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pdf_第1页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pdf_第2页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年 第 2 2 期 咖 d T e 谭 R 踟 h d o i 1 0 3 9 6 9 j is s n 1 0 0 0 7 6 9 5 2 0 1 1 2 2 0 1 7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单莹洁 苏传华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河北秦皇岛0 6 6 0 0 0 摘要 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两个关键子系统 区域创新 系统绩效的高低取决于区域创新 能力与区域经济两个子系统间的协同耦合 从 系统协 同论思想出发 通过构建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协调 度及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 综合测度区域创新绩效水平 并以河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 究 关键词 协调度 耦合协调发展度 协调论 区域创新 中图分类号 F 2 0 7 F 1 2 4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7 6 9 5 2 0 1 1 2 2 0 0 6 6 0 3 Ev a lu a t io n s S t u d y o n t h e Re g io n a l I n n o v a t io n S y s t e m P e r f o r ma n ce B a s e d o n t h e Co u p l in g Co o r d in a t iv e De g r e e M o d e l T a l in g He b e i a s a n Ex a mp le S H A N Y i n g j i e S U C h u a n h u a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Ma n a g e me n t C o l l e g e o f C h in a Q in h u a n g d a o 0 6 6 0 0 0 C h i n a Ab s t r a ct T h e r e g io n al e co n o mic s y s t e m a n d t h e in n o v a t io n ca p a cit y s y s t e m is t h e k e y e le me n t o f t h e R e g io n al I n n o v a t io n S y s t e m R I S T h e i r in t e r a ct io n a n d co u p l in g co o r d i n a t i o n d e g r e e d e t e r mi n e s t h e le v e l o f h e R I S p e r f o rm a n ce A s f o r t h e co mp r e h e n s iv e p e rfo r ma n ce me a s u r e me n t t h e p a p e r co n s t r u ct s a co u p lin g co o r d in a t iv e n lcu la t io n mo d e l b e t we e n t h e r e g io n a l e co n o mic s y s t e m a n d t h e in n o v a t io n ca p a cit y s y s t e m w it h t h e h e lp o f co u p lin g f u n ct f n in p h y s ics At la s t it ma k e s a n e mp ir ical s t u d y t a k in g He b e i a s a n e x a mp le Ke y wo r d s co o r d i n a t i o n d e g r e e s co u p l in g co o r d i n a t i v e d e v e l o p me n t d e g r e e h a r mo n i z a t i o n t h e o r y R I S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 的研究国外 文献记 载的不多 国内外学者大多采用 因子分析法 熵权 系数法 生产函数法 数据包络法 D E A 等数学 方法 通过创建指标体系进行定量评价 这些评价 大多从技术效率角度 出发 通过计算创新要 素的投 入与科技产出之比来衡量区域创新绩效 表面上看 区域创新是一个典型的投入 产出过程 表现为人 员 设备 资金等稀缺资源转化为专利技术 产品 工艺方法等 但区域创新是以区域作为整体 其根 本 目的是使地区经济获得持续 稳定 协调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一方面要求根据本地区的特点 发展科学技术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 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因此 对于区 域创新绩效的评价不能片面地从技术效率角度出发 而是要从区域创新效果出发 动态地评价创新能力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推动经济发展的效率或效益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 非线性 具有 自组 织特征的开放性系统 区域创新 系统 的良性运行是 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在 自组织及外界他组织的作用下 通过彼此间的非线性相互协调 相互作用 以实现 整体创新效应的过程 其中区域创新能力及区域经 济是创新系统 中的两个关键子系统 它们之 间相互 配合 相互协调的程度决定了创新系统绩效的水平 本文从复杂系统协同论角度出发 借鉴物理学耦合 的概念 建立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协调度及耦 合协调度模型 通过测度二者间的耦合程度及发展 水平来评价区域创新系统绩效 的高低 也就 是从创 新效果的角度 出发 动态评价创新能力转化 为现实 生产力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及效益 1 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 物理学中 耦合是指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 系 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 耦合度就是描述系统内子系统或要素彼此相互作用 影响的程度 从系统协同论的角度看 系统的自组 织亦 即是子系统之间在发展演变过程 中的耦 合协 调 收稿 日期 2 0 1 1 0 4 0 6 修 回 日期 2 0 1 1 0 6 2 0 基金项目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河北省区域创新体系绩效评价及优化路径研究 H B 1 0 X G L 1 8 2 单莹洁等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6 7 过程 并且其耦合协调的程度决定了自组织系统在 临界时走向有序还是无序的趋势 如果子系统耦合 度较高 子系统间相互配合 相互推进 系统运行 绩效较高 系统就会从无序走向有序 保持旺盛的 生命力 如果子系统间不协调 不配合 彼此间产 生制约作用 系统会从有序走向无序 系统就有可 能停滞甚至衰退 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是指两个 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之间和谐 同步的非线性的相 互联系和相互作 用的关联关 系 区域创新 系统通过 子系统间耦合协调作用 在需求机制与学习机制的 作用下 创新要素有序运动 创新资源高效地发挥 作用 创新产出大幅提高 并在经济作用的催化下 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给区域经济带来收 益 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而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又会反作用于创新能力系统 通过系统内部的正反馈使创新能力产生叠加效应 不仅导致区域内创新主体间的结构和运行机制更加 合理化 创新产出更有效率 而且还能促进创新主 体从其他区域 吸引到新的知识 技术 人才 和其他 创新 资源 形成更加强大的创新场 推进创新 能力 的进一步提高 区域创新系统在子系统间良性循环 作用下不断地形成一个个 涨落 产生协同放大效 应 系统处于有序发展状态 创新绩效不断提高 由此可见 区域创新系统的良性运转取决于区 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两个子系统的相互协调与配 合 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决定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绩 效水平 2 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协调度及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 为了科学测度区域创新系统绩效 本文借助物 流学 耦合 的概念构建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 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 通过动 态测度它们的发展水平及耦合程度 综合评判区域 创新 系统绩效水平 本文采用的协调度为距离协调度 就是用子系 统间的特定距离表示它们是否协调 一般通过计算 子系统间的相对离差系数来测度它们的协调程度 离差系数越小则表示协调度越高 假设 s T E分别代表区域创新能力系统和区域 经济系统 F S T A t 和 F E e 分别是 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函数 其中t i e 为子 系统 S T E的特征向量 A 为特征向量 t e 的权重 且 A 1 1 则二者的相对离差 系数为 d 通过变形可得 d 2 0 d 1 d越小 二者的 协调度越高 理想的状态是当 F S T F E 时 即 二者处于同一发展水平 d 0 离差最小 协调状态 最好 但在现实的状态下 F S T 与 F E 往往处于 不 同发展水平 当 F S T F E 则表 明区域创新能 力的发展很快 区域经济的贡献超过了区域经济对创 新的支撑 我们称之为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型 相反 若 F s T F E 则表示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贡 献落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称之为区域创新能力落 后 型 为 了 简 便 计 算 令 c 矗 则 c为 一J 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从式 中可知 c 越大 二者的协调度越高 区域创新绩效就 越高 鉴于每个地区的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都有 交错 动态和不平衡的特性 有可能会出现区域创 新能力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均较低 但二者却高度 耦合协调 如经济科技欠发达地区 为了科学反映 区域创新系统的实际绩效 还要判定在不同发展水 平情况下子系统的交互耦合程度 即耦合协调发展 度 本文借助物理的耦合度含义 构建区域创新能 力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如下 D C T T F S T F E 式中 D为耦合协调发展度 即系统在不同发 展水平下子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 c 是区域创新能 力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 T为综合发展度即区 域创新系统的整体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虽然简单 却动态反映了 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协调状况 以及两者所处 的发展水平 有效地避免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 平及创新能力较低 的情况下两者高度协调的异常情 况 为了定性地描述子系统的协调状态 在借鉴相 关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将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 的耦合协调性等级划分如表 1 所示 表 1 各省市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等级划分 协调性 协0 调 6 发 展 C 区 间 1 协调等级 极不协调 一般不协 调 初级协调 中度协调 良好协调 最优协调 数值0 0 0 0 2 0 0 2 1 0 4 0 0 4 o 0 5 0 0 5 1 0 6 0 0 6 1 0 8 o 0 8 1 1 0 0 数据来源 河北省科技 统计 年鉴 3 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 本文运用上述模型对河北省区域创新绩效进行 实证评价 3 1 指标 与数 据 采用频度统计法选取指标 运用层次分析法 A H P 赋权 如表 2 所示 6 8 单莹洁等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表2 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 系统 一级指标 权重 W1 二级指标 权重 w2 合成权重 w 生产总值 G D P C I 1 0 7 5 0 0 0 3 7 5 0 经济规模 B l O 5 经济 人均 G D PC12 0 2 5 0 0 0 1 2 5 0 系统 第一产业产值 C 2 1 0 1 1 4 0 0 0 5 7 0 A l 经济结构 B 2 0 5 第二产业产值 C 2 2 0 4 0 5 4 0 2 0 2 7 第三产业产值 C 2 3 0 4 8 0 6 O 2 4 O 3 区域创新投人 从事科技活动人员 C 3 1 0 0 5 5 7 0 0 2 7 9 0 5 B 科学家和工程师 C 3 2 0 I 1 1 0 0 0 5 5 5 区域 R D经 费内部支 出 C 3 3 0 5 l6 0 0 2 5 8 0 创新 R D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 C 3 4 0 3 1 7 2 0 l5 8 6 系统 区域创新产出 O 5 专利授权量 C 4 1 0 2 2 9 7 O 1 1 4 8 A 2 B d 科技论文数 C 4 2 0 1 2 2 O 0 O 6 1 O 技术市场成交合 同金额 C 4 3 0 6 4 8 3 0 3 2 4 2 3 2协调度评价及分析 运用 Z S C O R E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 理 运用协调度评价方法计算出河北省的协调度和 协调发展度值 如表 3所示 表3 河北省 2 0 0 0 2 0 0 8年度耦合协调度评价表 3 3结果 分析 1 总体来说 近 1 0年来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 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逐 步提高 区域创新能力与经 济发展二者的耦合程度虽存在波动性 但 总体 向协 调方向发展 且耦合协调发展度也呈上升趋势 表 明河北省区域创新系统效能呈现增长趋势 2 从耦合协调度类型看 河北省区域创新能 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协调功能处于中等水平 协调类型从一般不协调跨度到初级协调 区域创新 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2 0 0 2 年以前处于不协调 区间 2 0 0 2年后进入初级协调 区 间 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趋向于良性推进 创 新系统整体绩效逐步增长 这样的变化取决于经济 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水平双双长期增长的积累和增 长速度提高的推动作用 3 从创新能力与经济水平对比关系看 存在 两个 阶段 2 0 0 6年前表现 出创新能力落后与经济发 展水平 即经济综合函数值 F E 大于区域创新综合 函数值 F S T 2 0 0 6年后 区域创新能力水平逐 步 提高并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 即经济综合函数值 F E 小于区域创新综合 函数值 F S T 这个 变化 与河北 省提 出的 科 技强 省 的战略 目标密切 关 系 从 2 0 0 6起 河北省政府不断增加资金 人才等 创新要素的投入力度 并从政策 税收等方面促进 创新成果转化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了创新能力 的提高 4 结语与展望 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两 个关键子系统 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高低取决于区 域创新能力 与区域 经济两个子系统 间的协 同耦合 本文通过构建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 的协调度及 耦合发展度模型 从区域创新效果角度出发综合测 度区域创新绩效水平 并 以河北 省为例进行实证分 析 通过分析可以看 出 河北省 近几年来 区创新能 力与区域经济 的相互关联程度并不乐观 创新能力 出现 短腿效应 制约了河北省经济的整体发展 而近两年来河北省不断加强创新能力的提高 但是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 难 以将 创新产 出转化为生 产力 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二者协调演进步伐 的不一致 制约了河北省 区域创新绩效 的整体水平 的提高 附 无 量 纲处 理公 式 为 Z u 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