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抓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2019-2020年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抓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2019-2020年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抓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2019-2020年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抓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2019-2020年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抓阄》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抓阄教学设计7抓阄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8个生字,练习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受到情感熏陶。3.通过品析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世界,进行人物评价。4.联系上下语境,了解文中省略号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表情功能。教学重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那血浓于水的亲情。2.体会人物内心。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语境,了解文中省略号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表情功能。教学准备:词语卡,学生根据文章内容画人物肖像。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入境。1.看图,听老师叙述进入文章情境(第一自然段)“夕阳西下,整个世界都变得柔和起来。几头黄牛在微风中悠闲地吃着嫩绿的青草”2.图上有几个人?(姐姐、弟弟、父亲)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一则故事3.板书课题,学生读题。二、小组合作,自读课文。1.要求:把课文读通,读准,入情地读。2.检查: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充满亲情,让人流泪)3.合作: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4.复述:要求说的同学语言流畅,内容完整,不一定要按课文原话说。听的同学要仔细听,待会儿说出评价意见。5.评价:从语言、仪表、内容(完整、准确)、感情(是否投入)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三、理清顺序,感知情节的一波三折。1.做练习,整体感知:出示练习题:你觉得这个故事的情节有什么特点?A惊险如瀑布B平缓如溪水C曲折如波浪2.再读:小组合作,找找情节发展中让你出乎意料的地方。3.汇报:先读读这些出乎意料的环节,再用“我本来以为没想到我觉得”的句式说说自己的感受。第一次,父亲说“明天学校开学”,姐弟俩本来以为都可以上学了,没想到“你俩只能去一个”。第二次,弟弟明白了父亲的暗示,却停住手,说:“姐,你先抓吧!”第三次,发现姐姐不会抓到“能去上学”的长草茎了,弟弟一步冲上来推开姐姐,抢先抓住了“要当牛倌”的短草茎。第四次,明明姐姐抓的是长草茎,没想到姐姐把自己的草茎折去了一截。第五次,父亲改变初衷,决定让两个孩子都去上学。4.小结:是什么促使这个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的呢?(父与子、姐与弟之间的亲情)作者用细腻的描写把“亲情”抒写得淋漓尽致,能让人深感此文的语言美。四、作业。1.把故事说给家人听。2.画记文中描写父亲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画一幅“父亲”肖像图。第二课时一、复述故事,说说情节的曲折。二、品词析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一)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的无可奈何”。1.小组交流,展示学生所画的父亲肖像图,说说是根据哪些词句画的?2.品析词句,体会人物内心。师:说说,你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了父亲怎样的内心?“蹲一声不吭抽”为难,在考虑如何向姐弟俩开口。“迟疑了一下”还有些犹豫。“沉吟了半天”决定很艰难。“尴尬地笑笑,咳了一声”不忍心,难过。3.看省略号,体会人物内心。师:除了这些入木三分的词句外,还有文中的省略号,它也蕴涵着丰富的感情。“明天学校就要开学了”说话断断续续,欲言又止。“不过,你俩只能去一个。”不忍说出这个痛苦的决定,决定很艰难。4.人物形象再现:从此段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贫穷,饱经沧桑,爱孩子却又无可奈何)5.自主选读:把本段中最让你感动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6.小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体会父亲内心的?(品词句、看省略号)过渡: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用此法继续学习第3、4、5自然段,体会人物内心。(二)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体会“姐弟俩互相谦让,父亲为儿女不辞辛劳”。1.小组合作学习:如果你要给文中三个人物选画一幅图,你准备从三、四、五自然段中选出哪个场面呢?为什么?2.交流讨论:要求运用“品词句、看省略号”的学习方法,感悟人物内心。在学生进行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向纵深方向引导的契机,及时进行指导。弟弟:“忽然他又停住了说:姐,你先抓吧。”弟弟很诚实,把抓阄的好机会先让给姐姐。“忽然一步冲上来推开姐姐,喊:应该我先来毫不犹豫地掰开拿出放在”弟弟的苦心,他是要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姐姐。“伸出手嚷道:我的短眼角分明含着泪珠。”弟弟的话怎么说不下去了?他为自己的“诡计”得逞而激动,却又忍不住为自己不能再读书而心酸。姐姐:“缓缓地伸出手,说:看,我的更短父亲掰开她紧攥着的小手”姐姐平静而又坚决地谦让。姐姐在说这句话时,她心里可能在想什么?父亲:“忽然,父亲猛地站起来在老槐树上狠拍一掌喃喃地说”父亲没说完的话是什么?父亲被感动了,宁可自己受苦也要让两个孩子都去上学。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人物形象。你喜欢文中的谁,你准备怎么展现他的形象呢?可以与学习同伴合作。(或朗读、或绘画、或表演、或描述等)四、作业。1.把你认为描写细腻、感动人心的好句子,收集到自己的“美文佳句”本中去。2.搜集一些诉说亲情的故事,可以是听来的,看来的,也可以是发生在自己家里的。第三课时一、评价人物。1.快速地重温课文,看看,在抓阄过程中,父亲对两个孩子有没有偏向?找出语句读一读。2.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在抓阄时,父亲对弟弟的“偏心”?以及,最初他为什么决定用“抓阄”的方法只让一个孩子去上学?3.你最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二、评议故事。1.齐读最后两自然段。2.最后一段写夜空中的星星,有什么意味呢?(人物内心安静又明亮)3.学了这则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三、识字与写字。1.认读:师:文中的生字词,同学们在学习课文时,已经跟它们反复见了很多次面,现在,老师把它们单独请出来,大家是否还认识它们呢?指名认,开火车认,齐读。一声不吭拴牛咳了一声瞬间一瞥犹豫僵住2.识记:师:这篇课文的生字有一定的难度,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3.书写:师:先照着课本,把要写的字写两遍,再说说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四、质疑。文中还有哪些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五、作业。向大家推荐阅读爱的教育。附送:2019-2020年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最后一份晚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5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感受。4.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受到女孩儿对母亲的爱。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描写小女孩儿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感受小女孩儿对母亲的爱。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文朗读磁带、作者的相关作品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质疑导读。1.板书课题。2.你能就课题提几个问题吗?二、自读课文、读中悟爱。1.自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读课文,可以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速读、朗读均可,目的是梳理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印象,初步感受小女孩儿对母亲的爱。2.自学课文。要求:(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用习惯的符号,勾画自己感动的语句,并作好批注。(3)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给课文中叙述的故事列出提纲,准备复述故事内容。3.自学反馈。(1)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为复述做准备。(2)讨论交流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三、理解内容,指导朗读。(1)思考:小女孩儿对母亲有着怎样的情感?(2)各自试着把这种感情变化用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来。(3)指名试读,评价、点拨。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你在学文过程中已经认识哪些生字?2.学生独立思考识记。3.交流识字方法。注意引导学生辨析:辫辩、辨;嗯恩;诧宅;怔证。4.指导书写。(重在自主观察)A观察: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辫”字左边最后一笔是“丿”,右边最后一笔是“丨”。“摊”右边部分要写紧凑。“塞”中间是三横,上下要写紧凑。B范写,学生临写。C指导评议。第二课时一、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假如你是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你会向你的学生提些什么问题?请大家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什么问题是值得大家去思考与探讨的?这个问题我又该怎样回答?(1)默读思考。(2)小组内讨论交流。(3)各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师可将学生的想法加以归纳,提炼出深入学习文本的两个问题:作者是怎样抓住女孩儿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来表达她对母亲的爱?作者在整个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4)教师对各组提出的其他有价值的问题要进行评价、解决。二、汇报交流,体会亲情。1.学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教师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说自己是怎么读书思考的,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体现小女孩儿对母亲爱的依据,然后阐明自己的见解。2.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1)“她十来岁的样子,相貌清秀,扎着一条小辫子。”这样一个看起来文静、乖巧的女孩儿,为何在晚上九点还在昏暗的路灯下,你能感受到女孩儿此刻的心情吗?(2)女孩低着头说:“我晚上给妈妈送晚饭时,还剩下一份晚报,她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她在那儿等了快一个多小时了”从最后一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到小女孩儿也悄悄地陪着妈妈等了一个多小时,感受到她内心的那份急切。)(3)看到已在外面卖了一天报纸的妈妈还不能回家,女孩儿会有怎样的心情?表现在哪里?急切地对我说:“叔叔,叔叔,请等一等!”(通过朗读来感受女孩儿的心情。)“嗯,买份晚报。”女孩边说边把一枚硬币塞在我的手里。(抓住“塞”感受女孩急切的心情)3.指导朗读。(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用心默读,体会作者的心理先后有哪些变化?(教师要抓住关键词,指导朗读,点拨体会)(2)体验读文。假如你就是课文中的女孩和“我”,女孩和“我”的对话该怎样读?读书其实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