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理论的FBD法在有源滤波器中的应用.pdf_第1页
基于自适应理论的FBD法在有源滤波器中的应用.pdf_第2页
基于自适应理论的FBD法在有源滤波器中的应用.pdf_第3页
基于自适应理论的FBD法在有源滤波器中的应用.pdf_第4页
基于自适应理论的FBD法在有源滤波器中的应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6卷第 2期: 0 0 4 1 0 0 4 5 2 0 1 5 年 4月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P o we r C a p a cit o r Re a ct i v e P o w e r Co mp e n s a t i o n Vo 1 3 6, No2: 00 41 0 04 5 Ap r 2 01 5 D O I : 1 0 1 4 0 4 4 j 1 6 7 4 - 1 7 5 7 p cr p c 2 0 1 5 0 2 0 1 0 基于 自适应理论的F B D法在有源滤波器 中的应用 贺龙 祥 , 李益华 ( 长沙理工大学 ,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0 ) 摘 要 :为了更好地进行谐 波、 负序和零序 电流的补偿 与控制 , 针对有源电力滤波器( A P F ) 中谐波 电流检测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提 出一种基 于自适应原理的F B D谐波电流检测新方法。首先分析了传 统F B D算法检 测谐波电流的原理 ,该算法因受限于低通滤波器 ,影响 了谐波电流的检测精度 与速 度 : 然后分析 了F B D算法和 自适应谐波 电流检测算法的结构, 二者结构具有相似性 , 提 出使 用 自适 应补偿调节 内核L MS 算法取代F B D 检 测算法 中的低通滤波器 ;最后分别将改进 的F B D法与传 统的 F B D算法应用于A P F 中进行工程试验测试 。试验结果表明所提 改进算法在A P F 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及 有效性。 关键词 : 有源滤波器( A P F ) ;谐波电流检测;自适应检测算法 Ap p lica t io n o f F BD Alg o r it h m Ba s e d o n Ad a p t iv e T h e o r y in Act i v e P o we r F ilt e r HE L o n g x ia n g ,L I Yih u a ( C h a n g s h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i e n ce a n d T e ch n o lo g y , Hu n a n 4 1 0 0 0 0 , C h in a ) Abs t r a ct : To b e t t e r ca r r y o u t h a r mo n ic ,n e g a t iv e a n d z e r o s e q u e n ce cu r r e n t co mp e n s a t i o n a n d co n t r o l, h a r mo n i c cu r r e n t d e t e ct io n m e t h o d f o r a ct i v e p o w e r filt e r( A P F )w a s s t u d ie d in - - d e p t h , a n d a n e w m e t h o d b a s e d o n a d a p t iv e p ri n cip le f o r F B D h a r mo n ic cu r r e n t d e t e ct io n wa s p r o p o s e d in t h is p a p e r F ir s t ly , t h e p ri n cip le s o f t h e t r a d it io n a l F B D a lg o ri t h m f o r h a r mo n ic cu rre n t d e t e ct io n w e r e a n a ly z e d D u e t o t h e limit f r o m t h e lo w - p a s s fi lt e r , it s d e t e ct i o n a ccu r a cy a n d s p e e d o f h a rm o n ic cu r r e n t s we r e a f f e ct e d T h e n , w it h t h e s imila ri t y f o r t he s t r u ct u r e s o f t he F BD a n d t h e a d a p t iv e h a rm o n ic cu r r e n t d e t e ct io n a lg o r i t hm, t h e a d a p t iv e co m p e n s a t io n a d j u s t in g k e r n e l( L MS ) w a s p r o p o s e d t o s u b s t it u t e t h e lo w- p a s s filt e r in F B D d e t e ct io n F in a lly , t h e imp r o v e d F BD a lg o ri t h m a n d t h e t r a d it io n a l F B D a lg o ri t h m we r e a p p lie d t o AP F for e n g i n e e r in g t e s t s T h e co mp a ri s o n r e s u lt s s h o w e d t h e f e a s ib ilit y a n d e f f e ct iv e n e s s in AP F o f t h e p r o p o s e d a lg o ri t h m Ke y w o r d s : a ct iv e p o w e r f ilt e r ( A P F ) ;h a rmo n ic cu r r e n t d e t e ct io n ; a d a p t iv e d e t e ct i o n a lg o rit h m O 引言 非线性负荷 的运用造成 电力 系统 中电能质量 的严重恶化 有源电力滤波器通过检测电网中谐波、 负序和无功电流以确定参考电流作为 A P F的输 出, 可实现动态的、灵活的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A P F 的参考 电流实时检 测算法对其补偿性能有着重要 的影响 , 目前谐波 电流检测主要有频域检测方式 和 时域检测方式两 大类 频域检测方 式中的基 于傅 里叶级数 的实时检测法存在着计算量大 , 实时性差 的问题 “ 。 时域检测方式 中最常用的 p q r 理论 、 瞬 时无功功率理论 _ 6 、 广义瞬 时无功理论 , 等 电流检 收稿 日期 : 2 0 1 5 0 1 2 2 测法虽然计算量小 、 实时性好 , 但在 系统电压不稳 定 时 , 检 测有 较 大 的误 差 。 F B D算法 8 - 9 1 原理简单 、 物理 意义 明确 是一种 有效 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 基于 F B D法 的参考 电流 检测方法利用投影原理可计算 出有功 电流和无 功 电流 ,通过数字 L P F从 中获取其直流分量 。 L P F的 性能直接影响着 A P F的补偿效果 , 决定 了参考 电流 检测法的动态跟踪速度及精确性。 将 F B D和 自适应 谐波检测法进行对比后发现其结构具有相似性。两 者均以正余弦信号为参考信号 , 并且在对权值进行 调整时都使用误差信号 , 以此可以作为两种算法融 合的基础 , 从而可实现一种性能更优的新算法 。因 41 2 0 1 5 年第 2期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第 3 6卷 此笔者提出使用 自适应补偿调节 内核 L MS算法取 代 F B D检测算法的低通滤波器 ,改进型 F B D算法 将摆脱低通滤波器的限制。经工程试验测试结果表 明, A P F采用改进的 F B D谐波检测算法后 ,其滤波 效果更加 明显 。 1 F B D算法的谐 波电流检 测 传统的 F B D算法的检测原理如图 1 所示 。 图 1 F B D谐波检测 方法原理 图 Fi g 1 S c h e ma ti c d ia g r a m o f F BD h a r mo n i c d e t e c ti o n me t h o d 三相 四线制系统 内的电压在通过 同步锁相环 P L L 后 , 电压的有功参考电压矢量 为 1 l I U s i n t o t l u p = f u p b f= f U s i n ( w t 一 1 2 0 。 ) f 。 ( I ) L 。 _J U s i n ( t o t + 1 2 0 。 ) J 设三相的负载侧电流分别为 。 、 毛 、 , 公式为 圳: ,肌 si n (删 一 ) 1 s i n n ( t o t - 1 2 0 。 ) 一 s in n ( t o t + 1 2 0 。 ) 一 ( 2 ) 则等 效 的 电导 值 G e ( t ) 为 G ( t ) = = 寺 【 a s i n to i s i n ( 1 2 0 。 ) + i c s i n ( to t+ 1 2 0 。 ) = 号 c 。 s ( n 一 1 ) 一 叭 一 c 。 s 【 ( n + 1 ) w 一 叭 )+ ( c o s ( n 一 1 ) ( 1 2 0 。 ) 一 一 c o s ( n + 1 ) ( w t - 1 2 0 。 ) 一 ) + 3 旦 U 。_ c 。 s ( n 一 1 ) ( t o f + 1 2 0 。 ) 一 a J c o s ( n + 1 ) ( w t + 1 2 0 。 ) 一 ) 。 ( 3 ) 等效 电导值 G ( ) 通过低通滤波器 ( L P F ) 的处 4 理后 。 获取线性的等效 电导值为 亩 ( IalC 0 S al+ I blC O S blt- elC O S c ) 古 , p 。( 4 ) 式 ( 4 ) 中 厶为每相基波的有功电流均值 , 即 : 厶 ( , a1c o s q 1 + , b 1c o s p b 1 + , c 1c o s q 1 ) 。 ( 5 ) 则 每 相 电路 内实 际 做功 的线 性 电流 分 量 , 即基 波有 功 电流分量 为 删 , = =l s i n ( w t - 1 2 0 。 ) l 。 ( 6 ) L 厶 s i n ( to t + 1 2 0 。 ) -J 同理 , 令电路 中三相无功参考电压矢量 为 I l l U s i n ( co t 一 9 0 。 ) l = 1 1 f n (tOt- 12 0 。_ 9 0 。 ) l。 (7 ) 【- J l U s i n ( t + 1 2 0 。 一 9 0 。 ) J 采取和基波 的有功 电流类似 的方法 , 同样 可以 检测 出基波的无功电流分量为 J 厶 s i n ( to t 一 9 0 。 ) l i q l= G U q = I 厶 s i n ( w t - 1 2 0 。 - 9 0 。 ) l 。 ( 8 ) L 厶 s i n ( to t + 1 2 0 。 - 9 0 。 ) j F B D算法因无需进行复杂 的 P a r k变换及其反 变换 , 且原理简单 、 物理意 义明确 , 因此 , 可快速地 用于单相、 三相三线制 、 三相 四线制的谐波和无 功 电流实时检澳 0 。但因受限于低通滤波器 , 影 响了谐 波电流的检测精度与速度。 2 0 1 5年第 2期 设计与研究 贺龙祥 , 等基于 自适应理论的 F B D法 在有源滤波器 中的应用 ( 总第 1 5 8期) 2自适应算 法理 论 自适应滤波 1 0 】 目前 已发展 出多种算法规则 : 最 速下降法 、 递归最小二乘算法 ( R L S ) 、 线性预测法 、 最小均方法( L MS ) 等 。由于 L MS算法结构简单 , 无 需求相关函数及逆矩阵 , 因此对 自适 应算法 的相关 研究大都集中在 L MS算法上 , 电网谐波 自适应检测 系统 如 图 2所示 图 2 自适应谐波检测原理图 Fig 2 S ch e m a ti c d ia g r a m o f a d a p ti v e h a r mo n ic d e t e ct io n 在 图 2中 : n ) 为非线性 负载侧 电流采样值 ; 参考输入信 号 。 ( n ) , x 2 ( n ) 分别是 电网电压经锁 相 环后得到的正 、 余弦信号 ; 、 : 分别是参考输入信 号 ( n ) 和 ( ) 的权值 , e ( r t ) 为负载电流和输 出电 流 y ( n ) 的误差信号。以单相系统为例 , 记 ( 凡 ) = ( ) , ( c , : ( 凡 ) , ( n ) = s in ( 2 w n ) , co s ( 2 n ) 。根据文献 1 1 1 3 , 谐波检测 由以下迭代公式完成 : e ( n ) : ( 凡 ) 一 ( n ) ( n ) ; ( 9 ) ( n + 1 ) = ( 孔 ) + 上 ( n ) e ( n ) ( n ) ; ( 1 0 ) t ( n + 1 ) = o g t ( n ) + T p 0 ( n ) ; ( 1 1 ) p ( n + 1 ) = 揭 p ( ) + ( 1 1 B ) e ( n ) 。 ( 1 2 ) 式中: p ( ) 为误差滤波值, 衰减 因子 可调整滑动时间 窗 口的宽度以实现历史数据的衰减 ; 系数对权值的 收敛速度进行控制 ; 系数 影响着算法的稳态误差及 收敛速度 , 使误差对步长 进行调整。0 f 一般取值 为 0 9左右以保证均方误差 的收敛并减小系统的抖 动 , y可通过试探法进行选择 , 其取值往往偏小。 在 自适应谐波检测 中, 将 iL ( n ) 中所有谐波的总 和 ( n ) 视为期望信号 , 基 波分量 i ( n ) 视 为输入 干 扰信号 。误差反馈信号 e ( n ) 控制权值 的迭代过 程 , 当 e ( n ) 逐渐稳定后 , 权值 不断变化并最终 调 整 为最佳 权 系数 , 此 时 ( n ) ( ) 视 为基波信 号 , e ( ) 即为谐波电流信号。 3 基于 自适应原理 的 F B D检测算法 将 F B D法和 自适应谐波检测法进行对 比后发 现二者都 以正余弦信号为参考信号 并且在对权值 进行调整时所使用 的都是误差信号 , 这说明二者在 结构上具有一定 的相似性 , 以此作为两种算法融合 的基础 , 从而可实现一种性能更优 的新算法。笔者 提出了一种采取 自适应补偿调节 内核 L MS算法替 代传统的 F B D算法中的低通滤波器 ( L P F ) , 以避免 传统 F B D法受 L P F的制约 。同时也可将 自适应检 测 原理运用于三相系统内 ,在 进行谐波 电流 检测 时 , 传统 的三相系统便无需再对单相 电量信号实行 独立构造 的问题 。算法的结构如图 3所示。 图3 基于自适应理论的 F B D检测法原理 F ig 3 Dia g r am o f F BD d e t e cti o n me t h o d b a s e d o n a d a p ti v e h a r mo ni c d e t e cti o n th e o r y 基波有功 电导和无功电导的求解过程相 似 笔 者仅 以有功电导 G P L L 为例进行说明。将 L MS算法中 输入 e ( ) 改为 e ( n ) u r w( n ) , 并根据 F B D的算法环 境将原 自适应算法中的式 ( 9 ) ( 1 2 ) 进行了调整 : 4 3 2 0 1 5 年第 2期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第 3 6 卷 e ( n ) = ( ) 一 0 3 1 ( n ) l 】 一 o 2 ( n ) I ,p L L ; ( 1 3 ) 1 ( n + 1 ) = ( o 1 ( n ) + 2 t x ( n ) e ( 凡 ) u P L L ( ) ; ( 1 4 ) x ( n + 1 ) = q ( n ) + ( n ) ; ( 1 5 ) p ( n + 1 ) ( ) + ( 1 8 ) e T ( ) P 【 L ( ) e T ( n - 1 ) U r t L ( n 1 ) 。 ( 1 6 ) 在 L MS算法初始过程中 , e ( n ) 含有大量基波成 分, 与 眦( n ) 的相关性较大 , e ( n ) M H L ( 凡 ) 也较大 , 导 致步长调节得很快 。 此时算法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 : 在稳定阶段 , 因基波的成分减少 , e ( n ) 与 H 工 ( n ) 的相 关性变小 , e ( n ) 眦( n ) 随之减小 , 故步长的调节速 度在稳定的阶段将减小 。 因此该系统可达到电流检 测的稳态效果。为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并加快其 反应的速度 对最初开环的 F B D法采取闭环设计。 对应于等式 ( 9 ) , 令 ( 凡 ) = 肚 u H 工 , 则输入信 号 表示 为 i( n ) = e ( 凡 ) + T ( n ) ( ) 。 ( 1 7 ) 同时 也可将输入信号表述为 ( n ) = ( ) + ( n ) ( n ) 。 ( 1 8 ) 其 中检i贝 0 系统后验误差 ( n ) 与参考信号 ( n ) 不相关 , ( n ) 服从零均值独立分布。 ( n ) 为最优的 时变权值系数。对 以上两式 比较后得 : e ( ) : ( ) ( n ) ( n ) 一 ( n ) = ( 几 ) ( n ) ( 凡 ) 。 ( 1 9 ) 依据式 ( 1 6 ) 中的使用情况可得: e T ( n ) - P L L ( n ) e T ( 一 1 ) P L L ( n 一 1 ) = 睹 ( n ) u r t L ( n ) - A a, X ( n ) x ( n ) _ ( ) 】 ( 一 1 ) u n ( n - 1 ) 一 A a, ( 一 1 ) x ( n 一 1 ) m ( 一 1 ) 。 ( 2 0 ) 其中 A co T x ( n ) U n L ( n ) = 3 A co 1 ( n ) 2 , 由此可得: 44 e T ( n ) u ( n ) e T ( n 一 1 ) H 上 ( n 1 ) = 睹 ( n ) u n L ( n ) - 3 A a, 1 ( n ) 2 ( n - 1 ) M P L L ( n 1 ) - 3 A c o ( n - 1 ) 2 = ( ) 眦( ) ( n - 1 ) P L L ( 凡 一 1 ) 一 3 A a,( n 一 1 ) ( n ) u n ( n ) 2 - 3 ( n 一 1 ) 肚( n 一 1 ) ( J 1 ( 凡 ) 2 + 9 A a, l( n ) A o J ( n 一 1 ) 4 。( 2 1 ) 于是 e T ( n ) u ( n ) e T ( n 一 1 ) 耻( n 一 1 ) 的数学 期 望 表达式可以表述为 E e ( n ) “ H L ( n ) e T ( n - 1 ) t t ( n - 1 ) = E ( n ) u e L L ( n ) ( n 一 1 ) “ H 工 ( n 一 1 ) 卜 E 3 A a,( n - 1 ) ( n ) u n L ( n ) 2 - E 【 3 ( n - 1 ) “ P L L ( n 一 1 ) 0 D 1 ( n ) 2 + E 9 A a,1 ( n ) A a,( n - 1 ) 4 。 ( 2 2 ) 由于 ( n ) 和 M P L L ( n ) 不 相关 , 可 得 E e ( n ) 肚( n ) e T ( n - 1 ) u m ( n - 1 ) 】 = E 9 A co ( n ) A w( n - 1 ) , 4 。( 2 3 ) 以上式子表明经过输入信号的改造后 , 即可消 除零 均值 、 不相 关 噪声信 号 ( n ) 以及 参考 信 号 ( ) 的影响 , 增强 了系统抗干扰能力并获得更快 的 响应速度 。经过 L MS自适应算法内核后 , 所得直流 分 量 ( n ) 即所需 求 取 的 系统 等效 基 波 电导 值 G , 对于无功电导 G 的求解过程 , 同样 可得到上 述结 论 。 4工 程 实 验 测 试 为验证改进 的 F B D算法在 A P F中应用的可行 性 在 1台 3 0 k V A的三相并联型 A P F的试验样机 上进行实验验证 , 其系统结构如图 4所示。 C 一一一一一 图 4 AP F系统框图 Fi g 4 APF s y s t e m d ia g r a m 2 0 1 5年第 2期 设计与研究 谭康华, 等高比能脉冲电容器一些问题的探讨 ( 总第 1 5 8 期) 压 、 电流 、 电容都小 了 , 对试验设备 的要求 降低 了 , 而且重复频率可以提高 ( 例如每分钟 5 l 0次) , 这样 试验所需要的时间不会太长 , 很快可以得出结论。 2 ) 用户 可以根 据这个试验结果 和制造商一起 讨论产 品制造是否合理 , 这样可以降低 由于制造商 盲 目提高方阻来提高充放 电次数从 而带来 使用年 限降低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齐玮 , 王冰 , 李 振超 金属 化 膜 脉 冲电 容器 寿命 测 试方 法 J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 2 0 1 4 , 3 5 ( 1 ) : 5 5 5 9 Q I We i, WA N G B i n g , L I Z h e n ch a o L i f e t e s t me t h o d o f m e t a l i z e d fil m p u l s e d ca p a cit o r J P o w e r C a p a cit o r& R e a c t iv e P o we r C o mp e n s a t i o n, 2 01 4, 3 5 ( 1 ) : 5 5 5 9 2 李维维 , 金玲 , 许继业 , 等 脉 冲磁体供 电用高储能 自愈式 脉 冲电容 器 的研 制 J 电力 电容 器与 无功 补偿 , 2 0 1 0 , 31 ( 1 ) : 3 8 4 O L I We iw e i, J I N L in g, XU J iy e, e t a 1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h ig h e n e r g y d e n s it y s e l f h e Min g ca p a cit o r s f o r p u l s e d ma g n e t p o w e r s u p p l y J P o w e r C a p a cit o r R e a ct i v e P o w e r C o rn- p e n s a t io n , 2 0 1 0, 3 l ( 1 ) : 3 8 4 0 3 叶海福 , 姚永 和 , 于成龙 高压 脉冲电容器 贮存敏感参 数 分析 J 电力 电容器 , 2 0 0 7 , 2 8 ( 4 ) : 4 1 3 YE Ha if u, YAO Yo n g h e, YU C h e n g l o n g G r a y d o min a n ce e v a l u a t io n mo d e l o f s e n s it iv e p a r a me t e r s in l o n g t e r m s t o r - - a g e o f h ig h v o l t a g e p u l s e ca p a ci t o r J P o w e r C a p a ci t o r , 2 0 0 7 , 2 8 ( 4 ) : 4 1 4 3 作 者简 介 : 谭康 华( 1 9 7 3 一 ) , 男 ,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金属化膜 电 容 器及 成套 设 备 研 究 工作 梁志刚( 1 9 6 2 一 ) , 男 , 工程师 , 主要从事金属化膜 电容器 及 成套设备研 究工作 。 郭淼 ( 1 9 7 5 一 ) , 男, 技术 员, 主要从事金属化膜电容器及 成套设备设计工作。 郭大德 ( 1 9 3 9 一 ) , 男 ,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金 属化 膜电 容 器及 成 套 设 备 研 究 工 作 。 ( 上接第 4 5页) cir cu it s J T r a n s a ct i o n s o f C h in a E l e ct r o t e ch n i ca l S o ci e t y , 1 9 9 5, 1 0( 2) : 4 3 4 8 7 Z HE N G P e n g f a n g , L A I J S G e n e r a l i z e d i n s t a n t a n e o u s r e a ct iv e p o w e r t h e o r y f o r t h r e e p h a s e p o w e r s y s t e m J I E E E T r a n s o n I n s t r u me n t a t i o n a n d Me a s u r e me n t , 1 9 9 6, 4 5( 1 ) : 2 93 -29 7 8 孙卓 , 姜新 建 , 朱东 起 F B D法 及 其在 牵 引供 电系统 中 的应用 J 清华 大学 学 报 : 自然 科学 版 , 2 0 0 3 , 4 3 ( 3 ) : 3 61 -36 5 S U N Z h u o , J I AN G X i n j ia n , Z H U D o n g q i F B D me t h o d a n d i t s a p p l i ca t i o n in t r a ct io n p o w e r s y s t e m s J J o u r n a l o f T s i n g h u a Un i v e rsi t y: S ci e n ce a n d T e ch n o l o g y, 2 0 0 3, 4 3( 3) : 3 61 - 3 6 5 9 C H E N G Q io n g , Z HE N G J i a n y o n g T h e a p p l ica t i o n o f F B D cu r r e n t e x a min a t io n me t h o d in t h e t h r e e p h a s e p o w e r s y s t e m C P r o ce e d in g s o f t h e 2 7 t h C h in e s e C o n t r o l C o n f e r - e n ce , 2 0 0 8, 7 ( s 1 ) : 2 3 2 2 3 5 1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