小芳 李秀 英 王凤友 王凤咏 李小仙的照片 这些出版物中的鼓词作品小段和照片给我们 留下了昔日京城坤书馆和鼓姬曾经有过的繁荣和辉煌 也留下了那些鼓姬们所走过 的历史遗迹 这套丛书山西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室藏有 5 册 国家图书馆藏有 16 册 大连图书馆和台湾傅斯年图书馆均藏 有全套 24 册 民国北京坤书馆鼓姬 准词 研究 2 第一章 民国初年出现在北京的坤书馆现象 坤书馆也被称做书茶馆 坤书茶社 坤书剧社 棒子馆儿 清茶馆 落子馆 落子棚等名称 是专指女鼓书艺人群体说唱获得生存报酬的一类场所 这类场所往 往也是一个茶馆 场所中应包括铺长 茶役 伙计 鼓姬 前后台女演员 弦师 后台经理 鼓姬是坤书馆组成结构中最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最核心的部分 坤书馆出现在清末 最初被称为 棒子馆儿 清茶馆 落 1 o 子棚 张次溪的 天桥杂谈 中 落子馆 一节谈到了这些情况 天桥落子馆 在五十年前呼为棒子馆儿 兼带卖清茶 彼时没有落子馆 全叫 做清茶馆 开设在天桥迤北路西五间楼下 颇为一般迷瞪鬼所注意 当时五行八作 以及清六部书吏人等 无不热烈欢迎 因为该处零打钱 并不售票 所以大家趋之 若鹜 虽云书钱随意 有几十吊钱也能挤干 而且并非一定戳活 即点唱 架不住 漫无限制 只要遇见相熟的顾客 唱手能够过去搜腰 不但少给不行 外带着听主 儿人人痛快 借着打钱说几句话 何幸如之 弹弦儿者系一念昭 瞽者 又叫做十 三恍 最能唱者为杜利顺 余如宛翠玲 刘四喜儿等 皆为个中著名的唱手 热客 后悔词 中有 懒得 懒得入罗帏 一句 即为刘四喜儿信口唱出 后适弹弦杜九 改名杜顺喜 在津沽一带颇负盛名 后来天桥的落子棚 即当年变相的棒子馆 虽 无下台搜腰之事 而青年子弟亦多两眼发直 这里 五十年前 系此书 1951 年北京修绠堂书店初版 人民首都的天桥 时书 内作者所称 而此书最早应成书于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 此书卷前 1951 年周作 人撰序称 大概在十五六年前 张次溪君拿了他的 天桥志 的稿本来给我看 我 很是喜欢 怂恿他付印 他要我给他写一篇小序 我也答应了 年月荏苒地过去 这书没有出版 云云 这里的 十五六年前 即指 1937 年前 以所说时间 1937 年前 类推 五十年前 应指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 即清光绪年间 文中所称 清 六部书吏人等 其时代亦指清末无疑 张次溪在这段文字中提到了清末光绪年间在天桥就出现的这种曲艺现象 那时 在天桥不称 落子馆 而被人呼为 棒子馆儿 因单卖清茶 故也称 清茶馆 开设地点在天桥五间楼下 这些茶馆比较特殊 对于一些专门听大姑娘唱曲 寻花 天桥丛谈 张次溪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8 月版 第 188 页 189 页 第一章 民国初年出现在北京的坤书馆现象 3 问柳的 迷瞪鬼 所注意 这里也提到这些 迷瞪鬼 的范畴 是包括了那些 五 行八作 的商人学徒以及 六部书吏人等 的一批受雇卖弄文墨的中下层知识分子 这些清茶馆并不售票 而是采用 零打钱 的方式来获得经济效益 就是说你除了 喝茶要掏很少的一点钱外 就是听那些大姑娘唱曲 听曲随意掏钱 给也行 不给 也行 但是 你也可以 戳活 即点某一位你所熟悉的 推崇的大姑娘来为你演唱 某一支曲子 但你要随意拿出一点钱来为你的点唱付出酬劳 尽管每回钱不很多 但是搁不住点唱次数多和 漫无节制 所以 即使你口袋里有 几十吊钱 也能 很快被 挤干 对于那些常来为大姑娘唱手点唱的 熟客 这些唱手甚至能够走 到 熟客 跟前去 搜腰 挤钱 这些 熟客 不但要给 而且要比往日更多的给 钱 因为这些 熟客 可以借 打钱 的机会和那些大姑娘唱手说上几句话 当时 最好的弹弦手是一盲艺人 叫做十三恍 最能唱者为杜利顺 宛翠玲 刘四喜等 都是 熟客 们所热门的唱手 特别是当刘四喜亲口随意唱出那句 懒得 懒得入 罗帏 竟使得 熟客 们神魂颠倒 刘四喜后来嫁给了弹弦的弦师名叫杜九的 她 也改名为杜顺喜 后来这些天桥的清茶馆和棒子馆儿就换名成为了 落子棚 尽管 唱手搜腰的事很少见到了 但这里仍然是门庭若市 引的 青年子弟 两眼发直 这段话提到了北京鼓姬现象最早出现在光绪年间的天桥 这些演唱的大姑娘们 不叫鼓姬 而被称作 唱手 她们演唱的场所也不叫 坤书馆 而叫做 棒子馆 儿 清茶馆 演唱的词有固定的一些 如 热客后悔词 但同样的词 在不同的 唱手演唱过程中会有些随意的发挥 各个唱手随着演唱不同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演 唱风格和演唱受众现象 但这些唱手的演唱须要伴奏的来配合 这些伴奏的往往是 一些盲艺人 而这些唱手有一些尤其是一些出名的好唱手尽然嫁给了这些为之伴奏 的弹弦手 在那个时期 这些弹弦手则往往是这些唱手的师傅和最好的搭档 以及 这些唱手求得生存的一个靠山 所以在当时会出现这些唱手家给弹弦的这种社会情 况 到了民国初年 以往天桥的 落子棚 已经明确地称之为 落子馆 但仍留有 以往 席棚 的遗风 演唱活动仍然在 席棚 中进行 不过 这时的女大鼓演员 则十分引人注目 民国三年 1914 湖南龙阳易顺鼎 曾多次来此地游玩 留下了脍炙人口的 天 易顺鼎 1858 1920 字实甫 又字仲硕 自署忏绮斋 又自号眉伽 晚号哭庵 湖南龙阳 今汉寿 人 易 佩绅之子 曾与袁克文 何震彝 闵尔昌 步章五 梁鸿志 黄秋岳等并称为 寒庐七子 光绪元年 1875 举人 曾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 官广西右江道 广东钦廉道等 民国五年 1916 年 2 月 以上书拥护帝制 被 任命印铸代局长 局长 帝制失败 仍居京师 出入于舞榭歌台 1920 年 郁郁烦闷中病逝于京城寓所 有 丁 民国北京坤书馆鼓姬 准词 研究 4 桥曲 在其序中云 天桥数十弓地 而男戏园二 女戏园三 落子馆又三 女落子馆又三 戏资三 大枚 茶资仅二枚 园馆以席棚为之 游人如蚁 窭人 贫寒人 居多也 落子馆 稍洁 游人亦少 有冯凤喜者 楚楚动人 天桥曲 所作的时间 正是易顺鼎在北京居住 踌躇满志 拥护帝制之时 这些真实写照留给后人对昔日天桥之繁华景象以无限暇思 天桥曲 序中提到当时的天桥有戏园分男女 指演员 而不是指观众 有落 子馆也分男女 这些 园馆 十分简陋 以 席棚为之 既使这样 仍 游人如蚁 但来这里多为中下层人士和失意之寒士 他赞赏 落子馆 那里 稍洁 大概这 里是稍微有钱的 青年子弟 或能使唱手高兴的人才来光顾之地 所以较起戏园杂 耍而 游人较少 他对落子馆感兴趣的原因是因为馆中有 楚楚动人 的鼓姬名 角 冯凤喜 当时的落子馆兼茶馆 茶资仅 两枚 十分便宜 可以一边听落子 一边喝茶 至于为什么北京最早出现的这些鼓姬演唱的馆所叫 落子馆 我们来看当时的 报纸是怎样解释的 民国十五年 1926 报纸登载有文章云 昔年女子唱大鼓者甚少 其学多为时调小曲 莲花落等 故此项营业名为 女落 子 在三十年前即有之 多在前门大街南头路西 该地名为 切糕屋子 集三五幼 女登台听曲 每歌唱一次即下台要钱 并在讨钱时作出种种丑态 除此地之外 如夏季 之二闸 什刹海等处亦有之 后来此地成立警察 始将该业取消 而天桥发现几家坤书 馆 石头胡同又开设四海升平 此为坤书之缘起 这是调查女大鼓艺人时 当事人所回忆有关 落子 坤书馆 坤书 名称由 来的情况 这里谈到了在 三十年前 从 1926 年往前推 三十年前 应是光绪年 间 那时的北京不仅我们前面提到的在天桥出现了 棒子馆儿 清茶馆 而且在 戊之间行卷 摩围阁诗 出都诗录 吴船诗录 等著述传世 天桥丛谈 张次溪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8 月版 第 35 36 页 此段文字张次溪引自 1936 年由其编著出版的 天桥一览 一书 社会日报 副刊 生春红 北京林白水主编 1926 年 5 月 1 日第 107 期第四版 秋生 鼓姬之内幕 第一章 民国初年出现在北京的坤书馆现象 5 前门地区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在前门大街南头路西 切糕屋子 的地方 就是这些 大姑娘唱手演唱的场所 演唱的方式是往往有三五 幼女登台听曲 每唱完一曲 或一次 这些唱手就下台 可证当时有演出的唱台 这里也出现了与天桥 清茶馆 李 戳活 同样的获得经济利益的方式 下台要钱 这些唱手 并在讨钱时作出 种种丑态 当然较起天桥的唱手 搜腰 较为文明一些 但也是希望 熟客 过 客 能给以好的回报而采取的不同讨钱方式罢了 这段文章里提到了当时在北京这样的现象也出现在 夏季之二闸 什刹海等处 这些 落子馆 什么时候消失了的呢 后来此地成立警察 始将该业取消 是因 为警察的出现 才将 落子馆 取消了 至于之后的情况 文章谈到了 而天桥发 现几家坤书馆 石头胡同又开设四海升平 此为坤书之缘起 这就是说 在 落子 馆 被警察取消后 坤书馆 的名称才出现了 最早出现几家 坤书馆 的地方是 天桥 同时在北京的石头胡同也开设了一家坤书馆 名字叫做 四海升平 其实名 字变了 变的更加文明和文雅 而内在的演出方式在继承了原先 棒子馆 清茶馆 落子馆 的基础上又有所变化和发展 从而 民国北京的一种曲艺现象从此得以 定型和获得正当的发展机会 当时的 清茶馆 为什么改作 落子馆 的名称呢 文章中解释道 昔年女子 唱大鼓者甚少 其学多为时调小曲 莲花落等 故此项营业名为 女落子 在光绪年 间 在北京地区女子唱大鼓书的很少 这些 清茶馆 里的大姑娘唱手往往是跟着 师傅唱些时调小曲和莲花落等曲子 人们称这些唱时调小曲或莲花落的人为 女落 子 即女子唱莲花落的歌手 正由于这些 清茶馆 是多为女子唱莲花落的歌手表 演的场所 所以 清茶馆 的名称就逐渐演变成了 落子馆 先是这些 落子馆 有男落子馆和女落子馆之分别 见前面易顺鼎 天桥曲 所谈到的 随着男落子馆 的生意逐渐被女落子馆的生意所垄断 这样 男落子馆就没有生存的必要了 落子 馆 的名称就成为女落子馆的专用名词了 至于为什么在 落子馆 之前北京出现的这类茶馆叫做 清茶馆 前面已经解 释过 因为以喝清茶为主的茶馆 故称为 清茶馆 至于 棒子馆儿 的名称来历 是因为清末唱落子的鼓书女艺人多来自东北和华北地区 而华北之山东 河北移民 关外者 被东北人称为 棒子 与其闯关东时带着包袱也提着一根棒子 一为挑运 行李 一为防卫自身 有关 所以 这些从河北 山东 东北来到京城的鼓书女艺 人演唱的茶馆场所业就称为 棒子馆儿 此外 落子馆 坤书馆 内鼓书女艺 人所使用的带有东北 华北地方特色的鼓曲板腔体种类与使用的鼓板形制亦可反证 民国北京坤书馆鼓姬 准词 研究 6 这一历史史实之存在 棒子馆儿 这个名字里还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蕴含其中 民国二十年代逆旅过客著的 都市丛谈 曾有一小段文章谈及鼓姬的由来 世人称女落子为 鼓姬 言其会说大鼓 不知落子与大鼓原非一门 莲花落是 莲花落 唱大鼓是唱大鼓 所以早年的女大鼓 演唱都得用 甩子 即以竹截子当 大鼓板 由打双凤堂发起 始得拜入大鼓门 而女落子才准大鼓板 这里谈到女落子时如何同 鼓姬 一词联系起来或两者的变化轨迹 原先的 女 落子 是不会唱大鼓的 早年的的女大鼓 演唱都得用 甩子 即以竹截子当大 鼓板 这其实是唱莲花落时使用的一种伴奏板子 但自从 双凤堂起 始得拜入 大鼓门 而女大鼓才准大鼓板 这是从 双凤堂 女落子艺人 或者说是女落子 演唱大鼓的艺人从正式拜了大鼓的师傅和大鼓的祖先后 才得以进入 大鼓门 而 女落子才准许用 大鼓板 演出 那么 女落子 的称呼也就从此变为 女大鼓 或 鼓姬 了 出现在民国初年北京的坤书馆其主要作用是作为北京市民阶层进行消费和休闲 的一个场所 这个场所演员是清一色的少年女子 或者青年女子 听众可以一边喝 茶闲聊 一边听女唱手唱大鼓书曲 坤书馆是将北京的茶馆文化娱乐文化与外来移 民的乡村鼓书文化相融合后的产物 它属于一种通俗的大众文化 三十年代末 老 舍曾这样赞颂这种特殊的女子说唱大鼓的文化 在这短短三十来年的变动中 能目见峥嵘者 唯有大鼓 一人一鼓一弦 开销 较省 学徒多是十几岁的小姑娘 上场 本是借地练习 车钱甚微 亦好赚钱 大鼓之盛 是为经济的条件 由通俗文艺的价值上看呢 它既不太文 也不太俗 有雅俗共赏之妙 唱多激亢 亦能委婉 刚柔相济 不至于过于单调 五场大鼓相 继 因刚柔互异 不至于象五场 快书 之使人喘不过气来也 唱之外 加以形容 逆旅过客著 都市丛谈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5 年 5 月版 第 203 页 北京挡案馆 j184 2 6375 1929 年 12 月 30 日 苏成文在天桥民生市场内一号开设如云轩茶园代演小坤书事 中附有小坤书 7 名 分别是金秀红 14 岁 陈桂芬 13 岁 王桂喜 15 岁 吉瑞铃 12 岁 张桂福 11 岁 王凌云 13 岁 金玉铃 13 岁 坤书馆中 11 岁至 15 岁之间为 小坤书 北京档案馆 j184 2 34549 1929 年 6 月 天桥春华园二友轩茶社从业人员调查表 春华园坤书茶社有铺长 1 人 茶役 5 人 女演员 16 人 其中 14 岁至 24 岁 15 人 33 岁 1 人 弦师 4 人 后台女演员 15 人 均为 12 岁 至 22 岁 后台弦师 5 人 后台伙计 6 人 二友轩坤书茶社有铺长 1 人 茶役 2 人 女演员 25 人 14 岁至 24 岁 弦师 4 人 后台女演员 21 人 均为 14 岁至 22 岁 后台弦师 5 人 后台经理 1 人 伙计 5 人 坤书馆青 年女子的年龄一般在 14 至 24 岁之间 那位 33 岁女演员 应是名角或 小坤书 的教师 第一章 民国初年出现在北京的坤书馆现象 7 手挥目送 绘声绘影形 复无呆板之病 台下固喜玩艺儿活泼 有此数因 大鼓逐 渐成为杂耍班之主干 别的节目知识陪衬 南京定都 北人南下 闻故乡歌声 当 然欣快 大鼓在京 南京 沪也略见抬头 讲普遍 诸般玩艺 俱须让它一头 坤书馆的坤书 主要指女子演唱大鼓书而言 这里老舍提到了大鼓书的几个优 点 一是演出阵容较为就简单 只要 一人一鼓一弦 即可 学徒费用不多 十几 岁的小姑娘 一边从师学习 一边 借地练习 来往演唱场地 车钱甚微 亦 好赚钱 以维持生存 再从演唱的情况来说 连续的大鼓书表演 对于听众来说 并不那么单调 唱之外 加以形容 手挥目送 绘声绘影形 复无呆板之病 与 台下的听众互相配合 产生互动 这里也指 戳活 之类互动情况来说 则产生较 好的表演和生存形式效果 老舍先生谈到正由于这样的原因 女大鼓书在民国初年 的北京 这 既不太文 也不太俗 有雅俗共赏之妙 的女大鼓书活动 即坤书馆 活动 成为一种时髦的 目见峥嵘 的唯一不败的曲艺活动 当然这一方面和鼓姬 的表演有关 一方面则和鼓姬所唱的唱词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为这些消遣休闲的听 众并不都是来看鼓姬外表的面容的 很大一部分成分是 听 鼓姬的唱词 从唱词 中得到一种思想和精神的慰藉和升华 文艺战线 老舍 关于大鼓书词 胡绍轩 编辑 武昌文艺战线社 十月刊 1938 年 2 月第一卷第八期 民国北京坤书馆鼓姬 准词 研究 8 第二章 民国北京坤书馆与鼓姬现象出现的最早时间考略 2 1 金民国北京坤书馆与鼓姬现象曾受到晚清天津 落子馆 的影响 网络上有路三歌的一篇文章 叫做 百年京华 里面谈到民国伊始 女大鼓艺 人进入北京的一些情况 聚闲斋是北京的一个有着五开间的普通茶馆 前清年代 在这个茶馆里 有一个说唱鼓书的老艺人叫做老张 因为在这里说唱鼓书说的时间 长了 来喝茶的人都把聚闲斋说成是老张说唱鼓书的专用场地 老张说唱以三国故 事为主 也有说唱其他历史故事的段子 如 桃园结义 夜追萧何 等即是 他说唱的时候 自己一边唱 一边自击鼓板 而老化则为他做个三弦伴奏 民国了 首先是在市民中有了一种自由的空气和氛围 新鲜事情也层出不穷 这个茶馆 以 往都是男客来喝茶 但是到了民国 居然女客也来喝茶 在袁世凯死后 应是民国 五年 1916 年 6 月以后 茶馆里有位老客 是吉利洋绸布店的钱老板 经常去天津进 货 他讲起在天津看到的一件新鲜事 在天津 居然在茶馆里有了唱大鼓书的女艺 人 当时的小报称她们叫做 鼓姬 姬是美好美丽的意思 一般市民也亲切地 称她们为 大鼓妞儿 说唱大鼓书的老张听钱老板提鼓姬 就满脸的不高兴 这 不是明显要砸自己的饭碗吗 而茶馆的邱老板是个喜欢改良的人 他想 如果现在 赶走老张也不太近人情 他想起老张有一个闺女 叫玫瑰 如果老张教自己的闺女 唱鼓书 那不就成两全其美的事了 这样 他首先和弹弦的老化谈这件事 老化就 去找老张 老张起先不答应 女人本来在社会上就地位很低 唱大鼓书是一件低贱 的行当 闺女干这一行 就更加低贱了 老化劝说道 现在什么事情都的往前看 天津已经由女艺人唱大鼓书了 很走红 你不信去请教一下茶馆里最有学问的寒三 爷 老张就去问寒三爷 果然 寒三爷爷支持老张教闺女学唱大鼓书 并且说 学 唱鼓书虽比不得新学 但是比在家里纳鞋底子强多了 老张用了两个月功夫 把闺 女培训出来 居然也登上了聚闲斋的舞台演出 玫瑰觉得自己太孤单 又找了一位 穷人的丫头叫脆梨一起学唱 后来脆梨姑娘竟压倒了玫瑰 成了这里的角 不过 这玫瑰和脆梨在这里占住了场子 也就等于老张占住了场子 终于把邱老板想要从 天津请鼓姬的想法取消了 那么 据这篇小说来说 京城的坤书馆的鼓姬是先出现在天津的 那么天津的 坤书馆鼓姬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据 天津志略 杂爼 云 天津之坤书馆 为日租 界之中华同庆 及南市之权乐 聚华等处 登场度曲者多为妙龄女子 虽于妓女外 路三歌 路三歌 百年风雨聚闲斋人物表 百年京华 第二章 民国北京坤书馆与鼓姬现象出现的最早时间考略 9 别树一帜 然名异实同 貌则诲淫 词则简 粉白黛绿 体态妖娆 各炫所长 动 人观听 被自命风流者 争先快睹 趋之若鹜 击节叹赏 互相传述 座客点曲 则须争掷缠头 是亦风化之怪想象也 天津的 落子馆 出现较早 道光四年 1824 刊行的 津门百咏 有崔旭 茶 馆 诗云 清凉茶肆瀹汤初 座上盲翁讲法如 一自梨园夸弟子 三弦冷落说唐书 茶馆里盲人说书的情况 这个时期比较普遍 但这一般是指男人说唱 到了清同 光年间 又有了 杂耍馆子 茶馆外带演出杂耍故名 到了庚子年 1900 后 更 多的茶馆也开始演出杂耍 而且渐渐有了一种专演某一曲种的茶馆 如小白楼的金 和园 就是包头落子馆 光绪年间在天津 出现的落子馆和小班是当时女子表演曲 艺的一些场所 即这些落子馆在当时是专供妓女演唱的茶馆 与妓院不同 妓院的 窑主为了招揽生意 就迫使能唱的妓女到这些专门为她们演唱的落子馆来演唱 演 出的曲种有二黄 秦腔 大鼓 时调小曲 这些妓女在当时被称为 唱手 不会唱 的妇女以色相示人的叫做 座钟 光绪年间 因莲花落流行 妓女们纷纷学唱 因 之这些馆子就叫做 落子馆 民国以后 落子馆的唱手除了妓女来演唱外 逐渐增 加了一些不是妓女的女大鼓演员 而妓女中唱红的的演员 也大多跳出娼门 成为 杂耍艺人 大鼓艺人 所以民国以后天津的落子馆和清光绪年间的落子馆有了一些 本质上的变化 逐渐由原先的观众以 选色 为主向观众以娱乐欣赏为主转型 落 子馆也事实上成了女杂耍艺人表演说唱的一个场所了 至于天津 落子馆 也称为 坤书馆 则在民国 天津志略 中才出现 北京的坤书馆的产生 固然也有从天 津引进 受天津落子馆影响的原因 但更重要的原因应是和当时京城周围四方人口 的汇集和民国初期本地特殊地理政治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 2 民国北京坤书馆与鼓姬名称出现的最早时间考略 张次溪谈到民国初天桥新世界建成以后 在其五层楼之第三层 其左端有亭 夏时售 茶 并演 露 天 电影 前 为坤 书馆 八 埠 名 姬 唱 二 黄 秦 腔 者 率 集 于 此 馆 新世界是民国二年 1913 由中国人投资 英国人包工建造的五层楼房 既然 建成初期就有 坤书馆 的存在 那么 可以说在北京正式名称的 坤书馆 这个 场所在民国二年 1913 已经出现 地点在 新世界 之三层楼 并有 八埠名姬 八埠名姬 一词 说明坤书馆的女鼓书艺人当时被人们称为 名姬 那么既然是 河北省天津志略 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宋蕴璞辑 第十章坤书馆 第 356 页 中国曲艺志天津卷 编辑委员会 中国曲艺志天津卷 中国 isbn 中心 2009 年 9 月版 演出场所 711 页 张次溪 天桥丛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8 月版 第 12 页 民国北京坤书馆鼓姬 准词 研究 10 演唱鼓书的 自然 鼓姬 名称由此而来者 北京坤书馆 鼓姬 名称的出现应该 是和 坤书馆 名称的出现是同一时期的产物 但民国三年 1914 湖南龙阳易顺鼎 天桥曲 中 在北京天桥看到的女艺人 献艺的茶馆仍然被称做 女落子馆 可知 这个时候 北京的女艺人献艺的茶馆还 未完全被称做 坤书馆 此时 落子馆 与 坤书馆 名称都同时存在 而 女落 子 与 鼓姬 的名称也同时存在 所以 这个时期 即民国二年 三年这个时期 的北京 是一个从原先的 落子馆 女落子 逐渐向 坤书馆 鼓姬 的名称过 渡的时期 刘仲孝的 天桥 一书曾也谈到 坤书馆 的来历 坤为妇女的代称 女子唱大鼓者为坤书 演唱之地为坤书馆 又称落子馆 民国三年之后 天桥也有了坤书馆 民国五年坤书馆兴旺起来 从两三家发展为 数十家 从以上可以推知 北京 坤书馆 和 鼓姬 的出现最早是在民国二年 1913 到民国五年 1916 即袁世凯死后 坤书馆 的事业逐渐发达起来 同时也可以 看到的一个现象就是 坤书馆 和 鼓姬 现象的出现与民国的成立不无关系 从 另一个方面说来 正是民国时期 妇女的人身关系相对松弛 并且 妇女地位逐渐 得到一些提高的情况下 才使这样的现象的出现成为可能 同时也可以看出 北京 的坤书馆鼓姬现象 与民国社会共始终 这种社会现象也可以说是民国时期出现的 一种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出现在当时的首都北京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刘仲孝 天桥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5 年 7 月版 第 165 页 166 页 第三章 民国北京坤书馆鼓姬演唱底本 准词 研究 11 第三章 民国北京坤书馆鼓姬演唱底本 准词 研究 3 1 准词 的概念阐释 鼓姬演唱的大鼓书唱词 是从清代中后期京津 东北华北地区鼓书艺人和八旗 子弟经过初步编写 口传演唱和不断地改写而逐步形成的 到了民国 又增添了许 多新编的内容 所以这些唱词有传统的也有新编的内容 这些唱词在经过了坤书馆鼓姬名角演唱之后 就变成了她们的 准词 一方面 使用了传统和新编的内容 一方面则增加了鼓姬临场表演随意发挥的话语 以此来 体现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内心世界 这些 准词 得到了当时听众的认可 喜爱和 青睐 曾被当做流行歌曲一样去对待 这种特殊地历史人文环境促成了这些 准词 的被整理出版发行 在 准词 出版发行后 随着名角的转移 准词 也作了适当 地调整和变化 这些变化了的 准词 就又被叫做了 改正准词 3 2 准词 的搜集整理来源 文明大鼓书词 第十五册卷首 凡例 云 一本书之编辑搜罗时下奏演鼓词 按所得先后分册出版 一本书遇有与所演者不无异曲同宫 纯系个人唱法变改自能得观者拍案惊奇 一本书虽命名为大鼓书词 稍有裨益社会风俗惩恶扬善之曲 如岔曲快书杂牌 子等 概行刊入 一本书付印仓猝 错误遗漏或不恰当之句在所不免阅者谅之 入蒙海内大雅赐 教匡正尤为荣幸 重印当自更正之 文明大鼓书词 是民国鼓姬演唱准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上面 凡例 中第 一条 本书之编辑搜罗时下奏演鼓词 就是说本书唱词主要来源是现在鼓姬在坤 书馆和其他场合在弦师伴奏下所演唱的鼓词 至于 按所得先后分册出版 则说明 了当时鼓姬演唱唱词除去一些传统的唱词外 更多的则是新编的或者新近发现的传 统唱词由鼓姬所演唱者 为什么说 文明大鼓书词 之所载的唱词就是鼓姬所演唱 的唱词呢 如果我们来看一下现存的 文明大鼓书词 封面的人物摄影肖像和卷首 的彩色人物摄影插页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见附录表 1 从上面 文明大鼓词 的封面都是当时在北京坤书馆唱的很红的鼓姬的照片 可惜大都没有题名是某人 而卷首插页一 插页二则不仅用彩色印出鼓姬人物摄影 齐家本辑 文明大鼓词 中华印书局民国十一年八月初版 卷首目录后 凡例 民国北京坤书馆鼓姬 准词 研究 12 肖像 摄影场景环境 同时注明了各自的名字和身份 我们注意到这些注明人物名 字的前面均加有 鼓姬 二字 从而说明了 文明大鼓书词 所收入的是 时下 这些唱红鼓姬所唱的 准词 在收入注明鼓姬名字里 第十一册卷首有鼓姬赵凤琴 红色摄影小影场景照片 并 注明歌姬赵凤琴小影 注 武垣尧封辑 文明大鼓 书词 第十一册 民国十年 1921 八月初版 卷首插页 这里的 歌姬 也系当 指鼓姬 出现在封四广告内里的 歌姬艳影 一书 当是当时鼓姬的摄影集 可惜 现在在各大图书馆图书内目前尚未检索到此书之存世情况 凡例 第二条 本书遇有与所演者不无异曲同宫 纯系个人唱法变改 自能 得观者拍案惊奇 这条则是对第一条进一步的补充 就是说 诸位看 文明大鼓书 词 中这些鼓姬唱词时要注意 这些唱词虽然是准词 但是看鼓姬现场表演时 偶 然遇到这些唱词和那些鼓姬所唱的词不一样的地方 不是说我们的唱词出了问题 即 你认为不是来自那些唱红鼓姬的准词而是从其他地方找到编辑在一起的情况 而是 那些演唱的鼓姬在每次和每次演唱过程中尽管有些唱词不一样和对不上号 那不是 我们的过错 而是演唱着的正常发挥 甚至那些临场发挥的 纯系个人唱法变改 的唱词情况 会让观听者能有另一种 拍案惊奇 禁不住 叫绝 的效果 而且这 种改变的 准词 演唱 会使观看本书的读者和听到那些鼓姬演唱的观者起到一种 异曲同工 的感觉 凡例 第三条 本书虽命名为大鼓书词 稍有裨益社会风俗惩恶扬善之曲 如 岔曲快书杂牌子等 概行刊入 这一条是补充说明 告诉读者 文明大鼓书词 尽管叫做 大鼓书词 但其中不全是 大鼓书词 而且包括了我们现在所说的 鼓 曲 范畴的一些曲种唱词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是因为在民国时期 鼓姬的演唱 并不仅仅局限于 大鼓书词 还包括了河南坠子 时调小曲 岔曲 子弟书 快书 牌子曲等曲种 所以 编者在采集资料过程中 将这些一并收入了 文明大鼓书词 之中 对于 文明 一词的解释 本书在搜集鼓姬唱词时还要注意有伤 风化 本 着 稍有裨益社会风俗惩恶扬善之曲 如岔曲快书杂牌子等 概行刊入 稍 字 则代表了时代刚刚变易后的逐渐转型和过渡的情况 但是也从 裨益社会 的角度 即从 文明 的角度来采集鼓姬的唱词 而不是从有涉风化的角度去采集那些被人 们认为 荡调淫词 的唱词 凡例 第四条 本书付印仓猝 错误遗漏或不恰当之句在所不免阅者谅之 入蒙海内大雅赐教匡正尤为荣幸 重印当自更正之 这条说明了 文明大鼓书词 编辑速度是相当 仓猝 的 并随着受众的欢迎程度而不断 重印 事实上也是这 第三章 民国北京坤书馆鼓姬演唱底本 准词 研究 13 样 我们从下表的重印中就可看出这种在当时作为流行歌曲的鼓姬唱词在当时是多 么地受欢迎和出版商和书商是如何快速地将其传播到国内的各个角落 在 文明大鼓书词 的每册末尾均有版权页和广告 这个版权页和广告业做的 相当出色 正是这种封面鼓姬倩影广告 封底 文明大鼓书词 出版到第某册的广 告以及版权页注明 各大埠发行销售 的字样 从而使这些鼓姬的唱词传播到全国 的每一个角落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则是使全国每一个角落的人们都知道在京城有这 么一批唱着这样唱词的美丽的姑娘们经常在演出 给人们以另一种想像的欲望和一 种心理审美的阅读愉悦感 所以 北京各个书局处于商业的目的出版的这些 文明大鼓书词 和其他的鼓 姬演唱的唱词 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销售利益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也可以 见到在当时来说的鼓姬在坤书馆的演唱活动被整个社会认可和承认程度 再从另一 个方面来说 书局出版鼓姬唱词的作法进一步加快了这些唱词的文本阅读欣赏化和 鼓姬在全社会的知名度 第三个方面来说就是加快了鼓姬唱词传播的速度 对于边 远的地方也知道有鼓姬这样美好的大鼓妞和演唱这样美丽的唱词 传播的宽泛度 对于当时在全国销售所涉及的范围更加宽泛 传播的深远度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 这些唱词是留下的一批文物和精神财物 刘汉流先生在民国十三年为 鼓曲汇编第一编 所做序云 往者鼓姬尚有三数人 如于端凤 邓银贵 富贵卿 良小楼辈 或以适人 或 以年老 前台少欢迎家 现在求一以唱为工者 寥若晨星 此种曲本 市中尤少佳 者 今齐君嘉笨 有见于斯 特广搜求于各名票友及老艺人之手中 而分为忠孝节 义 订册成行 俾佳本得传 岂非齐君之功乎 这里说明了在民国十三年 1924 前 鼓姬曾出现有于端凤 邓银贵 富贵卿 良小楼辈优秀演员 到民国十三年时 优秀演员较少 所以 齐嘉笨除了从现时鼓 姬演唱唱词中寻找编辑鼓词汇编的材料外 还 特广搜求于各名票友及老艺人之手 中 这说明了 齐嘉笨所搜集的除大量的鼓姬现时唱词外 还从喜好鼓姬演唱的 名 票友 或一些演唱鼓书的 老艺人 手中搜求更多的 准词 资料 这里提出了齐 嘉笨搜集资料的第二个目的 并不仅仅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鼓姬 为了让更 多的人从阅读视听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慰藉 同时也是为了鼓姬演唱蓄积和准备更 齐嘉笨辑 方孚庭校阅 鼓曲汇编第一编 民国十三年 1924 9 月初版 中华印书局 卷首序 第 3 页 民国北京坤书馆鼓姬 准词 研究 14 多的 准词 作为参考之用 当然 这里涉及到了 准词 的第二个作用 就是将 准词 作为鼓姬演员或者演唱鼓书的民间艺人进行演唱时的一个 参考本 和 备 份本 来进行对待的 3 3 准词 在北京的正式出版发行 这些 准词 改正准词 不仅公开作为阅读图书出版 而且出版后仍进行了 不间断的重印和发行 如武垣尧封编的 文明大鼓书词 由北京中华印书局民国九 年 1920 年 7 月开始出版初版 此书直到十九年 1930 年 1 月还在重印发行 这套丛书凡 24 册 铅字排印 小 32 开 装帧设计讲究 封面铜版纸 彩色印刷 每册书的封面及卷首彩版插页均有一名坤书馆 名角 的半身黑白照片 如第二十 册封面为滑稽大鼓名家李莲芳照片 卷首插页为刘宝全流派第一鼓姬良小楼照片 丛 书每册收入大鼓小段作品分别有十至二十段不等 其种类包括各类大鼓和快书 牌 子曲 岔曲 丛书每册收入大鼓小段作品分别有十至二十段不等 其种类包括各类 大鼓和快书 牌子曲 岔曲 如第二册收入的书词有 灯下功夫 凤媒 宝玉 探病 昭君出塞 代哭庙 早婚害 夸阳历 情人顶嘴 玉堂春 哭 玉 劝嫖交友 白帝城托孤 徐母训子 快书 妓女相思 等 13 段 第 二十二册收入的大鼓书词有 武家坡 乐亭调 二本胭脂 牌子曲 改良独 占花魁 滑稽大鼓 春香闹学 牌子曲 朱买臣休妻 乐亭调 劝孝歌 减贼匪孙坚遇刘借 河西调 八角鼓子弟规 小八句岔曲 十二要 十 四别 十爱 十四怕 闹天宫 快书 六本卓二娘 牌子曲 等 14 段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 丛书所收段子基本反映出民国时期坤书馆鼓姬所演唱的准词 的内容 一些与人们所熟悉的历史小说故事如三国 水浒 红楼梦等有关 一些则 更贴近民国的时势与新生事物 新名词 书词小段从演唱的曲词到阅读的曲本 扩 大了曲词的普及面和受众面 也扩大了坤书馆与鼓姬的知名度 中华印书局除出版以上丛书外 还出版有 鼓词汇编 鼓词一编 鼓词二 这套丛书山西大学中国鼓词研究中心藏有第 1 册 复印 第 5 册 第 9 册 第 14 册 第 17 册 复印 第 20 册 第 25 册 复印 国家图藏有 16 册 大连图和台湾傅斯年图均藏有全套 24 册 良小楼 1907 1984 京韵大鼓演员 五岁被卖给北京联珠快书女艺人良蕙芬作使女 学习联珠快书 取名良 小楼 从七八岁就在北京四海升平茶社演唱联珠快书 十岁拜王洪利为师 学唱京韵大鼓 十一岁正式登台 演 出于北京 天津两地 十二岁曾获 童龄坤星 称誉 十三岁时又拜刘宝全的弦师韩永禄为师 专学刘派京韵大 鼓的演唱 十八岁出嫁 离开舞台 解放后 先后在中央歌舞团说唱组 北京曲艺团等单位从事演出和鼓曲教学 工作 是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1983 年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4 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 第三章 民国北京坤书馆鼓姬演唱底本 准词 研究 15 编 鼓词三编 鼓词四编 此五编是民国十九年 1920 年 至民国二十二年 1933 年 先后出版的 为河间齐家本编撰 后四编以续 文明大鼓书词 而作 所收录 的鼓词作品在封面上均写有 改正准词 字样 这五编收集作品小段是名副其实的 汇编 而非选段 如 鼓词四编 收入作品小段 41 篇 鼓词汇编 收入作品小 段 36 篇 因均续 文明大鼓书词 而来 从装帧形式上尚保留原先的样子 如封面 仍有坤书馆 名角 照片 不过已不是半身像 而改为全身彩色照片 更加艳丽并 体现出鼓姬的风采和 喜人 形象 鼓词四编 封面为鼓姬刘荣贵 刘俊荣 吉玉 卿 陈金喜的全身照片 卷首插页为马金玉 张翠兰 雍桂兰 杨玉卿 文淑兰 王玉卿 王玉凤的全身照片 鼓词汇编 封面和卷首插页有李金顺 王小芳 李秀 英 王凤友 王凤咏 李小仙的照片 这些出版物中的鼓词作品小段和照片给我们 留下了昔日京城坤书馆和鼓姬曾经有过的繁荣和辉煌 也留下了那些鼓姬们所走过 的历史遗迹 3 3 1 北京中华印书局考略 北京中华印书局的地址在那里 创始情况和有哪些编撰人员 何时关闭的 已 经出版的 北京印刷史 中未有任何记载 北京出版史 现在还未出版 民国十年 1921 10 月三版第三册 文明大鼓书词 末尾版权页云 编辑者 武垣尧封 校阅者 一万暗客 左边有提手 印刷者 中华印书局 杨梅竹斜街中 间 电话南 1673 发行者 中华印书局 分售处 各省大书坊 这里可以知道 在民国十年时 中华印书局的办公地址在杨梅竹斜街中间 至 于编辑者武垣尧封和校阅者一万暗客来说 主要是指 文明大鼓书词 的主要编辑 者和校阅者 但不能确定他们是中华印书局长期工作的编撰人员 民国十一年一月十一日雨公先生为 文明大鼓书词 写了一个唯一的 绪言 曾云 尧封齐君 字家本 籍直隶河间县 余数年老友也 自去岁夏季向余谈及文明 大鼓书词之意义 例如新旧戏剧皆有脚本 以及曲牌工尺字琴谱箫谱等均有专书 而时下最盛行之文明大鼓书词快书牌子曲等何独无范本耶 因之 尧封君遂兴起文 明大鼓词之编辑 约余协力 百般搜罗成帙 由第一册刊行于世 余因公南下 今 岁返都 而文明大鼓书词已出至第十三册矣 其未出版已脱稿者 约二十余册 想 民国北京坤书馆鼓姬 准词 研究 16 见尧封君苦心征集并顾曲笔记始成鼓界完全善本 余睹此不但为文明大鼓书词祝 为顾曲诸君子祝 即演唱者亦多一参考津梁焉 从这里我们才明白了在每册 文明大鼓书词 末尾版权页上出现的选辑者 武 垣尧封 是谁 原来是河北河间人姓齐字家本 即齐家本 从这里也可以明白 鼓 词汇编第一集 鼓词续编 鼓词三编 鼓词四编 的 齐家本 原来和 文明大 鼓书词 的选辑者系同一人 并且 鼓曲汇编第一编 的选辑者题为 齐嘉笨 也 与 齐家本 应是同一人 从雨公先生的 绪言 里 我们可以知道了这样一个事 实 就是 文明大鼓书词 的编撰起因于齐家本 他曾在民国十年夏天与雨公先生 谈论起当时社会上十分兴盛的鼓姬演唱的文明大鼓以及她们的唱词 并认为 新旧 戏剧皆有脚本 以及曲牌工尺字琴谱箫谱等均有专书 而时下最盛行之文明大鼓书 词快书牌子曲等何独无范本耶 于是 遂兴起文明大鼓词之编辑 雨公也参与其中 第一册出版后 雨公便南下去了 但到今年年初 雨公从南方回来 竟然发现齐家 本成绩斐然 文明大鼓书词已出至第十三册矣 其未出版已脱稿者 约二十余册 于是 雨公为之作序 叙述其编撰始末于此 但这里并没有提到齐家本是中华印书 局的编辑和主持人等情况 只能是介绍了齐家本的籍贯和字号姓名等情况 我们借 此可以知道了 文明大鼓书词 系列 准词 的选辑者与 鼓词汇编 系列 准词 由中华印书局正式出版之间的关系 文明大鼓书词 第四册 征词启事 云 本书自出版以来 荷蒙海内大雅欢迎 由第一册已经出到第十三 十四册正在 印刷中 爱阅诸公 若藏有裨益社会及与时下所唱的鼓词及快书牌子曲等 在本书 词内未曾刊登者 请迳送到杨梅竹斜街中华印刷局 按该折词句字数之多寡 即有 相当谢酬或受赠本局出版各项书籍亦无不可也 尧封谨启 我们注意到了这则 征词启事 是以 尧封谨启 的形式来向全社会征集 时 下所唱的鼓词及快书牌子曲 之类的鼓姬 准词 的 并在文中末尾着重说明如果 有人搜集到或藏有原先出版的 文明大鼓书词 中 未曾刊登者 就请迳送到中华 印书局来 并且中华印书局会 按折词句字数之多寡 即当相当谢酬 最后强调 武垣尧封辑 文明大鼓书词 第十三册 民国十一年 1922 一月初版 卷首 绪言 第 2 页 武垣尧封辑 文明大鼓书词 第四册 民国十年十一月三版 卷首 征词启事 第 2 页 第三章 民国北京坤书馆鼓姬演唱底本 准词 研究 17 如果不要谢酬 将 受赠本局出版各项书籍亦无不可 我们注意这里的 本局 字 样 如果末尾署名为 中华印书局 那我们并没有什么要说的 因为这是以 书局 的名义征集的启事 但这里末尾署名为 尧封 本人 而这 尧封 本人又代表 本 局 说话 代表 中华印书局 说话 如果 尧封 仅仅是 文明大鼓书词 的 编 辑 他只能代表这本书来征集 而这里是代表 本局 来征集的 在一个书局里 代表 本局 说话的只能是当时的主持人活着创办人 从这里 我们可以推知 尧 封应该是中华印书局的创办人或者主要主持人之一 而在 文明大鼓书词 中出现 的校阅者 一万暗客 方茀庭 吴荣唐 故我们是否可以说 中华印书局的创 办人或主持人是尧封 即齐家本 而编辑人员中有一万暗客 方茀庭 吴荣唐等 解放后 1951 年由北京中华印书局出版的有齐家本选辑的 北京游览指南 故宫 游览指南 万寿山导游 等 故可知在解放初期 齐家本仍然在中华印书局工作 武垣尧封 中的 武垣 一词又作何解释呢 东周显王十九年 前 350 燕置 武垣县 县治在今河北肃宁县城东南 至开皇十六年 596 武垣县才改名河间县 属瀛州 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武垣县 贞观元年 627 省武垣入河间 所以 武 垣 一词 当是指 河间 的代名词 那么 齐尧封 是姓与名的结合体 而 齐 家本 则是姓与字的结合体 武垣尧封 与 河间齐家本 本同一人同一意也 国家图书馆藏有这么四种中华印书局出版的图书 分别是 1 粱启超著 常识文范 民国五年 1916 版 四册四卷 2 关瑞谷编 勘路工程概要 民国二十九年 1940 版 一册 3 美 龙内 s l loney 著 韩焕堂 孙梅生译 龙氏解析几何 1950 年版 上下册 4 郭文生著 近代皮黄剧韵 二卷 1958 年版 一册 从上面我们大略可以知道 北京中华印书局在民国五年 1916 时已经创立了 并且在民国期间地址一直在北京 除了编撰审阅出版图书之外 还兼及图书的印刷 和发行 这个书局解放后一直存在 1958 年时还出版过郭文生著的 近代皮黄剧韵 3 3 2 北京中华印书局在民国时期出版图书特色类别 从 文明大鼓书词 末页和封四的随书图书广告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这个时 期北京的中华印书局出版图书的主要特色和类别 民国时期出版的 文明大鼓书词 末页和封四出现的图书广告可以大致分为这 文明大鼓书词 除第七册 第八册外 其余校阅者均为 一万暗客 此二人仅出现在 文明大鼓书词 第七册 第八册的版权页校阅者名单中 民国北京坤书馆鼓姬 准词 研究 18 么三个类别两个阶段 1 第十一册末页有 祥益印刷局营业广告 封四 本局发售各种书籍广告 登载书目有 唱道真言 太乙金华宗旨 善言 修道真言 白话三圣经注解 松下老人问谈 心法刍言 菜根谭前后集 道藏真诠 民法物权法 法政辞解大全 宪法表解 民 法亲属法 法学答案全书 刑律表解 比较破产法 要据法 监狱学 刑律笔记 大中华京师志 大中华京兆志 大中华直隶志 大中华山东志 大中华安徽志 大 中华河南志 陈澧篆书 问秋吟社奕评 深谷美人 孝友泪 杏庵笑谈 二册剧考 史学研究法大纲 历代循吏传 促织经 文明大鼓书词一至十二册 文明大鼓书词 十三册 在印刷中 2 第二十二册封四 北京中华印刷局售书广告 登载书目有 太上感应篇注释 唱道真言 太乙金华宗旨 修道真言 心法刍言 善言 道藏真诠 菜根谭 前后集 达生篇 佛说大报父母恩 三 圣经白话注解 关帝圣明经 息战 救劫文 正道指南五种 戏词 昆 戈曲词 秦腔戏词 戏曲大观 1 2 册 戏剧 1 2 册 霓裳影 红腔 素影 刀劈三关脚本 木兰从军脚本 孝友泪脚本 李桂芬别传 小素 梅本事诗 京调胡琴工尺秘诀 文明大鼓书词 1 21 册 歌姬艳影 3 第二十册末页 本局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安徽淮南高新区部分学校引进紧缺专业人才招聘39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北京海淀第十九中学教师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湖南湘潭市韶山思政教育实践中心公开招聘教师2人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铜川市为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笔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届中国兵器装备春季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湖南开放大学高层次人才公开招聘25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贵州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1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Ifoxetine-CGP-15210G-生命科学试剂-MCE
- Human-YAP1-mRNA-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旅游景区开发运营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4年毕节威宁自治县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真题
- 2025年度2025年少先队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子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GB/T 15234-2025塑料平托盘
- 山东省汽车维修工时定额(T-SDAMTIA 0001-2023)
- 水调歌头-公开课教学设计 省赛一等奖
- 《番茄工作法图解》课件
- 报价单模板及范文(通用十二篇)
- 蒂森克虏伯电梯MC2-C调试介绍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间隔排列》作业纸(大组教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