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习题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医护理习题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医护理习题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医护理习题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医护理习题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名词解释1 整体观念 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 称之为整体观念 2 证 即证候 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 辨证施护 所谓辨证就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 将四诊 望 闻 问 切 所收集的病情资料通过分析 综合而辨清疾病的原因 性质 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 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 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4 同病异护 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 治疗和护理的方法不同 5 异病同护 不同的疾病只要出现相同的证候 就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6 阴阳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它既可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 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7 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存在着有序的依次资生 助长的关系 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8 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克制 制约的关系 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 火克金 土克水 金克木 水克火 9 五行 指木 火 土 金 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其中 五 指木 火 土 金 水 五种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行 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10 乘侮 五行中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 是指按相克次序的过度克制 相侮是指与相克次序相反方向的反克 即反侮 二 选择题1 下列各项 属于阴的是 C A 兴奋的B 推动的C 滋润的D 向上的E 功能的2 下列各项 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E A 上午B 下午C 黄昏D 前半夜E 后半夜4 无阳则阴无以生 无阴则阳无以化 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B A 对立B 互根C 消长D 转化E 平衡5 下列各项 属于阴阳关系转化的是 C A 阳损及阴 阴损及阳B 独阴不生 孤阳不长C 重阴必阳 重阳必阴D 气病及血 血病及气E 脏病及腑 腑病及脏6 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 说明了 D A 阴阳的对立B 阴阳的互根C 阴阳的消长D 阴阳的转化E 阴阳的平衡7 下列各项 属五行之水者为 E 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8 心 在五行属于 B A 木B 火C 土D 水E 金9 下列各项 属五行之木者 A A 胆B 小肠C 胃D 大肠E 膀胱10 大肠 在五行属于 D A木B 火C 土D 金E水 11 下列各项 属五行之火者 B A 目B 舌C 口D 鼻E耳12 耳 在五行属于 E A 木B 火C 土D 金E 水13 下列各项 属五行之土者为 C A 筋B 脉C 肉D 皮毛E 骨14 皮毛 在五行属于 D A 木B 火C 土D 金E 水15 下列各项 属于五行之水者 E A 怒B 喜C 悲D 思E 恐16 五志之怒 在五行属 A A 木B 火C 土D 金E 水18 五季之冬 在五行属 E A 木B 火C 土D 金E 水19 下列各项 属五行之火者 B A 风B 暑C 湿D 燥E 寒20 五气之湿 在五行属 C A 木B 火C 土D 金E 水 21 下列各项 属于五行之火者为 B A 青B赤C 黄D 白E 黑22 五色之青 在五行属 A A 木B 火C 土D 金E 水23 下列各项 属五行之火者 B A 酸B 苦C 甘D 辛E 咸55 五脏与五志 心在志为 A A 喜B 怒C 思D 忧E 恐61下列各项 属于阴的是 A A 腹部B 背部C 上半身D 四肢外侧E 体表65五味中金的特性是 D A 曲直B 炎上C 稼穑D 从革E 润下66下列各项 具有稼穑特性者为 C A 木B 火C 土D 金E 水67五味之甘 在五行属 C A 木B 火C 土D 金E 水68下列各项 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A A 火和土B 火和金C 火和水D 金和木E 木和土69下列各项 属于相克关系的是 A A 水和土B 木和火C 火和土D 土和金E 金和水 70下列各项 属于所胜与所不胜关系的是 A A 心与肺B 心与脾C 心与肝D 肝与肾E 肺与肾71按五行生克规律 肝之所不胜是 A A 肺B 心C 脾D 肺E 小肠72按五行乘侮规律 肺之所侮者是 A A 心B 肝C 脾D 肾E 胃73下列各项 不符合五行相生规律的是 E A 心为脾之母B 脾为心之子C 脾为肺之母D 肺为脾之子E 肾为肺之母75水不涵木 属于 A A 母病及子B 子盗母气C 相克D 相乘E 反侮113 下列属阴的属性是 D A 向上的B 温暖的C 向外的D 下降的E 无形的114 以昼夜分阴阳 前半夜为 D A 阴中之阳B 阳中之阴C 阳中之阳D 阴中之阴E 以上都不是115 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B A 阳虚则寒B 重阴必阳C 寒者热之D 阴损及阳E 阴盛则阳病118 五行中木的 所不胜 是 D A 水B 木C 土D 金E 火119 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D A 木与土B 火与金C 水与土D 水与金E 火与水 120 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 A 曲直B 炎上C 从革D 稼穑E 润下121 五行中所胜是指 C A 生我者B 我生者C 我克者D 克我者E 我侮者144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D A 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 四诊八钢和辨证论治C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E 以上都不是145 属于 阳中之阳 的时间是 A A 上午B 中午C 下午D 前半夜E 以上都不是146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D A 寒与热B 上与下C 动与静D 邪与正E 以上都不是148 在窍为目 的是 A A 肝B 心C 肺D 肾E 脾3 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说明了 C A 阴阳的普遍性B 阴阳的关联性C 阴阳的相对性D 阴阳的斗争性E 阴阳的统一性74下列各项 不符合五行相克规律的是 C A 心为肾之所胜B 肝为脾之所不胜C 肺为心之所不胜D 肺为心之所胜E 肾为心之所不胜116 阳胜则阴病 用下列哪种理论解释为宜 D A 阴阳相互消长B 阴阳相互转化C 阴阳互根互用D 阴阳相互制约E 阴阳相互交感 简答 论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有四个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恒动观念 防护结合 1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机体自身整体性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1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 人与环境有密切联系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 人与社会关系密切 2 辨证论治 辨证是根据病史 四诊所收集到的所有资料 通过比较 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 性质 病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 最后概括判断为何证 论证是根据辨证的结果 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 恒动观念 健康与疾病都是运动着的 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着的 要摒弃一切一成不变 静止 僵化的观点 建立动态观察 用不断变化的眼光审视生命活动中的一切现象 4 防护结合 未病先防 在疾病发生之前 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防止疾病的发生 固护人体正气 防止病邪侵入是护理预防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 既病防变 是指疾病既然发生 应力求早诊断 早治疗 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书18页 1 阴阳对立制约 2 阴阳相互依存 3 阴阳消长平衡 4 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上下 内外各组织结构之间 以及每一组织结构本身 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功能属于阳 物质属于阴 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是阴阳双方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 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阴阳是互根 互用 互相制约消长的 阴阳失调则导致疾病的发生 人体的正气与病邪皆可分为阴阳两个方面 可以用阴阳失调 偏盛偏衰 来概括疾病的病理变化 阳盛则热 阴盛则寒 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 是中医学的病机总纲 4 用于疾病的诊断 因疾病的发生机理在于阴阳失调 所以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 才能执简驭繁 抓住本质 5 用于疾病的治疗 治疗的原则是调整阴阳 泻其有余 补其不足 促使阴阳恢复平衡 6 指导养生保健 主张顺应四时 必须适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 即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冬病夏治 夏病冬养 五行的各自特性 1 木的特性 木曰曲直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 升发 条达 舒畅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木2 火的特性 火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