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固态合金浆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pdf_第1页
半固态合金浆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pdf_第2页
半固态合金浆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pdf_第3页
半固态合金浆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pdf_第4页
半固态合金浆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子超谭建波 半固态合金浆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 1 7 萍 c 冀 哭 翼 c 冀 83 艺技术 吨 f f m 半固态合金浆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 T h eC u r r e n tR e s e a r c hS t a t u so fS e m i s o lid A llo yS lu r r yP r e p a r a t io nT e c h n o lo g y 王子超谭建波 河北科技大学 摘要 半固态加工技术是一种介于液态铸造和固态锻造之间一种特殊的铸造工艺 进而 其集结了两者的优点 摒弃了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并且这种加工工艺可以满足轻量化和环保的 要求 所以近几年来半固态加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然而 进行半固态铸造 成形工艺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制备半固态合金浆料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一些半固 态合金浆料的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半固态成形半固态合金浆料制备技术 A b s t r a c t S e m i s o lid p r o c e s s in gt e c h n o lo g yis ak in do fs p e c ia l c a s t in gt e c h n o lo g yw h ic hb e t w e e n liq u idc a s t in ga n ds o lidf o r g in g a n dt h e n S e m i s o lidp r o c e s s in gt e c h n o lo g yg a t h e r e dt h ea d v a n t a g eo f t h et w oa n da b a n d o n e dt h ed is a d v a n t a g e so ft h e m ina d d it io n T h isp r o c e s sc a nm e e tt h er e q u ir e m e n t so f lig h t w e ig h ta n de n v ir o n m e n t a lp r o t e c t io n S Oinr e c e n ty e a r so fs e m i s o lidp r o c e s s in gt e c h n o lo g yw it hit s u n iq u ea d v a n t a g e so b t a in e dt h er a p idd e v e lo p m e n t H o w e v e r t h ef ir s ta n dm o s tim p o r t a n ts t e po fS e m i s o lidp r o c e s s in gt e c h n o lo g yist op r e p a r et h es e m i s o lid a llo ys lu r r y T h isa r t ic lem a in lyin t r o d u c e sd o m e s t ica n do v e r s e a ss o m et e c h n o lo g ie so ft h ep r e p a r a t io no fs e m i s o lid a llo ys lu r r y K e yw o r d s s e m i s o lidf o r m in g s e m i s o lid a llo ys lu r r yp r e p a r a t iv et e c h n iq u e 1 引言 半固态加工技术 s e m i s o lidm e t a llu r g y 简 称S S M 最初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F le m in g s 教授 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金属成形方 法 J 其基本原理 2 为 将金属合金的温度降低 到固液相线之间 由于合金在凝固时的初生固相是 树枝晶 所以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打碎这种树枝 晶 使凝固生成的固相属于球状或者类球状 然后 直接将合金浆料铸成坯料或者利用常规的成型技术 来实现零件的成形 根据其工艺流程的不同 半固 态铸造成形分为流变铸造成形和触变铸造成形两大 类 流变铸造是指将获得的半固态浆料直接进行铸 造成形 触变成形则是先制备具有半固态组织的坯 料 再将坯料加热到固液相线之间之后进行成形 由于半固态成形的工艺与其他工艺不同 所以其有 成形温度低 节省能源与原料 模具寿命长 加工 成本低 节能环保等优点 随着汽车 航空航天 军工行业 电子电器行 业的迅猛发展 对金属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要求也越 来越高 一些轻合金也在很多的领域逐渐替代了钢 铁产品 与此同时 半固态成形技术的问世 更给 轻合金行业的发展添加了催化剂 半固态成形技术 的运行 首先势必要制备半固态合金 半固态合金 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最后生产出来的铸件质量 可以说如果制备出质量合格的半固态合金 就相当 于铸件的生产过程成功了一半 同时铸件的质量也 将会有很大的保证 因此 本论文对近几年来镁 铝合金半固态合 金浆料的制备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介绍了国内 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并对其发展方 1 8 内燃机与配件 2 0 1 6 年第5 期 向进行了适当的展望 旨在能够为从事该领域的科 技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2 国内外半固态合金制备技术的研 究现状 半固态加工技术起源于美国 中国对这种加工 技术的研究的起步也不晚 2 0 世纪9 0 年代后 中 国的各大研究院和大学也陆续的着手进行了研究 这为半固态成形技术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半固态合金浆料的制备技术在近几年也有 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同时制备出来浆料的质量也越 来越高 2 1 机械搅拌法 李亚庚 毛卫民等人 3o 使用机械搅拌式半固 态流变仪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半固态7 0 7 5 铝合金组 织的影响 机械搅拌法是制备半固态合金浆料的一 种很简单的方法 可行性很高 经过李亚庚等人的 研究得出 对于7 0 7 5 铝合金而言 在搅拌过程中 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 铝合金初生固相的类球状形 貌将越来越明显 越来越圆整 与此同时 晶粒尺 寸也越来越小 起到了细化晶粒的作用 在控制剪 切速率时发现 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 初生固相的 球化行为也越来越明显 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 合 金初生固相的晶粒尺寸将逐渐增大 相貌由枝晶到 蔷薇状再到球状或类球状进行形貌转变 同时还发 现 合金的冷却速度越快 初生的晶粒尺寸越小 形貌为枝晶 冷却速度越慢 尺寸越大 但是形貌 比较圆整 为球状或类球状 R H a g h a y e g h i E J Z o q u i等人 4o 研究了通过 机械搅拌法来制备A 3 5 6 铝合金半固态合金浆料 其主要研究了一些参数对浆料质量的影响 结果显 示 当机械搅拌的剪切强度为7 0 0 r p m 时 并且当 金属液的温度控制在5 9 0 2 的时候 搅拌2 0 m in 这样得到的浆料质量可以达到相应的要求 对于此 合金 研究人员还得到了其合理的热处理参数 即 为了得到比较好的拉伸性能 需要将此合金加热到 5 2 0 保温6 小时 之后在4 0 的水中进行淬火 再在1 6 0 的环境下进行6 小时的时效 此项研究 的主要成果是通过改变球形晶粒的形态和矩阵排列 情况而实现了金属从易脆性向韧性的转变 2 2 电磁搅拌法 穆春祥 赵军峰等人 5o 通过电磁搅拌法制备 了铝合金A 1 2 5 S i半固态合金浆料 A 1 2 5 S i合 金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热膨胀性 但是初晶硅一般 情况下比较粗大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使合金的性能 大大降低 进而限制了合金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 用 所以 穆春祥等人通过控制电磁搅拌的强度 使硅相细化 进而增强A 1 2 5 S i合金的性能 搅 拌强度是由搅拌电压控制的 研究表明 将搅拌电 压控制在1 5 0 v 左右的范围内 可以有效的细化硅 相 提高产品性能 如果超过或低于此电压过多 硅相都将有长大的趋势 此项研究将有助于A l一 2 5 S i合金的开发和利用 为半固态A 1 2 5 S i合金 的成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白月龙 徐俊等人 6 采用环缝式电磁搅拌技术 来制备A 3 5 7 铝合金半固态合金浆料 主要研究了搅 拌功率 搅拌时间和冷却强度对半固态合金浆料组 织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 制浆室的尺寸为q 0 8 0 m m 丰1 6 0 r a m 制浆室的材质为不锈钢 同时 电磁搅 拌采用的是交流感应旋转电磁场搅拌室 搅拌频率 为3 0 H z 制浆室的预热温度控制在2 0 0 C 左右 浇 注温度为6 3 0 C 具体的制浆过程为 先将坯料加热 至7 2 0 c C 再对坯料进行除渣 除气 静滞处理 然 后导人制浆室 进行电磁搅拌 当熔体温度降低到 6 0 0 C 时 关闭搅拌器 进而快速的将熔体放人室温 冷水中淬火 进而得到半同态A 3 5 7 浆料 实验过程 中分析各参数对浆料的影响 相应的结果为 搅拌 功率越大 合金晶粒越细小 圆整 搅拌时间对初 生相d A 1 没有很显著的影响 延长搅拌时间 晶 粒尺寸的变化并不大 但是可以使晶粒的形貌更趋 于圆整 冷却强度对浆料的组织有一定的影响 随 着内部冷却管预热温度的降低 浆料的初生相d A l晶粒尺寸减小 形貌也趋于圆整 B A IY u e lo n g X U J u n 等人 通过大量的实 验得到了利用环形电磁搅拌技术来制备半固态 A 3 5 7 铝合金浆料的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主要针对 的是浇注温度和环形线圈间隙宽度对浆料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低的浇注温度和比较窄的线圈间隙 比较有利于形成I J f l勺球形初生相 并且随着浇注温 度和线圈间隙的减小 晶粒的球状更明显 晶粒更 加细小 通过将这种环形电磁搅拌技术与传统的电 磁搅拌技术相对比 结果显示 通过环形电磁搅拌 技术得到的半固态浆料的球形晶粒更加均匀 外围 几乎不存在树枝状的枝晶结构 刘政 罗浩林等人 8 利用过低过热度浇注法 和电磁搅拌技术相结合来制备A 3 5 6 一C e 铝合金浆 料 进而探索了电磁搅拌频率对半固态初生仅相 王子超谭建波 半固态合金浆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 1 9 形貌和C e 在凝同组织中分布情况的影响 经过一 系列的实验 结果表明在半固态浆料的制备过程 中 搅拌电磁的频率对半同态初生相的形貌以及 C e 的分布影响很大 并且通过实验研究获得了制 备半固态A 3 5 6 一C e 铝合金浆料的合适工艺参数 还得到旋转磁场可以减小溶质原子的扩散激活能的 结论 这有利于溶质原子在固一液界面的扩散 进 而降低了固一液界面前沿溶质原子的富集 使得溶 质原子在铝合金凝固组织中的分布更加均匀 如果 适当的增加搅拌频率 溶质原子的分布将更加 均匀 2 3 超声振动法 邓丛瑶等人9 设计了一套漏斗型双振头功率 超声装置 并利用该装置制备了A 3 5 6 铝合金半固 态浆料 研究了相关的工艺参数对半固态微观组织 的影响规律 经过实验可以得到 漏斗型双振头超 声处理装置对A 3 5 6 铝合金熔体半同态组织有明显 的细化和球化作用 同时探讨了超声效应对半固态 熔体的结晶过程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 分析了浇 注温度 漏斗型夹角的大小 冷却方式等对半固态 浆料和成形组织的影响 在针对此课题所用的设 备 分析了功率超声力学效应 声流效应 热效应 等对半同态组织的影响 还探讨了功率超声对熔体 形核与晶粒长达的影响 此实验为半固态浆料的制 备提供了又一种新的方法 同时也为工业化应用提 供了优良可行的设备 朱泽明 吴树森等人 0 采用间接超声振动的 方法来制备铝合金半固态合金浆料 并且通过可视 化的示踪粒子水模拟实验对浆料制备的机理进行了 相应的探索 通过这种方法制备出了晶粒尺寸细 小 形貌圆整的铝合金半固态浆料 具体的装备示 意图如图l所示 分析实验结果得到 在容器底部 对A 3 5 6 铝合金熔体进行间接的超声振动处理2 0 s 即可得到明显的非枝晶晶粒 作用4 0 s 后则可以获 得形状系数为0 6 平均晶粒直径为7 0 斗m 的半固 态合金浆料 在实验过程中 间接超声振动作用于 金属熔体时 金属液会呈现出明显的超声波作用的 特征 即有明显的空化效应 声流效应和热效应 同时具有高频机械振动的特征 液流搅动作用较 大 凝结于杯壁的固相颗粒剥落 这样使得晶粒的 数量增多 起到了细化品粒的作用 2 4 蛇形通道及絮流通道法 刘志勇 毛卫民等人 采用水冷铜质的蛇形 1 超芦波发牛器2 振幅转换器3 金属液答量杯 4 顶出杆5 气缸6 加热炉 图l 通道来制备半固态A 3 8 0 铝合金浆料 研究了浇注 温度 弯道数量 冷却水的流量对铝合金半固态合 金浆料组织的影响 经过大量的实验表明 随着浇 注温度的降低 初生的d A 1 的尺寸逐渐减小 形状因子逐渐提高 当浇注温度控制在6 1 0 C 时 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半固态合金浆料组织 另一方 面 随着水冷铜质蛇形通道弯道数量的增加 半固 态合金浆料组织中的初生0 I A 1 晶粒更加的细小 均匀 圆整 当冷却水的流量为5 0 0 L h 时 可以 获得初生相细小均匀圆整的半固态合金浆料组织 Z h i y o n gL I U W e i m inM A O W e i p a n W A N G 等人 12 I 通过蛇形通道来制备半固态A 3 8 0 铝合金浆料 同时研究了浇注温度 蛇形弯道数 目 弯道的直径对浆料的影响 结果显示 当浇注 温度控制在6 3 0 6 5 0 之间时 可以得到符合条 件的半固态合金浆料 在相同的情况下 如果增加 弯道的数量或者减小弯道的直径可以起到细化晶粒 的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 熔化的金属液在蛇 形弯道中流过时产生的自我震动也有利于球状浆料 的形成 经过一些理论的学习 得到球状半固态的 形成不仅是由合金熔体形成 同时也由树突和断裂 的枝晶形成 陈正周 任伟钢等人 j 通过水冷紊流通道来 制备A 3 5 6 铝合金半固态合金浆料 主要研究了紊 流叶片对通道内合金熔体径向温度和半固态浆料组 内燃机与配件 2 0 1 6 年第5 期 织的影响 同时分析了球状初生0 A 1 晶粒的形 成机制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 最终得到 在管道内 径较大的直管通道内壁上增加紊流叶片 合金熔体 流过每一个叶片后 径向温差逐渐减小 当浇注温 度为6 5 0 紊流叶片为3 个时 当合金熔体流过 最后一个叶片后 径向温差减小0 2 因为紊 流叶片增大了合金熔体与管壁接触的表面积 使得 初生仅晶核的生成 因此改善了初生晶粒相的形 貌 另外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 在利用此方法制备 半固态合金浆料时 即使在管道内径较大时 也能 得到组织优良的合金浆料 2 5 气泡搅拌法 徐佳 吴国华等人 4 1 研究了气泡搅拌法制备 铝镁合金半固态合金浆料的工艺过程 此方法是一 种高效并且比较经济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原理 为 利用气体来搅拌金属液 通过搅拌过程中产生 的激冷和强烈对流作用来制备晶粒为球状或类球状 的半固态合金浆料 F le m in g 提出了在近液相线结 合激冷以及强烈对流作用可以在凝固开始的几秒内 形成无树枝晶的组织 他认为在金属液凝固初期 激冷作用使得树枝晶在金属液结合处快速形成 在 树枝晶生长的同时 强烈的对流作用不仅有利于枝 晶的破碎 也有利于熔体内温度场的均匀 这将有 利于球状或类球状晶粒的形成 J W a n n a s in 等 人 15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制浆方法 主要 方法为在金属液凝固初期 利用气体搅动金属液 主要示意图如图2 所示 结果表明 在合适的冷却 速率及气体通人速率下 这种方法制备的半固态合 金浆料的质量很高 图2 王文俊 董选普等人 钊研究了铝合金气流搅 拌机械振动复合制浆的技术 主要研究的合金是 Z L l0 1 探究了气流搅拌与机械振动相复合制备半 固态合金浆料的机理 认为在比较强的机械振动 下 熔体过冷形成大量的等轴晶 然后振动对流又 会引起晶粒的运动 最后导致晶粒在各个方向上的 生长都趋于均匀 这就使得形成的晶粒属于球状或 者类球状 实验所用到的主要设备如图3 所示 搅 拌部分主要运用的是石墨搅拌棒 这样更有利于球 化和搅拌气体的进人 实验结果显示 此方法制备 浆料时 金属液的温度控制在液相线以下3 即 可 搅拌后将浆料静置3 m in 比较好 振动时间为 5 m in 时为最优的参数 在允许的条件下 振幅和 频率越大越好 本实验最优的气流速率为2 L m in 这样就可以得到符合条件的半固态合金浆料 芸昙 部俞 升降 部分 嘲圄舻 j 豢尘 i莲鬻 崮3 2 6 脉冲电流法 周全 陈乐平等人1 17 研究了低压脉冲电流下 A Z 9 1 D 半固态合金浆料的制备与形成机理 实验 得出 如果在合金液的液相线以下释放脉冲 一次 枝晶将很难断裂 二次枝晶的断裂需要很长的时 间 如果在液相线以上释放脉冲 将不会析出粗大 的枝晶 同时二次枝晶的断裂将很容易进行 从而 抑制了枝晶晶粒的生长 为球状或类球状晶粒的生 长提供了条件 由于脉冲电流的作用 降低了半固 态合金温度的冷却速度 同时熔体的温度将有强烈 的起伏 初始形核率的提高和枝晶臂的断裂是球状 晶粒形成的重要机理 邱辉等人 8 研究了利用低压脉冲磁场制备A l C u 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半固态合金浆料的工艺 一系列的实验结果显示 由于低压脉冲磁场的引 入 使总的形核半径和自由能变化量减小 从而提 高了形核率 使初生相d A 1 晶粒得到了明显的 细化 在另一方面 由于磁场的作用 使得初生仅 一A l晶粒周围的温度梯度大幅度降低 进而抑制 了树枝晶晶粒的生长 主要的设备如图4 所示 研 究人员还利用此设备制备了A l一4 5 C u 合金 2 0 2 4 王子超谭建波 半固态合金浆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 2 l 铝合金和T iB 2 A 1 4 5 C u 复合材料的半固态坯料 并对这些材料进行了二次加热和触变成形 得到的 实验结果非常可观 I 1 模具2 金属溶液3 线圈4 耐火砖 图4 2 7 倾斜冷却槽法 徐宁 邱锡荣等人 19 研究了利用倾斜管制备 A 3 5 6 半固态合金浆料的工艺过程 主要研究了浇 注温度 输送管转速和倾角 结晶器预热温度等工 艺参数对A 3 5 6 铝合金半固态合金浆料的影响 实 验装备的主要示意图如图5 所示 实验结果得到的 结论是 随着浇注温度的下降 过热度将减小 同 时输送管壁相对冷却能力增强 形核数量将增加 进而晶粒将得到细化 树枝晶的生长受到了限制 晶粒的圆整度增加 但是如果浇注温度过低 熔体 中的晶粒将沿着晶粒生长 这样就使得相邻的晶粒 相互连接 将无法得到半固态合金浆料 输送管转 动的主要作用是扩大合金熔体的有效冷却面积 增 强冷却效果 同时对合金熔体起到搅拌混合的作 用 倾角的大小决定了搅拌混合强度和时间 在合 适的范围内 随着倾角的增大 晶粒的细化程度将 增大 圆整度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若倾角过小 合 金将在输运管里停留的时间过长 将不利于半固态 合金浆料的形成 I 控制系统2 浇注系统3 输送系统4 结晶系统 图5 刘洪军 王扬虎等人 2 0 研究了倾斜板法制备 半固态铝合金A 3 5 6 合金浆料的工艺 主要研究了 浇注温度 金属液流动距离和冷却板倾斜角度等对 半固态合金浆料的影响 主要示意图如图6 所示 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浇注温度的降低 形核率明显 增加 抑制了树枝晶的生长 同时伴随着比较强烈 的对流作用 使得树枝晶向着球状或蔷薇状的形态 生长 但是如果浇注温度过低 就会在板壁上结有 凝固壳 将不易于球状半固态的形成 实验表明合 适的浇注温度大概为6 3 0 6 4 0 冷却板的倾斜 角增大 初生相组织将更加均匀 倾斜角度较小 组织更加细小圆整 同时 这些参数也要相互结 合 比如 浇注温度较高时 冷却板的倾角就要适 当的降低 l t 扳二 上桨3 水 04 采 汉粜爵 名 5 坩埚 图6 韩强 曹志强等人 2 1 利用冷却槽法制备了用 于流变成形的Z A l2 半固态合金浆料 主要从浇注 温度 斜槽长度 斜槽角度对浆料的组织性能演变 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到结 论 当浇注温度为4 6 0 C 斜槽长度为5 0 c m 斜 槽角度为3 0 时 制备出的半固态合金浆料晶粒尺 寸最为细小并且圆整 为最佳的工艺参数 材料的 硬度与晶粒大小成反比 与其圆整度成正比 与普 通的金属型铸件相比 冷却槽法制备出的浆料磨损 量比较小 摩擦系数低且耐磨性好 与此同时 研 究人员又将细化剂法与冷却槽法结合运用 结果显 示 当保温时间均为lh 时 通过冷却槽法制备的 Z A l2 合金浆料球化效果比金属型铸造的Z A l2 合 金试样组织更好 当等温温度均为3 9 0 时 冷却 槽法制备的浆料所需的保温时间短 并且球化效果 更好 具体的斜槽如图7 所示 3结束语 在航空航天技术和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 材料的轻量化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铝 镁 锌合金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半固态成形技术作 翮 恻 内燃机与配件2 0 1 6 年第5 期 1 固定底座 2 升降旋钮 3 出水口 4 激冷 斜槽 5 中间包 6 石墨棒 7 金属液 8 进 水口 9 铜模 1 0 冷却水箱 图7 为2 l世纪最有前途的成形技术之一 其诸多优点 及近净成形的特点完全符合当前的技术和环境要 求 半固态合金浆料的制备作为半固态成形技术中 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将备受关注 但是这些方法中 有的技术还很不成熟 应用范围相对比较狭窄 其 中的一些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精确的工艺方 案和参数还有待确定 高效的设备还需要去开发 所以 后续工作还需要注重理论分析 实验探究 计算机模拟的互相结合 进而得出更加有说服力的 结论 加快半固态成形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F le m in g sMC B e h a v io ro fM e t a lA llo y sint h eS e m is o lid S t a t e M e t a lT r a n s A 1 9 9 1 2 2 A 4 9 5 7 9 8 1 2 罗晓强 李正阳 燕青芝 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的研 究进展 J 新技术新工艺 2 0 1 5 0 6 1 3 5 1 3 7 3 李亚庚 毛卫民 朱文志 杨斌 宋晓俊 机械搅拌 对半固态7 0 7 5 铝合金浆料组织的影响 J 特种铸 造及有色合金 2 0 1 5 0 7 7 1 7 7 1 9 4 R H a g h a y e g h i E J Z o q u i A H a lv a e e M E m a m y A n in v e s t ig a t io no ns e m i s o lid A 1 7 S i一0 3M ga llo yp r o d u c e db ym e c h a n ic a l s t ir r in g J J o u r n a l o fM a t e r ia ls P r o c e s s in gT e c h n o lo g y16 9 2 0 0 5 3 8 2 3 8 7 5 穆春祥 赵军峰 电磁搅拌强度对A I 一2 5 S i组织形貌 影响分析 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 0 1 3 0 2 1 4 7 1 4 8 6 白月龙 徐骏 张志峰 半固态A 3 5 7 铝合金浆料的 新型制备方法 A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2 0 1 0 年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 c 中国机械工程 学会铸造分会 2 0 1 0 8 7 B A IY u e lo n g X UJ u n Z H A N GZ h i f e n g S H IL i k a i A n n u lu se le c t r o m a g n e t ics t ir r in gf o rp r e p a r in gs e m is o l idA 3 5 7a lu m in u ma llo ys lu r r y J T r a n s a c t io n so fN o n f e r r o u sM e t a lsS o c ie t yo fC h in a 2 0 0 9 11 0 4 11 0 9 8 刘政 罗浩林 白光珠 电磁搅拌频率对半固态A 3 5 6 铝合金初生O 相和铈分布的影响 J 中国稀土学 报 2 0 1 5 0 3 3 2 8 3 3 5 9 邓丛瑶 双振头功率超声处理A 3 5 6 半固态浆料组织 演变研究 D 南昌航空大学 2 0 1 4 1 0 朱泽明 吴树森 吕书林 戴维 万里 刘龙飞 间 接超声振动制备A 3 5 6 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的机理 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 0 1 1 0 2 3 2 5 3 3 1 1 1 刘志勇 毛卫民 王伟番 郑志凯 水冷铜质蛇形 通道制备半固态A 3 8 0 铝合金浆料 J 特种铸造及 有色合金 2 0 1 5 0 2 1 3 0 一1 3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