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十字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书 一一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设计如下十字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夹具设计 二二 原始数据和技术要求原始数据和技术要求 生产类型 成批生产 三三 设计内容与要求设计内容与要求 1 毛坯图 1 张 a4 幅面 2 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十字头 及所有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 套 3 设计说明书 1 份 四四 进度安排进度安排 序号 内容 时间 天 1 领取设计任务书 熟悉资料 搜集设计资料 1 2 分析零件图及加工要求 0 5 3 选择毛坯的种类及制造方法 确定毛坯尺寸 绘 制毛坯图 1 4 选择加工方法 拟订工艺路线 2 5 进行工序设计和工艺计算 4 6 编写课程 设计说明书 1 5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工艺设计说明书工艺设计说明书 4 1 零件图工艺性分析 4 1 1 零件结构功用分析 4 1 2 零件图纸分析 4 1 3 主要技术条件 4 2 毛坯选择 4 2 1 毛坯类型 4 2 2 毛坯余量确定 5 2 3 毛坯 零件合图草图 5 3 机械工艺路线确定 5 3 1 定位基准的选择 5 3 2 加工顺序的安排 6 3 3 加工阶段的划分说明 6 3 4 加工工序简图 6 4 主要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确定 7 5 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 7 6 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 8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夹具设计说明书夹具设计说明书 14 4 m6 的螺纹孔夹具的螺纹孔夹具 14 2 2 镗床夹具设计 20 上偏差为 0 023 下偏差为 0 的销孔 16 2 3 扩扩 20 上偏差为上偏差为 0 018 下偏差为下偏差为 0 孔夹具 孔夹具 21 2 4 精车外圆夹具的设计精车外圆夹具的设计 85 上偏差为上偏差为 0 05 下偏差为下偏差为 0 15 24 2 5 夹紧装置设计 35 35 2 5 夹紧装置设计 35 35 的方孔 的方孔 26 2 5 1 定位基准的选择 26 2 5 2 定位元件的设计 26 2 5 3 定位误差分析 27 2 5 4 铣削力与夹紧力计算 27 2 5 5 夹具体槽形与对刀装置设计 27 2 5 6 夹紧装置及夹具体设计 30 3 2 7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30 第五部分 第五部分 设计体设计体会 31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32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工艺设计说明书工艺设计说明书 1 零件图工艺性分析 1 1 零件结构功用分析 十字头零件是机械中常见的一种零件 它的应用范围很广 由于 它们功用的不同 该类零件的结构和尺寸有着很大的差异 但结构上 仍有共同特点 零件的主要表面为精度要求较高的孔 零件由内孔 外圆 端平等表面构成 1 2 零件图纸分析 由零件图可知 该零件形状较为复杂 外形尺寸不大 可以采 用铸造毛坯 由于该零件的两个 20 孔要求较高 它的表面质量直 接影响工作状态 通常对其尺寸要求较高 一般为 it5 it7 加工时 两 20 孔的同轴度应该控制在 0 01mm 85 外圆的尺寸它直接影响 孔在空间的位置 加工时可以将其加工精度降低 通过装配来提高精 度 1 3 主要技术条件 1 孔径精度 两 20 孔的孔径的尺寸误差和形状误差会造的配合不 良 因此对孔的要求较高 其孔的尺寸公差为 it7 2 主要平面的精度 由于 85 外圆接影响联接时的接触刚度 并且加 工过程中常作为定位基面 则会影响孔的加工精度 因此须规定其加 工要求 2 毛坯选择 2 1 毛坯类型 考虑到十字头工作时的作用 要求材料要有很高的强度 并且 该零件结构较为复杂 故选用铸造毛坯材料为 ht200 2 2 毛坯余量确定 由书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资料表 1 2 10 查得毛坯加工余量为 2 毛坯尺 寸偏差由表 1 2 2 查得为 1 4 2 3 毛坯 零件合图草图 3 机械工艺路线确定 3 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 1 1 精基准的选择 选择十字头底面与两 85 外圆作定位基准 因 为 85 外圆柱面 及底面是装配结合面 且十字头底面又是空间位 置的设计基准 故选择十字头底面与外圆作定位基准 符合基准重合 原则且装夹误差小 3 1 2 粗基准的选择 以十字头上端面和十字头支撑外圆定位加工出 精基准 3 2 加工顺序的安排 十字头零件主要由孔和平面构成与箱体类零件大体相同 加工 顺序为先面后孔 这样可以用加工好的平面定位再来加工孔 因为轴 承座孔的精度要求较高 加工难度大 先加工好平面 再以平面为精 基准加工孔 这样即能为孔的加工提供稳定可靠的精基准 同时可以 使孔的加工余量较为均匀 3 3 加工阶段的划分说明 加工阶段分为 粗加工阶段 半精加工阶段 精加工阶段 3 4 加工工序简图 1 铸 铸造 清理 2 热处理 时效 3 粗车 85 外圆 4 粗铣上顶面 5 粗 精铣底平面 6 钻 攻 4 m6 螺纹孔 7 扩 20 孔 9 铣十字头 10 粗镗 65 内孔 11 粗镗 半精镗 精镗 2 20 内孔 12 挖 2 24 环槽 13 精车 85 外圆 14 去毛刺 15 终检 4 主要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确定 85 工艺路线 基本尺寸 工序余量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 铸 90 5 5 5 90 5 1 4 粗车 87 3 5 12 5 it11 87 0 13 0 半精车 85 5 1 5 6 3 it9 85 5 0 062 0 精车 85 0 5 1 6 it7 85 020 0 041 0 20 工艺路线 基本尺寸 工序余量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 铸 14 6 14 1 4 粗镗 17 3 6 3 it11 17 13 0 0 半精镗 19 5 2 5 3 2 it9 19 5 062 0 0 精镗床 20 0 5 1 6 it7 20 0 01 5 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 所用的设备有 ca6140 x62w t618 z4012 检验台 钳 工台 夹具有 镗 2 20 孔专用夹具 车床专用夹具 钻 2 m6 底孔专用夹 具 扩 20 孔专用夹具 刀具有 90 度车刀 硬质合金铣刀 平板锉 开式自锁夹紧镗刀 5 钻头 m6 丝锥 20 钻头 圆锉刀 量具有 游标卡尺 专用塞规 6 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 粗车 半精车 精车时 t1 t 辅 t2 t 机 t3 t 工 t4 t 休 挖 24 环形槽 ap 2 由表 5 3 1 得 f 0 4m r 由表 5 3 20 得 v 90m r 则 n 220 x90 40 495 r mm 工时定额 由表 3 3 3 得 操作机床时间为 0 02 0 04 0 03 0 07 0 06 0 02 0 01 0 02 0 03 0 04 0 64 min 由表 3 3 4 得 测量工件时间为 0 08 0 08 0 16 min t1 0 64 0 16 0 8 min 由表 5 4 1 得机动时间为 t2 0 05 0 02 0 03 0 1 m r t 基 lz nfap 0 2 min 则 t 总 t1 t2 t 基 2 26 min 粗车 85 外圆时 ap 2 由表 3 1 得 f 0 5 m r 由表 5 3 20 得 v 82 m r 则 n 318x82 85 307 m r 工时定额 由表 3 3 3 得 操作机床时间为 0 02 0 04 0 03 0 07 0 06 0 02 0 01 0 02 0 03 0 04 0 64 min 由表 3 3 4 得 测量工件时间为 0 08 0 08 0 16 min t1 0 64 0 16 0 8 min 由表 5 4 1 得机动时间为 t2 0 05 0 02 0 03 0 1 m r t 基 lz nfap 0 167 min 则 t 总 t1 t2 t 基 0 347 min 半精车 85 外圆时 车刀刀杆尺寸 bxh 取 16x25 ap 1 由表 3 1 得 f 0 4 m r 由表 5 3 20 得 v 100 m r 则 n 318x100 85 374 m r 工时定额 由表 3 3 3 得 操作机床时间为 0 02 0 04 0 03 0 07 0 06 0 02 0 01 0 02 0 03 0 04 0 64 min 由表 3 3 4 得 测量工件时间为 0 08 0 08 0 16 min t1 0 64 0 16 0 8 min 由表 5 4 1 得机动时间为 t2 0 05 0 02 0 03 0 1 m r t 基 lz nfap 0 34 min 则 t 总 t1 t2 t 基 0 52 min 精车 85 外圆时 车刀刀杆尺寸 bxh 取 16x25 ap 0 5 由表 3 1 得 f 0 3 m r 由表 5 3 20 得 v 107 m r 则 n 318x107 85 400 m r 工时定额 由表 3 3 3 得 操作机床时间为 0 02 0 04 0 03 0 07 0 06 0 02 0 01 0 02 0 03 0 04 0 64 min 由表 3 3 4 得 测量工件时间为 0 08 0 08 0 16 min t1 0 64 0 16 0 8 min 由表 5 4 1 得机动时间为 t2 0 05 0 02 0 03 0 1 m r t 基 lz nfap 0 857 min 则 t 总 t1 t2 t 基 1 75 min 铣 85 上顶面时 切削用量 ap 3 5 由表 6 3 2 得 f 0 2 m r 由表 6 3 21 得 v 120 m r 则 n 318v d 318 x120 85 449 m r 工时定额 由表 6 4 1 得 t2 lw lf fxn 1 45 min 由表 3 3 7 得 操作机床时间为 0 83 min 由表 3 3 8 得 测量工件时间为 0 14 min t1 2 27min t3 51min t4 15min t 基 lz nfap 0 5 min 则 t 总 t1 t2 t 基 68 7min 钻 2 m6 底孔 2 5 孔时 切削用量 ap 3 5 由表 7 3 1 得 f 0 36 m r 由表 7 3 11 得 v 13 m r 则 n 318v d 318 x13 5 826 m r 工时定额 t2 lw lf fxn 0 1 min 由表 3 3 9 得 装夹工件时间为 0 17min 由表 3 3 10 得 松开卸下工件时间为 0 15min 由表 3 3 12 得 测量工件时间为 0 04min t1 0 76 min t3 47 min t4 15 min 则 t 总 t1 t2 t 基 62 9min 粗铣 半精铣 85 底平面时 粗铣时 切削用量 ap 2 5 由表 6 3 2 得 f 0 2 m r 由表 6 3 21 硬质合金铣刀铣削灰铸铁时 v 120 m r 则 n 318v d 763 2m r 工时定额 由表 6 4 1 得 t2 lw lf vf 2 63 min 精铣时 切削用量 ap 1 由表 6 3 2 得 f 0 12 m r 由表 6 3 21 硬质合金铣刀铣削灰铸铁时 v 150 m r 则 n 318v d 561m r 工时定额 由表 6 4 1 得 t2 lw lf vf 3 5 min 由表 3 3 7 得 操作时间为 0 83min 由表 3 3 8 得 测量工件时间为 0 14min t1 2 27 min t3 51 min t4 15 min 则 t 总 t1 t2 t 基 80 53min 粗镗 17 内孔 半精镗 精镗 20 内孔时 粗镗时 切削用量 ap 3 由表 8 2 1 得 f 0 5 m r v 80 m r 则 n 318v d 1496 5m r 工时定额 t2 lw lf vf 0 03 min 半精镗时 切削用量 ap 2 5 由表 6 3 2 得 f 0 2m r v 100m r 则 n 318v d 1630 7m r 工时定额 t2 lw lf vf 0 04min 精镗时 切削用量 ap 0 5 由表 6 3 2 得 f 0 15m r v 80m r 则 n 318v d 1590m r 工时定额 t2 lw lf vf 0 07min 由表 3 3 1 得 装夹工件时间为 0 42min 由表 3 3 2 得 松开卸下工件时间为 0 12min 由表 3 3 3 得 操作机床时间为 0 02 0 04 0 03 0 07 0 06 0 02 0 01 0 02 0 03 0 04 0 64 min 由表 3 3 4 得 测量工件时间为 0 16min t1 1 34 min t3 56min t4 15 min 则 t 总 t1 t2 t 基 72 62min 攻 m6 螺纹孔时 切削用量 ap 2 5 由表 7 3 1 得 f 0 27 m r 由表 7 3 11 得 v 15 m r 则 n 318v 5 318 x15 5 954m r 工时定额 t2 lw lf fxn 1 5 min 由表 3 3 9 得 装夹工件时间为 0 04min 由表 3 3 10 得 松开卸下工件时间为 0 05min 由表 3 3 11 得 操作机床时间为 0 32 min t1 0 43 min t3 47 min t4 15 min 则 t 总 t1 t2 t 基 62 73min 扩 20 孔时 切削用量 ap 2 5 由表 7 3 1 得 f 0 27 m r 由表 7 3 11 得 v 15 m r 则 n 318v d 318 x15 20 238 5m r 工时定额 t2 lw lf fxn 1min 由表 3 3 9 得 装夹工件时间为 0 04min 由表 3 3 10 得 松开卸下工件时间为 0 05min 由表 3 3 11 得 操作机床时间为 0 32 min t1 0 43 min t3 47 min t4 15 min 则 t 总 t1 t2 t 基 62 63min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夹具设计说明书 夹具设计说明书 4 m6 的螺纹孔夹具的螺纹孔夹具 工序尺寸精度分析 由工序图可知此工序的加工精度要求不高 具体加工要求如下 钻 2 m6 底孔 无其它技术要求 该工序在摇臂 钻床上加工 零件属成批量生产 定位方案确定 根据该工件的加工 要求可知该工序必须限制工件五个自由度 即 x 移动 x 转动 y 转 动 y 移动 z 转动 但为了方便的控制刀具的走刀位置 还应限制 z 移动 因而工件的六个自由度都被限制 由分析可知要使定位基准 与设计基准重合 选 85 外圆 底平面作为定位基准 以 85 外圆 端面定位限制移动 具体结构如下 1 选择定位元件 由于本工序的定位面是 85 外圆 底平面 所以夹具上相应的定 位元件选为一个定位孔和两个平面 定位误差分析计算 分析计算孔 的深度尺寸 7 的定位误差 用 85 外圆表面定位 工件定位面是外 圆表面 定位元件的定位工作面是 85 外圆面 定位基准是外圆母 线 当工件外圆直径发生变化时其中心线在定位孔内左右移动 定位 误差计算如下 jb 1 2t d 1 2x0 021 0 0105 db 1 2 d d min 0 021 0 015 0 023 2 0 0295 dw jb db 0 04 t 3 所以满足要求 夹紧方案及元件确定 1 计算切削力及所需加紧力 工件在加工时所受的力有加紧力 j 切削力 f 和工件重力 g 三者作 用方向一至 由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 1 2 7 得切削力的计算公式 fx 667ds 7 0 kp 667x7x700 7 0 x650 726 1083n 实际所需加紧力与计算加紧力之间的关系为 f kfx k 由表 1 2 2 查得为 1 15 1 15fx 1245 45n 2 设计钻套 连接元件及夹具体 钻模板 由于此工件是成批量生产 固选用 gb2264 80 可换钻套 选用 活动式钻模板 根据钻床 t 型槽的宽度 决定选用 gb2206 80 宽度 b 14 公 差带为 h6 的 a 型两个定位键来确定夹具在机床上的位置 夹具体选用灰铸铁的铸造夹具体 并在夹具体底部两端设计出供 t 型槽用螺栓紧固夹具用的 u 型槽耳座 2 2 镗床夹具设计 20 上偏差为 0 023 下偏差为 0 的销孔 镗床夹具又称镗模它主要用于加工相体 支架等工件上的单孔 或孔系 镗模不仅广泛用于一般镗床和镗孔组合机床上也可以用在一 般车床 铣床和摇臂钻床上 加工有较高精度要求的孔或孔系 镗床 夹具 除具有定位元件 加紧机构和夹具体等基本部分外 还有引导 刀具的镗套 而且还像钻套布置在钻模板上一样 镗套也按照被加工 孔或孔系的坐标位置 布置在一个或几个专用的镗孔的位置精度和孔 的几何形状精度 因此 镗套 镗模支架和镗杆是镗床夹具的特有元 件 根据基准面重合的原则 选定底面定位基准 限制三个自由度 工序孔限制三个自由度 实现定位 由于定位基准是经过加工过的光 平面 故定位元件等用夹具体把两个定位元件联成一体 工件放在上 面 使重力与加紧方向一致 本夹具属于单支承前引导的镗床夹具 本就加以说明介绍 单支承前引导的镗床夹具 既镗套位于被加工孔的前方 介于工件与 机床主轴之间 主要用于加工 d3 6 6 8 8 20 20 25 25 32 32 40 40 50 50 b d 0 5 d 1 d 2 d 3 d 4 d 5 d 5 b 1 2 3 3 3 4 5 b1 2 3 4 5 5 6 8 14 计算定位误差 由于孔定位有旋转角度误差 a 使加工尺寸产生定位 误差 1 d 和 2 d 应考虑较大值对加工尺寸的影响 两个方向上的偏 转其值相同 因此 只对一个方向偏转误差进行计算 mm l tg x x a 0000628 0 215 2 007 0 01 0 0 01 0 2 max 2 max 1 mm l tg x x x x l a 630 112 017 0 01 0 01 0 215 33 33 2 33 max 2 max 1 max 1 max 1 1 mm l l 37 102 630 112 215 215 1 2 式中l1 中心线与圆柱销中心线交点至左端面的距离 l2 中心线与圆柱销中心线交点至右端面的距离 由于转角误差很小 不计工件左右端面的旋转对定位误差的影响 故 mm tg a d l 014 0 0000628 0 630 112 2 2 1 1 mm tg a d l 013 0 0000628 0 37 102 2 2 2 2 较大的定位误差 1 d 尚小于工件公差的三分之一 133 0 4 0 3 1 此方 案可取 2 定位销高度的计算 确定定位销高度时 要注意防止卡住现象 当安装比较笨重的工 件时 不太可能将工件托平后同时装入定位销 而是将工件一边支在 夹具支承面上 逐渐套入两销 这时 如定位销高度选择不当 将使 工件卡在定位销边缘上而装不进去 避免产生卡住的最大高度 h max 可按下列计算 定位装置为一面两销 定位销的最大工作高度为 mm d d d l x h 379 6 01 0 19 2 19 19 5 0 33 2 5 0 min max 为了装卸工件方便 可使圆柱销低于 3 5mm 结论 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 使我能够对书本的知识做进一步 的了解与学习 对资料的查询与合理的应用做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次 进行工件的工艺路线分析 工艺卡的制定 工艺过程的分析 镗钻夹 具的设计与分析 对我们在大学期间所学的课程进行了实际的应用与 综合的学习 2 3 扩扩 20 上偏差为上偏差为 0 018 下偏差为下偏差为 0 孔夹具孔夹具 设计任务 设计在成批生产条件下 在专用立式钻床上扩 20孔的钻床夹具 1 20 可一次扩削保证 该孔在轴线方向的设计基准是以钻套的中心 线的 设计基准是以外圆与另一端面 2 定位基准的选择 工序结合面是已加工过的平面 且又是本工序要加工的孔的设计基 准 按照基准重合原则选择它作为定位基准是比较恰当的 因此 选 择结合面与外圆作为定位比较合理 3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刀具 麻花钻 dw 20mm 则 f 9 81 54 5ap 0 9 af 0 74 ae 1 0 zd0 1 0 fz 切削手册 查表得 d0 20mm ae 195 af 0 2 ap 9 5mm fz 1 06 所以 f 9 81 54 5 2 5 0 9 0 2 0 74 192 20 1 06 20 79401n 查表可得 铣削水平分力 垂直分力 轴向力与圆周分力的比值 fl fe 0 8 fv fe 0 6 fx fe 0 53 故 fl 0 8 fe 0 8 79401 63521n fv 0 6 fe 0 6 79401 47640n fx 0 53 fe 0 53 79401 42082n 在计算切削力时 必须考虑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 k k1k2k3k4 式中 k1 基本安全系数 2 5 k2 加工性质系数 1 1 k3 刀具钝化系数 1 1 k2 断续切削系数 1 1 则 f k fh 2 5 1 1 1 1 1 1 63521 211366n 选用螺旋 板夹紧机构 故夹紧力 fn 1 2 f f 为夹具定位面及夹紧面上的摩擦系数 f 0 25 则 n 0 5 211366 0 25 52841n 4 操作的简要说明 在设计夹具时 为降低成本 可选用手动螺钉夹紧 本道工序 的钻床夹具就是选择了手动螺旋 板夹紧机构 由于本工序是粗加 工 切削力比较大 为夹紧工件 势必要求工人在夹紧工件时更加吃 力 增加了劳动强度 因此应设法降低切削力 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提 高毛坯的制造精度 使最大切削深度降低 以降低切削力 夹具上装 有对刀块 可使夹具在一批零件的加工之前很好地对刀 与塞尺配合 使用 5 工序精度分析 在夹具设计中 当结构方案确定后 应对所设计的夹具进行精度 分析和误差计算 影响设计尺寸的各项误差分析 1 重合 故产生定位误差 w d 定位尺寸公差 i 02mm 在加工尺寸 方向上的投影 的方向与加工方向是一致的 所以 b j 0 2mm 因为 平面定位 所以 0 y j 故 mm b j w d 2 0 2 垂直度所引起的夹具安装误差 对工序尺寸的影响均小 既 a 可 以忽略不计 面到钻套座孔之间的距离公差 按工件相应尺寸公差的 五分之一 mm 02 0 通常不超过 0 005mm 偏移 t mm h s b h t x xs 0795 0 2 30 5 25 30 053 0 2 2 用概率法相加总误差为 mm at 089137 0 0795 0 005 0 04 0 2 2 2 098137mm 0 2mm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 所设计的夹具能满足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2 4 精车外圆精车外圆夹具的设计夹具的设计 85 上偏差为上偏差为 0 05 下偏差为下偏差为 0 15 问题的提出 夹具的种类很多 有通用夹具 专用夹具和组合夹具等 本夹 具是用来车削粗车和半精车轴的外圆 由于本零件比较特殊 为了使 定位误差为零 我们设计基准为轴顶尖位置 作为主要的基准 在 刀具方面我们选用硬质合金车刀刀具加工 确定定位方案 设计定位元件 工件上的加工为车削轴的外圆 故应按完全定位设计夹具 并 力求遵守基准重合原则 以减少定位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所以根 据轴本身的加工特点来选择定位的方式 我们选择用两边的顶尖夹 紧 来实现定位加工 夹紧力计算 计算夹紧力时 通常将夹具和工件看成是一个刚性系统 本工序在车 削加工过程中切削力为圆周切削分力 因此 在计算夹紧力时可以不 计算径向切削分力和轴向切削分力 为保证夹紧可靠 应将理论夹紧 力乘上安全系数作为工件加工时所需要的夹紧力 即 k p w z k 即 k w w k 其中 6 5 4 3 2 1 0 k k k k k k k k 查 机床夹具 设计手册 表 1 2 1 得 5 1 0 k 2 1 1 k 2 k 1 15 0 1 3 k 3 1 4 k 0 1 5 k 0 1 6 k 所以 k 2 691 查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表 1 2 7 得 表 1 2 8 得 15 0 75 0 2943 v ts p z 其中 rp p p p mp p k k k k k k 查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表 1 2 1 得 96 0 736 n b mo k 17 1 p k 7 1 p k 0 1 p k 0 1 rp k 所 以 k 1 9 所 以 1404 8 66 4 0 5 0 2973 15 0 75 0 z p 因此 实际所需要的夹紧力为 2 3778 691 2 1404 mm n w k 由于两端是顶尖装夹 左顶尖直接装夹在机床尾座上 右顶尖 装夹在机床主轴上 所以加紧力是满足要求的 绘制夹具总体图如下 当上述各种元件的结构和布置确定之后 也就基本上决定了夹具 体和夹具整体结构的型式 绘图时先用双点划线 细线 绘出工件 然后在各个定位面绘制出定 位元件和夹紧机构 就形成了夹具体 并按要求标注夹具有关的尺寸 公差和技术要求 2 52 5 夹紧装置设计 35 夹紧装置设计 35 35 35 的方孔 的方孔 本夹具主要用来铣十字头方孔 由于加工本道工序的工序简图可 知 铣十字头方孔时 粗糙度要求 6 3 a rm 十字头上平面与下平 面有平行度要求 并与工艺孔轴线分别垂直度的要求 本道工序是对 十字头方孔进行加工 因此在本道工序加工时 主要应考虑提高劳动 生产率 降低劳动强度 同时应保证加工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2 5 1 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工艺孔的轴线所在平面有垂直度的要求 从定位和 夹紧的角度来看 本工序中 定位基准是下平面与外圆 设计基准也 是要求保证方孔应与上 下两平面的垂直度要求 定位基准与设计基 准重合 不需要重新计算上下平面的垂直度 便可保证垂直度的要求 在本工序只需保证下平面放平就行 保证下平面与两定位板正确贴合 就行了 为了提高加工效率 现决定用两把铣刀垂直的方孔面同时进行粗精铣 加工 同时进行采用手动夹紧 2 5 2 定位元件的设计 本工序选用的定位基准为外圆与平面定位 所以相应的夹具上的 定位元件应是一面与 v 型 因此进行定位元件的设计主要是对 v 型和 压头进行设计 2 5 3 定位误差分析 本夹具选用的定位元件为一面与 v 型块定位 不存在定位误差 可见这种定位方案是可行的 2 5 4 铣削力与夹紧力计算 本夹具是在铣床上使用的 用于定位压头螺钉的不但起到定位 用 还用于夹紧 为了保证工件在加工工程中不产生振动 必须对压 头施加一定的夹紧力 由计算公式 fj fsl d0tg 1 2 r tg 2 式 3 2 fj 沿螺旋轴线作用的夹紧力 fs 作用在六角螺母 l 作用力的力臂 mm d0 螺纹中径 mm 螺纹升角 1 螺纹副的当量摩擦 2 螺杆 或螺母 端部与工件 或压块 的摩擦角 r 螺杆 或螺母 端部与工件 或压块 的当量摩擦半径 根据参考文献 6 其回归方程为 fj ktts 其中 fj 螺栓夹紧力 n kt 力矩系数 cm 1 ts 作用在螺母上的力矩 n cm fj 5 2000 10000n 2 5 5 夹具体槽形与对刀装置设计 定向键安装在夹具底面的纵向槽中 一般使用两个 其距离尽可 能布置的远些 通过定向键与铣床工作台 u 形槽的配合 使夹具上定 位元件的工作表面对于工作台的送进方向具有正确的位置 定向键可 承受铣削时产生的扭转力矩 可减轻夹紧夹具的螺栓的负荷 加强夹 具在加工中的稳固性 根据参考文献 11 定向键的结构如图 3 7 所示 图 3 7 定向键 根据参考文献 11 夹具 u 型槽的结构如图 3 8 所示 图 3 8 u 型槽 主要结构尺寸参数如下表 3 5 所示 表 3 5 u 型槽的结构尺寸 螺栓直径d d 1 d l 12 14 30 20 对刀装置由对刀块来实现 用来确定刀具与夹具的相对位置 由于本道工序是完成传动箱体上平面尺寸为 210 315mm 的粗 精铣 加工 所以选用直角对刀块 根据 gb2243 80 直角对到刀块的结构 和尺寸如图 3 9 所示 10 14 7 37 8 25 图 3 9 直角对刀块 塞尺选用平塞尺 其结构如图 3 10 所示 标记 四周倒圆 图 3 10 平塞尺 塞尺尺寸如表 3 6 所示 表 3 6 平塞尺结构尺寸 公称尺寸 h 允差 d c 3 0 006 0 25 2 5 6 夹紧装置及夹具体设计 夹紧装置采用移动的压头来夹紧工件 采用的移动压板的好处就 是加工完成后 可以将压板松开 然后退后一定距离把工件取出 图 3 11 夹具图 夹具体的设计主要考虑零件的形状及将上述各主要元件联成一 个整体 这些主要元件设计好后即可画出夹具的设计装配草图 整个 夹具的结构夹具装配图如上所示 3 2 7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本夹具用于在立式铣床上加工十字头 工件以与此相垂直的下平 面为及其侧面和水平面底为定位基准 在 v 型块与底板实现定位 采 用转动压头夹紧工件 当加工完一边 可松开手柄来加工另一边 如 夹具装配图所示 第五部分 第五部分 设计体设计体会 此次设计是对我们所学课程知识的总结 通过本次设计可以体 现出我们在校期间的学习程度 从而对我们所学专业知识做出有力判 断 从我们拿到零件图纸的第一天开始 我们的老师就详细给我们讲了设 计的步骤 还安排了辅导时间 为我们圆满的完成任务奠定了良好的 基础 我们以前所接触的只是课本上的知识 对机械加工工艺只有侧 面的了解 但是同过这次设计 我们才全方位的懂得了什么是机械设 计 从而更加了解了我们的专业 刚开始设计的时候 总觉的难度很大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 对一 些设计的步骤根本不知道怎么安排 怎么设计 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 了机械设计应注意的条件 让我们先从分析零件图开始 然后在得出 零件技术要求 在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画出毛坯和零件合图 在设计期间 我们第一次接触了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 对我有 了很大提高 遇到不懂的问题时 指导老师们都能细心的帮助我 同 学之间虽然每个人的设计课题不一样 但我们之间还是会经常讨论 互相帮助 不紧学会了知识 而且还锻炼了我们的团队精神 在这次 设计中 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 他们在设计期间为我们的解决了很 多难题 相信我们通过这次设计 一定会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更好的 发挥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蓝恭谦 精密型材校直液压机国内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锻压机 械 1991 4 48 52 2 王汉功 赵文转 修复工程学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1 1 202 3 谭 伟 校 直 工 艺 的 现 状 调 查 渝 州 渝 州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1997 14 1 18 21 4 钦明浩 柯尊忠 张向军等 精密矫直机中轴类零件矫直工艺理论研究 北京 机械工程学报 1997 33 2 48 53 5 崔甫 矫直原理与矫直机械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 6 机械加工工艺辞典编委会 丁年雄主编 机械加工工艺辞典北京 学苑出版 社 1990 7 1 63 7 崔甫 施东成 矫直机压弯量汁算法的探讨 j 冶金设备 1999 8 刘鸿文 主编 材料力学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5 85 9 徐芝纶 编弹性力学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1 12 126 10 成大先 编 机械设计手册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11 崔甫 矫直理论与参数计算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 12 19 12 丁曙光 精校机自动检测系统中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j 机械科学与技 13 张利平 液压气动系统设计手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6 14 张君安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m 北京 兵器工业出版社 1997 15 makhnenko v i shekera v m hortunatova n n shkatov a s ershov yayuko the efficiency of pulsed loading in the straightening of thin walled welded structures by the electrohvdrauiic pulsed method automatic welding vo1 33 no 5 7 一 ii may 1980 16 蔡春源 主编 机电液设计手册 中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17 冯奇斌 吕国强 精密校直机微机检测系统的研究 北京 机械工艺 师 2000 9 36 37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产品名称 十字头 零件名称 十字头 共 1 页 第 1 页 材 料 牌 号 ht200 毛 坯 种 类 铸铁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件数 每 台 件 数 备 注 工 序 号 工 名 序 称 工 序 内 容 车 间 工 段 设 备 工 艺 装 备 备注 1 铸造 铸造 清理 2 热处理 时效 3 车 粗车 85 外圆保证尺寸 88 0 10 ca6140 专用夹具 游标卡尺 车刀 4 铣 粗铣 85 顶面 x62w 游标卡尺 硬质合金铣刀 5 铣 粗 精铣底平面 x62w 游标卡尺 硬质合金铣刀 6 钻 攻 钻 攻 4 m6 螺纹孔 z4012 专用夹具 5 钻头 m6 丝锥 7 扩 扩 20 孔 z4012 专用夹具 游标卡尺 20 钻头 8 铣 铣十字头 x62w 硬质合金铣刀 游标卡尺 9 镗 粗镗 65 内孔 t618 游标卡尺 开式自锁夹紧镗刀 10 镗 粗镗 半精镗 精镗 20 内孔 t618 专用夹具 内径千分尺 车刀 11 车 挖 2 24 环槽 ca6140 专用夹具 内径千分尺 车刀 12 车 精车 85 外圆 ca6140 专用夹具 游标卡尺 车刀 13 去毛刺 去各部分锐边毛刺 钳工台 平板锉 14 终检 终检 检验台上 15 16 设 计 日 期 校 对 日期 审 核 日期 标准化 日期 会 签 日期 韩永锋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名称 十字头 零件名称 十字头 共 12 页 第 1 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 料 牌 号 1 粗车 ht200 毛 坯 种 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 台 件 数 铸造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车床 ca6140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专用夹具 工序工时 分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准终 单件 4 517 82 07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切削深度 工步工时 工步 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r min m min mm r mm 进给次数 机动 辅助 1 安装 专用夹具 0 0 0 0 2 粗车 85 外圆 保证尺寸如图 专用夹具 游标卡尺 90 度车刀 268 59 1 0 2 5 1 0 52 1 26 设 计 日 期 校 对 日期 审 核 日期 标准化 日期 会 签 日期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名称 十字头 零件名称 十字头 共 12 页 第 2 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 料 牌 号 2 铣 85 上平面 ht 200 毛 坯 种 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 台 件 数 铸造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铣床 x62w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工序工时 分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准终 单件 1 45 68 7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切削深度 工步工时 工步 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r min m min mm r mm 进给次数 机动 辅助 1 安装 大平面 0 0 0 0 2 铣 85 上平面 大平面 游标卡尺 硬质合金铣刀 1272 120 0 2 3 5 1 1 45 2 27 设 计 日 期 校 对 日期 审 核 日期 标准化 日期 会 签 日期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名称 十字头 零件名称 十字头 共 12 页 第 3 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 料 牌 号 3 铣 85 下平面 ht200 毛 坯 种 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 台 件 数 铸造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铣床床 x62w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粗铣下面夹具 工序工时 分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准终 单件 0 8 62 9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切削深度 工步工时 工步 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r min m min mm r mm 进给次数 机动 辅助 1 安装 一面两孔定位 0 0 0 0 2 粗铣 精铣 80 下平面保证如图 硬质合金铣刀 游标卡尺 954 150 0 12 3 5 2 3 5 2 27 设 计 日 期 校 对 日期 审 核 日期 标准化 日期 会 签 日期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名称 十字头 零件名称 十字头 共 12 页 第 4 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 料 牌 号 4 钻孔 攻丝 ht200 毛 坯 种 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 台 件 数 铸造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立式钻床 z4120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粗铣 n 面夹具 工序工时 分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准终 单件 8 80 53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切削深度 工步工时 工步 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r min m min mm r mm 进给次数 机动 辅助 1 安装 v 形块 压板 0 0 0 0 2 钻 2 5 孔 v 形块 压板 5 钻头 681 4 15 0 27 3 5 1 0 4 1 34 3 攻 2 m6 螺纹孔 m6 丝锥 90 85 2 0 2 1 0 4 1 34 设 计 日 期 校 对 日期 审 核 日期 标准化 日期 会 签 日期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名称 十字头 零件名称 十字头 共 12 页 第 5 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 料 牌 号 5 扩孔 ht 200 毛 坯 种 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 台 件 数 铸造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立式钻床 z4120 1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一面两孔夹具 工序工时 分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准终 单件 2 56 72 62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切削深度 工步工时 工步 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r min m min mm r mm 进给次数 机动 辅助 1 安装 专用夹具 0 0 0 0 2 扩孔 20 20 扩孔钻 397 5 15 0 27 2 5 1 0 2 1 34 设 计 日 期 校 对 日期 审 核 日期 标准化 日期 会 签 日期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名称 十字头 零件名称 十字头 共 12 页 第 6 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 料 牌 号 6 钻孔 攻丝 ht200 毛 坯 种 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 台 件 数 铸造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铣床 x62w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工序工时 分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准终 单件 2 51 62 73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切削深度 工步工时 工步 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r min m min mm r mm 进给次数 机动 辅助 1 安装 0 0 0 0 2 粗铣 35x35 的平面保证如图 硬质合金铣刀 游标卡尺 954 150 0 12 3 5 2 3 5 2 27 设 计 日 期 校 对 日期 审 核 日期 标准化 日期 会 签 日期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名称 十字头 零件名称 十字头 共 12 页 第 7 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 料 牌 号 7 镗孔 ht200 毛 坯 种 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 台 件 数 铸造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镗床 t618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工序工时 分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准终 单件 3 1 63 93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切削深度 工步工时 工步 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r min m min mm r mm 进给次数 机动 辅助 1 安装 v 形块 0 0 0 0 2 镗 65 孔 游标卡尺 开式自锁夹紧镗刀 1272 100 0 2 2 5 1 0 08 1 34 设 计 日 期 校 对 日期 审 核 日期 标准化 日期 会 签 日期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名称 十字头 零件名称 十字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物学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 工业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小学师德考试试题及答案
- 自来水厂工程建设工程方案
- 广州办公室租赁合同
- 工业燃气管网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摩托车轮毂新建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2025年中级技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水资源保护田地租赁合同书(含节水灌溉技术)
- 离婚协议书中关于房产过户与税费承担的范本
- 三年个人成长路线图: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
- 子宫动脉栓塞护理查房
- 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与预警机制
- 大气道狭窄的护理查房
- 粮油品质检验与分析(第二版) 课件全套 第0-10章 绪论、粮食的理化特性与品质变化-粮油卫生检验
- ZZ002 植物嫁接赛项正式赛卷(有答案)完整版包括所有附件-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
- 足球《踢墙式二过一》课件
- 电表抄表记录表
- 软装报价单模板
- 水的饱和蒸汽压与温度对应表
- 科研诚信问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