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工挖孔桩几种特殊问题.doc_第1页
论人工挖孔桩几种特殊问题.doc_第2页
论人工挖孔桩几种特殊问题.doc_第3页
论人工挖孔桩几种特殊问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人工挖孔桩几种特殊问题工程部提要: 我国近几年,由于改革开放全国许多地区都采用和推广人工挖孔桩,其特有的大承载力优势得到了许多设计、施工单位的认可,确实是一种在软弱地基上经济适用的基础形式,但在施工中还存在地下水、流砂、淤泥土层等特殊问题,我在通过对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的工程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处了一些特殊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处理人工挖孔桩特殊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 桩 基础 施工前言人工挖孔桩是指在桩位用人工挖直孔,放钢筋笼,灌注砼的成桩方法。桩身直经一般为8002000,桩端采用不扩底和扩底(桩直径的1.32.5倍)两种形式。桩端一般嵌如岩石深度500以上。该类型桩在岩层深度20m以下的各类土层中使用。1、地下水 地下水是深基础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它给人工挖孔桩施工带来许多困难。含水层中的水在开挖时破坏了其平衡状态,使周围的静态水充入桩孔内,从而影响了人工挖孔桩的正常施工,如果遇到动态水压土层施工,不仅开挖困难,连护壁混凝土也易被水压冲刷穿透,发生桩身质量问题。如遇到了细砂、粉砂土层,在压力水的作用下,也极易发生流砂和井漏现象。 1.1、地下水量不大时 在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如果孔内开挖刚开始,由于未形成大量积水并且深度不大的孔,孔内渗水量不大并且没有出现细纱和粉砂土层。可选用潜水泵抽水,边抽水边开挖,成孔后及时浇筑相应段的混凝土护壁,然后继续下一段的施工。实例:北碚供电段办公楼,面积1999、六层、人工挖孔桩。在基础施工挖孔桩初期和浅基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处理4m10m的桩施工效果较好。1.2、水量较大时 当地下水量较大,用施工孔自身水泵抽水,也不易开挖时,应从施工顺序考虑,采取对周围桩孔同时抽水,以减少开挖孔内的涌水量,并采取交替循环施工的方法,组织安排合理,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实例:襄渝二线三汇镇车站48户安置房工程,基础为人工挖孔桩。该工程基础挖孔桩施工到中期时就出现上属情况,采用方法是对周围开挖桩同时抽水,尽量保持所有正在开挖桩的进度一致,这样可以减少开挖孔内的涌水量。提高施工进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1.3、对不太深的挖孔桩 在施工中若遇到挖孔桩的深度都在8m左右,场地较为平整,地下水丰富。就可以在场地四周合理布置统一的轻型管井降水分流。实例:广安前锋玻璃厂综合车间,面积4500、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地勘资料与设计该桩深度8m10m左右。地势平坦,周围是农田,根据现场及地质资料。降水方案在场地四周边轴线外4m,合理布置统一的轻型管井降水分流,因基础平面占地较大时,采用双排降水管井降水,孔内积水问题解决得很好。 1.4、抽水时环境影响 有时施工周围环境特殊,一是抽出地下水进出时周围环境,基础设施等影响较多,不允许无限制抽水;二是周围有江沙、湖泊、沼泽等,不可能无限制达到抽水目的。因此在抽水前均要采取可靠的措施。处理这类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截断水源,封闭水路。桩孔较浅时,可用板桩封闭;桩孔较深时,用钻孔压力灌浆形成帷幕挡水,以保证在正常抽水时,达到正常开挖。实例:达县火车站42户安置房工程,面积3360m2,七层,3个单元,人工挖孔桩 ,桩深10m25m.由于该工程的后面是火车站总排污散排污段。施工前,市政未对该段排污进行处理.当进行挖孔桩施工时,孔内渗水严重,无法抽干孔内积水,影响正常开挖,并出现塌孔等情况.后请示建设单位和设计院,排走污水截断水源,后施工挖孔桩进行非常顺利.2、流砂 人工挖孔在开挖时,经常遇细砂,粉砂层地质时,再加上地下水的作用,极易形成流砂,严重时会发生井漏,造成质量事故,因此流砂应根据情况采取有效可靠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2.1流砂情况较轻时 有效的方法是缩短这一循环的开挖深度,将正常的1m左右一段,缩短为0.5m,以减少挖层孔壁的暴露时间,及时进行护壁混凝土灌注。当孔壁塌落,有泥砂流入而不能形成桩孔时,可用纺织袋土逐渐堆堵,形成桩孔的外壁,并控制保证内壁满足设计要求。实例:北碚供电10KV配电室,面积980,砖混,2层基础为人工挖孔桩,桩深4m15m,上部8m为新近回填土,8m以下为自然土和陈旧河床。该工程上部施工时回填土无粘接力;下部施工到12m左右时相继出现轻度流砂并在最后2根桩有塌孔,很难形成桩孔,都采用上述方法都顺利解决。 2.2、流砂情况较严重时 施工挖孔桩中出现严重的流砂时,常用的办法是下钢套筒,钢套筒与护壁用的钢膜板相似,以孔外径为直径,可分成4-6段圆弧,再加上适当的肋条,相互用螺栓或钢筋环扣连接,在开挖0.5m左右,即可分片将套筒装入,深入孔底不少于0.2m,插入上部混凝土护壁外侧不小于0.5m,装后即支模浇注护壁混凝土,若放入套筒后流砂仍上涌,可采取突出挖出后即用混凝土封闭孔底的方法,待混凝土凝结后,将孔心部位的混凝土清凿以形成桩孔。也可用此种方法,应用到已完成的混凝土护壁的最下段钻大,使孔位倾斜至下层护壁以外,打入浆管,压力浇注水泥浆,使下部土壤硬些,提高周围及底部土壤的不透水性,以解决流砂现象。 实例:北碚电务段办公楼,7层框架,4410,基础为挖孔桩。该工程处在“V”的底部,后面是一条小河沟,室内地面与河面高差2.5m。工程在施工挖孔桩时曾出现严重的流砂现象,前面2/3的桩采用钢套筒及可解决;在后面桩孔中出现即使下钢套筒后,流砂仍上涌,采用打入浆管,压力浇注水泥浆成功处理流砂。处理孔时应在孔边缘堆些干砂,随时观察干砂是否移动,来判断孔内土层情况。同时做好孔内送风供氧安全工作。3、淤泥质土层 如遇到淤泥质土层等软弱土层时,一般都在开挖桩的初期、浅桩中最常见。出现淤泥土层可用木方、木板模板等支挡,并要缩短这一段的开挖深度,并及时浇注混凝土护壁,这种支挡的木方、木板要沿周边打入底部不少于0.2m深,上部嵌入上段已浇好的混凝土护壁后面,可斜向放置,双排布置互相反向交叉,能达到很好的支挡效果。 4、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合理安排人工挖孔桩的施工顺序,对减少施工难度起到重要作用,在施工方案中要认真统筹,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在施工方案可能的条件下,先施工比较浅的桩孔,后施工深一些的桩孔。因为一般桩孔愈深,难度相对愈大,较浅的桩孔施工后,对上部土层的稳定起到加固作用,也减少了深孔施工时的压力。在含水层或有动水压力的土层中施工,应先施工外围(或迎水部位)的桩孔,这部分桩孔混凝土护壁完成后,可保留少量桩孔先不浇筑桩身混凝土,而做为排水井,以方便其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