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缺陷分析.doc_第1页
X光缺陷分析.doc_第2页
X光缺陷分析.doc_第3页
X光缺陷分析.doc_第4页
X光缺陷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带束层差级不正原因:1.带束层灯光不正。2.操作工在上带束层时,局部偏离。3.带束层接头处大头小尾未对齐,造成向一边偏离。4.胎面夹持环偏离灯光。措施:1.上班前,对所有的灯光定位进行检查,使其完全符合工艺标准。2.在上带束层时要上正,使带束层边部与灯光线对齐。3.对有大头小尾的带束层接头进行返工,重新接头。4.在工作之前或工作过程中,要检查胎面夹持环的定位,使其标准。带束层散线(1)原因:1.二层带束层局部偏或局部宽度超出施工标准的范围。2.后压辊压力太大,超出标准规定的范围。措施:1.将二层带束层上正,将宽度不合格的剔除。2.工作前检查后压辊的压力,使其符合标准规定。带束层散线(2)原因:1.零度带束层局部漏铜,或较长范围内点状漏铜。2.二层带束层接头处未对齐,影响压合效果。3.后压辊压胎面的停留位置太靠里。4.由于胎面在上到辅鼓之后太长,操作工在用汽油刷开时,汽油浸泡了零度带束层,影响了胶料与钢丝的粘合。措施:1.加强自检互检,将不合格的零度剔除。2.二层接头要对齐,若由于大头小尾而无法对齐的要剔除。1.将后压辊压胎面的停留位置调整到合适位置。2.胎面供料架的压力要调整合适,避免将胎面拉伸;检查胎面长度,超出标准的剔除。带束层散线(打折)(3)原因:1.带束层在上料的过程中,没有拉紧,造成局部堆积而打折。2.带束层背面粘有一块带束层,操作工未发现。措施:1.将带束层上紧,避免堆积。2.做好带束层质量的检查,发现异常时,要立即采取措施。零度带束层弯曲原因:1.零度带束层没有上紧,或者运输带速度与辅鼓速度不匹配。2.定型不到位或后压辊压力太大。3.胎肩胶囊压力太小。措施:1.将零度上紧,同时检查使运输带速度与辅鼓速度匹配。2.定型要到位,调整后压辊压力要与标准符合。3.调整胎肩胶囊的压力与后压辊的压力匹配。4.此缺陷若再严重一些,就会导致零度散线,因此,也可参照零度散线的解决措施。带束层接头开原因:1.成型或斜裁的带束层接头处的余胶较多。2.斜裁工序没有将压延产生的胶边去掉。3.成型操作工接头时未接上。措施:1.成型或斜裁工序要处理好接头处的余胶。2.斜裁工序要将压延产生的胶边去掉。3.成型工一定要保证将带束层接头对接上。零度带束层散线原因:1.零度带束层局部漏铜,或较长范围内点状漏铜。2.后压辊压胎面的停留位置太靠里。3.由于胎面在上到辅鼓之后太长,操作工在用汽油刷开时,汽油浸泡了零度带束层,影响了胶料与钢丝的粘合。措施:1.加强自检互检,将不合格的零度剔除。2.将后压辊压胎面的停留位置调整到合适位置。3.胎面供料架的压力要调整合适,避免将胎面拉伸;检查胎面长度,超出标准的剔除。稀线(花纹块)(1)原因:1.胎侧反包不到位或胎面的胎翼部位厚度不够。2.胎体定长太长或扣圈定位超出标准。3.胎肩胶囊的压力太低或定型压力不稳定。措施:1.要求压出工序保证胎侧与胎面的工艺尺寸。2.成型主手在胎体定长时不要太长,扣圈位置要符合施工标准的要求。3.适当的增加胎肩胶囊的压力,并检查定型压力是否稳定。稀线(胎体)(2)原因:1.成型接头太紧,致使接头处帘线太密,而造成接头两侧帘线密度变稀。2.操作工在上胎体的过程中人为拉伸所致。3.胶部件接头大或未接住(内衬层、胎侧)。4、直裁接头不好(判断主要依据是接头处是否为紧密4根左右的钢帘线,如果4跟左右的紧密钢帘线为成型时缝合器的结构,否则为直裁接头)措施:1.检查接头机的工作状态,以保证接头处的帘线密度符合标准范围。对于新接头机要进行调试。2.操作工在上胎体时,要避免人为拉伸。3.胶部件接头对接即可,但要压实胎体接头开原因:1.直裁胎体接头未接牢或接头余胶多。2.垫胶接头局部开裂。措施:1.直裁接头一定要接牢,余胶多的要去边。成型操作工若发现直裁接头不合格的要进行返工,对局部接头不合格的要进行补压。将垫胶的接头接平压实,尤其要避免边部开裂。杂质本帖最后由 东子 于 2011-9-7 13:07 编辑原因:1、胎侧、内衬层、或胎面等胶部件中有杂物,但前工序及成型工序在生产过程中未发现剔除所致。1、界面层之间有杂质,成型过程中成型机垫片等零部件等脱落等。措施:要求前工序在胶部件的生产过程中,加强对杂物的自检;成型工序在使用半成品的过程中要做好杂物的互检工作。帘线交叉原因:1.压延过程中,钢丝跳线所致。2.成型过程中,操作主手未发现。3.生产或运输过程中,由于不小心而使胎体受到外力撞击。措施:1.在压延工序要做好自检工作,避免帘线的交叉或出现交叉后要剔除。2.图中所示的交叉,在胎体的表面可以发现。因此,成型主手要做好互检工作,避免不合格的胎体投入使用。3.在生产与运输过程中,要避免胎体受到外力撞击。胎体反包散线原因:1.扣圈过程中,钢丝圈挂胎体边部。2.在胎侧反包时,由于设备故障造成胎体反包端点没有包上去,而用压辊手动压合时造成胎体反包部分帘线散。3.子口包布打折,反包后出现反包散的现象。措施:1.胎体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