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精品]公共选择:一个研究纲领的起源与发展.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0/22b7dba5-6b0f-41b4-a68f-1591a5f737a0/22b7dba5-6b0f-41b4-a68f-1591a5f737a01.gif)
![[报告精品]公共选择:一个研究纲领的起源与发展.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0/22b7dba5-6b0f-41b4-a68f-1591a5f737a0/22b7dba5-6b0f-41b4-a68f-1591a5f737a02.gif)
![[报告精品]公共选择:一个研究纲领的起源与发展.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0/22b7dba5-6b0f-41b4-a68f-1591a5f737a0/22b7dba5-6b0f-41b4-a68f-1591a5f737a03.gif)
![[报告精品]公共选择:一个研究纲领的起源与发展.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0/22b7dba5-6b0f-41b4-a68f-1591a5f737a0/22b7dba5-6b0f-41b4-a68f-1591a5f737a04.gif)
![[报告精品]公共选择:一个研究纲领的起源与发展.doc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0/22b7dba5-6b0f-41b4-a68f-1591a5f737a0/22b7dba5-6b0f-41b4-a68f-1591a5f737a05.gif)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选择:一个研究纲领的起源与发展*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缩写本以“公共选择理论是什么?”(what is public choice theory?)发表于imprimus 32 (march 2003): 17。版权归公共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udy of public choice, 2003)所有。译者詹姆斯m. 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李增刚 译我的副标题把公共选择确定为一个研究纲领而不是一个学科或者甚至次级学科(拉卡托斯式的定义似乎接近合适)。研究纲领具体表现在假定前提作为硬核的接受方面。这些假定前提限定了科学研究的领域,同时使该研究毋需面对本质上不切题的批评。公共选择的硬核可以归结为三个假定前提:(1)方法论个人主义;(2)理性选择;(3)将政治学视作为交换(exchange)。这些科学构筑基础的前两个已经渗透到基础经济学中,并且很少引起经济学家们的批评,尽管它们在整体上构成了非经济学家们攻击的靶子。硬核中的第三个方面不太常见,我将在后面更充分地讨论公共选择的这个特征。从时间上看,这个研究纲领自从创立、发展和成熟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尽管存在一些先驱人物我们在下文叙述中会提到他们中的一些,我们仍将公共选择的创立确定为上世纪中叶。而且,这个事实本身就足以引起大量的兴趣。回过头来看,在2003年的有利方面中,公共选择填补的科学解释“差距”看上去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这个纲领的发展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当公共选择理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产生时,即使在西方民主国家,其总产值的1/3到1/2也是政府通过集体政治制度而不是市场配置的。然而,经济学家们几乎将他们所有的努力都用于对市场部门的解释理解上。没有人注意政治集体决策的研究。专门从事政治科学的学者也没有做得更好。就像政治学的实际情况,他们没有发展解释基础,也没有理论,从中很可能得出在操作意义上完全错误的假说。因此,社会关系的整个政治化部门“大声疾呼”,设计出来的解释性模型要有助于理解观察到的经验现实。我初次涉足这个领域的经历(buchanan 1949)微不足道。在那篇文章中,我仅仅是呼吁那些研究税收和支出的经济学家们稍微注意一下假定已经存在的政治模型。同时,除了霍华德博文(howard bowen,1943)那篇重要、但未引起注意的论文外,即使那些做出过被认为是基础性贡献的学者们似乎也没有意识到,他们在探索一个未知的新领域。多数循环(majority cycles)邓肯布莱克(duncan black)和肯尼思阿罗(kenneth arrow)几乎同时着手对两个完全独立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尽管他们得出的结论趋同于现在已被熟知的结果。布莱克关注小委员会背景下多数票规则的研究:当集体备选方案(提议、运动等)以成对选择的结果提出来时,投票结果如何在独立个人的偏好序中达成?布莱克吃惊地发现,只有两个人曾经研究过这个基本逻辑的某些方面孔多塞(condorcet)和查尔斯道奇森(charles dodgson)。前者是一个法国贵族;后者是一个以刘易斯卡洛尔(lewis carroll)的名字而广为人知的牛津逻辑学家。阿罗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通过加总个人对社会状态的偏好序,是否可以得出一个“社会”偏好序?而这个社会偏好序要求满足类似于那些表现个人偏好条件的理性的可推理条件。阿罗从当时所谓的“理论福利经济学”传统开始研究。由于1932年对功利主义的破坏在莱昂内尔罗宾斯(lionel robbins)的经济科学的性质与意义(the natur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science)一书中得到控制,经济学家们重新发现了帕雷托。但是,帕雷托分类安排并未考虑,在许多满足帕雷托效率或最优标准的立场中进行选择的手段。运用符号逻辑(symbolic logic)的形式工具,阿罗得出了看似一个戏剧性的结论:这种社会偏好一个也不能够得出,除非对个人偏好序施加某些限制。就像阿罗在社会选择和个人价值(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中得出的,现在已经著名的不可能性定理,对经济学家和政治科学家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引起了长期讨论。很少强调的是,可以认为,阿罗和布莱克已经表明,民主制被解释为与多数投票等价不起作用。这些科学家已经发现或重新发现了多数循环现象;或者他们严格论证了,在某些偏好序集合中,成对比较序列中的多数投票将造成没有均衡或停止点的持续循环。该中心观点可以在三个投票者、三个可选择集合中容易地表述出来,如图中所示。注意,这三个投票者的每个人分别标记为1、2、3都对可选择项a、b、c有稳定偏好。然而,也要注意,当两个两个地考虑多数投票的结果时,a战胜b;接着b战胜c;但c又会战胜a。没有可以替代的选择可以让多数制控制所有其他备选方案。图 1 2 3 a b c b c a c a b中间选民模型布莱克特别希望复兴多数投票规则,作为达成集团决定的合法手段。他发现,如果集体决策的备选方案在一维空间中分布,每个选民的偏好表现为单峰,那么令人头疼的多数循环就不会出现。作为替代,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其他选择,偏好处于集团中间的选民所偏爱的选择将成为多数选民的偏好。这个被称作“中间选民定理”的结果,很快就融合进了分析和经验研究。在许多情况下,要求的单峰仍然高度似是而非。假定可选择项a、b、c是集体花费比如教育的可选择支出水平。某人应该偏爱高支出(a)、优于中间支出(b)、优于低支出(c),并因此得出图中第一个选民的偏好序,的确似是而非。选民比如说2可能偏爱中间支出(b)、优于低支出(c),又翻过来优于高支出(a),就像第二个投票人显示出来的偏好序,也的确似是而非。但是,看看图中第三个选民的偏好序。这个选民偏爱低支出(c),但是他的第二选择是优于中间支出(b)的高支出(a)。在某些情况下,这好像是很奇怪的偏好序。然而,恰好就是这种偏好序的无规则是形成多数投票循环的必要条件。最初,中间选民定理好像就是对更广范围集体行动的解释。然而,早期很明显、也已经被布莱克本人认识到的是,一旦集体选择涉及的范围超过一维,即便在单独考虑所有选民每一维度的偏好时都表现出单峰,多数循环也必定发生。从其不能产生惟一一个集体选择结果的意义上看,多数投票在基础上好像是不稳定的;政治均衡不能够形成。集体理性可求吗?正是在这一点上,我怀着对由阿罗布莱克方法引出的分析文献的一般性批评参与到讨论中(buchanan 1954a, 1954b)。事实上,如果对集体选择的偏好存在差异,如果这些偏好就是这样,以致产生了投票结果中的循环,那么这个结果不正是最优的吗?通过多数投票所得到的惟一解的结果将总体表现为,迫使被选票打败的少数接收多数选民的意愿。就像通过循环产生的一样,得到保证的循环不会是这里偏爱的结果吗?在这个循环结果中,第一个周期中的少数票成员将在下一个周期中恢复地位,并且上升成为多数票成员。那时和此后,我关心的问题通常是阻止歧视少数票成员的手段,而不是确保多数票规则以某种方式产生稳定的政治结果集合。从经济学家的视角看,多数票规则可能提供了哪种保证以反对在标准帕雷托意义上无效率的集体行动?很明显,多数投票制的自然特征是多数票成员与少数票成员的利益分开。在任何单一投票的意义上,综合性政体的某些人一定受损,而其他人一定受益。集体选择如何才能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维克塞尔与一致同意规则在这一点上,我引入伟大的瑞典经济学家克努特维克塞尔(knut wicksell),他是公共选择所有先驱人物中最重要的,特别是对我自己的研究和现在我们所称的“立宪经济学”尤其重要。在他1896年出版的学位论文中,维克塞尔考虑了议会立法机构中不受限制的多数票制的不公正和无效率。他没有发现多数循环的可能性,但他意识到多数票最可能实施这样一种立法,其目标是使他们所有成员选民受益而不惜使处于多数联盟之外的那些人受损。多数票规则好像最可能给付税者受益集团的大部分造成净成本或损失。面对歧视,这种少数成员为什么应该将其支持贡献给政治结构?除非所有成员能够通过某种方式从与政府的最终交易中获益,否则,如何才能保证全面稳定?这些考虑引导维克塞尔考虑多数票规则自身的功效问题。在个人与政府权威(国家)的基本交易中,为了确保已经提高的效率和得到改善的公正,维克塞尔假定投票规则按一致同意的方向进行修改。如果投票集团中所有人的一致同意对实施集体行动是必需的,那么,这个结果自身将确保所有人获得净受益,进一步讲,通过这种方式提出的计划总体上获得的收益将超过成本。维克塞尔认识到,如果运用于真实的投票背景,全体一致同意的要求将形成一种僵局,既然它允许每个人、任何人都与集团中所有其他人相互竞争。然而,这样一种认识没有改变一致同意规则作为比较评价基准的价值。在现实的宪法改革建议中,维克塞尔支持投票规则从简单多数制变化为特定多数制,例如,集体提议要求5/6赞成。1948年,我偶然发现维克塞尔这部长期受到忽略的著作,并在后来将这部著作从德语翻译成了英语。这给英语国家的学者引入了一部重要著作,并奠定了我们现在所称的“立宪经济学”后来发展的基础,这一点我将在下文中详细讨论。备选方案的内生性在他们的分析中,布莱克和阿罗或多或少地隐含假定,在投票规则形成结果的集体选择中,备选方案都内生于过程自身,即动机、候选人、提议都先于选举过程本身而存在。对维克塞尔来说,这种内生性不可能存在,但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这种差异的适当性。戈登塔洛克(gordon tullock)我1958年在弗吉尼亚大学开始工作时的合作伙伴写了一篇关于多数票规则的开创性论文(tullock 1959)。在那篇论文中,他将可选项的内生性看作中心特征,尽管甚至在这里他没有意识到这种差距的一般性。塔洛克的案例是,在农民选民中,每个人都希望,地方公路得到修补,而成本由全体纳税人承担。当考虑到农民的独立联盟时,多数投票规则形成了所有农民承担成本的结果,尽管产生了对所有地方公路无效率的巨大支出。这些结果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多数选民规则就像达成集体选择的制度允许任何所有潜在联盟内生地提出税收支出提议。可以说,这些提议从来不是从外部提出的。一致同意的计算如果多数投票规则如此运行产生了无效率、不公正的结果,如果政治稳定只有通过歧视少数人才能够保证,就像政治结构中的组织规则,民主如何才能要求规范的合法性?在集体行动中,对于获取公正和效率的维克塞尔批评,名义上从多数投票规则转变为一致同意,好像在制度上是不可行的。但是,没有这种改革,就像选民纳税人受益者,人们如何才能够确保,与国家的最终交易将产生净受益?政治的整体博弈如何才能够成为正和博弈?在这一点上以及在对这些问题的隐含反应中,我和塔洛克着手研究后来成为同意的计算一书内容的那些问题。这本书出版于1962年。我们这本书的中心贡献在于,利用集体决策的两层结构,我们区分了现在所称的“普通政治学”(这通常体现为,在立法会议中多数投票规则做出的决定)和“立宪政治学”(这体现为,在普通政治学得以实行的范围内,对框架规则集合的决定)。当然,这种二层区分作为对政治现实的描述不是我们的发明。长期以来,在立法理论和现实中,宪法一直同法律条文区分开来。我们所作的,只是将这种广为人知的区分引入到政治学理论分析的文献中,这仅仅是在20世纪50、60年代作为边缘发展起来的研究纲领。这种区分可以让我们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如果在“宪法”、在限定普通政治学能做和不能做的综合框架规则集上达成普遍一致,低于一致同意的规则、甚至多数票规则,就可能被运用于普通政治学做出决策。按照这种模式,当在宪法限制的范围内考虑了普通多数票规则时,同意的计算一书中的分析,使维克塞尔对特定多数和超级多数制的改革批评与宪法规则层次上的改革融合在一起成为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书中的全部分析都可以解释为框架的形式化,这是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在制定美国宪法时所牢记的。或者,这个分析至少将那时对多数投票占主导地位高度的实质性批评,加进了政治科学神圣不可改变的状态之中。公共选择学会与公共选择我们的著作得到了经济学家和政治科学家的广泛接受。并且,尽管从其出版已经有几十年,这本书仍然保持着该研究纲领中基础性著作的地位。这本书的最初兴趣和观点激励塔洛克和我那时我们都在弗吉尼亚大学于1963年4月在charlottesville发起和组织了一个小型研讨会。我们将经济学家、政治科学家、社会学家和其他学科的学者聚在了一起。这些学者都致力于超越它们学科界限之外的研究。讨论会足以激励我们建立了一个目前仍存在的组织,我们最初称之为“非市场决策委员会”,并在最初形成了创办名为“非市场决策论文集”杂志的计划。塔洛克同意做该杂志的主编。我们都不满意这些罗嗦不堪的标签。在几次年度会议之后,出现了一个新的名称“公共选择”。组织和杂志都是使用该名称。按照这种方式,公共选择学会和公共选择杂志应运而生。作为这个研究纲领的机构性体现,这两者都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并且,在欧洲和亚洲也已经建立和创办起相似的机构和杂志。威廉里克(william riker)他曾经组织了某些早期会议通过在罗彻斯特大学建立和实施研究生研究计划,在美国政治科学中发挥了重要影响。里克的第二、甚至第三代学生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在从事实证政治分析的研究。1960年代后期,塔洛克和我转到弗吉尼亚工学院和州立大学。在布莱克斯堡,我们建立起公共选择研究中心。它为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访问研究学者发挥着机构家园的作用。这个中心及其相关计划,直到1983年才得以有效运行。那时,它已经转移至乔治梅森大学。在那里,其运行得以继续。我就不再详细讨论这个学会、杂志、中心和相关组织的机构历史了。这里的分析足以说明,这些不断变化的结构反应了整个研究纲领的发展和成熟。次纲领和寻租我仅仅讨论一下单独研究的次纲领。它们是在公共选择内部作为伞状次学科出现的。我们只能关注这些次纲领中的某些、但无论如何不可能是全部:里克对立法中联盟形成的早期研究(riker 1962)是早期关注的焦点;对无政府的经济学分析吸引了1970年代早期的大量努力(tullock 1972, 1974a, 1974b; buchanan 1975);议程操纵作为控制政治结果的一个手段(romer and rosenthal 1978);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的集体行动的逻辑(1965);詹姆斯考尔曼(james coleman)以交换为基础的社会行动(1990);对政府增长的解释;官僚理论;政治学中的结构诱致性均衡;表达与利益投票;以及意识形态的作用。这些和其他次纲领出现于公共选择中。这与更加广为人知的主题相当分离。这些已经开始分析的主题,如一院制与两院制立法,立法委员会的结构,比例代表与多数代表体系,直接民主制,立法委员会规模,联邦制和许多其他方面。 对于包含公共选择中次纲领讨论的综合处理,见mueller(1989)。出现于公共选择内部的一个次纲领特别值得如果必要的话在这里进行简要讨论,即寻租。它是源于塔洛克1967年开创性论文的一个次研究纲领;而这个名称是安妮克鲁格(anne kruger)在1974年一篇以此命名的文章中给出的。从基础上说,这个中心思想源于经济学家自然的思想观念,其对相互作用的解释主要依赖人们对可测量激励的可预测反应。如果承诺产生收益的可能性上升,人们将会投资时间和资源以尽力为他们自己获取这种收益。市场自身是一个受益受损体系;资源倾向于流动到其最有价值的用途,因为可以预测人们对许诺的利润机会做出积极反应,而对威胁性损失做出消极反应。这个激励性假定扩展到通过政治或集体行动分配的价值份额。这一扩展现在好像是基础性的。但是,直到塔洛克明确建立起这种联系,没有人注意到其抽象含义:如果存在通过政治行动获得的价值,人们将投资资源以尽力获取这种价值。而且,如果这种价值采取从一个集团转移到另一个集团的形式,投资在总价值的意义上就是浪费。塔洛克早期对寻租的处理集中于垄断、关税和盗窃,但这个罗列可以几乎不受限制地扩展。如果政府具有将垄断权或关税保护授予某个集团的权力,这会损害普通公众或特定受损者的利益。那么,接下来可以说,潜在受益将是竞争荣誉。并且,既然根据其解释,只有一个集团可以受益,其他集团投入的资源就是浪费。这些资源本来可以用于生产更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一旦这个基本洞见融入观察家的思想,现代政治学的大部分就可以仅仅解释为寻租活动。美国地方议员为选民争取建设经费的政治学就是一个最明显的案例。政府转移支付部门的大部分增长都可以解释为政治代理人的行为,他们通过许诺有差别的转移支付竞争选民的支持。寻租的次研究纲领在几个层面上仍然活跃。在总体上,有多少租值是通过运用政治代理以获得实际上的私人收益而消散的?就像其目标是确保歧视性的私人收益一样,寻租活动如何能够与目标是进一步分享“公共”利益的活动区别开来?这里,我不打算进行详细讨论。但应该清楚的是,作为公共选择中更一般意义上的次纲领,寻租既为分析又为经验研究开辟了大道。立宪政治经济学我在前面写道,同意的计算一书的基本贡献在于,利用一个二层框架分析集体行动;或者按类区分我们所称的普通或日常政治学和立宪政治学。实际上,我们那本书的副标题为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这种分离标志着,在公共选择综合研究纲领中的一种主要二分法,即在我们所称的实证政治分析或者实证公共选择与“立宪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划分。很明显,政治集体行动,与个人选择的结果类似,在两个或更多可以区分的阶段或层次上形成。首先,存在既定规则内的选择,总体上,这种规则被描述为“宪法”。其次,存在对这些规则得以出现的选择。作为基本功能,规则涉及对可能发生行动的限制或约束。并且,从传统上讲,经济理论已经分析了约束下做出的选择,这些约束被假定为外生强加的。个人为什么应该对他们的行动施加限制呢?仅仅在最近,经济学家们才摆脱他们自然思想的束缚不考虑约束自身选择的思想。但是,最近的研究包含了对约束的选择,即使这些约束是对非集体环境中人之行为的约束。重要的贡献是在发展沉溺理论时做出的,相关沉溺的例子如毒品、吸烟、饮食或赌博等。然而,这个问题在分类上完全不同,就像注意力从非集体或个人环境转移到包括集体规则的情况。 一般的讨论,见brennan and buchanan(1985)。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希望对代表政治集团行动之代理人的行为施加限制,不是由于担心他们自身的非理性行为,而是担心对自身偏好被否决的预期,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利益将受到损害。宪政规则,就像其中心目标,包含了对政治权威潜在实施的约束。“思考的立宪方式”(buchanan 2001)将注意力转移到政治秩序的框架规则,其目标是要求或确保政体成员间的一致同意。正是在这个层次上,个人从观念上计算或考虑他们自身与国家或政治权威的交易条件。人们可能同意,在宪法描述的综合结构中,他们的福利由于成员权可能得到改善;然而,与此同时,他们可能会从相反的角度估计特殊政治行动对他们自身利益的影响。对这一点的某种松散表述方式是,在立宪民主中,人们将其忠诚归于宪法,而不是政府,不论这种决策是多么“民主”。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在这个确定层面上,美国公众的态度与欧洲的完全不同。作为研究分析,立宪政治经济学包含对立宪规则可选择体系的比较评价,这既包括已经存在的规则,也包括可能预期引进的规则。很明显,一般说来,这个分析与引进制度研究的努力有更近的亲和力。当然,在这个主要的研究纲领中既有规范又有实证因素。不同的规则集得到验证,并提出了关于其工作性质的预言。在这种分析中,提出了对改革的建议这些建议采取了宪法变迁的形式。它们与特定政策批评的建议相反,而这些批评源于对普通或宪法规则内政治学的分析。公共选择有意识形态偏向吗?对于这一点,我们公共选择研究纲领大体描述为两个部分实证政治学和立宪政治经济学已经发展和正存在的两个方面。给定存在的宪法结构,我们观察到的政治学如何发挥作用?在不同的宪法约束集合下,这种政治学如何不同?在对这些问题每一个的回答方法中,公共选择理论在科学意义上同样保持严格中立。那么,对公共选择自身存在意识形态偏向的最广为人知批评的根源是什么?再一次,赞赏上世纪中叶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广受欢迎的思想是必要的。社会科学家的意识普遍深入,并且这种意识受到以其陈述可称之为“理论福利经济学”中性研究纲领的支持,这集中于为满足理想标准对可观察到市场之失灵的辨别。总体而言,这种研究分支提供了市场失灵理论。但是,这种失灵是与什么相比而言的?隐含的假定通常是,对市场失灵的政治化纠正可以完全发挥作用。换句话说,市场失灵反对理想化的政治学。接着,公共选择随之出现,并提供了对公共选择角色中个人行为政治学的分析,不论这些人是选民、政治家还是官僚。这对应用于市场和作为市场参与者个人之行为的规则完全一致。这些分析必须解释实质上错误的对比。这一比较已经这样描述了大部分的科学和公众态度。在非常现实的意义上,公共选择成为政府失灵的一系列理论,就像其作为对市场失灵的补充,早期源于理论福利经济学。或者,就像我在1978年的维也纳演讲中所指出的,公共选择可以用三个词的描述来概括:“毫无虚构的政治学”(politics without romance)。这个研究纲领应该被解释为对科学记录的纠正,而不是对某些非法反政府意识形态的引入。不考虑任何前科学的意识形态状态,对公共选择分析的揭示,必定将更具批评性的态度引入到解决所谓社会经济问题和观点的政治秘方。照字面意思理解,公共选择迫使批评者在比较已经提出的制度结构时更加实际。可能不存在这样的假定,对市场失灵的政治性纠正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公共选择是非道德的吗?对整个公共选择研究纲领更具煽动性的批评,集中于对其非道德性的宣称上,至少在其行为影响中如此。这个告诫的起源在于两个硬核因素的转变上,方法论个人主义和理性选择,这直接源于政治分析的经济理论。在抽象的层次上,这两个因素自身对经验内容相对空洞。无论在市场上还是政治学中,将个人行为模型化为最大化效用或在这样做时理性行事,都不要求对效用函数争论的特别说明。然而,当经济学家们把这些观点确定并放入“有益品”和“有害品”的分类之中时,他们比这个最初一步走得更远。那时,人们被模型化为最大化某些“有益品”指数,而最小化某些“有害品”指数。更特别地,行为的经济模型包括净财富,一个在外部可测量的变量,是个人寻求最大化的重要“有益品”。对公共选择的道德谴责批评集中在,经济理论的这个要素假定运用到政治分析中。据表明,发现自己是公共选择者的那些人,不论是选民、立法者,还是任何种类的政治代理人,都不按照在市场行为中普通遵守的准则行事。在私人决策能力中,当人们“为公众”而不是为他们自己做出选择时,他们受到的激励不同。将个人自利动机指派给政治行为者,既在描述上不准确,又在道德上受到质疑。批评也是这么说的。在基础层面上,这个批评源于一个误解,即整个解释实践是关于什么的这是一个可能由于经济学家们承认他们努力的局限性而发展起来的。行为的经济模型,即使局限于市场行为,也从来不应该被看作提供了全部或终结性的科学解释。个人行事具有许多动机,并且经济模型只将注意力集中于行动背后许多可能力量中的一种。当然,运用这个预测模型要求这样一个初始假定,即已经被确定为最大化的“商品”在混合中相对重要。净财富的可许诺转变以预测的方式修正行为,隐含这一命题的假定在经验上不容易修改。这里的问题在于,在公共选择的角色中,净财富和许诺转变为净财富能够多大程度上用作个人行为的解释性激励。作为一个综合研究纲领,公共选择包含这样一个假定,当人们从市场预期转变到政治预期时,他们不容易成为经济阉人(economic eunuchs)。在市场上,对通常激励做出预测性反应的那个人,在其角色转变到集体选择时,不能够一点无误地做出反应。当然,公共选择理论家应该承认,在从私人市场转变到集体选择时,行为经济模型的力量和预测力在某种程度上减弱了。事实上,政治作用中的人们在他们认为具有共同利益的程度上行事。然而,在许多方面,这种承认并不意味着,基本的解释模型失去了其所有的预测力,或者通常的激励不再重要。一旦这一点得到承认,留下什么来承担非道德的责任?在某种程度上,批评者留下这样的主张,即当经济模型用于综合性解释的实践时,处于政治或公共选择角色的人们没有被引导按照这些模型的指导原则行事。从这个角度看,将政治选择行为模型化为对通常激励的反应是非道德的,即便已经承认这种实践只具有部分解释力。 见kelman(1987)和brennan and buchanan(1988)。因此,我们应该在这样一种观念下继续政治学分析,即人们转变为集体行动角色时的确不是“圣徒”。在保持社会稳定性时,伪善的正面价值可能被认识到,但不能将伪善提高到工具状态的地位。民主或一般的自我治理的确足够强大,以致在分析其自身的作用时要考虑诚实。结束语就像普遍注意到的,作为一种研究纲领,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公共选择已经发展并逐渐成熟。评价这个纲领在科学研究团体和公众态度形成过程中对思想的冲击和影响是有用的。通过简单比较半个世纪中的思想主张,专家或公众都对政治学和政治家提出了更多批评;对政治行动的动机更加冷嘲热讽;对政治秘方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简单方法的想法不再抱有幻想。并且,态度的这种转变大大超出了社会主义中央计划中效率信念的缺失,这是一种基于历史上制度失败和观念上理想结构崩溃的信念缺失。这个要检验的问题不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于政治学和政治家态度是否已经发生引人注目的转变;而是,公共选择研究纲领对这种态度的转变有什么贡献?就像我前面写到的,当我们回顾上世纪中叶讨论的科学和公众气氛时,好像很难理解,社会科学家们不能够尽力理解和解释社会关系成比例扩大的集体化部门中的决策。现在,科学努力的差距看上去如此明显,以至于公共选择及其相关纲领的发展,成了我们关于这个世界通常不完全知识中的自然并确实必需的一步。虽然如此,在知识团体中,有两个障碍要克服很奇怪的是,这些障碍既来自对立方、也来自补充方。广泛考虑,在政治学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这个基本前提中,流行的思想观念是社会主义的。但是,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和所涉及的理想政治理论之间的复杂混合:就像观察到的,政府被马克思主义者模型化为促进阶级利益;但是,革命后可能就职的政府可以说是全知、全能且仁慈的。在他们的某些目标是促进特殊集团或阶级利益的政治行为模型中,马克思主义者好像成了公共选择中的秘密合作人,即使当他们拒绝方法论个人主义时也如此。但是,就像观察到的,基本的马克思主义信条如何转变为仁慈、全知超国家的理想化政治学?这个问题显然没有得到回答。并且,当时困惑的经济学家们将1930年代的争论看作是社会主义者而不是其对手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和弗里德利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取得了胜利。在某种程度上,这两方都忽视了刺激人类行为包括政治化部门中的行为的激励的适当性。为支持出现的利维坦福利国家而引伸出来的思想结构,在逻辑上存在缺陷,并且只有通过长期连续的幻想才能够保持。但是,有趣的是,社会主义观念结构的全部或部分失败并非出自科学学术机构内部。米塞斯和哈耶克早期的努力并未取得成功,经典自由主义在上世纪中叶好像达到了最低点。失败并非源自知识上濒临死亡的观念结构的崩溃,而是不断扩展的集体计划实施中无绩效的累积记录无绩效是通过许诺的主张衡量的,这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换句话说,各地政府,无论是社会主义的还是福利国家的,都走过了头,并且都尽力做超出制度框架支持的事情。这个失败的记录已经被逐渐广泛认识到,1960年代开始,1970年代加速。在历史上,公共选择的影响体现在哪里?特别注意,我并未宣称,作为政治在现实中如何运行这些科学基础理论的连贯集合,公共选择驱除了学术中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我也没有宣称,对知识脆弱性的某些随后认知发挥了对政治现实的反馈作用。在通常用法中,公共选择在这一点上并未“处于曲线之前”。我所主张的是,公共选择在对随处可观察事物的连续理解和解释中发挥其影响,这才是主要的。公众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有:集体安排正逐渐失败;政治化并未提供对某些或全部社会顽疾的承诺治愈;政治指导通常使事情更遭而不是更好。这些直接观察如何才能适合满意的理解?这种许诺的秘方为什么不能够发表出来?公共选择出现并且提供理解这些的基础。比起用公共选择理论的真知灼见武装起来的人们,没有其他任何人更能够理解,官僚体系一旦建立,就会倾向于不受限制并且与其最初许诺作用毫无联系地明显增长。他们能够理解为什么议员争取地方建设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旱作农业种植模式推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数字版权教育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家政服务紧急救援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油菜籽智能包装设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油料作物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慧口岸安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车间、工房的安全要求考试题(附答案)
- 森林防火预警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坚果炒货包装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机械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环保工程现场施工方案(3篇)
- 索尼微单相机A7 II(ILCE-7M2)使用说明书
- 疫苗行业疫苗研发创新报告:2025年重大疾病防控策略与研发创新趋势
- 印刷厂环保数据上报细则
- 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课常规训练
- 直播助农培训课件
- 劳动课美味凉拌菜课件
- 2025黑龙江伊春市铁力市招募公益性岗位人员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铁路车间职工思政课课件
- 2025年汽车租赁公司车辆托管及运营管理合同
- 情感营销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