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建模与仿真_第1页
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建模与仿真_第2页
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建模与仿真_第3页
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建模与仿真_第4页
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建模与仿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建模与仿真程芳真蒋滋康(北京清华大学)摘要该文介绍了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特点和建模方法 ,并给出了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仿真结果 ,并进 行了分析 。该模型已成功应用于实际仿真对象 ,具有较高的精度与较好的动态特性 ,并可以适应包括故障在 内的各种工况的仿真运行 。图 5 参 3主题词 :电站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仿真数学模型到二次风侧 ,但当一次风机出现故障时 ,可能导致一次风压力反而小于二次风压力 ,从而出现相反 方向的漏风) ,在建模过程中 ,对 3 种工质之间的 漏风应考虑为双向的 ;由于预热器转子转速较慢 ,为了能够正确地对其动态过程进行模拟 ,我们需要考虑转子横 截面上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 。对象简介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回转式空气预热 器的一种 ,外壳的扇形顶板和底板 ,把转子流通截 面分割为三部分 ,这三部分两端分别与烟气道 、一 次风道和二次风道相通 , 扇形角度分别为 180、60和 120。 这种空气预热器与普通二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相比 ,由于它多出一个通道 ,且具有变转速的 特性 ,所以它的建模方法与其它类型的空气预热器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 ,有着较大的难度 。0数学模型由于分段后各段形式相同 ,以下只列出单段 的数学模型 。单段预热器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转 子的同一部位与工质的接触顺序为 : 一次风 二 次风 烟气 一次风 。2建模原则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 ,我们将遵循以下原则 :由于空气预热器具有较大的换热系数 , 为 使模型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精确度 ,需将其划 分为若干段进行计算 ;分段后 ,对每段的一次风 、二次风 、烟气和 金属壁均采用集中参数的数学模型进行建模 ;由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具有较大的漏风量 ,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会变得越来越大 ,故在 建模过程中必须加以充分的考虑 ;由于它具有电动马达和气动马达两套转速不同的传动装置 ,且要考虑故障时的仿真 ,需要认 真考虑转子转速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 ( 如在正常情况下一次风压力大于二次风压力 ,漏风是从一次风侧漏1图 1 预热器计算示意图2 . 1一次风侧数学模型能量守恒方程 :GapoCapot apo=Gapi Capi t api - Gapla Capla t apla( 1)( 2)-= f a ( t api)Gaplg Caplg t aplg + Q apCapi1997 02 07 收到来稿10 发 电 设备1997 年第 10 期= f a ( t apo )( 3)Capo式中 :Gapi 一次风进口流量 ;t api 一次风进口温度 ; Capi 一次风进口比热 ; Gapo 一次风出口流量 ;t apo 一次风出口温度 ;Capo 一次风出口比热 ;kg/ sJ / ( kg)kg/ sJ / ( kg)Gapla 一次风侧与二次风侧漏风流量 ( 漏出为正) ;kg/ st apla 一 次 风 侧 与 二 次 风 侧 漏 风 温 度 ;Capla 一次风侧与二次风侧漏风比热 ; J / ( kg)Gaplg 一次风侧与烟气侧漏风流量 ( 漏出为正) ;kg/ st aplg 一次风侧与烟气侧漏风温度 ;Caplg 一 次 风 侧 与 烟 气 侧 漏 风 比 热 ;J / ( kg)Q ap 金属壁对一次风放热量 ;漏风温度 、比热方程W 00t apGaplat apla=t as 特殊Gapla于分由( 6)f a ( t aplg)f g ( t aplg) 00GaplgGaplgCaplg=w a( 16)Casla = f a ( t asla)( 17)t ast agGaslgGaslg 00t aslg=scus( 19)换热方程1997 年第 10 期发电 设 备11 Gnas ( tQ as = as k as as mas as换热方程)( 20)- tQ g = g k g Gg ( t g -ngt mg)( 29)Ggsi + Ggso( 21)Gas=2G + Ggi go( 30)Gg =式中 :kas 二次风与金属壁换热系数 ;2W/ 式中 :k g 烟气与金属壁换热系数 ;W/ nas 二次风与金属壁换热修正指数as 二次风吸热修正系数Gas 二次风平均流量 ;kg/ sn g 烟气与金属壁换热修正指数g 烟气放热修正系数Gg 烟气平均流量 ;kg/ st mas 二次风侧金属壁温度 ;2 . 3烟气侧数学模型能量守恒方程t mg 烟气侧金属壁温度 ;2 . 4金属壁温数学模型Ggo Cgo t go=Ggi Cgi t gi + GglpCglpt glp +( 22) ( 23)( 24)apM m Cm d t mapn ( t mg -t map )M m Cm=Ggls Cgls t gls -Q g- Qdap36060CgiCgo式中 := f g ( t gi)= f g ( t go )( 31)()as M m Cm d t masM m Cmnt map -t mas=-Q asd36060Ggi 烟气进口流量 ;t gi 烟气进口温度 ; Cgi 烟气进口比热 ; Ggo 烟气出口流量 ;t go 烟气出口温度 ;Cgo 烟气出口比热 ;kg/ sJ / ( kg)kg/ sJ / ( kg)( 32)g M m Cm d t mg M m Cm n ( t mas - t mg)=+ Q gd36060( 33)式中 :ap 一次风通道扇形角度 ;度as 二次风通道扇形角度 ;度g 烟气通道扇形角度 ;度M m 转子有效金属质量 ;kgCm 金属比热 ;J ( kg)n 预热器转子转速 ;r/ min时间 ;sGglp 烟气侧与一次风侧漏风流量 ( 漏进为正) ;kg/ st glp 烟气侧与一次风侧漏风温度 ;Cglp 烟气 侧 与 一 次 风 侧 漏 风 比 热 ;J / ( kg)Ggls 烟气侧与二次风漏风流量 ( 漏进为正) ;kg/ s仿真结果和分析根据上面建立的数学模型 ,我们利用计算机 进行了仿真 ,并将其应用在福州 350M W 电站仿 真中 ,取得了与现场基本一致的结果 。下面我们 列出其中的几种典型工况的动态仿真结果 ,各图 中曲线分别为一次风 、二次风和烟气出口温度 。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烟气流向与空气流向是 相反的 ,故正常状况下的烟气出口温度低于一次 风和二次风出口温度 。3 . 1转速变化在正常运行中 ,若预热器电动马达突然出现 故障 ,气动马达马上投入运行 ,此时预热器转子转 速突然由 1 . 11r/ min 下降到 0 . 3r/ min ,动态响应 曲线如图 2 所示 。3t gls 烟气侧与二次风侧漏风温度 ;Cgls 烟 气 侧 与 二 次 风 侧 漏 风 比 热 ;J / ( kg)Q g 金属壁对烟气放热量 ;漏风温度 、比热方程Wt apt gGglpGglp 00t glp=( 26) 00t ast gGglsGglst gls=( 28)12 发 电 设备1997 年第 10 期慢于烟气 ,而二次风出口温度变化更慢 。但由于烟气与空气为逆向流动 ,故当烟气进口温度升高 后 ,一次风和二次风出口温度升高较多 ,而烟气出 口温度则升高相对较少 。3 . 3 二次风流量增大在正常运行中 ,预热器二次风流量由于某种 原因突然增大后 ,其动态响应曲线如图 4 所示 。 由曲线可以看出 ,在开始阶段 ,二次风出口温 度很快降低 ,但由于转子能量转移的滞后和转子 转动顺序的影响 ,烟气出口温度变化稍慢于二次风 ,一次风出口温度变化则更慢 。图 2 转速由 1 . 11r/ min 降低到 0 . 3r/ min 时的温度变化曲线根据金属壁温方程可知 ,当转速降低时 ,将意 味着由于“转动引起的转子金属能量转移”( 以下 简称转子能量转移) 速度降低 ,从而使得各通道壁 温发生变化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 ,转子转动顺序 是由烟气侧至一次风侧 ,再由一次风侧至二次风 侧 。对于烟气侧 ,由于其金属壁温较高 ,转子能量 转移速度的降低将导致烟气出口温度的升高 ; 对 于一次风侧 ,开始时由于高温烟气侧来的转子能 量转移减少 ,金属壁温和出口温度会有所下降 ,但 随着烟气侧金属壁温的升高 ,很快又会上升 ,甚至 高于原来的温度 ; 对于二次风侧 , 由于同样的原 因 ,出现与一次风侧相似的结果 ,最初的一次风侧 金属壁温的下降 ,加剧了二次风出口温度的下降 , 但也随着后来一次风侧金属壁温的上升而有所上 升 。3 . 2烟气进口温度升高在正常运行中 ,预热器进口烟气温度由于某 种原因 (如尾部烟道再燃烧) 突然上升 ,其动态响应曲线如图 3 所示 。图 4 二次风流量增大 25 %时的温度变化曲线3 . 4 漏风量增加在正常运行中 ,当预热器各工质间漏风 (主要 是从空气侧漏向烟气侧) 增大后 ,其动态响应曲线 如图 5 所示 。由曲线可以看出 , 由于漏风量的增大 , 一次风 、二次风以及烟气出口温度均会升高 ,但一次风 和二次风表现更加明显 。因为此时烟气出口流量 也会增大 ,将造成锅炉排烟损失增加 。图 3 烟气进口温度升高 100 时的温度变化曲线由曲线可以看出 ,在开始阶段 ,烟气出口温度 很快随之升高 ,但由于转子能量转移的滞后和转 子转动顺序的影响 ,使得一次风出口温度变化稍图 5 漏风量增加 100 %时的温度变化曲线结论4( 下转第 29 页)1998 年第 1 期发电 设 备29 操纵电磁阀 ,使大小活塞阀碟上部都与排汽管道 P0 相通 ,进汽压力 Pc 经过大活塞阀碟上四 周小孔 a 进入腔室 b ,进汽压力 Pc 作用在小活塞 阀碟上的力克服小弹簧的预压缩力 ,使小活塞阀 碟打开 ,并上移行程 L 2 ,与大活塞阀碟密合 ,切断 了小孔 c 与进汽压力 Pc 的通路 ,这样大活塞阀碟 上部腔室 d 由于与排汽管道相通 ,腔室 d 中的压 力迅速降低 (降低速度决定于针阀节流的大小) , 则进汽压力 Pc 在大活塞阀碟上的作用力克服大 弹簧预压缩力 , 使大活塞阀碟打开并上移行程 L 1 ,阀碟与阀盖接触面 f 密合 ,因此阀门在开启状 态时汽体也不会泄漏 ,实现了开启时的自密封 。2 . 2 阀门在开启位置时要进行关闭 ,见图 3操纵电磁阀 ,使大小活塞阀碟上部都与进汽 压力 Pc 相通 ,使腔室 e 内压力达到 Pc 值 ,则小活 塞阀碟在压力 Pc 及小弹簧力作用下而关闭 , 这 时进汽压力通过小孔 a 腔室 b 和小孔 c 进入大活 塞阀碟上部 ,压力达到 Pc 值 ,则在大活塞阀碟上 所产生的力和大弹簧的压缩力作用下 ,克服阀后 蒸汽压力 P 作用在大活塞阀碟上的向上力 ,使大 活塞阀碟向下移动而关闭阀门 ,在阀门关闭状态时 ,阀座通过阀前压力 Pc 和大弹簧作用力而密封 。2 . 3 可调针阀的调整阀盖上的可调针阀是用来调节大活塞阀碟的 动作速度 ,以防止速度太快而敲坏阀门型线造成漏汽 ,而阀盖上的另外 2 只螺塞和阀壳上的 1 只 螺塞 ,主要是在阀门试验调整时装配压力表用 ,在 性能试验合格应拆去压力表 ,仍用螺塞闷住后方 可出厂 。结语由于这种新型截止阀只需要少许的控制操作 能量 ,并由介质开动 ,所以很适用于遥控或自动运 行的设备 ,其关闭时间为 1s 左右 ,其口径系列为100500 mm ,公称压力为 0 . 25 2 . 5M Pa ,工作温度小于 400 ,不仅可以用作截止阀 ,也可用作 止回阀 ,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希望能在电站 、石 油和化工行业中发挥独特作用 。3作者简介 武万才 ,泽隆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 长期从事电炉、阀门工业陶瓷等产品开发与研究 ,在电炉技术和新型陶 瓷阀门( 密封件) 生产制造有独到之处。( 上接第 12 页)由以上仿真结果和分析可以看到 ,我们对三 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建模完全可以达到对现 场对象进行仿真的目的 。考虑到仿真的实际要 求 ,我们将其分为 4 段进行计算 ,如果要将其应用 于分析研究 ,则应分得更细一些 ,以达到更加逼真 的结果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1992 . 7陈学俊 ,陈听宽. 锅炉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1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实时仿真培训系统. 清华大学讲义 ,199223第一作者简介 程芳真 , 男 , 1969 年生. 1992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1994 年攻读硕士学位 , 1996 年初提前攻博 , 将 于 1998 年初毕业。目前主要从事电站仿真、计算机监控及图形 化自动建模方面的研究工作。参考文献1 程芳真. 天津市电力工业局 50 M W 机组模拟培训器的研制.( 上接第 24 页)Yamamoto , A. Interactio n Mechanisms Bet ween Tip2L eakageFlow and t he Passage Vo rtex in a Linear Roto r Cascade . ASM E Jo urnal of Turbo machinery ,1988 ,Vol . 110 :329338Yamamoto , A. Endwall Flow/ Lo ss Mechanisms in a Linear Turbine Cascade wit h Blade Tip Clearance . ASM E Jo urnal of Turbo machinery ,Vol . 111 :264275Mo rp his , G. , and Bindo n , J . P. The Flow in a Seco nd StageNozzle of a Low Speed Axial Turbine and it s Effect o n TipClearance Lo ss Develop ment . Internatio nal Gas Turbine andAeroengine Co ngress and Expo sitio n , The Hague , Net herlands2J une 1316 ,199456第一作者简介 韩万今 ,55 岁 ,硕士 ,教授 ,主要从事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涡轮机原理和风机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71998 年第 1 期发 电 设 备45 ABSTRACTZhej iang Un iversity) , Chen L ing2hong , Zhou Hao , Jiang Xiao. Research on aChi Zuo2he ( Hangzhou ,Ne w Dense/ Lean Bif ilar Combust ion Techn ique of Pulverized Coal . Po wer Equipment , 1998( 1) :24The paper describes a new dense/ lean Bifilar co mbustio n technique co mpo sed of a buffet dispenser fo r co ncent ratio n regulatio n and a V shaped flame stabilizer . Spacially interspersed belt s of dense p ulverised coal are fo r med in f ro nt of t he right and lef t dense/ lean dispenser and t he ho rizo ntal flame stabilizer . These p ul2 verized coal belt s p rovide very f avo urable co nditio ns fo r ignitio n and stabilizatio n . Figs 7 , tables 3 and ref s2 .Pan Wei2guo ( Shangha i , Shangha i College f or Electric Po wer) , Chi Zuo2he , Chen Ke2fa . Research on the Flo w Resistance of Horizontal Po wder Feeding Pipes of Pulveriz ing Systems in Po wer Plant Boilers. Po wer Equipment , 1998( 1) :58The paper discusses t he way of o btaining t he f rictio nal coefficient ofsolid/ gas t wo p hase flow s inho rizo ntal pipes. An empirical fo r mula fo r calculating t he f rictio nal flow coefficient of p ulverized coal feed2ing pipes was elabo rated by using analysis and regressio n met ho ds fo r t reating t he experimental data , o b2 tained o n a large scale mo deling rig , p roviding herewit h a met ho d , co nfo r ming bet ter to act ual engineering realit y , fo r calculating t he flow resistance of ho rizo ntal pow der feeding pipes. Figs 4 and ref s 9 .Cheng Fang2zhen ( Beij ing , Qinghua Un iversity) , Jiang Zi2kang. Model iz ing and Simulat ion of a Rotat2ing Three Compartment Air Preheater. Po wer Equipment , 1998( 1) :912The paper describes t he peculiarities and way mo delizing of rotating air p reheaters wit h t hree co mpart2 ment s , p resent s and disusses simulatio n result s of vario us operatio nal co nditio ns. This mo del . successf ully applied to act ual cases of simulatio n , is mar ked by high p recisio n and goo 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is suitable fo r simulating vario us mo des of operatio n , including t ho se of f ailures. Figs 5 and ref s 3 .Zhu Bing ( Shangha i , Shangha i Stea m Turbine Co. Ltd. ) , Chen Le2hua . Upkeep and Ma intenance ofStea m Turbines. Po wer Equipment , 1998( 1) :1319The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t he up keep and maintenance of t he 300M W steam burbine in power plant s during operatio n as well as during standstill perio ds. Met ho ds of up keep during standstill are reco mmended. Fig 1 and table 1 .Han Wan2j in ( Harbing , Harbing Un iversity of Technology) , L i Xiao2f eng , Zhang Xiue2l i , Huang j ie.Inf l uence of Bla de Tip Clearanc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D istribut ion of Stea m Turbine Ca sca deLosses. Po wer Equipment , 1998( 1) :2024Wit h t he help of mini quint uple o rifice p ro bes , t he dist ributio n of aero dynamic parameters , f ro m in f ro nt to behind a cascade , were st udied alo ng 19 surf aces , including wit hin blade tip clearances well . The flow pat ter n alo ng t he top wall a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