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大全精选模板.doc_第1页
敬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大全精选模板.doc_第2页
敬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大全精选模板.doc_第3页
敬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大全精选模板.doc_第4页
敬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大全精选模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敬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大全敬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大全(篇一)家里的顶梁柱人民的好公仆-*镇*社区新住区小组长*家共有5口人,上有94岁卧床不起的婆婆,近70岁的公公。下有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丈夫是一名公安干警,长期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很少回家,时间有限。自己平时在县政府招待所工作(员、临时工),同时兼任*社区新住区组长。该同志任劳任怨,孝敬老人,维持着家庭的运转。一九九七年老母亲去世。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她夫妻二人的肩上,特别是卧床不起的婆婆,端吃端喝,洗衣服,大小便处理等等还要伺候家中的公公。当时孩子还小,需要人看管。加之丈夫常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由于时间紧,回家的次数有限,所以家庭的担子就成了她一个人的。特别是近几年来,社区琐事繁多。自己又干一份临时工的员工作,每天的时间特别紧,为了家庭及工作生活的需要,必须把每件工作干好。家中的老奶奶现在94岁,虽说现在还能行动,但是由于年买的关系,他的眼睛都已经看不到东西,所以老奶奶的生活起居全都要考*一个人来照顾。退休在家的公公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每天要吃大量的药,久而久之公公的心情和精神状态也处于非常低迷的状态。为了照顾全家的人,她每天早上5时多就起床,整理家务,打扫卫生。为自己的父亲和儿子准备早餐。为家中的老奶奶烧开水。每天在上午7点前给她烧满一壶开水,提一桶凉水,把她使用的火炉生起来。干完了这些家里的活就要到单位去上班。家中的父亲今年61岁在她的照顾下生活的很快乐,父亲是北方人爱吃面食,她总能想方设法让一家人都吃得舒心。父亲身体还算好,但也时不时的有些疾病,她总是尽心尽力的照顾父亲,端汤送药,服侍床褥不曾废离。丈夫工作在基层,每个月也就在家待几天,大多数时间都在基层工作。丈夫一个人在基层工作总是很辛苦,干警这个工作也很危险。她对丈夫的照顾总是无微不至,让在外的丈夫时刻都可以感受到家的温暖。她对家庭的精心照顾让丈夫很放心,她把家庭打造成了丈夫温馨的避风港。现在儿子眼看就要上小学六年级了,小孩子难免顽皮,她一天要分出很多时间来监督儿子学习,这让本就时间很紧的*更加忙碌。即使工作再忙,她也从未放下过对孩子学习的管理。好在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有时也能替她分担一些家务劳动。这让*无比欣慰。作为*社区新住区组长,*对社区工作很热心。虽然每天都很忙碌,但她总会抽出时间来完成社区的任务。一有点空闲时间她就喜欢到街道上去转一转,给群众们帮帮忙,调解一下纠纷。*的生活里没有节假日,她几乎将自己所有的节假日都用在了街道的工作上。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收到了周围群众的一致好评。她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公婆的贴心袄,是孩子的引路灯,是社区的守护神。她为社区工作做出了典范,她孝老爱亲的行为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篇二)孝老爱亲,大爱无声暨*镇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从小因其养父母无法生育而被收养为养女,养父生性善良淳厚,为人和善。*从小和养父母一起生活,习性多从养父母淳朴亲和。养父*为负担家庭生活,多年辛勤劳动患有肺疾,无法继续从事劳动。为了解决家庭压力更好地照顾养父母,*招*为上门女婿。好景不长,*年丈夫*患脊椎萎缩瘫痪在床,使本就困难的家庭情况雪上加霜。本以为能凭借精壮的丈夫的帮助夫妻二人辛勤劳动减轻家里的负担,不料比原来更加沉重的负担却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的女儿在*镇高级学校读书,儿子在县一中读书。2个孩子成绩都很不错。每次提到自己的2个孩子*都会露出自豪的笑脸。孩子是她的骄傲,只要孩子在学校里争气,她便觉得自己所有的辛苦都有了回报。虽然身上的负担无比沉重,但*从未想过放弃孩子们的教育,她说“苦了自己不能苦了孩子,穷了生活不能穷了教育”兄妹2人读书之路从未中断,她宁可委屈自己也从不在孩子教育的方面有所欠缺。上有常年患病的养父,旁卧瘫痪在床的丈夫,膝旁还有2个正在上学的孩子。这足以让他人崩溃的境况没有击垮*,她一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十几年如一日,一路风雨坎坷,不畏荆棘挫折,从来不曾中断。十几年来为了给养父和丈夫治病,她东奔西走花完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和自己的劳动所得,并欠下了一身的债务。她不仅要负担养父和丈夫的医药费,要偿还一身的债务,要负担2个孩子上学的学费,还要负担维持一家人生活的花费。压力可以压垮一个哪怕最强壮的战士,却无法压垮一颗淳朴的孝老爱亲的心。她身上背负的压力人见惊心,不忍于睹,可她自己却每天活的乐观快乐,不辞辛劳。她乐观的态度影响了家里和周边的人,家庭中充满了和谐和快乐,压力永远无法压垮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她每天天还没亮就已经起床给家人准备早饭,照顾孩子们吃完早饭去学校然后服侍养父和丈夫吃完早饭和药才去劳动。养父身体不好肠胃经常不适,她每天挖空心思换着花样根据老人的口味做不同的饭菜。丈夫瘫痪在床行动不便,她时常在床边伺候丈夫穿衣吃饭大便小便不辞污秽,不曾废离。丈夫常年在床难免心情烦躁脾气不好,她也默默承受,从未有过半句怨言。每天辛勤劳动回到家总是脚不停歇的忙这忙那,家里的一切事物被她收拾的井井有条。2个孩子学习压力大,她总是有办法逗得他们笑逐颜开,她是家庭压力的千斤顶,是家庭气氛的开心果。*受其养父影响为人和善可亲,乐于助人,与邻里关系融洽,对于邻里多年来给予她们家的关照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不忘报答。邻里之间不管谁家有事,她都会拼尽全力去帮忙,从不考虑自己有所保留。在群众中广受好评,深受周边群众的喜爱。百善孝为先。她的行为感染了邻里群众,促进了邻里群众在周边社区形成孝老爱亲的社会氛围。(篇三)孝老爱亲的好媳妇记*村*组村民*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提起*村*组的*,村民们都会赞不绝口。她孝敬老人和自强不息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并呼唤着我们要孝敬和关爱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孝敬一切需要孝敬和需要关爱的人。她在逆境中默默地承受着苦和累,为老人,为孩子,为家庭和睦所做出的奉献,受到大家的好评。也为我们争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模范树立了榜样。丈夫去世她选择留守今年四十多岁的*,曾经也有过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郑关林能干,女儿乖巧听话,公婆能帮助料理家务和照看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确实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家庭。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年的一天,丈夫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不幸身亡。消息传回家中,犹如晴天霹雳。“感觉整个天都塌下来了”*说“我们全家人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场”。安埋了丈夫后,*擦干眼泪,做出了一个让周围邻居都惊讶的决定她毅然选择了“留守”,肩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一如既往地照顾“公婆”。“我不能丢下他们两个老人不管啊!”丈夫去世后,失去了经济,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公婆也因此重大变故受到很大打击,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面对灾难,*变得的坚强起来,日子还要过下去,全家人都在看着自己,必须坚强起来,坚定生活信心。她一边打临时工挣钱养家,一边安慰照料病倒的公公和婆婆不要伤心,有我在,有全社会的帮助,天大的难关也会度过去的。从此,她挑起了伺候公婆和抚养孩子的重担。病倒在床上的公公*有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及气管炎等多种疾病,婆婆*也患有肠胃病、心脏病,加之丈夫去逝后,婆婆脾气变故怪起来,她心情烦躁,免不了常发些无名火,可*从来没有半句怨言,总是默默地伺候着公婆,并把家里家外的大事小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即使有委屈也从来不让公婆发现,以免他们操心,她还经常和公婆谈心,让公婆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情。公公因患气管炎病,差不多每年冬季都要住院治疗。*年冬天“公公”*因重感冒,引发气管炎病,但她又怕让“儿媳”花钱,坚决不去医院治疗,*好不容易才将她送到县医院输了五天的液。“*,我都是半截入土的人了,我们不花这冤枉钱,回去吧!”这一次,*没有听老人的话,前前后后共花了1000多元,才使公公的病情有了好转。*认为人都有老的时候,照顾好老人使其安享晚年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她尽全力照顾好两位老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丈夫去世后的十年里,每天,她除了妥善安排好两位老人的起居饮食。还时常搀扶老人到室外晒太阳,换衣洗梳。在平时,两位老人提出的要求她都尽力给予满足。如今公婆双双都已是78岁高龄的人了,经常生病,药不离身,端屎端尿倒水送饭她从来毫无怨言。虽然生活拮据,逢年过节她总不忘给老人买点礼物,天冷了,她每天早早为老人生好炉子,让老人从心里觉得暖烘烘的。提起*,老人感动得说:这孩子比亲闺女还亲。为了“公婆”不愿再婚邻里乡亲看着*一个人上要照顾年迈的“公婆”,下要抚养两个女儿,还要干家务农活,都对她翘起大拇指,更有好心人张罗着为她介绍对象。可*是一致不愿意再婚,心想:“有哪个男的愿意来照顾根本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老人哟。”*年的一天,*就把她叫到身边,说:“*,关林在世的时候,你把我们当自己的老人奉养,关林过世也有两年了,你还是把我们当自己的老人奉养,我们知足了,你以后的日子还长,不要为了我们耽误了你的前途。”听着“婆婆”这一席话,*当即就感动得哭了。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也想过,自己这一路走来,付出了青春、感情和艰辛,她也好想歇一歇、靠一靠,可是,要是自己真走了,那“公婆”怎么办?自己真的能忍心撒手不管吗?这十几年的相处已经让*和“公婆”产生了浓厚的感情,甚已升华到血浓于水的亲情,*已经无法割舍了。*不但是敬老爱老的典范,而且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信心。一家人要生活,孩子要读书,她正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勇于面对现实,除忙完家务外,一有时间,还要去侍弄承包地和打些短工补贴家用,每天忙的团团转,一天下来累得浑身散了架,背地里也不知流了多少眼泪。不知有多少人劝她这样太苦太亏自己了,不如趁年轻再找个人家吧,她也想过,也几次打过退堂鼓,但一想到年迈的公婆,又不忍心这样做了。我一走,老人怎麽办?一个家庭不就这样破碎了吗?自从嫁给丈夫后她就把自己的命运和丈夫的家庭紧紧的在一起,天大的困难我们一起来承受,为了家庭再苦再难我也心甘情愿,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几十年来她一边照顾老人,抚养孩子,一边挑起生活的重担,为了老人,为了丈夫和孩子,风里来雨里去,什么她都干过,打过工当过保姆,赶集串乡卖过小商品。如今,两个女儿已经上高中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常人是无法想象一个弱女子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磨难。往后的人生艰难路程还很长,可*的心里对生活却充满了希望。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她的身上我们感受到是她永不歇息的劲头。说老实话,她所付出的一切,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她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赢得了全体村民的尊重,我们为罗秀得的事迹感动着。(篇四)在痪公公与婆婆的“守护神”记*县*村精心侍候病瘫老人的好媳妇*在*县*镇*村,有一位干部群众交口机赞,十六年精心侍候瘫痪公公和婆婆的好媳妇,她就是该村*村民*的爱妻*。走进她家看到的是环境卫生整治,室内布置井然有顺,一家四口幸福生活的美好画面,可谁知她曾经经受的艰难日子。谁说“久病无孝子”“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此话一点不假。*进门十年后,年逾六旬的公公突患高血压一病不起,成了瘫子。从此少了一个劳力不说,还将一家人拖入了困境。祸不单行,在文化站工作的丈夫在迟迟没有转正名额的情况下,为谋生计、不得不违心地回到家来种地养活一家人。*曾到离家近10里的老弯梁为种粮大户锄包谷、刮草,挣钱为公公看病取药。整个家境急转直下,成为村里数得上的困难户。“幸亏*娶了一个好媳妇.”。看着*家的困难境遇,村上邻里人无不以惋惜和赞叹的口吻,议论着这一热门话题,说*聪明、能干、贤惠、孝道。正当家境窘因之际,丈夫离开了张家乡文化站,使对丈夫工作转正抱有一线希望的她受到了很大打击。但是她,考虑到一家人要生活,考虑到丈夫的无奈与苦恼,她没有过多地责备他。她想,到了这阵子,怪怨也是枉然,何况全县一次性离开乡文化站的不是启昂一个人。唯一重要的就是和丈夫一起,种好庄稼,管好这个家。*利气要强,说到做到。除不辞劳苦务责任田或到近处打工挣钱、帮着婆婆养猪、喂鸡外,更要紧的则是与婆婆一起侍候照料好病瘫公公的生活起居。起初几年,*为了不让丈夫分心,专心致志地种田打工,养家糊口,她经常一个人用架子车推着公公到四五里外的城里医院或个体门诊给公公看病;为了让久病不出的公公或婆婆散心,她多次用架子车推着,到村里甚至到几里路外的香泉寺赶庙会,到城里赶物资交流会。沿途凡见此情景者,每每被她孝敬老人的品格和精神所感动。还有诸如为老人家熬药喂药、端汤喂饭、洗换衣被,端屎倒尿等剪不断、理还乱的话计。更为难堪,甚至不使言表的则是在丈夫、婆婆一时不在家时,要为急差解大小便的公公解就才立,稍不及时,就拉在裤子里。为了少让或不让公公受这份罪,*经常毫不犹豫地将那一米六七个头,重身量的老公公连扶带抱地从炕上挪到炕边,接着用一只手从老人腋下抱住让其两手撑住炕沿立着,然后用自己另一只手为其解开裤带,半脱下裤子,用事先准备好的便盆接大小便,待解完后又给提裤子、系裤带。最后,又连扶带抱地挪到炕上或靠背椅上。象这样的活,既使婆婆在场,也动他不得,除非丈夫在家,方可替她劳苦。对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间断地承受如此过量,甚至被人认为是非份劳动的年轻媳妇,是常人所不敢想,也想不到的,其品格和精神真是难能可贵。常言道:“久病无孝子”,现在看来,此话差矣。*的公公瘫痪在床十二年,这难道还短吗?还不足以验证明一个当儿媳的一片爱心与孝道吗?如果是那样,就太不公正、太不公平了!好在丈夫体谅媳妇的难处,改造了一把木椅,让父亲坐在专用木椅上解大小便,方才减轻了媳妇的负担,解消了媳妇的难堪。雪上加霜世上的事情也怪,有时似乎真的和人过不去。就在公公瘫痪11年后的2006年秋季,她74岁的婆婆中风成了偏瘫,右胳膊、右腿软弱无力,不能行走,真可谓“雪上加霜”。至此,一个瘫子变成了两个,侍候照料病人的人由两个变为一个,种田、打工养家糊口的人由两个半减少到一个,然而生活的花销相对地增加了许多。一个好端端的家庭一夜之间变成了困难户。是义务更是责任中风瘫痪这病一旦得上,就没个完。不但自己不能动,还要拖累好人。自婆婆病瘫后,儿媳妇就再没有时间上地或跟着丈夫外出干活了。一早起来,先是忙着给二老洗手洗脸,给婆婆梳理头发。接着,赶忙做饭。等吃完饭太阳都老高了,她随即把躺椅搬到院里,将婆婆背出屋子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将公公从炕上挪到地上的靠背椅上。到了下午或因气候变化,又赶忙或扶或背地将其挪到屋里炕上。起初一段时间,儿媳妇常送婆婆去城里医院看病,从院子到通往城里的公路边,除有一段距离外,还要漫上三四个台阶。一个四十二、三岁的女人背负一个与自己个头大小所差无几的瘫痪病人往返,要背上背下好多次,但她从未推辞或东喊西叫地请人帮忙。这种侍候和照料其劳动强度与责任就可想而知了。但是再苦再累,*的脸上从未有过不悦的表情,好为婆婆宽心解忧。到了晚上,深更变夜不分迟早,只要婆婆隔间呼唤儿媳,*就知道婆婆不是要小便,便是要大解,她便毫不迟疑地赶紧穿衣下床,到婆婆房间,不是倒水,便是扶其下炕,两手扶着,让解大小便。为了病人熬药是一项操心费时的工作。2006年腊月中旬以来,婆婆服了一个多月的中药,这对里里外外一把手的儿媳,可是忙里加忙了。她不但要喂猪、喂鸡,务院子里的菜地,更要为两位病瘫老人洗换衣服。不论再忙,她都要按时熬好中药,清出凉温后端到婆婆跟前,有时还得一小勺一小勺地口畏到婆婆嘴里。由于婆婆服中药的时间长,加之病情不见明显好转,常烦燥发脾气,甚至拒绝服药。她不但不计较,还常面带笑容,好言劝说或说这说那,为其宽心,真是病无穷期,孝心不已。由于生活上、感情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投入,瘫痪年的公公竟然高寿82岁,除耳聋外,脑子清楚,还能看书。终因年老,公公于2008年,婆婆于*年寿终正侵。*不幸的命运不仅在婆家,也在娘家。66岁的母亲害着和婆婆一样的病。比母亲长两岁的父亲,患有老年白内障。想必能忘我才有心侍候公公、婆婆十多年的女儿,其疼爱父母的心就不言而喻了,*那头上的白发自然含有对父母的牵挂与愁思。今年春节前,原打算去西坡为父母拜年的女儿,面对病瘫的公公、婆婆,她考虑再三,终未成行。直到正月十五大忙过后,才由丈夫带了儿子去西坡看望了岳父母,带去了媳妇对双亲的祝福。其实,*的丈夫启昂,是自幼抱养下罗姓族亲家的孩子,自己所以能够长大成人,读完初中读高中,并成家立业,以至有了孩子,都是他现在的父母含幸茹苦,自小养育的结果。因此,他非常关爱两位老人,只是由于忙于生产、维持生计,才违心地过多地劳苦了聪明贤惠的爱妻,也未能常去看望年迈多病的岳父母。无私的爱心是文明的象征,是有理智人受社会主义教育的结果及其觉悟与品格的体现。笔者采访她要她谈谈对不幸家庭遭遇和自己对生活处境的态度时,她讲得简洁却非常深刻她说:“对于这个家庭近十多年来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不由得人的事,我们也有老的时候,谁没有生老病死?我们做晚辈的,尊老敬老,侍候照料病瘫老人,即是义务,更是责任,何况我们也有孩子!”家庭教育的典范,无私奉献的榜样从实际出发,适应艰苦生活环境,善于应对不切实际的优越条件的挑战,做到甘愿吃苦、乐于奉献,是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机结合的体现。*在家境坎坷、经济拮据的情况下,能够经受住艰苦环境、磋陀岁月的考验,做到俭朴了又俭朴,是与她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精神密切相关的。她俭朴到除结婚婆婆家为她置办的几套成衣外?就几乎再没有买过成衣穿。心灵手巧的她为了省钱,通常是扯一般布料自己缝制衣服。有时丈夫或婆婆看不过眼,给钱让她添置两件衣服。可她总是以自己体胖穿成衣不合身为由,推着不要。一次她却将丈夫为她买衣服的一百元钱,不吭不声地给丈夫买了一件她认为比较时尚的黑颜色拉链体恤衫。*人缘好,善于团结人,帮助人。她常告诉丈夫:“自家的事宁可将就点,邻里朋友的忙一定要帮。帮助别人实际是帮助自己”。她以身作则,带头履行诺言。看着她成天埋头家务,忙着侍候二老,可外面的事如谁家生了孩子,谁家某某病了,谁家去世了老人,谁家孩子结婚,谁家动土盖房等等,她都了如指掌,并以不同的方式包括扯花花布为邻居家月里娃缝制小棉袄,帮着办红白事的邻里做饭、洗盘子洗碗,为去世了老人的邻里帮着缝制孝帽,孝衣等,想方设法奉献自己一份爱。在*的身上,只有憨厚,诚实和本份,没有虚伪,奢侈和是非,深受村民、邻里的好评与敬重。特别是十余年如一日,精心侍候病瘫公公、婆婆的感人事迹,成为村上家庭教育的典范。不论是谁,只要提到*,不论干部群众,无不翘起大姆指,说她是尊老敬老、无私奉献的好媳妇,是全村人学习的好榜样。(编辑:圆圆)1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C)A人体的正常体温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C)A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固态变为液态现象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象D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3下面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C)4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乙_,水的温度是_42_,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热胀冷缩_。5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B)A.120 B.100 C.90 D.80 6.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B)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第一节 物态变化与温度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7下面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D)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D)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 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约为21 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_固_态、_液_态和_气_态。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5 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_铁_,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是_氢气_。11把糖、醋、白雾、碗、勺子、味精、水蒸气、二氧化碳、干冰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属于气态的是_;属于液态的是_;属于固态的是_。(均填序号)12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若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5 _,最低气温是_2 _,一天的温差为_7 _,平均气温是_1.25 _。1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冰的上表面为10 ,下表面是0 B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 C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0 D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10 14.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碳纳米管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6米,直径107米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其测量范围为18 490 ,且精确度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C)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8 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C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D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15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乙_;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3和38.6,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38_和_38.6_。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气体_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左_(选填“左”或“右”)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0_。(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_会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17有一只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 ;把它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时,示数是22 ,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20 _,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 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40 _。第四节 地球上的水循1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A)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C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源丰富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2霜、露、雾、冰、“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C)A霜、雾、“白气” B霜、露、“白气”C露、雾、“白气” D露、雾、冰3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因为_衣服上的冰升华成水蒸气了_。4有下列物态变化: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的过程;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其中属于凝华的是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填写序号)。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C)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C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6.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D)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A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B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C)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积水干涸C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C)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0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C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11.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升华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凝华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1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液化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 ,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_吸热_(选填“吸热”或“放热”)。13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升华_,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凝华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熔化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_凝华_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吸_热。15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汽化_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液化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 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凝华_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内侧_(选填“外侧”或“内侧”)。16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升华_(填物态变化名称)。(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 ;碘的沸点是184.4 ;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_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