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OAc)2CuI共催化杂环C—H键与芳基溴的直接芳基化反应研究.pdf_第1页
Pd(OAc)2CuI共催化杂环C—H键与芳基溴的直接芳基化反应研究.pdf_第2页
Pd(OAc)2CuI共催化杂环C—H键与芳基溴的直接芳基化反应研究.pdf_第3页
Pd(OAc)2CuI共催化杂环C—H键与芳基溴的直接芳基化反应研究.pdf_第4页
Pd(OAc)2CuI共催化杂环C—H键与芳基溴的直接芳基化反应研究.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 1 卷第 8期 2 0 1 2年 8月 应用化工 Ap p l ie d C h e mica l I n d u s t r y Vo 1 4 1 No 8 Au g 201 2 P d O Ac 2 C u l 共催化 杂环 C H 键与芳基 溴的 直接 芳 基 化 反应 研 究 颜雪明 肖新荣 谭倪 南华 大学 t me院 湖南 衡阳4 2 1 0 0 1 摘要 研究开发了一个实用高效的P d O A e 2 C u I 共催化体系 只需在 1 P d O A c 2 1 0 C u I 0 5 to o l P P h 3 配 体存在下 苯并唑类杂环与各种芳基溴的直接芳基化反应就能够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顺利进行 并得到良好的收 率 关键词 共催化 钯催化 铜催化 中图分类号 T Q 4 2 6 O 6 4 3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3 2 0 6 2 0 1 2 0 8 1 3 3 5 0 5 Th e d ir e ct a r y l a t io n o f b e n z o x a z o l e s wit h a r y l b r o mid e s co ca t a l y z e d b y P d OAc 2 a n d Cu I Y AN Xu e min g XI AO Xin r o n g T AN N C o l l e g e o f C h e m is t r y a n d C h e m i ca l E n g in e e r i n g U n i v e r s it y o f S o u t h C h i n a H e n g y ang 4 2 1 0 0 1 C h i n a A b s t r a ct A p r a ct ica l e ffi cie n t P d O A c 2 C u I co ca t a l y t ic s y s t e m h a s b e e n d e v e l o p e d Wit h o n l y 1 P d O A c 2 1 0 C u I a n d 0 5 m o l o f in e x p e n s iv e P P h 3 a s l i g a n d t h e d ir e ct a r y l a t io n o f b e n z o x a z o l e s w i t h a r y l b r o mid e s co u l d b e p e r f o r me d s mo o t h l y i n mil d co n d i t io n a f f o r d i n g t h e d e s ir e d a r y l a t e d b e n z o x a z o l e s in g o o d y i e l d s Ke y wo r d s co ca t a l y s is p a l l a d iu m ca t a l y s is co p p e r ca t a l y s is 双芳环结构普遍存 于具有生物活性 的天然产 物 化学医药品 农药化学品 以及各种材料 中 芳环 C H键的直接芳基化是形成双芳环结构的新 型 高效方法之一 与传统的过渡金属催化的芳基化 反应不同 该方法不需要采用难以制备的 稳定性差 的有机金属试剂 是直接高效 的直线合成 因而 已 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剖 钯催化芳香杂环 c H键的直接芳基化 通常需要反应活性较强的碘代 苯作为芳基化试剂 9 12 特殊的复杂配体或有机强 碱的条件 J 而且 钯的催化用量也 比较高 通常 需要 1 0 2 0 多 数 情 况 下 还 需 要 1 0 2 5 mo l的 C u I C u O T f 2 cu O A c 2 A g C O 3等作 为添加物 J 各种铜盐便宜易得 但其催化 杂环 C H直接芳基化的能力极其有 限 钯与 铜的有效组合能够顺利催化各种偶联反应 2 J 然 而在杂环 C H直 接芳基化研究 中很 少有文献报 道 最近 H u a n g 钊首次报道 了采用钯 和铜双金属 共催化 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就能够使某些芳香杂 环非常容易地进行直接芳基 化反应 钯和铜催化剂 的用量很低 然而 该体系的最主要的缺点是 钯和 铜都需要预先制备成复杂的配合物才具有催化活 性 因而 该催化体 系的实际应用 的价值受到限制 基于此 我们开展 了钯和铜共催化杂环 C H芳基 化的深入研究 1 实验部分 1 1 试剂与仪器 醋酸钯 纯度 9 9 苯并恶唑 苯并噻唑 一 甲 基苯并咪唑 三苯基磷 各种取代溴苯等试剂均为分 析纯 B r u k e r A R X 一 3 0 0 MH z 型核磁共振仪 C D C I 为 溶剂 1 2 催化合成 在芳环底物 1 1 0 m m o 1 和芳基溴化合物 2 1 2 mm o 1 的甲苯 3 mL 溶液 中 加人 P d O A c 0 0 0 2 2 g 0 0 1 m m o 1 C u 1 0 0 1 9 1 g 0 1 mm o 1 收稿 日期 2 0 1 2 0 5 2 4 修改稿 日期 2 0 1 2 0 6 1 4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资助项目 1 1 C 1 0 8 4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 目 2 0 1 0 F J 3 0 1 4 南华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 2 0 1 2 X Q D 0 0 8 作者简介 颜雪明 1 9 7 6一 男 江西永新人 南华大学讲师 博士 从事金属催化 C H活化 手性合成的研究 电话 1 8 2 7 4 7 0 4 0 3 8 E ma il y a n x u e min g 8 8 1 2 6 e o m 1 3 3 6 应用化工 第4 1卷 P P h 3 0 1 5 1 g 0 5 m m o 1 K 2 C O 3 0 2 7 6 g 2 0 m o 1 混合液在 l 1 0 下反应 T L C跟踪反应 反应完全 后 过滤 并用乙酸乙酯 5 mL 3 洗涤 合并滤 液 减压浓缩 快速柱层析分离 苯并噻唑和苯并恶 唑为反应底物时 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作为洗提液 甲基苯并咪唑为反应底 物时 用 乙酸 乙酯和甲醇 作为洗提液 得纯化合物 3或 4或 5 P d OAc J C u I Ar Br K2 CO PPh3 1 X O或S 或 N C H 2 甲苯 回流 3 X o 4 X S 5 X NCH 图 1 P d O A c C u l 共催化苯并唑类杂环与芳基溴 的直接芳基化反应 F ig 1 T h e d ir e ct a r y l a t io n o f b e n z o a z o l e s wit h a r y l b r o mid e s co ca t a l y z e d b y P d O A c 2 a n d C u I 表1 P d OA e C u I共催化苯并唑类杂环与芳基溴 的直接芳基化反应 T a b l e 1 Th e d ir e ct a r y l a t io n o f b e n z o x a z o l e s w it h a r y i b r o m ide s co c a t al yz e d 序号 产物 A r 序号 产物 A r 1 3 a C 6 H 5 1 1 3 k 1 一 取代 萘 2 3 b 4 Me OC6 H4 1 2 4a C 6 H5 3 3 c 2 Me OC6 H4 1 3 4b 4 Me OC6 H4 4 3 d 4 Me C 6 H4 1 4 4 c 3 5 Me 2 C6 H3 5 3 e 3 M e C 6 H 4 1 5 4 d 3 一 取代吡啶 6 3 f 3 5 Me 2 C 6 H3 1 6 4 e 4 一 F C6 H4 7 3 g 3 取代吡啶 l 7 5 a C 6 H5 8 3 h 4 C I C 6 H4 1 8 5 b 4 Me OC6 H4 9 3 i 4 F C6 H4 1 9 5 c 4 Me C 6 H4 1 0 3 j 3 C H3 C O C 6 H 4 2 O 5 d 3 5 M e 2 C 6 H 3 1 3 产物表征 3 a H N MR C D C 1 3 8 3 0 8 2 5 m 2 H 7 8 2 7 7 5 m 1 H 7 6 O 7 3 6 m 4 H 7 3 6 7 2 6 m 2 H 3 b H N MR C D C 1 3 8 2 2 8 2 0 m 2 H 7 7 6 7 7 2 m 1 H 7 5 7 7 5 3 m 1 H 7 3 5 7 2 6 m 2 H 7 O 5 7 0 1 m 2 H 3 8 8 s 3 H 3 c H N M R C D C 1 3 8 1 4 8 1 1 m 1 H 7 8 3 7 8 0 m 1 H 7 5 8 7 5 4 m 1 H 7 4 6 7 4 3 m 1 H 7 3 3 7 O 9 m 2 H 7 O 7 7 0 2 m 2 H 3 9 7 s 3 H 3 d H N MR C D C I 3 8 1 7 8 1 3 m 2 H 7 7 8 7 7 5 m 1 H 7 5 9 7 5 5 m 1 H 7 3 6 7 2 5 m 4 H 2 4 4 s 3 H 3 e H N MR C D C 1 8 1 0 8 0 5 m 2 H 7 8 O 7 7 6 m 1 H 7 6 0 7 5 6 m 1 H 7 4 5 7 z 6 m 4 n 2 4 6 s 3 H 3 f H N MR C D C 1 3 6 7 9 0 7 7 8 m 2 H 7 7 8 7 7 5 m 1 H 7 5 8 7 5 5 m 1 H 7 3 6 7 3 2 m 2 H 7 2 6 7 1 5 m 1 H 2 4 1 s 6 H 3 g H N M R C D C 1 3 6 9 4 6 s 1 H 8 7 6 d 1 H 8 5 0 d 1 H 7 7 9 7 7 7 m 1 H 7 6 O 7 5 8 m 1 H 7 4 8 7 4 4 m 1 H 7 4 0 7 3 5 m 2 H 3 h H N MR C D C 1 3 6 8 1 6 8 1 5 d 2 H 7 7 6 7 7 4 m 1 H 7 5 6 7 5 3 m I H 7 4 8 7 4 5 m 2 H 7 3 5 7 2 6 m 2 H 3 i H N MR C D C 1 3 6 8 2 8 8 2 2 d 2 H 7 7 8 7 7 4 m 1 H 7 5 8 7 5 5 m 1 H 7 3 6 7 2 3 m 2 H 7 2 3 7 1 7 m 2 H 3 j H N MR C D C 1 3 8 1 4 8 1 1 m 1 H 7 8 3 7 8 0 m 1 H 7 5 8 7 5 4 m 1 H 7 4 6 7 4 3 m 1 H 7 3 3 7 0 9 m 2 H 7 0 7 7 0 2 m 2 H 3 9 7 s 3 H 3 k H N MR C D C 1 3 7 9 4 7 d J 5 1 1 H 8 4 5 8 4 3 m 1 H 8 0 4 d J 5 1 1 H 7 9 6 7 8 9 m 2 H 7 7 4 7 4 1 m 4 H 7 4 1 7 4 O m 2 H 4 a H N M R C D C 1 3 8 1 2 8 0 7 m 3 H 7 9 2 7 8 9 m 1 H 7 5 3 7 4 7 m 4 H 7 4 2 7 3 6 m 1 H 4 b H N MR C D C 1 3 8 0 6 8 0 4 m 3 H 7 8 8 d 1 H 7 5 0 7 4 6 m 1 H 7 3 8 7 2 6 m 1 H 7 0 2 7 0 0 m 2 H 3 8 8 s 3 H 4 c H N MR C D C 1 3 8 0 9 d 1 H 7 8 9 d 1 H 7 7 2 s 2 H 7 5 2 7 4 6 m 1 H 7 4 0 7 3 5 m 1 H 7 1 2 s 1 H 2 4 1 s 6 H 4 d H N MR C D C 3 6 9 2 8 s l H 8 7 0 s 1 H 8 3 8 8 3 6 m 1 H 8 0 9 d 1 H 7 9 1 d 1 H 7 5 l 一7 4 O m 3 H 4 e H N MR C D C 1 3 6 8 1 0 8 0 5 m 3 H 7 8 8 d 1 H 7 5 2 7 4 6 m 1 H 7 4 O一7 3 5 m 1 H 7 2 O一 7 1 4 m 2 H 5 a H N MR C D C 1 3 6 7 7 8 7 7 6 m 1 H 7 7 5 7 7 6 m 2 H 7 5 3 7 5 1 m 3 H 7 3 3 7 3 0 m 3 H 3 8 5 s 3 H 5 b H N MR C D C 1 3 6 7 8 2 7 7 8 m 1 H 7 6 8 7 6 5 m 2 H 7 3 O一7 2 6 m 3 H 7 O 1 6 9 8 m 2 H 3 7 9 s 3 H 3 7 6 s 3 H 5 c H N MR C D C 1 3 6 7 8 3 7 8 1 m 1 H 7 6 2 7 6 0 m 2 H 7 2 8 7 2 6 m 5 H 3 7 4 s 第 8期 颜雪明等 P d O A c C u I 共催化杂环 c H键与芳基溴的直接芳基化反应研究 3 H 2 3 9 S 3 H 5 d H N MR C D C 1 6 7 8 3 7 8 0 1T I 1 H 7 3 3 7 2 7 1T I 2 H 7 2 6 7 2 4 n l 3 H 7 0 9 S 1 H 3 7 5 S 3 H 2 3 6 S 6 H 2 结果与讨论 最初 我们 以苯并恶唑与溴苯为反应底 物 P d 一 O A c C u I 为催化剂 甲苯为溶剂 在 C s C O 3 存在 下的直接芳基化为反应模型 在不同的反应温度下 在不同的溶剂 中 以及在各种碱 的存在下进行实验 都没有得到所需要 的产物 H u a n g等 钊利用 P X P d C u X a n t p h o s I x 二氯二 氯二叔丁基膦 钯 X a n t p h o s 4 5 双二苯基膦 9 9 一 二 甲基 氧杂蒽 配 合物作为苯并恶唑与溴苯 的共催化剂的研究给了我 们这样的启示 配体在钯铜共催化体 系中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 配体的存在能够有效地促进杂环与不太 活化的芳基溴苯的偶联 于是 我们直接在 5 P d 一 O A c 1 0 C u X共催化体系中加入 c H活化的 官能化反应中常用的配体如 T ME D A 1 1 0 一 菲罗啉 2 2 一 联吡啶等 可是反应仍然不 能进行 然而当加 入 P P h 时 得到了较高产率 8 5 的芳基化产物 2 1 不同碱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选用简单易得的 P d O A c C u I 组合催化剂 廉价的 P P h 作 为配体 苯并 恶唑 与溴苯 为反应底 物 考察不同碱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见表 2 反应 条 件 l 1 0 m m o 2 1 2 m m o P d O A c 2 5 C u I 1 0 P P h 0 5 to o 1 碱 2 0 to o 1 以 3 mL 的甲苯为反应溶剂 在 1 1 0 下反应 3 h 表 2 不同碱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Ta b l e 2 Th e e ffe ct o f t he d iffe r e n t b a s e o n r e a ct io n y ie l d 序号 碱 反应时间 h 分离产率 由表 2可知 以甲苯为溶剂 P P h 作 为配体 P d O A c 5 和 C u I 1 0 用作共催化剂时 各 种强度的碱存在 下 反应都能顺 利进行 强碱如 t B u O L i t B u O K E t O N a 存在下产率中等 而用弱碱如 K C O C s C O 时 产率较高 通过柱色谱和核磁分 析 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在强碱存在下 溴苯和苯并恶 唑都非常容易发生 自偶联 致使主产物大大降低 在没有碱存在的情况下 即使延长反应时间至 6 h 产率也只有 3 5 2 2不同溶剂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弱碱 K C O 存在下 考察不同溶剂对反应 的影 响 结 果 见 表 3 反 应 条 件 1 1 0 m m o 2 1 2 m m o P d O A c 5 C u I 1 0 P P h 3 0 5 to o 1 K C O 2 0 to o 1 在 3 mL溶剂 中 1 l O l 5 0 下 反应 3 h 表 3 不同溶剂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Ta b l e 3 T h e e ff e ct o f t h e d iffe r e n t s o l v e n t s o n r e a ct io n y ie l d 由表3可知 强极性的溶剂如 D M F D M S O作为 反应体系 反应效果非 常好 中等极性 的 1 4 一 二氧 六环 T H F等 反应效果 中等 非极性的甲苯 二甲 苯 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产率 由此可见 溶剂对该催 化反应影响不大 由于甲苯价格便宜且后处理容易 所 以 我们选择甲苯作为反应溶剂 2 3 不 同钯铜催化剂 比例对反应的影响 溶剂与碱的实验优化时 我们都是在 5 P d O A c 1 0 C u I 条件下进行 由于钯价格 昂贵 所 以我们尝试进一步降低 P d O A c 的催化量 考 察反应效果 结果见表 4 反应条件 1 1 0 mm o 1 2 1 2 m mo 1 P d O A c 2 X C u I Y P P h 3 0 5 too 1 K C O 2 0 to o 1 在 3 mL甲苯 中 1 1 0 下反应 3 h 表 4 不同钯铜催化剂用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Ta b l e 4 Th e e f f e ct o f t h e d iff e r e n t ca t a l y s t l o a d in g o f 垒 1 2 竺 堕 竺 序号P d O A c 2 C u I 百分 比 碱 溶剂 分离产率 由表 4可知 不 同的 P d O A c 与 C u I 催化剂 用量对 反 应 产 率 的影 响 比较 大 当采用 5 P d O A c 与5 C u I 催化时 产率只有 6 0 经分析 发现主要是 由于溴苯的自偶联导致的 保持 5 加 如 一 一 一 一 一 1 3 3 8 应用化工 第4 1 卷 P d O A c 加大 C u I 的催化量至 2 0 时 产率有较 大提高 降低 P d O A c 的催化量为 1 C u I 催化 量为 1 0 时 产率可达 9 2 如 P d O A c 的催化 量进一步降低至 0 1 则产率大大降低 由此可 知 最佳 的催 化计量 比为 1 P d O A c 与 1 0 Cu I 2 4 催化体 系的底物适用范围考察 在对碱 溶剂 催化剂配 比进行优化后 我们采 用中等活性的各种溴代芳环作 为反应底物 考察该 催化体系的底物适用范围 结果见表 5 反应条件 1 1 0 mm o 1 2 1 2 m mo 1 P d O A c 2 X C u I Y P P h 0 5 m o 1 K 2 C O 3 2 0 m o 1 在3 m L 甲苯中 1 1 0 下反应 3 h 表5 该催化体系底物适用范围的考察 Ta b l e 5 I n s p e ct io n o f t h e s u b s t r a t e s co p e o f t h e a p p l ica t io n o f t h e ca t a l y t ic s y s t e m 序号 产物 分离产率 序号 产物 分离产率 l 3a 9 2 1 1 3 k 7 5 2 3b 9 4 l 2 4 a 81 3 3 c 8 7 1 3 4 b 8 5 4 3 d 9 2 1 4 4 c 8 0 5 3 e 8 3 1 5 4 d 7 4 6 3 f 9 1 1 6 4e 7 2 7 3 g 6 2 1 7 5a 70 8 3 h 7 0 1 8 5 b 7 5 9 3 i 7 3 1 9 5c 68 1 0 3 j 4 0 2 O 5 d 7 8 由表 5可知 苯并恶 唑与绝大部 分芳基溴反应 效果 良好 特别是带有供电子基团 如甲基 甲氧 基 反应速度快 产率高 对于有氯或氟取代的溴 苯 产率稍低 而有强吸电子基的 如乙酰基 虽然延 长了反应时间 但仍然 只能分离到 中等的产率 3 一 溴吡啶也是非常好 的芳基化试剂 芳基化产物收率 也较高 1 一 萘溴作为芳基化试剂时 产率中等 T L C 分析是 由于 1 萘溴在反应条件下发 生 自偶 联 当 苯并噻唑用于反应底物时 具有吸电子取代基 的芳 基溴能够顺利对其直接芳基化 但反应 时间相对于 苯并恶唑来说稍长 薄层色谱 T L C跟踪反应显示 需要 6 h 才 能反应完全 而对于活性更弱 的 甲 基苯并咪唑 即使是具有供 电子取代基 的溴苯也 只 能得到中等产率的产物 也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 3 结论 本文成功开发了P d O A c C u I 共催化苯并唑 类杂环的直接芳基化反应体系 该催化体系具有钯 催化计量低 配体廉价易得 底物适用范围较广 反 应条件温和 产率较高等特点 因此 该催化体系具 有潜在 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一些复杂中间体及天然 产物合成中的应用研究正在进行 参考文献 1 S u r r y D S B u ch w a l d S L B i a r y l p h o s p h a n e l i g a n d s i n p a 1 1 a d i u m ca t a l y z e d a m in a t io n J A n g e w C h e m I n t E d 2 0 08 47 6 3 38 6 361 2 N ico l a o u K C B u l g e r P G S a r l a h D P a l l a d iu m ca t a l y z e d cr o s s co u p l in g r e a ct i o n s in t o t al s y n t h e s is J A n g e w C h e m I n t E d 2 0 0 5 4 4 4 4 4 2 4 4 8 9 3 Z i fics a k C A Hl a s t a D J C u r r e n t m e t h o d s f o r t h e s y n t h e s i s 0 f 2 s u b s t i t u t e d a z o l e s J T e t r a h e d r o n 2 0 0 4 6 0 8 9 91 9 01 6 4 N a o t a T T a k a y a H M u r a h a s h i S I R u t h e n i u m ca t a l y z e d r e a ct i o n s f o r o r g a n i c s y n t h e s is J C h e m R e v 1 9 9 8 9 8 2 5 9 9 2 6 6 0 5 A ck e r m a n r L V ice n t e R K a p d i A R T r a n s i t i o n m e t al ca t al y z e d d i r e ct a r y l a t io n o f h e r e t o a r e n e s b y C H b o n d cl e a v a g e J A n g e w C h e m I n t E d 2 0 0 9 4 8 9 7 9 2 9 8 2 6 6 A l b e r ico D S co t t M E L a u t e n s M A r y l a r y l b o n d f o r m a t io n b y t r a n s i t i o n me t a l ca t al y z e d d i r e ct a r y l a t i o n J C h e m Re v 2 0 0 7 1 0 7 1 7 4 2 3 8 7 S e r e g in a n d V Y G e v o r g y a n V D ir e ct t r a n s it io n me t a l ca t al y z e d f u n c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 o f h e t e r o a r o m a t i c co m p o u n d s J Che m S o c Re v 2 0 07 3 6 1 1 73 1 1 9 3 8 C a m p e a u L C F a g n o u K P a l l a d iu m ca t a l y z e d d i r e ct a r y l a t io n o f s imp l e a r e n e s in s y n t h e s is o f b ia r y l mo l e cu l e s J C h e m C o m m u n 2 0 0 6 1 2 1 2 5 3 1 2 6 4 9 S h ib a h a r a F Y a ma g u ch i E Mu r a l T D ir e ct mu l t i p l e c H b o n d a r y l a t io n r e a ct i o n o f h e t e r o a r e n e s ca t aly z e d b y ca t io n ic p a l l a d iu m co mp l e x b e a r in g 1 1 0 p h e n a n t h r o l in e J C h e m C o m mu n 2 0 1 0 4 6 2 4 7 1 2 4 7 3 1 0 T u r n e r G L Mo r r is J A G r e ane y M F D i r e ct a r y l a t i o n o f t h ia z o l e s o n w a t e r J A n g e w C h e m I n t E d 2 0 0 7 4 6 7 9 9 6 8 0 0 0 1 1 S a h a D A d a k L R anu B C P a l l a d iu m O n a n o p a r t i e l e s ca t aly z e d l ig a n d f r e e d ir e ct a r y l a t io n o f b e n z o t h ia z o l e v ia C H b o n d f u n e t i o h a l i z a t i o n J T e t r a h e d r o n L e t t 2 0 1 0 51 5 6 2 4 5 6 2 7 1 2 S e z e n B S a m e s D S e l e ct i v e C a r y l a t i o n o f f r e e N H 一 h e t e r o a r e n e s v ia ca t a l y t i c C H b o n d f u n ct i o n aliz a t io n J J A m C h e m S o c 2 0 0 3 1 2 5 5 2 7 4 5 2 7 5 1 3 Wa n g J X Mccu b b i n J A J in M e t a 1 P al l a d i u m ca t a l y z e d d i r e ct h e ck a r y l a t io n o f d u a l d e fi ci e n t I t e x ce s s i v e h e t e r o a r o m a t ics s y n t h e s i s o f C 一 5 a r y l a t e d i m id a z o 1 5 a p y r a z in e s J O r g L e t t 2 0 0 8 1 0 2 9 2 3 2 9 2 6 1 4 C a m p e a u L C S t u a r t D R L e cl e r c J P e t a1 P a l l a d i u m c a t aly z e d d i r e ct a r y l a t io n o f a z in e and a z o l e N o x i d e s Re a cti o n d e v e l o p me n t s co p e an d a p p l ica t io n s in s y n t h e s is J J A m C h e m S o c 2 0 0 9 1 3 1 3 2 9 1 3 3 0 6 第 8期 颜雪明等 P d O A c C u I 共催化 杂环 c H键 与芳基溴 的直接芳基化 反应 研究 1 3 3 9 1 5 C h i o n g H A D a u g u l is 0 P al l a d iu m ca t a l y z e d a r y l a t io n o f e l e ct r o n r i ch h e t e r o cy cl e s w it h a r y l ch l o r i d e s J O r g L e t t 2 0 0 7 9 1 4 4 9 1 4 5 1 1 6 B e l l in a F C a u t e mce io S Ma n n in a L e t a 1 R e g io co n t r o l l e d s y n t h e s is o f 1 2 d ia r y l 一 1 H imid a z o l e s b y p all a d iu m a n d co p p e r me d ia t e d d ir e ct co u p l in g o f 1 一 a r y l 一 1 H imid a z o l e s wi t h a r y l h a l id e s u n d e r l i g a n d l e s s co n d it io n s J E u r J O r g C h e m 2 0 0 6 3 6 9 3 7 0 3 1 7 B e l l i n a F C a u t e r u ccio S R o s s i R P a l l a d iu m a n d co p p e r me d ia t e d d ir e ct C 一 2 a r y l a t io n o f a z o l e s in cl u d in g f r e e N H 一 i mi d a z o l e b e n z i mi d a z o l e a n d in d o l e u n d e r b a s e f r e e a n d l i g a n d l e s s co n d i t i o n s J E u r J O r g C h e m 2 0 0 6 6 1 3 7 9 1 3 8 2 1 8 x i P Y a n g F Q i n S e t a 1 P a l l a d iu m I I 一 ca t a l y z e d o x i d a t i v e c H c H cr o s s co u p l i n g o f h e t e r o a r e n e s J J Am C h e m S o c 2 0 1 0 1 3 2 1 8 2 2 1 8 2 4 1 9 Y a n g S S u n C F a n g Z e t a1 P a l l a d iu m ca t a l y z e d d i r e ct a r y l a t io n o f h e t e r o a r e n e s w it h a r y l b o r o n ic a cid s J An g e w C h e m I n t E d 2 0 0 8 4 7 1 4 7 3 1 4 7 6 2 0 O h n ma ch t S Ma m o n e P C u l s h a w A J e t a 1 D ir e ct a r y l a t io n s o n w a t e r S y n t h e s is o f 2 5 d is u b s t it u t e d o x a z o l e s b al s o x i n a n d t e x a l in e J C h e m C o m m u n 2 0 0 8 1 0 1 24l 1 2 43 2 1 O h n m a e h t S Ma mo n e P C u l s h a w A J e t a 1 D ir e ct a r y l a t i o n s o f 2 H i n d a z o l e s o n w a t e r J O r g L e t t 2 0 1 0 1 2 22 4 2 26 2 2 Z h a o D B Wa n g W H Y a n g F e t a1 C o p p e r ca t al y z e d d i r e e t C a r y l a t io n o f h e t e r o cy cl e s w it h a r y l b r o mid e s Dis co v e r y o f fl u o r e s ce n t co r e f r a m e w o r k s J A n g e w C h e m I n t Ed 2 0 0 9 4 8 3 2 9 6 3 3 0 0 2 3 D o H Q D a u g u l i s O C o p p e r ca t al y z e d a r y l a t io n o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