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毕业设计(论文)-MZ120全液压旋转推进型土锚钻机动力头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1页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MZ120全液压旋转推进型土锚钻机动力头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2页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MZ120全液压旋转推进型土锚钻机动力头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3页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MZ120全液压旋转推进型土锚钻机动力头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4页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MZ120全液压旋转推进型土锚钻机动力头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页I 摘要 MZ120 型液压履带式钻机是一部以建筑土体锚固技术为理论基础的专用工 程机械 土体锚固技术以其独特的支护效应 简便的施工工艺 经济的造价而 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边坡加固 建筑物的深基坑支挡 坝基稳固 悬索建筑等 基础工程中 尤其在深基坑的挡土结构中采用土层锚固技术以占绝对优势 本次设计主要对液压锚杆钻机的动力头进行了优化设计 通过设计变量的 选取 目标函数的构造 约束条件的建立 得出了动力头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采用 MATLAB 编程 调试 运行 最终获得了动力头的优化尺寸 关键词关键词 最优化化设计 动力头 数学模型 全套图纸 加全套图纸 加 153893706 第 页II Abstract The hydraulic anchor for soil drilling of the MZ120 is a special purpose kind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chin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is the firmness technology With simple and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craft and low economic fabrication cost it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the slope strengthened the deep base hole of the building supports and blocks the dam foundation stabilized hang and ask for building etc Especially adopting the firm technology of the soil layer anchor and blocking the soil structure in the deep base hole it ha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is filed This design mainly has carried on the optimized design to power the head of the hydraulic pressure soil anchor rig Through design variable selection objective function structure restraint condition establishment the power head to optimize the desig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has been obtained Through adopting the programming of the MATLAB debugging and running the size of optimization of the motive force head has been obtained finally Keywords Optimization design Dynamic device Mathematic model 第 页III 目录 1 绪论 1 1 1 引言 1 1 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 1 2 1 国内外现状 1 1 2 2 液压锚固钻机的发展趋势 2 1 3 设计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2 1 4 主要要求 3 1 5 本次设计的技术难点及分析 3 1 6 完成本次设计采用的主要手段 方法 解决问题的思路 4 2 方案构思与抉择 5 2 1 动力头分析 5 2 2 1 采用机械优化设计方法 5 2 2 2 方案的确定 5 2 2 3 方案评价与选取 6 3 动力头零件设计 9 3 1 主要零件的设计 9 3 2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 9 3 2 1 确定设计变量 9 3 2 2 确定目标函数 12 3 2 3 约束条件的确定 13 第 页IV 4 优化设计及主要零件的计算 18 4 1MATLA 介绍 18 4 1 1 MATLAB 的主要特点 18 4 1 2 MATLAB 的工作环境特点 19 4 1 3 Fmincon 函数调用格式 19 4 2 优化计算 21 4 3 其它相关尺寸的计算 23 4 3 1 小齿轮结构及尺寸 24 4 3 2 大齿轮结构及尺寸 25 4 3 3 齿轮公差值的确定 27 4 3 4 齿轮的校核 29 4 3 5 轴的结构设计及基本尺寸 33 4 3 6 平键的选取和强度校核 34 4 3 7 花键各项尺寸的确定 35 4 3 8 轴承的选择 38 4 3 9 轴承端盖的选用 39 4 3 10 液压马达的选取 41 4 3 11 密封 41 4 3 12 箱体的设计 41 5 动力头整体优化与动力学分析 43 5 1 轮齿啮合的动力学模型 45 5 2 动力学计算 48 5 2 1 齿面工作区的判定 48 5 2 2 轮齿动载荷的确定 49 6 使用说明及技术条件 51 第 页V 6 1 安全使用规则 51 6 2 保养说明 51 6 3 技术条件 51 6 3 1 加工制造条件 51 6 3 2 使用技术条件 52 7 总结 53 参考资料 54 附录 55 致谢 56 第 页1 1 绪论 1 1 引言 锚杆钻机在一些地方又称为锚固钻机 是煤矿巷道锚杆支护工作中的钻 孔工具 其在改善支护效果 降低支护成本 加快成巷速度 减少辅助运输 量 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巷道断面利用率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优越性 锚 杆钻机是锚杆支护的关键设备 它影响着锚杆支护的质量 锚杆孔的方 位 深度 孔径的准确性以及锚杆安装质量 又涉及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劳 动强度与作业条件等 随着度现代化以及基础交通建设的加快 城市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要 求越来越高 体锚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门技术 在建筑 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锚杆钻机的动力头是锚杆钻机的重要部分 其功能有 驱动钻杆钻头回转 承受钻进 回拖过程中产生的反力 为了减轻动力头的重量 缩小占用空间 降低制造成本 因此决定采用最优化设计方法设计 机械的最优化设计 就是 在给定的载荷条件下 在对产品的性能 几何尺寸关系或其他因数的限制范围 内 选取设计变量 建立目标函数 并使其获得最优化值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最优化设计是保证产品优良的性能 减轻自中或体积 降低工程造价的一种有 效的设计方法 1 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 2 1 国内外现状 由于国外锚固技术起步早 配套施工设备较完善 锚杆钻机与岩锚钻机已 成为一体 统一向系列化 全液压化 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如日本 德国 美 国和意大利等发达工业国家的钻机均是全液压履带式旋转冲击钻机 其性能优 越 液压行足机构机动灵活 钻进效率高 操作系统鉴辨并陪有先导控制或远 程系统 以保证操作人员的舒适与安全 同时国外的全液压式钻机根据需要君 可装配液压凿岩机 使用于各类土层和岩层钻机 国外锚固钻机的品种与功能多样 技术性能优越 可靠性高 在国外目前 应用较为普遍的单体锚固钻机主要有气动和液压两种 气动锚固钻机有澳大利 亚的克莱姆公司 WOMBAT 型 阿明克公司 GOPHER 型 瑞典 PRB 300 型等 液压锚固钻机有英国 WISP 型 澳大利亚 PROBAM 型等 美国煤矿大量使用 塔架钻车式锚固钻机 并着手开发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锚固钻机 法国生产的 第 页2 转架式锚固钻机集钻孔 安装锚杆为一体 并有储存锚杆的锚杆仓 芬兰生产 具有树脂注射系统的钻车式锚杆机 使钻孔 安装锚杆 注入粘结剂全由锚杆 机完成 机械化程度颇高 澳大利亚有 4 家锚固钻机生产厂家 生产各种不同 类型的锚固钻机 在气动锚固钻机方面一直保持着较为领先的技术 尤以单体 气动支腿式锚固钻机使用居多 并生产能与掘进配套的单体支腿式液压锚固钻 机 气动支腿式锚固钻机主要有柱塞马达与齿轮马达式两种 采用玻璃钢碳素 纤维支腿 产品特点是重量轻 扭矩大 噪声低 耗气量小 机身矮等 新型 锚机组的出现虽然时间很短 但在国外受到重视 发展很快 无论是房柱式开 采还是长壁式开采 都采用性能优良 技术先进 操作维修方便 应用范围广 的锚固钻机与采掘设备配套的锚机组 如乔伊公司生产的 14CM10 型采掘锚机 组 12ED18 型采掘锚机组 鲍拉特公司的 E230 型采掘锚机组 郎艾道公司的 RB1 50L 型锚杆钻车等 班工作效率已达 120 240 根 国内锚杆技术起步较晚 60 年代我国仅个别城市采用锚杆技术 而钻孔设 备是土质钻机或改进的螺旋钻孔机 而进入 80 年代锚杆技术在我国才广泛应 用 小型锚固工程仍使用其他电机施工 而大型的锚杆工程则是引进国外的钻 孔设备来施工 国内有些单位根据自己的情况研制的 YtMg7 型锚杆钻机 1997 年 自行足式多钻孔功能的 YM160 型液压步履式土层锚杆钻机的研制成 功 不仅给土层锚固技术提供可靠 高效的钻孔设备 而且给国内施工单位提 供了价格低廉的多功能锚杆钻孔机 从而替代了进口产品 节约了大量外汇 随着土体锚固技术在我国的日趋成熟 我们要继续加快土层钻孔机械国产 化 必须要完善国产钻机功能 以便在价廉质优的条件下推广国产钻机 1 2 2 液压锚固钻机的发展趋势 随着锚固技术在我国的日趋成熟 我们要技术上加快钻孔机械国产化 必 须完善国产钻机功能 以便在廉价的条件下推广国产钻机 1 3 设计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地下供水管网也在迅猛的的扩展和延伸 原有 供水管在保障供水 服务社会方面仍然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 但大批上世 纪九十年代前建设的地下供水管网 由于铺设年代久远 管道内外腐蚀严重 内壁结垢导致过水面积减少 影响输配能力并造成水质污染 有的渗漏超量 破坏管道 影响市容 增加运行和维修成本 因此 对原有管道进行有计划地 分批分段地更新改造势在必行 对国家 社会 供水企业而言 如何以相对底 的费用 高效率的施工方法 优良的修复质量完成管道翻修 成为摆在面前的 重大课题 我国有些城市对此已提到议事日程 有的以付诸实施 如上海 广 州 和深圳 传统的翻修技术多为对旧的供水管道进行开挖维修或报废后取出 第 页3 原有旧管道 重新铺设新的管道 这种传统的开挖方法不仅工期长 费用高 而且随着城市交通越来越拥挤 传统的开挖的方法更新修复地下供水管网变得 越来越不经济甚至在城市的许多重要路段因无法进行路面开挖而难以进行 此次设计是用于建筑 道路 水库建设等非开挖施工的锚杆钻机 锚杆钻 机的动力头是钻机的重要部件 它驱动钻杆旋转 它直接连接钻具 承受钻具 的重量及工作冲击 和钻进时的压力 因此减轻动力头的重量 缩小占用空间 降低制造成本 提高工作性能是优化动力头的重要目标 基于此 本课题以动 力头重量 最小化作为设计的主要目的 我国建筑业日新月异 兴建大规模土建工程 而地下管线工程也日益增多 传统的开挖施工由于自身的诸多缺点 已收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限制 由 于非开挖施工法是在地下作业 对地表破坏很小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青睐 而非 开挖施工的关键设备锚杆钻机 目前我国已研制出此类锚杆钻机 但国产钻机 大都体积大 重量大 制造成本高 因此无论从保护地表的设施环境还是从今 后的市场需求看 本课题的设计与开发都有重大意义 1 4 主要要求 1 满足液压锚固钻机设计功能需求 能满足锚杆作业的技术要求 满足市政及野外作业需求 在施工场地行走灵活 便于操作 维修简便 主梁工作范围大 造型美观 主要技术参数 推拉力 大于 120KN 输出扭矩 大于 6000 N m 动力头工作行程 2800mm 动力头转速 0 200rpm 钻进速度 0 5 1 5m min 钻孔直径 35 60mm 行走速度 km h 前进 0 15 6 后退 0 10 6 各有三个档位 爬坡能力 30 1 5 本次设计的技术难点及分析 本次设计在原有机型的基础上改进 技术难点包括动力头传动系统设计及 动力头的最优化设计 解决方法有 动力头传动系统设计 动力头传动系统我们在原有齿轮啮合方式的基础上 第 页4 采用齿轮外啮合方式进行传动 进一步优化了动力头结构尺寸及动力性能 动力头的优化设计 我们在考虑到动力头的实际情况后 得出结论 只有 让动力头的体积最小才是动力头最优化的最终目标 从而 我们采用不少优化 措施 使其体积最小 以达到动力头最优 1 6 完成本次设计采用的主要手段 方法 解决问题的思路 完成课题采用的主要手段包括 数学计算 几何计算 计算机优化 程序 计算机绘图等 方法包括 比拟法 经验设计 传统设计等方法 动力 头的设计主要以优化结构尺寸为目标 在此我们采用 MATLAB 软件的优化程 序对动力头进行优化 第 页5 2 方案构思与抉择 2 1 动力头分析 中空动力头设计的实现 中空动力头是锚杆钻机的关键作业部件 其可靠 性及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机的正常使用 该部件应实现钻机和输送泥浆的 功能 同时要考虑齿轮的润滑 泥浆输送系统的密封等 动力头一般由液压马 达驱动减速机 由减速机驱动减速箱 再由减速箱输出轴驱动钻杆钻动 输出 轴中空 动力头由液压马达驱动 设计时主要有两种方案可考虑 一是高速液压 马达通过减速机构驱动 再驱动动力头 动力头一般需要两级减速 动力头输 出的扭矩可达到 200r min 以上 二是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直接驱动动力头 动 力头只需要 1 级减速 甚至不需减速机构 结构简单 但动力头输出的最大钻 速低 一般在 150 以下 本设计采用第二中方案 2 2 1 采用机械优化设计方法 机械优化设计方法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一种现代 设计方法 在常规的设计方法中 人们往往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设计 设计 的结果往往是单一的 最优的 而事实上满足同一条件的设计方案常常不指一 个 任何一个设计人员都不可能凭借常规设计方法逐一设计的 因此 要获得 最佳的设计方案 必须采用现代的设计方法 机械优化方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 的最佳手段 利用机械优化方法进行设计 不但可以保证机械产品具有优良的性能 减 轻自重和体积 节省原材料 降低成本 同时也可以使设计人员从大量的繁重 和重复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 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本次设计正是利用最优化方法进行设计以达到寻求最优化参数的尝试与实 践 2 2 2 方案的确定 第一 单马达驱动 实心输出轴方案 第 页6 io 方案 一 示意图 第二 双马达驱动 齿轮内啮合 空心输出轴方案 i i o 方案 二 示意图 第三 双马达驱动 齿轮外啮合 空心输出轴方案 o i i 方案 三 示意图 2 2 3 方案评价与选取 方案一 单马达驱动 实心输出轴方案 这一方案的特点是 空心轴重量大 由于没有减速机构 只能采用低速大 扭矩液压马达 这对传动的平稳性和减重是不利的 马达转速越低重量越大 第 页7 但此方案中只有一个大齿轮啮合传动 可减小齿轮所占用的空间 使箱体尺寸 减小 方案二 双马达驱动 齿轮内啮合 空心输出轴方案 这一方案的特点是 采用了双马达驱动 可以改善动力头的平稳性 减小 冲击力 空心输出轴可以减轻重量 与外啮合相比 内啮合可使箱体的体积减 小 但同时大齿轮的外径和齿宽也加大了 而且内啮合齿轮的加工工艺不如外 啮合齿轮加工简单 方案三 双马达驱动 齿轮外啮合 空心输出轴方案 这一方案的特点是 可以改善动力头传动的平稳性 空心输出轴重量较轻 空心输出轴还可接水管 从其中心喷洒混合水 可以起到润滑钻头及孔臂粘结 凝固的作用 外啮合齿轮加工较简单 显然 在三种方案中 由于考虑的因素较多 很难直接进行抉择 为了 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 具体做法是 选 定方案的评判指标 如使用性 经济性 工艺性 其他 并予以模糊性描述 兹采用 0 1 之间的一个模糊数来描述某一指标的隶属程度 该数越接近于 1 则表示在某性能方面越理想 反之则越差 确定评判指标的权重 为避 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可采用 AHP 方法 层次分析法 或改进的 AHP 方法 设 定可接受决策的结果论域 0 1 满意 0 95 1 0 好 0 85 0 95 较好 0 75 0 85 一般 0 6 0 75 差 0 0 6 选定评判模型 如主因素突出 型 加权平均型等 进行模糊综合评判 评判结果归一化后即作为可接受决 策值 可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出来 供选择 也可设定可接受决策的阈值 供 抉择 本文模糊综合评判的指标确定为 工作性能 结构体积 加工性能 经济 性能 权重采用改进的 AHP 方法确定 各项参数如表 2 1 所示 是几种评判 模型及归一化处理后的结果值 表 2 1 模糊评判指标及权重等各项参数 评判指 标及权重 工作性能 0 5374 结构体积 02194 加工性能 0 1284 经济性能 0 1148 方案一0 650 850 850 50 方案二0 900 750 350 55 方案三0 900 650 750 65 表 2 2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及评判结果 方 案主因素决定型主因素突出型加权平均型 方案一0 5730 34930 7023 方案二0 5730 48370 7563 方案三1 001 001 00 第 页8 经过模糊评判及对比分析 决定采用图1 3方案 通过优化设计 在满足 功能要求的前提下 减小各主要零件尺寸以达到减重目的 第 页9 3 动力头零件设计 3 1 主要零件的设计 本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承载能力及使用要求的情况下 使其体积 最小 重量最轻 已达到节约原材料 降低成本的目的 根据动力头的技术性能及有关参数 选定为双液压马达驱动 单级直齿柱 齿轮的传动优化设计 配对齿轮的输出转矩为 选定传动比为 10 因Nm6000 此可求得其输入扭矩 采用机械优化的方法进行设计 3002 6000 1 NmiT 3 2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 建立完善的数学模型 是进行优化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 通过建立模型 可以帮助我们揭示设计对象的内在规律 发展和完善设计理论 增强对设计 对象的全面理解 建立数学模型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数学模型要有足够的精确度 要在 一定的精确度上反映设计对对象的本质和影响 此系统特性的各参数与变量 间的数学关系 二是模型要简单 3 2 1 确定设计变量 动力头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箱体内齿轮和轴的尺寸 由于零件材料相同 以重量为目标的优化可转化为以体积为目标的优化设计 o i i 图 3 1 传动方案简图 第 页10 da1 d1 d3 df1 图 3 2 小齿轮结构简 da2 d2 d4 d0 d2 d2 df2 图 3 3 大齿轮的结构简图 第 页11 图 3 4 轴的结构简图 齿轮几何尺寸及结构尺寸的计算公式如下 0 2 0 3 B 则 C 取 0 2B C 11 mzd 122 10mzmzd 10 imm5 钢材 22 10 14 108 aa ddmdmmzm 4 2 6 1 dd 0 25 0 35 取 0 25mm 0 d 2 2 dd 02224 0 25 0 2520 4dddmzmd 以上公式参考 机械设计 濮良贵 纪名刚主编 第七版图 10 39 腹 板式结构的齿轮 由此得动力头的近似体积 小齿轮的体积 3 22 113 4 VddB 1 大齿轮的体积 3 22 224 4 VddB 第 页12 2 3 2 22 3220 8 44 VddBCd C 3 轴的体积 3 22 445 44 Vdladla 4 则动力头的总体积为 3 1234 2VVVVV 5 由上可知 动力头优化设计变量可取为 近似取大小齿宽相等 12 bbB 其中 B 为齿宽 为小齿轮齿数 为模数 为轴的支撑跨距 为 1 zml 3 d 主动轴的直径 为从动轴的直径 为从动轴的内孔直径 为从动周伸 4 d 5 d a 出长度 3 1 12 3 34 12345678 45 56 7 8 T Bx zx mx dx Xx x x x x x xx dx dx lx xa 6 3 2 2 确定目标函数 通过以上分析 以动力头的体积最小为目标函数 并令 单位为毫 4 Pi 米 带入设计变量后有 第 页13 1 2 4 2 3 2 21 xxxxPiV 1 2 5 2 3 2 22 100 xxxxPiV 8 2 01 2 2 2 23 CPidCxddPiV 87 2 687 2 54 xxPixxxPixV 注 在以体积作为目标函数时 由于实际机构形体的复杂性 总要将机构 或机构的形体加以简化 忽略了一些结构细节 3 2 3 约束条件的确定 在一般或构造了目标函数后 就可以将其数学方程式作为设计的约束条件 闭式齿轮传动一般转速较高 为了提高传动的平稳性 减少冲击振动 避免发生根切 小齿轮的齿数应不小于 17 于是有约束函数 1 g 017 21 xxg 在一般齿轮传动中 齿轮模数不应过小 一般取 m 且取标准mm2 值 得约束函数 2 g 23 20gxx 为保证齿轮承载能力同时又避免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 要求齿宽系数 满足 得约束函数 mB m 3516 m43 g g 313 30 0gxxx 413 450gxxx 按结构关系 轴的支撑跨度应满足一定的关系式 5min 25 0 2xBl 取 其中 为箱体内壁到轴中心线的距离 得约束函数 mm10 min 5 xg 02025 0 5715 xxxxg 第 页14 有主从动轴的结构关系及经验得 主动轴 机械设计 3 03 n P Ad 良贵 纪名刚主编 第七版 式 15 2 轴的材料选用 40Cr 查 机械设计 濮良贵 纪名刚主编 第七版表 15 3 的 已知轴的输入扭矩112 97 0 A 为 6000 2i 300Nm n 1000r min 则主动轴 4 31 9550 3001000 9550 nT pKw 于是代入公式有 得约束函数 mmd 6 31 3 6 xg 7 xg 020 46 xxg 035 47 xxg 对于空心输出轴 机械设计 濮良贵 纪3 40 4 1 P dA n 名刚主编 第七版 式 15 3 其中为空心轴内径与外径之比 通常 0 5 0 6 取 0 5 轴的输出功率为 P 62 8KW 输出转速为 100r min 于是代入公式有 8 62 9550 6000100 9550 nT pKwmmd70 4 得约束函数 8 xg 9 xg 85 1500gxx 95 2000gxx 按主动轴的弯曲疲劳强度条件 机械设计 bb W TM 22 濮良贵 纪名刚主编 第七版 式 15 5 其中 M 为轴所收的弯矩 单位为 N mm T 为轴所受的扭矩 单位为 N mm W 为抗弯截面系数 单位为 考 3 mm 虑到为扭矩和弯矩作用性质差异系数 取 0 6 查 机械设计 濮良贵 第 页15 纪名刚主编 第七版 表 15 4 对于实心轴有 对于小齿轮传递 3 4 1 0 dW 扭矩下取载荷系数则Nm 3 1 K3903 1300 T 4 lF M n cos t n F F 32 7800002 xxd T Ft 23 830059 n F x x 查 机械设计 濮良贵 纪名刚主编 第七版 cos2cos4 2 1 mz Tl d Tl M 表 15 1 可得 于是就有 MPa b 70 2 3 7 105 22 23 43062336450 54756000000 0 1700 x gxx x x 对于空心输出轴 其中 由于该结构为对称结构 所以 1 1 0 4 3 5 dW 输出轴所受弯矩为 于是有 0 M 114 3 6 5 5 3600000 700 0 1 gx x x x 根据轴的刚度条件 轴的最大弯曲挠度应小于许用值 即 y 取 输出轴为空心轴 为轴材料的弹性模量 0 max yy mmy05 0 E 取 I 为轴的惯性矩为 GPaE200 44 45 64Idd 3 64 830059 3 32 4 6 4 587 2 8 2 max xxxxExxxEIalaFy n 于是有 2544 128785623 2 82 10 0 0050gxxxxxx x 空心从动轴内径应满足的条件 得约束条件 4 5 10 d d 第 页16 5 13 6 10 x gx x 考虑到小齿轮与马达相接 因此小齿轮的直径不宜太小 根据结构可得 约束函数 1423 500gxx x 为保证空心轴输出轴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扭矩稳定性 要求输出轴的内径 与外径之比在 0 5 0 此处已删除 完整版此处已删除 完整版 加加 153893706 第 页17 6 2 保养说明 每工作 100 小时后 应检查不允许油标红线 液压油每使用 1000 小时后 必须更换 最长使用 12 个月必须更换 液压油更换一次放净 再加清洗油 松开放油螺纹 可将旧油放掉 向油箱中加入新液压油 只允许通过清油滤清 器 检查钻机设备的紧固件和液压油管及其连接是否有泄油漏油现象 每工作 300 小时后 向各润滑油嘴用油枪回注润滑油 行走支撑与底盘框架摩擦面 应涂钙基润滑脂 液压油散热器的格状散热片 应定期清除灰尘和污垢 在工作非常繁重和灰尘多的地方 应缩短清理散热器 的周期 每工作 600 小时后 应对液压油滤清器进行检查 6 3 技术条件 6 3 1 加工制造条件 1 钻机应符合技术条件的要求 并按照批准的图样和技术要求进行加工制 造 2 标准件及外购件均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补办标准的有关规定 外购件要严 格检验 有检验记录 做到合格进货 6 3 2 使用技术条件 1 液压油采用稠化液压油 液压油必须保持清洁 符合有关规定 2 液压系统安装 使用 维护应遵照 机械设计手册 中的规定实行 3 整机及其液压系统装配结束应加注液压油进行清洗 可由普通机油 代替 清洗时间不低于两台班 清洗油应彻底更换成新液压油 4 液压系统不允许有明显的滴油现象 正常工作情况下 油温为 30 60 C 不允许超过 80 C 当油温达到 70 C 时应停机或采取其它冷却措施 5 钻机工作噪音不得高于 90 分贝 第 页18 6 套管钻进时 循环泥水应进行沉淀后 循环使用 或滤清至排量标 准含沙量进行排放 7 钻机使用前 操作工应进行严格培训 熟悉钻机结构 性能及操作 注意事项 每班工作前应对钻机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润滑 8 所有电器设备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 开机时应注意电动机旋转 方向 发现反转 应改变任两项电源接线 9 钻机工作场地应平整 坚实 地面若有泥浆应铺设木板或其它支撑 物 若钻机有后退现象 是进给力过大所致 应加辅助支撑 10 环境温度不应超过 37 C 若超过 37 C 应进行增加冷却措施 11 钻机接头应在使用前涂抹润滑脂 装卸钻杆应待钻机停稳后进行 不允许钻头旋转时拆卸钻具 12 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不得超过液压系统的最高压力 在检查高压系统 泄漏时 不得面对喷射口的方向 13 液压系统发生微小或局部喷射时 应当立即卸去载荷进行维修 不 得用手去检查或堵挡喷泄 14 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或事故时 必须卸去载荷停机之后方可检查和调 整 15 操作使用应遵循 建筑机械使用完全技术规程 中的有关规定 7 总结 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中十分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 是对我们四年学习的 最后的检验 同时 毕业设计也是我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前的锻炼和适应性过 渡 是我们接触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开始 对我们有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 们大家都非常重视 1 前期经过实习在主观上对自己所设计的内容有一个大体上的认识和了解 知道了它的一些功能和结构 2 在实习的基础上 我们经过调研 查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 不论是在图 第 页19 书馆还是网上都找到了许多可行而有用的资料 3 在这中期完成了老师每周所布置得任务和计划 完成了开提报告 实习 报告及外文翻译 4 通过实地考察 资料的查找与分析 并参考上一届的资料 确定了自己 所研究课题的主要方案 并完成了基本参数的计算和确定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我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 通过 Matlab7 0 优化计算确 定出动力头各项的基本尺寸 Matlab7 0 优化程序进行优化设计 减小了动力 头体积 达到了减轻重量的优化目的 以满足工作要求 通过计算设计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 并画出主要零部件和装配图的图纸 本次设计在动力头优化设计后 未能对其进行制造模型 深感遗憾 若能 够制造模型 进一步了解其防真性能就更完美了 第 页20 参考资料 1 濮良贵 纪名刚 机械设计 第七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06 2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 第四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3 陈玉凡 朱祥 钻孔机械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4 马永辉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5 原思聪 机械工程 CAD 技术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6 马永辉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机械工业出版社 7 刘鸿文主编 材料力学 第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09 8 宣国梅 谢瑞健 钢结构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9 李宁 原思聪 王发展 凌兰芳 基于 ADAMS 的液压锚杆钻机工作机构仿真与优化 建筑机械 第 04S 期 上半月刊 2006 年 69 71 10 李智 郑晓 基于蚁群算法的液压土锚钻机动力头优化设计 液压与气动第 12 期 2004 年 3 6 11 原思聪 王宪章 液压土锚钻机动力头优化设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2 期 第 33 卷 2001 年 181 183 12 孙恒 陈作模 机械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13 柴荣 龚荣林 马小盟 导向钻进非开挖施工技术在城市管线铺设中的应用 中国煤田地 质 2003 No 3 p 61 62 14 凡东 庞海荣 姚亚峰 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