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pdf_第1页
大学物理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pdf_第2页
大学物理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pdf_第3页
大学物理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pdf_第4页
大学物理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大学物理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习 题 解 答习 题 解 答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 1 1 质点 t 时刻位矢为 jttitr 43 2 1 53 2 m 2 第一秒内位移 jyyixxr 01011 5 33 101 3 01 2 1 01 3 2 mji ji 3 前 4 秒内平均速度 sm 53 2012 4 1 1 jiji t r v 4 速度 sm 3 3 d d 1 jti t r v sm 73 34 3 1 4 jijiv 5 前 4 秒平均加速度 sm 4 37 04 204 jj vv t v a 6 加速度 sm sm d d 2 4 2 jaj t v a 1 223 d d 23 tt t x v ctttctvxx 2 4 1 dd 34 当 t 2 时 x 4 代入求证 c 12 即122 4 1 34 tttx tt t v a ttv 63 d d 23 2 23 将 t 3s 代入证 2 sm 45 sm 56 4 1 41 2 3 1 33 avmx 1 3 1 由运动方程 ty tx 23 4 2 消去 t 得轨迹方程 0 3 2 yx 2 1 秒时间坐标和位矢方向为mymx54 11 4 5 m 3 51 25 1 x y tg 3 第 1 秒内的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m 24 35 04 1 jijir sm 24 11 ji t r v 4 质点的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i t v aji t r v 8 d d 28 d d 故 t 1s 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2 1 1 1 sm8 sm28 iajiv 1 4 该星云飞行时间为 a1009 2 s1059 6 1093 3 1074 2 1046 9 1017 7 915 即该星云是 10 1009 2 年前和我们银河系分离的 1 5 实验车的加速度为 g 25m s1047 2 80 1 3600 101600 22 3 t v a 基本上未超过 25g 1 80s 内实验车跑的距离为 m40080 1 36002 101600 2 3 t v s 1 6 1 设第一块石头扔出后 t 秒未被第二块击中 则 2 0 2 1 gttvh 代入已知数得 3 2 8 9 2 1 1511tt 解此方程 可得二解为 s22 1 s 84 1 11 tt 第一块石头上升到顶点所用的时间为 s53 1 8 9 15 10 gvtm 由于 m tt 1 这对应于第一块石头回落时与第二块相碰 又由于 m tt 1 这对应于第一 块石头上升时被第二块赶上击中 以 20 v和 20 v分别对应于在 t1和 1 t时刻两石块相碰时第二石块的初速度 则由于 2 111120 2 1 ttgttvh 所以 184 1 184 1 8 9 2 1 11 2 1 2 11 2 11 20 tt ttgh v m s 2 17 同理 122 1 122 1 8 9 2 1 11 2 1 2 11 2 11 20 tt ttgh v m s 1 51 2 由于 12 3 1tst 所以第二石块不可能在第一块上升时与第一块相碰 对应于t1 时刻相碰 第二块的初速度为 3 184 1 3 184 1 8 9 2 1 11 2 1 2 21 2 21 20 tt ttgh v m s 0 23 1 7以 l 表示从船到定滑轮的绳长 则tlvd d 0 由图可知 22 hls 于是得船的速度为 习题 1 7 图 4 0 22 22 d d d d v s hs t l hl l t s v 负号表示船在水面上向岸靠近 船的加速度为 3 2 0 2 0 22 d d d d d d s vh t l v hl l lt v a 负号表示 a 的方向指向岸边 因而船向岸边加速运动 1 8 所求位数为 5 2 242222 104 8 960 1 0 106 44 g rn g r 1 9 物体 a 下降的加速度 如图所示 为 2 22 m s2 0 2 4 022 t h a 此加速度也等于轮缘上一点在s3 t 时的切向加速度 即 m s 2 0 2 t a 在s3 t 时的法向加速度为 m s 36 0 0 1 32 0 2 222 r ta r v a t n 1 10 2 m s2 1 a s5 0 0 t m5 1 0 h 如图所示 相对南面 小球开始下落时 它和电 梯的速度为 m s 6 05 02 1 00 atv 以 t 表示此后小球落至底板所需时间 则在这段时间内 小球下落的距离为 2 0 2 1 gttvh 电梯下降的距离为 习题 1 9 图习题 1 10 图 5 2 0 2 1 attvh 又 2 0 2 1 taghhh 由此得 s59 0 2 18 9 5 122 0 ag h t 而小球相对地面下落的距离为 2 0 2 1 gttvh 2 59 0 8 9 2 1 59 0 6 0 m06 2 1 11 人地风人风地 vvv 画出速度矢量合成图 a 又 人地风人风地0 2vvv 速度矢量合成如图 b 两图中 风地 v 应是 同一矢量 可知 a 图必是底角为 45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 风向应为西北风 风速为 人地 人地 风地0 0 2 45cos v v v sm 23 4 1 1 12 1 v l v l t 2 2 2 22 21 2 uv vl uv l uv l ttt 1 2 1 2 v u v l 3 v l v l ttt 21 如图所示风速 u 由东向西 由速度 合成可得飞机对地速度vuv 则 22 uvv 习题 1 12 图 习题 1 11 图 6 222 1 222 v u v l uv l v l t证毕 1 13 1 设船相对岸的速度为 v 如图所示 由速度合成得 vuv v 的大小由图 1 7 示可得 coscosuvv 即33 2 3 23coscos uvv 而1 2 1 2sinsin uv 船达到 b 点所需时间 s 1000 sin d v d v ob t ab 两点之距 sin cos ddctgs 将式 1 2 代入可得 m 1268 33 ds 2 由 sin 101 sin 3 uv d t 船到对岸所需最短时间由极值条件决定 0cos sin 11 d d 2 u t 即2 0cos 故船头应与岸垂直 航时最短 将 值代入 3 式得最短航时为 s 500105 0 2 101 2 sin 101 3 33 min s u t 3 设lob 则 sin cos2 sinsin 22 u uvvud v dvd l 欲使 l 最短 应满足极值条件 习题 1 13 图 7 a auvvu u dl cos sin cos2 d d 22 0 cos2sin sin 222 2 uvvua auv 简化后可得01coscos 22 2 uv vu a 即01cos 6 13 cos2 a 解此方程得 3 2 cos 2 48 3 2 cos 1 故船头与岸成 2 48 则航距最短 将 值代入 4 式得最小航程为 2 22 2 22 min 3 2 12 3 2 322321000 cos1 cos2 u uvvud l km 5 1m105 1 3 ab 两点最短距离为 km 12 1 15 1 22 minmin dls 第二章质点动力学 2 1 1 对木箱 由牛顿第二定律 在木箱将要被推动的情况下如图所示 x 向 0cos maxmin ff y 向 0sin min mgfn 还有nf smax 解以上三式可得要推动木箱所需力 f 的最小值为 sincos s s min mg f 在木箱做匀速运动情况下 如上类似分析可得所需力 f 的大小为 习题 2 1 图 8 sincos k k min mg f 2 在上面 min f的表示式中 如果0sincos s 则 min f 这意味着用 任何有限大小的力都不可能推动木箱 不能推动木箱的条件是 0sincos s 由此得 的最小值为 s 1 arctan 2 2 1 对小球 由牛顿第二定律 x 向 mant sincos y 向 0cossin mgnt 联立解此二式 可得 n 32 3 30sin8 930cos2 5 0 sincos gamt n 74 3 30sin230cos8 9 5 0 sincos agmn 由牛顿第三定律 小球对斜面的压力 n 74 3 nn 2 小球刚要脱离斜面时 n 0 则上面牛顿第 二定律方程为 mgtmat sin cos 由此二式可解得 2 m s 0 1730tan 8 9tan ga 2 3 要使物体 a 与小车间无相对滑动 三物体必有同一加速度 a 且挂吊 b 的绳应向后倾斜 作此时的隔离体受力图如图所示 三物体只有水平方向的运动 只须列出水平方向的牛顿方程及相关方程 习题 2 3 图 习题 2 2 图 9 4 3 0cos 2 sin 1 3 2 2 2 11 manfm gmt amt m amtm 水平 水平3 n为绳中的雨拉力在水平向的合力 5 sin 3 ttn 水平 联立 1 2 3 4 5 解得 n 78480 2 2 2 1 21 2 g mm gm mmmf 因为三个物体有同一加速度 a 且在水平方向只受外力 f 的作同 所以 可将三个物体看 作一个物体 ammmf 21 再与 1 2 3 式联立求解即可 2 4 由图写出力函数用积分法求解 75 355 50 2 tt tt f 1 由 t v mf d d 得 tf m vd 1 d 2 在s50 内 2 0 0 1 d2 1 t m tt m vv t t 3 当 t 5 时 sm 30 25 1 05 m vv 在 5 7s 内再用 2 式 5 11235 2 5 d 355 1 2 5 5 tttt m vv t t 4 当 t 7 时 sm 4010 1 57 vv 再用积分法 tvx t x vdd d d 5 在 0 5s 内 由 3 式积分 tt m vxxd 1 5 0 2 005 即 m 3 2 68 3 125 25 05 xx 10 再由 4 式 5 11235 2 5 2 5t ttvv 求 5 得 7 5 2 557 d 5 11235 2 5 tttvxx 得 m 142 3 1 73 57 xx 2 5 设两物体未用绳连接则由牛顿第二定律 沿 x 方向 对 a 有 aaaa ammggm cossin k 对于 b 有 bbbb ammggm cossin k 由此得 2 ka m s63 3 30cos15 0 30 sin8 9 cos sin gaa 2 kb m s12 3 30cos21 0 30 sin8 9 cos sin gab 1 如图所示 a 在下 b 在上 由于 ba aa 所以绳被拉紧 二者一起下滑 而aaa ba 以 tt 和分别表示绳对 a 和 b 的拉力 tt 则由牛顿 第二定律 沿 x 方向 对 a amtmggm aaa cossin k 对 b amtmggm bbb cossin k 由此得 m s 29 3 30cos8 9 85 2 5 1 85 2 21 0 5 115 0 30sin8 9 cossin 2 kk g mm mm aga ba bbaa 2 图中绳中张力为 n 51 0 29 3 5 130cos8 95 115 0 30sin8 95 1 cossin k amgmgmt aaaa 3 如果互换位置 a 在上 b 在下 则由于 ba aa 连接绳子将松弛 因而 t 0 此 习题 2 5 图 11 时 ab 的加速度即 m s 12 3 m s 63 3 22 bbaa aaaa 2 6 当漏斗转速较小时 m 有下滑趋势 小物体受最大静摩擦力 m f方向向上 如图所示 对小物体 由牛顿第二定律 x 向 rmfn m min 2 cossin y 向 0sincos mgfn m 还有nfm s 联立解以上各式 可得 r g sin cos cos sin s s min 或 r g sin cos cos sin 2 1 s s min 当 n 足够大时 小物体将有上滑趋势 它将受到向下的静摩擦力 即 m f的方向与图 2 6 中 所示的方向相反 与上类似分析可得最大转速为 r g n sin cos cos sin 2 1 s s max 总起来讲 小物体在漏斗壁上不动 转速 n 应满足的条件是 minmax nnn 2 7 设圆柱与绳索间的摩擦力为 f 绳对重物 m1的拉力 t1 m1和 m2对地加速度分别为 a1 a2 对 m1 m2列出方程 ft aamamgmf amtgm 12222 111 联立解出 2 21 21 21 121 2 21 221 1 ag mm mm tf mm amgmm a mm amgmm a 2 8 质点在 x y 两个方向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习题 2 6 图 习题2 7图 12 m 8 7 4 13 2 16 7 2 1 2 16 6 2 1 2 2 2 1 2 1 sm 8 7 4 5 7 6 2 76 22 22 1 0 00 ji ji jtaitatvr ji jt m it m jtavitavv jmaimajif yxx yyxx yx 2 9 t v mkvf d d v v t t m k v v t m k v v 0 0 d d d d 1 积分得 t m k vv e 0 2 t m k v t x v e d d 0 积分得 e1 0 0 t m k k mv xxx 3 利用 1 的结果 令 v 0 得 t 代入 2 的结果中 得 00 01 v k m v k m x 4 将 k m t 代入 1 的结果中 得 0 1 0 e 1 evvv 2 10 初始时刻0 0 0 00 vxt t 时刻受力如图所示 设 x 为该时刻入水长度 棒的横 截面积为 s 有 gsxf slm 1 2 浮 习题 2 10 图 13 当lx 时有 t v mfmgf d d 浮 即v x v slgsxgsl d d 212 x l gxgl vv xv dd 0 2 12 0 2 1 2 1 2 2 2 2 xxl l g v 1 1 当lx 时 2 1 1 2 2 2 2 gl v 2 2 当 2 1 2 时 2 式无意义 即此条件将使棒不可能全部没入液体中 但 1 式仍 然成立 当棒到达最大深度 xm时 v 0 由 1 式 得 0 1 舍去 m x lxm 1 2 2 2 即为所求 3 由 1 式求极值得 当lx 1 2 时有 glv 1 2 max 2 11 以 m 和 m 分别表示木星和木卫三的质量 则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可得 kg 1089 1 8640016 7 1067 6 1007 1 44 4 27 211 392 2 32 2 2 2 2 gt r m rmr t m r mm g 2 12 1 设链条的质量线密度为 链条开始下滑时 其下垂直度为 0 x 应满足的条件 是其下垂部分的重力等于或大于其在桌面部分的摩擦力 即 lx gxlgx 1 0 00 2 据功能原理 12 eewr 开始下滑时在桌面部分的长度 习题 2 12 图 14 为 1 00 l xly当链条的 a 端从 o 点沿 y 轴运动到 y0点过程中 摩擦力作功为 2 2 0 0 0 122 d d 0 lg y g ygyyyfw y rr 设桌面为势能零点 则链开始下滑到 a 端离桌面时的机机械能分别为 22 2 2 2 01 2 1 2 1 12 1 2 1 gllve l ggxe 于是有 2 22 2 12 1 2 1 2 1 1 1 2 l ggllv g 化简可得 1 1 2 gl v gl v 2 13 由于 0 vmvmi 故冲量i 的大小由图所示可得 sn3 7 20108 923 0 2 2 2 0 2 0 2 vghm mvmvi i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35 7 0 20 1098 2 2 2 00 v gh v v tg 球受到的平均冲力n 365 02 0 3 71 t f 2 14 1 4 秒内力的冲量s n56d 210 d 4 0 itittfi 2 由动量定量 0 vmvmi 可得 sm 4 06 10 56 1 0 iiiv m i v 习题 2 13 图 15 3 据题设 t tt 0 200d 210 即 s 10 0 10 20 020010 2 ttttt 2 15 忽略轨道阻力 故在加载过程中列车与矿砂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即 vmtmvm 000 由此得 t 时速度 mtm vm v 0 00 t 时加速度为 2 0 00 d d mtm mvm t v a 2 16以分钟计 枪对子弹的平均推力为 n 6 11 60 7350079 0 120 t nmv f 枪视作静止 此力也等于肩对枪托的平均推力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枪托对肩的压力就等 于 11 6n 2 17原子核蜕变过程应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以 p3表示蜕变后原子核的动量 应有 0 321 ppp 由图可知 p3的大小为 2 2 2 13 ppp 220 2221 m skg1007 1 33 5 22 9 10 p3的方向应 p1和 p2所在的平面内 而且与 p1的夹角为 85149 33 5 22 9 arctan90arctan90 2 1 p p 2 18 对太空惯性系 以 0 v 的方向为正方向 以 v1和 v2分别表示火箭壳和仪器舱分开后各自 的速度 由火箭壳和仪器舱的总动量守恒给出 2211021 vmvmvmm 由于仪器舱应在前 所以 12 vvu 即 12 vuv 将此式代入上式得 1211021 vumvmvmm 由此得 习题 2 17 图 16 m s82007290910 m s 7290 290150 910150 7600 12 21 2 01 vuv mm um vv v1 v2均为正值 故二速度皆沿正向 即与未分开前 0 v 的方向相同 2 19两车相撞后的加速度为gmmg kk 由此可知刚撞后二者扣在一起时的速率 为 m s 2 19258 98 022 gsv k 如果两车均未超限制 并都以最大允许速率 v1开行 则由两车的动量守恒可得 如图所示 22 2 2 1 2 vmmvmv 由此可得撞后速度应m s 9 914 2 2 2 2 2 1 1 2 2 2 1 vvvv 由于实际撞后的初速vv 所以两个司机的话并不都可信 至少一人撒谎 2 20 1 如图所示 沿竖直方向 分别对 m 和 m 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atmg mamgt 2 1 由此可得 n 1083 0 5 18 9 1000 n 1036 1 5 18 9 1200 4 2 4 1 agmt agmt 2 在加速s0 1 t的过程 起重间上升的距离为 2 2 1 ath 这也就是 电动机拖动钢缆的距离 电动机做的功为 j 1095 3 15 1 2 1 83 0 36 1 32 21 htta 3 起重间匀速上升时 滑轮两侧钢缆中的张力分别为mgtmgt 21 拖动钢缆的 距离为h 时电动机又做的功是 hgmmhtta 21 j 1096 1 108 9 10001200 4 2 21 如图所示 以 f 表示马拉雪橇的力 则对雪橇 由牛顿第二定律 习题 2 20 图 习题 2 19 图 17 切向 0sin fmgf 法向 0cos mgn 再由nf k 可解得 sincosmgmgf k 由此得马拉雪橇做功 0 d sincos rmgmga kf k k k mgr rmg mgmgr 2 2 2 2 1 145cos45sin 1 cossin 重力对雪橇做的功为 1 cosdsin 0 mgrrmgar 1 2 2 mgr 摩擦力对雪橇做的功为 rmgrmga kf sindcos 0 rmg k 2 2 2 22设加速度为 a ab s 在 b 点速度为 1 v 在 c 点速度为 2 v 整个运动分为三个分过程 ba 匀加速直线运动 asv2 2 1 1 cb 机械能守恒 2 2 2 1 2 1 2 2 1 mvrmgmv 2 在 c 点 重力提供向心力 r v mmg 2 2 3 ac 平抛运动 tvs 2 4 习题 2 21 图 习题 2 22 18 2 2 1 2gtr 5 联立 1 2 3 4 5 可解得 ga 4 5 2 23设 21 sss 如图所示 写出各 个过程的相应方程 ba 机械能守恒 2 111 2 1 vmgrm 1 b 点碰撞 动量 机械能守恒 3 2 1 2 1 2 1 2 2 22 2 11 2 11 221111 vmvmvm vmvmvm cb 平抛运动 5 2 1 4 2 1 121 gth tvs m2在 c 点时 7 6 1 2 gtv vv cy cx dc 2 m以上述速度作斜抛运动 但其加速度由下式确定 9 2 8 2 atv tvs cy cx 习题 2 23 图 19 gmgmfam 222 1 水 浮 10 1 1 2g m 由 8 9 10 可确定射程 cd 为 11 22 2 a vv a vv s cycxcy 联立 1 至 11 式可解证 1 1 2 1 4 21 1 21 mm rhm sss m 8 4 2 24在 c 开始运动之前 a b 有同一加速度 a 对 a b 作受力分析 如图所示 有 matmga 1 b mat 2 由 1 2 解证ga 2 1 设 bc 间绳长为 l 在 t 时间内 b 作匀加速运动 则 22 2 1 2 1 2 1 gtatl 证 s 4 0 4 g l t b 和 c 之间绳子刚要拉紧时 a 和 b 所达到的速度为 sm 0 24 010 1 glatv bc 间绳拉紧前后 由动量原理有 5 0 4 3 bc bcab ab tvmc ttmvvmb tmvvma忽略了重力的冲量 作 用 时 间 短 重 力 的 冲 量 可 忽 略 故 可 看 作 动 量 守 恒 sm 33 1 3 2 32 1 vvvmmv 联立 3 4 5 解证 sm 33 1 0 2 3 2 3 2 1 vv 2 25设在 t 秒时 盒内已落有的石子质量为 mt tnmmt 1 习题 2 24 图 20 而石子落入盒内时速度为 ghv2 2 在此后 dt 时间内 将有质量 dmt的石子落入盒内 tnmmtdd 3 对 t md这些石子用动量定理 设 t md的石子受到盒对它的作用力为 dn 以向下为正 则 0 dd dd 1 vmtngm tt nmvntnmvvgdttnmvtgmtn t dd d d ddd 而已有的质量为 mt的石子受到盒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石子的重力 mtg n 秤的读数为 nmgtghnmgmnmvdnn t 2 n 6 215 8 998 2 9 48 928 910 02 0 100 2 gtghmn 2 26 用动量定理求解 a 到 b 的时间为 2 t t 重力的冲量为 mg g m mgtig 方向向下 如图所示 小球动量增量为 mgtg rmmvp 2 22 其中 r 由小球的动力学方程 mgt rmt cos sin 2 求证 tg g r 2 由动量定理 pii gt 由图可证 2 2 pii gt ptg mg 2 1 22 4 习题 2 26 图 21 t i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ctg p i tg g 2 2 27设铁锤与铁钉撞击中能量损耗不计 重力的功不计 由动能定理有 d 0 恒量 eexf 而kxf 对第一次打击 1 0 0 2 1 2 1 d x ekxxkx 对第二次打击 2 1 2 10 2 1 2 2 2 1 2 1 d x x kxexxkxf 解证 12 2xx 第二次击入的深度为 cm 41 0 12 112 xxxx 2 28静止时各处 t mg 对两弹簧有 mgxkt mgxkt 22 11 所以 两弹簧的伸长量之比为 1 2 2 1 k k x x 两弹簧的弹性势能之比为 1 2 2 22 2 11 2 1 2 1 k k xk xk e e k k 2 29 1 子弹与摆锤碰撞 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1 2 mv v mmv 1 v1为摆锤碰撞后之速度 摆锤获此速度后作圆周运动 在铅直面内机械能守恒 lmgmvmv2 2 1 2 1 2 2 2 1 2 欲完成一圆周运动 摆锤在最高点必须满足条件 2 2 v l m mg 3 由 3 式得glv 2 代入 2 式得glv5 1 再代入 1 式可得子弹的最小速度 gl m m v5 2 min 22 2 30小球与弹簧振动系统相互碰撞 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mvmvmv 10 1 v 为弹簧系统的启动速度 它在被压缩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设最大压缩长度为 m x 则有 22 2 1 2 1 m kxmv 2 将 1 2 两式联立求解得 m 06 0 24 1 1010 1 1 3 10 vvm km xm 2 碰撞是非弹性的 其机械能损失为 22 1 2 0 2 1 2 1 2 1 mvmvmve损 j 2 4 06 0 10 2 1 21 2 1 41 2 1 2 1 2 1 2 1 2322 22 1 2 0 m kxmvmv 3 小球与 m 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撞后弹簧被压缩 据此可列式 22 0 2 1 2 1 m xkvmm vmmmv 解得 m 038 0 110 10 4 3 22 0 mmk v xm 机械能损失 22 0 2 1 2 1 m xkmve 损 j 28 7 038 0 10 2 1 41 2 1 232 第三章刚体的定轴转动 3 1 1 铁饼离手时的角速度为 rad s 250125 rv 2 铁饼的角加速度为 23 rad s839 25122 25 2 2 22 3 铁饼在手中加速的时间为 s 6280 25 251222 t 3 2 1 初角速度为 rad s 920602002 0 末角速度为 rad s 3146030002 角加速度为 rad s941 07 920314 20 t 2 转过的角度为 186 rad101717 2 314920 2 30 圈 t 3 切向加速度为 m s38820941 2 t ra 法向加速度为 m s1097120314 2422 n ra 总加速度为 m s10971 10971 378 242422 n 2 t aaa 总加速度与切向的夹角为 9589 378 101 97 arctanarctan 4 t n a a 3 3 1 对轴 i 的转动惯量 2222 1 9 cos602 cos60 cos60 2maaamaaamj 对轴 ii 的转动惯量 22 2 3 sin60 4maamj 2 对垂轴的转动惯量 2222 3 12 2 cos30 222maamammaj 3 4 1 设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为正 反之为负 则该系统对 o 点的力矩为 24 mgllmglmglmglmgm 4 3 8 1 4 1 4 1 8 3 4 3 4 3 0 2 系统对 o 点的总转动惯量等于各部分对 o 点的转动惯之和 即 2 2222 43210 48 37 4 3 4 3 4 3 3 1 4 4 3 1 4 ml l m lmlml m jjjjj 3 由转动定律 jm 可得 l g ml mgl j m 37 36 48 37 4 3 2 0 0 3 5 1 摩擦力矩恒定 则转轮作匀角加速度运动 故角加速度为 00 01 201 0 8 t 第二秒末的角速度为 00002 60220 t 2 设摩擦力矩 r m与角速度 的比例系数为 据题设可知 t jmr d d 即 t j t j t 0 0 lnd d 0 据题设s 1 t时 01 80 故可得比例系数 80ln j 由此s2 t时 转轮的角速度 2 为 ln0 82ln 0 2 00 2 2 64080 3 6 设飞轮与闸瓦间的压力为 n 如图示 则二者间摩擦力nfr 此摩擦力形成阻力矩 rfr 由转动定律 jrfr 25 其中飞轮的转动惯量 2 mrj 角加速度n t5 2 0 故得 14 n 3 0 25 1000 60 60 5 2 5 2 mnrfr 见图所示 由制动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0 121 lnllf r f nn 得制动力 n 314 0 75 0 540 50314 21 1 ll lf f r 3 7 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 11111 amgmtm 对 22222 amtgmm 对整个轮 由转动定律 2 22 2 111122 2 1 2 1 rmrmrtrt 又由运动学关系 2211 rr 联立解以上诸式 即可得 2 222 2 111 1122 2 2 rmmrmm grmrm 3 8 设米尺的总量为 m 则直尺对悬点的转动惯量为 习题 3 6 图 习题 3 7 图 26 m093 0 m 15 4 1 6 0m 5 2 3 1 4 0m 5 2 3 1 3 1 3 1 22 2 22 2 11 lmlmi mg1 0 2 1 5 2 mg 5 2 2 1 5 3 mg 5 3 m 又m 15 4 1 iim rads 5 10 m4 1 15mg1 0 2 i m 从水平位置摆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以水平位置为 o 势能点 2 2 1 jmghc 即 2 5 1 4 1 2 1 1 0 mmg 21 3 9m 视为质点 m 视为刚体 匀质圆盘 作受力分析 如图所示 a b 27 2 2 1 mrj ra jrt matmg 1 由方程组可解得 gg mm m a 2 1 2 物体作匀加速运动 gtatvv 2 1 0 2 物体下落的距离为 2 2 0 4 1 2 1 gt attvx 当 t 4 时 m 2 3944 4 1 2 ggx 3 绳中张力由方程组解得 mg 2 1 t 解法 2 以 t 0 时物体所处位置为坐标原点 o 以向下为 x 正方向 1 由机械能守恒 rv mrj mgxmvj 2 22 2 2 1 2 1 2 1 gxv 2 两边就 t 求导得 gtv tg v tg vgv t v v tv 2 1 2 d d 2 d d d d 2 00 2 习题3 9图 1 习题 3 9 图 2 28 2 00 4 1 d 2 1 d d 2 1 d 2 1 d d d d 2 1 gtx tgtx tgtx gt t x t x v gtv tx 则 3 m 匀加速运动 由gtv 2 1 以及0 0 v知 mgt matmg ga 2 1 2 1 又由 3 10 如图所示 唱片上一面元面积为rrsddd 质量为 ddd 2 rrmrm 此面元受转盘的摩擦力矩为 ddddd 22 kk rrrmgmgrfrm 各质元所受力矩方向相同 所以整个唱片受的磨擦力矩为 mmd mgr rr r mg k r k 3 2 dd 2 00 2 2 唱片在此力矩作用下做匀加速转动 角速度从 0 增加到 需要时间为 g r mrm a t k 2 4 3 2 1 唱机驱动力矩做的功为 22 2 1 mrtmma 唱片获得的动能为 22222 k 4 1 2 1 2 1 2 1 mrmrje 3 11 对整个系统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0 2 1 2 1 2 1 22 1 2 1 jvmkhghm 习题3 10图 29 以rvmrj 2 1 2 代入上式 可解得 m s48 1 05 0 08 0 5 025 08 908 0 2 2 2 2 1 2 1 mm khghm v 3 12 1 丁字杆对垂直轴 o 的转动惯量为 222 0 3 2 2 12 1 3 1 mllmmljjj oaboc 对轴 o 的力矩mglm 2 1 0 故由 jm 可得释手瞬间丁字杆的角加速度 l g ml mgl j m 4 3 2 3 2 1 2 0 0 2 转过 90角后 知矩0 0 则m 由机械能守恒知 0 2 0 2 1 2j mgl j l mg 此时角动量 glmlmgljjl 3 2 00 转动动能为 mgljek 2 1 2 1 2 0 3 13 1 利用填补法 将小碎片填入缺口 此时为均匀圆盘对 o 轴的转动惯量 2 00 2 1 rmj 挖去小碎片 相应减少 2 1 mrj 故剩余部分对 o 的转动惯量为 22 0100 2 1 mrrmjjj 2 碎片飞离前后 其角动量守恒 1 1 2 1 22 0 2 0 2 1 2 1 mrmrrmrm 故剩余部分的角速度与原来的角速度相等 3 14 由于转台和人系统未受到沿轴方向外力矩 所以系统的角动量守恒 即 2 2 1 mrjj 由此可得转台后来的角速度为 rad s 496 0 10 2 2801200 1200 2 1 2 2 mrj j 3 15 慧星在有心力场中运动 角动量守恒 设其质量为 m 近日点速率为 v1 与太阳之距 30 r1 远日点速率为 v2 与太阳之距 r2 则有 2211 rmvrmv m 1026 5 1075 8 1008 9 1046 5 1210 2 4 1 2 1 2 r v v r 3 16 1 由于grv 2 m s 95 4 5 28 9 grv 2 由飞船和宇航员系统角动量守恒可得 03 jmvr 由此得飞船角速度为 rad s 1067 8 103 5 295 4 7033 3 5 j mvr 3 飞船转过 30用的时间 6 t 宇航员对飞船的角速度为rv 在时间 t 内 跑过的圈数为 19 5 21067 8 95 4 1 12 1 1 12 1 2 3 圈 r v trvn 3 17 太阳自转周期按 25d 计算 太阳的自转角动量为 smkg 101 1 8640025 2 1096 6 1099 1 5 2 5 2 242 2830 2 s mrj 此角动量占太阳系总角动量的百分数为 3 3 10 2 311 0 1011 0 43 43 3 18 1 由于外力沿转动中心 o 故外力矩恒为零 质点的角动量守恒 即 2 211 2211 mrrmv rmvrmv 故小球作半径 r2的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 1 2 2 1 v r r 2 拉力 f 做功为 31 2 1 2 2 1 2 1 2 2 1 22 1 2 1 dv r rm mvmvsfa 3 19 1 222 3 4 3 1 mlmlml jjj 球杆 2 在转动过程中无耗散力 系统机械能守恒 设初始时刻重力势能为零 有 cos cos 2 2 1 0 2 lmg l mgj 解得 cos 2 3 l g 3 20 1 子弹射入木棒中为完全非弹性碰撞 角动量守恒 2 2 3 1 4 3 4 3 mllmlmv 解得 srad 9 4 0 9 4 200108 4 0 9 4 108 4 3 200108 9 4 4 3 1 3 3 3 lmm mv 2 上摆过程机械能守恒 cos1 4 3 cos1 22 1 2 lmg l mgj 即 lg m m lmm cos1 4 3 216 9 3 1 2 1 22 mm 上式可近似为 lg m ml cos1 23 1 2 1 22 解得073 0 3 1 cos 2 g l 32 0cos 即 为第二象限的角度 本题中即棒向上摆可超水平位置 90 由于685 073 0 cos 1 棒的最大摆角约为 2594685 第四章狭义相对论 4 1利用 2 2 1 c u tux x 2 2 2 1 c u x c u t t 其中 ab ab ab ab ttt xxx ttt xxx 4 2x1 0 x2 1200 km 2 2 2 1 c u c ux tt 011 2 2 22 2 12 2 12 c u c xu c u xx c u tttt 即 12 tt 则长沙的班机后起飞 t 代入数据可得 4 3地球与星球的距离 l0 5 光年 固有长度 宇航员测量的长度 l 3 光年 运动长度 由长度收缩公式得 2 2 0 1 c u ll 得火箭对地的速度 ccc l l u 5 4 5 3 11 2 0 4 4 2 2 0 1 c u ll 2 0 a lal 习题 4 2 图 33 则代入得cu 2 3 4 5解法一 1 根据题意 2 1 2 3 yx llllll yx 2 2 2 2 长度沿运动方向缩短 因为 2 2 lll yy 因为cccu c u ll xx 3 6 816 0 3 2 1 2 2 2 m 2 2 2 1 2 1 22 2 2 yx lll 解法二lll yx 2 2 2 1 30sin 0 lly 由 2 2 1 c u ll xx cc l l u x x 2 2 2 3 2 1 11 cc816 0 3 2 22 yx lll 22 2 1 2 1 2 2 4 6 1 a b 习题 4 5 图 34 对 oa 或 ob 22 3a lal yx 在 s 系 相对 s 系以运动cu 2 3 2 4 3 1 2 2 a ll al c u ll yy xxx aa a lll yx 4 7 16 3 4 2 2 22 周长 2 7 1 4 7 2 aaa 2 对 oa 或 ab s 系中长度为 21 ll 或 alal yx 2 3 2 1 yyxxx ll a l c u ll 4 1 2 2 allll yx 4 13 22 12 对 ob 在 s 系中长度为 3 l 2 1 2 2 3 a c u al 周长 24 13 2 a a 131 2 a 4 7s 系测量的时间间隔为固有时ss 0 4 0 系测量的时间间隔为运动时s0 6 根据 习题 4 6 a 图 习题 4 6 b 图 35 时间延缓公式得 2 2 0 1 c u s 系对 s 系的速率 ccccu 3 5 745 0 0 6 0 4 11 22 0 在 s 系测量的两个事件的空间间隔为 10341 1 0 6103745 0 98 mtux 或 10341 1 0 6103745 0 98 mtuxx 2 2 1 1 c u 4 8 mx st 100 102 1 6 因为流星是从船头飞向船尾 2 x c u tt 4 5 1 1 2 2 c u tuxx 100 6 0 102 1 4 5 6 c c t s 1025 1 6 4 5 102 16 0100 6 cx m 145 4 9根据相对论动力学基本方程得 t m f d d 1 对上式积分 t m o mtf 0 dd 36 得 222 2 0 2 2 0 1 tfcm ftc v c m mft 1 当 t ft f cm 0 时 f cm0 时 ft cm0 则c ft ftc v 2 v at 时 tatvxddtd 2 2 1 atx v c 时 tvxdd tcxdct 4 10 kg 3 5 5 4 1 kg11 2 2 2 2 0 c c c u mm 4 11略 4 12略 4 13略 4 14略 4 15略 4 16根据质能公式得太阳因辐射能量每秒减少的质量为 106 5 103 105 19 28 26 2 skg c e m 与太阳质量的比值 21 30 9 108 2 102 106 5 m m 这个比值是非常小的 4 17略 37 第 5 章静电场 5 1两小球处于如题 5 1 图所示的平衡位置时 每小球受到张力 t 重力 mg 以及库仑力 f 的作用 则有mgt cos和ft sin mgtgf 由于 很小 故 l x mgmgmg x q f 2 sintg 4 1 2 2 0 3 1 0 2 2 mg lq 5 2设 q1 q2在 c 点的场强分别为 1 e 和 2 e 则有 2 1 0 1 4 1 ac r q e 14 2 9 9 mv108 1 03 0 108 1 109 方向沿 ac 方向 2 2 0 2 4 1 bc r q e 14 2 9 9 mv107 2 04 0 108 1 109 方向沿 cb 方向 c 点的合场强e 的大小为 24242 2 2 1 107 2 108 1 eee 14 mv1024 3 设 e 的方向与 cb 的夹角为 则有 7 33 7 2 8 1 1 2 11 tg e e tg 5 3坐标如题 9 3 图所示 带电圆弧上取一电荷元lqdd 它在圆心 o 处的场强为 2 0 1 d 4 1 d r l e 方向如题 9 3 图所示 由于对称性 上 下两 带电圆弧中对应电荷元在圆心 o 处产生的 de1和 de2在 x 方向分量相 互抵消 习题 5 1 图 习题 5 3 图 习题 5 2 图 38 0 x e 圆心 o 处场强 e 的 y 分量为 2 3 1 2 sin d 4 1 2sin d 4 1 2 0 2 6 0 0 2 6 0 0 rr r r l ey 方向沿 y 轴正向 5 4 1 如题 5 4 图 a 取与棒端相距 d1的 p 点为坐标原点 x 轴向右为正 设带电细棒 电荷元xqdd 至 p 点的距离 x 它在 p 点的场强大小为 2 0 d 4 1 d x x ep 方向沿 x 轴正向 各电荷元在 p 点产生的场强方向相同 于是 1 1 2 0 d 4 1 d d ld pp x x ee 13 22 89 110 mv1041 2 1028 1 108 1 103109 11 4 ldd 方向沿 x 轴方向 2 坐标如题 5 4 图 b 所示 在带电细棒上取电荷元xqdd 与 q 点距离为 r 电荷 元在 q 点所产生的场强 2 0 d 4 1 d r x e 由于对称性 场 de 的 x 方向分量相互抵消 所 以 ex 0 场强 de 的 y 分量为 sin d 4 1 sindd 2 0 r x eey 因 dcscdd d 2 d cscd 2 2222 xctgtgxr dsin d4 sin d 4 1 d 20 2 0 r x ey cos cos d4 dsin d4 d 21 2020 2 1 yy ee 其中 22 2 2 22 2 1 2 d 2 cos 2 d 2 cos l l l l 习题 5 4 图 a 习题 5 4 图 b 39 代入上式得 22 2 20 2 4 ld l d ey 13 2 1 222 89 1027 5 2 2 0 108 108 2 0103109 mv 方向沿 y 轴正向 5 5带 电 圆 弧 长mdrl12 3 02 0 50 0 4 322 电 荷 线 密 度 19 9 mc100 1 12 3 1012 3 l q 带电圆弧在圆心 o 处的场强等价于一个闭合带电 圆环 线密度为 和一长为 d 电荷线密度为 的小段圆弧在 o 处场强的矢量和 带电 闭合圆环在圆心处的场强为零 而 d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