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 摘摘 要要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先进程度和利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 指标,高科技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亮点。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 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突出任务,尤其需要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利用外部力量推动技 术创新和技术转化是有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技术意味着不确定和高附加值,着眼于 科技企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发展和商业利润,以官方力量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 以民间力量为代表的风险投资应运而生。 本文对二者的情况分别加以介绍,并且将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的相同点、 不同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对比并归纳。二者在与高科技企业的关系、服 务方式、获利方式、投资周期和对员工要求等方面有相似之处;而二者在主办方、 培育目的、主要功能、关注阶段、获利时期等方面有较大区别。由于二者功能相似, 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也相近,因此存在着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比如:科研经费投入 不够、中介机构不规范、退出机制不完善、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和培养相关人才等。 此外,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也存在有各自突出的问题:某些地方科技企业孵 化器盲目上项目,忽视孵化质量和效率;部分风险投资企业为了规避风险,投资成 熟阶段的项目和企业。这些都对技术创新产生了阻碍作用。为了更好的满足高科技 企业的发展需求,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必须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对此, 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政府在继续增加科研投入的同时,可采取优惠税收政策、 政府采购和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鼓励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到科技促进事业中来; 通过对中介服务机构的建立、健全和监督,保护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中资产 所有者的权益;加大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通过现有工作人员培 训和在校学生培养两方面抓科技产业服务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针对科技企业 孵化器和风险投资各自存在的问题,笔者还分别提出了发展专业孵化器,风险投资 与孵化器合作的解决对策。虽然目前有很大的孵化器向风险投资合流的呼声,但笔 者认为在目前阶段,这是不实际的,国家有必要兼用二者,促进对技术的创新。 关键词:关键词:科技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高科技企业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 abstract in modern society, the employ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econom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a country strengths. high-tech industries became a shining spot in economic growth gradually. china faces the prominent task of economic transition from extensive to intensive. it needs to rely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in particular, it is possible and necessary to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transformation by external forces. high-tech means high-venture and high-value. focused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business profits, business incubators and venture capital emerged.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brief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business incubator and venture capital,and summarizes their similarities, differences, and problems. they are similar in the relationship with enterprises, ways of services, ways of earnings, term of investment, the quality of employees. they are different in sponsorship, objectives, functions, stages of attention, sources of profit. as so many common features they hav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for example, shortage in research funding, non-standard in intermediary institutions, imperfect in fund withdraw, and the need to prot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and intelligence resources, and so on. in addition, business incubators and venture capital have their own inherent problems: some business incubator projects practice blindly, ignored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some venture capital invested mature enterprise only, with expectation to control risk. those patterns of investment hinder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developing high-tech enterprise, to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urgent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the author giv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government should keep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science, at the same time, use multiform policies, such as tax privilege, government purchase or subsidize new enterprise, encourage the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i public to inv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supervise intermediary service institutions. reconstruct financial system, prot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and train proper talented staff.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issues in the business incubator and venture capital, we could development specialized incubators and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venture capital cooperate and business incubator. key words:business incubator;venture capital;high-tech enterprise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1 引言:科技发展的必要性及其方式引言:科技发展的必要性及其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起到的作用愈来愈重要。 科学技术的先进程度和利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与科技联系 最为紧密的高新科技产业对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有着决定作用。在美国,快速成 长的微电子、个人计算机和生物技术几乎囊括了新经济的全部。比如美国的商业巨 子:微软(microsoft) 、英特尔(intel)、思科(cisco) 、升阳(sun microsystem) 、 甲古文(oracle) 、网景(netscape)和雅虎(yahoo)等,都来自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 代表信息产业。高新科技产业逐渐取代传统制造业的地位,成为经济增长中的 亮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表明,其成员国的工业产值正在朝着高附加值方 向发展,尤其在信息和通讯领域,就业和出口的增长最快。1985 年到 1995 年的 10 年间,高新科技产业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产值和出口中的份额翻了一番,达到 20%25%。现在其主要成员国 50以上的 gdp 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1】各国政府都 从战略高度重视高新科技产业化。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国高新科技产业也快速 发展。 我国高新科技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从1995年的4098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34367 亿元,占全部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从 1995 年的 5.6上升到 2005 年的 15.8。 “十 五”的 5 年间,高新科技产业的产值规模平均增速高达 27.0%,高于同期制造业整体 平均增速 3.3 个百分点。 【2】在我国高新科技产业迅速增长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 对这高幅增长起支撑作用的,主要是外部设备加工和整机组装的业务。 以中国最大的出口商鸿海集团靡下的富士康(foxconn)科技集团的发展为例。 1988 年,深圳市政府在当时还人烟罕至的宝安区龙华镇辟出大片工业土地,引进了 台湾高科技龙头企业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立富士康科技集团。 十几年间,富士康迅速成长。现已位居世界 500 强企业的第 206 位,连续 9 年入选 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公司 100 强,现排名第二。它为戴尔(dell) 、 惠普 (hp) 、 苹果 (apple) 、 思科 (cisco) 、 ibm、 西门子 (siemens) 、 阿尔卡特 (alcatel) 、 诺基亚(nokia) 、摩托罗拉(motorola) 、索尼(sony)等世界知名企业生产电脑、手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机、 数码相机和显示器等电子产品。 2006 年营业收入达 370 余亿美元, 出口额达 270 余亿美元,连续 4 年稳居中国内地企业出口冠军的宝座。与此同时,富士康的用地 也量也在攀升,其工业用地超过 150 万平方米,并且还有继续扩张的要求。这不免 让深圳市为难,虽然富士康的产值极其庞大,但由于享有外资出口加工优惠,财税 上缴量非常少,2005 年纳税额仅为 16 亿人民币。可放弃对它的扶持,又会减少富士 康吸纳劳工的数量,埋下社会不稳定隐患,现在富士康每年需求的劳工数量约为 14 万。富士康的发展可以说是我国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国高新科技产业 的产值虽大,但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关键技术,如部件的研究和 开发还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据广东省科技厅在深圳、东莞、佛山三市的调查显示: 4666 家外资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和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 262 个,仅占企业总数 的 5.6%,90%以上企业的研发活动都放在境外。 【3】 单纯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在国际经济分工中具有不可持续性。我国不少地区凭借 廉价劳动力优势和招商引资的便利条件使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使人们容易 片面地强调此类资源的比较优势,而忽视了对知识、信息、人才资源的培养。这种 发展模式很难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不利于高新科技产业的创新、发展和国家 进步。 距离富士康不远的是占地 1.3 万平方米,拥有 4 万多名高级技术人才的华为 (huawei)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是国内申请和拥有专利最多的企业。2002 年以来, 华为连续四年专利年申请增长量超过 500 件,与业界跨国公司的年均申请量持平。 截至 2005 年底,华为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 11000 件,其中包括在美国、欧洲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申请的 800 余件。近年来,华为每年研发投入达四十多亿人民币。 在巨额投入下,华为 2005 年专利申请量突破 3000 件,国外申请量突破 500 件,平 均日申请量达 10 件。2006 华为的营业收入为 656 亿美元,同比增长 44.81%,根据 信息产业部公布的 2006 年 19 月的统计数据,华为 2006 年 19 月纳税 37.1 亿人 民币。我们需要更多像华为这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来冲破过度依附资源的困境。 支持技术创新,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对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 际竞争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科技部秘书长张景安在第七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的发言中指出; “ 众所周知,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里快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但也遇 到了挑战,突出表现为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发展的路子走不下去了, 无论是解决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还是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无论是传统产 业优化升级,还是抢占未来高技术的战略制高点,都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创新是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既是经济可持续发 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实现经济安全的根本保障。要使科技成果有 效地转化为高新技术,高新技术有效地实现产业化,大力推动创业和知识经济发展, 需要建立一个能有效地动员和集中创业资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创业投 资机制。 ” 【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2 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的概念及对技术创新的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的概念及对技术创新的推动 2.1 新创的高科技企业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新创的高科技企业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 就高新科技产业而言,在它表现出优异于传统产业的高成长性的同时,无法回 避其高风险性的特征。因为高科技企业与知识密切相关,知识的创造具有不确定性, 所以高科技企业也具有不确定性,而新创的高科技企业就具有更高程度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来源于对技术创新研究领域的选择,但更大程度还是由于新创 高科技企业所需的资源与其实际控制的资源存在巨大的差距。第一、新创的高科技 企业拥有的知识和技术具有专有性,一般人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价值,新创企业也 难以独立形成具有号召力的声望来推广其产品和服务。第二、新创的高科技企业的 经营和管理必须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此过程耗时耗力。在企业初创阶段,面临着 将技术尽快完善的压力,新创高科技企业的发起者大多是只拥有技术背景的技术持 有者,缺乏经营和管理的经验,很难从繁重的技术研发工作中抽出专门力量来打理 企业的日常事物。第三、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注入。尤其是在现代“大 科学”的背景下,许多有重大意义的科技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如集成电路、航 空设备、基因工程等,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就难以取得成效。新创的企业没有能 力提供可供抵押的的固定资产,就无法从银行申请贷款,没有资金,企业要正常运 转就更困难,如此一来,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制约新创企业的发展。一般来说,创 业者只有具有某些突出能力才会创立高科技企业,但这些能力往往又不够全面,不 足以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新创的高科技企业会内在的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种种因素给企业的成功制造了障碍。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些阻碍高科技企业发展的 因素为支持新创高科技企业的社会力量提供了广阔的运作机会。在此种情形下,被 称作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引擎”的科技企业孵化器(business incubator)和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应运而生。 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从不同角度,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给新创的高科技企业提供资源和支持,帮助和促进它们快速发展。二者在鼓励技术 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科技企业、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成绩显著,扮演 着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角色。1996 年,美国商业周刊经济学主编迈克尔.曼德 尔(michael j. mandel)首次定义了“新经济”的概念,他认为,新经济的主要动 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他还认为,美国新经济之所以迅猛发展,一是因 为以数字信息为核心的高新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突飞猛进;二是因为以风险资本为主 导的投资狂潮频繁冲击。伴随着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也 获得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2 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business/innovation incubator) 2.2.1 历史渊源历史渊源 “孵化器” 的概念始于美国, 1956 年, 纽约附近的农业小镇贝特维奥 (batavia) 上最大的工业企业马赛.弗格逊(massey ferguson)倒闭,留下一幢 85 万平方英尺 的综合大楼和约占当地居民总数的 20%的大量失业人员。约瑟夫.曼库索(joseph mancuso) 决心改变这一境况, 他将厂房买下并改造为若干单元, 分租给不同的企业, 并留下共享的办公空间,提供公用设备和咨询服务。受到第一批入驻的一家养鸡公 司的启发,这种经营模式被成为“孵化器”。在曼库索的领导下,这一“孵化器” 后来改名为贝特维奥工业中心(batavia industrial centre ,简称 bic),它是世 界上第一家企业孵化器。五年后,贝特维奥工业中心发展到一定规模,为这一地区 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从该中心毕业的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已超过 2500 万美元。 【5】20 世纪 70 年代,受传统行业衰退的影响,美国许多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原先的 “零和战略”转向所谓的“高技术发展战略”,即各个地方政府竞争的目标从吸引 其它地方的投资转向培育本土的企业。因为这些创业者不仅扎根本土,不会轻易被 其它地区的优惠条件吸引走。还可以吸纳大量当地的就业人口,营造一个有区域特 色的经济环境,增强地区竞争力。 【6】由于新创企业失败的比例很高,依赖新创企业 推动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解决这种情况,美国开始运用“孵化器”促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进新创企业的成长。 美国不仅是孵化器的发源地,也是孵化器最多的国家,同时还是世界上孵化器 发展得最成功和最完善的国家。从 80 年代至今,美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大致 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孵化器独体阶段、孵化器系统阶段、孵化器企业化运作 阶段。孵化器的功能也在不断深化:第一阶段只限于提供孵化场地和共用设备;第 二阶段新增了商业咨询等服务项目;现在已演变到第三阶段,逐渐将风险投资内化 到孵化项目。 【7】对比如下表: 表 2.1 美国孵化器发展阶段比较 表 2.1 美国孵化器发展阶段比较 阶段 孵化器独体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 孵化器系统 (20 世纪 90 年代) 孵化器企业化运作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至今) 经营 主体 政府、社区合作建立。 大多是非营利性机构。 政府提供信息和网络的支 持,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趋 势。 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加入, 孵化器向私营化方向发展。 主要 目标 降低地区的高失业率。 降低新创企业的成本, 帮助企业的创立和正 常运作。 政府、企业、教育机构和科 研院所、社会团体全面协 作,增加区域技术供给,扩 大社会影响。 保证孵化器自身的正常运 转和持续经营。 重视孵化器 的品牌和竞争力, 经营专业 化,服务形式多样化。 服务 项目 提供场所和基本设施, 配备基本的企业管理 职能,代理部分政府职 能。 举办商业咨询和创业培训 等服务,提供启动资金,提 高孵化效率。 保证入孵企业 的生存与发展质量。 将风险投资内化到孵化器 当中。 按企业运作的要求招 聘工作人员和支持企业的 价值创造。 来源:作者根据资料自行整理。 2.2.2 定义定义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对推动中小型科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门机构的形象描 述。它是一个以制度性框架和中介性体系为根本特征的智能服务产业,承担着培养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科技创业企业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 美国国家企业孵化器协会(national innovation incubator,简称 naia)认为, 企业孵化是一个商业企业发展的动态过程,孵化器孵化年轻企业,在它们非常脆弱 的启动时期帮助其生存并成长,孵化器为企业提供内行的管理帮助,将企业引向融 资之道,为危机企业暴露风险,并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8】 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孵化 器是培育和扶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 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支持,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 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 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9】 2.2.3 功能功能 科技企业孵化器提供的共享环境和孵化服务,可以相对节省创业者对新创企业 的投资,免去创业过程中繁杂的日常事务,提高了办公效率,使创业者将精力集中 于科技项目,缩短创业所需的时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帮助创业者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的同时,也培训创业者的管理和运营企业的技能,使新创企业从孵化器毕业后能够 独立经营。各孵化器所提供的孵化功能随各地情况和孵化器类型不同而异,大致可 归纳为以下五种功能。 第一,提供孵化场地、配套设施及物业。这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最基本的功能。 孵化器提供给入孵企业的房租低于一般市价。同时向入孵化企业提供公用配套设施 和物业服务,如电脑、网络、电话、传真、打印、收发、会议室以及实验室基本设 备等,这些服务比社会上同类服务的专业程度更高且价格更加优惠。 【10】 第二,咨询、代办业务。主要分为商业类、科技类、政策类三类。商业类服务 包括:工商注册登记、税务登记及减免税协调、年度审核、财务会计、产品展示、 洽商谈判、广告宣传等;科技类服务是向科技成果发明人提供帮助成果转化为的服 务,如:申请专利、商标注册、无形资产评估等;政策类服务主要向入孵企业宣传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最新变动。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第三,企业管理培训。培养现代企业家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任务之一。人 驻孵化器的往往是诸如科学家、发明家一类的技术人员,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孵化 器要帮助他们招聘企业管理人才,建立各种企业管理制度,还要通过举办各种讲座、 报告会、短圳班等,向入孵企业人员传播现代经营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第四,融资服务。要促进更多的科技人员投身创业活动,妥善解决创业过程中 资金不足的问题很重要。孵化器会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形式给入孵企业提 供资金支持。比如:协助入孵企业融资,以入股的形式向企业提供启动资金,或是 为入孵企业提供融资担保。 【11】 第五,营造文化氛围。科技企业孵化器,特别是专业孵化器,可以利用孵化器 形成的积聚效应,开展各类交流活动,活跃孵化器的文化氛围。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孵化器内部的文化交流。比如进行行业动态的座谈会。由于孵化器中入孵 企业的研发领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创业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实现资源互补, 产生灵感碰撞,激发工作灵感和创业激情。另一方面是孵化器和外部的文化交流, 比如组织贸易洽谈会,宣传入孵企业和孵化器的品牌形象。 如果换个角度看,还可以把这些服务按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地位,分为三大块。 第一,孵化器直接为企业提供的,比如孵化场地、物业服务。第二,孵化器和入孵 企业联办的,比如产品展示、洽商谈判。第三,孵化器起中介作用,引进社会服务 机构提供的,比如工商注册、专利申请等。 【12】 2.2.4 流程流程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行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筛选、入孵企业培育、企业毕业三项。 在孵化项目还处在产品的研制开发阶段,尚未形成有形的资产时,即企业的种子时 期,孵化器就让筛选合格的“种子”入孵,对其进行“孵化”直到其长大。培育过 程中为入孵企业提供研发、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场地、共享设施、管理培训、融资等 各方面服务,降低新创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待 到企业发展成熟,具备独立应对市场的实力时,准许其毕业。其间,孵化器还定期 筛查和淘汰入孵企业中的不合格者,把有限的资源投向其它更需要孵化服务的新创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科技企业。典型的孵化流程如下图: 图 2.1 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一般流程 图 2.1 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一般流程 资料来源:华中科技大学虚拟孵化器网站,网址: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2.2.5 我国情况我国情况 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起步于 80 年代。1985 年国家推出科技体制改革,为科技 企业孵化器的诞生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1987 年 5 月,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基金 会主席罗斯顿.拉卡卡(rustam lalkaka)向我国提出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议并 得到积极的响应。紧接着,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支持下,由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 基金会资助,对我国进行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可行性研究,一个月以后,也就是 1987 年 6 月 7 日,武汉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者服务 中心(地址:武昌区丁字桥 108 号) 。 【13】1988 年 8 月,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工作被列入 国家火炬计划。从此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被称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比如武 汉的东湖创业者服务中心更名为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当时对创业中心主要任 务的界定是:创造有利于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培育高科技企业;培养科技企业 家;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向高新区输送孵化成功的高科技企业。事实证明, 科技企业孵化器确实起到了如此作用。1989 年,科技人员张海澎注册的三特科技公 司举步艰难,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经过审核,认为该企业综合素质不错,决 定对其进行孵化,并在自身资金也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投资了 3000 元,作为种子资 金(占企业总资本的 10%) 。8 年后,三特公司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索道公司。总资 产数亿元,当年播下的小小的种子,变成了 23 万股,上市交易值达 300 多万元。从 1987 到今天的二十年来,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所属的武汉东湖孵化管理服务 有限公司已累计孵化企业 600 余家、毕业企业 450 家,成活率在 75左右,高于未 进入孵化器企业 30-40%的成活率,孵化科技项目 700 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项目 30 余项) 。 总的来说,我国孵化器的起步晚,历史短、发展快。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孵化类型日益多样;投资主体逐渐多元;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功能设置更加完善。 孵化器与高新区良性互动,成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手段。有关我国科技企 业孵化器发展概况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 表 2.2 我国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概况(19982005)表 2.2 我国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概况(19982005)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科技企业 孵化器数 (个) 77 110 164 324 378 431 464 534 场地面积 (万平方米) 88.4 188.8 339.5 634.7 632.6 1358.91515.1 1969.9 在孵企业数 (个) 4138 5293 8653 14270 20993 27285 33213 39491 当年新孵化 企业数 (个) 1244 1711 2866 5686 7635 8792 8933 9714 在孵企业人数 (个) 68975 91600 143811283551363419482545552411 717281 累计毕业 企业数 (个) 1316 1934 2790 4281 6207 8981 11718 15815 资料来源: 中国科技统计网站, 网址: ttp:/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孵化器队伍,数量位居世界第二,列发展中 国家之首。经过科技企业孵化器这个“科技企业摇篮”培育的科技企业得到了很好 的发展,不仅涌现出一大批成熟的毕业企业,为我国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 不断的后备力量,而且一批毕业企业已经成为高新科技产业发展中的中坚力量。科 技企业孵化器作为连接知识创新源头和高新科技产业的桥梁,作为培育自主创新企 业和企业家的平台,已成为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成为创新成果产业 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促进科技企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力量;成为现代高新技术服务业 的重要内容;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2.3 风险投资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2.3.1 历史渊源历史渊源 风险投资在 20 世纪 40 年代起源于美国。当时,美国的许多新创企业由于规模 小,产品和市场不成熟。无法通过如银行贷款、企业投资等正常的融资渠道获取资 金,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而这些新创企业开拓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对美国新一轮经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 济增长意义重大,如没有适当的融资机制解决其资金不足问题,无疑对美国经济发 展的未来十分不利。1946 年,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meric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简称 ard)创立,它是美国风险投资领域中具有标志性的 先导企业,其主要业务是向新成立并处于快速增长中的企业提供权益性融资。美国 研究与发展公司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是 1957 年对数字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简称 dec)的投资,这次投资大获成功,并描绘了风险投资业的壮阔前 景。数字设备公司是由 4 个二十多岁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创立的,他们有许多 如何改进计算机性能的独特想法,但苦于无钱将这些想法变为现实。美国研究与发 展公司的投资扭转了这种状况,它最初对数字设备公司投入约 7 万美元,便拥有其 77的股份。到 1971 年,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所持有的数字设备公司的股份价值增 长了 5000 多倍,达到 355 亿美元。著名的半导体公司英特尔也是在风险投资家阿 瑟.罗克联系的 250 万美元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此外,微软、雅虎、苹果、戴尔、 康柏(campaq)众多知名公司都获得过风险投资的支持。 【14】 1958 年,美国政府为启动风险资本,通过了小企业投资公司法,在此背景 的支撑下,以小企业投资公司为主要载体和组织形式的美国风险投资业兴起。近 50 年来,风险投资对美国高科技产业的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公司上市前的启动投 资主要来自风险资本。 特别是在 1992 年1998 年间, 由于风险投资机制的良好运行, 美国许多高新科技基地得以迅速发展,除了著名的硅谷外,还包括在丹佛、芝加哥、 奥斯汀、圣迭戈、华盛顿等地的高新科技基地。仅 1995 年一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 200 多个与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有关的法案, 其中有相当部分涉及对中小企业的风险投 资。利用社会上的资金支持创办中小型科技企业开发新产品,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 的核心。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所长 w.f.米勒曾经说过:“在科学技术研究早 期阶段,由于风险投资的参与和推动,使得科学技术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由原 来的 20 年,缩短了 10 年以上。”英国前首相撤切尔夫人亦表示,英国的高科技产 业比美国落后 10 年,主要是风险投资起步比美国晚了 10 年。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 2.3.2 定义定义 所谓风险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危险的科技开发领域,以期成 功后取得高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风险投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支持科技成果 转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实质是通过投资于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 成功的项目进行上市或出售,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所获得的收益不仅能弥补失 败项目的损失,而且还可使投资者获得高额回报。 【15】通常风险投资的成功率仅为 10 20%,但一旦成功,投资者就可以获得几十倍、上百倍甚至更高的投资回报。即使 风险巨大,风险投资对投资者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风险投资,是专指那些与高新科技产业相联系的投资活动,它 们通过分享高技术企业的高成长、高附加值、高利润,取得高收益,是高科技风险 投资的简称。 2.3.3 功能功能 风险投资公司向发展潜力大的新创高科技企业提供资本,将自己的资金、网络、 品牌、管理等资源与新创企业的技术、人力有机结合,实现高科技企业的高速增长, 获得高科技企业一旦成功后的高额回报。风险投资的功能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为高科技企业注入资金,提供资金支持。新创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莫 过于资金和管理。有了充足的资金,新创企业就成功了一半。 第二,协助运营管理。由于风险投资的对象主要是刚刚起步的高科技企业,有 的甚至还没有成立为公司。能否经过市场的检验,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失败的几 率很大。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性,风险投资方会参与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在一些重 大问题上提供咨询意见,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帮助新创企业开展经营活动。这 不仅有效减少了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还对促进新创高科技企业的健康成 长有突出作用,正是基于这个功能,风险投资区别与一般的投资,被称为“smart money” 。 风险投资对高科技的投资并不是以发展产业为目标的,而是为了实现“筹资 投资撤资”的循环,追逐高额利润,获得资本增值。对高科技企业和行业的助长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4 是其逐利的副产品,可谓是“主观逐利,客观助长“,这与市场经济的“主观为己, 客观为他”的规律异曲同工。 2.3.4 流程流程 风险投资在运营过程中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当事人:投资者、风险投资公司(风 险基金)和风险企业。资金从投资者流向风险投资公司,形成风险基金。风险投资公 司对申请风险资本的项目和企业进行筛选,将筹集到的风险资本注入到风险企业。 通过风险企业的运作,资本得到增值,流回到风险投资公司,公司再将利益回馈给 投资者。整个风险投资过程中,风险资本家与企业家实际上是在共同创业,他们只 有密切配合、不断磨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投资融资撤资”的资本循环,双方 才有可能取得最终成功。 风险投资典型的投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搜寻投资机会。投资机会可以来源于风险投资公司自行寻找、企业家自 荐或第三人推荐。 第二,初步筛选。风险投资公司根据企业家交来的投资建议书,对项目进行初 次审查,并挑选出少数感兴趣者作进一步考察。 第三,调查评估。这一环节是风险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风险投资公司会花大 约 68 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对投资建议进行十分广泛、深入和细致的调查,以检验企 业家所提交材料的准确性,并发掘可能遗漏的重要信息。根据各种情报对投资项目 的团队与管理、产品与技术、市场与竞争、资金需求量以及融资结构等方面进行分 析,作出投资决定。尽可能的降低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 第四,寻求共同出资者。这对风险投资公司与企业家双方互利互惠。风险资本 家一般都会寻求其他投资者共同投资,来分散原来集中的风险。这既能够为科技企 业的后续阶段融资带来更多的后备资源,也可以使其分享到众多风险资本家的在该 领域内的投资经验和商业联系,协助公司发展壮大。对于科技企业的企业家来说, 风险资本的提供者分散,等于增大了自己对公司的控制余地。 第五,协商谈判。一旦投资、融资双方对项目的关键投资条件达成共识,牵头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5 风险资本家会起草一份“投资条款清单”,向风险企业家作出初步投资承诺。 第六,交易和监督。在事实清楚,一致同意交易条件与细节的情况下,双方就 可以签署最终交易文件,表示投资生效。值得注意的是,风险投资公司为了控制风 险,一般不会向风险企业一次投入全部所需资金,而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分阶 段投入资金。每阶段都定有一个阶段性目标,上一阶段目标的完成,是下一阶段投 资的前提。每一阶段的投入资金又能保证足够支撑企业家完成该阶段的目标。这样 做既有利于投资者降低投资风险,又可对企业家构成一定的压力与动力。 2.3.5 我国情况我国情况 早在 1985 年 9 月,我国就开始尝试风险投资,在国家科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支 持下,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第一家专营风险投资的全国性金融机构中国新技术创 业投资公司(简称中创公司)。其注册资本为 2700 万元,主要任务是通过投资、贷 款、租赁、财务担保、咨询等方面业务,为科技成果和科技企业提供有效的资金支 持。后来中创公司由国家科委独资发展为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股东包括财政部、中 信公司、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等实力雄厚的大单位。中创公 司在 13 年的经营或称中,起先还是从事大量的风险投资,但由于其投入巨资的众多 项目没有销路,为规避经营风险,逐渐转入贷款、股票买卖和房地产投资等领域。 风险投资在我国真正引起重视,还是在 1998 年民建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尽快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被列为“一号提案”之后。1999 年国务院办公厅 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若干意见的通知下发后,参与高新技术 产业化的民间资金明显增加。创业资金来源呈多元化趋势,企业资金、个人资金和 境外资金纷纷进入风险资本市场。目前,在中国宏观经济迅猛增长以及政策层面强 力推动下,日益增大的风险投资投资额补充了我国高科技企业所需的资金缺口,帮 助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迅速发展。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发布的2006 年 中国风险投资业调研报告对 2006 年度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风险 投资业的新动向进行了阐述,报告显示:2006 年的中国风险投资业延续了自 2004 年 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 2006年中国内地管理的风险资本总量超过583.85亿元人民币,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6 比 2005 年底的 441.29 亿元高出 32.31%。2006 年投资金额达到 143.64 亿元人民币, 比 2005 年增加 22.17%。由于近年来大量海外风险资本的涌入,2006 年新筹集的风 险资本中,超过一半来源于海外,所占比例高达 65.1%。海外资本占风险资本管理规 模保持连续第四年大幅增长,由 2003 年的不到 5%上升到 2006 年的 43.7%,由外资 机构主导的投资总量超过 109.29 亿元,占总投资额的 76.1%,本土机构主导的投资 总量仅为 34.34 亿元,占 23.9。海外资本已经替代我国政府成为中国风险资本的 最主要来源。 【1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7 3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的对比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的对比 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都是为高新科技企业而存在的,二者有很多相同之 处。目前二者的功能还有相互延伸的迹象:科技企业孵化器将风险投资内化为一项 孵化服务的项目,为企业提供风险资本支持,商业性、盈利性孵化器发展迅速;风 险投资为了降低资金风险,利用自身拥有的社会资源网络,向新创企业提供管理咨 询服务,帮助其健康成长。二者联系紧密,但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3.1 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的相同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的相同点 3.1.1 与科技企业是互利关系与科技企业是互利关系 二者与新创的高科技企业是互利关系,不要求获得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发 展高科技产业离不开作为产业个体的每一个高科技企业的成功。为了鼓励技术创新, 拉动科技产业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新创高科技企业提供良好 的创业环境,围绕其成长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是通过培育一个个的企业,发展 一个产业。风险投资通过“筹资投资撤资”的循环得到资本增值,这要以高科 技企业高速发展并转让为前提。风险投资如果对新创的高科技企业仅仅投入资金, 是难以获得最后成功的。因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运营障碍。对于一个 初创企业,即使资金问题已经解决,如果管理不善,还是会倒闭。风险投资区别与 一般投资依靠培育某项产品的获利方式,通过培育企业,从企业的成长中获取利益。 所以说,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的成功都离不开高科技企业的成长壮大。它们与高科技 企业之间的联系紧密,是互赢互利的关系。二者都不是为了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