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专业论文)人性能达的境界——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探析.pdf_第1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人性能达的境界——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探析.pdf_第2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人性能达的境界——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探析.pdf_第3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人性能达的境界——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探析.pdf_第4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人性能达的境界——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探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自我实现伦理学(self-realization ethics of)主张从自我的发展来说明道德价 值,从人的自然潜能的趋善发展来理解自我实现。20 世纪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之 父马斯洛就是自我实现伦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马斯洛是一位充满人类自豪感和完美人性理想的心理学家和伦理学家。 ” (万俊人语)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虽然不尽完善,但却洋溢着理想精神的乐观主 义人性化伦理学。基于个人生活背景、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马斯洛建 构了由似本能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实现 伦理思想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似本能论是理论前提;需要层次论是理论基础; 自我实现论处于该思想体系的核心地位; 高峰体验论是这一伦理思想体系的发展。 自我实现的根据是人扎根于遗传基因的“似本能”的需要系统,即五个层次(生 理、安全、归属、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得到满足的内在 要求。自我实现的动力是来自人性中与生俱来的满足需要的“似本能”原始冲动, 这种需要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的人格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和道德标 准。随着人们的需要满足层次的递进或提升,人们对道德的自觉追求会更迫切, 人们的道德水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人们的自由个性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实现, 人们的幸福程度也会极大地增强。自我实现通过高峰体验得到实现和内在奖赏, 高峰体验能将人带入人性能达的高贵境界。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者共有的感受, 自我实现者把高峰体验看作是生活和生命中最宝贵、 最重要的东西。 对人生意义、 人生终极价值的追求,就是对自我实现的追求,在这种追求中,人在一次次的高 峰体验中成长并丰富起来。 马斯洛以对自我实现者的研究驰名于西方学术界。自我实现这个概念的内涵 复杂而丰富。他开展对自我实现者研究的初衷是非常明确的,即找出对人类、对 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们的共同人格特征,找出人类潜能中共有的积极的价值目 标。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人格特征的描述性研究呈现出的是一副“丰满人性”图 景。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类普遍应当追求和效仿的楷模,代表着人类努 力的方向,体现了人性能达的境界,人们可以通过八条途径达到这种境界。通过 对自我实现者的长期追踪研究,他发现,创造性是他所研究对象的共同特点。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伦理思想一扫之前哲学和心理学中关于人性的种种悲观看 法,为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光明之处,其乐观主义精神令人鼓舞。马斯洛对人的自 ii 我实现的研究实际上表达了他对于人“应该”怎样生活的一种看法,他认为这是 人有可能实现的建设性生活的图景。马斯洛把人性潜能比作种子,合理社会和健 康文化好比阳光和水分, 其主要功能在于促进人固有的先天潜能普遍地自我实现。 他相信,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使人的道德朝着善的方面发展。马斯洛反对把 人看作是一种被动的存在,认为人是靠内在法则主动趋善的生存。他反对道德他 律,主张人的道德自觉。 对马斯洛人本主义自我实现伦理思想做出理论分析,对于引导人们确立科学 的自我实现观,正确地思考和实现自身发展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马斯洛的理论 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提出并系统阐释了行为动机理论和“需要层次论” ,从而为伦 理学的行为价值研究提供了一个值得参照的图式;他赋予了自我实现以崇高的理 想价值,扫除了人生悲观主义气息。但是,他没有对做为其论述中心的“人”或 “人性”做出具体的规定,因而落入了抽象人性论和人道主义的窠臼之中。我们 应以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依据,充分重视自我实现这种人的高层次 心理需要和普遍追求;引导人们克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自我实现观;促进社 会奉献和自我实现的统一,创造出既具有社会价值又拥有个人幸福的人生。 关键词关键词:马斯洛;似本能;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高峰体验 iii abstract ethics of self-realization the idea of self-development to illustrate moral values,from the persons natural potential to become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lf-realization.american 20th century father of psychology is maslows self-realization,one representative of ethics. maslow was a very human sense of pride and perfection of human nature of ethics and psychologists. he has provided us with a while not perfect,but filled with the spirit of optimism ideal human ethics.based on the context of personal life,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maslow instinct may construct a theory of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self-actualization theory,the peak experience of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ethical ideology of self-realization.in this system,like the premise of instinct theory,are necessary level of basic theory,self-actualization theory is at the core of the ideology,peak experience of this are the development of ethical ideology.according to self-realization,it is rooted in the genes of people like instinct, the needs of the system,that is,the five levels (physiological,security,belonging, self-esteem,self-fulfillment) needs,from low level to be advanced which in order to meet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power of self-realization of human nature are born from the need to meet like instinct, the original impulse,which required the highest level are self-actualization, and self-realization of personality are common human values and ethical standards.as required to meet the level of the progressive or upgrade,it is the conscious pursuit of moral will be more urgent,and peoples moral standards will be greatly improved peoples personality,which can be freely played and achieve a better happy people greatly enhance.achieve self-realization through the peak experience and the intrinsic reward,people can experience the peak performance of people into the realm of the noble.peak experience total self-realization are the feelings of those who put self-actualization as the peak experience of life,which are the most valuable and most important things.on the meaning of life,the pursuit of the ultimate value of life is the pursuit of self-realization.in this pursuit,the people at the peak time,grow up and enrich iv those experience. maslow is a well-known academics of the study of self-realization in the west.the concept of self-realization is complex and rich in connotation.he carried out research on the self-fulfilling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ose who are very specific,that is,to identify human beings,to mak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society of people of common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to identify some of the positive human potential valu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goal.maslow on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self-realization of the descriptive study are shown a pair of full humanity picture.maslow believes that people are self-realization of universal human pursuit and should follow the example of a model,representing the direction of human effort,the performance reflects the people of the state,people can attain the 8 this realm. self-realization through the long-term follow-up study,he found his creativity is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maslows self-realization ethics have gone thought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about all the gloomy view of human nature before,human nature has revealed to us of the bright,encouraging the spirit of its optimism.maslows self-realization of the research in fact the expression of the people should be how to view life, in his view, people are likely to have a constru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velihood of the picture.maslow put the potential of human nature as a seed,a reasonable social and health culture is like the sun and water, and its main function is to promote the inherent potential of the innate universal self-realization.he believed that by creating a good environment, will enable the people towards good and moral development.maslow is opposed to a passive existence,thinking people more active on the internal law of the survival of good.he was opposed to him the moral law,that persons moral consciousness. to mak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maslows self-actualization and the ethics of this idea,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cience and leading people to achieve self-concept,and the right to consider implementation of its development are a very meaningful question.maslows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are multi-faceted,and the system proposed by him to explain his motivation theory,required level of value for the conduct of research ethics provides a reference to the icon; maslow entrusted the v vi self-realization an lofty ideals,wiping out pessimism breath of life.however,he did not make the center of person or human nature a specific provisions,which fall into the hands of the abstract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patterns of the humanitarian.we should be based on our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marxist theory,and learn to give adequate attention to self-realization of such high-level people and the general pursuit of the psychological needs,leading people to overcome the individualism,self-concept of self-realization,the promotion of social dedication and self-realization the unity of society to create the value of both personal happiness and life. key words: a.h.malsow; instincteid; demand grade theory; self-actualization; peak experience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西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 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日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 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 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i 人性能达的境界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探析 导 论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 ,美国著 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人本 主义心理学被学术界称为继精神分析学、行为主义之后的“第三思潮” 。从 50 年 代中期开始,马斯洛开始陆续发表他自诩为“第三力量”的心理学作品,直到 1970 年逝世前夕为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动机和人格 (1954) 、 存在心理 学探索 (1962) 、 人性能达的境界 (1969)等等,这些作品是其伦理思想的主 要代表作。马斯洛初版于 1954 年的动机和人格一书,被认为是他的开山之 作,标志着人本主义新心理、新伦理理论体系的形成。 正如万俊人先生对他的 评价, “马斯洛是一位充满人类自豪感和完美人性理想的心理学家和伦理学家。 ” 他终身致力于人性和人道主义的“积极心理学”探索,他坚信人性的健康和善 良,对人类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努力寻找人性潜能充分发挥、达到自我实现的 心理图式和伦理学理论。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虽然不尽完善,但却洋溢着理想精 神的乐观主义人性化伦理学。在马斯洛这里,伦理学是关于整体人的自我价值实 现的人性或人生研究,其结论是道德完善论。 提到马斯洛,跃出人们意识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其实这 是他自我实现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自我实现论才是马斯洛全部理论的核心,他 以对自我实现者的研究驰名于西方学术界。他写到: “假如我们要回答人类能生 长到多高,那么,很明显,最好是挑选出已经长得最高的人并研究他们。假如我 们要知道人能跑多快,那么,计算出总体样本的平均速度是没有用的;远为 适当的办法是搜集奥运会金牌获得者的资料,看他们能够达到的成绩。假如我们 想知道人类精神成长、价值成长或道德发展的可能性,那么,我们仍要坚持,只 有研究我们最有德性、最懂伦理、或最圣洁的人才能有最好的收获。 ” “自我 实现”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标志,也是其伦理学的核心。它既是马斯 洛著名的基本需要层次论的最高层次, 也是其整个心理学和伦理学的最高价值目 标。 著名哲学家尼采有一句警世格言成为你自己! 马斯洛在自己漫长的生 唐凯麟: 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580 页。 万俊人: 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下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第 606 页。 马斯洛: 人性能达的境界 ,林方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 12 页。 1 人性能达的境界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探析 命历程中,不仅将毕生精力致力于此,更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证明了这一思想, 成功地树立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形象。自我实现是每个人都有的做人的权利, 是马斯洛的权利,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马斯洛的心理学和伦理学都是围绕着 一个中心而展开的, 这个中心就是人或人性。 以人为中心, 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 最终的归宿是:人性潜能的充分实现。马斯洛的学说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 达:人需要(动机)行为价值实现或人性实现(以自我实现为顶点) 。马 斯洛心理学的重要目标,是弥合科学与信仰、事实与价值的断裂,使心理学在揭 示人性与人的自我实现奥秘的同时,亦能为人提供生活的意义与理想。 我国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关注、介绍、研究马斯洛的理论,一度出现“马斯 洛热” 。十七大把人的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高度,人的全面发 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对马斯洛人本 主义心理学的伦理价值进行再认识。 本文试图全面发掘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 体系的理论前提、理论基础、理论核心、理论发展和其理论特色,以期促进对于 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的批判吸收,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 树立科学的自我实现观进行探讨。 2 人性能达的境界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探析 一 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 (一(一 )个人背景 )个人背景 作为一个以充分实现自身潜能为理想,并成功登上了自己生命巅峰的人,马 斯洛有着他的自我实现论中所描述的自我实现者所具有的大部分人格特征, 其学 说与人格之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肯定地说, 马斯洛的一生, 是自我实现的一生。 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发展委员会的前主任弗雷德曼对马斯洛的回忆也证实了这 一点。他写道,马斯洛有着现代人的那种英雄人物形象,身材高大,思维活跃, 文雅且有着惊人的智慧。他的思想对当时的整个社会科学、实业界以及广泛的文 化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这一切成就并不等于说展现在马斯洛生命之中 的,完全是阳光遍洒的坦途。相反,在他的一生中,磨难和痛苦时时与他为伴。 马斯洛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郊区一个非犹区的犹太家庭, 他童年是孤 独、羞怯和极度压抑的。父母是从前苏联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马斯洛是家中七 个孩子的老大。 父亲忙于生计早出晚归, 没有精力和愿望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感情, 马斯洛对父亲的“名存实亡”感到很痛苦。对母亲则有更多地憎恨和根深蒂固的 敌意。成年后回忆起令人能患“诱发性精神分裂症”的母亲,马斯洛讲起一些具 代表性的事件:母亲笃信宗教,动辄就说“上帝会惩罚你! ”来威胁他;摔死他 决定收养的两只小猫;踩碎他收藏的唱片;用贬低和轻蔑的口气对待他的一切观 点这种事情在他的少年时代时常发生,给马斯洛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创伤,以 至于对母亲抱有难以释怀的仇视甚至拒绝参加母亲的葬礼。据马斯洛后来写到: “我的生活哲学,创立理论的整个取向,以及所有的研究,却都可以从憎恶和反 感她所喜欢的每件事情中找到根源。 ” 由于对母亲及其行为的不满, 马斯洛对宗 教采取怀疑的态度,这为后来马斯洛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方向。 母爱的缺乏,加之他是他所居住地区唯一的犹太籍男孩,会时时感受到其他 同学甚至是他所在小学老师的反犹主义情绪。为了寻求安慰,他把书籍当成避难 所,大部分时间都在图书馆里饱览众多学科书籍。他写道: “我是一个生活在周 围都是非犹太人之中的犹太儿童。 这种处境倒有点像一名最初被录取到白人学校 就读的黑人儿童,我感到既孤独又痛苦。可以说,我是在图书馆,在书堆中,在 没有亲朋好友的状况中长大的。 ” 童年时期没有朋友、没有欢乐、孤独不幸的马 爱德华霍夫曼: 做人的权利马斯洛传 ,许金声译,改革出版社,1998,第 11 页。 赫根汉: 人格心理学导论 ,何瑾、冯增俊译,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第 437 页。 3 人性能达的境界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探析 斯洛,将自己的主要精力专注于书本,开始了他对学术的追求,这为马斯洛日后 的学术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他很早就投入了生计劳动,作过报童、木器 厂伙计。早年从事工作的经历使马斯洛日后逐渐形成了注重实际的特点。青少年 时期,马斯洛还曾因体弱貌丑而极度自卑,希望通过锻炼身体求得弥补。早年形 成的羞怯自卑的性格,致使成年甚至成名后的马斯洛仍然害怕当众发言。以至于 每一次演说之前他都会经历极为强烈的焦虑。毫无疑问,童年不平凡的经历,对 他日后形成重视人的尊严与价值的学说有很大的关系。 1922 年 1 月,马斯洛进了布鲁克林最好的男子高中。当他在低年级学习美 国历史时, 托马斯 杰斐逊和亚伯拉罕 林肯就成了他心中的英雄。 几十年以后, 当他开始发展自我实现理论时,这些人则成了他所研究的自我实现者的基本范 例。在高中的这几年里,马斯洛喜欢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在刚进入这所学校的 时候,他经历了一次真正的思想上的启蒙。他的物理老师向全班推荐阅读厄普 顿辛克莱的著作。通过阅读厄普顿辛克莱揭露社会阴暗面的小说,触发了马 斯洛潜在的对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的兴趣。 孤独、早读和艰苦的少年生活,培育了马斯洛早熟的性格。他20岁便结婚成 家,随之携妻前往威斯康星大学深造。他写道: “生命对我而言,似乎从我结婚 并转学到威斯康星大学时,才算真正开始。 ” 他认为,这个学校因杰出的教育水 平和自由的学术气氛而名闻遐迩,这里将是他继续研究哲学的好地方,同时可使 他再次摆脱父母的压力和支配。在威斯康星最初的心理学训练中,马斯洛发现了 不少令人激动的东西, 但直至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他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研究领域。 然而,1931年冬天,当他选修实验及比较心理学家哈里哈洛的研究实习课后, 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马斯洛成了哈洛的研究助手,后来又成了他的第一个 博士生。他在其导师的指导下研究心理学,参与猴子的试验,不久以他对猴子的 支配权和性行为的研究完成了博士论文 支配驱力在类人猿灵长目动物社会行为 中的决定作用 ,获得威斯康星大学授予的哲学博士学位。这一经历对他思想发 展的影响, 不仅表现在他很容易地将视野由猴子的性行为转移到人类性行为的研 究上, 更重要的是这一段研究奠定了他日后自我实现理论研究的根基。 在实验中, 他观察到,猴子在饱餐之余,仍有不懈地解决问题的倾向;身强力壮的猪比起衰 弱的猪,更喜欢探究周围的环境。他发现,除了生理本能,动物身上还有一种超 越性动机在支配它们的行为。动物行为研究帮助马斯洛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 爱德华霍夫曼(许金声译) : 做人的权利马斯洛传 ,改革出版社,1998 年,第 46 页。 4 人性能达的境界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探析 那就是动物似乎具有一种健康的内在基本驱动力。动物尚且具有这样的能力,作 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为什么不能先天具备更强大的求知向善的内在潜力?正是这 一认识,奠定了他以乐观、积极的态度估价人性潜能和内在价值、看待人类的前 途与命运的基础。 同时,当时正值华生等人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盛行欧美,年轻的马斯洛成了这 一学说的崇拜者。他认为行为主义提供了一种技术,人性几乎完全可以塑造,能 够解决世界上一切问题。 直到他的第一个孩子的降生最终改变了他对行为主义的 信奉立场。他感叹道: “我的第一个婴儿改变了我的心理学生涯,他使我从前为 止痴迷如醉的行为主义显得十分愚蠢,我对这种学说再也无法忍受。它是不能成 立的。 ” 他领悟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企图把动物的研究结果推论于解释人类行为 的做法, 是不切实际的。 直到1937年到纽约市布鲁克林学院担任心理学副教授时, 他在思想上放弃行为主义,改而走向人本主义。 30年代末40年代初,欧洲一些最优秀的学者慑于法西斯希特勒的迫害,纷 纷逃离纳粹德国,来到美国。马斯洛在这些杰出的学者中竭力寻找朋友,并虚 心向他们学习。他在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惠太海默直接指导下研究整体论,他 认真钻研和学习阿德勒、霍尼和弗洛姆的著作和学说,在著名人类文化学家本 尼迪克特的指导下学习研究人类学,从而深刻地认识到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的发 展中的重要作用。在马斯洛的一生中,对各家各派,他总是怀着开放的态度, 并尽力将他们的思想中所包含的有限的、片面合理的因素加以整合,使之成为 一个新的、更完善的体系。给马斯洛影响最深的当推惠太海默和本尼迪克特, 正是出于对二者人格的尊敬和钦佩,马斯洛才开始了他对自我实现者的研究。 1941 年,日本袭击珍珠港,随后美国加入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马斯洛的 生活。他决心献出他的一生,寻找人类走向自我实现的动机,并证明人类能够超 越战争、偏见、仇恨等,而臻于更完善、更高超的境界。就在这不久,也就是 1943 年,他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人类动机论 。在这篇文章里,他提出了需要 层次论的基本构架。 40年代中期,马斯洛对研究自我实现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大量阅读供研究之 用的自我实现者的传记和生活史。1951年,马斯洛来到马萨诸塞州的布兰迪斯大 学, 担任新组建的心理学系主任和心理学教授, 一直持续到1969年。 在这些年间, 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所能发现的自我实现的个体研究上, 完成了他 弗兰克戈布尔: 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版,第 9 页。 5 人性能达的境界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探析 的两部重要著作动机与人格 、 存在心理学探索 。并成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 学运动的领导者,在国际上名声鹊起。 然而,马斯洛的身体从未强健过,他先后承受过多种疾病的侵袭。病弱的身 躯时时折磨着他,使他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一般人无须付出的更大的努力。他在 去世前一个月的履行日记中写道, 他的每一点勇气的获得, 都需要克服各种抑制、 礼节、脆弱、羞怯。1970 年 7 月,马斯洛因心脏病猝发与世长辞,享年 62 岁。 (二)时代背景 (二)时代背景 每个思想家的学术理论,无不是他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反映。马斯洛的自我实 现伦理思想,不仅是其个人成长经历与人格的映射,而且也是他那一时代社会生 活的映射。正是立足于现实社会这块坚实的土地,马斯洛确定了他笃志为之献身 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并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他的学术理想。 美国社会经历了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后进行自我调节并逐步走向繁 荣,在价值取向上处于旧的价值体系日趋瓦解、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的时期。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军偷袭美军珍珠港,珍珠港上顿时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为了声讨日军的暴行,哀悼祭祀死亡的军人,美国平民举行了一次次规模宏大的 示威游行。一天,马斯洛讲学后返回家途中,亲眼目睹了这一极其哀伤、悲壮的 场景。这次经历使马斯洛深深意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悲剧、留下的创伤、造成 的恐惧和在生活上投下的巨大阴影。马斯洛决定要致力于人性潜能研究,他要证 明人类有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 有能力战胜仇恨和攻击, 并避免战争的发生。 1967 年以后,美越战争激变,使得美国欲罢不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战争的影响 导致了美国国内社会秩序极其混乱。人们普遍怀有对物质生活的不满,对人口、 腐败、贫困与和平问题的不满,对人生和道德进步的怀疑。马斯洛清楚地看到了 这一社会现实,所以,他更加致力于对积极健康的人的深入研究,使他的自我实 现理论日臻丰富,走向成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在这样的条件下,广大民众 便有可能在基本生活需要适度满足的基础上, 进一步追求高级需要的满足或高级 价值,包括真、善、美、公正等存在价值的实现。无可否认,正是这一点,奠定 了马斯洛基本需要层级顺序发展理论的物质基础。 经济的发展、 物质生活的丰裕, 并未带来美国公众精神面貌的彻底改观;相反地,出现了许多以前不曾有过的社 会问题,如吸毒者、精神疾患者日趋增多,犯罪率上升及犯罪的日益低龄化,种 族歧视问题更加严重,种族冲突亦时有发生等。财富、繁荣、技术进步并没有给 6 人性能达的境界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探析 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不能解决人的价值问题,反而 使人变成社会机器的一部分。这种存在物只能是统计上和平均意义上的人,而不 是有人性、人格和个性的人。不少美国青年从未有过自我价值所需要的完整感和 尊严感。整个美国深深地为一种价值危机感所笼罩。人们不知道自己正在追求什 么,也不知道什么是值得追求的。许多青年人把感官的快乐作为追求的目标,把 纵欲和暂时的满足作为幸福的标准, 其结果是在短暂的满足之后陷入更深的苦恼 之中。 马斯洛,一个对人类的命运带有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并以促进社会和平、 幸福为己任的学者,自然不会无视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他曾不无忧虑地写道: “我们时代的根本疾患是价值的沦丧这种危险状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 严重。 ” 马斯洛的理论力图从人性潜能的研究中为芸芸众生找到最合理的价值选 择,以救民于价值危机的泥潭之中。可见,马斯洛的伦理思想的确是他那一时代 社会生活的缩影。 (三(三 )理论背景 )理论背景 1、西方人道主义传统 1、西方人道主义传统 马斯洛创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继承了西方人道主义 (humanitarianism) 传统。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从一诞生就不是一个有严密体系的单 一学派,严格地讲它应该是一种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学派松散联盟,作为一种 关于人性的探讨, 它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古代哲学、 伦理学流派。 人道主义原指欧洲文艺复兴时的思潮。它以哲学自然主义理论为基础;它认 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恶是派生的, 因而反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经院式思维体系, 主张人的健康感情; 它力图使人的道德意识在摆脱禁欲主义束缚的基础上充分发 展。彼特拉克是“人道主义之父” ,他宣称:逻辑与自然哲学对于人及其最终尊 严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他强调人的尊严和对于人的赞美。这种早期人道主义被人 本心理学所继承。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认为战后所带 来的财富、繁荣、技术进步不可能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必须再一次提出人道 主义或人的尊严和价值问题。马斯洛发起了心理学的人本主义革新运动,其中自 我实现理论是主流理论,它继承了人道主义的传统,主张人性潜能的解放,强调 人的价值和尊严,力图促进人的充分发展。 马斯洛: 人类价值新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第 1 页。 7 人性能达的境界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探析 2、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2、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 马斯洛所推动和发展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是在批判与继承了以弗洛伊德为代 表的精神分析和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 弗洛伊德对人性的看法是,人和动物一样,受本能所驱策,主体功能的发挥 旨在追求快乐原则,人的生物本能与社会价值之间有着无法消除的对立。精神分 析研究的是精神病患者和神经症,它主要依据“人的动物式的本能与社会文化的 冲突”来解释精神病,进而推及整个人类。马斯洛看到了弗洛伊德对不健康个体 研究的不足,这促使他更加认识到研究健康的、优秀的自我实现者的必要性。弗 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使马斯洛认识到对主体内部动机和需要分析的重要性,进 而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论” 。行为主义的人性观认为研究动物的行为就可以 推知人的一切,它将人的行为还原为动物的反应,进而以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说 明人的行为的塑造过程,将人的行为的产生完全归之于环境的刺激作用。马斯洛 看到了其中合理成分, 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是促进或者阻碍人性潜能发展的 一个因素。 马斯洛反对把人当作动物和机器, 反对盲目照搬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机械主 义方法和把人还原为动物的还原论去研究人的行为和价值, 因为那样必然导致对 人性和道德的悲观和绝望。马斯洛发起的“第三思潮”被看作是心理学上的一次 革命,他主张要重塑人的形象,应该研究人的健全的、完满的、发展的、积极的 人性,重视人的潜能、自由、责任和尊严,强调人性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研究 方法上,马斯洛强调研究整体的人或人的整体(人格) ;强调研究健康人的心理 或健康人格;强调研究人类中出类拔萃者或精英( “自我实现者”为最佳研究对 象) ;强调研究人的本性、潜能、价值或经验。以人为中心的“整体论”方法, 即把人的行为看作是既有内在的、固有的决定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的决定因 素的整体,要整体性地认识人的行为和人格。晚年,马斯洛曾自豪地这样评价自 己的心理学和伦理观: “它是理解和思考的新路线、人和社会的新形象、伦理和 道德的新概念,以及运动的新方向。 ” 3、存在主义 3、存在主义 马斯洛的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在理论上的衔接,是他对华生行为主义的 “动物人”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病态人”的解释感到不满和绝望, 在深 深陷入理论困境之后,为寻求出路和重新确立理论生长点的逻辑必然。 马斯洛: 存在心理学探索 ,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 5 页。 8 人性能达的境界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探析 存在主义是 20 世纪 20 年代首先在德国产生、40 年代又在法国流传和活跃 起来的一个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萨特和德国的海德格尔。 与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将人动物化和机械化不同,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 的个性和自由,强调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马斯洛的理论以人为 核心,突出人的利益、价值,强调个人的尊严与自由,并注意人的内在潜能和发 展的无限性,这些理论上的特色,受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启发和直接影响。 马斯洛的理论在接受存在主义影响的同时, 也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困惑寻找到 了出路。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是他自身积极创造活动的结果,是一系列自我设 计、自我选择的产物:他创造着自己的未来,他在任何处境下都是自由地选择自 己的行为从而创造他自身的。存在主义者撇开客观现实条件来谈人的绝对自主 性,显露出一个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即人如何实现自身的自由。马斯洛对其困 惑从理论上予以回应,他指出,“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欧洲存在主义者在恐怖、 沉痛、绝望等等上面的高傲唠叨”, 帮助人形成生活方式。通过什么呢?通过 建立“自我实现的人”的生活方式, 去改变人的抱负和人的局限性之间的差距所 形成的人的困境。 马斯洛: 存在心理学探索 ,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 15 页。 9 人性能达的境界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探析 二 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的宏观考察 自我实现伦理学(self-realization ethics of)是一种强调伦理学的基础是人类 自我的某种趋向发展的观点。 影响最大的是 20 世纪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论, 主 张从自我的发展来说明道德价值,从人的自然潜能的趋善发展来理解自我实现。 20 世纪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就是代表人物之一。 马斯洛建构了由似本能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为主要内容的伦理思想 体系。其中,似本能是马斯洛对人的本性的论断,是理论前提;需要层次论是理 论基础;自我实现论处于思想体系的核心地位;高峰体验论是这一伦理思想体系 的发展。 ( 一)自我实现伦理思想的理论前提似本能论 一)自我实现伦理思想的理论前提似本能论 “似本能”是马斯洛描述人类本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他不用动物式的 “本能” (instinctive)来解释人的动机和行为,而用“似本能” (instincteid)来 解释,并得出了人性本善,人性内含真、善、美等存在价值,人性与社会价值是 相统一的等结论。 以似本能论为前提, 他构建了 “需要层次” 、 “自我实现” 和 “高 峰体验”等理论。 马斯洛在出版于 1954 年的成名作动机与人格的前言中,精辟而深刻地 概括了他所有理论的立足点: “如果我把这本书的宗旨浓缩成一句话,那我就会 这样说,除了当时的各种心理学派对人性做的描述之外,人也还有一种更高的本 性,这种本性就是似本能(instinctoid) ;也就是说,是人的本质的一部分。 ”他 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寻求发展的内在倾向,这种内在的倾向是促使人发展的动 力源。他指出, “人的似本能需要作为人的本性规定着人的发展。 ” “我们每个 人都有一种本质的内部天性,这种内部天性是似本能的、内在的、特定的、天然 的,其中有似本能的基本需要、智能、天资。 ”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 出,似本能是人的一种固有趋势、一种内在本质、一种内部天性,换言之,似本 能是人性的内核和集中表现,是促使人产生需要和行为的根本因素。 廖申白: 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现代西方伦理学卷 ,石毓彬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51 页。 车文博: 人本主义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71 页。 马斯洛: 存在心理学探索 ,李文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 171 页。 10 人性能达的境界马斯洛自我实现伦理思想探析 马克思说: “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 , “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 性” 。 马斯洛同样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发自人的内在需要,人性在其本质上表现 为一系列基本需要。这些需要按其强弱层次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 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种需要的层次和序列中, 当前一种需要得到适度满足后,后一种需要就从一种潜在的状态中呈现出来,上 升到突出地位,并成为控制人的机体甚至决定其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主导力量。这 些基本需要主要是由人的生物机体或遗传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