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羟基-α-氨甲酰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pdf_第1页
α-羟基-α-氨甲酰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pdf_第2页
α-羟基-α-氨甲酰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pdf_第3页
α-羟基-α-氨甲酰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pdf_第4页
α-羟基-α-氨甲酰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2卷 第 5期 2 0 1 5年5月 应 用 化 学 C HI NES E J 0URN AL 0 F AP P L I E D CHE MI S T RY Vo 1 3 2 I s s 5 Ma v 2 01 5 羟基一 氨 甲酰基 酰胺 类化 合物 的合成新方 法 陈晓娟 张文俊 陈建新 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山西 临汾 0 4 1 0 0 4 摘要N 二甲氨酰基三甲基硅烷与一系列 羰基酰胺在无水无氧 1 0 5 的条件下反应 较高产率地合 成了 一 羟基一 一 氨甲酰基酰胺类化合物或 一 三甲基硅氧基一 氨甲酰基酰胺衍生物 其结构用元 素分析 H N MR C N MR和 I R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 通过研究反应机理和影响反应的因素发现 在 一 羰基上连 的烃基的空间位阻是该加成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而电子效应则影响反应的速率 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关键词氨甲酰基硅烷 o r 一 羰基酰胺 o r 一 羟基一 o 氨甲酰基酰胺 加成反应 中图分类号 0 6 2 1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0 5 1 8 2 0 1 5 0 5 05 4 7 05 D O I 1 0 1 1 9 4 4 j i s s n 1 0 O 0 05 1 8 2 0 1 5 0 5 1 4 0 3 0 1 氨 甲酰基硅烷作为一种氨酰化试剂被广泛地进行了研究 它能与亚胺盐和亚胺反应合成 氨基酰 胺 与酰卤反应合成 羰基酰胺 还可与 卤代芳烃 卤代烯烃 卤苄进行碳碳 间的交叉偶联反应合 成酰胺 引 氨 甲酰基硅烷与羰基反应合成 一 羟基酰胺的研究较少 如果用其与 羰基酰胺反应合 成 羟基一 氨 甲酰基酰胺将无疑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 羟基酰胺和 O 羟基一 O t 一 氨 甲酰基 酰胺应用广泛 不仅在有机合成中是重要的合成 中间体 而且在药物化学 中是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试 剂 j 其现代合成方法之一是用氨酰基锂在醛或酮的羰基碳上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引人氨酰基 的方法 直接合成 1 4 1 5 此方法有其 明显 的缺 陷 即试剂难 保证 稳定性 反 应产生 自缩 合 以及试剂 的强 碱 性 另一合成方法是通过异腈的三或四组份偶联反应来实现 这种方法必须在强酸或 L e w is酸 存在下才能完成 蚴 并且产物有毒性异腈 的残留 适用范围受到限制 因此利用氨甲酰基硅烷来合成 O 羟基酰胺和 O 一 羟基 氨甲酰基酰胺的方法在有机合成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文献 报道 甲 基一 一 甲氧甲基氨酰基三甲基硅烷与醛发生反应可生成 一 三甲基硅氧基酰胺 我们研究发现它难与酮发 生反应 与 O t 羰基酰胺不反应 然而 在研究 二甲氨酰基三 甲基硅烷与酰氯的反应中 在一些例子 中观察到 O L 一 三甲基硅氧基 一 氨 甲酰基酰胺的生成 J 于是开展 了 一 二甲氨酰基三甲基硅烷与 O t 一 羰 基酰胺 的反应研究 结果反应能顺利地发生 成功地合成了一 系列 一 羟基一 一 氨 甲酰基酰胺衍生物 见 S ch e m e 1 I I O S i Me I I O H l M e 3 S i 人 R N 号 N N 一 丌 r 0 O K 6 K 6 1 2 3 4 S ch e me 1 S y n t h e s is o f 一 h y d r o x y 一 一 ca r b a mo y l a mid e f r o m ca r b a mo y l s il a n e 1 a n d k e t o a mid e s 2 1 实验部分 1 1 仪器和试剂 B r u k e r A V 6 0 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 瑞士布鲁克公司 T MS为内标 I MP A C T 4 1 0型傅里 叶红外光谱 仪 美 国尼高力公司 K B r 压片 E A 1 1 0 8型 四元素分析仪 意大利卡劳尔 巴公 司 WP 2型熔点测定 仪 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 温度未经校正 2 0 1 4 0 9 0 1 收稿 2 0 1 4 1 0 2 0 修回 2 0 1 4 1 2 1 7接受 山西省留学回国人员基金 c y 7 1 3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2 0 1 2 o l 1 O 4 6 9 和 山西师范大学基金 S D 2 0 1 4 C X X M 5 3 资助项目 通讯联系人 陈建新 教授 T e l 0 3 5 7 2 0 5 1 1 9 2 E m a i l j j x x cc2 0 0 2 y a h o o co m 研究方向 有机合成 仿生有机合成和有机硅化学 5 4 8 应 用 化 学 第 3 2卷 所有试剂为分析纯试剂 液体试剂需重蒸后使用 o L 羰基酰胺和氨 甲酰基硅烷参照文献 5 2 1 报 道方法制备 三甲基氯硅烷 二异丙胺 正丁基锂 N 二 甲基 甲酰胺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甲苯需加钠后 加热回流 直到二苯 甲酮变蓝即可使用 反应过程 由 T L C硅胶预制板跟踪检查 1 2 N N N N 四甲基 丙基 羟基丙二酰胺 4 a 的合成 在一只带有聚 四氟乙烯真空塞 的 S ch l e n k 管 中 加入微型搅拌子 减压下用火焰烧烤后 反复充 A r 气 在 A r 气保 护下 向其加入 5 1 2 m g 0 3 6 mm o o 一 羰基酰胺 2 a和 1 mL无水 甲苯 在 0 冷却 2 0 m in 后 搅拌下加入 6 2 3 mg O 4 3 m mo N N 二 甲氨酰基三甲基硅烷 1 再加入 1 mL无水 甲苯 然 后室温搅拌 3 0 rai n 加热到 1 0 5 恒温反应 T L C跟踪反应 7 6 h后完成反应 减压浓缩 硅胶柱色谱分 离 丙酮 V 石油醚 1 3洗脱 得 5 9 2 mg淡黄色固体 4 a 产率 7 6 m p 8 2 8 4 H N MR 6 0 0 MH z C D C 1 8 5 0 2 S 1 H O H 3 0 3 S 6 H 2 N C H3 2 9 7 s 6 H 2 N C H3 1 9 9 t J 8 4 H z 2 H C H2 1 2 5 in J 8 4 H z J 7 2 H z 2 H C H 2 0 9 4 t J 7 2 H z 3 H C C H3 C N MR 1 5 1 MHz C D C 1 1 7 0 9 7 7 6 3 8 4 3 7 4 3 7 1 1 6 2 1 4 3 I R K B r o e m 3 4 8 0 1 7 2 0 8 5 0 元 素分析cl 1H 2 0 N 2 0 3 实测值 理论值 C 5 5 6 9 5 5 5 3 H 9 4 8 9 3 2 N 1 2 7 3 1 2 9 5 按同样操作分别合成化合物4 b 4 f 3 g 3 i 4 j 和 4 k 一 四甲基 O t一 异丙基 一 羟基丙 二酰胺 4 b 产率 6 9 1 m p 6 6 6 8 H N M R 6 0 0 MH z C D C 1 8 4 9 9 S 1 H O H 3 O 1 s 1 2 H 4 N C H 2 6 9 m J 6 6 H z 1 H C H 0 8 9 d J 6 6 H z 6 H 2 C C H 3 C N M R 1 5 1 MH z C D C 1 3 8 1 7 0 5 8 0 9 3 7 8 3 7 4 3 2 2 1 7 2 I R K B r o e m 3 5 0 3 1 6 6 5 1 4 3 8 1 3 7 0 1 1 3 4 元 素分 析 c1 o H2 0 N 2 0 3 实 测值 理论 值 C 5 5 4 3 5 5 5 3 H 9 2 3 9 3 2 N 1 2 8 8 1 2 9 5 一 四甲基一 O L 一 环 己基一 O 一 羟基 丙 二酰 胺 4 d 产 率 8 0 1 m p 1 0 0 1 0 1 c H N MR 6 0 0 MH z C D C I 3 6 5 0 3 S 1 H O H 3 0 2 S 1 2 H 4 N C H 3 2 3 6 I l l 1 H C H 1 7 6 in 2 H C H 2 1 6 4 1 1 3 1T I 8 H 4 C H2 C N MR 1 5 1 MH z C D C 1 3 8 1 7 0 4 8 1 1 4 2 3 3 7 8 3 7 4 2 7 1 2 6 6 2 6 4 I R K B r o r e ra 3 4 9 0 1 7 0 1 1 3 6 1 8 6 1 e m 元素分析 C 13 H 2 4 N 2 0 3 实测值 理论值 C 6 0 91 H 9 44 N 1 0 9 3 f o u n d C 6 0 7 5 H 9 1 6 N 1 0 78 一 四甲基一 一 苯基 O L 一 羟基丙二酰胺 4 e 产率 8 6 m p 1 0 0 1 0 2 o C H N MR 6 0 0 MH z C D C 1 3 6 7 4 0 7 3 l m 5 H C 6 H 5 6 6 0 S 1 H O H 3 0 8 s 6 H 2 N C H 2 8 4 s 6 H 2 N C H C N MR 1 5 1 MH z C D C I 3 1 7 0 5 1 3 9 5 1 2 8 6 1 2 8 3 1 2 7 3 8 2 0 3 8 9 3 7 7 I R K B r o e m 3 4 7 5 1 6 5 8 1 4 7 0 6 8 5 元 素分 析 C 1 3 H 8 N 2 0 3 实 测值 理论值 c 6 2 6 3 6 2 3 8 H 7 2 1 7 2 5 N 1 1 4 2 1 1 2 0 J7 7 一 四甲基一 O 一 邻 氯苯 基一 羟 基丙二 酰胺 4 f 产率 8 0 9 m p 1 3 3 1 3 4 o C H N M R 6 0 0 MH z C D C I 3 7 4 5 7 2 7 in 4 H C 6 H 4 6 4 3 s 1 H O H 3 0 8 s 6 H 2 N C H 2 8 7 S 6 H 2 N C H 3 C N MR 1 5 l MH z C D C 1 3 6 1 7 0 1 1 3 6 5 1 3 4 1 1 3 2 0 1 2 9 9 1 2 9 5 1 2 6 9 8 2 3 3 9 0 3 7 8 I R K B r o e m 3 4 6 9 1 6 1 5 1 4 0 0 1 1 2 5 8 0 6 元素分析C l 3 H 17 N 2 0 3 C 1 实测值 理论值 C 5 4 6 3 5 4 8 4 H 5 9 9 6 0 2 N 9 6 3 9 8 4 一 四甲基一 O l 一 对硝基苯基一 O 三 甲基硅 氧基丙二酰胺 3 g 产率 8 5 m p 1 3 9 1 4 0 H N MR 6 0 0 M Hz C D C 1 3 6 8 2 3 7 5 7 q 4 I I C 6 H 4 3 0 6 s 6 H 2 N C t t 3 2 9 8 s 6 H 2 N C H 0 0 5 s 9 H Me 3 S i C N MR 1 5 1 MH z C D C I 3 6 1 6 9 1 1 4 7 5 1 4 6 6 1 2 9 6 1 2 2 7 8 5 3 3 7 9 3 7 4 2 0 I R K B r o e m 1 6 3 0 1 5 0 3 1 1 5 0 6 2 3 元素分析c16 H 2 5 N 3 O 5 S i实测值 理论值 C 5 2 3 3 5 2 3 0 H 6 8 2 6 8 6 N 1 1 2 9 1 1 4 3 一 四甲基一 O 一 间甲氧基苯基一 一 三甲基硅氧基丙二酰胺 3 h 产率 9 5 mp 1 3 5 1 3 6 H N MR 6 0 0 MHz C D C I 3 6 7 2 7 6 8 7 m 4 H C 6 H 4 3 8 2 s 3 H O C H3 3 O 5 s 6 H 2 N C H 2 9 4 s 6 H 2 N C H3 0 0 5 s 9 H Me 3 S i C N MR 1 5 1 MHz C D C 1 3 6 1 7 0 4 1 5 9 8 1 4 1 0 1 2 9 4 1 1 9 6 1 1 3 7 1 1 3 1 8 1 8 5 5 3 3 9 0 3 7 7 1 9 5 I R K B r o e m 1 6 2 0 1 3 5 0 1 1 2 0 5 5 0 元 素分析 第 5期 陈晓娟等 羟基一 O t 一 氨甲酰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 5 4 9 c 1 7 H2 8 N 2 O 4 S i实测值 理论值 C 5 7 7 2 5 7 9 2 H 8 1 5 8 0 1 N 7 9 8 7 9 5 四甲基一 O t 一 对 甲苯基一 一 三 甲基硅氧基丙二 酰胺 3 i 产率 8 5 6 m p 1 3 0 1 3 1 H N MR 6 0 0 MHz C D C 1 3 7 2 1 7 1 5 q 4 H C 6 H4 3 0 5 S 6 H 2 N C H3 2 9 3 S 6 H 2 N C H 3 2 3 7 S 3 H C H3 0 O 1 S 9 H Me 3 S i C N MR 1 5 1 MHz C D C 1 3 1 7 0 7 1 3 8 2 1 3 6 5 1 2 9 2 1 2 7 1 8 1 8 3 9 0 3 7 6 2 1 2 2 0 I R K B r o r cm 1 6 0 5 1 4 0 8 1 1 3 2 7 8 5 cm 元 素 分 析 c 1 7 H2 8 N 2 O 3 S i实测值 理论值 C 6 0 6 5 6 O 6 8 H 8 4 5 8 3 9 N 8 1 O 8 3 2 一 四甲基一 O t 一 苯 乙烯 基一 O t 一 羟基丙 二酰 胺 4 j 产 率 7 0 4 mp 1 2 8 1 2 9 H N MR 6 0 0 MH z C D C 1 3 7 5 7 7 3 2 m 5 H C 6 H5 6 9 6 d 1 H 一C H 6 6 4 d 1 H 一C H 5 5 4 S 1 H O H 3 O 7 S 6 H 2 N C H 3 3 0 4 S 6 H 2 N C H3 C N MR 1 5 1 MHz C D C 1 3 1 9 1 1 1 4 4 2 1 3 3 4 1 3 2 4 1 2 9 1 1 2 8 8 1 2 3 4 7 7 4 3 7 2 3 4 4 I R K B r q cm 3 4 8 5 1 6 5 6 1 4 3 2 1 2 5 0 9 9 4 7 2 8 元素分析c l 5 H 2 0 N 2 0 3 C 6 5 3 5 6 5 2 0 H 7 5 2 7 2 9 N 1 0 0 3 1 0 1 4 一 四甲基一 O 一 2 呋喃基 一 O t 一 羟基 丙二酰胺 4 k 产率 8 0 mp 1 0 7 1 0 8 o C H N MR 6 0 0 M Hz C D C 1 3 7 4 2 d 1 H F u l 5 一 H 6 4 7 i n 1 H F u r y l 4一 H 6 4 0 d 1 H F u r y l 3 一 H 6 1 1 b r S 1 H O H 3 0 6 S 6 H 2 N C H3 2 9 3 S 6 H 2 N C H 3 C N MR 1 5 1 MH z C D C 1 3 6 1 6 8 5 1 5 1 8 1 4 2 5 1 1 0 8 1 0 9 3 7 7 3 3 7 8 3 7 6 I R K B r o cm 3 4 8 6 1 6 8 5 1 4 1 3 7 5 8 元素分析c 1 Hl 6 N 2 0 4 实 测值 理论值 C 5 4 7 6 5 4 9 9 H 6 9 8 6 7 1 N 1 1 4 0 1 1 6 6 2 结果与讨论 2 1 亲核加成反应和影响因素 氨 甲酰基硅烷 1具有较弱的亲核性 可进攻 O t 一 羰基酰胺 2中正电性较强 的 一 羰基碳原子 在碳氧 双键上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把氨酰基直接引入到分子中生成 O 羟基 O t 一 氨 甲酰基酰胺 反应中通过改变 羰基酰胺 2的结构 考察了不同的空间位 阻和不同的电子效应对反应 的影响 发现空间位阻是影响反 应的主要因素 首先用含脂肪烃基 的 一 羰基酰胺 表 1 e n t r ie s 1 4 进行反应 发现随着脂肪烃基 的位 阻增加 反应完成 的时间增加 反应 的产率降低 连有正丙基的 2 a需 7 6 h完成反应 产率 7 6 而连有 异丙基的 2 b需 6 d才能完成反应 产率 6 9 1 连有叔丁基的 O t 羰基酰胺 2 c 由于位阻太大不与氨 甲酰 基硅烷 1反应 其次采用含有芳基的 羰基酰胺 表 1 e n t r ie s 5 9 进行反应 并在芳基上变换给出不 同电子效应的取代基考察对反应的影响 发现苯环上连有不同的取代基对反应产率的影响不大 而对反 应速率有所影响 连有吸电子基取代基时 由于增加了羰基碳的正电性 使得反应速率加快 化合物2 f 2 g 2 h 连有推电子基取代基时 化合物2 i 则正好相反 而这一作用主要与取代基的诱导效应有关 化 合物2 f 和2 g 连有氯和硝基 具有较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 反应时间均比化合物2 e 短 化合物2 f 的氯处 于邻位 化合物2 g的硝基处于对位 诱导效应化合物2 f 大于2 g 反应时间化合物2 f 比2 g 短 化合物 2 h 表 1 羰基酰胺2与氨甲酰基硅烷 1反应合成 羟基 氨甲酰基酰胺 4 或3 T a b l e 1 1g Hy d r o x y a ca r b a mo y l a mi d e s 4 o r 3 f r o m Ke t o a mid e s 2 a n d ca r b a mo y l s fl a n e 1 a I s o l a t e d y ie l d b a s e d o N a k e t o a mid e s 5 5 0 应 用 化 学 第 3 2卷 虽然连有具较强给电子作用的甲氧基 但其诱导效应仍是吸电子作用 并位于 间位 反应 时间反而较短 与化合物 2 e比 接近化合物 2 f 化合物 2 i的对位 甲基有推电子作用 使反应时间增加 化合物 2 j 是 具有不饱和羰基结构的 羰基酰胺 与氨甲酰基硅烷 1发生反应后发现 只进行 1 2加成反应 没有出 现 1 4加成产物 反应时间比苯环直接连在羰基上的化合物 2 e要短 也证 明空间位 阻减小反应速率加 快 化合物 2 k是含有富电子呋喃环的结构 它也能与氨甲酰基硅烷 1发生反应 得到较高产率 的产物 但反应时间比含苯环的各反应物都长 其电子效应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上述是一致的 在反应产物 中 只有化合物 3 g 3 h 3 i是含有三 甲基硅氧基 的酰胺衍生物 而其余 的都是含羟基 的酰胺衍生物 这是 由 于这几个化合物较稳定 在分离过程中没有被水解 而其它化合物在分离过程中 受溶剂中微量水的作 用发生水解生成了羟基 2 2反应 机理 根据反应过程和产物结构 同时结合文献 2 2 推测加成反应的可能机理见 S ch e m e 2 氨 甲酰基硅 烷 1在 O t 羰基酰胺的羰基诱导下 可重排成亲核卡宾 A的形式 它的一对孤对 电子可进攻 O t 一 羰基酰 胺 2的 一 羰基碳原子 使得碳氧双键打开生成中间体 B 而 中间体 B不稳定 发生硅基 团从一个氧原子 向另一个氧负离子的转移 产生稳定的羰基 生成中间体 3 中间体3在水的作用下水解 生成产物 4 o l l M S i Y NM e2 t M e si O NM e 2 A 0 0 0 0 一M 人 一 H2 0 N OSiM e 3 OH S ch e me 2 P r o p o s e d me ch a n is m f o r t h e r e a ct io n o f ca r b a mo y l s il a n e 1 a n d k e t o a mid e s 2 3 结论 研究发现了 二 甲基氨 甲酰基三甲基硅烷 1与 羰基酰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直接制备 O t 一 羟 基一 O 一 氨甲酰基酰胺衍生物的合成新方法 反应在 中性条件下一步完成 反应温和 操作简单 原料稳 定 不使用催化剂 并具有较高的产率 可操作性较强 故该方法具有重要 的合成价值 该方法是合成叔 酰胺 的方法 还可扩展到合成仲酰胺和伯酰胺 并且可尝试不对称合成方法 反应所需 的氨 甲酰基硅烷 可以较高产率地合成 后续 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参考文献 l 1 C h e n J X C u n i co R F O 一 D i me t h y l a m i n o a m id e s f r o m a C a r b a m o y l s i l a n e a n d I m in iu m S a l t s J T e t r a h e d r o n L e t t 2 0 0 2 4 3 4 7 8 5 9 5 8 5 9 7 2 C h e n J X C u n i co R F O t A m i n o a mi d e s f r o m a C a r b a mo y l s il a n e a n d A l d e h y d e i m in e s J T e t r a h e d r o n L e t t 2 0 0 3 4 4 4 3 8 0 25 8 02 7 1 3 C h e n J X P a n d e y R K C u n ico R F D ia s t e r e o s e l e ct i v it y o f O 一 A mi n o a m id e s f r o m C a r b a mo y l s i l a n e s a n d A l d e h y d e im i n e s J T e t r a h e d r o n A s y m mm e t r y 2 0 0 5 1 6 5 9 4 1 9 4 7 4 G U O We n y a n C H E N J ia n x i n A N e w Me t h o d f o r S y n t h e s iz in g 一 A m i n o a mi d e C o m p o u n d s J C h i n e s e J A p p l C h e m 2 0 1 3 3 O 1 0 1 1 1 4 1 1 1 9 i n C h in e s e 郭文彦 陈建新 一 氨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 J 应用化学 2 0 1 3 3 0 1 0 1 1 1 4 1 1 1 9 5 C h e n J X C u n ico R F S y n t h e s i s o f O 一 K e t o a mi d e s f r o m a C a r b a mo y l s i l a n e a n d A ci d C h l o rid e s J J O r g C h e m 2 0 0 4 6 9 1 6 5 5 0 9 5 5 1 1 6 C u n i co R F Ma i t y B C D ir e ct C a r b a mo y l a t i o n o f A r y l H a l id e s J O r g L e t t 2 0 0 2 4 2 4 4 3 5 7 4 3 5 9 7 C u n ico R F Ma i t y B C D ir e ct C a r b a mo y l a t i o n o f A r k e n y l H a l i d e s J O r g L e t t 2 0 0 3 5 2 6 4 9 4 7 4 9 4 9 8 C u n ico R F P a n d e y R K P a l l a d i u m C a t al y z e d S y n t h e s i s o f I m i n o a m i d e s f r o m I m id o y l C h l o rid e s a n d a C a r b a m o y l s i l a n e J J O r g C h e m 2 0 0 5 7 0 1 3 5 3 4 4 5 3 4 6 9 C u n i co R F P a n d e y R K P a l l a d iu m C a t al y z e d C o n v e io n o f B e n z y l ic a n d A l l y l i c H a l id e s i n t o O 一 A r y l a n d 一 U n s a t u r a t e d T e r t ia r y A mi d e s b y t h e U s e o f a C a r b a mo y l s il a n e J J O r g C h e m 2 0 0 5 7 0 2 2 9 0 4 8 9 0 5 0 一 M 第 5期 陈晓娟等 o r 一 羟基 一 氨甲酰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 5 5 l 1 0 C u n i co R F 一 S il o x y a m id e s f r o m a C a r b a m o y l s i l a n e a n d C a r b o n y l C o m p o u n d s J T e t r a h e d r o n L e t t 2 0 0 2 4 3 3 3 5 5 3 58 1 1 M e ri n o O S a n t o y o B M Mo n t ie l L E e t a 1 V e r s a t i l e S y n t h e s i s o f Q u a t e r n a r y 1 3 O x a z o l i d in e 2 4 d i o n e s a n d T h e ir U s e i n t h e P r e p a r a t io n o f 一 H y d r o x y a mi d e s J T e t r a h e d r o n L e t t 2 0 1 0 5 1 2 9 3 7 3 8 3 7 4 2 1 2 S h t e in b e r g L Y C a t a l y s is o f t h e R e a ct i o n o f 4 一 N i t r o b e n z o ic A cid w it h A mm o n ia J R u s s J A p p l C h e m 2 0 0 9 8 2 4 6 1 9 62 3 1 3 K u d u k S D C h a n g R K D ip a r d o R M e t a 1 B r a d y k i n in B l R e ce p t o r A n t a g o n is t s A n H y d r o x y a m id e w i t h a n I mp r o v e d Me t a b o l i s m P r o fil e J B io o r g Me d C h e m L e t t 2 0 0 8 1 8 8 5 1 0 7 5 1 1 0 1 4 S ch o l l k o p f U B e ck h a u s H H y d r o x y ca r b o x a m id e s fr o m N N B i s me t h o x y m e t h y 1 ca r b a m o y l l i t h i u m J A n g e w C h e m I n t Ed 1 9 76 1 5 2 93 1 5 R a mo n D J Y u s M C a r b a mo y l a n d T h i o ca r b a m o y l l i t h iu m A N e w R o u t e b y N a p h t h a l e n e ca t a l y s e d C h l o rin e 1 i t h i u m E x ch a n g e J T e t r a h e d r o n L e t t 1 9 9 3 3 4 3 9 7 1 1 5 7 1 1 8 1 6 N u d e l m a n N S L in a r e s G E G N e w I n s i g h t s i n t o t h e C h e m is t r y o f L it h i u m C a r b a mo y l s C h a r a ct e riz a t io n o f a n A d d u ct R 2 N C O C L i O L i N R 2 J JO r g C h e m 2 0 0 0 6 5 6 1 6 2 9 1 6 3 5 1 7 B a n ff L R i v a R P a s s e r in i R e a ct i o n J O r g R e a ct 2 0 0 5 6 5 1 1 3 5 1 8 D o ml in g A U g i I Mu l t i co mp o n e n t R e a ct io n s w i t h I s o cy a n i d e s J A n g e w C h e m I n t E d 2 0 0 0 3 9 3 1 6 8 3 2 1 0 1 9 Y u e T Wa n g M X Wa n g D X e t a 1 B r e n t e d A ci d C a t a l y z e d E n a n t io s e l e ct i v e T h r e e co m p o n e n t R e a ct io n I n v o l v in g t h e A d d it io n o f I s o cy a n i d e s t o I m in e s J A n g e w C h e m l n t E d 2 0 0 9 4 8 6 7 1 7 6 7 2 1 2 0 Y u e T Wa n g M X Wa n g D X e t a 1 C a t a l y t i c A s y mm e t ri c P a s s e r i n i t y p e R e a ct i o n C h i r a l A l u m in u m o r g a n o p h o s p h a t e ca t a l y z e d E n a n t io s e l e ct i v e o A d d it i o n o f I s o cy a n i d e s t o A l d e h y d e s J J O r g C h e m 2 0 0 9 7 4 2 1 8 3 9 6 8 3 9 9 2 1 C u n ico R F C h e n J X O n t 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C a r b a m o y l s i l a n e s J S y n t h C o m mu n 2 0 0 3 3 3 1 1 1 9 6 3 1 9 6 8 2 2 C u n ico R F Mo t t a A R A d d i t i o n o f C a r b a m o y l s i l a n e s t o E l e ct r o p h i l i ca l l y S u b s t it u t e d A l k e n e s P r e p a r a t i o n F u n ct i o n a l i z e d T e r t i a r y A m id e s J O r g L e t t 2 0 0 5 7 5 7 7 1 7 7 4 2 3 C u n ico R F A mi n o o x y ca r b e n e B e h a v io r o f a C ar b a m o y l s i l a n e J T e t r a h e d r o n L e t t 2 0 0 1 4 2 1 6 2 9 3 1 2 9 3 2 No v e l S y nt he s is o f cY Hy d r o x y ca r b a m o y l Amid e Co mp o u nd s C H E N X i a o j u a n Z H A N G We n j u n C H E N J ia n x in C o l l e g e o fC h e m i s t r y a n d Ma t e r i a l S ci e n ce S h a n x i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t y L in f e n S h a n x i 0 4 1 0 0 4 C h i n a Ab s t r act 一 Hy d r o x y ca r b a mo y l a mid e s a r e imp o r t a n t s y n t h e t i c in t e r me d ia t e s a n d a l s o s e r v e a s v a l ua b l e a g e n t s in me d icin a l ch e mis t r y He r e in a n o v e l me t h o d f o r s y n t h e s is o f o L h y dr o x y o t ca r ba mo y l a mi de s wa s de v e l o p e d a n d t he r e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