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1排水系统的分类5 1 2排水系统的组成5 1 3排水体制与选择5 1 4排水管道的组合类型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5 2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5 2 1建筑内部排水流动特点5 2 2水封的作用及其破坏原因5 2 3横管内水流状态5 2 4立管内水流状态5 2 5排水立管在水膜流时的通水能力5 2 6立管内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5 3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5 3 1布置与敷设的原则5 3 2卫生器具的布置与敷设5 3 3排水横直管布置与敷设5 3 4排水立管的布置与敷设5 3 5横干管及排出管的布置与敷设5 3 6通气系统的布置与敷设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5 4建筑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5 4 1排水设计秒流量5 4 2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5 5建筑雨水排水系统5 5 1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5 5 2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1排水系统的分类 生活污水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生活废水排水系统 生活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分类 工业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1排水系统的分类 器具通气排水方式 伸顶通气排水方式 有特制配件伸顶通气排水方式 专用通气排水方式 环形通气排水方式 排水系统分类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1排水系统的分类 重力流排水系统利用重力势能作为排水动力 管系排水按一定充满度设计 管系内水压基本与大气压力相等的排水系统 压力流排水系统利用重力势能或水泵等其它机械动力满管排水设计 管系内整体水压大于 局部可小于 大气压力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2排水系统的组成 基本要求 1 系统能迅速通畅地将污废水排到室外 2 排水管道系统气压稳定 有毒有害气体不进入室内 保持室内环境卫生 3 管线布置合理 简短顺直 工程价低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2排水系统的组成 排水和通气管道 清通设备 提升设备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用来满足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各种卫生要求 收集和排除污废水的设备 材料 要求 包括 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的受水器 1 便溺器具2 盥洗 沐浴器具3 洗涤器具4 地漏 1 坐式大便器本身构造含存水弯冲洗设备一般用低水箱坐式大便器多装设在 家庭 宾馆 1 大便器 2 蹲式大便器冲洗设备一般用高水箱蹲式大便器多装设在 公共卫生间 一 便溺用卫生器具 2 小便器 设在公共男厕所中 有挂式和立式两种 小便槽 比小便器造价低 并可容纳较多的使用人数 故在工业建筑 公共建筑和集体宿舍的男厕所中采用 3 冲洗附件 冲洗设备在便溺用卫生器具中是一个重要设备 必须有足够的水压和水量以便充走污物 保持清洁卫生 冲洗设备分为两类 冲洗阀和冲洗水箱 1 洗脸盆2 盥洗槽 通常设在集体宿舍及工厂生活间内 多用水泥 水磨石制成 造价较低 3 浴盆4 淋浴器 二 盥洗 沐浴用卫生器具 三 洗涤用卫生器具 污水盆 洗涤盆 化验盆 四 地漏及存水弯 1 地漏 地漏的作用 排出地面上的积水 一般用铸铁或塑料制成 本身包含有存水弯 地漏需设置在房间地面最低处 地面作成0 005 0 01的坡度 坡向地漏 存水弯是一种弯管 在里面存有一定深度的水 形成水封 2 存水弯 作用 水封可以防止排水管网中产生的臭气 有害气体或可燃气体通过卫生器具进入室内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2排水系统的组成 排水管道包括 器具排水管 排水横支管 立管 埋地干管和排出管 按管道设置地点 条件及污水的性质和成分建筑内部排水管材主要有 塑料管 铸铁管 钢管和带釉陶土管 工业废水还可用陶瓷管 玻璃钢管 玻璃管等 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的受水器 清通设备 提升设备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排水和通气管道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2排水系统的组成 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的受水器 清通设备 提升设备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a 塑料管 目前在建筑内使用的排水塑料管是硬聚氯乙烯塑料管 简称upvc管 b 铸铁管c 钢管 主要用作器具排水管 管径一般为32 40 50mm d 带釉陶土管 耐酸碱腐蚀 主要用于排放腐蚀性工业废水 室内生活污水埋地管也可用陶土管 排水和通气管道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2排水系统的组成 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的受水器 清通设备 提升设备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通气管道系统设置原因 建筑内部排水管道是水气两相流 为防止因气压波动造成的水封破坏 使有毒有害气体进入室内 需设置通气系统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排水和通气管道 在地下建筑物的污废水不能自流排至室外检查井的时候设置提升设备 建筑内部污废水提升包括 污水泵的选择 污水集水池容积确定和污水泵房设计 1 污水水泵常用设备 潜水泵 液下泵和卧式离心泵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2排水系统的组成 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的受水器 排水和通气管道 清通设备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提升设备 2 集水池集水池容积与水泵启动方式有关 a 水泵自动启动时 集水池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泵5min的出水量 水泵每小时启动次数不超过6次 b 水泵手动启动时 生活污水集水池容积不大于6h平均小时污水量 工业废水按工艺要求定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2排水系统的组成 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的受水器 排水和通气管道 清通设备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提升设备 3 污水泵房污水泵房应有良好的通风装置 并靠近集水池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2排水系统的组成 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的受水器 排水和通气管道 清通设备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提升设备 清通设备作用 疏通建筑内部排水管道 保障排水通畅 检查口 设在排水立管或较长的水平管段上 清扫口 排水横管的端部或中部 室内检查井 管道转弯 变径 坡度改变及连接支管处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2排水系统的组成 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的受水器 排水和通气管道 提升设备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清通设备 1 化粪池和生活污水局部处理定义 化粪池是一种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悬浮性有机物的最初级处理构筑物 优点 结构简单 便于管理 不消耗动力和造价低 缺点 有机物去除率低 出水呈酸性 有恶臭 臭气污染空气 影响环境卫生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2排水系统的组成 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的受水器 排水和通气管道 清通设备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提升设备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2 隔油井隔油井设计的控制条件 污水在隔油井内停留时间t和污水在隔油井内水平流速v 取值见下表 隔油井设计参数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2排水系统的组成 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的受水器 排水和通气管道 清通设备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提升设备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2排水系统的组成 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的受水器 排水和通气管道 清通设备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提升设备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隔油井设计计算按下列公式进行 vqmaxt 隔油井有效容积 m3 含油污水设计流量 m3 s 污水在隔油井中停留时间 min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2排水系统的组成 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的受水器 排水和通气管道 清通设备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提升设备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3 降温池建筑物附属的发热设备和加热设备排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水爆清砂排水水温超过 城市污水排入下水道水质标准 中不大于40oc的规定时 应进行降温处理 降温池降温的方法 a 二次蒸发 b 水面散热 c 加冷水降温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3排水体制与选择 合流制 分流制 排水体制 分流制的使用条件 a 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才能排入市政排水管道时 b 建筑物使用性质对卫生标准要求较高时 c 生活废水需回收利用时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4排水管道组合类型 建筑内部污废水排水管道系统按排水立管和通气立管的设置情况分为 1 单立管排水系统 a 无通气立管的单立管排水系统定义及适用条件 这种形式的立管顶部不与大气连通 适用于立管短 卫生器具少 排水量少 立管顶端不便伸出屋面的情况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4排水管道组合类型 5f4f3f2f1f1b b 有通气立管的单立管排水系统定义及适用条件 排水立管向上延伸 穿出屋顶与大气连通 适用于一般多层建筑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4排水管道组合类型 5f4f3f2f1f1b c 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定义及适用条件 在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 设置特制配件代替一般的三通 在立管底部与横干管或排出管连接处设置特制配件代替一般弯头 适用于各类多层 高层建筑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4排水管道组合类型 7f3f2f1f1b 单立管排水系统混流器和跑气器安装示意图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4排水管道组合类型 应用场所 高层建筑排水 上部特殊配件及构造气水混合器如图所示 气水混合器由上流入口 乙字弯 隔板 隔板小孔 横支管流入口 混合室和排出口组成 上部流来的污水经过乙字弯时 流速因撞击而减缓 并与周围空气混合 变成质量轻 密度小的气水混合物 减少了抽吸力 横支管排出的水受隔板阻挡 不能形成水塞 能保持立管中气流畅通 气压稳定 下部特殊配件气水分离器如图所示 由流入口 顶部通气口 凸块 分离室 跑气管 排出口组成 下落的混合液遇凸块溅散并冲向对面斜内壁上 水气分离 气体经跑气管引入干管下游一定距离 防止立管底部产生过大正压 2 双立管排水系统定义及适用条件 由一根排水立管和一根通气立管组成 适用于污废水合流的各类多层和高层建筑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4排水管道组合类型 5f4f3f2f1f1b 2 双立管排水系统 3 三立管排水系统定义及适用条件 由一根生活污水立管 一根生活废水立管共用一根通气立管组成 属外通气系统 适用于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需分别排出室外的各类多层 高层建筑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5 1 4排水管道组合类型 5f4f3f2f1f 2 三立管排水系统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中是水 气 固三种介质的复杂运动 其中固体物较少 可以简化为水气两相流 其特点为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2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5 2 1建筑内部排水流动特点 1 水封的作用水封利用一定高度的静水压力来抵抗排水管内气压变化 防止管内气体进入室内的措施 水封的设置 水封设在卫生器具排水口下 通常用存水弯来实施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2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5 2 2水封的作用及其破坏原因 水封破坏因静态和动态原因造成存水弯内水封高度减少 不足以抵抗管道内允许的压力变化值 25mmh2o 时 管道内气体进入室内的现象叫水封破坏 水封的破坏与水封的强度有关 水封的强度 是指存水弯内水封抵抗管道系统内压力变化的能力 其值与存水弯内水量损失有关 水封水量损失越多 水封强度越小 抵抗管内压力波动的能力越弱 flash格式演示动画在这里单击鼠标左键播放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2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5 2 2水封的作用及其破坏原因 1 能量竖直下落的污水具有较大的动能 进入横管后 由于改变流动方向 流速减小 转化为具有一定水深的横向流动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2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5 2 3横管内水流状态 2 水流状态污水由竖直下落进入横管后 横管中的水流状态可分为 急流段 水跃及跃后段 逐渐衰减段 a 急流段水流速度大 水深较浅 冲刷能力强 b 急流段末端由于管壁阻力使流速减小 水深增加形成水跃 c 在水流继续向前运动中 由于管壁阻力 能量逐渐减小 水深逐渐减小 趋于均匀流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2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5 2 3横管内水流状态 3 管内压力竖直下落的大量污水进入横管形成水跃 管内水位骤然上升 以至于充满整个管道断面 使水流中挟带的气体不能自由流动 短时间内横管中压力突然增加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2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5 2 3横管内水流状态 立管内水流状态特点 立管内水流呈竖直下落流动状态 水流能量转换和管内压力变化很剧烈 1 排水立管水流特点 a 断续的非均匀流b 水气两相流c 管内压力变化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2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5 2 4立管内水流状态 2 水流流动状态相关因素 在部分充满水的排水立管中 水流运动状态与排水量 水质 管壁粗糙度 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的几何形状 立管高度及同时向立管排水的横支管数目等因素有关 通过实验发现 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 立管中水流状态主要经过 个阶段 1 附壁螺旋流2 水膜流3 水塞流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2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5 2 4立管内水流状态 在水膜流状态 当到达终限流速时 水膜下降流速和厚度保持不变 立管内通水能力也不变 表达式为 vt t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2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5 2 5排水立管在水膜流时的通水能力 排水流量 l s 终限流速 m s 终限流速时过水断面积 cm2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2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5 2 6立管内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1 影响排水立管内部压力的因素在普通单立管系统中 水流由横支管进入立管 在立管中呈水膜流状态挟气向下流动 空气从伸顶通气管顶端补入 水舌 水流在冲击流状态下 由横支管进入立管下落 在横支管与立管连接部短时间内形成的水力学现象 水舌阻力系数与排水量大小 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的几何形状有关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2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5 2 6立管内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水舌 2 稳定立管压力增大通水能力的措施当管径一定时 在影响立管压力波动的因素中 可以调整改变的主要因素 终限流速vt和水舌阻力系数k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2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5 2 6立管内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终限流速 其他因素 或影响较小或不能随意调整改变 水舌阻力系数 vt k 当排水立管内采取一些增阻消能措施 减小水流下降速度 一方面可以减小立管内的负压 防止水封破坏 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水膜厚度 增大了通水能力 常见的措施有 终限流速 vt a 增加管内壁粗糙高度kp 使水膜与管壁间的界面力增加 减小水流下降速度 b 立管上隔一定距离设乙字弯 5 6层 消能 有实验表明可以减小流速50 左右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2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5 2 6立管内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c 利用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的特殊构造 发生溅水现象 使下落水流与空气混合 形成密度小的水沫状水气混合物 减小下降速度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2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5 2 6立管内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终限流速 vt d 使由横支管排出的水流沿切线方向进入立管 在重力与离心力共同作用和管壁的限定下 水流旋转而下 其垂直方向的下落速度大幅度降低 e 对立管内壁作特殊处理 增加水与管壁间的附着力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3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5 3 1布置与敷设的原则 1 根据卫生间和公共厕所的平面尺寸 所选用的卫生器具类型和尺寸布置卫生器具 既要考虑使用方便 又要考虑管线短 排水通畅 便于维护管理 2 卫生器具的安装高度应使其使用方便 功能正常发挥 3 地漏应设在 地面最低 易于溅水的卫生器具附近 地漏不宜设在 排水支管顶端 以防止卫生器具排放的固体杂物在卫生器具和地漏之间横支管内沉淀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3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5 3 2卫生器具的布置与敷设 1 排水横支管不宜太长 尽量少转弯 一根支管连接的卫生器具不宜太多 2 横支管不得穿过沉降缝 烟道 风道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3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5 3 3排水横直管布置与敷设 3 横支管不得穿过有特殊卫生要求的生产厂房 食品及贵重商品仓库 通风小室和变电室 4 横支管不得布置在遇水易引起燃烧 爆炸或损坏的原料 产品和设备上面 也不得布置在食堂 饮食业的主副食操作烹调的上方 5 横支管与楼板和墙应有一定的距离 便于安装和维修 6 当横支管悬吊在楼板下 接有2个及2个以上大便器 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时 横支管顶端应升至上层地面设清扫口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3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5 3 3排水横直管布置与敷设 4 立管应设检查口 其间距不大于10m 但底层和最高层必须设 平顶建筑物可用通气管顶口代替最高层的检查口 检查口中心至地面距离为1m 并应高于该层溢流水位最低的卫生器具上边缘0 15m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3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5 3 4排水立管的布置与敷设 1 立管应靠近排水量大 水中杂质多 最脏的排水点处 3 立管宜靠近外墙 以减少埋地管长度 便于清通和维修 2 立管不得穿过卧室 病房 也不宜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 1 排出管以最短的距离排出室外 尽量避免在室内转弯 2 建筑层数较多时 应按下表确定底部横管是否单独排出 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立管管底的最小距离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3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5 3 5横干管及排出管的布置与敷设 3 埋地管不得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或穿越生产设备基础 4 埋地管穿越承重墙或基础处 应预留洞口 且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 一般不宜小于0 15m 5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排出管应设在地沟内 并应设检漏井 6 距离较长的直线管段上应设检查口或清扫口 其最大间距见下页表格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3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5 3 5横干管及排出管的布置与敷设 污水横管的直线管段上检查口或清扫口之间的最大距离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3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5 3 5横干管及排出管的布置与敷设 7 排出管与室外排水管连接处应设检查井 检查井中心到建筑物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3m 检查井至污水立管或排出管上清扫口的距离不大于下表中的数值 室外检查井中心至污水立管或排出管上清扫口的最大长度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3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5 3 5横干管及排出管的布置与敷设 1 生活污水和散发有毒气体的生产污水管道应设伸顶通气管 2 连接4个及4个以上卫生器具 且长度大于12m的横支管和连接6个及6个以上大便器的横支管上要设环形通气管 3 对卫生 安静要求高的建筑物内 生活污水管道宜设器具通气管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3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5 3 6通气系统的布置与敷设 4 器具通气管和环形通气管与通气管连接处应高于卫生器具上边缘0 15m 按不小于0 01的上升坡度与通气立管连接 5 专用通气立管每隔2层 主通气管每隔8 10层设结合通气管与污水立管连接 结合通气管下端宜在污水横支管以下与污水立管以斜三通连接 上端可在卫生器具上边缘以上不小于0 15m处与通气立管以斜三通连接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3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5 3 6通气系统的布置与敷设 6 专用通气立管和主通气立管的上端可在最高层卫生器具上边缘或检查口以上不小于0 15m处与污水立管以斜三通连接 下端在最低污水横支管以下与污水立管以斜三通连接 7 通气立管不得接纳污水 废水和雨水 通气管不得与通风管或烟道连接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3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5 3 6通气系统的布置与敷设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4建筑排水系统的计算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计算是在布置完排水管线 绘出系统草图后进行的 目的 在于通过设计管段设计流量的计算 经济 合理地确定设计管段的管径 横向管道的坡度 以及确定设置通气系统的形式 管径和各控制点的标高 1 排水量标准生活排水定额和时变化系数与生活用水相同 2 排水流量排水管道的排水流量由卫生器具的排水流量来确定的 为了计算上的方便 以污水盆排水量0 33l s为一个排水当量 将其他卫生器具的排水量与0 33l s的比值 作为该种卫生器具的排水当量 一个排水当量的排水流量是一个给水当量额定流量的1 65倍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4建筑排水系统的计算5 4 1排水量标准和排水设计秒流量 3 设计秒流量 1 排水分散型建筑 如住宅 集体宿舍 旅馆 医院 疗养院 幼儿园 养老院 办公楼 商场 会展中心 中小学教学楼等建筑 用水设备使用不集中 用水时间长 同时排水百分数随卫生器具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采用平方根法 其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为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4建筑排水系统的计算5 4 1排水量标准和排水设计秒流量 2 排水密集型建筑 如工业企业生活间 公共浴室 洗衣房 职工食堂或营业餐厅的厨房 实验室 影剧院 体育场 候车 机 船 等建筑 卫生设备使用集中 排水时间集中 同时排水百分数大 采用同时排水百分数法 其排水设计秒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4建筑排水系统的计算5 4 1排水量标准和排水设计秒流量 1 排水横管的水力计算 1 排水系统水力计算要点为了确保管道系统具有良好的水力条件 稳定管内气压 防止水封破坏 在设计计算排水横支管和横干管时必须满足下列水力要素的规定 1 管道坡度2 管道流速3 最大设计充满度4 最小管径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4建筑排水系统的计算5 4 2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2 排水横管的水力计算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4建筑排水系统的计算5 4 2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2 排水横管的水力计算为了用方便 常将上述计算式的计算结果制成计算表 当已知管道内设计流量时 可以由表确定相应的管径 坡度 充满度和流速 表5 13列出建筑内部塑料排水管水力计算表 表5 14列出建筑排水铸铁管水力计算表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4建筑排水系统的计算5 4 2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2 排水立管的水力计算 排水立管管径的确定除与排水流量 通气方式 通气量 管材有关系 还与排水入口形式 入口在立管上的高度位置 排出管坡度 出水状态 自由出流 淹没出流 等因素有关 在同等条件下排水流量和通气状况是影响排水能力的主要因素 不同管径 不同通气方式 不同管材排水立管的最大允许排水流量见表5 15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4建筑排水系统的计算5 4 2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3 通气管管径的计算通气管的管径应根据对应排水管的管径和通气管道长度确定 且不宜小于排水管管径的1 2 通气管最小管径可按表5 16确定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4建筑排水系统的计算5 4 2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例题 某学校有一栋六层学生宿舍 每层设厕所 盥洗间各一个 厕所内设有高水箱蹲式大便器4套 自动冲洗小便器3个 洗脸盆一个 盥洗间内设有5个水龙头的盥洗槽2个 污水池1个 厕所内设地漏1个 盥洗间内设地漏2个 图5 8为排水管道平面布置图 图5 9为排水管道系统计算草图 管材采用建筑排水塑料管 要求进行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确定各管道管径和坡度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4建筑排水系统的计算5 4 2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图5 8排水管道平面布置图图5 9排水管道系统计算草图 解 1 横支管计算此建筑为集体宿舍 按式 5 1 计算排水设计秒流量 其 取2 0 卫生器具当量和排水流量按表5 5选取 计算出各管段的设计秒流量后查表5 13 确定管径和坡度 计算结果见表5 17 2 立管计算1 甲系统排水立管pl1立管接纳排水当量总数为 立管下部管段设计秒流量 查表5 14 选用立管管径de 75mm 直通屋面 pl2立管接纳排水当量总数为 立管下部管段设计秒流量 查表5 14 选用立管管径de 75mm 直通屋面 2 乙系统排水立管pl3立管接纳排水当量总数为 立管下部管段设计秒流量 查表5 15 选用立管管径de 50mm即可满足 但规范规定 排水立管管径不得小于横支管管径 故采用de 75mm立管 直通屋面 pl4立管接纳排水当量总数为 立管下部管段设计秒流量 查表5 15 选用立管管径de 110mm 直通屋面 3 排出管计算1 甲系统总设计秒流量 查表5 13 de 75mm管道坡度取0 026 充满度为0 5时 流量2 36l s 流速为1 21m s 符合要求 2 乙系统总设计秒流量 查表5 13 de 110mm管道坡度取0 026 充满度为0 5时 流量6 61l s 流速为1 57m s 符合要求 概述建筑雨水排水系统是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任务是及时排除降落在建筑物屋面的雨水 雪水 避免形成屋顶积水对屋顶造成威胁 或造成雨水溢流 屋顶漏水等水患事故 以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5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系统按照管道的设置位置不同可分为外排水系统 内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系统 内排水系统 外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5建筑雨水排水系统5 5 1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 外排水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 建筑物内部没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放方式 按照屋面有无天沟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屋面雨水系统 外排水系统 内排水系统 檐沟外排水 天沟外排水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5建筑雨水排水系统5 5 1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 一般用于居住建筑 屋面面积比较小的公共建筑和单跨工业建筑 屋面雨水汇集到屋顶的檐沟里 然后流入雨落管 沿雨落管排泄到地下管沟或排到地面 1 檐沟外排水 雨水斗 承雨斗 檐沟 立管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5建筑雨水排水系统5 5 2雨水外排水系统 雨落管间距为8 16m 管径为75 100mm 断面可为方形或圆形 通常为铸铁管 塑料管 混凝土管等 根据经验 民用建筑雨落管间距为8 12m 工业建筑为18 24m 檐沟外排水方式适用于普通住宅 一般公共建筑与高层建筑 小型单跨厂房 一般宜采用重力流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5建筑雨水排水系统5 5 2雨水外排水系统 2 天沟外排水一般用于排除大型屋面的雨 雪水 特别是多跨度的厂房屋面 多采用天沟外排水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5建筑雨水排水系统5 5 2雨水外排水系统 天沟 是指屋面上在构造上形成的排水沟 接受屋面的雨雪水 雨雪水沿天沟流向建筑物的两端 经墙外的立管排到地面或排到雨水道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5建筑雨水排水系统5 5 2雨水外排水系统 天沟外排水优点 室内没有管道和检查井 消除厂房内检查井冒水的问题 并且节约投资 节省金属材料 施工简便 有利于合理的使用厂房空间等 缺点 为保证天沟坡度 需增大垫层厚度 可能增大屋面负荷和屋面板厚度 由于天沟数量较多 分布在整个屋面 为防止天沟渗漏 需加强天沟防水 布置方式 为防止天沟通过伸缩缝或沉降缝漏水 应以伸缩缝或沉降缝为分水线 每条天沟的排水长度以不大于50m为宜 适用场所 长度不超过100m的多跨工业厂房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5建筑雨水排水系统5 5 2雨水外排水系统 1 雨水内排水系统内排水是指屋面设雨水斗 雨水管道设置在建筑内部的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内排水系统适用于屋面跨度大 屋面曲折 壳形 锯齿形 屋面有天窗等设置天沟有困难的情况 以及高层建筑 建筑立面要求比较高的建筑 大屋顶建筑 寒冷地区的建筑等不宜在室外设置雨水立管的情况 多采用内排水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5建筑雨水排水系统5 5 3雨水内排水系统 内排水系统 根据系统是否与大气相通分为密闭系统敞开系统 根据立管连接雨水斗的个数分为单斗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 2 雨水内排水系统分类 按雨水管中水流的设计流态可分为重力半有压流雨水系统重力无压流雨水系统压力流雨水系统 虹吸式雨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5建筑雨水排水系统5 5 3雨水内排水系统 单斗雨水排水系统系统 悬吊管上只连接单个雨水斗的系统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系统 悬吊管上连接多个雨水斗 一般不得多于4个 的系统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尽量采用单斗排水 以充分发挥管道系统的排水能力 单斗系统的排水能力大于多斗系统 多斗系统的排水量大约为单斗的80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5建筑雨水排水系统5 5 3雨水内排水系统 敞开系统 为重力排水 检查井设置在室内 敞开式可以接纳生产废水 省去生产废水的排出管 但在暴雨时可能出现检查井冒水现象 密闭系统 雨水由雨水斗收集 进入雨水立管 或通过悬吊管直接排至室外的系统 室内不设检查井 密闭式排出管为压力排水 一般为安全可靠 宜采用密闭式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5建筑雨水排水系统5 5 3雨水内排水系统 压力流 虹吸式 雨水系统 采用虹吸式雨水斗 管道中是全充满的压力流状态 屋面雨水的排水过程是一个虹吸排水过程 重力半有压流雨水系统 设计水流状态为半有压流 系统的设计流量 管材 管道布置等考虑了水流压力的作用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5建筑雨水排水系统5 5 3雨水内排水系统 3 内排水系统的组成内排水系统由雨水斗 连接管 悬吊管 立管 排出管等部分组成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5建筑雨水排水系统5 5 3雨水内排水系统 雨水斗雨水斗是整个雨水管道系统的进水口 主要作用是最大限度的排泄雨 雪水 对进水具有整流 导流作用 使水流平稳 以减少系统的掺气 同时具有拦截粗大杂质的作用 目前国内常用的雨水斗为65型 79型 87型雨水斗 平蓖雨水斗 虹吸式雨水斗等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5建筑雨水排水系统5 5 3雨水内排水系统 整流罩 下沉式雨水斗 进水格栅 排出管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5建筑雨水排水系统5 5 3雨水内排水系统 连接管连接雨水斗与悬吊管的短管 悬吊管悬吊管与连接管和雨水立管连接 见雨水内排水系统图 对于一些重要的厂房 不允许室内检查井冒水 不能设置埋地横管时 必须设置悬吊管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5建筑雨水排水系统5 5 3雨水内排水系统 立管接纳雨水斗或悬吊管的雨水 与排出管连接 排出管将立管的水输送到地下管道中 雨水排出管设计时 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埋地横管密闭系统一般采用悬吊管架空排至室外的 不设埋地横管 敞开系统 室内设有检查井 检查井之间的管为埋地敷设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第5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5 5建筑雨水排水系统5 5 3雨水内排水系统 检查井雨水常常把屋顶的一些杂物冲进管道 为便于清通 室内雨水埋地管之间要设置检查井 设计时应注意 为防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云南昆明西山英才教育培训学校招聘3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蚌埠市梅桥中学劳务派遣教师招聘(第四批)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四川省红十字基金会招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浙江绍兴市人民检察院 绍兴市司法局市级人民监督员选任7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昌县总工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四川纵连横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西吉安市青原区两山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3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版胆结石症状诊断及护理要点
- 游戏业界全景剖析
- 微纳机器人装配-洞察及研究
- 2023年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阳光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全国各大媒体的报料热线电话号码
- 数控heidenhain说明书TNC直接提供两种加工孔模板的循环
- GB/T 42453-2023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通用技术要求
- JJG 860-2015压力传感器(静态)
- GB/T 22231-2008颗粒物粒度分布/纤维长度和直径分布
- GB/T 18253-2000钢及钢产品检验文件的类型
- 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 液化气站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与奖惩记录
- 高中生励志奋斗与梦想课件
- 《中职地理》配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