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青浦新城”总体规划上海市青浦新城“总体规划总 则01 “青浦新城”的概念与范围界定011 “青浦新城”是针对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城镇体系布局等级结构而言,在上海“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中心村”等级中,青浦新城是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012 “青浦新城”的范围是由现青浦老城、青浦新区(东部)、向西延伸区域和朱家角镇区等部分组成,其用地面积为53.8平方公里。02 规划依据021 规划依据0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021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0213 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0214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0215 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92020年)0216 青浦区区域规划纲要(2004年2020年)0217 青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022 规划参考0221 “上海市青浦新城城区总体规划”(20022020年),编制单位:上海翌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03年8月完成)0222 “青浦试点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编制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年8月完成)0223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中心镇镇区总体规划”(编制单位:台湾李祖元建筑设计公司,2001年12月完成)0224 “青浦新城向西延伸区概念性规划国际招标方案”(中标单位:美国sasaki公司,2003年11月)0225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中心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5年7月完成)03 本次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031 以青浦区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思考为出发点,从更大范围内来研究青浦新城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拟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032 在“青浦区区域规划纲要”的指导下,进一步研究确定城市性质,突出城市特色;研究确定城市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选择城市发展方向。重视生态环境和古镇特色的保护,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033 在充分吸取已有规划特色的基础上,加以有机整合,合理确定城市功能结构分区,确定城市对外交通以及城市内部道路交通框架,形成完善的城市发展结构,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加快新城东片和向西延伸区的建设,确保青浦新城社会经济和空间的协调发展。034 进一步完善城市东西方向带状结构与用地形态,制定城市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合理布置居住和社会服务设施用地,调整老城区的用地结构,构建新、老城区合理的发展关系。035 弘扬历史文化,体现青浦“古文化”、“水文化”的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充分考虑老城环城河及纵横交错的河道等环境要素,建设优美的城市景观体系。036 重视新城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大力加强市域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从而提升青浦区的城市竞争力。037 适应经营城市和规划管理的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分阶段、分时序稳步实现青浦新城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04 规划年限本次规划的年限为2005年2020年,考虑与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青浦新城总体规划的分期与年限为:近期:2005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第一章 规划原则与战略目标11 规划原则111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既注重近期的可操作性,又立足长远,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城。112 区域协调发展原则融入长江三角洲的一体化发展,发挥地域优势,构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且能与青浦生态环境要求相匹配的新城产业结构体系和空间结构体系。113 贯彻“三个集中”原则,提高城镇化水平以新城的发展带动青浦区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进一步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三个集中的实施,增强全区的竞争力。114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生态环境质量的保护与提升,将城镇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15 地方传统风貌特色原则突出青浦的地域特色,保护并延续青浦的历史文脉,合理保护好传统风貌、历史建筑、古树木,进一步弘扬城市精神和历史文化。12 战略目标121 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是:创建一个社会和谐、产业进步、城乡一体化的发达的绿色青浦,积极营造一个健康、公平、高效的人居环境。122 经济环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产业结构合理、资源转化效率高、平衡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重点培育和发展第三产业。1221 青浦新城的产业结构应积极为新城北部的工业区乃至全区配套,并强力推进以商业、金融、服务、通讯、房地产业以及交通运输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以“古”文化、“水”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培育壮大信息、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构筑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相匹配的新型产业体系,形成经济快速高效增长的良好局面,提升产业结构的效能,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1222 加快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努力营造适应国内外人士生活、工作的良好环境,全面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力求投资环境高效多元。1223 追求生活品质健康富足,全面改善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3500元以上,城镇职工和农民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率6%以上。123 社会环境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社会安定、邻里和睦、保障健全、管理民主、公共服务体系完备的、开放的文明社会,建设一处生态平衡、城市用地功能与人口结构和规模合理、设施配置优良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取消,基本建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事业体系,为实现和谐社会环境打好坚实的社会基础。124 物质环境目标是:1241 建设适宜居住的城区1242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区1243 建设生态型的城区1244 建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区第二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要点2 1 区域性质根据“青浦区区域规划纲要”的定位,青浦区全区的性质是:“与江浙两省毗邻的,以古文化和水文化为特征的上海都市的现代化生态型郊区。”围绕“绿色青浦”发展目标,立足长江三角洲,坚持城乡统筹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发展绿色产业为引领,加快绿色工业、休闲旅游、现代商贸、生态居住等产业的联动发展,努力把青浦建成产业集群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环境舒适宜人,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江南水乡特色的综合性现代化新城区。2 2 区域城镇等级与布局221 2020年青浦区域常住人口1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青浦区域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分为三级:新城新市镇中心村。222 “一城三片”总体发展布局2221 “一城”即青浦新城:青浦新城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区域主要包括现青浦城区、向西延伸区域和朱家角镇区。建成占地53.8平方公里、具有50万以上人口规模、功能完善的滨水城区,重点发展商业、房地产业和城市服务业。2222 “三片”是指:(1)东片主要是徐径、赵巷地区,接受市中心城区辐射,重点发展商贸、商务等现代服务业。(2)北片主要是市级工业园区以及白鹤等北部地区,发挥市级工业园区的综合优势,整合土地资源,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精密机电、现代纺织、印刷传媒等先进制造业。(3)西南片主要是练塘、金泽地区,充分依托淀山湖的生态资源,发挥朱家角古镇、金泽桥乡、东方绿舟、上海大观园、陈云故居等旅游度假景区(点)以及现代农业园区的综合效应,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生态居住业和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第三章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3 1 城市性质青浦新城,作为上海郊区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上海凸现生态环境优势的重要区域,是青浦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的中心,将以建设“绿色青浦”为发展主战略,形成以商业、房地产业、城市服务业等为主导的综合城市功能,构建具有“水乡文化”与“历史文化”内涵的中等规模的综合性现代化花园滨水城市。青浦新城的性质概括地表述为:青浦新城是青浦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具有“水乡文化”与“历史文化”内涵的中等规模、综合性现代化滨水城市。32 城市规模青浦新城规划至近期(2010年)人口规模为22万人,远期(2020年)人口规模为50万人(包括朱家角镇镇区人口)。远期规划用地范围为53.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规模为44.2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88.5平方米(含朱家角镇)。近期建设用地规模为20.0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91.2平方米/人(含朱家角镇)。第四章 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4 1 青浦新城的功能分区结构“三轴、四片、五心”411 用地发展方向选择青浦新城的用地发展方向,向西发展加强与朱家角镇镇区的联系,形成城市未来新的发展空间;新城向东发展加强与上海市中心城的联系,接受上海市中心城的辐射效应。4111 “三轴”(1)“红轴”:生活设施轴。含主、次双轴。主轴主要沿淀山湖大道、城中西路、城中东路及公园路展开,串接了城市主要的商业文化及行政中心。次轴沿盈港路展开,并向西延伸,作为次一级的生活设施轴。(2)“蓝轴”:滨水游憩轴。主要沿淀浦河展开,串接了水乡朱家角镇区、中央公园、雕塑公园、艺术公园、老城环城河等主要滨水旅游、休闲场所。(3)“绿轴”:自然生态轴。主要沿318国道和a9高速公路之间的自然生态林带和湿地,成为青浦新城天然的绿色边界。4112 “四片”(1)中片中片区是青浦区区政府所在地,是青浦新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在西大盈港与同三国道之间,既包括青浦老城区,又包括外青松公路东侧新的城市级公建区。中片主要为集中的城市级的行政、文化、商业等功能。(2)东片同三国道的东侧地区,以建设“新水乡城镇”为规划目标,规划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独特现代水乡风貌的,以居住功能为主导、配套设施完善的城市分区。(3)西片西片连接朱家角镇和青浦中片。规划强调生态型和特色型的开发,积极营造“滨水城市”的特征,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居住、商业、文化及科研办公环境,强调对城市开放的亲水岸线和绿色公共空间的营造。(4)“朱家角镇”区片朱家角镇区片具有历史文化古镇内涵和特征的意义,它是具有传统水乡古镇风貌特色的独立片区。它不仅在青浦区,而且在整个上海市来说都具有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价值。4113 “五心”(1)新城中心青浦新城的中心指位于青浦新城中片的“行政文化中心”,是建设青浦新城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功能的用地,其功能包括行政办公、文化服务等。(2)老城中心商业文化中心。(3)东片中心新水乡商业服务中心。依托规划的步行街及其相邻的大学校区,塑造具有独特风格的集办公、商业、教育和文化为一体的“新水乡城镇”中心。(4)西片中心中央公园商业文化中心。以淀山湖大道及其连接的节点组织框架,围绕中央公园、雕塑公园、水景公园等形成的公共活动中心。(5)朱家角镇中心朱家角商业服务中心。412 新城与“朱家角镇”的关系4121 朱家角镇在青浦新城总体规划的框架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规划建议保留“朱家角镇”的独立行政建制。在总体规划的用地结构、交通结构和人口规模,将朱家角镇镇区纳入青浦新城统一考虑。4122 青浦新城是新型现代化的商贸、旅游、休闲区,在编制青浦新城总体规划时应充分尊重和维护朱家角现有古镇风貌和传统特色不被破坏,保持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慎重考虑与朱家角的规划衔接问题。413 新城与北部市级工业园区的关系4131 青浦北部市级工业园区的用地与青浦新城接壤,在青浦新城上一轮规划中沿上达河以南规划了大量居住用地。北部工业园区处于上风向,在工业园区与城区间控制一定绿化隔离带,作为“绿色防护区”,减少工业对生活居住区产生的影响。4132 在绿色防护区内,已建工厂应尽可能增加其绿化覆盖率,完善工厂的污染废弃物处理,将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至最小。对新建工厂的工业种类要有限制,必须是一类工业,并严格控制其建筑密度、绿地率等各项指标。4133 从规划实施的角度,须对青浦北部市级工业园区和新城重叠的部分用地性质作适当调整,以保证新城用地结构的完整和环境优化。本次规划的用地性质作为对该部分用地的远期控制,并逐步调整。4134 用地关系新城北部市级工业园区虽然因用地性质的特殊性和用地面积控制等原因没有计入新城规划用地面积,但是由于其与新城用地接壤,所以在规划中将两者整体考虑,特别是在道路系统、绿化、水系等方面充分衔接。4135 就业岗位提供和公建设施的支撑工业园区为新城的居民提供了充分的就业岗位,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也依托新城商业、文化和居住功能。414 新城与东部赵巷镇的关系新城在主要道路网络结构上与其东部的赵巷镇沟通。在用地和空间布局上,它们之间应用城市河道、路网,特别是生态绿化走廊予以分开,避免成片连绵开发建设。432 规划目标4321 近期目标近期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3035平方米/人,向户均一套房的目标努力。同时,为城市低收入居民提供基本的住房需求,并完善现有居住区的基础设施。4322 远期目标远期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35平方米/人以上,在实现户均一套房的基础上,向人均一间房的目标努力。城市低收入者的居住困难问题得到解决。居住区的环境整洁、景观优美,公共绿化、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交通出行方便,通讯系统数字化、智能化。433 居住用地布局及居住人口分布4331 依托城市行政文化中心建设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居住区,主要分布在青浦新城的中区东部和东区部分。提供多种类型住宅以满足不同的需求;4332 充分利用青浦新城向西发展所获得的良好土地空间资源,建设具有独特环境品质的中高档生态居住区。4333 结合城市主要道路结构、用地功能结构和自然水体条件特征,居住用地共划分为9个控制性编制单元(含朱家角镇区)。4334 居住建筑密度控制居住区的容积率如下:低密度住宅,容积率0.30.7左右;中密度住宅,容积率1.21.5;高密度住宅,容积率1.8左右;商业区的容积率建议不超过2.2。以上容积率的幅度可根据具体情况在10之内执行,具体由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4335 居住用地公共配套设施按组团、小区、社区三级配建,其中社区级配套设施可与城市级别的公共设施共享。各个级别配套设施内容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执行。434 学校规划布局要求青浦新城按照居民人口规模,总体上规划10所高中,20所初中,以及20所小学。高中与初中可以结合资源一并设置,小学与初中也可以根据现状和用地条件结合考虑。44 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用地布局441 公共设施规划布置原则4411 分级配置根据青浦新城的性质和功能布局结构,新城的主要公共设施项目分为城市级(含次级城市中心)、社区级和邻里级。每一级公共设施有其相应的服务半径和服务设施。(1)城市级(含次级城市中心)的公共服务设施为新城及全区居民服务。主要为大型、专业化的设施,并相对集中布置。(2)社区级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以就近、便利为布局原则。(3)邻里级的公共服务设施是以住宅小区邻里为单位而设置的。4412 新建与改扩建相结合规划在强调大力推进建设城市综合商业文化公共新中心的同时,注重老城区原有公共建筑的改造和完善。在老城区,主要是改造和完善现有的商业服务、文化教育等设施的功能;除了配套建设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外,要安排建设一批满足中等规模城市所需的专业性公建设施。442 城市公共中心4421 市级行政文化商业中心随着青浦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功能布局的调整,区政府等主要行政办公职能正逐步转移至新城中片,以此为基础在中心广场周边规划城区行政中心区。结合大型综合性商业、金融、文化等设施的逐步完善,在公园路与外青松公路之间形成以行政办公、文化休闲、购物观光等综合功能为主导的新城中心区。同时,在公园路两侧集中规划现代化城市商业中心区,从而形成以大型综合性商业、贸易、文化功能为主的城市中心。4422 次级城市中心(1)老城商业服务中心保留老城中的主要商业街道,逐步发展为反映传统特色的商业街区,从而形成以商业文化、服务为主要特色的老城区商业文化中心。(2)新水乡商业服务中心(3)中央公园商业文化中心(4)朱家角商业文化中心4423 淀浦河休闲景观公共设施带根据上海东方水都规划和黄浦江上游保护整治的需要,沿淀浦河规划上海市级公共活动带,结合旅游观光的要求,形成融旅游、观光、商业、服务、文化等特色功能为一体的沿河功能景观带。4424 社区级公共活动中心相对独立社区也应有相应的社区级公共活动中心,以满足新城总体发展的规模要求和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功能要求。443 文化娱乐设施规划4431 文化设施规划分布与青浦新城城市结构分片相一致,具体分为以下4个部分:东片、中片、西片和朱家角片。4432 东片文化设施结合“新水乡商业服务中心”设置商业文化设施用地;在东端“崧泽文化遗址”规划一处遗址文化公园。4433 中片区的文化娱乐设施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老城内的现有文化设施,在保留现有设施的基础上,相应的进行规模扩大和功能完善;第二部分位于公园路中段,规划综合性群众文化设施,包括展览馆、青浦博物馆、图书馆等;第三部分在公园路东段,配合商业中心区的建设,集中安排娱乐城、影剧院等商业娱乐设施,与商业中心共同形成现代商业娱乐综合区。4434 西片的文化娱乐设施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结合中央公园及其北侧沿淀山湖大道布置文化娱乐设施;第二部分在三分荡北侧结合淀山湖大道南侧布置文化娱乐设施用地,规划综合性群众文化设施内容,包括展览馆、影院、图书馆等。同时,配合商业的建设,集中安排商业娱乐设施;此外,西片南侧还规划设置雕塑公园。4435 朱家角片在现有商业文化设施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度假需要布置文化娱乐设施用地。444 体育设施规划4441 保留原综合性体育中心,并在漕盈路东侧、海盈路北侧、淀山湖大道南侧规划建设一处大型综合体育运动中心,包括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和相应的体育产业、文化娱乐辅助设施。4442 青浦新城西片规划一个水上健身体育文化休闲公园,它位于西洋淀北侧的大型水面及其周边用地。4443 新建居住小区应按国家标准设置小型运动场地,居住组团内结合组团绿地布置休闲体育活动设施和儿童活动设施,形成合理的体育设施系统。在已建各居住小区要增设便民的小型活动场地和体育设施,鼓励教育机构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尽快改变体育场地数量少,分布不均,服务不合理的现状。445 医疗卫生设施4451规划标准2020年千人拥有医院病床数目标定为8张/千人,青浦新城西片区2020年目标定为千人拥有医生数6人以上。4452应积极完善医疗机构的布局和建筑环境、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除了对青浦新城现有的医疗设施用地予以保留之外,规划在青浦新城西片范围内新建2所综合性医院。同时,为方便居民就诊,在每个社区内布置一个社区医疗诊所。446 教育科研设施在原则保留并完善原有教育用地的基础上,在青浦新城东片、油墩港西侧、公园路北侧和华盈路南侧地区规划布置高等教育用地,并配备相应的科研用地;积极引入与青浦产业相协调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大专院校。 447 社会福利设施及其它公共设施在保留完善原有社会福利设施的基础上,结合社区中心,规划在新城东片、西片各建设设施功能齐全的养老服务设施,以适应青浦地区人口负增长以及老龄社会的需求。45 城市工业仓储用地布局451 青浦新城基本上不再考虑作为第二产业的工业用地。城市的工业企业用地基本上作结构性的调整,作为与城市性质相符合的产业用地。但在规划期内的近期,现状的一些工业企业还将继续存在,规划将其逐步改造搬迁,原有工业企业的用地和生产规模不宜再扩大。452 新办工业企业,将选择在新城北部的工业区内。453 新城的仓储用地原则上结合各产业门类的企业、商家进行分类布局。规划范围内不准设置各类危险品仓储。各类危险品仓储用地在新城用地范围之外安排。第五章 对外交通规划51 规划原则与对外交通系统构成511 规划原则5111 充分发挥轻轨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提高其客运、货运站的运输能力。5112 合理调整公路的走向,减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改建现有公路,提高等级,开辟新的对外公路干线,完善城市对外公路交通系统。5113 合理布局对外交通设施,减少对外交通对城市的干扰。加强对外交通设施与市内道路系统的衔接,提高交通的综合效率。5114 改造与调整内河航道,完善内河航道体系。5115 按照各种对外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营特点,货流条件与地区条件,互相协作、互相补充、各尽其长、各尽其用,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运输体系。512 对外交通系统构成青浦新城对外交通主要有国道、高速公路、市级干线公路、内河航道、市域轨道交通。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一起共同构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主要对外通道为:318国道、沪青平高速公路(a9)、同三国道。513 公路等级5131 主要公路规划红线4050米,两侧各控制2050米的绿化隔离带。主要公路路名见表61。5132 次要公路规划红线2440米,两侧各有1020米绿化隔离带。次要公路路名见表61。5133 乡镇公路是联系村镇的纽带,是道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规划红线2430米,两侧各有10米的绿化隔离带。514 国道318改线规划对318国道进行局部改线,通过截弯取直,对西部与朱家角之间路段,东部与赵巷之间路段进行调整,使道路线性更加合理,避免了318国道穿越城区内部造成对城区生活的干扰,又提供了城市建设发展用地的经济性。东段将318国道改线与沪青平高速公路平行向东延伸与赵巷镇联系;西段将318国道局部改线(留出大片生态绿地),加上盈港路、青赵路、城中西路、海盈路、老318国道等多条道路向西经过规划控制区到朱家角镇,与朱家角连成交通顺畅的一体。同时对于公园路、318国道、盈港路、外青松公路等城市出入境主要道路的景观着重考虑。52 水运与航道规划521 航运方面将逐步改造、调整河道,达到相应的通航等级要求。由于航道净空高度的控制会给城市交通造成很大影响,所以要处理好航道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关系。522 有步骤地将淀浦河城区段的货运功能移至上达河、西大盈港和油墩港,货运码头相应设置,并且逐步取消城市内河原有的货运码头。而在淀浦河沿岸北侧分别规划建设东、西两个航运站,东部航运站主要为客运服务,西部航运站主要为游览服务。523 为配合上海市“一环十射”骨干的内河干线航道,优化水系景观,形成集航道运输、防洪排涝、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内河水网。其中,淀浦河将规划为青浦区的景观河道,主要担当客运和游览服务。525 水利规划青浦新城水利规划在原青浦城水利规划(防洪除涝部分)(上海市水利局规划室、青浦县水利规划设计室,1998年11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以下内容作为该专业规划修编调整的指导性要求。5251 水利规划原则(1)尊重自然,形成网络(2)加强管理,维护生态(3)公共资源,公共享用(4)加强防汛,储纳雨水5252 水利规划布局规划梳理现有水系,并要求尽可能恢复填埋的河道,使之形成“内圆外方、纵横交错”的自然水系结构。(1)一类河道 主要指淀浦河以及与之相连的老城护城河的河道,其中老城护城河构成城市水网的内环,淀浦河是城市的景观水道,更担负着从淀山湖到黄浦江的旅游观光水道的职能。一类河道是可以通航的景观河道,主要承担城市水上客运通道的功能。(2)二类河道由西大盈港、上达河、油墩港组成的城市水系外环,是可以通航的航道,与淀浦河共同构成城市水系的基础和轮廓。二类河道主要承担城市水上货运通道的功能。(3)三类河道三类河道是城市水系的主要骨架,构成了城区的水系主题,不能通航。三类河道与一二类河道共同构成城区的“外圆内方、纵横交错”的水网格局。(4)四类河道四类河道是三类河道的延伸,与景观系统一起营造城区的环境景观,通达城区的各个角落,不通航。5253 规划措施(1)对青浦新城河道,水网系统进行普查,全面了解造成河道污染的污染源和被填埋的河道。(2)加强污染源点的工厂单位“三废”治理,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切断污染河水的污染渠道。对已污染的河道,清除淤泥,并落实责任单位加强日常管理,严禁各种污物再次进入河道。(3)对被填埋的河道进行分析,有条件修复的,要在确定修复河道的走向和密度基础上,结合房地产开发和其他工程建设,逐渐修复被填埋的河道。(4)河道蓝线控制:外河河道两岸各控制不少于30米的绿地;内河河道两岸各控制不少于15米的绿地;其余等级河道两岸各控制不少于15米的绿化带。在蓝线控制范围内不得建设建筑物。(5)加强外河防汛设施的维护,保证汛期安全。(6)控制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地面标高和两水排放设计,保证城市雨水排水在河水汛期标高以上。(7)对于老城区护城河和淀浦河景观河道,必须控制河道绿线,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恢复老城区护城河的景观风貌,同时对淀浦河沿线景观做更大范围的通盘考虑。 (8)规划将西大盈港航道等级由现有的七级提升为六级。53 城际轨道交通走向与站点布局531 上海青浦低速磁悬浮线将会由虹桥枢纽站经徐径、赵巷进入青浦新城并直达朱家角,加强青浦新城与上海市区的联系。532 上海青浦低速磁悬浮线对青浦新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直接从上海方向延伸而来,由新城东区的华盈路接入,通过华盈路向西,过西大盈港后向南通往朱家角镇区。该线形基本沿着主要道路平行走向,并以高架的方式建设。533 上海青浦低速磁悬浮线在青浦新城共设置5个站点,由东向西分别是:青浦新城1站、青浦新城2站、青浦新城3站、青浦新城4站和朱家角站。轨道交通站点的建设与周边用地开发作了较好的衔接,充分考虑到交通换乘、停车、商业和居住开发等综合功能。54 高速公路接口与城市主要干道联系541 高速公路网络青浦区道路骨架为“四横二纵”的结构体系。“四横”指沪宁高速公路(a11)、沪苏高速公路(a16)、沪青平高速公路(a9),机场高速公路(a15);“二纵”指嘉金高速公路(a5)、同三高速公路(a30)。高速公路是城市的骨架,是对外连接的快速通道,主要承担过境交通。规划红线60100米,两侧各控制50100米绿化隔离带。542 高速公路接口与城市主要干道关系:规划范围涉及的高速公路为同三国道和沪青平高速公路,并且两者在青浦新城城区东南部形成互通式立体交叉口。城区主干路中,除了外青松公路与沪青平高速公路形成立体交叉以外,其它的城市主干路,或者和高速公路没有相交,或者下穿通过高速公路。55 汽车客运站用地布局551 规划范围内布置三处长途客运站(朱家角镇区另设)。第一处位于新城东片,在华盈路和东五路交叉口西南地块(西站);第二处位于盈港路和漕盈路交叉口东北侧(中心站);第三处位于三分荡的西北面地块(西站)。其中,第二处汽车客运站(中心站)为青浦新城主要客运站。552 汽车客运站的位置规划不仅考虑了相对均衡的服务半径,方便居民出行,而且还与轨道交通站点相结合设置,方便换乘。第六章 道路交通规划61 城市道路网规划布局611 道路网规划原则6111 改善城市道路网与外围公路、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设施的衔接,加强青浦新城的对外联系。6112 优化道路网络结构,使道路主次分明,功能明晰,过境交通与城内交通分离,远距离交通与近距离交通分离,并且路网的建设应有利于土地的合理开发。6113 疏解旧城区的交通,协调其与新建城区的关系。6114 建立综合交通系统,配置各种客运交通换乘枢纽,使外来交通、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系统相互衔接。612 道路网规划结构与主、次干路系统青浦新城城区的主要道路网系统基本上为东西、南北走向,呈方格网和环路结合的均衡布局,形成“十纵六横”的城市主要道路网结构。613 城市主干路6131 城市主干路的主要功能是沟通青浦新城城区各功能区之间及青浦区内部的交通联系,呈“十纵六横”的结构布局,道路控制红线宽度为3250米。其主要特征是机动车条数为双向4车道以上,原则上以行驶机动车为主,不宜汇集大量的非机动车,非机动车道可兼作机动车进入沿线建筑出口的辅道。6132 “十纵”包括:西一路(复兴路)、西三路(珠溪路)、西九路(港周路)、西十五路、漕盈路、港俞路(青赵公路318国道)、青松路、外青松公路、汇金路、东九路。6133 “六横”包括:盈港路、青赵公路(青松路以西,包括西三路)、淀山湖大道、公园路(外青松公路油墩港)、城中东路(青松路东九路)、河南路(318国道外青松公路)。614 城市次干路6141 城市次干路的主要功能是沟通青浦新城城区各功能区内部主要交通源流之间的联系,与主干道连接,发挥方便服务的功能。道路控制红线宽度为2436米。其通常容纳“机动车/非机动车”混合交通,道路宽度视各功能区的人口密度,土地资源等情况而定,一般为双向4车道,个别情况下为双向2车道。6142 东西向的城市次干路包括:青赵公路(外青松路东九路)、公园路(青松路外青松公路)、城中东路(城中南路青松路)、河南路(外青松公路东九路)、中一路、城中西路、海盈路、中二路、西二路、西四路、西八路。6143 南北向的城市次干路包括:西五路、西七路、西十一路、西十三路、西十七路、港俞路(中一路青赵公路)、胜利路、城中北路、城中南路、浦仓路、华青路、东一路、东三路、东五路、东七路。615城市支路城市支路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青浦新城城区各社区内部主要交通源流之间联系的功能。道路宽度主要为1224米,道路断面通常为一块板形式。616 城市道路交叉口城市道路相交采取平交形式。城市主干路之间相交,主要采取渠化交通管理的平面交叉口。除现状立体交叉口之外,暂不将城市对外道路交叉口规划为立体交叉口,远景考虑在高速公路连接线和城市对外道路交叉口预留立体交叉口建设用地。318国道与港俞路的交叉口规划预留立交用地。618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指标(1)规划的道路广场用地为770.8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4%,人均用地为15.4平方米/人。 (2)城市道路线密度为7.06千米/平方千米;其中,城市干路线密度为3.80千米/平方千米,城市干路面积密度为0.14,城市支路线密度为3.26千米/平方千米,城市支路面积密度为0.064。62 城市客运公交线路与站点布局621 公共交通系统组成元素青浦新城城区的客运公交系统,主要包括城际轨道交通、轨道街车和公交车三个子系统。青浦新城规划公共交通网络包括以下元素:高架轻轨、轨道街车、公交车、出租车、水上客运等。622 公共交通线路6221 公交车公交车线路布局呈环状与枝状结合的形式;公交车线路与轨道街车线路之间适当间隔,主要沿着西一路、盈港路、华青路、河南路、西四路、西十一路、西十五路、漕盈路、城中北路、城中南路等道路布置。公交站点在新区规划中必须予以考虑,并设计成港湾式,在旧城道路改造中也应尽量设计成港湾式,港湾式停靠站长度至少保证两个停车位。6222 轨道街车“轨道街车”,作为有轨电车,主要提供青浦新城城区内部各个重要位置之间相互联系的快速公共交通服务。其线路布局呈环状与枝状结合的形式,环状结构沿着“淀山湖大道西三路青赵公路外青松公路公园路汇金路城中东路城中西路淀山湖大道”形成,并且沿西九路、港俞路、外青松公路连通形成四个次环;枝状结构分别延伸至城际轨道交通的青浦老城站、朱家角站、新冠名站a和新冠名站b,以及汇金路北端。规划范围内总共设置25个车站,一般布置在公共设施服务中心、商业/居住的密集地区。623 注重公共交通站点与自行车和步行相衔接63 水上交通游线组织631 规划建议在淀浦河和北面的东西走向河道上设置水上交通系统。这条环线可以沿现存青浦岛设置停靠站,在沿线的主要文化,休闲,娱乐,购物和餐饮区停靠。这些线路可以为旅游,划船,日常通勤服务,也可以连接其他模式的交通。632 水上交通游线,指的是水上出租船路线,主要沿着“油墩港淀浦河环城河新塘港淀浦河”布置,将新水乡商业服务中心、湖光荷影、青浦老城、艺术公园、中央公园、三分塘商业服务中心、运动公园等城市重要景观和生活服务设施节点串联起来。64 城市货运交通与物流用地布局青浦新城货运交通原则上与货物发生的单位企业用地相结合布置。大型物流用地不在新城规划用地范围内设置。城市日常生活物质的运输与储备均与相应性质的单位用地相结合设置。65 停车场及交通设施规划 651 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布置在城市对外出入口附近,主要停放货运车辆,结合对外交通设施,适当安排汽车旅馆、汽车修理等附属设施。规划在城区西部长途客运站边和城区东部出入口各设置一处。652 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主要布置在城市交通枢纽、大型公共中心、商业步行区出入口。规划在公交客运中心、老城商业中心区和集贸市场等位置附近设置集中的公共停车场。旅游场所、大型公共建筑、综合办公楼、各居住区、居住小区、城市设施区应按国家和上海市城建、交通有关部门的规定配置停车位。规划在城区各个片区中共设置停车场17处,依据规划控制停车用地,分期有序建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653 加油站城市加油站规划考虑新城城区“一带三片三心”布局的特点,加油站按服务半径23公里,服务面积68平方公里布置。规划公共加油站2个,分设于城区主要出入口及社会停车场附近,每处用地12002000平方米。654 交通枢纽枢纽站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内客流集散与换乘服务,并具有部分停车及调度管理功能。通过广场、停车场、公交总站等各种形式进行综合配置,达到快速、安全、便捷、舒适地进行客运转乘的目的。规划结合5个轻轨站点的布置,规划设置5处城市级交通枢纽。6541 公交换乘枢纽规划在新城中心、片区中心及大型公共建筑等人流集中公交线路汇集的地方设置公交换乘枢纽,结合城市道路广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6542 自行车与公交换乘枢纽在公交首末站和公共交通衔接部分应设置自行车与公交换乘枢纽站,使之具有较大的疏散能力,方便居民日常出行。6543 客运交通换乘枢纽规划在长途汽车站,轨道交通站点分别设置自行车、私人汽车、公共交通以及轨道交通的客运交通换乘枢纽,以确保各类交通的有效组织和客流的有效疏导。第七章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71 河网水系景观规划711 充分重视和加强河网水系景观规划。在水运与航道规划、水上交通游线组织的同时,注重滨水绿化和水景岸线的整体考虑。712 加强水质保护和水体利用。对现存河道加以整治、利用。按照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细化河道规划,将河道规划与新城用地总体布局有机相结合。72 公共绿地系统规划721 规划原则7211 以人为本绿化是改善住区环境质量的基本要素,应该与城市生活紧密联系。规划针对现状建设绿地过少的情况,在调查和分析基础上,大力开拓绿地。7212 因地制宜深入调查分析现状,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安排大面积绿地;无条件的地方,应创造条件辟建绿地。充分利用河滨、路旁、宅边隙地大力加强绿化。7213 生态多样化选择易栽易活的乡土树种,广种乔木。并考虑四季变化,配植不同形态和季相的灌木、花木,保持生物多样性,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四季绿化景观。722 开放绿地系统结构青浦新城的开放空间体系是一个主要的环保休闲空间,它将确保将来的居民和游客的高质量生活。规划应结合都市公园和自然区域,形成以下各类开放空间:运动公园、雕塑公园、中央公园、植物园、滨河公园、生态公园、社区公园。公共绿地以“片、带、点”结合的方式布置绿地系统,以“林、廊、园、苑”的方式组织绿地功能。723 公共绿地系统布局以城镇公园、环湖绿带、森林带建设为重点,结合主要道路绿地、河流绿地、果园、生态林、经济林、专用绿地,组成区域内点、线、面的绿地系统。7231 以“片、带、点”结合的方式布置林带7232 以“林、廊、园苑”方式布置新城绿化系统,形成遍布新城、具独特生态效益的绿化网络体系。724 绿地指标控制7241 新城绿地规划面积达到1167.78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比例为26.4,人均23.4平方米,为创建绿色青浦和生态园林城区奠定了绿色基础。7242 新城公共绿地规划面积达到843.88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比例19,人均达到16.9平方米。7243 新城防护绿地规划面积达到323.9公顷。725 “国际雕塑艺术中心”及“雕塑艺术岛”加强城市雕塑的建设和管理,提高雕塑艺术水平。规划建设“国际雕塑艺术中心”。它位于漕盈路以西、淀浦河以南、318国道(改线后)以北区块。“雕塑艺术岛”位于淀浦河以北、漕港以南、环城河以西的区块。岛上可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生产用地和厂房进行改造,形成具有特色的艺术创作、展示等内容的文化娱乐休闲场所。73 景观风貌与城市设计框架731 总体城市设计框架定位7311 强调生态的、环保的、便捷的开发,并将之定为青浦新城的特点,为50万人提供高质量的,适宜居住的生活,商业,文化以及科研环境,以及绿地和公园。7312 确定一条绿色开放空间走廊,连接淀山湖,朱家角镇,青浦新城和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7313 保护向西扩展区域北面和南面的农业区。7314 淀山湖大道将作为主要道路,成为联接东西两端的重要景观纽带。淀山湖大道两侧各控制10米以上的绿化带。7315 建设以淀浦河景观河道和a9高速公路为骨架的景观走廊。7316 突出新城内重要交叉点或开放空间上的公共活动和商业节点。732 城市设计用地控制原则7321 充分挖掘现有景观资源,努力体现地域文化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水系、绿网和古文化遗产,努力营造具有青浦特点的“水网之城”、“绿网之城”、“古文化之城”。7322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处理好城区景区和景点的关系,重点在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荟萃、人流活动集中和城市入口等处,对于展现城市风貌的河流、道路景观亦足够重视。主要是考虑淀浦河、老城区护城河、轻轨沿线以及主要道路沿线的城市景观带。7323 着力于人文和自然景观的整合,保持城市景观的和谐和活力。7324 青浦新城的用地合理地围绕着道路网络和开放空间体系安排。733 景观规划结构7331 景观要素(1)自然景观要素以淀浦河为骨干河道的大小河道构成的水系网络;开放绿地系统,在水系规划和绿化规划的基础上,有机结合,精心组织,可以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2)人文景观要素青浦历史悠久,留有菘泽遗址、塘郁遗址、曲水园、城隍庙、万寿塔等一批历史文化遗产。结合青浦的历史人文资源,塑造青浦新城的特色景观。7332 景观规划结构通过对青浦新城现有景观资源的分析,在加强盈港路、青赵路、公园路、外青松路、318国道等城市出入境主要道路的景观规划控制的同时,着重考虑四条展示城市风貌的景观轴线:(1)横穿城区东西的淀浦河水景景观轴线(2)城区中横贯东西的公园路(3)“淀山湖大道”中轴线东西走向“淀山湖大道”是连接青浦老城、横贯新城西片的主要元素,全长4公里。这条林荫大道与淀浦河平行,是新开发的轴线。它由东至西延伸,是一条中间设置绿化带,两边各有两条车道的双行道。轴线还连接青浦新城的三个节点:东面门户,中央公园和商业/娱乐区。这些节点将成为连接新城和旧城以及朱家角的这条淀山湖大道沿线的独特风景线。(4)从沪青平高速公路入城的外青松公路7333 塑造青浦新城特色景点(1)绿波藏龙(2)清流飞虹(3)古塔迎晖(4)水岸赏柳(5)曲水流翠(6)湖光荷影(7)菘泽怀古74 “新水乡城镇”的风貌特色与规划控制741 “新水乡的意境”门户节点在新城的东片和西片,规划设置了具有“新水乡”意境的门户节点。742 中央公园与新水乡中央公园位于青浦新城的心脏地带,沿中轴线的商业点向公共绿化空间敞开,并完全被水包围成为一个“岛屿公园”。第八章 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81 青浦老城“传统水乡”历史地段风貌保护规划811 注重青浦老城“传统水乡”历史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临时工派遣合同协议书示例
- 2025建筑外墙装修设计合同
- 2025租赁合同购销协议模板
- 心理健康促进与管理效能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学对人力资源的研究试题及答案
- 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建筑工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本科综合素质培养试题及答案
- 2025机器设备融资租赁合同模板
- 现代管理学在企业并购中的应用研究试题及答案
- 懂公文写作的试题及答案助你获得良好成绩
- 韩愈课件身世经历
- 《中国的民主政治》课件
- 部队安全保密教育课件
- 2024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 心血管内科降低患者桡动脉止血器压迫不适发生率品管圈PDCA成果汇报书
-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学旅行课程案例展示 题库
-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在希望的田野上》课件
- 初中班会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遇见》 课
-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楼宇控制系统设计
- 第二单元《践行职业道德》测试卷-高二思想政治课《职业道德与法治》附答案
- 三年合同到期不续签劳动仲裁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