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第四章离子注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戴显英2012年9月12日 本章主要内容 离子注入特点离子注入设备原理离子注入机理离子注入分布离子注入损失注入退火离子注入与热扩散对比 4 1离子注入特点 定义 将带电的 且具有能量的粒子入射到衬底中 应用 coms工艺的阱 源 漏 调整vt的沟道掺杂 防止寄生沟道的沟道隔断 特别是浅结 特点 注入温度低 对si 室温 对gaas 400 避免了高温扩散的热缺陷 光刻胶 铝等都可作为掩蔽膜 掺杂数目完全受控 同一平面杂质均匀性和重复性在 1 高浓度扩散5 10 能精确控制浓度分布及结深 特别适合制作高浓度 浅结 突变型分布 4 1离子注入特点 无污染 注入离子纯度高 能量单一 质量分析器 背景真空度高 横向扩散小 有利于器件特征尺寸的缩小 不受固溶度限制 原则上各种元素均可掺杂 注入深度随离子能量的增加而增加 诸多优点 使离子注入成为ic工艺的主要掺杂技术 缺点 损伤 缺陷 较多 必须退火 成本高 4 2离子注入设备原理 离子注入设备结构 离子源 质量分析器 加速器 偏束板 扫描器 靶室 离子注入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1 离子源作用 产生注入用的离子 原理 杂质原子高能电子轰击 电子放电 注入离子类型 高频 电子振荡 溅射2 磁分析器 质量分析器 作用 将所需离子分选出来 原理 带电离子在磁场中受洛伦磁力作用 运动轨迹发生弯曲 4 2离子注入设备原理 3 加速器作用 使离子获得所需的能量 原理 利用强电场 使离子获得更大的速度 4 偏束板作用 使中性原子束因直线前进不能达到靶室 原理 用一静电偏转板使离子束偏转5 8 作用再进入靶室 4 2离子注入设备原理 扫描器作用 使离子在整个靶片上均匀注入 方式 靶片静止 离子束在x y方向作电扫描 粒子束在y方向作电扫描 靶片在x方向作机械运动 粒子束静止 靶片在x y方向作机械运动 靶室 工作室 高温靶 800 低温靶 液氮温度 冷却靶 小于120 4 2离子注入设备原理 靶 被掺杂的材料 有晶体靶 si片 无定形靶 sio2 si3n4 光刻胶等 无定形靶 可精确控制注入深度 能量损失机制核阻挡 与晶格原子的原子核碰撞 大角度散射 离子与靶原子质量同数量级 可能引起晶格损伤 间隙原子和空位 电子阻挡 与晶格原子的自由电子及束缚电子碰撞 注入离子路径基本不变 能量损失很少 晶格损伤可以忽略典型的注入能量 5 500kev 4 3离子注入机理 核阻挡与电子阻挡 4 3 1核阻挡本领sn e 能量为e的注入离子 sn e de dx n de dx n 核阻挡能量损失率 4 3离子注入机理 核碰撞与电子碰撞 注入离子与靶原子的相互作用库仑力f r q2z1z2 r2势能v r q2z1z2 rz1 z2 核电荷数 r 距离 考虑电子的屏蔽作用势能v r q2z1z2 r f r a f r a 屏蔽函数 a 屏蔽参数 最简单 一级近似 f r a a r 则sn sn0 常数 图4 2 虚线 更精确 托马斯 费米屏蔽函数 图4 2 实线 4 3离子注入机理 核碰撞与电子碰撞 4 3 2电子阻挡本领lss模型 电子是自由电子气 类似黏滞气体 se e de dx e cv ke e 1 2 de dx e 电子阻挡能量损失率 v 注入离子速度 c 常数 ke 与z1 z2 m1 m2有关的常数 对非晶si ke 1x103 ev 1 2 m 1 对非晶asga ke 3x103 ev 1 2 m 1 4 3离子注入机理 核碰撞与电子碰撞 注入离子的阻挡本领与注入能量关系 4 3 3射程粗略估计lss模型 引入简化的无量纲的能量参数 和射程参数 即 rnm1m24 a2 m1 m2 2 e0am2 z1z2q2 m1 m2 n 单位体积的原子数 以d d 1 2作图 得图4 5 4 3离子注入机理 核碰撞与电子碰撞 注入离子能量与阻挡本领 高能区 电子阻挡占主要 核阻挡可忽略 中能区 核阻挡占与电子阻挡相当 低能区 核阻挡占主要 电子阻挡可忽略 4 3离子注入机理 核碰撞与电子碰撞 4 3离子注入机理 核碰撞与电子碰撞 临界能量 交叉能量 ene ec sn e se e 处的能量 ene随注入离子原子量的增加而增大 轻离子 b ene 15kev 重离子 p ene 150kev 射程r的粗略估算 注入离子初始能量e0 ene se e 为主 则r k1e01 2k1 2 ke 对非晶si ke 1x103 ev 1 2 m 1 对非晶asga ke 3x103 ev 1 2 m 1 注入离子初始能量e0 ene sn e 为主 且假设sn e sn0 则r k2e0 4 3离子注入机理 核碰撞与电子碰撞 4 4注入离子分布 1 总射程r定义 注入离子在靶内走过的路径之和 r与e的关系 根据能量的总损失率 式中 e0 注入离子的初始能量 2 投影射程xp 总射程r在离子入射方向 垂直靶片 的投影长度 即离子注入的有效深度 3 平均投影射程rp 投影射程xp的平均值 离子注入深度的平均值 具有统计分布规律 几率分布函数 4 4注入离子分布 4 标准偏差 投影偏差 rp 反映了rp的分散程度 分散宽度 5 r rp及 rp间的近似关系 m1 注入离子质量 m2 靶原子质量 4 4注入离子分布 4 4 1注入离子纵向分布 高斯分布注入离子在靶内不断损失能量 最后停止在某处 注入离子按一定的统计规律分布 求解注入离子的射程和离散微分方程 距靶表面为x cm 处的浓度分布为 高斯函数nmax 0 4ns rp 峰值浓度 在rp处 ns 注入剂量 4 4注入离子分布 4 4注入离子分布 4 4 2横向效应 横向效应与注入能量成正比 是结深的30 50 窗口边缘的离子浓度是中心处的50 4 4注入离子分布 4 4 3沟道效应 ionchanneling 非晶靶 对注入离子的阻挡是各向同性 单晶靶 对注入离子的阻挡是各向异性 沟道 在单晶靶的主晶轴方向呈现一系列平行的通道 称为沟道 4 4注入离子分布 沟道效应 离子沿沟道前进 核阻挡作用小 因而射程比非晶靶远的多 好处 结较深 晶格损伤小 不利 难于获得可重复的浓度分布 使用价值小 减小沟道效应的途径 注入方向偏离晶体的主轴方向 典型值 70 淀积非晶表面层 sio2 在表面制造损伤层 提高靶温 增大剂量 4 4注入离子分布 4 5注入损伤 离子注入的碰撞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注入能量较高 与电子的非弹性碰撞为主 注入能量较低 与靶原子核的弹性碰撞为主 4 3 1级联碰撞ed 靶原子离开其平衡位置所需的最低能量 et 碰撞后靶原子获得的能量 若eted 靶原子位移 留下空位 若et ed 位移原子 反冲原子 再与靶原子碰撞 产生级联碰撞 4 3 2晶格损伤 轻注入离子 如 起始以电子碰撞为主 重注入离子 如 起始以核碰撞为主 4 5注入损伤 损伤密度例1 b离子 e0 80kev rp 250nm 已知 si晶格间距为0 25nm 初始s e 35ev nm 则et 35x0 25 8 75ev ed 15ev si不位移 当能量衰减为e 40kev 进入约130nm s e 60ev nm 则et 60x0 25 15ev ed si位移 且位移2 5nm 次 设 每个晶面都有1个si位移 则在b离子停止前 位移si为120nm 0 25nm 480 个 设 si位移2 5nm 则损伤体积为vdam 2 5nm 2 120nm 2 4x10 18cm3损伤密度 480 vdam 2x1020cm 3 占相应体积中所有原子的0 4 4 5注入损伤 例2 as离子 e0 80kev rp 50nm 平均s e 1 2kev nm1个as共产生约4000个位移sivdam 2 5nm 2 50nm 1x10 18cm3损伤密度 4000 vdam 4x1021cm 3 占相应体积中所有原子的8 4 5注入损伤 4 5 3非晶层的形成随注入剂量的增加 原先相互隔离的损伤区发生重叠 最终形成长程无序的非晶层 临界剂量 形成非晶层所需的最小注入离子剂量 临界剂量与注入离子质量成反比 靶温 靶温越高 损伤越轻 4 5注入损伤 4 6注入退火 离子注入所形成的损伤有 散射中心 使迁移率下降 缺陷中心 非平衡少子的寿命减少 漏电流增加 杂质不在晶格上 起不到施主或受主的作用 退火目的 消除注入损伤 使注入离子与位移si原子恢复正常的替位位置 激活 退火方法 热退火 传统退火 快速退火 热退火机理 a 无定形层 非晶层 通过固相外延 使位移原子重构而有序化 无定形是晶体的亚稳态 这种固相外延可在较低温度下发生 b 非无定形层 高温下 原子振动能增大 因而移动能力增强 可使复杂的损伤分解为简单的缺陷 如空位 间隙原子等 简单的缺陷能以较高的迁移率移动 相互靠近时 就可能复合而使缺陷消失 退火工艺条件 温度 时间 方式 常规 快速 4 6注入退火 4 6 1硅材料的热退火特性退火机理 复杂的损伤分解为简单缺陷 空位 间隙原子 简单缺陷可因复合而消失 损伤由单晶区向非单晶区通过固相外延再生长得到恢复 二次缺陷 简单缺陷重新组合 形成新的缺陷 注入剂量与退火温度成正比 载流子激活所需温度 低于寿命和迁移率恢复所需温度 杂质激活能小于si扩散的激活能 4 6注入退火 4 6 2硼的退火特性4 6 3磷的退火特性4 6 4热退火过程的扩散效应 以上请自学 4 6注入退火 4 6 5快速退火 rta rapidthermalannealing 常规热退火的缺点 激活率an低 二次缺陷 导致明显的杂质再分布 硅片变形 rta机理 利用高功率密度的物质作用于晶片表面 使注入层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温 以到消除损伤的目的 特点 退火时间短 10 11 102秒 注入杂质激活率高 对注入杂质分布影响小 衬底材料的电学参数基本不受影响 4 6注入退火 4 6 5快速退火 种类a 脉冲激光 固 液相外延退火机理 优点 功率密度高 激活率高 b 连续波激光 固 固相外延退火机理 优点 杂质分布不受影响 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与能源效率提升报告
- 2025年地热能与地源热泵结合的住宅供暖系统研究报告
- 针对金融衍生品市场2025年创新风险的金融风险管理方法研究报告
- 电子产品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回收行业标准与认证分析报告
- 2025年环保产业园循环经济模式与绿色金融政策协同效应报告
- 活动三 巧手制农具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劳动三年级上册东北师大版《学生劳动实践与评价指导手册》
- 2025年中国高分辨率音响(高保真音响)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第五课 网络交流说课稿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13八年级上册-浙教版2013
- 实体化妆知识培训课程课件
- 6.自制水果果酱 教案小学劳动四年级上册(人民版)
- 智慧校园XXX学院总体解决方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5年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
- 商场品牌引进
- ICEEMDAN与优化LSSVM结合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研究
- 钢结构施工工艺指导手册
- 新编民航乘务员英语教程 课件 李勇 Unit 1 Briefing -Unit 8 meal and beverage service I
- 2025年五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
- 宫颈恶性肿瘤的个案护理
- 环境工程专业导论课件
- kfc考试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