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阳市2013年度财政支持第五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高效节水灌溉试点)沁阳市水利局 河南省水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沁阳市2013年度财政支持第五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高效节水灌溉试点)编制单位:沁阳市水利局 河南省水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批 准:成兴广审 查:庞彬 原吉祥校 核:黄冰吴彩霞项目负责人:郭琦主要编制人员:栗春风 韩爱琴 王世萍 廉俊霞 潘经骐郭琦 金培雅 王俊亚 张国洲 张海江完成时间:2013年12月30日目录1 综合说明11.1 项目背景prr11.2 基本现状31.3 工程总体布局41.4 项目建设内容61.5 资金投入及筹措71.5.1资金投入71.5.2资金筹措81.6工程建设与施工91.7工程管护与保障措施101.7.1工程管护101.7.2保障措施111.8项目宣传131.9效益分析142 项目概况152.1 自然状况152.1.1地理位置及范围152.1.2 项目区自然条件152.1.3 土壤及植被172.1.4 主要自然灾害182.2经济社会状况182.3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状况及存在问题212.3.1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情况212.3.2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状况222.4 全市及项目区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272.4.1水资源总量272.4.2水资源利用现状和需求预测382.4.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与评价432.4.4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与评价462.5 建设目标472.5.1 项目建设目标472.5.2 项目年度建设目标48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0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03.1.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503.1.2改善农村生态环境503.1.3促进农民增收51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514建设方案534.1项目建设范围534.2工程总体布局544.3建设内容564.4建设投资624.5主要材料及工程量625 工程设计与建设645.1建设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645.1.1 建设指导思想645.1.2 规划原则645.2 工程设计依据645.3工程设计标准665.4工程设计665.4.1 机井设计665.4.2低压管道设计715.4.3固定式喷灌设计775.4.4半固定式喷灌设计895.4.5电力工程设计975.4.6斗、农沟(渠)设计1005.4.7 渠系建筑物设计1045.4.8 其它工程设计1055.5工程建设1075.5.1施工条件1075.5.2施工总体布置1085.5.3施工方法1095.5.4确保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1115.5.5冬季施工措施1125.5.6施工总进度1145.5.7主要技术供应1145.5.8工程招投标、监理和施工管理1145.6建筑物标志的设计1165.7临时工程施工费1166投资预算、资金筹措及使用1176.1投资预算及编制说明1176.2工程投资与资金筹措1206.2.1工程投资1206.2.2资金筹措1206.3资金使用1226.4整合资金1267工程运行管护机制1277.1工程建设管理1277.2工程运行管理1308效益分析1368.1经济效益分析1368.2费用计算1378.3国民经济评价1388.4生态环境效益1439保障措施1449.1组织保障1449.2制度保障1449.2.1项目管理制度1449.2.2资金管理制度1459.3宣传发动146附表147附文148沁阳市2013年度财政支持第五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高效节水灌溉试点)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prr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总体要求。为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根据省水利厅、财政厅关于编制第五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13年度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按照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豫财农20105号)、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豫财农20107号)的有关要求,坚持规模建设,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原则,与省水利厅、财政厅审核通过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3-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13年度)标准文本确定的范围一致,确定了沁阳市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项目区范围和规模。河南省水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经过实地踏勘调查和科学计算,结合沁阳市农田水利工程现状,根据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重点县2013年度建设实施方案编写提纲,编制了沁阳市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高效节水灌溉试点),为争取项目早日实施、项目区农业生产及产业机构调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沁阳市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是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施的第一年,项目建设坚持规模建设,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原则。沁阳市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区位于沁阳市王召乡的22个行政村(自然村),总人口28079人,耕地面积总共3.1080万亩。项目区位于王召乡基本上都是井灌区,仅有少量的提水灌溉设施,地下水水位相对较深。井灌是农业灌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工程,搞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特别是发展高效节水,对合理利用水资源,抵御自然灾害,缓解水资源匮乏,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灌溉效率,节约用水量,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收入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长期以来项目区建设投入不足,特别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现有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配套不完善,项目区机井大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井深30m左右,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机井干涸、报废严重,急需更新。项目区排涝沟道淤积严重,排涝标准低,缺少必要的排涝沟生产桥。导致项目区灌排能力大大降低,农作物产量不稳,工程整体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因此,开展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建设,既是促进项目区本身良性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的需要。通过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工程建设,可以有效的促进项目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现有工程状况与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方面差距很大、远远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生产条件的改善。沁阳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建设与管理滞后的状况不改变,势必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基础产业的指示,必须把水利放在与能源、交通同等重要的位置,转变机制,优先发展,提高效益,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因其投资小、见效快、操作灵活、便于管理和有效地吸纳民间资本、盘活水利资产,更应优先加强建设,壮大水利基础产业,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实践证明,没有完善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作保障,农业要取得显著的成就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需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从目前沁阳市农业发展需求来看,迫切需要大力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1.2 基本现状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地处北纬34593518,东经1124611302,东西横距29.30km,南北纵长36.80km,西连济源市,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市接壤,南与孟州市和温县二市县毗邻。全市总耕地面积45.27万亩。沁阳市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区位于沁阳市王召乡,涉及王召乡的仲贤、赵庄、西申召、东申召、前庄、索庄、段庄、东祝策、西祝策、彭城、前行福、后行福、言庄、尚香、魏庄、言状、冯翊、李大人庄、西王召、东王召、马铺、龙涧等22个行政村(自然村),总人口28079人,耕地总面积3.1080万亩。项目区历史上原为引沁自流灌区,自然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天赐沃土;我中华农业鼻祖神农氏曾在此开创了中华农耕历史篇章。但由于现代沁河水量、水质变化急剧,基本不能满足项目区农田灌溉需求;现与时俱进,经多次改造,成为沁南冲积平原渠井站结合灌区,现有斗、农沟渠一般沿路布置,田间雨水经农沟进入斗沟,最后汇入涝河、广利灌区等骨干河道,项目区内斗、农沟原来均为灌排合一,布局基本合理,基本能够满足灌排需要,只有部分田块没有农沟(渠),现有农沟(渠)的主要问题是斗、农沟(渠)多年未治理,淤积严重,过水能力不足设计标准的40%,影响除涝和引沁效益的发挥,且配套桥梁极少,群众为进地生产对部分斗农沟进行平复,影响排涝,现急需清淤及重新开挖治理,并需配套一定数量的生产斗、农沟(渠)桥梁;现有219眼机井可继续利用,但存在个别地块机井不足和机井分布不均的问题,项目实施无法完全利用,项目区可利用机井203眼,但仍需进行机井工程建设和修复配套改造。综上所述当前项目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设施差,特别是田间工程较差,斗农沟(渠)淤积严重,项目区农业灌溉采用大水漫灌,灌溉方式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桥涵工程不配套(部分现有桥梁损坏严重,急需重建),极大地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现有机井数量少,部分机井带病运行,且分布不均,机井距农村电网较远,灌溉时私拉乱扯、费工、费时、用电不安全;灌溉方式落后,既浪费水资源,又不能取得应有效果。1.3 工程总体布局(1)斗、农沟布置沁阳市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本着基本维持原有支、斗、农沟(渠)及其配套建筑物工程的总体布局,疏浚淤积严重的斗、农沟(渠),增加斗、农桥梁,排水系统根据现有支、斗、农沟布置,田间雨水经农沟进入斗沟,最后汇入涝河、广利干渠等骨干河道。(2)机井布置灌溉系统部分,进一步完善机井布局,统一规划,配合节水技术和措施,完善项目区的灌排体系。根据项目区机井出水量,确定单井控制面积及影响半径,在满足井距及控制面积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区的地形、道路、农作物种植垄向等因素,机井布置以行政村(自然村)为单位,机井采用方格网形布置,低压管灌单井控制面积约72亩左右,喷灌区单井控制面积约80亩左右。耕地面积2.5618万亩,现有项目可利用机井203眼,其中17眼需要维修,新打机井142眼,共规划设计配套布置机井280眼。(3)低压管灌区布置低压管灌区布置为每眼井为一个单独的灌溉系统,布设地埋干管和支管,采用110pvc管。管道上每隔40m设一竖管与给水栓相连,竖管与支管管径相同。给水栓上接地面塑料软管进行田间灌溉,采用单向灌水方式。为避免弯道和起伏增加阻力,同时还考虑到机械耕作方便和农业技术的要求,管道以直线布置,埋深0.8m。低压管灌面积2.0418万亩。(4)固定式喷灌区布置固定式喷灌区布置每个机井为一单独灌溉系统,布设干管和支管,支管上布置方便体,方便体上接竖杆喷头,采用双支管双向灌水方式进行田间灌溉。为避免弯道和起伏增加阻力,同时还考虑到机械耕作方便和农业技术的要求,管道以直线布置。固定管道采用110pvc管,埋深0.8m,布置固定式喷灌面积0.2000万亩(5)半固定式喷灌区布置半固定式喷灌区布置每个机井为一单独灌溉系统,仅布设干管,干管上布置给水栓,给水栓上接移动快接涂塑软管,涂塑软管上接竖杆喷头,采用双支管双向灌水方式进行田间灌溉。为避免弯道和起伏增加阻力,同时还考虑到机械耕作方便和农业技术的要求,管道以直线布置。半固定干管道采用110pvc管,埋深0.8m,布置半固定式喷灌面积0.3200万亩。(6)建筑物布置项目区斗、农沟与路交叉处、沿路农机下地处设桥涵。项目区共布置桥涵53座,(其中过路管涵38座、生产桥15座)。在安放新建变压器的地方修建变压器房,项目区共购置变压器4台,修建变压器房4座。大型标志牌1座,中型标志牌22座,标志牌337个。工程总体布局图见附图。(7) 机耕道路布置对项目区部分必要的道路进行整修,主要以机耕路建设为主,项目区共修建4.724km机耕道路,建设地点主要分布在西王召和马铺两村。1.4 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范围、内容与省财政厅、水利厅审核通过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3-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13年度)标准文本确定的范围一致。沁阳市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区位于沁阳市王召乡境内,总建设规模2.5618万亩(低压管灌面积2.0418万亩、固定式喷灌面积0.2000万亩、半固定式喷灌面积0.3200万亩)。规划新打机井142眼(低压管灌区113眼、喷灌区29眼),利用机井203眼(低压管灌区168眼、喷灌区35眼),其中17眼需要维修,机井配套280眼(项目区内机井配套低压管道、潜水泵、低压线路和混凝土井堡,井堡内配射频卡机井灌溉控制器、3t压力罐),其中项目区所用机井均配置井堡,共345座,铺设地埋管道321.719km(低压管灌区256.415km、喷灌区65.303km),地面软管57.388km,地埋低压电缆122.004km(低压管灌区111.130km、喷灌区28.302km);清淤排水沟22条,总长44.18km(清淤农沟11条,长17.4km;清淤斗沟11条,长26.8km),新建桥涵53座(生产桥15座,过路管涵38座)。变压器新建4台,变压器房4座。射频卡充值仪22台,射频卡8023张,标示牌360个(大型公示牌1座,中型公示牌22座,标志牌337个),新修机耕道路4.724km。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30.497万m3,土方回填18.677万 m3,钢筋混凝土5034.59m3,模板156m2,砌体772.54m3。主要材料数量有:水泥1790.24t,碎石3577.2m3,中砂2553.29m3,钢筋29.01t,块石154.22m3,汽油1.3t,柴油7.29t。沁阳市整合资金项目建设内容:(1)2013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内容:新打机井141眼,修复配套机井59眼,输变电线路20.41km,地埋管道40km,开挖疏浚河道10km,建筑物6座。投资1075万元。项目涉及崇义镇的崇义、大张、韩村、金冢、小召等5个行政村。(2)2013年亚行项目:建设内容:新打机井53眼,修复配套机电井48眼,输变电线路76.5km,硬化渠道10.64km,开挖疏浚河道10km,建筑物20座,泵站3座。投资738万元。项目涉及柏香镇的东宜作、西宜作、东司马、西司马、新村等5个行政村。(3)2013年千亿斤粮食项目:建设内容:新打机井180眼,输变电线路69.6km,田间道路8.8km。投资1193万元。项目涉及柏香镇的郜庄、北寻、彰仪、保方、南王、杨林等17个行政村。(4)2013年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内容:新打机井153眼,输变电线路37.6km,田间道路13.4km。投资1852万元。项目涉及王召乡的王庄、大辛王、南住、北住、南李庄等行政村。(4)2013年测土配方项目:建设内容:测土配方施肥。投资40万元。项目涉及崇义镇、柏香镇、西万镇、山王庄、王召乡。整合资金项目区域在小农水实施项目区相近或相邻位置(见附图)。1.5 资金投入及筹措1.5.1资金投入(1)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沁阳市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总投资3625.67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924.76万元,其中包括水源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排水沟工程、其他工程(变压器房、机耕道路等)、标志牌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费2605.13万元,其中包括机井配套工程、田间管网工程、其他工程(变压器、地埋电缆、射频卡、射频卡充值仪);临时工程费17.78万元,其中包括临时道路的修建、照明线路的铺设和材料堆放处的租用;独立费用78万元,主要用于建设管理等费用。(2)整合资金项目2013年计划整合涉农资金4898万元。其中: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整合资金1075.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681.00万元,省财政资金220.00万元,市财政资金38.00万元,投劳折资资金136.00万元。项目涉及崇义镇的崇义、大张、韩村、金冢、小召等5个行政村。2,亚行项目。整合资金738.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738.00万元。项目涉及柏香镇的东宜作、西宜作、东司马、西司马、新村等5个行政村。3,千亿斤粮食项目。整合资金1193.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954.00万元,省级财政119.00万元,市财政资金60.00万元。项目涉及柏香镇的郜庄、北寻、彰仪、保方、南王、杨林等17个行政村。4,土地整治项目。整合资金1852.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852.00万元。项目涉及王召乡的王庄、大辛王、南住、北住、南李庄等行政村。5,测土配方项目。整合资金40.0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40.00万元。项目涉及崇义镇、柏香镇、西万镇、山王庄、王召乡。整合资金不仅实现了农业、水利、电力等项目的优势互补,而且还推进了全市涉农工程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更高。1.5.2资金筹措沁阳市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工程总投资3625.67万元,建设资金由中央、省、市、县及受益县群众共同筹集。国家财政投资1500万元。省级财政投资1500万元。市级专项资金300万元。沁阳市人民政府为支持沁阳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的建设,承诺县财政投入资金300万元,另外工程建设必需的勘测设计费、工程质量监理费及招标代理费等费用不足部分由县级财政另行解决。群众筹资投劳资金25.67万元,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是一项切切实实的民心工程,项目实施后,建成高效节水农田,粮食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发展,粮食年增产260.01万公斤,农民人均增收208.9元。所以农民群众的筹资投劳的积极性很高,确保群众筹资投劳资金的落实和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群众筹资投劳资金按照河南省政府印发的河南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试行)(豫政201036号)的相关要求,在政策的允许范围内,涉及各项目区内行政村将组织群众按照相关政策积极筹资投劳资金,确保各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使工程顺利实施。项目审批后,严格按照审批的工程建设内容使用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1.6工程建设与施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是一项强基础、惠民众、管长远的民生工程。为加强工程建设,沁阳市已经成立“沁阳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并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实行工程建设“六制”。通过公开招投标择优选用工程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工程施工合同及监理合同。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作好施工前人、料、物及“三通一平”的准备工作,为工程开工提供有利条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领导动员、组织协调,并按照“政府监督,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质量控制,加强合同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工期。本工程建设规划原则: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尊重民意、一次补助,农户受益、奖补结合,以井保丰,以河补源,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成后,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灌排工程体系,基本实现“旱能浇,涝能排”,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本年度工程施工期计划2014年5月底以前完成。施工安排在枯水和农闲时期施工。1.7工程管护与保障措施1.7.1工程管护(1)所有权沁阳市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工程建成后,根据豫政办201194号文精神,工程移交给受益村集体,工程产权归受益村集体所有,产权证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制,乡镇政府核发。实行专人管理与用水户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从村组干部群众中抽调专门人员,组建小型农村水利服务队。服务形式上实行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供水实现商品化,负责工程的维护,养护和更新改造,确保工程长效运行。(2)组织管理结合农村经济的两个转变,项目县实行产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模式化种植。由农民用水管理协会和村委会组建的服务队实行统一管理特别是对外出务工,家庭劳力单薄的农户,要优先服务。服务收费采用成本核算。所收水费建立专账,专户储蓄,专款专用,使之良性运行,并及时观测、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提供给水利部门,分析工程运行的基本数据和节水、增长效益资料,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便指导下步工作,为今后工程设计与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以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机井供水管理以农民用水管理协会和村委会为主体,重大决策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解决,对项目区有使用管理权,并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一是根据收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或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二是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三是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通过合理收取费用,确保工程的运行和维修。(3)技术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属于技术密集型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技术性强,要求管理人员除有较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外,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要抓好管理队伍的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培训,培训工作由沁阳市水利局组织实施,同时还对工程区农户进行水利知识教育,使其能够了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意义及相应知识,并充分理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优越性和先进性。1.7.2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为使该项目工程顺利实施,沁阳市成立了“沁阳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工作领导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水利工作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水利局、财政局、农业局及项目区乡政府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的领导。同时工程实施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建立责任制,分清责任,明确职责。(2)制度保障为切实加强该项目工程的建后管理,本着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有利于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步伐,有利于加强工程管理,提高工程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和群众意愿,采取科学有效措施,科学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权、责、利明确的中央财政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工程管理方案。为工程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县、乡、村各级都要制定工程管护制度,完善管护措施,使项目工程在管理、养护、维修、使用等方面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并强化包括各级政府组织和群众在内的多层次监督的项目管理机制,并依据国务院建设质量管理条例和关于加强基础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规定的基建程序建设管理,确保项目工程质量。首先沁阳市水利局成立沁阳市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有明确的建设项目法人,下设相应的职能部门,负责施工管理工作。在建管局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管理制度完善、施工技术水平高、社会信誉好、施工预算与批准投资相近的专业施工队伍承担施工任务。建设单位应公开招标选择有工程监理资质、社会信誉好的专业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理,实行业主、承包商、监理工程师三方相互制约的机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领导动员、组织协调和质量检查监督工作。在建管局统一领导下,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作好施工前人、料、物及“三通一平”的准备工作,为工程开工提供有利条件。把项目区建成高效节水田,资金的保障是关键。要多渠道、多层次筹措与整合建设资金;出台政府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筹资的积极性,确保群众筹资投劳资金的落实和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资金管理实行专人管理、专账记录、专户储存,并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项目资金的使用要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关于项目建设的管理办法和规定,按照工程概(预)算确定的范围和标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及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豫财农20105号)等规章制度。财务专设帐户、建帐立制、规范财务手续,实行财务管理,达到帐据、帐物、帐钱相符,努力做到增收节支,财务要定期进行审计。根据省下发的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豫财农20105号)的要求,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研究落实具体的实施制度。总的要求是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实行项目资金专项专用,不截留,不挤占挪用;坚持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支出,力争不突破投资总额;坚持严把资金流转渠道,层层设立专帐,实行一支笔审批;坚持项目资金决算制度,严格资金审计,确保项目资金落到实处。应严格执行合同所约定的合同价、单价、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工程款支付方法。对与合同文件约定不符的工程量、报验资料不齐全或未经监理工程师质量验收合格的工程量不予计量和审核。公正、合理地处理由于工程变更和工程延期引起的费用增减问题。1.8项目宣传在项目立项之前,实行“4+2”工作法,各村分别召开了群众代表会、党员会、支部会等,干部、群众已对该工程建设的意义有了深入的认识,实施该工程的积极性较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沁阳市水利局将利用报纸、电台、广播、宣传车等工具加大宣传力度,并推行工程公示制度,在村庄中设立“明白墙”,公示工程投资、国家补助、地方自筹的资金比例及数量,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工程结束后,沁阳市水利局将就工程管理及养护制度等进行公示,使群众认识到工程管理人人有责,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1.9效益分析该项目竣工后,将极大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的适宜性,提高水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实现项目区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项目建成后,可恢复灌溉面积0.1281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768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665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494万亩,新增完善排涝面积1.35万亩。项目区总效益483.48万元,粮食增产量260.01万kg,年省工效益64万元,年可节约农业灌溉用水34.47万元,省地效益61万元,排涝效益56.32万元,灌溉增产效益267.69万元。经分析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为12.46%,高于8%的社会折现率指标;经济净现值enpv为1250万元,大于零;效益费用比ebcr为1.32,大于1,经济效益明显。该工程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各项经济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经济上是合理的。沁阳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试点)2013年度建设项目的实施,是为了提高项目区抗拒旱涝灾害的能力,更加有效地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提高项目区农作物灌溉保证率,改善灌区生态环境。在施工期间会对当地水质、土壤环境、人群健康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也会涉及到部分挖压土地问题。但通过一定的防护措施可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或避免。2 项目概况2.1 自然状况2.1.1地理位置及范围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地处北纬34593518,东经1124611302,东西横距29.30km,南北纵长36.80km,西连济源市,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市接壤,南与孟州市和温县二市县毗邻。全市总耕地面积45.27万亩。沁阳市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区位于沁阳市王召乡,涉及王召乡的仲贤、赵庄、西申召、东申召、前庄、索庄、段庄、东祝策、西祝策、彭城、前行福、后行福、言庄、尚香、魏庄、言状、冯翊、李大人庄、西王召、东王召、马铺、龙涧等22个行政村(自然村),总人口28079人,耕地面积3.1080万亩。沁阳市整合资金项目分别为2013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13年亚行项目、2013年千亿斤粮食项目、2013年度土地整理项目、2013年测土配方项目,实施地点:王召乡、崇义镇等部分行政村。项目区为沁南冲积平原渠井站灌区,现有斗、农沟渠一般沿路布置,田间雨水经农沟进入斗沟,最后汇入涝河、广利灌渠等骨干河道流出项目区。2.1.2 项目区自然条件(1)气候沁阳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为14.3,1月最冷,平均气温0.4,7月最热,平均气温27.1,极端最高气温40.7(1979年),极端最低气温-16.4(1990年)。平均日照时数2496h,日照率为57%。据19491979年(缺19661977年、19861990年)旱灾统计资料,沁阳市发生较大旱灾的年份主要有1961年、1962年、1963年、1981年和1997年。全市粮食作物减产35成的12.96万亩,减产59成的36.5万亩。1990年至2010年发生旱灾37次,其中春旱18次,初夏旱8次,秋旱8次,冬春旱3次。(2)水文气象多年平均降水量618.8mm,降水量年内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年降水量的70%,年最大降水量为1101.1mm,年最小降水量为296.1mm。由于地形对降水量的影响,降水的区域分布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年平均无霜期219d,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200mm,陆面蒸发量为500mm。年平均风速2.1m/s,最大风速19.4m/s。(3)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1)地形地貌沁阳市地处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海拔高度1116.9m,最低海拔高度110m,全市分山区、丘陵区和平原区,其中山区、丘陵区面积213.5 km2,占34.2%;平原区面积410km2,占65.8%。北部山区多为林地,土层浅薄,适宜发展林果牧业;丘陵北接山地至太行山南部边缘洪积扇顶部,南至焦克公路,呈东西带状分布,植被覆盖较差,地表冲沟和砾石较多,除少数园地、人工造田外,多为荒地;平原区分沁北倾斜平原和沁南冲积平原,沁北平原地面开阔、地势平坦,是全市农作物高产地区,沁南平原土地肥沃,水利设施完备,是沁阳市粮棉油的集中产区。2)水文地质沁阳市北部山区由寒武-奥陶系石灰岩以及石炭二迭系页岩构成的基岩,地下水丰富。沿丹一线山区泉水露涌较多,其地下水径流一部分补给给山前倾斜平原,一部分汇入山区河流及地表径流形式流向平原。沁北倾斜平原地下水与山区裂隙、溶洞水衔接,地下水由北向南、由深变浅。单井涌水量据省地质局资料在降深56m时,一般大于60t/h,最大达260t/h,水质良好。沁南冲积平原为沁河冲积物和黄河冲积物交错堆积而成。地下水埋深一般为48m,含水层底板一般为35m左右,厚度3.6m左右。单井涌水量在降深67m时,一般为2540t/h,水质良好,适宜饮用和灌溉。项目区位于沁南冲积平原下游,随着周边温县乡镇工业和农业的高速发展,用水量激增,而引沁和开发地下水是温县北部乡镇的主要水源。大量开采地下水源和沁河年径流补给减少两大不利因素的叠加效应,导致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恶化严重,实测水位埋深在10m左右,出水量在32m3-35m3左右。4)地震根据多次地质勘察成果资料显示,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区内的土类别为类,属于对建筑物抗震的不利地段,地表以下10m范围内普遍存在着液化土层,有地震液化的可能性。2.1.3 土壤及植被(1)土壤沁阳市山区土壤主要为棕壤、低山丘陵区多为褐土、平原区主要为潮土、沁河滩区及相邻地区为风沙土。该区地下水水质特征受地质地貌、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mg 型, 矿化度为0. 4 0.79 / l。根据地下水质动态监测资料, 地下水的矿化度、总硬度、no3、cl-、so4-2等组分含量都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冻土层深度为300mm。(2)植被项目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大部分土地已垦为良田,自然植被已很少见,目前主要是栽培植被,其植被资源极为丰富,分为木本植被(乔木、灌木)和草本植被(农作物、杂草)两大类。木本植被主要分布在村、路、沟、宅旁,以杨树、柳树、泡桐、榆树、槐树等用材树种和苹果、桃、杏、梨、枣等果木树为主,林木覆盖率20%左右。草本植被由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红薯、花生等以及田间空隙地野生杂草所构成。2.1.4 主要自然灾害项目区内自然灾害主要表现为洪涝、干旱、大风、干热风、冰雹及霜冻等,以干旱灾害最为严重。2.2经济社会状况沁阳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总面积623.50km2,土地面积89.38万亩;辖3个乡、6个建制镇、4个办事处、307个行政村、24个居民会。总人口49.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59万人。2012年度,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23.1亿元,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6.2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46.2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40.7亿元,增长13%。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重要地位,现有耕地面积45.27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7.16万亩。小麦常年种植面积32万亩左右,产量1.6亿公斤,均为优质中筋、强筋品种。另建有6万余亩小麦新品种繁育基地,所产小麦种子远销江苏、安徽等省。玉米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产量1.6亿公斤,大豆0.6万亩,产量120万公斤。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2万亩、棉花1.35万亩、药材1.2万亩、蔬菜19.5万亩(复种)、瓜类2.2万亩。另外,有花卉800余亩、鱼业1000亩、食用菌等特色作物种植也有一定规模。目前项目区并没有土地流转情况,由于高效节水试点是沁阳市实施的第一年,所以全县的高效节水区并没有形成,但是全县3000亩以上的连片地块较多,比较适合进行节水灌溉建设。沁阳市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区位于王召乡的仲贤、赵庄、西申召、东申召、前庄、索庄、段庄、东祝策、西祝策、彭城、前行福、后行福、言庄、尚香、魏庄、言状、冯翊、李大人庄、西王召、东王召、马铺、龙涧等22个行政村(自然村),总人口28079人,耕地总面积为3.1080万亩。农民年均纯收入5076元。项目区各村社会经济情况见表2-1。表2-1 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表乡镇行政村自然村人口(人)劳动力(人)总耕地(亩)人均收入(元)王召乡仲贤仲贤290193 3005260赵庄赵庄290193 4304994西申召西申召716477 7605093东申召东申召1100733 12505286前庄前庄350233 5504995索庄索庄550367 6005096段庄段庄426284 6105012东祝策东祝策650433 8005095西祝策西祝策420280 4005023彭城彭城730487 8004998前兴福前兴福23601573 21005095后兴福后兴福735490 7284956言庄言庄450300 3004940尚香尚香42302820 37005097魏庄魏庄565377 5504990言状言状17931195 15004990冯翊冯翊21451430 27605010李大人庄李大人庄612408 11005330西王召西王召21291419 25005130东王召东王召22601507 26504965马铺马铺30802053 27105095龙涧龙涧21981465 39825220合计22222807918719 31080项目区喷灌区主要种植夏季作物为小麦,秋季作物主要为花生;低压管灌区主要种植夏季作物为小麦,秋季作物主要为玉米。作物种类种植比例(%)主要作物小麦80.00 花生/玉米80.00 其它棉花10.00 瓜果5.00 山药2.00 蔬菜3.00 管灌、喷灌区复种指数1.8,其中小麦种植比例0.8,秋季作物0.8,其他0.2。2.3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状况及存在问题2.3.1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情况沁阳市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由市发改委、财政、水利、农业、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参加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县水利牵头组织专门人员,通过逐乡实地调查,结合实际,2010年3月编制了沁阳市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10-2020年)。工程建设总体目标:沁阳市现有有效灌溉面积27.16万亩。根据区域内各乡镇具体的水资源利用条件、耕地分布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到2020年末,规划总灌溉面积39.93万亩,其中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09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2.82万亩。通过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工程措施的实施,扩大灌溉面积,使农田的灌溉保证率达到75%,渠系水利用系数应达到节水灌溉规范要求,大、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5,小型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0.75。2010-2015 年第一期工程建成使用后,新增灌溉面积8.71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67万亩,新增补灌面积0.04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85万亩,新增排涝面积14.28 万亩,年均节约灌溉用水量1042.8万m3,新增供水能力453.4万m3,年均粮食增产量7.65万t, 年均经济作物增产值364.98万元,年平均节约工日17.38万个,年节约能源44.44万kw。本规划没有重大的环境和土壤流失制约因素,对环境和土壤流失的影响有利也有弊,但总的情况是利大于弊。只要管理得当,按设计要求实施,采取趋利避害的补救措施,利可发展,弊可消除,可以促进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可以达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为确保规划实施,拟制定以下保障措施:一、赋予规划法律地位;二、加强领导,成立组织;三、严格落实“六制”,确保工程质量;四、严格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五、投入保障机制;六、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2.3.2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状况沁阳市现有小型水库5座,机井7865眼,提灌站59处,塘坝10处,小型集雨工程216处;区内大型灌区1处,中型灌区2处。灌区现状末级渠系配套衬砌300km,仍有563.3km未衬砌;全市井灌区低压输水管道117.1km。1、水源工程大型广利灌区1处,中型灌区2处(丹西灌区、王召灌区)。广利灌区设计灌溉面积51.0万亩, 其中,沁阳市灌溉及补源面积24.06万亩,济源市9.32万亩,温县14.46万亩,武陟县3.16万亩,由于沁河水源变化,上游用水量增加,广利灌区在沁阳的实际灌溉面积仅有4万亩;丹西灌区设计灌溉面积5.3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2万亩;王召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5万亩,由于水源条件变化,多年来不能引水灌溉。沁阳市境内目前有水库五座,分布于沁北沿太行山一线,分别是逍遥水库、八一水库、山王庄水库、高圪塔水库、校尉营水库。总兴利库容1051.55万m3,可供农业灌溉187.5万m3,控制山区经济林灌溉面积0.3万亩。现有塘坝10处,控制灌溉面积0.4万亩。其中紫陵镇2处,常平乡1处,西向镇6处,西万镇1处;堰坝(闸)146处,完好56处,需改造修缮90处,完好率38.4%,主要分布在王曲乡、王召乡、柏香镇、崇义镇、沁园办事处等8个乡、镇、办事处。水池、水窖现有216处,需改造116处,完好100处,完好率46.3%,主要分布于北部太行山山区和沁北倾斜平原过渡区域的常平乡、紫陵镇、西万镇等乡镇,控制灌溉面积约0.032万亩。沁阳市现有提灌站59座,主要分布于王曲乡、柏香镇、崇义镇等9个乡镇的蟒河、广利总干河、沁河、安全河沿线。这些小型提灌泵站大部分建于上世纪70年代,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和必要的资金维护,导致提灌站设备陈旧,配套设施毁坏、老化失修,大部分提灌站不能正常运行,少部分提灌站运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GNSS测量原理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无汞可充电碱锰电池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稀有金属冶金合作协议书
- 雨季公路养护施工方案及措施
-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概要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翻译学院《广播电视节目策划》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城市学院《移动互联网软件高级开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学校门卫巡逻安全管理计划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箱庭疗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外事学院《文学作品欣赏与朗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赋能智慧矿山的智能决策与优化方案
- 地质调查员职业技能考试题(附答案)
- 初中历史表现性试题情境真实的分析与教学启示
- 2025年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笔试试题题库(附答案)
- 2025年上半年广东东莞市寮步镇人民政府招聘工作人员4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度链家租赁合同电子版(含房屋设施维修责任)
-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综合活动1 规划主题收集资料》说课稿及反思
- 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临床护理实践指南(上)
- 《妇产科学绪论》课件
- DB21T 3103-2019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 高三地理备考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