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 地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必修1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四章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第四章 课前新知预习 方法警示探究 课堂互动探究 典型例题剖析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强化作业 知识网络构建 1 掌握褶皱 断层的特点及其形成的构造地貌 2 理解并掌握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学习目标 一 褶皱山 断块山与火山1 褶皱山 自主学习 1 褶皱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 作用下 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 产生一系列的 其基本单位是 2 基本形态 挤压 波状弯曲 褶曲 拱起 山地 向斜 山岭 3 板块构造学说 岩石圈可划分为六大板块 大陆板块包括a b 美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大洋板块是c 非洲板块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裂谷 褶皱山系 2 断块山 1 断层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 和 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 岩体发生破裂 并沿 发生明显的位移 2 断层的位移类型 压力 张力 断裂面 谷地 低地 山岭 3 火山 1 岩浆喷发类型 熔岩高原 火山 2 火山 成因 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 沿着地壳的 或管道喷出 组成 包括a 和b 两部分 中央喷出口 火山口 火山锥 二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公路 山间盆地 迂回 成本和难度 和缓 1 判断正误 1 在野外观察到的山峰都是背斜 山谷都是向斜 2 背斜 向斜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3 断层是指岩层发生断裂的现象 4 地下深处的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后一定形成火山 5 影响山区交通线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自我诊测 答案 1 2 3 4 5 解析 1 山体经过长期侵蚀 背斜往往形成谷地 向斜形成山地 2 地壳运动挤压 岩石发生弯曲变形 形成背斜和向斜 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自然状态下背斜成山而向斜成谷 但经过长期侵蚀作用出现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的现象 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3 断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岩层必须发生断裂 二是断裂岩层必须发生错位 4 不一定 岩浆沿地壳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熔岩高原 沿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形成火山 5 山地交通以公路为主 迂回前进 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主要是这里地势相对和缓 施工难度较小 建设和运营成本低 2 问题思考 1 东非大裂谷是如何形成的 2 为什么断层线附近容易受到风化侵蚀 3 山地的公路为什么多呈 之 字状 答案 1 板块背离运动 张裂 地壳断裂下陷而成 2 断层线附近由于岩层断裂破碎 更容易受到风化侵蚀 3 由于山地地势起伏较大 公路多沿山间盆地或谷地修筑 迂回前进 大体呈 之 字状 1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下列问题 褶皱山 断块山 探究活动 1 判断上图被侵蚀缺失的褶皱中 甲 乙两地何处是背斜 何处是向斜 并分析甲地成为谷地 乙地成为山岭的原因 2 修建地下隧道 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 从安全性 地下水储藏角度考虑 为什么 答案 1 甲是背斜 乙是向斜 甲地背斜顶部受到张力 容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乙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 不易被侵蚀 反而成为山岭 2 选择甲地 因为背斜的岩层形态呈拱形 结构坚固 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 而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 便于施工 如果选择在乙地 隧道容易积水 2 阅读材料 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地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华山大断崖 1 材料一中 a b c d四处哪些是断层构造 哪些不是 为什么 2 华山是怎样形成的 3 断层处能修建水库吗 为什么 答案 1 判断断层的依据有两个 一是看它是不是岩石受力破裂 二是看它是否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 材料一中的a b c处岩石既受力破裂 又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 所以a b c都是断层 而d处岩石虽然破裂但无位移 故不是断层而仅仅是断裂 2 华山是断层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而成的断块山 3 不能断层处地质构造不稳定 容易导致水的渗漏和诱发地震 1 褶皱与断层的判读及应用 1 背斜与向斜的判断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归纳提升 2 断层要素与地貌 2 褶皱与断层规律的应用 3 板块运动形成的地貌 1 读下图 回答问题 对点演练 1 若图中c d e三处均出现煤层的露头 那么 在a b两处分别打钻井 各打在什么构造上 向斜或背斜 a b 2 在a b两处的打钻过程中 何处地下能打出煤层 原因是 答案 1 向斜背斜 2 a处a处为向斜构造 煤层仍保留在地下 而b处属背斜构造 煤层已被侵蚀掉 材料歌曲 山路十八弯 形象地描写了山地的地貌特征 在山区有许多被称为通天大道的盘山公路 似玉带环绕 弯弯紧连 层层叠起 直冲云霄 这样的景现在平原地区很难见到 山地的地貌特征影响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线路分布和延伸方向 下面是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对比表格 和 某地交通线示意图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探究活动 结合材料探究 1 在交通运输方式选择上山区为何优先选择公路 2 在该幅交通线示意图中 a 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 为什么 3 说明线路通过丙处的合理性 4 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交通线绕道甲 乙两地的原因 答案 1 建设成本低 难度小 2 a处弯曲不合理 地形平坦 通往大城市应选最短线路 b处弯曲合理 陡坡上呈 之 字形弯曲 3 丙处为鞍部 地势相对和缓 4 增加交通运输量 方便甲 乙两地客货集散 地表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归纳提升 2 从地图上 我们可以观察到 高原和山地中的公路线 铁路线是穿越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其主要原因是 a 客货运量小b 地势相对和缓 工程造价低 难度小c 水源充足d 地势低 热量条件好答案b解析河谷地带地势相对和缓 施工难度小 工程造价低 对点演练 例1 下图为 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 图中数字号码 依次排列 表示地层由新到老或由老到新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a处的地质构造属 2 地质勘探队员在m处的地层中发现了大量三叶虫化石 在n地层中发现了恐龙蛋化石 判断 图中b处的地质构造应属 依据是 3 c处的地质构造属 该处形成谷地的原因是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地壳演化的知识 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 变位 称为地质构造 而褶皱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 两翼岩层较新 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 解答此类题目 必须先读懂图 然后根据要求 进行判断 答案 1 断层 2 向斜根据化石可知地层 比地层 岩层新 所以b处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两翼部分岩层较老 从而可以判断为向斜 3 背斜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后岩层被破坏 易受侵蚀 成为谷地 例2 2012年4月13日 山西省长治市善福联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读山西省地质构造剖面图 回答 1 3 题 1 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2 在a b两处采煤 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 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 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 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 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3 沿断层线丁处常发育成沟谷的主要原因是 a 断层平直而陡峭b 岩石破碎 易被风化侵蚀c 岩块相对位移d 岩石受力过大 解析本组题考查有关地质构造的判断应用能力 第 1 题 乙处埋藏浅 且为背斜 不易渗水 顶部出露地表 不易储气 比较安全 第 2 题 背斜 a处 是良好的储气构造 可能导致瓦斯爆炸 向斜 b 处是储水构造 开采中易发生透水事故 第 3 题 沿断层线附近 岩石破碎 易被风化侵蚀而发育成沟谷河流 答案 1 b 2 a 3 b 例3 2014 天津一中质检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席卷全球 拉动内需 刺激经济稳定增长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策略 下图为现阶段重点投资建设开发的某区域 回答下列问题 1 丙地区交通线路密度比甲地区 大 小 原因是 2 在选择乙丙之间交通干线时 人们选择了乙丁丙线路而没有选择乙丙直达线路 原因是 解析本题考查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第 1 题 甲地地处平原 丙地位于山地 对交通干线的选择与密度大小有影响 第 2 题 乙丙之间的直线线路经过山地 工程难度大 投资大 安全性差 答案 1 小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 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密度小 2 乙丙间的直线路线需经山地 丘陵地区 地面起伏大 工程难度大 投资大 安全性差 例4 读下面 某地地质地形图 完成下列要求 1 从地形上看 该地属于 判断的理由是 2 从地质构造上看 该地属于 判断的理由是 3 简述该地形的形成原因 4 图中所示的石灰岩如果位于湿润地区 常发育成哪类特殊的地貌形态 举例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地形与地质构造判断及成因 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看出 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 为山脊 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可看出 该处岩层中心岩层新 两翼岩层老 所以是向斜 在湿润地区 石灰岩常被流水侵蚀形成喀斯特地貌 答案 1 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 2 向斜中心岩层新 两翼岩层老 3 向斜槽部坚硬 不易被侵蚀 反而成为山岭 4 喀斯特地貌 如石柱 石林 溶洞等 一 单项选择题1 当岩层受到力的挤压 便会发生弯曲变形 这叫做 a 褶皱b 断层c 背斜d 向斜答案a解析注意褶皱的概念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外力作用下 背斜常形成山岭b 背斜谷地常形成自流盆地c 在内力作用下 向斜常形成谷地d 向斜谷地常形成裂谷 陡崖答案c解析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3 下列地貌中属于断层一侧岩块相对下降的是 a 华山b 泰山c 庐山d 汾河谷地答案d解析汾河谷地是断层一侧岩块相对下降形成的 读下图 回答4 5题 4 形成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a 背斜构造b 向斜构造c 断层构造d 板块构造 5 图中乙处河谷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 流水侵蚀作用b 风力侵蚀作用c 流水沉积作用d 风化作用答案4 b5 a解析甲山地岩层向下弯曲 属向斜构造 乙处河谷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下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 读下图回答6 8题 6 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a 背斜b 向斜c 断层d 山岭7 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 a 水平挤压 岩层下降 外力侵蚀b 岩层下降 外力侵蚀 水平运动c 水平挤压 岩层上升 外力侵蚀d 岩层下降 水平运动 外力侵蚀 8 若在甲处修建铁路 施工中应注意的是 a 火山喷发b 断层下陷c 地下溶洞塌陷d 地下冻土融化答案6 b7 c8 c解析乙处岩层向下弯曲 属向斜构造 该地质演变过程是先发生水平挤压 岩层褶皱上升 后外力侵蚀形成 甲处为石灰岩 要注意岩层侵蚀形成的地下溶洞塌陷 与平原相比 山地相对高度大 地形崎岖 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比较大 据此回答9 10题 9 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修筑公路 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 避开那些地形 地质 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b 道路应避开小居民点和小村庄c 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缓坡d 道路在缓坡上呈 之 字形弯曲 10 有关山地对交通运输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山地地区的交通线以铁路为主 公路次之b 山地地区的交通线以公路为主 铁路次之c 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 地址宜远离河谷地带d 为了降低修建成本 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应以直线走向为主答案9 a10 b解析山区公路尽量多联系居民点 避开陡坡 在陡坡上呈 之 字形弯曲 山区交通线以公路为主 二 综合题11 读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图中岩层形态看 a处地质构造为 它是良好的储 构造 从地形上看 a处为 据图分析 a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2 处是 火山构造名称 常积水成湖 且 处的 岩可转化为 处的 岩 3 从图中看 b处地质构造为 此处容易形成的地质灾害是 这种地质灾害又有可能诱发 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4 处地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概预算培训
- 对称剪纸教学课件
- 基本句型趣味课件
- 课件服务器问题
- 课件最后一页底图
- 广东护理自考考试题目及答案
- 矿山钻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木屑筛选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口译听力考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夺分金卷)附答案详解
- 部编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课堂作业课课练课时练
- 变形记作文六年级变成小鸟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课件
- GA 568-2022警服夏执勤短袖衬衣
- 上肢主要神经损伤诊断
- GB/T 38381-2019新闻出版知识服务知识元描述
- GB/T 24600-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
- GB/T 1839-2008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 检验科标本采集手册
- 07FD02防空地下室电气设备安装图集
- 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新进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