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之脊髓PPT课件.ppt_第1页
中枢神经之脊髓PPT课件.ppt_第2页
中枢神经之脊髓PPT课件.ppt_第3页
中枢神经之脊髓PPT课件.ppt_第4页
中枢神经之脊髓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检查方法 1 一 X线平片 常规摄正 侧位片若观察椎弓或椎间孔 则需加摄斜位片 2 腰椎平片 3 二 脊髓造影 将对比剂经腰穿或小脑延髓池穿刺注入脊蛛网膜下腔 通过改变病人体位 在透视下观察对比剂在椎管内的形态和流动情况 以诊断椎管内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 4 椎管造影 正常 神经根 神经根鞘 5 三 CT 增强扫描用于椎管内肿瘤和血管性疾病脊髓造影CT CTmyelography CTM 是将5 10ml非离子型碘水对比剂注入脊髓蛛网膜下腔 然后再行CT扫描 6 四 MRI 以矢状面为基础 能全面显示脊髓全程和病变上下平面辅以病变区横断面 可确切显示脊髓大小 脊髓内外的病变及脊髓移位程度 7 8 MRI 常规T1WI及T2WI增强扫描可提高椎管内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正确率 9 脊髓正常影像解剖 10 一 X线平片 脊髓平片仅能显示脊椎骨情况 11 二 脊髓造影 脊髓造影则可显示脊蛛网膜下腔 神经根 马尾及脊髓 12 三 CT 可清楚显示硬脊膜囊 密度均匀硬脊膜外间隙富含脂肪 CT显示为低密度 13 正常腰椎CT横断面 14 四 MRI T1WI脊髓为软组织样等信号 脑脊液为低信号T2WI脊髓仍为等或较低信号 而脑脊液为明亮高信号脊髓灰质的横断面上呈 H 形 其周围为白质束 15 正常腰椎MR表现 T2WI椎体皮质低信号松质中等偏高信号椎间盘周边纤维环低信号中央髓核呈高信号 16 正常腰椎MR表现 T1WI椎体 皮质低信号松质 中等偏高信号椎间盘 等信号髓核与纤维环分界不清 17 脊髓疾病 18 椎管内肿瘤的分类髓内肿瘤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瘤髓外硬膜内肿瘤神经鞘瘤 脊膜瘤硬膜外肿瘤转移瘤 淋巴瘤 19 脊髓内肿瘤 IntramedullarTumorofSpinalCord 20 椎管肿瘤 髓内肿瘤 概述 占椎管内肿瘤的10 15 以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最多 室管膜瘤为最常见 占髓内肿瘤的55 65 常见于20 60岁 男性居多 发生于脊髓中央管以及脊髓终丝的室管膜细胞 星形细胞瘤占髓内肿瘤的30 儿童比成人多见 起于脊髓星形细胞 呈膨胀性或浸润性生长 与正常脊髓无明显分界 21 概述 38 可发生囊变 疼痛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逐渐出现肿瘤节段以下的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 22 一 X线 平片检查可无明显异常 有时可见椎管扩大 椎弓根间距增宽 偶见肿瘤钙化 脊髓造影 多数见脊髓增粗 但无移位 蛛网膜下腔部分阻塞时 对比剂呈对称性分流 完全阻塞时则呈大杯口状梗阻 两侧蛛网膜下腔均匀变窄或完全闭塞 23 髓内肿瘤 24 髓内肿瘤 25 髓内肿瘤 26 二 CT 脊髓密度降低 囊变表现为更低密度区 外形呈不规则膨大 肿瘤边缘模糊 与正常脊髓分界欠清 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室管膜瘤可见中央管周围轻度强化为其特征性改变 CTM可见蛛网膜下腔变窄 闭塞 移位 延迟扫描有时可见对比剂进入囊腔 27 腰椎脊髓内室管膜瘤 28 椎管肿瘤 髓内肿瘤 MRI诊断1病变脊髓均匀或梭形增粗 周围蛛网膜下腔变窄 可累及几个椎体节段2T1WI病变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 且信号不均匀 与正常脊髓分界不清3肿瘤由实性和囊性部分构成 囊性部分由肿瘤坏死液化和脊髓继发性空洞两部分组成 呈长T1及T2改变4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 囊性部分不强化 室管膜瘤常比星形细胞瘤强化明显 29 颈段脊髓内星形细胞瘤 30 颈段脊髓内星形细胞瘤 31 颈段脊髓内星形细胞瘤 增强扫描 32 脊髓内星形细胞瘤1 33 横断面 增强 髓内星形细胞瘤2 34 颈7 胸2平面脊髓室管膜瘤 35 四 诊断 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 根据上述CT和MRI表现 髓内肿瘤不难诊断 星形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鉴别在于前者多见于儿童 以颈 胸段最为常见 累及范围较大 伴发囊肿的机会较少 而室管膜瘤范围较大 呈边界清楚的结节状 并伴广泛的囊肿 36 四 诊断 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 星形细胞瘤与多发性硬化鉴别困难 多发性硬化在急性期亦可表现为脊髓增粗 信号减低 但其信号均匀一致 周围常有正常脊髓组织环绕 占位效应不明显 晚期常出现脊髓萎缩 脊髓无明显肿大的肿瘤内发生囊肿时 需与脊髓空洞症鉴别 后者囊肿边缘清楚 多有流空现象 37 38 髓外硬膜下肿瘤 39 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 NeurofibromaandNeurinoma 40 概述 神经鞘瘤是最常见的椎管内肿瘤 占所有椎管内肿瘤的29 起源于神经鞘膜的雪旺氏细胞 故又称雪旺氏细胞瘤 神经纤维瘤起源于神经纤维母细胞 含有纤维组织成分 41 髓外硬膜内肿瘤 神经鞘瘤 病理 起源于神经鞘膜的雪旺氏细胞 肿瘤呈圆形 卵圆形或分叶状 常单发 较大肿瘤易发生囊变 部分肿瘤可沿神经孔生长到椎管外而呈哑铃状 由于肿瘤生长缓慢 脊髓长期受压 常有明显压迹 甚至呈扁条状 伴有水肿软化等 42 概述 临床最常见于20 40岁 常表现为神经根压迫症状 表现为疼痛 以后出现肢体麻木 感觉减退等 43 一 X线 平片可见椎弓根骨质局限吸收 破坏 有时可见椎间孔扩大以及椎管内病理钙化 脊髓造影可见肿瘤侧蛛网膜下腔增宽 健侧变窄 脊髓受压并向健侧移位 部分阻塞时 对比剂围绕肿瘤边缘形成充盈缺损 完全阻塞时 阻塞端呈典型的浅杯口状 44 脊髓外硬膜内肿瘤 45 二 CT 肿瘤呈圆形实质性肿块 密度较脊髓略高 脊髓受压移位 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 囊变坏死区无强化 肿瘤易向椎间孔方向生长 致神经孔扩大 骨窗像可见椎弓根骨质吸收破坏 椎管扩大 46 二 CT 当肿瘤穿过硬膜囊神经根鞘向硬膜外生长时 肿瘤可呈哑铃状外观 CTM可清楚显示肿瘤阻塞蛛网膜下腔的部位 肿瘤与脊髓的分界以及脊髓移位情况 肿瘤阻塞部位上 下方的蛛网膜下腔常扩大 47 颈2 4平面神经鞘瘤 女性 22岁 48 颈2 3平面神经纤维瘤 男性 46岁 49 三 MRI 肿瘤形态规则 边缘光滑 常较局限 脊髓受压移位 肿瘤同侧蛛网膜下腔扩大 T1WI上肿瘤呈略低于或等于脊髓信号 T2WI上肿瘤呈高信号 伴囊变坏死时其内信号不均 50 三 MRI Gd DTPA增强 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边界更加清楚锐利 与脊髓分界清楚 横断面或冠状面图像能清晰观察到肿瘤穿出神经孔的方向和哑铃状肿瘤全貌 51 颈6 胸1平面神经鞘瘤 女性 24岁 52 颈4 5平面椎管内神经纤维瘤 女性 51岁 53 神经鞘瘤MR表现 横断面 54 神经鞘瘤 1 MR表现 T1WI增强扫描 55 神经鞘瘤 2 MR表现矢状T1WI和T2WI 56 神经鞘瘤MR表现 T1WI增强扫描 57 神经鞘瘤MR表现 T1WI增强扫描 58 59 脊膜瘤 Meningioma 60 概述 脊膜瘤占所有椎管内肿瘤的25 起源于蛛网膜细胞 70 以上发生在胸段 颈段次之 20 腰骶段极少 绝大多数肿瘤生长于髓外硬膜下 少数可长入硬膜外 大多数呈圆形或卵圆形 包膜完整 肿瘤基底较宽 与硬脊膜粘连较紧 肿瘤压迫脊髓使之移位 变形 临床上2 3以上发生于中年 高峰在30 50岁之间 女性略多 61 一 CT 肿瘤多为实质性 椭圆形或圆形 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有完整包膜 在瘤体内可见到不规则钙化 增强后肿瘤呈均匀强化 CTM可见肿瘤上下方蛛网膜下腔增宽 脊髓受压变细并有明显移位 62 腰3 5平面脊膜瘤 男性 84岁 63 二 MRI 形态学改变同CT T1WI上肿瘤呈等信号 少数可低于脊髓信号 在T2WI上肿瘤信号多有轻度增高 Gd DTPA增强扫描 肿瘤显著强化 与脊髓界限清楚 脊髓多向健侧移位 64 胸5平面椎管内髓外 硬膜内脊膜瘤 65 脊膜瘤MRI表现 T1WI 66 脊膜瘤MRI表现 T1WI 67 脊膜瘤MRI表现 T2WI 68 三 诊断 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 MRI是椎管内肿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可区分脊髓内 髓外硬膜内及硬膜外肿瘤 脊膜瘤与神经鞘瘤均具有髓外硬膜下肿瘤的共同表现 容易混淆 神经鞘瘤常有相应椎间孔扩大 椎弓根吸收破坏等骨质结构改变 常穿过椎间孔向硬膜外发展 呈典型的哑铃状外观 脊膜瘤钙化出现率高 且很少引起神经孔扩大 哑铃型肿瘤明显少于神经鞘瘤 69 70 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 71 概述 脊髓损伤包括脊髓震荡 脊髓挫裂伤 脊髓压迫或横断 脊髓震荡为短暂的可逆性脊髓功能损伤 脊髓形态一般正常 脊髓挫裂伤常伴有较严重的脊柱骨折和脱位 脊髓内可见点片状或局灶出血 常合并水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严重者脊髓可呈部分或完全断裂 晚期局部液化 形成脊髓软化和囊肿 72 概述 临床上 脊髓损伤的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脊髓休克 损伤水平以下功能丧失 肢体呈弛缓性瘫痪 感觉 反射和括约肌功能全部丧失 如系脊髓震荡则短期内可恢复正常 脊髓挫伤或部分挫断时则其功能不完全性恢复 完全横断时其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和感觉均消失 73 一 X线 平片可以看到椎体及其附件有无骨折或脱位 椎管内有无碎骨片等 脊髓造影可以观察到硬膜囊撕裂的部位 范围和脊髓受压的程度 74 二 CT 脊髓震荡无阳性发现 脊髓挫裂伤表现为脊髓外形膨大 边缘模糊 髓内密度不均 脊髓内血肿表现为高密度 髓外血肿常使相应脊髓受压移位 75 二 CT CT三维重建和CTM可显示脊髓压迫和横断 后者表现为脊髓结构紊乱 高密度对比剂充满整个椎管 CT尚可发现椎体及附件骨折 76 腰1椎体粉碎骨折并脊髓末端挫裂伤 男性 26岁 77 三 MRI 脊髓震荡多无阳性发现 脊髓挫裂伤见脊髓外形膨大 信号不均 T1WI上呈低信号 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 合并出血时 急性期T1WI可正常 而T2WI呈低信号 亚急性期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 78 三 MRI 脊髓横断时 MRI可清晰观察到脊髓横断的部位 形态以及脊柱的损伤改变 晚期脊髓软化 囊肿形成则T1WI为低信号 T2WI为高信号 边界清楚 79 颈髓离断伤 女性 43岁 80 腰1椎体压缩骨折伴局部脊髓变性 女性 44岁 81 胸12椎体压缩骨折伴脊髓损伤 82 枢椎齿状突骨折 环枢关节半脱位伴脊髓萎缩及退变 83 颈段脊髓损伤 84 颈段脊髓软化 85 四 诊断 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 根据明显的外伤史和典型的X线 CT和MRI表现 脊髓损伤不难诊断 显示骨折和碎骨片位置X线和CT优于MRI 而显示脊髓受压 脊髓损伤和椎管内出血方面MRI明显优于CT 86 87 脊髓空洞症 Syringomyelia 88 脊椎病变 脊髓空洞症 概述脊髓空洞症是一种髓内的慢性进行性疾病颈髓及上胸段最易受累 有是可涉及延髓 下胸髓甚至达脊髓全长好发于25 40岁 男性略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节段型分离性感觉障碍即痛温觉消失 触觉存在 有关肌群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肌肉萎缩 89 一 CT 髓内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囊腔 CT值同脑脊液 相应脊髓外形可膨大 正常或萎缩 当空洞与蛛网膜下腔相通时 CTM可见对比剂进入空洞内 若两者不相通 则延迟扫描对比剂可通过脊髓血管间隙进入空洞 90 二 MRI 矢状面图在T1WI上表现为脊髓中央低信号的管状扩张 在T2WI上空洞内液体呈高信号 91 二 MRI 横断面上空洞多呈圆形 边缘清楚光滑 静脉注射Gd DTPA后 脊髓空洞无明显强化 92 脊髓空洞征MRI表现 脊髓增粗 其内见条状或串珠状水样异常信号影 93 脊髓空洞征MRI表现 脊髓增粗 其内见条状或串珠状水样异常信号影 94 脊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