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 项目概述12 试验目的13 试验依据24 静载试验24.1 静载试验内容24.1.1 试验跨段的确定24.1.2 静载试验内容34.2 静载测点布置44.2.1 弯曲应变(应力)测点44.2.1.1 典型测点布置44.2.1.2 A断面测点布置44.2.1.3 B断面测点布置54.2.1.4 C断面测点布置54.2.2 结构剪应变(剪应力)测点布置54.2.3 挠度测点64.2.3.1 桥梁挠度测量方法64.3 试验荷载64.3.1 加载车辆64.3.2 试验车辆荷载横向布置74.4静载试验工况74.4.1工况74.4.1.1测试项目74.4.1.2测试内容74.4.1.3试验荷载效应计算84.4.1.4试验分级与加载步骤84.4.2工况94.4.2.1测试项目94.4.2.2测试内容94.4.2.3试验荷载效应计算94.4.2.4试验分级与加载步骤104.4.3工况114.4.3.1测试项目114.4.3.2测试内容114.4.3.3试验荷载效应计算114.4.3.4试验分级与加载步骤124.4.4工况V12测试项目12测试内容13试验荷载效应计算13试验分级与加载步骤134.4.5工况V14测试项目14测试内容14试验荷载效应计算14试验分级与加载步骤154.4.6工况V16测试项目16测试内容16试验荷载效应计算16试验分级与加载步骤174.4.7试验荷载效率18试验荷载效率系数18各工况效率系数195 静载试验过程195.1 试验准备195.2 试验实施205.3 试验加载控制与安全措施205.4 加载的控制205.5 测点的观测215.6 加载过程的观察215.7 加载过程中裂缝监控215.8 终止加载控制条件216 仪器设备及测试系统226.1 挠度测量方法226.2 应力测试方法226.3 部分采集系统框图236.3.1 RS-QL06E型桥梁及结构应力检测系统236.3.2 HY-65B3000B数码静态应变传感器237 试验概况268 动载试验方案设计及检测过程268.1 模态试验268.2 动力试验测试内容268.3 动力试验测试项目及其测试方法268.4 动力试验的测点布置278.5 试验设备279 检测结果279.1 位移检测结果分析279.2 应变检测结果分析289.3 动载检测结果分析299.3.1冲击系数试验结果299.3.2模态试验结果3010 裂缝观测3111 试验结论及建议31当高桥引桥荷载试验检测报告1 项目概述皋城东路桥位于六安市区通往外环线的皋城路上,桥梁设计起点桩号:3+60.55m,终点桩号7+41.45m,设计全长380.9m,其中主桥长136.37m,中跨横跨淠河总干渠,引桥长244.53m。主桥为3跨预应力混凝土变高度直腹板式连续箱梁,单箱单室。其跨度布置为37.92m(边跨)+56m(中跨(+37.92m(边跨),箱梁顶宽14.25m,底板宽7.0m,梁高在桥墩处为3.10m,在跨中及端部为1.50m,箱梁底板厚度和梁高均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级桥面布置:4m人行道+211m行车道+4m人行道,全宽30.0m。现对皋城东路桥主桥桥梁的右幅进行桥梁的静载试验的检测工作。主桥的立面图和箱梁的横截面图分别见图1-1和图1-2。图1-1皋城东路桥主桥试验跨段布置图(单位: m)图1-2 皋城东路桥主桥试验跨段断面图2 试验目的(1)通过静载试验,掌握结构的现有工作状况,判断桥梁的实际工作状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或处于正常受力状态。(2)通过动载试验,测得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实际的动态增量,进而判别结构在受到不同动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反应是否在桥梁的一般容许范围内。(3)通过动力特性试验,了解桥跨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以及其在长期使用荷载阶段的动力性能。(4)通过静、动载试验研究和理论计算分析,对桥梁的承载能力及工作状况做出综合评价。(5)通过静、动载试验来检验桥梁结构的质量,说明工程的安全度和可靠性,为桥梁的竣工验收提供依据,同时为桥梁后期的养护以及长期监测等积累资料。3 试验依据(1)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1982)。4 静载试验4.1 静载试验内容4.1.1 试验跨段的确定(1) 该跨段在构造上受力较不利。(2) 该跨段所处的位置便于设置测点,试验时便于加载。(3) 选择该典型跨段进行试验,其试验结果基本可以代表同类桥跨的结构状况。(4) 招标文件中指定的检测跨段。皋城东路桥主桥属于旧桥改造项目,引桥部分桥跨采用了旧桥的箱梁梁板,基于以上原因,经综合考虑,确定对皋城东路桥主桥中采用旧桥梁板和新建基础的桥跨进行荷载试验。4.1.2 静载试验内容该静载试验主要测试主梁各控制截面或构件的最大内力,根据其内力包络图和结构定期检测的结果,确定其内力最不利位置。由桥梁结构分析软件Midas/Civil2006计算得出的弯矩包络图如图4-1所示。根据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和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的规定,并经过精确的结构分析计算确定该联的内力控制断面。经过分析,确定的3个主要内力控制断面分别为:(1) 第1跨最大正弯矩断面;(2) 支点负弯矩断面;(3) 第2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断面;对应于这3个内力控制断面,确定个静载试验工况,即工况、工况、工况,工况V、工况V、工况V。图4- 1 标准活载作用下全跨弯矩My包络图由以上包络图可知,3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弯矩,沿桥跨纵向正弯矩以边跨作为控制、负弯矩以次边墩作为控制,经分析确定3个主要内力控制断面见图4-2所示。图4- 2 各测试控制断面布置图 (单位:cm)由控制断面确定的荷载试验工况及试验内容如下,具体位置如图4-2:(1) 工况: A截面处箱梁最大内力及挠度的对称加载试验;(2) 工况: A截面处箱梁最大内力及挠度的偏心加载试验;(3) 工况:次边墩近支点B截面处箱梁最大内力的对称加载试验;(4) 工况:次边墩近支点B截面处箱梁最大内力的偏心加载试验;(5)工况V:第二跨跨中C截面处箱梁最大内力及挠度的对称加载试验;(6)工况:第二跨跨中C截面处箱梁最大内力及挠度的偏心加载试验;4.2 静载测点布置4.2.1 弯曲应变(应力)测点4.2.1.1 典型测点布置主梁每个正负弯矩控制断面至少布置8个应力(应变)测点,主要测试纵梁等构件各控制断面在最大弯矩作用下的受力状况。各控制断面的典型测点布置见图4-3。图4- 3 断面弯曲应力典型测点布置图 4.2.1.2 A断面测点布置主梁A断面正弯矩控制截面布置8个应力(应变)测点,测试纵梁在各级试验荷载和最大弯矩作用下的受力状况。A断面测点布置见图4-4。图4- 4 A断面弯曲应力测点布置图4.2.1.3 B断面测点布置主梁B断面负弯矩控制截面布置5个应力(应变)测点,测试纵梁在各级试验荷载和最大弯矩作用下的受力状况。B断面测点布置见图4-5。图4- 5 B箱梁断面弯曲应力测点布置图4.2.1.4 C断面测点布置主梁C断面正弯矩控制截面布置5个应力(应变)测点,测试纵梁在各级试验荷载和最大弯矩作用下的受力状况。C断面测点布置见图4-6。图4- 6 C箱梁断面弯曲应力测点布置图 4.2.2 结构剪应变(剪应力)测点布置在支点截面附近处腹板表面布置1组应变花,主要测量支点附近结构在中性轴附近的剪应力和主拉应力。采用直角型应变花,1组直角型应变花由3支呈45间隔分布的传感器组成。3支传感器编号分别为E0、E45、E90。腹板表面应变花测点的具体构造见图4-7。图4- 7 应变花具体构造图 (单位:cm)4.2.3 挠度测点4.2.3.1 桥梁挠度测量方法桥梁挠度测量根据现场具体条件和情况选择使用电测位移计、激光挠度仪或精密水准仪进行各测点的挠度测量。具体布置方法见图图4-8。在该荷载试验中主要使用电测位移计法进行全桥挠度的测量。图4- 8 位移计法示意图4.3 试验荷载4.3.1 加载车辆39t试验加载车型见图4-9所示。图4- 9 试验加载车型图 (单位:cm)4.3.2 试验车辆荷载横向布置本桥桥面宽为9m,拟采用39t双后轴载重车进行加载。横向均布设2列车。汽车横向布置见图4-10图4-11。图4- 10 试验荷载横向对称加载布置图 (单位:cm)图4- 11 试验荷载横向偏心加载布置图 (单位:cm)4.4静载试验工况4.4.1工况4.4.1.1测试项目边跨A断面处箱梁最大内力及挠度的对称加载试验。4.4.1.2测试内容测试A断面处控制断面测点的应力和挠度变化。4.4.1.3试验荷载效应计算该控制断面处的弯矩影响线见图4-12,挠度影响线见图4-13。该断面处的理论弯矩效应内力计算值见图4-14。该控制断面处的试验荷载纵向布置见图4-15。图4- 12 A断面处弯矩影响线图图4- 13 A断面处挠度影响线图图4- 14 A截面处最大弯矩理论效应图图4- 15 A断面处试验荷载纵向布置图 (单位: cm)4.4.1.4试验分级与加载步骤工况的各对称加载步骤-1-2载车辆布置见布载图,图4-16图4-17。 图4- 16 工况对称加载步骤-1布载图图4- 17 工况对称加载步骤-2布载图图4- 18 工况对称加载步骤-3布载图4.4.2工况4.4.2.1测试项目边跨A断面处箱梁最大内力及挠度的偏心加载试验。4.4.2.2测试内容测试A断面处控制断面测点的应力和挠度变化。4.4.2.3试验荷载效应计算该控制断面处的弯矩影响线见图4-18,挠度影响线见图4-19。该断面处的理论弯矩效应内力计算值见图4-20。该控制断面处的试验荷载纵向布置见图4-21。 图4- 19 A断面处弯矩影响线图图4- 20 A断面处挠度影响线图图4- 21 A截面处最大弯矩理论效应图图4- 22 A断面处试验荷载纵向布置图 (单位:cm)4.4.2.4试验分级与加载步骤工况的各偏心加载步骤-1-3,加载车辆布置见布载图4-22图4-23。图4- 19 工况偏心加载步骤-1布载图图4- 20 工况对称加载步骤-2布载图图4- 21 工况对称加载步骤-2布载图4.4.3工况4.4.3.1测试项目B断面处最大内力对称加载试验。4.4.3.2测试内容测试B断面处控制断面测点的应力变化。4.4.3.3试验荷载效应计算该控制断面处的弯矩影响线见图4-29。该断面处的理论弯矩效应内力计算值见图4-30。该控制断面处的试验荷载纵向布置见图4-31。图4-29 B断面处弯矩影响线图图4-30 B断面处最大弯矩理论效应图图4-31 B截面处试验荷载纵向布置图 4.4.3.4试验分级与加载步骤工况的各对称加载步骤-1-4加载车辆布置见布载图,图4-32图4-34。图4-32 工况对称加载步骤-1布载图图4-33 工况对称加载步骤-2布载图 图4-34 工况对称加载步骤-3布载图4.4.4工况V测试项目B断面处最大内力偏心加载试验。测试内容测试B断面处控制断面测点的应力变化及挠度变化。试验荷载效应计算该控制断面处的弯矩影响线见图4-35。该断面处的理论弯矩效应内力计算值见图4-36。该控制断面处的试验荷载纵向布置见图4-37。图4-35 B断面处弯矩影响线图图4-36 B断面处最大弯矩理论效应图图4-37 B截面处试验荷载纵向布置图 试验分级与加载步骤工况V的各对称加载步骤V-1V-4加载车辆布置见布载图,图4-38图4-40。图4-38 工况V对称加载步骤V-1布载图图4-39 工况V对称加载步骤V-2布载图图4-40 工况V对称加载步骤V-3布载图4.4.5工况V测试项目C断面处箱梁最大内力及挠度的对称加载试验。测试内容测试C断面处控制断面测点的应力变化。试验荷载效应计算该控制断面处的弯矩影响线见图4-41,挠度影响线见图4-42。该断面处的理论弯矩效应内力计算值见图4-43。该控制断面处的试验荷载纵向布置见图4-44。图4-41 C断面处弯矩影响线图图4-42 C断面处挠度影响线图图4-43 C断面处最大弯矩理论效应图图4-44 C截面处试验荷载纵向布置图 试验分级与加载步骤工况V的各对称加载步骤V-1V-4加载车辆布置见布载图,图4-45图4-48。图4-45 工况V对称加载步骤V-1布载图图4-46 工况V对称加载步骤V-2布载图图4-47 工况V对称加载步骤V-3布载图4.4.6工况V测试项目C断面处箱梁最大内力及挠度的偏心加载试验。测试内容测试C断面处控制断面测点的应力变化。试验荷载效应计算该控制断面处的弯矩影响线见图4-49,挠度影响线见图4-50。该断面处的理论弯矩效应内力计算值见图4-51。该控制断面处的试验荷载纵向布置见图4-52。图4-49 C断面处弯矩影响线图图4-50 C断面处挠度影响线图图4-51 C断面处最大弯矩理论效应图图4-52 C截面处试验荷载纵向布置图 试验分级与加载步骤工况V的各对称加载步骤V-1V-4加载车辆布置见布载图,图4-53图4-56。图4-53 工况V对称加载步骤V-1布载图图4-54 工况V对称加载步骤V-2布载图图4-55 工况V对称加载步骤V-3布载图4.4.7试验荷载效率试验荷载效率系数由于荷载试验就是将标准设计荷载或标准设计荷载的等效荷载施加于实桥的特定位置,对实桥结构的应变分布、变形进行检测,以此对实桥结构的性能作出判断,从而达到检验桥梁结构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是否合理,检验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质量,判断桥梁结构实际的承载等级的目的。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必须保证试验荷载的加载效果,加载效果由荷载效率系数进行控制。要求选择的基本试验荷载应对结构控制截面产生的荷载效应与设计的荷载效应相接近,其接近的程度可用静载试验效率系数来表达。=S 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最不利效应计算值;S 设计标准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最不利计算值; 按规范计算的冲击系数。正常试验条件下应满足下列条件:0.81.05各工况效率系数各工况的试验荷载效率系数见表4-1。 表4-1 各工况荷载效率系数表加载工况标准荷载理论弯矩值 (kN.m)试验荷载计算弯矩值 (kN.m)试验荷载效率系数工况工况工况工况V工况V工况V5 静载试验过程5.1 试验准备(1) 该桥的荷载试验按规定时间进场作业。(2) 召开动员会,明确各专业组分工和各组负责人责任。(3) 经过前期准备、桥况详查,进行测点和试验项目调整。(4) 设置测点、基准点。(5) 在桥面划出车道线、载位线。(6) 解各工况,对可以合并的工况步骤进行合并利用,尽量减少加载阶段,提高试验效率,缩短试验时间。(7) 连接仪器设备,通电检查各个系统工作是否正常。(8) 进行全体人员合练,模拟试验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9) 根据天气情况,最终确定加载时间。5.2 试验实施(1) 该桥静载试验按规定时间按拟订加载方案开始。(2) 全桥预压,车队以5km/h的速度驶过试验段桥面,然后退回预定停车位置。(3) 按拟定的试验工况加载,每个工况按:先初读数(归零)加载读数稳定读数卸载读数稳定读数,进行数据采集。(4) 监控试验过程,发现试验异常,立即中止试验;对试验异常的判断和试验中止条件按下节“试验控制与安全”要求处理。(5) 于当日完成全桥的静载试验。(6) 整理试验资料和电子数据,确认试验成果。(7) 确定试验现场作业结束。(8) 清理试验现场。5.3 试验加载控制与安全措施试验指挥人员在加载试验过程中随时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对加载进行控制。既要取得良好的试验效果,又要确保人员、仪表设备及桥梁的安全,避免不应有的损失。5.4 加载的控制应严格按设计的加载程序进行加载,荷载的大小,截面内力的大小都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并随时作好停止加载和卸载的准备。5.5 测点的观测对加载试验的控制点应随时观测,随时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报告试验指挥人员,如实测值超过计算值较多,则应暂停加载,待查明原因再决定是否继续加载。试验人员如发现其他测点的测值有较大的反常变化也应查找原因,并及时向试验指挥人员报告。5.6 加载过程的观察加载过程中应指定人员随时注意观察以下各种状况:(1) 结构各部位可能产生的新裂缝;(2) 注意观察构件薄弱部位是否有开裂、破损;(3) 组合构件的结合面是否有开裂错位;(4) 支座附近混凝土是否开裂;横隔板的接头是否拉裂;(5) 结构是否产生不正常的响声;(6) 加载时墩台是否发生摇晃现象等等。如发生以上这些情况应报告试验指挥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5.7 加载过程中裂缝监控此项检查分为3个部分:(1) 在对全桥进行外观普查过程中对裂缝情况进行观察、记录。(2) 是静载试验前对被试验梁的裂缝位置、长度、缝宽等进行观测。(3) 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观测有无新裂缝产生、裂缝开展情况等,并作出记录。5.8 终止加载控制条件发生下列情况应中途终止加载:(1) 控制测点的应力值已达到或超过用弹性理论按规范安全条件反算的控制应力值时。(2) 控制测点变位(或挠度)超过规范允许值时。(3) 由于加载,使结构裂缝的长度,缝宽急剧增加,新裂缝大量出现,裂缝宽度超过允许值的裂缝大量增多,对结构使用寿命造成较大的影响时。(4) 加载时沿跨长方向的实测挠度曲线分布规律与计算值相差过大或实测挠度超过计算过多时。(5) 发生其他损坏,影响桥梁承载能力或正常使用时。6 仪器设备及测试系统本桥静载试验拟使用的仪器设备清单、仪器精度列于表6-1。表6-1 配备本项目实施的主要仪器设备表序号名 称型 号数 量备 注1静力试验数据采集仪TDS303一套2莱卡精密水准仪NA2一套含铟钢标尺3桥梁及结构应力检测系统RS-QL06E型一套4静态应变传感器HY-65B3000B型若干以上采用的仪器设备都是国内外目前用于土木工程测试最为先进的仪器设备,仪器测试精度高、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好。6.1 挠度测量方法挠度测量采用挠度计进行测量。6.2 应力测试方法应力测试采用振弦式混凝土表面应变计测试应变,再通过计算公式换算成应力。6.3 部分采集系统框图6.3.1 RS-QL06E型桥梁及结构应力检测系统1)、完全数字化传感技术,使桥梁检测中各测点方便的采用不同要求的传感器来测试,如沉降测试、挠度测试、应变测试、倾角测试、位移及动应变、动挠度测试等,采用非线性磁性编码技术,较其他原理同类传感器更能适应恶劣的工程环境要求,抗干扰能力强,其精度、稳定可靠性均符合国家相关桥梁、结构检测规范标准要求。各传感器数字化集成,所有传感器在同一系统下工作,不同测试来源数据用同一软件采集、处理。解决了一个测试由多家或多种仪器传感器的制造厂家提供,兼容性不好、后处理能力不强的问题。2)、系统中各种不同类别的传感器可重复多次使用,可方便地采用有线/无线网络通讯及遥测技术,现场安装、调试、连接十分简便,传感器使用寿命、安装成活率及工效成倍提高,系统组成、网络扩充、传感器选配积木化,维护、维修、校准十分方便,整机系统价格合理。3)、智能传感器管理巡测软件,现场测试,实时记录、处理、显示,人机界面友好方便。6.3.2 HY-65B3000B数码静态应变传感器 图6-1 HY-65B3000B数码静态应变传感器HY-65B3000B数码应变表面传感器用来测量结构体在静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微应变。它是一种采用磁感位置编码技术研制而成新型应变传感器。内致有霍尔芯片、钐钴合金材料、美国进口16位单片机等当今最前沿电子芯片。HY-65B3000B数码表面应变传感器由两部分组成:HY-65B3000B数码表面应变传感器宝石测头+微动测头。其微动测头采用磁性恒力吸附技术,任意姿势均不受重力影响,无蠕变。它无需接二次仪表,直接以数码方式将测量值传送给专门配置的数显表或计算机显示。有线/无线传送距离可达1km或更远。注:(钐钴合金材料由稀土金属钐、钴组成,充磁后,其磁性特性十分良好。其居里点、磁积能等品质参数优良,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仪表。)工作原理:应变传感器的宝石测头与微动测头在接受到结构体表面变形时,其变形被传递到宝石测头,宝石测头带动内置钐钴合金材料移动,霍尔芯片在永久磁场中移动产生电压信号。此电压信号通过内致16位单片机经过非线性编码调制成RS485标准数字信号输出。A/D转换在传感器内部完成,从传感器出来的数字信号通过电脑中的采样分析软件自动记录、显示和存储。产品应用:工程结构,如砼及构件;钢结构、岩体、及土木程结构中桥梁、板、柱等应变的量测。 技术指标:符合混凝土结构实验方法标准 应变量程范围 1500; 测微量程范围 150; 应变最小分辨力 0.1; 标距 150mm; 测微最小分辨力 0.02;零点漂移 4/4h;温度漂移 1/;输出方式 数码输出;工作电压电流 DC+812 V 30mA;抗强磁能力 2000A/m;工作温度 -20+60 湿度85RH;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 -32-7 试验概况荷载试验于2012年06月20日20:00时正式开始,于22:00时结束,试验时天气为晴,当时大气温度为20。整个试验过程中,封闭试验路段交通,避免其他车辆对试验的干扰,无异常情况发生。8 动载试验方案设计及检测过程8.1 模态试验在桥面无任何交通荷载以及桥址附近无规则振源的情况下,通过力锤进行激励,测定激励的力信号及桥跨结构由于脉冲荷载激振而引起的结构振动响应。通过对力信号及结构响应信号进行模态分析即可得到结构固有频率、振型及阻尼比等参数。8.2 动力试验测试内容模态试验主要测定各座桥梁引桥的激励信号以及相应测点的响应信号,通过模态分析得到桥梁的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参数。8.3 动力试验测试项目及其测试方法(1)桥跨结构的振动测试,在选定测点上安装891-II型传感器,配信号放大器,由信号采集仪配以相关软件记录其输出信号。测定行车及跳车状态下振动信号。(2)桥跨结构的模态测试,通过安装在力锤锤头上的力传感器测试激励信号,在选定测点上安装891-II型传感器测试桥梁结构的响应信号,配相应的信号放大器及滤波器,由信号采集仪配以相关软件记录其输出信号,通过多次测试进行平均。由信号处理分析仪进行频域和时域处理分析,通过模态分析软件进行桥梁的模态分析。在测记桥跨结构振动响应要注意保证信号完整,信号测记长度应足够,并需照顾到各测记通道的动态范围,小信号足够灵敏,大信号不饱和,测记时应实时监视振动响应信号的质量。8.4 动力试验的测点布置模态试验以力锤作为激励信号,在一固定点进行激励,为了避开低阶重要模态的节点(振型为零)处,将激励点放在桥跨的1/4处,主要记录激励信号及桥跨结构振动响应。桥梁的测量断面选择在桥跨的四等分点以及桥墩上。测试断面上测点布置详见附图1-1、图1-2。8.5 试验设备为了完成试验目的,在试验中使用了桥梁挠度测试系统以及桥梁振动测试系统。试验中用到的设备清单如表所示。表8-1 动测试验设备表序号名 称型 号数 量备 注1光电桥梁挠度仪BJQN-4型一套2智能信号采集处理分析仪INV-306D一套3抗混滤波放大器INV-6一套4力锤DFC-1一套含力传感器5传感器891-II垂直6个6便携式微机两套7弓形板高6cm4850米卷尺、万用表、螺丝刀等及其它常用工具测量导线名 称长 度数 量总 长普通屏蔽信号线150m1150米30m5150米高频信号传输线30m130米9 检测结果9.1 位移检测结果分析根据实际的加载车位置加载,计算出位移测点处的位移计算值和应变测点处的应变计算值。在静载试验中所测得的空心板梁截面各部位的挠度值,均为加载后的挠度增量,而未与已有恒载挠度值叠加。下面将计算的挠度增量值与实测的挠度增量值进行比较,比较采用校验系数()的概念,以百分比表达。表81及表82为各个工况计算位移值和实测位移值的比较,表中的负号“-”表示位移向上,而正号“+”表示位移方向为向下,同时也给出了各个工况桥面测点的校验系数。表81 工况I挠度比较表测点编号计算值(mm)实测值(mm)残余(mm)校验系数AL110.93 10.11 0.95 0.92 AR110.93 10.85 0.59 0.99 平均校验系数0.96表82 工况II挠度比较表测点编号计算值(mm)实测值(mm)残余(mm)校验系数AL212.60 13.01 0.73 1.03 AR29.43 9.81 0.64 1.04 平均校验系数1.04从表8-1表8-2可以看出,各个工况的控制截面位移与计算位移的比值均小于1.0,说明刚度满足要求。9.2 应变检测结果分析在静载试验中所测得的空心板梁截面各部位的混凝土应变值,均为加载后的应变增量,而未与已有恒载应变值叠加。下面将计算的应变增量值与实测的应变增量值进行比较,比较采用校验系数()的概念,负应变值代表混凝土受压,正应变值代表混凝土受拉。表83 工况I应变比较表测点编号计算值实测值残余校验系数A1197.6200.111.31.01A2210.4200.730.40.95A3210.4202.112.40.96A4197.6190.920.00.97A5-65.4-64.7-4.50.99A6-69.6-72.2-7.41.04A7-69.6-69.1-9.90.99A8-65.4-62.8-9.40.96平均校验系数0.98表84 工况II应变比较表测点编号计算值实测值残余校验系数A1227.9224.521.80.98A2220.5212.225.40.96A3197.3202.517.61.03A4170.4163.420.10.96A5-80.0-78.6-9.50.98A6-77.4-73.8-6.30.95A7-69.3-66.2-10.00.96A8-59.8-61.6-4.11.03平均校验系数0.98从表8-3表8-4可以看出,各个工况的控制截面应变与计算应变的比值均小于1.0,说明强度满足要求9.3 动载检测结果分析 9.3.1冲击系数试验结果用1辆载重汽车(总重约360kN)以10km/h、20km/h、40km/h的速度驶过桥跨结构,测定桥梁主跨在运行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在行车过程中桥跨结构有一定的冲击系数(),实测冲击系数最大值为1.197属于正常范围;总体而言,桥梁在车辆动态荷载作用下引起的动态位移值均很小,说明桥梁自身的动力特性较好,车辆动荷载对桥梁的动态影响小。图9-1为实测动应变曲线。图9-1动应变曲线9.3.2模态试验结果表911列出了该桥的的实测频率及应变,图9-2为实测时域信号曲线,图9-3为实测前四阶振型。表911 实测频率及阻尼比阶数理论频率实测频率阻尼比13.744252 3.872669 3.777555 24.370426 4.784683 3.878906 35.744058 5.947089 3.554661 47.270851 7.792609 3.354561 图9-2 时域曲线图9-3基频阶振型图模态试验结果表明,桥梁各阶竖弯模态实测振型与理论振型非常吻合,说明测试结果良好、可信。自振频率实测值均大于理论值,这说明该桥整体刚度较好,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能,即结构动力特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10 裂缝观测试验过程中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均未见裂缝开展。11 试验结论及建议1) 对于皋城东路桥主桥(旧桥梁板+新建基础)的静载试验,加载截面处的荷载试验效率为0.8511.042满足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相应条文规定;试验荷载的加载方法和测点观测方法也符合上述技术规范要求,静载试验观测结果是有效的。2) 在试验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挠度观测结果与计算值之间比较以校验系数表达,对于主要控制截面为0.720.84,符合技术规定要求校验系数的要求。3) 在试验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应变观测结果与计算值之间比较以校验系数表达,对于主要控制截面为0.740.80,符合技术规定要求校验系数的要求。4) 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当前截面实测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残余变形结果全部小于20%,满足技术规范要求。5)试验过程中该连续箱梁未见裂缝开展。6)动载试验结果表明,模态试验桥梁各阶自振频率实测值均大于理论值,实际结构刚度满足要求;跑车试验、跳车试验时冲击系数实测值较小,表明桥梁动力特性良好。静、动载试验结果表明,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的工作状态良好,各项力学指标能够符合设计荷载公路-级的要求。附图1-1 引桥模态试验测点布置图附图1-2 引桥行车试验测点布置图内部资料仅供参考9JWKffwvG#tYM*Jg&6a*CZ7H$dq8KqqfHVZFedswSyXTy#&QA9wkxFyeQ!djs#XuyUP2kNXp6X4NGpP$vSTT#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UE9aQGn8xp$R#͑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vG#tYM*Jg&6a*CZ7H$dq8KqqfHVZFedswSyXTy#&QA9wkxFyeQ!djs#XuyUP2kNXpRWXmA&UE9aQGn8xp$R#͑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 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vG#tYM*Jg&6a*CZ7H$dq8KqqfHVZFedswSyXTy#&QA9wkxFyeQ!djs#XuyUP2kNXpRWXmA&UE9aQGn8xp$R#͑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UE9aQGn8xp$R#͑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z89Am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安全员要求考试试题及答案
- 药品法律法规-采购环节培训试题测试题库含答案
- 护士企业编制面试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绿色建筑示范项目资金申请条件与标准研究报告
- 押题宝典执业药师资格证之《西药学专业二》模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直播电商主播影响力与品牌形象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非金属矿市场规模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年度高端医疗器械实物抵押融资租赁合同
- 2025版同居伴侣财产共有及共同生活协议书
-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附听力原文及答案解析)
- 数智治水系统平台建设需求
- 燃气巡线员专业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小学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 《高一数学开学第一课:学好高中数学》课件
- 工艺流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分析
- 信息资源管理 课件 1-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 儿科护理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髌骨脱位学习课件
- 采购询价单模板
- 数智化时代背景下《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