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状态估计中带约束加权最小乘法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原埋工人学坝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a tp r e s e n t ,a l ll e v e l so ft h ee l e c t r i c a ln e t w o r ka u t o m a t i o ns y s t e m s h a v ea d o p t e ds c a d a ,a n d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s o f t w a r ei sn e e d e du r g e n t l y a m o n gt h e s ep o w e ra p p l i c a t i o ns o f l w a r e s ( p a s ) ,t h es t a t ee s t i m a t i o n i s p l a y i n g av e r y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p r o v i d i n gar i c h ,a c c u r a t ea n d r e a s o n a b l ed a t af o rp a s t h ep o w e rs y s t e ms t a t ee s t i m a t i o ni n v o l v e sn e t w o r kt o p o l o g y , n e t w o r ko b s e r v a b i l i t ya n a l y s i s ,s t a t ee s t i m a t i o na n dd e t e c t i o na n d i d e n t i n c a t i o no fb a dd a t a t h er e s u l to fs t a t ee s t i m a t i o ni sr e t u r n e dt o s c a d aa sar e p l e n i s h m e n to ft h ed a t ai ns c a d a i 、h ep a p e rc a r r i e so nt h er e s e a r c ho fn e t w o r kt o p o l o g y a l g o r i t h mo f s t a t ee s t i m a t i o na n dd e t e c t i o na n d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b a dd a t a ,a n da p p l i e s t h em e t h o do ft r a c k i n gs e a r c ht on e t w o r kt o p o l o g y ,s e m i d y n a m i c o p t i m i z a t i o nt on o d en u m b e r i n g ,a l g o r i t h mo fw e i g h t e dl e a s t s q u a r e s w i t hc o n s t r a i n t s t os t a t ee s t i m a t i o na n d 7 t o d e t e c t i o na n d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b a dd a t a t h ec a l c u l a t i o ni sm a d ef o rj i n z h o n g s e l e c t r i c a ln e t w o r ka c c o r d i n gt oi i s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i ns h a n x i t h er e s u l t o fc a l c u l a t i o ni sr e a s o n a b l ea n da c c u r a t e ,w h i c hs h o w st h a tt h e p r o c e d u r ep o s s e s s e sg o o dp r a c t i c a b i l i t y k e y w o r d s :e n e r g y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 ( e m s ) ,n e t w o r kt o p o l o g y s t a t ee s t i m a t i o n ,d e t e c t i o na n d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b a dd a t a i i 太原理 二人学顶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概述 1 1 问题的提出 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大多数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 ( s c a d a ) 系统都已通过实用化验收。在此基础上,对电力系统调 度自动化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能量管理系统( e m s ) 在调度中心的应 用逐步走向实用化。 一个实用化的能量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人机管理 系统、经济调度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高级应用软件系统,五大部分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服务。其中,高级应用软件系统是整 个能量管理系统的灵魂,只有它的正常工作才可以为用户提供分析与 控制服务。 高级应用软件系统又由实时网络状态估计、在线潮流、安全分析、 最优潮流等可以不断延伸的各种分析与控制功能组成。在这些众多功 能中,状态估计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在对电力系统进行各种分析与控 韦4 前,必须先获取电力系统准确的运行状态。由于s c a d a 系统不具 有检查遥测与遥信的误差与错误的功能,因此,只有状态估计才能提 供电力系统全面准确的状态信息。因此,状态估计是能量管理系统实 用化的先决条件。 由s c a d a 提供的丌关信息和量测数据是状态估计数据的总来 源,是整个网络分析应用软件的基础。状态估计内容包括:拓扑分 析、状态估汁、状态估计潮流、不良数据检测和辨识等。其中最主要 的功能是状态估计,它为其它分析电网的高层应用软件提供町靠、完 整、准确的数据。状态估训计算之后的结果回送到s c a d a 系统,作 为实时系统数据的一个补充。 在我国,电网是分级管理的如网调、省凋、地调等。大电网和省 嘲山于。匕的重要性和l 良好运行条件,状态仆计得到广泛应用。地区电 第1 更 太原理r 火学硕j :研究生学位论文 网大多是3 5 k v 、1 1 0 k v 等级的,其终端大多数直接连用户,变压器 较多,有的线路r x 比值高,有的线路重负荷,而且大多数是放射性 线路,运行条件恶劣。现有状态估计难以适用,随着地区电网s c a d a 系统的投入,针对地区电网特点,开发地区电网状态估计,提高地调 的自动化水平,己势在必行。 1 2 状态估计的研究现状 电力系统实时状态估计的基本功能是用s c a d a 系统采集到的遥 测与遥信数据,实时地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和状态估计,估计出电网各 个母线的电压幅值与相角。遥测与遥信数据中均可能包含不良数据, 它们对形成正确的结果均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形成最终结果前需 要将不良数据检测与辨识出来。所以,实时状态估计的第二个功能便 是不良数据的检测与辨识。由于遥信错误影响网络拓扑分析的正确 性,于是要求实时状态估计具有的第三个功能便是拓扑错误的检测与 辨识。电力系统实时状态估计的主要研究内容便是围绕如何更好地完 成这三项功能而展开的。 1 网络拓扑 网络拓扑又称网络结线分析( n e t w o r kt o p o l o g y ) ,主要用于实 时网络状态分析、调度员潮流、预想故障分析和调度员培训模拟网络 分析应用软件。此外,近年来s c a d a 系统也采用简单的网络结线分 析。结线分析运用的是“堆栈”原理,其软件设计技术要求较高。 网络结线分析软件的是设计要求: 1 1 可靠性:对任何形式的实际电气结线( 如带旁路的双母结线、 倍半丌关结线、环形母线结线等) 均能无一例外正确地处理。因为, 网络结线分析的错误必然会带来网络分析错误,而在实际操作中结线 分析错误更可能带来电气事故和人身伤亡。 2 ) 方便性:对使用人员来说希望尽量直观而简单。如对不带电的 鹑2 自 太原理工夫学预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网络用暗色表示,带电部分用明亮颜色表示,而且能随负荷的大小而 改变;对一个设备( 如机组、负荷、变压器和线路等) 来说不一定操 作一个一个的开关去开断它,只规定切除或恢复此设备,即表示有关 开关的操作;随着开关的动作母线数在变化,希望编出的母线号对各 个j 一站基本固定,对分裂出的母线分配新的编号,当再合并时能消去 新编号,而不消去老编号。即经过一系列开关操作后开关回到原来状 况时,网络结线( 母线编号) 也能恢复原状。 3 ) 快速性:结线分析是各种运行方式的出发点,希望尽可能快速。 结线分析过程属于搜索排队法,其运算次数随搜索元件数平方增长, 故缩小搜索范围是技术关键,事实上一个开关的动作不会影响别的厂 站的结线,而且进一步分析可发现在一个厂站内不会影响其它电压级 的结线。 2 网络可观测性分析 所谓网络可观测性分析”5 “就是根据电网现有量测配置和量测 值大小,判断能否正确地估算出系统的状态量,即母线电压幅值和相 角。可观测性分析方法主要有数值方法和拓扑方法。另外,还有数值 拓扑混合法1 和以逻辑方法模拟雅可比矩阵消元可观测分析过程的 方法。 数值方法是判断量测雅可比矩阵h 是否列满秩或增益矩阵g 是否 奇异,对h 或g 进行三角分解,在三角分解过程中对角元出现零,则 说明网络不可观测。这种方法可用估计计算的部分子程序,但需要进 行浮点运算和大量矩阵运算,其分析结果受数值运算精度的影响。而 且不能在可观测分析过程中增加必要的注入伪量测,需要重新形成雅 可比矩阵再进行因子分解,速度慢。拓扑方法是在量测网络中搜索满 秩的生成树,如果存在,则认为刚络拓扑可观测。陔方法只进行逻辑 判断和少量整型数计算,克,9 艮了数值算法受舍入误差影响的弱点,分 析过程与估计计算完全独立,而且计算速度快。用逻辑方法模拟雅可 比矩阵消元过程的方法是直接对设备量测进行处理,其结果不会受数 值运算精度影响,而且速度快,分析结果直观,不仅可判断电网是否 整体可观洲,还可在分析过程中增加必要的注入伪量测使全网可观 鸽3 巾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测,保证对全网进行状态估计。 进行可观测性分析的重要目的是恢复不可观测网络的可观测性, 对系统中不可观测部分增加必要的关键伪量测使网络可观测,且使估 计结果受伪量测量的影响最小。 3 状态估计的计算方法 在实时状态估计中,量测方程数目远多于状态量的数目,因而构 成个超定方程组。状态估计的计算方法”1 1 圳便是围绕如何解这个超 定方程组。加权最小二乘法最早被提出,应用最为广泛。进一步的研 究发现解加权最小二乘法在结点数较多时,存在病态问题,于是,又 提出了正交化方法、混合算法以及h a c h t e l 算法等。 如果从范数的角度审视最小二乘算法,那么它是对残差向量的二 范数求极小。如果对残差向量的一范数求极小,则有加权最小绝对值 ( w l a v ) 状态估计。 无论是加权最小二乘法还是加权最小绝对值算法,都是超定方程 组的集中式解法,它们对不良数据辨识均会遇到“残差污染”的问题, 在量测较差的环境下均有收敛问题。 4 不良数据检测与辨识 正常运行的电网远动系统中不仅存在各类误差,而且存在错误, 这些错误需要通过状态估计而加以检测与辨识。不良数据检测与辨识 一直是状态分析计中一个难题。 对不良数据检测和辨识“1 7 1 的基本思路是:先用含有不良数据的 量测集估计出一个状态,然后利用加权残差或正则化残差确定可疑数 据集,最后用递归辨识而加以定性。问题主要有:1 在相关量测错误 的情况下会遇到“残差污染”的问题,由此导致辨珏 失败:2 由于在 第次状态估计时,量测集中包含多个不良数据,这些不良数据有可 能导致迭代发散,一旦迭代发散则系统无法提供关于不良数据的有效 信息给运行维护人员,而此时正是运行维护人员需要利用状态估计检 查量测的时候,由此造成一个运行维护上的“死锁”,这对网络分析 在线运行十分不利。 第4 页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5 拓扑错误的检测与辨识 由于遥信错误影响网络拓扑的正确性,而遥信错误又经常发生, 因此要求实时状态估计具有对拓扑错误的检测与辨识能力。 由于拓扑错误的存在使得系统雅可比矩阵与实际量测系统不配 合,因此在存在拓扑错误时,最小二乘法状态估计算法常常难以迭代 收敛。由于最小绝对值状态估计对错误较为“迟钝”,因此便被选来 检测与辨识拓扑错误。 拓扑错误的检测与辨识的主要思路是:由于拓扑错误导致雅可比 矩阵错误,因此问题可以转化为雅可比矩阵的参数估计,将开关作为 零阻抗支路引入系统,将开关状态作为参数而加以估计。问题主要在 于:1 事实上最小绝对值状态估计较难以计算,它需要将系统线性化 后,转为一个线性规划问题而加以求解,这在算法上较为复杂;2 由于开关状态是o l 变量,将开关状态作为参数而加以估计但又不是 采用整数规划算法,得到的必然是个近似解,以实数线性规划去近似 整数线性规划在理论上并不成立,因此,这类方法先天不足;3 由于 系统中存在拓扑错误的同时还存在不良数据,这对辨识程序会产生很 大的干扰。 电网实时状态估计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能在拓扑错误与不良数 据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给出尽可能准确的估计。 6 本文的工作 本文对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理论中网络拓扑分析、状态估计算法、 不良数据的检测与辨识进行了研究,采用半动态优化技术进行网络拓 扑分析,带约束最小二乘法进行状态估计计算,标准化残差进行不良 数据的检测与辨识。并结合山西省昔中电嘲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计算, 计算结果合理正确,表明该程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第5 血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二章拓扑分析 2 1前言 网络拓扑分析的主要功能是依据实时开关状态将网络结点模型 ( 物理模型,输入数据用此模型) 化为用于计算的母线模型( 数学 模型) 。网络拓扑分析是各种应用软件的前提,用于各种网络分析 中,如状态估计,潮流计算,屯压无功优化,故障分析和调度员模 拟培训等。 拓扑分析的任务就是根据开关和网络元件实时状态,由电网的结 点模型产生电网的母线模型的过程,自动划分发电厂,变电站的计 算用结点数,形成新的网络结线。 电力系统实时开关状态的变化,可能是切除或投入发电机或负 荷;可能使变电站的母线段对应的计算用结点发生变化;还可能引 起电网开环,合环,解裂和并列等。电力系统实时拓扑分析的特点 是准确而快速地进行大量而复杂的逻辑运算。 2 2 网络拓扑分析的实现 电力系统一次接线图中的开关、线路、变压器、发电机、负荷、 电容器或电抗器称为元件。- r 关可认为零阻抗支路或逻辑支路,拓 扑分析得到的计算模型中开关已消失了。线路和变压器为支路,三 绕组变压器以星形电路等值。结点郎元件的联接点,元件通过相互 公共的结点联接成电网。网络拓扑后所形成的结点集合称为母线。 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分析用的数据主要有: 丌关一结点关联表、支路一结点关联表、量测系统信息表等。 jr 关一结点关联表是按照开关序号排列的,行号即j p 灭号,丌关 第6 页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号是按变电站的次序顺序编写的。表的行数等于开关总数。 支路一结点关联表示安支路序号排列的,行号即支路号,行数等 于支路总数。 量测系统信息表示按测点序号排列的,行号即测点号,表的行数 等于测点总数。 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分析分为两个基本步骤: 1 ) 厂站母线分析:根据开关的开闭状态和元件的退出恢复状态, 由节点模型形成母线模型。功能是分析各个厂站的各电压级内的节 点由闭合开关联接成多少计算用结点即母线。其结果是将厂站划分 为若干个母线。 2 ) 系统网络分析,根据支路的退出恢复状态,分析整个电网的 母线由闭合支路联接成多少个子电网( i s l a n d ) ,每个子电网是有电气 联系的母线集合。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一般是一个连通的电网( 未 解列状态) 。 拓扑分析的基本算法采用“堆栈”原理一一后进先出的搜索逻辑。 实际网络中开关的数量可能达到几百至几千,为了满足实时性的 要求,网络拓扑分析既要保证对各种复杂结线的可靠分析,又要尽 可能降低计算量。 2 3 网络拓扑分析的特点 网络拓扑分析的特点是需要大量而复杂的逻辑运算,为了减少计 算工作量提高计算速度,我们采用了以下技术:用堆栈原理进行厂 站母线分析和系统网络分析,为了提高在线分析速度:采用了分配 排号和正反关联表等程序技巧避免扫描式的搜索。 例图2 1 描述了一个简单的物理模型,它表示某一电力局部系统 有3 个厂站:、和;它们之间有四条支路( 1 ) ( 2 ) ( 3 ) ( 4 ) 其中 支路( 1 ) ( 2 ) 为双回线( 阻抗参数相同) ,还有一条变压器支路( 5 ) ; 主系统为1 1o k v 电压等级,其中厂站有1 个电压等级,在此电压 级下各有9 个f r f = 关( 倍半结线) 、l 台机组、8 个结点:j 站有1 个 始7 页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电压等级,在此电压级下有4 个开关( 环形结线) 、1 个负荷和4 个结 点;厂站有2 个电压等级组成1 i o k v 与1 0 5 k v ,分别由5 个开关 ( 双母结线) 、6 个结点、1 个负荷和1 个开关、2 个结点、l 台机 组。两电压等级之间由变压器支路( 5 ) 联系起来。 图2 1网络物理模型( 结点模型) 说明:o 变电站编号口开关编号( ? ) 支路编 ;? 结点编号 开关的闭合状态如表21 开关一结点关联表所示,支路与结点的 关联如表2 2 支路一结点关联表所示。 第8 页 太原理工人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表2 1开关一结点关联表b ke 1 d a t 变电站号开关号结点号1 结点号2开闭状志使用扶态 ill20o l2230 0 l33410 14150 0 1 55600 l6640 0 17i700 187800 l98410 21 091 100 21 i91 200 2 1 21 i 000 7i j21 10 31 4 51 60 0 ls1 3l500 31 6 1 4l5 00 31 71 61 700 31 8161 800 31 91 92 000 表2 - 2支路一结点关联表b c he 1 d a t 专路号结点号i结点号2电阳电抗b t 2 韭k状态 1,00 0 7 8 600 4 0 2 200 0 9 2 609 251 000 0 7 8 600 4 0 2 200 0 9 2 60 313800 2 3 0 600 6 3 2 900 7 4 0 60 41 41 200 0 3 1 000 1 6 2 600 5 8 1 9o )1 9- 1 800 000 5 6 7jl0 50 第9 次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结线分析的结果如图2 2 所示的4 母线网络计算模型。此时母线 i 包含8 个结点1 、2 、3 、4 、5 、6 、7 、8 ,母线2 包含4 个结点9 、 1 0 、1 1 、l2 ,母线3 包含6 个结点1 3 1 8 ,母线4 包含2 个结点1 9 、 2 0 。将并联支路( 1 ) ( 2 ) 合并后的模型如图2 3 。支路数的减一。 说明:1 表格名称后的 d a t 文件为相应的数据文件名。 2 使用状态“0 ”为投入,“l ”为退出。 3 表中的参数为标幺值,s b - l o o m v a 。 图2 2 网络计算模型( 母线模型) 图2 3 劂络计算模型 ( 支路1 、2 并联后的) 第1 0 页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三章算法基础 3 1 稀疏矩阵技术 电力系统的计算分析最终都归结为迭代求解一个线性代数方程 组。由于电力系统网络各节点往往只与其中几个节点间有支路相连, 而与其他大部分节点无关联,因而导致导纳矩阵中存在很多零元素, 使矩阵变得很稀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采用稀疏矩阵技术。具体 而言,就是在稀疏矩阵的存贮、稀疏矩阵因子表的形成和运用以及 为避免形成因子表过程中降低稀疏度而采用的网络节点编号优化等 技术。稀疏矩阵技术是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 稀疏矩阵技术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 ) 节省存储单元。由于只存储矩阵的非零元素,对于稀疏性很 大的矩阵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单元。尤其是在进行电力系统的潮流 分析和状态估计运算中。 2 ) 在运算过程中由于只处理非零元素,避免了象a 0 或口+ 0 这样的无效运算,因而节省了运算时间。 3 ) 在求解过程中通过对方程组未知变量消去次序的适当选择, 使矩阵在变换过程中一直保持稀疏性。 3 2 数据结构 稀疏矩阵的存贮方案很多,要实现稀疏矩阼技术,就要采用个 好的存储稀疏矩阵的数据结构“”1 。衡量的标准是不仅要节省存储 单元,还要便于对非零元素的检索和参与运算。在本程序中存储稀 疏矩阵的数据结构采用了两种:一种是静态存储( q u i e s c e n ts t o r e ) , 另一种是动态存储( d y n a m i cs t o i e ) 。 静态存储主要考虑便于访问而不考虑存储单元的变化,通常在稀 荫1 1 面 太原理工大学硕十研究生学位论文 疏矩阵的行列排序已确定,对方程组求解时使用;动态存储的最大 特点是便于非零元素的插入和删除。通常在稀疏矩阵的行列排序中 使用。 下面简述一下程序中用到的两种数据结构: 1 三角形表 三角形表同时使用了行指针列标和列指针, 7 7 标两种存储原理。 它适合于l u 分解,是一种实用的静态存储格式。由于l u 分解过 程对于上三角阵u 来说是按行进行的,对于下三角阵l 来说是按 列进行的,因此u 阵中的非零元素采用行指针,列标格式存储,l 阵 中的非零元素采用列指针行标格式存储。 2 链接表 链接表是一种重要的动态存储格式,其特点是矩阵中的非零元素 不需要按任何特定的次序来存放,它除了采用行列号和行列指针来 存储每个非零元素在矩阵中的位置信息外,还设置了专门的指针来 指示该元素的相邻元素的位置,使每行和每列的非零元素分别连接 成链。数据连接成行链和列链后,使得对非零元素的寻找,插入和 删除十分方便。 程序中使用的链接表是十字链表。一般的十字链由九个一维数组 组成: v a l ( k ) : 存放第k 号元素的数值: r o w ( k ) :存放第k 号元素的行号: c o l ( k ) :存放第k 号元素的列号; c l i n k a u f ( k ) :存放第k 号元素的上邻元素指钊,若无上邻 元素则置零; c l i n k u n t e r ( k ) :存放第k 号元素的下邻元素指针,若无下 邻元素则置零: r l i n k l e f t ( k ) :存放第k 号元素的左邻元素指针,若无左邻 元素则置零; r l i n k r e c h t ( k ) :存放第k 号元素的右邻元素指针,若无右 第1 2 撕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邻元素则置零; r l i n k ( k ) :存放矩阵第k 行行链的行指针; c l i n k ( k ) :存放矩阵第k 列列链的列指针。 使用十字链表存贮时,数据既可以按行检索也可以按列检索,非 常方便。 3 3 稀疏矩阵求解的程序实现 系数矩阵的求解”、包括l u 分解和前消后代两个部分,其总 的要求是对非零元素进行运算。稀疏矩阵求解过程分为以下几步: 1 l u 数值分解 l u 分解的每一步都包含两类修正运算。在第k 步时,第一类 修正就是:将u 阵中第k 行的所有非零元素除以主元值 v a l ( k ) ,进行“规格化”。第二类修正就是:对k 行k 列右下角 子矩阵的所有非零元素的修正,即消去k 列除主元以外的其他元素 同时对右下角子矩阵的所有非零元素作修正。数值l u 分解过程只 需对非零元素的数值进行运算,不需要任何对非零元素的检索操作。 2 前消回代 1 ) 数值前消 这一步实现前消过程需要的修f 运算。 2 ) 数值回代 得到当次计算的数值解。 3 5 节点编号优化 结点编号优化“。1 就是找到一种网络节点重新编号方案,使按 此构成的节点导纳矩阵或雅可比矩阵分解产生的注入元大大减少, 尽量保持原有的稀疏度。 第13 页 太原理t 人学倾1 研究生学位论文 节点编号优化的方法有如下i 种: 1 ) 静态优化法一一按静态联结支路数的多少编号 这种方法最简单。它足先统计好网络中各节点联结的支路数后, 按联绵支路数的多少,由少到多,顺序编号。当肯节点联结支路数 相刊日_ j ,可以按任意次序刑这些结进行编号 这种编号方法的依扼是,住导纳矩阵中联结支路数最少的节点所 对应的行巾非零,l 素也最少,冈此在分解过程巾产生注入兀素的i q i 能性也比较小。 2 ) 半动态优化法一一按动态联结支路数的多多一编号 这种方法最常用。运用这种方法时,先只编个联结支路数最少 的节点号,并:即将其消去;再编消去第一个节点后联结支路数最 少的节点号,再立即将其消去依此类推。所以要这样是由于消 去某节点后,口丁能出现新增支路而使余下节点联结的支路数发尘变 化,不宜一次将所有节点号都编好。 3 ) 动态优化法一一按动态增加支路数的多少编号 这种与法不常用。运用这种方法时,不首先进行节t i 编号,而是 首先寻找消去后出现的新支路数最少的节点,并为其编弓且盘即 :臀具 i i 去;然后再寻找第一个消去后出现的新支路数最少的节点, “j 其编号也市即将其消去依此类推。这样可以保证逐个消玄 节点时m 现的新支路数( 即汜入元数) 最少。 显然,同网络按这- i 种方法所编节点号往往不相同。最严格的 方法是动态优化法,但是其计算量比半动态优化法大得多。所以本 程序l 斗采用半动态优化法。 例图3 1 ra 1 按静念优化法编号虫图( h ) 按半动态优化法编 号如i 矧( ( - ) ,( d ) 、( o ) 是这两种节点编号力式的导纳矩阵。“x ” 表示导纳矩阵的非零元素。经程序计算山( d ) 形成的增益矩阵 7 只1 h 分解冈子表的过程中产牛的汁入元有: : 个,而由( c ) 形成 n q 增益矩降h 7 r “分解冈子表的过程l 卜j ,。:q - 的汴入元有2 8 个山 此町见,、f 动念优化法可1 i 省内存的川销干提高算速瞍。当例络 1 i 川 数越彩时,其效果越叫显。 j 4 贝 太腺理丁人学硕l :研究生学位论文 4 匠匠z 1234 j234 图3 1 节点优化示意图 状态估计的雅可比矩阵h 不仅与网络结构有关,而且也与量测量 的类型和地点有关。在量测量中注入功率是产生注入兀的主要原因。 节点i 的有功或无功注入功率的量测值不仅与节点f 的状态量有 关,而且与节点f 有直接连接的相邻节点的状态量有关。对于图3 1 所示的例了,存h 阵中,相应于节点4 注入量测的行的巧0 以及与f 列 相关的各节点( 如1 、2 、3 ) 的列均为非零元素,即h 。、h 。:、 。,为 非零元素 并假设量测量的权重系数矩阵尺,得到增益矩阵: g=h7 尺一1 h( 31 ) 由增益矩阵元素的定义,将使增益矩阵g 。、g 。g 。g 。g 。:和 g 。、六个非对角元素发生变化( 增益矩阵是对称的,只列出了下三角元 素) 。它的作用相当于出现了3 2 、2 一l 、4 1 、4 - 3 、2 - 3 和4 2 六条 支路的量测量,而其中支路2l 和3 一l 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如图3 3 所示。 为形象地表示增益矩阵的结构,可以用幽形来表示,它和网络的 导纳矩阵样。如图3 2 网络图。该网络的导纳矩阵的结构图如图 3 4 所示,表示非零元素。 a 原理t 人学坝1 :t o t :究生学位论文 图3 - 2网络图和量测配置 功率鹫测p + j q 口电压量测v 图3 3 节点注入对 图3 4导纳矩阵结构图 h 阵影响示意图 该网络量测的h 矩阵的结构图如图3 5 。 只。、g 。 气,9 :。 尸3 4 ,q 3 4 u j 只,g 。 【234 234 图3 5h 矩阵结构图3 6h7 r “h 矩阵结构图 增益矩阵的结构如图3 6 增益矩阵的网络示意图如图3 7 。 第1 6 贝 太原理工大学颤十研究生学位论文 图3 7h 。r “h 阵网络示意图 根据增益矩阵的结构图可看出,因为在节点4 有注入功率量测, 所以增加了一条连接节点l 和2 、l 和3 的支路。由此可得如下结论: ( 1 ) 如果在支路两端( 节点i 和,) 没有支路功率量测,同时在两 端节点i 和,上没有注入功率量测,这时增益矩阵g ,= 0 ,所以在增益 矩阵的网络示意图上就没有,和j 之刚的支路,即取消了原网络示意 图中节点i 和,问的连接支路。 ( 2 ) 如果在节点,上有注入功率量测,将使与节点f 有支路联系的 各节点间形成 完整的冽络,目f 在埔益矩阵的网络示意图中这些节 点问都有支路联系。 由上分析,在状态估计计算中,增益矩阵的结构不仅与系统结构 有关,同时与量测配置有关。所以,理论上还可对增益矩阵网络示 意图运用半动态优化技术,使增益矩阵h 7 月。h 产生的注入元减少, 减少矩阵分解的时间,提高程序运行速度。 第四章状态估计 4 1 前言 住现代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计算机己成为重要的一环。用计 算机实现的住线应用软件的特点是要对大量实时数掘进行处理和分 析,以确定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凶此保汪电力系统实时数 据的质量是进步提高计算机在线应用水甲的关键。 为了建、z 可靠而完整的实时数据库,通常有两种途径:从硬件的 途径呵以增加量测设备和远动设备,并提高仪器的精密度、速度与 可靠性:从软件的途径,可以采用现代的状态估训技术,对数据进 行实吲处理。但对量测和远动设备提出过高的要求会导致技术和经 济e 付出过大的代价。如果在具备一定的硬什基础卜,采用状态仙 计技术则能充分发挥已有硬件的潜力,提高数据的精度,补充量测 点和革测项目的不足,排除偶然的错误信息和数据,提高整个数据 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状态伟计也称为滤波,它是利用实时量测系统的n :余度柬提高系 统运行能力。 电力系统量测误筹来源大体分为以fj l 种: 1 ) p t c t 的误差: 2 ja d 转换引起的误差: 3 ) 数士( ! :传输时受到干扰引起的误差; a 、果集数据的, i 唰 忖一嘣引起的数据洪蔗: 5 ) 运行中相不平衡圾功率冈数的变化引起的误差: 数拥的不齐全性辛要是由于r t u 分散不均或a 少引起的。 ? 队念f 占h + 主要完j ,k 以f j 自: 北18 叽 太原理工人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 ) 根据网络方程的最佳估计标准( 一般为最小二乘准则) , 对生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最接近于系统真实状态的最佳估计 值,提高数据精度。 2 ) 对生数据进行不良数据的检测和辨识,剔除或修正不良数 据。 3 ) 推算出完整而精确的电力系统的各种电气量。 4 ) 根据遥测量估计电网的实际开关状态,纠正偶然出现的错 误的丌关状态信息,以保证数据库中电网接线方式的正确性。 5 ) 可以应用状态估计算法以现有的数据预测未来的趋势和可 能出现的状态。这些预测的数据丰富了数据库的内容,为安全分 析与运行计划等程序提供必要的计算条件。 6 ) 如柒把某些可疑或未知的参数作为状态量处弹时,也i | 丁以 用状态估计的方法估出这些参数的值。 7 ) 通过状态估计程序的离线模拟试验,可以确定电力系统合 理的数据采集与传送系统,即确定合适的测点数量及其合理分 布。 综 所述:电力系统的状态估计程序输入的是低精度,1 i 完整, 偶尔有不良数的生数据,而输出的则是精度高,完整可靠的准确的 熟数据。 4 2 状态估计算法 本市给出状态估计的几种基本方法,并对他们进行比较。 2 1 基本概念 1 病态方程 第1 9 舞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设有线性方程 a x = b( 4 一1 ) 如果埘fa 中一个非常小的扰动量e 或对于b 中个非常小的扰动 量e ,方程 ( 爿+ e ) = b ( 4 2 ) 或 a x = ( 6 + p ) ( 4 - 3 ) 的解与方程( 4 1 ) 的解有非常大差别,则称方程式( 4 一1 ) 是病态的。 系数矩阵a 的条件数是方程病态的量度,条件数越大,则方程的 数值稳定性越差。 2 权重值、虚拟量测量、伪量测量和冗余度 权重值指量测量的可信度,通常以量测误差方差的倒数l 盯。来 表示,量测量越准确,则其权重值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虚拟量测量指在零注入( 既无发电机又无负荷) 节点的量测量,其 可信度最高,因而权重值最大。 伪量测量指控制人员为使系统可观测而根据历史数据人工添置 的量测量,其可信度最低,因而权重值最小。 冗余度指量测量总数和状态量维数的比值,。般而言,系统冗余 度越大,估计质量就越高。 3 可观测性和可观测岛 如果能够获得足够的量测量使系统所有母线上电压的幅值和相 角都能被估计出来则称系统是可观测的,否则就是不_ l j j 。观测的, 系统的叮观测性取决f 系统量测量的数量及这些昆测量在地理上的 均匀分佃情况。 由于实际系统的网络结构和量测量的可用性随时都可能发生变 化,因此有必要随时进行系统的可观测性判定。;叮观测性判定算法 可分为基于数值的算法和基于拓扑的算法两大类。系统数值卜”j 观 测的必要条件是雅可比矩阵列满秩,拓扑上。r 脱测的必要条件是| j 三 筑2 0i 矩 太原婵工大学硕士研究牛学恤论文 少存在。棵量测生成树。 4 _ 量测方程 给定系统叫络结构,支路参数和状态量后,量测矢量z 可用f 式 表示 ( 1 1 ) 式( 4 4 1 是量测力程,其中: 量测矢量= ,包括剥支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节点_ :| 入有功功 率和无功功率及节点电压的量测,是m 维矢量。 x 是系统状态向量,即母线电压幅值和相角。 h ( x 1 是量测量z 和状态量x 之间的关系式。 v 是量测误差,是均值为0 、方差为o - 的正态分如的随机矢量, 它是m 维的矢量。 5 状态估计准则 状态估计准则是指求解状态变量x 的原则。电力系统采用的估计 准则大多是极大似然估计,即求解状态变最x 僮量测值z 被观测到的 可能性最人。根据给定小同的目标函数,可以得 j - 6 刷的估计准则。 日前有以下估计准则:加权最小二乘准则( w l s ) 、非二次准则 ( n o n q u a d r a t i c ) 、加权最小绝对值( w l a v ) 、l m s ( 1 e a s tm e d i a n o f s q u a r e s ) 和l t s ( 1 e a s tt r i m m e ds q u a r e s l 。加权鼹小二乘准则假设量测量 严格服从正态分布;l m s 、l t s 假设量测量服从扮普扎斯分布;非 ,次准则假发量测量服从h u b e r 分布。目前应用晶多的是w f 。s 估计 准则,它的优点是模型简单,计算量小,对理想f 态分布的量测量, 估计具有最优一致且无偏等优良统计特性。 在量测方程( 小4 ) 式中,由十量洲误差v 是一个随机殳量,所以 景测最:也是个随机变最。当给定革测尖量:以后,力权最小 。乘万( w l s ) 状态估计的目标蛹粒: 掣2 l 贞 太棘理r 大学埘士训究生学位论文 - ,0 ) = z 一 g ) 】7 r 。 z 一 g ) 】( 4 - 5 ) 状态估计就是求解满足( 4 - 5 ) 的状态向量三。 2 2 状态估计基本方法 本节介绍状态估计的五种基本方法。 1 无约束加权最小二乘法 要使目标函数j h ) 达到最小值,加权最小二乘方( 4 的状态估计量x 必须满足极值条件,即 掣i :r ( ;) r z 【:一g ) j :0 舭1x : 。一” 其中 5 ) 式所给出 ( 4 6 ) 1 4 ( z ) :o h _ ( x ) 为雅可比矩阵 a t 非线性方程( 4 6 ) 式的解x 可以通过将其线性化再迭代求解线性 化的方程求得。 日7 ( x ) r 一【z h ( x ) = h7 ( x ) 尺一 z h ( x ) 一h ( x 。) x 】 = 日。( ) 月 a z h ( x i ) 越 = 0 得: 日7f 工。) 片一h ( x 女) a x = h ”( x 女) 尺- 1 a z( 4 7 ) 从而有: 缸= z ( x t ) h7 ( x ) r “a z 其中 z ( x ) = f h7 ( ) 月h ( x 女) 一 求解:4 7 j 式首咒形成增益矩阵g ( x 。) 并对其进行三角分解求得 第2 2 页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凼子表。 2 正交变换法 线性加权最小二乘方( 4 - 7 ) 式在每次迭代中的目标函数为: ,( 血) = a z h a r l 7r 1 a z h a c = 应一触九应一融】 = 归一胁l f 2 ( 4 - 8 ) 其中厅= 月一h z = r 必z 设q 为一正交矩阵,即q 7 q = ,为单位阵,使得 q b = 豳 其中r 为一上三角矩阵,则( 4 - 9 ) 式可进一步化为 其中 当尸= l ( 4 9 ) ,( 缸) = 应一胁 7q 7q 【应一胁1 = l f q 应一洳i 2 ( 4 - 1 0 ) = 一p 血8 2 + l i l y :1 i 2 q 篮:p l i _ a y 2 j 第2 3 顶 ( 41 1 ) 太原理工人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时,t ,( 缸) 取得最小值。 正交变换法就是通过迭代求解( 4 1 】) 式求取增量缸,正交变换 矩阵q 可通过g i n v e n 变换或h o u s e h o l d e r 变换求得。 3 混合法 由( 4 9 ) 式n j 得增益矩阵 ( ) :h7 rh :f r 一必h 】7 【月一5 h :疗,膏 确1 鳓删阡户 这样方程( 4 7 ) 式变为 p ”p a x = h 7 r 一1 止 ( 41 3 ) 混合法就是用正交因子r 迭代求解方程( 41 3 ) 。 4 带约束的加权最小二乘法 实际系统中往往存在t 型接线。t 型接线点处的虚拟量测量z 。, 其量测方程为 z 。= c ( x ) = 0 虚拟最测量的量测误差为零,其权重为( 1 6 2 ) 存理论 应为 无穷大,其中i 为t 型接线点的结点号。 为了避免因权重值相差悬殊而导致方程数值不稳定,将虚拟量测 量作为等式约束。根据线性规划理论,引入l a g r a n g e 乘予向量五,则 加权晟小_ 乘方状态估计的拉格朗目函数为 l ( x ,五) = = 1 z 一 ( x ) j 7 r 。【2 一向( 工) 】十五7c ( 工) ( 4 一l4 ) 状态估计x 向量必须满足极值条件 娑i 、:一h ,( :) 月- 【:一 ( 三) 】+ c ( 钟:0 ( 1l j ) 太原理工人学颤二l 研究生学位论文 罢1 :c ( :) :o ( 4 j6 ) , f :鐾望1 c :_ a c ( x ) i 为雅可比矩阵 o wi o xl 麟k ) r - h x k ) 。c 峨惨业1 ( - , 方程( 4l7 ) 得系数矩阵是不定的。 r = z 一 ( z )( 4 1 8 ) 的加权最小二乘法中,采用组更大和更稀疏的方程组米描述被求 则带约束加权最小二乘方状态估计的朗格朗目函数变为: 上( x , ,y 1 = = 1 z 一 ( x ) 7 r 一3 z a ( x ) 一c ( x ) 7 r 一: ( x ) 】 兰1 :r y :o ( 4 _ 2 0 ) d r ij 一、 鹕2 5 乱 太螵理工大学硕士酬宄生学位论文 譬f :一c ,( :) 丑一h ( ;) ,:o 良l :。1 。”“。 罢f :一。( ;) :o 觑旧 、”7 。 丝1 :一,+ : ( 三) :o d ix x 即求解卜- 面的方程式 0 0 c ( x ) 0 月 h ( x t ) c ( x k ) a h ( x k ) o ( 4 - 2 1 ) ( 4 2 2 ) ( 4 2 3 ) ( 4 2 4 ) h a c h t e ,方法通过迭代求解( q 一2 4 ) 得到估计向量;。式( 4 2 4 ) 巾的 系数矩阵也是不定的。 4 3 算法比较 本节对上一节所述的状态估计的五种算法从以下儿方面进行比 较: ( 1 ) 数值稳定性。 ( 2 ) 计算效率。 ( 3 ) 实现复杂性。 1 正交变换法和无约束加权最小二乘法 如42 节所述,方程系数矩阵的条件数是方程病态条件的量度, 由于无约束加权最小_ 二乘法巾增益矩阵g = 7r “h 的条件数是正交 变换法中h 阵条件数( 大于1 ) 的平方,所以限交变换法的数值稳定性 比无约束加权最小二乘法好。 搪2 6 自 砧0 蛳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在( 4 - 9 ) 式中h 阵的鲫因子化比无约束加权最小二乘法中的增 益矩阵g 的因子化需要更多的计算量。此外,正交变换法不能利用 有功和无功解耦有效地实现,而无约束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快速解耦 算法非常有效,并在能量管理系统中得以广泛应用。解耦算法的主 要优点是只需在进入循环迭代前因子化一次。正交矩阵q 是非稀疏 的,并且它的维数会很高,对于量测冗余度较大的系统尤其如此。 保留q 阵将需要很大的存贮量,如果在每次迭代时都形成鲫因子, 就失去解耦算法在计算上的优越性,因此,正交变换法的解耦算法 是不可行的。 2 混合法和正交变换法 混合法和正交变换法的差别在于下列两个方程 p 7 p a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为奥运助力活动方案策划
- 北京大数据营销方案策划
- 医院单位团建活动策划方案
- 农村电影活动服务方案策划
- 新都建筑维修方案设计团队
- 药厂能源管理课件
- 季节班幼儿活动方案策划
- 老鸭粉丝汤创业计划书
- 心理咨询预算方案
- 寺庙建筑配色方案设计意图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高级)考前点题卷一
- 人力资源管理SOP标准化流程手册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37)
- 2025-2030中国家政服务业社区化发展与本地化服务模式探讨
- 2025年翼状胬肉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暗挖隧道坍塌应急救援演练脚本(2篇)
- 2025年Q2起重机司机模拟考试题库(附答案)
- 道路绿化监理规划方案(3篇)
- 沥青混凝土供货方案及保障措施
- (高清版)T∕CES 243-2023 《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技术规范》
- 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题库及答案(押题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