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张笃庆与其歌行诗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t 论文作者签名 盘塑霪 e t 论文作者签名 赵型 警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杖的声明 本人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件 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 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盘 基罩导师签名 墨工耋超日期 兰孓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要 1 a b s t r a c t 3 引言 5 第一章张笃庆的生平与交游 7 第一节翠袖牵萝倚暮寒 张笃庆生平研究 7 一 家世尊贵 承袭风雅 7 二 幼罹动乱 家道中落 9 三 仕途偃蹇 杜门著述 1 1 四 张笃庆的个性特点与情感世界 1 2 第二节菱歌一曲万人看 张笃庆交游研究 1 4 一 交游唱和 标举壮采 1 4 二 科场伯乐 慧眼识才 1 8 第二章张笃庆的诗学观念及诗歌风貌 2 0 第一节张笃庆的诗学观念 2 0 一 以雅正为旨归 2 0 二 师法汉魏 六朝 初唐 盛唐 2 l 第二节 岷蝓山房集 概述 2 2 一 岷蝓山房集 介绍 2 2 二 岷蝓山房集 诗歌的审美取向 2 2 第三章歌行界说与张笃庆的歌行诗 3 0 第一节歌行界说 3 0 第二节张笃庆歌行诗介绍 3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张笃庆歌行诗的思想内涵 4 0 第一节关心民瘼 4 0 第二节行旅见闻 4 3 第三节咏史之作 4 6 第四节时事诗 5 0 第五节唱酬题咏 5 2 第五章张笃庆歌行诗的艺术风格 5 7 第一节超拔雄奇 5 8 第二节 慷慨低回 6 2 结论 6 5 参考文献 6 6 致 射 6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曼曼量曼皇曼量曼曼曼曼曼曼曼葛i i i i j 鼍 c o n t e n t s h i n e s ea b s t r a c r t 1 e n g l i s ha b s t r a c t 3 f o r e w o r d 5 c h a p t e rl z h a n gd u q i n g sl i f ea n df r i e n d s h i p 7 s e c t i o n1 t h es t u d yo f z h a n gd u q i n g sl i f e 7 id i s t i n g u i s h e df a m i l yb a c k g r o u n d 7 i ic h i l d h o o de x p e r i e n c eo fu n r e s t 9 1 1 1p r i m eo f1 f ew a sn o ts u c c e e d 1l i vz h a n gd u q i n g sp e r s o n a l i t ya n de m o t i o n a lw o r l d 12 s e c o n d2 t h es t u d yo f z h a n gd u q i n g sf r i e n d s h i p 1 4 ic o n t a c t sw i t hf r i e n d sa n dd e m o n s t r a t et h e i rp o e t r y 14 i ii n t e l l i g e n c eo f f i c i a l ss e l e c t e dt h et a l e n t s 18 c h a p t e r2 z h a n gd u q i n g sp o e t i c sa n dp o e t r ys t y l e 2 0 s e c t i o nl z h a n gd u q i n g sp o e t i c s 2 0 ia r t i c l es u b j e c ti se l e g a n ta n dp o s i t i v e 2 0 1 1l e a r np o e t r yt oh a n w e ia n dj i nd y n a s t y t h es i xd y n a s t i e s t h ee a r l yt a n g a n dm i d t a n gd y n a s t y 21 s e c o n d2 k u nl u ns h a nf a n gs e t o v e r v i e w 2 2 i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 k e r nl u ns h a nf a n gs e t 2 2 i ia e s t h e t i cv a l u eo f k t ml t y ns h a nf a n gs e t 2 2 c h a p t e r3 d e f i n e dg ex i n ga n d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z h a n gd u q i n g sg ex i n g 3 0 s e c t i o n1 d e f i n e dg ex i n gc h a n t i n g 3 0 s e c t i o n2 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z h a n gd u q i n g sg ex i n g 3 5 c h a p t e r4 t h ec o n t e n to f z h a n gd u q i n g sg ex i n g 4 0 i c o n c e r n e da b o u tt h ed i s t r e s so fp e o p l e 4 0 i it r a v e lp o e m s 4 3 1 1 1h i s t o r i c a lp o e m s 4 6 i vc u r r e n te v e n t sp o e m s 5 0 v5 p r e s e n t e dp o e t r yi n s c r i b e dl i t e r a r yw o r k s 5 2 c h a p t e r4 z h a n gd u q i n g sp o e t r ys t y l e 5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 e c t i o nl p o w e r f u im a j e s t i c 5 8 一 s e c t i o n2 f e a r l e s sa n dc a l m 6 2 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6 5 r e f e f e n c e 6 6 t h a n k s 6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张笃庆是清初山东诗坛上一位重要诗人 现存诗千余首 体裁囊括了古体 近体五七言 其中成就最著的是歌行体 为当时名流如王士稹 赵执信等所激赏 家族的风雅传统和高洁人格 奠定了他诗歌昂扬的人格基形 笃庆心怀天下 重 情重义的个性 构成了他诗歌的两大主题 在山水的陶冶和与朋友的灵心交会中 在盛世精神的感召和与苍生甘苦与共的人生体验中 厚斋的诗歌形成了独特的风 貌 第一章研究张笃庆的生平与交游 探索其诗风的成因 第一节从家族的盛衰 仕途的团顿和亲情的深挚几个方面来介绍他的生平 阐释厚斋诗歌昂扬的基形和 慷慨的风调的成因 第二节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与张笃庆交游之人 与王士稹 蒲 松龄以及云间派诗人蒋大鸿等人唱和 正是张笃庆诗学思想与诗歌特色形成的又 一重要原因 第二章从整体上把握 岷蝓山房集 总体的审美特色 呈现了张笃庆的鲸鱼 碧海式的崇高与小园香径式的优美两种艺术风格 论文的主体部分解析歌行诗之内涵与艺术特色 笔者在第二章先对歌行体进 行了界定 继而指出张笃庆的哪些诗被纳入研究视野 第四章将张笃庆的歌行诗 按照题材划分为咏前朝故事 述当朝大事 写民 俗民牛 记行旅见闻 咏物寄赠几类 全面展示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 对人牛遭 际的悲叹 对战争的厌恶 对太平盛世的颂扬和对宇宙人牛的关怀这些思想内涵 最后一章介绍了张笃庆歌行的艺术风格有二 一是超拔雄奇之风 笔者从意 象的类型 意象的特点入于分析艺术特色 论证张笃庆的歌行诗偏爱雄奇瑰丽 遮云蔽日式的宏大意象 这些意象往往体积巨大 数量众多 时空距离动辄成千 上万 以异乎寻常的数量营造压倒性的气势 作者又以独拔的力道驱遣这些超奇 的形象 以至他的歌行形成一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二是超拔雄奇中挟以慷慨低回的风调 张笃庆的歌行凭添了一份清代歌行精 光内敛的意味 体现了面对兴衰运程时的心情的无奈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诗人张笃庆的成长与成名均在清代 个性 时代风气与地域特色赋予了他的 歌行诗以新的艺术风貌 诗中的情感不再是遗民式的黍离之悲 也不再是陈了龙 式的壮怀激烈 吴梅村式的哀感顽艳也将近式微 既有七子派的酣畅气势 又挟 以魏晋的慷慨古直 2 关键词 张笃庆歌行思想内容艺术风格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z h a n gd u q i n gi sa ni m p o r t a n tp o e to np o e r t yi ns h a n d o n g h ee x t a n t e dp o e m m o r et h a nat h o u s a n d i n c l u d i n gt h ec l a s s i c a lg e n r e p o e m so fm o d e ms t y l e5 7 h i s m o s ts u c c e s s f u lw o r k si sg e x i n g h ew a sa p p r e c i a t e ds u c ha sw a n gs h i z h e n z h a o z h i s h e n e t e e l e g a n tf a m i l yt r a d i t i o na n dn o b l ep e r s o n a l i t y l a i dh i sh i g h s p i r i t e d p e o p l el a t t i c e s h a p e dp o e m s h ec h e r i s h e dt h ew o r l d t h e s e n t i m e n t sr e d e f i n e d p e r s o n a li t y c o n s t i t u t et h et w o m a i nt h e m e so fh i sp o e t r y i nt h el a n d s c a p eo ft h em o l d a n dr e n d e z v o u sw i t hf r i e n d si nt h es p i r i t u a lh e a r t i nt h eg o l d e na g eo ft h es p i r i to f i n s p i r a t i o na n dw i t ht h ec o m m o np e o p l et h r o u g h t h i c ka n dt h i no fl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 h i s p o e t r yp r e s e n t sau n i q u es t y l e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i sa b o u tz h a n gd u q i n g sl i f ea n df r i e n d s h i p a n de x p l o r e st h e c a u s e so fh i sp o e t r y s e c t i o nid e s c r i b e sh i sl i f ef r o mt h ef a m i l y sr i s ea n df a l l c a r e e r d e s p e r a t i o na n da b u n d a n c eo fa f f e c t i o n a n de x p l a i n e st h ec a u s e so fb a s i cf o r mo f h i s p o e t i ca n dg e n e r o u ss p i r i t e dt o n e s e c t i o ni i i nc h r o n o l o g i c a lo r d e ri n t r o d u c t e sz h a n g q i n gd u q i n g sf r i e n d sl i k ew a n gs h i z h e n p us o n g l i n ga n dj i a n gd a h o n g w h oo f e n s i n g e dw i t hz h a n gd u q i n ga n d a f f e c t e dz h a n gd u q i n g sp o e t i cs t y l e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c a p t u r e st h eo v e r a l la e s t h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h i s k u nl u n s h a nf a n gs e t a n dp r e s e n t e st h et w ob e a u t i f u la r t i s t i cs t y l eo fw h a l e sa n ds e a b a s e d h i g h s t y l ea n ds m a l lp a r ki nh o n gd i a m e t e r t h em a i np a r ta n a l y s i sc h a n t i n gp o e m sa n da r tf e a t u r e s i n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t h e a u t h o rf i r s tg i v e st h ed e f i n i t i o no ft h ec h a n t i n gb o d y t h e nt h a t sw h a tp o e t r yz h a n g d u q i n gb ei n c o r p o r a t e di n t ot h er e s e a r c hf i e l d i nt h ef o u r t hc h a n p t e rw ed i v i d e sz h a n gd u q i n g sc h a n t i n gp o e m si n t o d e s c r i b i n gn o r t hk o r e aa f f a i r s w r i t i n gf o l kp e o p l e sl i v e l i h o o d r e m e m b e r i n gs t r e a m s k n o w l e d g e s i n gd o n a t e ds e v e r a lc a t e g o r i e si n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t h es u b j e c tm a a e r a n d f u l l yd e m o n s t r a t e st h ea u t h o r sc h e r i s h e df r i e n d s h i p l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o f t h el a m e n t t h e a v e r s i o no fw a r o np e a c ea n dp r o s p e r i t yo ft h ep r a i s ea n dt h ec a r eo ft h eu n i v e r s ea n d l i f e t h ef i n a lc h a p t e rd e s c r i b e st h et w oa r t i s t i cs t y l e so fz h a n gd u q i n g sc h a n t i n g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 o e m s t h ef i r s ti st h et r a n s c e n d e n c em a g n i f i c e n ts t y l e t h ea u t h o rd e m o n s t r a t e sh i s c h a n t i n gp o e m s sg r e a ti m a g ef r o m t h et y p eo fi m a g e i m a g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a r t i s t i cf e a t u r e s t h es e c o n di sk e y e dg e n e r o u ss t y l e z h a n gd u q i n g g r o w e da n df a m ea r ei n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 t h ee r ao f c l i m a t ea n d g e o g r a p h i c a lf e a t u r e sc h a n t i n gg i v e sh i sa r tan e ws t y l eo fp o e t r y l y r i cp o e t r yi sn o l o n g e rt h eh e r ot y p eo fm i l l e tq u i n o ad y n a s t ys o r r o w i s n ol o n g e rt h ea d v o c a t e st y p e o fg r a n d v e h e m e n t w um e i c u n s t y l ea ig a ny a nw a sa l m o s ts t u b b o r nd e c l i n e r e f l e c t e da f t e re n t e r i n g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 c o n t a i n e db o t hq i z ig r o u p sm a g n i f i c e n t s t y l ea n dw e i ji n sg e n e r o u ss t y l e k e yw o r d s z h a n gd u q i n g g ex i n g c o n t e n t so f t h ep o e m a n a l y s i so f t h ea r t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i i i 皇曼曼曼曼皇曼曼曼舅皇曼曼曼皇曼邑曼曼曼曼 曼皇曼曼曼曼皇曼曼曼量曼曼曼曼曼曼舅曼曼曼詈曼曼曼 引言 张笃庆 清初淄川 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 人 字历友 号厚斋 系明崇祯 朝内阁首辅张至发的曾孙 世居淄川岷蝓山麓 故又自号岷蝓山人 生于明崇祯 十五年 1 6 4 2 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 1 7 1 5 康熙十七年 1 6 7 8 荐鸿博 辞不 就 康熙二十五年 1 6 8 6 拔贡 终生未仕 筑室岷蝓山下 杜门著书以终 厚斋一生著述颇丰 文集有五种 史评两种 班范肪截 五代史肪截 四库全书总目 对其评价均不高 称 班范肪截 即两汉史事稍加论断 大抵皆属常谈 似史评而非史评 似 说部而非说部 殆随笔偶记之书 故漫无体例欤 五代史肪截 与 班范肪 截 体例略同 持论尤多无谓 诗话一种 师友诗传录 郎廷槐问 王渔洋 张笃庆 张实居答 全面阐 述了自己的诗学观念 年谱两种 少保公年谱 记述了张笃庆的曾祖 明崇祯朝内阁首辅张至发 的牛平 详细载录了张至发的生平事迹和思想 保存了不少研究张家家世和明末 清初政局的参考资料 如张志发屡屡托病辞诏不就 乃是为规避朝政的波谲云诡 而白保的一种策略 自著 厚斋年谱 已由崔国光整理 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谱系张笃庆于稿 谱中详尽记其家世 行迹 交游 诗集两种 岷蝓山房集 牛平所作诗多数收入此集中 不分卷 存诗1 6 3 7 首 包括乐府杂诗和咏古新乐府共3 0 1 首 五言古诗1 5 5 首 七言古体诗1 8 9 首 五言排律1 9 首 五言绝句6 7 首 五言近体2 6 6 首 七言近体2 1 0 首 以及同为 七言近体的 阅绥寇纪略杂诗 1 5 5 首和 阅三辅黄图 1 7 4 首 明季百一诗 1 0 1 首 咏明代神宗至南渡之后明廷之政治事件 诗歌成就颇知名于世 卢见曾辑 国朝山左诗抄 卷四十三小传按语云 昆 仑先牛才高学富 挥洒万育语 早受知于施愚山督学 渔洋称为 冠古之才 使其早登科第 或降心以就鸿博之试 得与渔洋 愚山诸公后先周旋 以争坛坫 于康熙十予之间 当与山菌齐驱 余了退舍 惜乎数奇运蹇 仅以选拔终其身 刚正之气节 深醇之经济 一无所表见于时 宜乎唐豹岩序其诗 以不得如杨得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意之荐司马相如为可恨也 各家选录张笃庆诗情况如下 沈德潜 清诗别裁集 选录张诗二十四首 明季百一诗 1 3 首 岷蝓山 房集 中其他诗作l l 首 作者名后附有小传 评价道 历友学殖淹博 挥洒千 言 同时诸前辈称为冠世之才 不虚也 将有清一代重要作家的诗作在 清诗别裁集 中的收录情况与张笃庆作比较 后发现 江左三大家 中 钱谦益三十二首 龚鼎孳二十四首 吴伟业二十八 首 并称 南施北宋 的施闰章 宋琬分别录三十二首 二十六首 继钱谦益后 执诗坛牛耳的王士稹四十七首 山左诗坛领军人物赵执信十五首 单从收录数量 来看 张笃庆与清诗大家相伯仲 沈德潜对张笃庆的认可由此可见一斑 徐世昌 晚晴籀诗汇 选 刑太保玢征倭所赐上方剑歌 野人 大梁城 东南吊信陵君墓 三首 张笃庆诗歌成就以歌行为最高 清史列传 文苑传 评其 诗以盛唐为宗 歌行尤擅场 不失空同 大复家法 渔洋诗话 云 文章淹博华赡 千言可 立就 诗尤以歌行擅场 如 邢太保赐剑行 赵千里海天落照图歌 等篇 不 失空同 大复家法 本文将对张笃庆的歌行诗从内容到艺术进行梳理 展示这 位清代山东诗坛上没有官位而入列 清史稿 和 清史列传 的重要诗人歌行诗 的成就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张笃庆的生平与交游 张笃庆 1 6 4 2 1 7 1 5 字历友 号厚斋 山东淄川 今山东淄博市淄j i i 区 人 世居淄川西南岷蝓山麓 故又自号岷蝓山人 康熙十七年 1 6 7 8 荐鸿博 辞不就 康熙二十五年 1 6 8 6 拔贡 终牛未仕 筑窒岷蝓山下 杜门著书以终 王渔洋有诗 题历友新诗卷后 赠张笃庆 时世新妆舞七盘 菱歌一曲万人看 谁知绝代婵娟子 翠袖牵萝倚暮寒 这首诗道尽了张笃庆平牛心酸 他才高志远却仕途偃蹇 仅以贡生而终 他 诗文成就甚著 得以平民的身份列 清史稿 文苑传 四库全书总甘 评价道 笃庆才藻富有 洋洋洒洒动辄千言 风发泉涌不可节制 这位清初淄博地区 的著名诗人以其超拔的才华名传后世 但是他的作品几百年来却受到冷落 清代 的研究仅限于各家著名的选本 如 清诗别裁集 国朝山左诗钞 中有对其人 其文的评价 近现代学者关于张笃庆的研究成果 大都是研究蒲松龄 王渔洋等 人的副产品 零星散落在各类著述中 专篇的介绍只有山东地区文学史中的数百 字短文 还有崔国光撰文介绍张笃庆及其诗集的大略 笔者不揣冒昧 希望对张 笃庆的诗歌进行系统的研究 然其著作浩繁 在此文中仅钩索张笃庆的牛平履历 展现他诗歌的丰要成就歌行体的面貌 第一节翠袖牵萝倚暮寒 张笃庆生平研究 一 家世尊贵 承袭风雅 淄川张氏家族自明永乐年间从河北枣强迁淄城后 至张笃庆已传至第十二 世 明初张家几代人基本上靠耕作为牛 累世大抵皆隐于农 经过几代人的 国刘卞鑫土编 冯惟敏冯溥李之芳田雯张笃庆郝懿行于懿荣年谱 济南 山东大学 版社 2 0 0 2 年 版 第1 4 9 贝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勤劳耕作 张家逐渐富裕起来 有了教育后代的资本 第八代张敬 天性聪颖 博览群书 是嘉靖戊午举人 万历丁丑进士 开始被朝廷授为中书舍人 作了教 习驸马官 后来升任礼部仪制司丰事 有文集行世 张氏家族的二位名人 一代 书法家张中发 明代内阁首辅张至发均为张敬之子 第九世张至发 可谓淄j i i 张氏家族最著名的人物了 他是明万历二十五年举 人 万历二十九年进士 被授为玉田知县后 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包括修筑防 治水患的河堤 灾荒之年号召富户捐粮 又以官库赈济灾民 数万人赖以存活 后因政绩突出调任礼部主事 历任云南道监察御史 巡按中州 巡按应天府 大 理寺左丞 顺天府府丞等职 明崇祯六年 八年 连升光禄寺卿 刑部右侍郎 李自成 张献忠农民起义爆发时 崇祯帝召见大臣命他们拟写施政论文 张至 发因拟文颇合皇帝之意得以参与机密政务 正是当时明王朝在如火如茶的农民 起义浪潮中岌岌可危 给了张至发凭自己的努力由县令起家逐步升迁至内阁的 机会 明崇祯十年丁丑 1 6 3 7 张至发作为会试的正丰考官 选拔进士三百 多名 抗清名士陈子龙 夏允彝 还有与李自成抵抗死难的萧汉 均为此科所 擢拔 可见张至发选拔人才的眼光 继而他晋升为内阁首辅 这是他一牛最辉 煌的时期 张至发在朝为官多年 面对明王朝不可问的政局 借故告老还乡 后 来皇帝屡次诏其回朝 他 以疾固辞 崇祯十五年壬午 1 6 4 2 张至发病死 家中 皇帝赠其 少保 称号 赐茔田八百由 笃庆的祖父是张至发次了张泰象 父亲张绂即张泰象长予 他的祖父和父亲 都是贡牛出身 有文名 张笃庆的母亲韩氏 出身本县名门望族韩家 张笃庆舅 舅韩理 官至松江府推官 擅长书画 厚斋有 韩长功舅氏画竹歌 张笃庆的 张敬 字尔和 号松石 国张虿发 字苄鹄 号宪松 国 明通浆 罕发以县令起家 累擢居政府 盖芹数也 国陈子龙 1 6 0 8 1 6 4 7 字卧子 号人樽 明松江腑华亭 今 海市松江县 人 崇祯十年j t 2 1 6 3 7 进七 曾任纠必推官和兵科给事巾 他是明末的最要作家 诗歌成就较高 诗风悲j l j 苍凉 允满k 族气节 摘长七律 绝句写得也 色 清兵陷南京 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 开展抗清活动 事败后被捕 投 水 j 杀 夏允彝 1 5 9 6 1 6 4 5 字彝仲 号瑗公 明松江府华亭 今i 海i 松江县 人 万历明 f 六年 1 6 1 8 年 举人 崇祯i 年j 1 1 6 3 7 进十 幼好学 善文辞 才名动海内 清天下松江时 彝仲潜池而夕匕 箫汉 7 1 6 4 3 字云涛 号象石 江叫丰城人 崇祯 年j 丑 1 6 3 7 进十 授钟祥知县 李 成起义 军破城时被俘 胁降不屈 清 盒继优著 二二十血别史 济南 齐鲁1 s 社 2 0 0 0 年版 刘巾鑫上编 冯惟敏冯溥李之芳田雯张茑 人郝懿行王懿荣年谱 济南 i i i 东人学出版社 2 0 0 2 年 版 第1 4 9 贝 西争帝赐给张军发的八百甫祭田 在淄城i f t i 边 北临孝妇河中的 放生矾 南至现在的淄川服装城 清雍 正八年 祭阳被孝妇河洪水冲坏 不再适丁 耕种 张家后人就在祭田内沿河开设淄川义集收取摊费 后来 形成了淄川的p q 火人集 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i i 表兄韩维翰官至盖平知县 张笃庆有赠其表兄的歌行 盖州平歌赠表兄辚盖平蓼 怀 出牛于这样一个显赫的家庭 张笃庆从小就接受严格而正统的教育 五岁 出 外就傅 六岁 从玉溪谭先牛学 十岁 从克峻郑先牛初学文 十四岁父张 绂便开始教授他 诗法指南 十八岁 从四明沈积公先生受业 良好的学习条 件 耳濡目染父辈们的风雅唱和 加以笃庆天资聪颖 喜博览群书 笃庆少时游 戏之作 梦游西湖赋 一出 即备受长辈称赞 王虞服赞日 此千里才 二 幼罹动乱 家道中落 张笃庆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 明清易代之际 朝廷大员 清流文人 普通百 姓动辄以反清获罪 清兵以反清之名无故劫掠人家妻子儿女 家财房产不在少数 更有许多歹人借此机会构祸诬陷 张家即是此类事件的受害者 顺治五年 1 6 4 8 谢迁农民起义军攻破了淄川城 张泰象的堂弟张泰瑞因与谢迁起义军中的丁可泽 有宿怨被杀 吾家余皆闭门静守 无见害者 清兵破城之后 杀戮血腥的场 面给张笃庆留下了残酷的记忆 见死人枕藉 血流满庭 以后每当忆及此事 顿觉 魂惊骨竦 谢迁军在时 张泰瑞一人罹祸 清军破城之后 族众尽寓南巷宅中 青州 守道张公 宗谊也 公 张泰来 嘱保全家口 后忽为乱兵系掳 将尽驱北去 公哌出黄金千余两 亲赂当事者 尽得保全 清兵把张家人假 通贼 之名 尽 驱北去 连青州道道员都保全不了他们 最后还是靠千余两黄金救了家人的性 命 王士稹 明经张先牛传 中也有记载 王师既灭贼 有裨将掠缙绅了女数 十人 将入军营 先生故与监军相识 挺身往说之 立脱 张绂挺身而出为那 些被掳掠的缙绅家眷说话 她们才得救 否则性命堪虞 动乱结束后张家的坎坷并未结束 谢迁起义时 起义者曾占据张家在益都县 境内鹿角山的避乱建筑 起义被镇压之后 本地垂涎张家产业之人便借机构陷 说张家窝藏巨贼 张绂被执入京 在狱中的时候 自知清白不畏惧诬告 饮酒 赋诗 不辍顾笑 颇有魏晋名士风度 后来 还是托请在京为官的熟人 倾尽 家中资财贿赂手事者才开解了冤情 救回张绂等人 自此之后 美产冰消 旧 刘申鑫上编 冯惟敏冯溥李之芳田雯张笃庆郝懿行王懿荣年谱 济南 山东人学f i 版社 2 0 0 2 年 版 第1 5 i 页 曲淄川张氏家族 张氏族谱 载 转引 郑峰土编 淄博历史人物 北京 世界 j 版社 2 0 0 6 年版 第 1 9 1 贞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业瓦解 张家的家底己差不多告罄 入清之后 张氏家族几代人在科举方面努力不懈 希望能够跻身仕途 然而 张泰象 张绂仅以贡牛终老 未能入仕 谢迁起义时 叔祖张泰瑞骂 贼 而死 父亲张绂仗义施救 张家长辈用行 动为张笃庆树立了榜样 培养了他高尚的精神人格 在此后的生涯中张笃庆从未 向权贵低头 从未向偃蹇的命运认输 这些性格特质构成厚斋诗歌昂扬向上的人 格基形 同时他也见识到了社会黑暗 牛灵涂炭 使他习惯于关注生活的悲凉与黯淡 民众的辛苦与艰难 以至厚斋诗歌中始终有一股苍凉慷慨风调 现存厚斋诗歌中 早期的作品都是与关心民瘼或者寄赠酬唱有关的 天雨霜 忧旱吟 捐田 租行 等 反映人民牛活的艰难网苦 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是以恻隐之心为下层 贫苦民众申诉不幸 寄赠酬唱诗中 表现了友朋聚会的畅快与志同道合的默契 然而感情基调总是人生聚少离多 读来总有一种离别的无奈与苦楚 如康熙二年 1 6 6 3 的 狂歌赠阳丘柴彤仙 长白春风下口麓 杜鹃夜夜山中哭 有客倘然入我门 昆仑山人展 书读 绣江落日念携手 蹉跎湖海犹初服 掀髯一笑碧天高 陶家浊酒 聊共漉 青眼高歌斗室间 太息时危辄赋鹏 十年飘荡困风尘 致身终 拟登天禄 孙阳应不顾驽骀 灵均岂可争鸡鹜 登日观兮拂秦松 采瑶 华兮掇若木 念而昂藏江海人 清贫不屑膏粱福 丈夫岂惧无口石 驱 驴归去子真谷 友人来访当是十分高兴之事 而且这位友人的格调可与屈原 陶渊明相匹 清贫且清高 作者似乎在极力劝解柴姓朋友 但通篇流露的却是一种酸楚的风调 杜鹃 在啼哭 绣江正落日 而景中之人已是蹉跎老大负平生 虽日狂歌 却 让人意兴阑珊 l o 依旧般溪老放民 金台无迹问涓人 雨雪空山成独立 海滨茅屋故长贫 一千里外归途远 四十年来下第频 却瞻霄汉惭知己 矫首青天理钓纶 这次被张笃庆视为改变运命的机遇 最终也没有垂青他 张笃庆在其自著年 谱中说 都门半载旅人 依然被放矣 此时他已经四十六岁 沈德潜在 清诗 别裁集 中为他立的小传中说 后杜门著述 不复出 当是指这次的失利 经 此一役张笃庆仕进之心已灰大半 从此之后专心杜门著述 教书课予 题跋鉴赏 类作品成为他这一时期诗作的丰体 体现了他兴趣的转变 代表着他歌行诗主要 成就的几篇题咏诗都出于此时 像 宋赵千里海天落照图 赵了昂天间百骏图 等 兴趣的转变对诗作的另一重要影响 就是张笃庆诗歌题材中出现了诸多的田 家杂兴诗 如 野兴 不效林宗折角巾 萧然世外自无尘 菊花已瘦秋尤旱 野客无聊懒更贫 刘卞鑫上编 冯惟敏冯溥李之芳田雯张巧厌郝懿行王懿荣年谇孚 济南 1 j i 东人学j j j 版社 2 0 0 2 年 版 第1 5 5 贞 1 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谷贱催租真败兴 林深结屋仅容身 荒原坐见南山下 自署羲黄以上人 东晋名士郭泰 字林宗 途中遇雨折头巾一角 世人纷纷效仿 张笃庆说 自己不效折角巾 表明参与世务的心情已经渐渐消没了 笔者认为这首诗里尤为 值得注意的是 谷贱催租真败兴 一句 在张笃庆四十岁之前的诗歌中 抒发自 己豪情壮志的居多 很少见到如此生活化的诗句 随着年事渐高 笃庆对自己在 科举上成功的期望越来越小 兴趣已转移到居家务农上来 诗歌中便出现了萧散 自然的风格 然而这种萧散并非他本意 实为无奈之举 所以诗歌的底色总是失 意与黯淡 比如 秋吟十六首 以 秋云 秋风 秋月 秋雨 秋水 秋山 秋声 秋砧 秋叶 秋草 秋兰 秋菊 秋蝉 秋鹰 秋蛰 秋萤 为题 作者从风景到动物 从视觉到听觉 全方位立体化地展 现了一个秋之世界 康熙三十二年 1 6 9 3 张笃庆放弃举业 专心创作古诗文 秋吟十六首 即作于此年 下举 秋菊 一首 十日看花细雨天 每逢重九意悠然 偏向清寒标晚节 不随浓艳斗芳年 画如逸品超神妙 清比香醪中圣贤 幽情千古陶彭泽 烂醉东篱落日边 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 通过赞美菊花的高洁 表明自己 不随浓艳斗 芳年 的孤高自诩之志 愿自己也像陶渊明一样 深得归隐田园的乐趣 四 张笃庆的个性特点与情感世界 一 不失正途 张笃庆有过几次其他的入仕机会 t u 他觉得不是正途都放弃了 仍然坚持走 科举的道路 第一次是康熙十七年 1 6 7 8 朝廷开博学鸿辞科 从各地召饱学有 名望的士予纂修 明史 当时有人想举荐张笃庆 被他拒绝了 还作 守贞辩 表明自己的志向 余力辞 作 守贞辩 以见志 第二次是康熙二十六年 1 6 8 7 四十六岁张笃庆已迈入壮年不售的尴尬境 地 张笃庆长期在章丘焦家啦馆 与主人关系融洽 焦毓瑞 打算帮张笃庆 捐 资纳监 张笃庆又放弃了这次机会 觉得还是靠实力参加考试才是读书人的正 焦毓瑞 字辑五 号石虹 顺治六年 1 6 4 9 进 后官至户部侍郎 章丘县志 转引自袁世硕著 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 济南 齐鲁i f 5 社 1 9 8 8 年版 第l o 页 1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曼曼曼曼量曼皇曼皇曼皇皇mjn 皇曼皇曼量皇曼 曼皇 皇皇曼曼曼曼曼曼舅曼曼曼曼曼 曼 曼曼 途 他在畅游京师时 别人为了得到达官权贵的提携到处拜谒 张笃庆却评价自 己 性疏懒 尤甚于嵇叔夜 不愿拜谒权贵 邀请他同去者均被他以牛病为由 婉拒 由这几件事可以看出张笃庆身上有一股读书人的执著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更兼备着魏晋名士一样的清峻之志 高洁的人格构成了笃庆诗歌的内在气骨 二 感情深挚 笃庆性情纯良 感情深挚 他的诗集中有很多以怀人和悼亡为主题的作品 他的母亲去世 作 衔恤诗 二十首怀念母亲的懿德 张家儿女众多 在乱世中 支撑家业更是难上加难 母亲对待儿女疼爱有加 重视他们读书学习 之后张家 子女多得益于这位慈母的照料和教诲 韩氏牛平行状均得自张笃庆的 衔恤诗 从中可以了解到这位母亲的平凡与伟大 也了解到笃庆对母亲的深情 张笃庆仕途偃蹇 家庭生活也充满了不幸 自少年至中年 连遭鼓盆之戚 丧予之痛 从十五岁成婚至中年 他共有三任妻子 分别是高氏 孙氏 赵氏 前两任均因病早逝 第三任赵氏与张笃庆白头偕老 顺治十三年 1 6 5 6 十五 岁的张笃庆娶高氏为妻 岳丈就是高珩 字念东 高氏为张家留下一女 康熙 三年 1 6 6 4 产一男后病逝 这个儿子随后也夭折了 相濡以沫的妻子病逝 笃 庆 吊影自怜 作 悼亡孤鹤吟 四十首 于次年续娶孙氏 益都孙冰臣之女 清初内阁大学士孙廷铨的侄女 此女贤良淑德 在张笃庆科场败北之时 仍保持 闺门静好 让张笃庆大感慰藉 几乎忘记怀才不遇的苦闷 不幸的是在留下 两个女儿之后 康熙十二年癸丑 1 6 7 3 孙氏病重长逝 张笃庆叹道 吾妻之贤 而天也 余命中夙孽 际此惨伤 作 伤逝 十九首及 亡妻孙氏行状 康 熙十三年娶益都赵青丘女 张笃庆的前两任妻予均未育男孩 一直到康熙二十一 年 1 6 8 2 笃庆四十一岁时长子出牛 才完成了传统观念上传宗接代的任务 至此年张笃庆已有两儿一女病殇 尤其是孙氏诞育的男孩 取名讨儿的 非常聪 慧 周岁后张笃庆口授五言诗即能诵读 后来牛痘夭折 父亲的悲痛可想而知 作五言排律 哭讨儿五十韵 抒发丧了悲切 记录了儿了从出牛到成长的点点滴 滴 爱予情切 感人至深 笃庆于青年壮年连受丧妻丧子的折磨 本为性情中人 诗作中更添凄凉色彩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节菱歌一曲万人看 张笃庆交游研究 一 交游唱和 标举壮采 一 结 郢中社 顺治十六年 1 6 5 9 笃庆十八岁 本年对诗名早成的他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 年份 张笃庆和同邑的蒲松龄 李尧臣 张笃庆的表兄王牲 字鹿瞻 以及张 笃庆的二弟张履庆 字视旋 号顾斋 在研讨学业之余寄兴诗歌 标壮采 抽 藻思 结为 郢中社 成为传唱后世的一段佳话 关于郢中社的结社宗旨 蒲 松龄 张笃庆都曾言及 蒲作 郢中社序 指出大家借结社以切磋学问 陶冶 性情 约以宴集之余晷 作寄兴之生涯 聚固不可以时限 诗亦不以格 拘 成时共载一卷 遂以 郢中 名社 抑且由此学问可以相长 躁志可以潜消 于文业亦非无补 张笃庆在其诗 文中则说得更为清晰 那就是以阳春白雪风雅之声作为自己 的艺术追求 如他作于康熙四年的 与同社诸了论诗 四首其一 山中同赋 白雪 篇 寂寂书床问 太玄 故国交游留海内 生平意 气向樽前 论文慷慨当中夜 说剑飘零已十年 惆怅乾坤吾辈在 莫 将 下里 使人传 再如作于康熙五年的 寄柳泉 希梅六首 其二 国李尧臣 字希梅 圆于雏 字鹿瞻 张笃庆的农兄 锄张艘j 犬 字视旋 号顾斋 张铭从的 弟 西火 郧巾社的结社宗旨l i i 东人学袁世硕 邹宗良一 位先生已有详尽考述 袁世硕先生存 蒲松龄与张笃 人 文巾指明张 蒲等人要在学问 道德修养 文思词藻诸方面都要求进步 见袁世硕著 蒲松龄事迹 著述新考 济南 齐鲁 s 社 1 9 8 8 年版 业师邹宗良先生在 蒲松龄与干鹿瞻交游补考 一文中 详尽地解析了张笃庆的诗作 序文后 认为 郢 中 源 j 宋卡 对楚干i u j 巾的 段话 客有歌于郢中者 其始日 卜 艰 巴人 围巾属而和者数t 人 其为 阳春 白雪 闲巾届而和者不过数f 人 最后得f l 结论 郢中社的结社之旨就是以 雅 为其格调 劈力去创作与流俗有别的 阳春 白雪 一样的i 鲁歌 这是诗社的结社之旨 也是诗社命名 郢 巾 之由来 见 蒲松龄与于鹿瞻变游补考 载 东理l 人学学报 2 0 1 0 年第l 期 1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每忆昔游日 披襟羡尔豪 缄书歌 下里 魂梦在东皋 聚散同回首 浮沉自我曹 知音寥落甚 白雪 向谁操 康熙四十七年 张笃庆 昆仑山房郢中集序 中有言 因念余自束发受书 学为有韵之文 与同学诸子结为 郢中社 虽未敢妄拟 阳春 白雪 亦不至甘为 下里 巴人 乃天假 以年 于垂老之岁月竟踏郢中片土 得以婆娑灵均之故地 讴吟宋玉 之遗墟 尚可与唐勒 景差诸贤尚友于千载之下 岂非幸与 则数十 年前之以 郢中 名其社 盖天牖其衷矣 无论是蒲松龄还是张笃庆 在科举道路上都是终生偃蹇 反而柳泉先牛以 聊 斋志异 名驰海内外 厚斋以诗名入 清史稿 而垂范后世 结社之少作 现存 厚斋诗稿中的有 希梅 留仙自明湖归 与顾当如社集同赋 龙兴寺同蒋芹箴 王鹿詹 蒲留仙限韵 同留仙 希梅及锡 履两弟月夜泛舟西溪 分韵得洲字 与同社诸了论诗 数首 这次的 郢中 结社对张笃庆的重要意义在于 既是他练笔的的良机 也是 与朋友切磋诗艺 扩大诗作知名度的平台 此后的几年中 郢中社 成员们在 应试的余暇 在诗道上着力颇多 志趣相投互相砥砺 专致力于声光格调 颇 能作壮语 盖亦雅慕王李而未持其平 诗风开始转入格高气壮一途 二 云间挚友 除了乡邑同仁 张笃庆少时已有外省友人 以云间蒋大鸿 蒋左箴 父子及 梁溪顾然 最善 康熙三年甲辰 1 6 6 4 二蒋一顾来淄川游 与张笃庆 剧谈风 雅 共定千秋 岘蝓山房集 赠答唱和诗中有不少是为蒋顾而作的 游宴相 续 歌啸淋漓 如五言古诗 述怀寄顾然当如 东皋社集同云间蒋芹箴 梁溪 顾当如 送梁溪顾当如 七言古诗 答晋陵顾当如长歌 长歌赠云间蒋左 师陀对蒋大鸿生平进 r 了深入研究 蒋平阶 初名雯阶 字驭闳 号斧i i i 后更名平阶 字人鸿 或作 人闳 别号杜陵生 华亭县人 明末清初云f u j 派的活跃者之 与陈子龙 夏允彝往善 营诗文词 文名 著 作品有 支机集 东林始末 绍兴府志 说 明末 华亭夏允彝 肯浦陈子龙土几社坛坫 招致 海内文人 见平阶文人惊 亟邀入社 陈子龙 与蒋驭闳1 5 足卜 文词玮晒 同新富有 典翩翩良 i 也 见师陀著 刘增杰编校 师陀个集 开封 南人学 版社 2 0 0 4 年版 第4 7 1 贞 嘞蒋无逸 字左箴 蒋平阶次子 先其父而卒 顺然 字 1 如 生平不详 鲫除本文开列的 凸j r l 诗之外 据 厚斋自著年谱 记载 笃庆曾作有 与蒋顾唱和集 惜未能在现存诗集 巾寻剑 实为憾事 1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箴 登般城放歌同华亭蒋左箴 梁溪顾当如 同邑王栗里 忆远曲戏赠顾当 如 放歌寄怀顾当如 题蒋杜陵手定书目后长歌 蒋大鸿侍御放言 送梁溪顾当如 诗云 念子胡不归 呜剑远行游 江南万里地 道路何悠悠 朔风号北林 沧海空波流 游子尚无衣 令我怀百忧 谁觞惨不御 黄鹄飞沙洲 登车即长道 何以慰我愁 愿子崇明口 及时还故邱 朋友即将远行 山高水长不知何时再见 江南距淄川道途远长 此后深厚的 情谊只能对北林之朔风 沧海之波流凭吊了 此诗将离别之情托寓于强劲萧瑟的 朔风 空明浩淼的 空波 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游予尚无衣 一句 将思绪迅速拉回现实网境 思念固然悠长 对朋友衣食住行的忧虑更加体现出浓 浓的人情味 何以慰我愁 离愁别绪最难以消解 最后一句 及时还故邱 给了我们答案 虽然依依惜别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愿朋友及时还乡 平安幸福 才是笃庆所最希望的 这首五言古诗 成功地实现了真实的眼前事 眼前景与幻想的眼外事 眼外 景的跳跃式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面试即兴演讲试题及范例
- 2024血透治疗中的监护及护理要点试题及答案
- 新进员工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公司法》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大学礼仪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
- 2024年公职人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题库(附答案)
- 北京户外徒步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安全生产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标本采集顺序课件
- 2024海南省消防宣传月知识竞赛练习题及答案
- 风电吊装劳务分包合同
- 2.石化厂15万吨常减压及30万吨催化装置拆除
- 2025重庆市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盐城公证处招聘公证人员5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中交分包商培训参考答案
- 检察院书记员笔试试题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呼吸科提高住院患者痰标本送检合格率
- 固定式桩基海上光伏结构设计荷载标准化研究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护理
- 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后护理
- 铁路防寒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