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常德芷兰实验学校 帅先慧教学目标: 诵读涵咏,感受田园画面美、意境美。 情感熏陶,体会诗人情感美、人格美。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格美,领悟诗人厌恶官场,向往田园,寻求精神家园的思想倾向。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师:有人说,他是“百世田园之主”,有人说,他是“千古隐逸之宗”,大家说他是谁? 教师备答:陶渊明请学生谈谈对陶渊明的了解,并回顾他的作品,并背诵饮酒其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一颗纯净的心走进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去领悟这其中的真意。2 提要钩玄明“尘网”自由诵读全诗,读准字音。预测学生:“拙”“荫”,读音不准确,顺势正音。 问题1:题目是“归园田居”,诗人从何处归?用原文回答。 预测学生:“尘网”“樊笼”。 问题2:“尘网”“樊笼”具体指什么?教师备答:官场(板书:官场) 问题3:身在官场的诗人有怎样的感受,诗中如何说? 预测学生:借代,用“尘网”、“樊笼”代指官场,用“羁鸟”、“池鱼”代指自己。 教师备答: 不自由:比喻,官场像“尘网”“樊笼”,自己像笼中鸟、池中鱼。(比喻重相似性,借代重相关性) 悔恨:“误落”,走错道了,选择错了,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厌恶:“久”,长久地,长达十三年,感慨时间之久、厌恶之深。 问题4:大家能否举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诗人在官场的不自由? 教师备答:引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幻灯片)公元405年冬,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去必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说完,解印而去,辞官归乡。 补充:督邮:太守的下属,代表太守巡视辖县,位轻权重。 问题5:陶渊明是怎样的人,适不适应官场,诗中怎么说? 预测学生:有气节,有操守,清高,做不到折腰事人、仰人鼻息。不适应,诗中说“少无适俗韵”。 问题6:这句诗什么意思? 预测学生: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课下有注释) 师:官场需要迎合世俗(板书:适俗),而他骨子里就不是一个适俗人,所以官场的他不自由,更多的是内心的不自由。 问题7:既然内心如此不自由,陶渊明为何又会多次误落尘网呢? (幻灯片)为官经历:29-42岁,五次出仕。首次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回家在家闲居五六年。第二次入桓玄幕。第三次出任刘裕参军。第四次出任刘敬宣参军。第五次出任彭泽县令,在任八十余天,自解印绶,归隐田园直至老死。补充:江州祭酒,属要职,是陶渊明做的最大的官。预测学生:只答出因为家里贫穷。教师备答: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迫于生计。 问题8:面对“内心不自由”的困境,陶渊明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诗中如何说? 教师备答:守拙归园田。(板书:守拙归园田) 问题9:何谓“守拙”? 预测学生: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课下有注释) 教师备答:自嘲,固守住愚拙,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遵从本心。 师小结:诗的前八句,既回答了从何处归,归向何处,为何而归,又写出了诗人的心路历程:因为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官场的他内心不自由,满腹悔恨,渴望自由的他最终归向园田,满心欢喜。我们试着有感情地自由诵读前八句。自由诵读后,请学生读,若学生读得好,大力表扬,若学生未能读出情感,师再引导,或示范朗读。三缘景明情赏“园田”师:逃离了官场,回归到园田,那片园田在哪里,大家齐声告诉我:方宅十余亩虚室有余闲。师:请大家自由诵读这一部分,初步感受园田风光。问题1:结合诵读,小组共赏:陶渊明笔下的园田生活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本是寻常景为什么那么美?温馨提示:置身诗境,结合诗句赏析,可以合理想象。 选出发言人,结论做好记录。(板书:美)(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畅谈,在畅谈中感受园田生活的美) 预测学生:从手法、意境、情感三方面来答。可能会有重复的内容,如“闲适祥和”“喜爱园田”等;可能会答到点但又答不透,如“动静结合”,答透是“以动衬静更显其静”;可能会生硬的理解关键词,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给人整齐的感觉,榆树柳树遮蔽后檐,桃树李树排列在堂前,其实这里应该是互文见义的手法,屋的四周被榆柳桃李环绕,在色彩上浓淡相宜。可能情感方面答不全面,仅停留在喜爱园田的层面。 教师备答:手法上:本是寻常景,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为精妙。虽是白描,作者写景却很有层次,有远有近,“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简笔勾勒的近景,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清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远景,给人以旷远幽静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有动有静,“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带给我们以动衬静更显其静的宁静祥和美;有声有色,在色彩上,有着榆柳素淡和桃李绚烂这种浓淡相宜美等。 意境上: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你看: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朴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 情感上:寻常景这么美还在于诗人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对园田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借助园田的一草一物传达出来,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融情于景,景因情美。师小结:寻常景白描出来都这么美,源于意境和情感的高度统一,这也是陶渊明田园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苏轼评价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即将丰富的内涵出之于平淡“田家语”上。(这一部分的板书根据学生的回答生成) 我们试着有感情地齐读这部分。请同学个读。 四探幽发微解“自然” 问题1:官场污浊,内心不自由,园田寻常景却那么美,所以诗人在结尾才有了发自肺腑的庆幸“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大家如何理解这里的“自然”? 教师备答:这里的“自然”不单指陶渊明回归的大自然,更指面对人生困境时所回归的精神家园,所拥有的一种自然的状态心灵的自由、精神的独立。五进退取舍辨“真意”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陶渊明的取舍,就个人而言,他的取舍是对精神家园的执着追求,对心灵自由的热切渴望。就社会而言,他的取舍实际著上了浓厚的时代色彩,是儒道互补的结果。他选择出仕为官,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选择回归园田,又多了些道家思想的影子,当仕途受挫,无力改变现实时,不如淡泊名利,返璞归真。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为他的取舍,他开创了一代田园诗风,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他归隐园田之举影响了无数后世人,很多后世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和陶渊明有着同样的选择,那就是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返璞归真。如:唐代孟浩然应举落第后,高吟“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放弃官仕而走向山水;宋代林逋厌倦污浊官场,终是隐于西湖之畔,梅妻鹤子,飘然不群;清代沈复只是随心生活,记录日常的一次出行或仅仅是一块石头,便成了浮生六记;近代李叔同舍下尘缘,斩尽俗丝,遁入空门成为弘一法师,无怨无悔地从心而行等。(举例部分学生齐读)陶渊明无愧为“百世田园之主”,无愧为“千古隐逸之宗”。最后让我们以饱满的情感诵读全诗,向真率自然的陶渊明致敬!响起音乐,自由酝酿,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物理试题(无答案)
- 学习项目一+中国音乐万花筒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 巡视巡察意识形态课件
- 巡察工作手册课件
- 岩土爆破课件教学
- 尤西林美学原理课件
- 输液室护士培训课件
- 智能制造原材料采购保密及智能制造协议
- 智能家居企业融资合同法律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协议
- 输尿管钬激光碎石课件
- 图解《常变与长青》通过变革构建华为组织级能力P
- 189格林童话-自动上菜的桌子、吐金子的毛驴和自个儿从袋里蹦出来的棒子
-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19
- 演示文稿小儿雾化吸入
- 知行合一-王阳明传奇课件
- T-CSAE 204-2021 汽车用中低强度钢与铝自冲铆接 一般技术要求
- 节水灌溉技术总结
- itop-4412开发板之精英版使用手册
- 原料药FDA现场GMP符合性要求与检查实践课件
-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全套课件
- 论语中的孝道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