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研究方法探讨.ppt_第1页
汽车行业研究方法探讨.ppt_第2页
汽车行业研究方法探讨.ppt_第3页
汽车行业研究方法探讨.ppt_第4页
汽车行业研究方法探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行业研究方法探讨 2008年7月 北京 2 汽车基本构造 汽车的组成部分底盘车身发动机电器与电子设备等 汽车底盘 底盘和发动机 3 行业部分 4 汽车子行业划分 子行业划分乘用车子行业商用车子行业汽车零部件子行业 汽车各子行业销量占比 汽车行业 整车制造 汽车零部件 乘用车 商用车 轿车 SUV MPV 交叉乘用车 客车 货车 汽车主要子行业划分 5 汽车子行业划分 乘用车 乘用车分为轿车 SUV MPV 交叉乘用车通常按其排量进行分类 轿车 按排量档次 销售情况 各类乘用车销量占比 轿车 SUV MPV 交叉乘用车 6 汽车子行业划分 商用车 客车 按长度分类 大型客车 10米 车长中型客车 7米 车长 10米轻型客车 3 5米 车长 7米客车 按产品分类 客车 整车 非完整车辆 客车底盘 大中型客车公司销售情况 按长度分类 宇通子弹头客车 金龙13米BRT公交车 7 汽车子行业划分 商用车 货车 按总重量分类 重型货车 14吨 总重量半挂牵引车中型货车 6吨 总重量 14吨轻型货车 1 8吨 总重量 6吨微型货车 总重量 1 8吨货车 按产品分类 货车 整车 非完整车辆 货车底盘 重型货车 重卡 重型货车 整车 重型货车非完整车辆 重卡底盘 半挂牵引车 货车 按重量分类 销售情况 重型卡车 半挂牵引车 8 汽车子行业划分 零部件企业 汽车企业供应模式汽车产品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采用分级供应商模式整车企业一般直接面对一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提供模块化零部件或整车关键零部件等可能是整车厂的子公司或参股公司上市公司举例 潍柴动力二 三级供应商为一级供应商提供组件或提供其他较小的零部件上市公司举例 万丰奥威 中鼎股份等 9 主要上市公司与子行业对应 乘用车行业 A股市场 上海汽车 长安汽车 一汽轿车 一汽夏利 海马股份等H股市场 骏威汽车 东风汽车 吉利汽车 比亚迪等商用车行业 客车 宇通客车 金龙汽车 曙光股份 亚星客车 安凯客车 金杯汽车等货车 中国重汽 福田汽车 江铃汽车零部件行业 关键零部件 潍柴动力 福耀玻璃 风神股份等其他零部件 万丰奥威 风帆股份 中鼎股份 万向钱潮 银轮股份等 10 汽车行业竞争结构 11 汽车产品成本分析 汽车的主要成本包括 钢材采购 冷轧板 热轧板 镀锌板等 模块化零部件采购 发动机 变速箱等 内饰件采购成本 座椅 仪表板等 外饰及其他零部件成本 玻璃 轮胎 轮毂 灯具等 其他零部件采购成本煤 电 水等资源成本折旧成本人力成本等 某轿车车型成本结构举例 12 汽车产品成本分析 钢材价格对汽车成本的影响全汽车行业用钢1183万吨 2006年 汽车行业对钢材价格敏感度不高 汽车行业用钢需求与钢材总需求 单位 万吨 汽车行业的钢材价格敏感度分析 13 汽车价格分析 常规汽车产品品牌溢价较小轿车价格与排量档次正相关客车价格与长度正相关货车价格与吨位正相关汽车产品微幅降价是常态行业竞争格局初定 价格降幅趋稳汽车产品每年降价5 左右2004年初以来 汽车终端销售价格指数下降了约27 车价实际降幅小于27 定价策略新产品定价高 逐渐降价营销手段实际购买时车价降幅小低价低配部分车型减少配置 网上车市汽车价格指数 14 汽车行业盈利 汽车产品降价不等于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产品价格下降的背后是单车成本下降销量快速增长 规模效益国产化率提高 汽车零部件配套资源优化零部件进口关税显著下降配置变化和生产工艺改进近年 汽车行业利润整体回升05年以来 行业利润上升趋势重点企业利润增长较快尽管需求放缓 08年利润仍高于07年当前利润水平接近历史平均水平接近海外汽车企业利润水平预计08年中高端汽车厂商中销量大的企业利润率将进一步提升 汽车行业重点企业利润率水平 汽车企业利润率水平 15 汽车企业特点 特点一 大集团战略 资源整合特点二 交叉持股 兼并收购造就复杂股权关系主要几大系列的汽车美系车德系车日系车韩系车国产自主品牌汽车 16 中国汽车企业现状 乘用车领域合资品牌占主导自主品牌处于发展初期五大汽车集团商用车领域自主品牌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 是市场主导产品重型卡车 大型客车市场竞争结构清晰中低端卡车 客车市场竞争结构相对混乱 17 自主品牌汽车竞争状况 18 需求分析 19 推动汽车需求的因素 推动汽车业总量需求波动因素 财富结构 购买力 汽车金融 购买力的补充 消费者信心 购买欲望 交通约束 对购买力的软性约束 能源约束 对购买力的软性约束 影响短期乘用车市场需求的因素 20 中国汽车普及率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21 中国汽车保有量将大幅增长 至2007年末 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5697万辆 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468万辆 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534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1958万辆其中 私人轿车1522万辆 中国每千人拥有不到50辆汽车 全球平均水平为120辆 美国为750辆 中国的整体汽车消费水平还不高 22 中国汽车需求分析 需求增长 市场规模由160万辆 1998年 发展到879万辆 2007年 高速发展 十年复合增长率达19 中国年度汽车销量 23 中国汽车消费的全球比重不断上升 中国是全球最好的汽车市场2007年约880万辆预计2008年近1000万辆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全球汽车市场规模2007年5304万辆 24 全球汽车市场分析 各国汽车产量对比 数据来源 CEIC 25 汽车需求分析 乘用车市场 主要企业轿车销量 主要企业轿车市场占有率 26 汽车需求季节波动分析 汽车市场具有季节波动市场两头高 中间低受春节影响 2月是销售低点3月达到年初销量高峰4月之后销量逐渐下降至7月达到全年低点8月后销量回升金9 月 银10 月 11月销量继续增长12月达到年底的销售高峰重要的是销量的同比数据季节因素存在 环比意义不大重要的是同比数据 汽车市场月度销售规律 单位 万辆 轿车市场月度销售规律 单位 万辆 27 汽车行业需求分析 影响汽车行业需求总量的主要因素宏观经济GDP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石油价格原油期货价格国内石油现货价格人均收入水平R值 收入 人均GDP公路交通建设情况 固定资产投资与重型卡车市场的关系 深圳 北京 广州 上海R值逐渐向3逼近 28 日本韩国的高速成长期持续15年以上 日本 韩国 29 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使用成本显著上升油价提高 原油价格 燃油税 停车费用拥堵成本环保成本城市交通模式变迁国际竞争压力跨国公司的技术 品牌先导人民币升值要素成本上升 30 进入高油价时代 国内汽柴油出厂价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 31 油费占养车费用超过四成 油费在家庭养车费用中占42 的份额 随着油价的上涨 油费占养车费的比重还将上升 中高档车油费比例低于经济型车 32 油价上涨对中低档乘用车需求影响更大 油价上涨到大于6元 升 购买A00级车的用户放弃购买的比例较其他级别车的用户更突出 问题 当油价上升到元时 我就放弃购车打算 油价上涨到大于8元 升 购买A0级车的用户放弃购买的比例较A级以上车的用户更突出 33 油价上涨难以驱使消费者降低购车档次 不同级别轿车的平均百公里油耗 升 百公里 油耗水平相当 用户对车辆省油的关注程度 不同级别轿车用户的收入分布 经济型轿车用户中低收入比例较高经济型轿车用户对车辆省油的关注程度高中级车与经济型车油耗水平基本相当 34 石油资源对汽车需求的制约效应 35 财富效应对需求影响 36 出口市场 37 中国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汽车行业出口增速明显高于进口增速 汽车行业主要出口国 38 中国汽车行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乘用车行业出口竞争力优势不断提高 商用车出口竞争力显著提高 39 出口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重要的增长点 货车出口速度明显高于进口 汽车各子行业出口情况对比 40 中国的汽车产品国际比较竞争力 2007年 41 贸易争端无碍汽车出口 中国汽车整车出口主要国家和地区 2006 42 公司分析 43 汽车企业分析需要关注的问题 市场 对于汽车 尤其是轿车这样的产品 不同品牌 车型的市场接受程度不同汽车是规模效应很明显的行业 市场大则相对成本低 更容易赚钱市场大收入规模大所以要定期关注主流汽车企业的销售情况 同比变化情况成本控制 汽车已经由奢侈品逐渐变成大众商品 甚至生产生活重要的工具 在这种情况下 产品能够享受的溢价非常有限 且市场竞争比较充分 一般来讲 汽车的价格档次与其性能档次 比如排量 等正相关 排量档次确定的情况下 汽车的价格就已经基本确定了 为了得到更高的盈利水平 需要很好的成本控制能力 44 市场 每月的销量跟踪数据来源 汽车工业协会 乘用车联席会等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CEIC 各国汽车协会等汽车销量的季节变化因素 因此同比数据更具有说服力 观测销量的变化 分析趋势变化的原因 及时发现汽车公司潜在的投资机会或风险 45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企业盈利的制胜法宝可能造成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 使用不同的配件 进口件vs国产件vs组装件等生产规模影响成本 量大摊薄折旧内部制造vs外部采购整车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组装厂 如果所有部件都是外购 则利润较低 内部制造的东西较多 尤其是高毛利钢材用量 汽车产量等数据的计算 46 财务数据背后的行业特征和企业运营 47 投资和估值 48 影响盈利和估值的关键因素 49 影响盈利和估值的关键因素 供给因素生产能力和整合行业结构和定价能力成本趋势需求因素长期趋势和保有率可选消费品的周期性能源 环境 基础设施的制约政策因素汽车使用过程的外部性行业技术标准产业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