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瓶车 摩托车 行人交通安全知识公司保卫科2017年3月 目录 一 电动车 摩托车驾驶人必须遵守的规定二 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三 四种赔偿比例四 交通安全倡议 电动车 摩托车驾驶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 遵守交通信号 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规定 服从交通管理人员指挥 二 遵守各行其道的通行规则 在没有划分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的道路上 应当在道路右侧靠边行驶 三 不得双手离把 攀扶其他车辆 借助其他车辆外力或者手中持物 四 不得拖带车辆 不得与其他车辆连接成串行驶 五 通过有隔离设施的路口应按导向标志行驶 通过无隔离设施的路口左转弯时应前后观察 确认安全后再绕路口中心点左转弯 六 在本车道遇障碍物不能正常行驶时 可借用相邻机动车道紧靠右侧绕行 并在绕过障碍物后迅速回到本车车道 七 三轮货车不得搭蓬载人 三轮客车载人不得超过二人 但允许随乘儿童一人 八 自行车 助力自行车 三轮自行车在城市道路上载物高度不得超过驾驶人员双肩 宽度左右两侧各不得超过车把十五厘米 前端不得超过车身 后端不得超出车身五十厘米 三轮货车在城市道路上载物高度从地面算起不得超过二百厘米 宽度左右两侧各不得超过车身十厘米 前端不得超过车身 后端不得超出车身一百厘米 九 在城市道路上行驶 自行车 助力自行车载物重量不得超过四十千克 三轮自行车载物重量不得超过一百千克 三轮货车载物重量不得超过三百千克 十 自行车 助力自行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时不得带人 但装有安全座椅的 允许带学龄前儿童一人 十一 未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在道路上驾驶非机动车 十二 禁止醉酒驾驶摩托车 非机动车车辆 十三 应当在指定地点停放 没有指定停放地点的 应当停放在不影响其他车辆 行人通行的地点 安全意识淡薄事故频繁发生电动自行车的交通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 在非机动车道内逆向行驶 电动自行车走机动车道 闯红灯 行经路口时车速过快等 有些驾驶人认为 电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事故就应该由机动车承担责任 这一理解非常错误 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76条第一款第二项明文规定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 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 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 但是 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 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 法规 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 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也就是说 交通事故是由非机动车违法行为引起的 非机动车驾驶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 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 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非机动车闯红灯的危害性红灯亮时 非机动车越过停车线继续行驶进入路口就构成该违法行为 有些骑车人遇红灯采取推行或饶行的方式过路口也是一种变相的闯红灯行为 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明文规定 红灯亮时不准车辆通行 危害性 其行为不但严重干扰了被放行车辆的正常通行 降低了道路的流通速度 而且对违法人本身也带来了不安全的因素 极易发生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 危害性 形成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局面 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威胁骑车人的生命安全 并影响城市交通的畅通 1 严重扰乱道路交通秩序2 事故率高3 事故后果严重 在处罚啦 闯红灯 闯红灯 岔口逆向 走机动车道 分道路口 2019 12 20 17 可编辑 10 31重大交通事故 2010年10月31日04时30分许 何XX驾驶皖A04XX号搅拌车 沿金寨路由北向南行驶到十五里河附近时 因忽视行车安全 与驾驶无号牌电动车同向行驶的盛XX碰撞 致盛XX倒地当场死亡 事故形成原因初查情况 何某驾驶机动车未确保安全行驶是造成事故主要原因 负事故主要责任 盛某驾驶非机动车不在非机动车道行驶是造成事故的次要原因 负事故次要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 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 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 但是 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 行人有过错的 按照下列规定减轻机动车一方责任 非机动车驾驶人 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的 机动车一方承担 的赔偿责任 非机动车驾驶人 行人一方负同等责任的 机动车一方承担 的赔偿责任 非机动车驾驶人 行人一方负主要责任的 机动车一方承担 的赔偿责任 非机动车驾驶人 行人一方负全部责任的 机动车一方承担不超过 的赔偿责任 摘自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第 条 四种赔偿比例 行人交通事故行人是交通事故中的弱者 极易受到伤害 应急要点行人与机动车发生事故后 应立即报警 并记下肇事车辆的车牌号 等候交通警察前来处理 行人被机动车严重撞伤 驾车人应立即拨打122报警 并拨打120或999求助 同时检查伤者的受伤部位 并采取初步的救护措施 如止血 包扎或固定 应注意保持伤者呼吸通畅 如果呼吸和心跳停止 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 行人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 在不能自行协商解决的情况下 应立即报警 遇到撞人后驾车或骑车逃逸的情况 应及时追上肇事者 在受伤的情况下 应求助周围群众拦住肇事者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时 伤者很可能会脊椎骨折 这时千万不要翻动伤者 如果不能判断脊椎是否骨折 也应该按脊椎骨折处理 行人横过马路时 应走人行横道 过街天桥 地下通道 过人行横道时还应先看左后看右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迅速通过 行人不得跨越 倚坐道路隔离设施 不得扒车 强行拦车或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学龄前儿童 精神疾病患者 智力障碍者出行应有人带领 严禁在机动车道上兜售物品 卖报纸 散发小广告等 不要在街上滑旱冰 踢足球等 非机动车交通事故驾驶非机动车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 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 应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 非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行驶 应急要点 1 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事故后 非机动车驾驶人应记下肇事车的车牌号 保护好现场 及时报警 如伤势较重 要记下肇事车的车牌号并报警 求助他人标明现场位置后 及时到医院治疗 2 非机动车之间发生事故后 在无法自行协商解决的情况下 应迅速报警 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如当事人受伤较重 应求助其他人员 立即拨打122报警 并拨打120或999求助 3 非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事故后 应及时了解伤者的伤势 保护好事故现场并报警 如伤者伤势较重 在征得伤者同意的情况下 应迅速求助他人将伤者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4 骑自行车行驶时 不要抢行 猛拐 争道 不要在机动车道内行驶 不要打闹 5 严格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 通过人行横道时 要注意避让行人 停车等信号灯时 不要越过停止线 拐弯时要伸手示意 6 通过铁路道口时 在火车到来前 自觉停在路口停止线或距道口最外侧铁路5米以外处 国家对于电动自行车有相关的技术标准 对于电动自行车的生产 销售 上路行驶以及违法行为的处理都有相应的规定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规定 1 车速不大于20Km h 2 整车质量 重量 不大于50公斤 3 前后轮中心距不大于1200mm 4 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不大于36V 5 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不大于240W 6 具有脚踏骑行功能 7 制动性能 车架 前叉组合件强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 8 限速装置必须固封 不可拆卸 不可调节 9 产品标识标注除国家规定外 还应标明上述相关技术参数 并按规定在电动自行车上刻制编码 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 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 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 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 行人 乘车人 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 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 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 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一 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 机动车礼让斑马线 机动车按序排队通行 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