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自主学习新知突破 1 掌握反射弧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 了解神经冲动产生的机理 3 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 4 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1 反射 是指在 参与下 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 2 兴奋 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 如神经组织 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 由 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中枢神经系统 规律性应答 相对静止 显著活跃 3 反射弧的组成 识图填空 1 图中共有 神经元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 2 直接刺激 能够引起肌肉收缩 属于 不属于 反射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神经节 三个 单向的 不属于 思考探讨 1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 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 而其他部位正常 感受器受到刺激后 还会有感觉吗 肌肉还有收缩反应吗 2 感受器 效应器各是指的什么结构 提示 1 有感觉 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2 感受器是感受刺激的结构 参与反射和感觉的形成过程 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上形成的 主要是指感觉神经末梢 而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1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如下图 2 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1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如下图 2 反射弧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1 反射活动的进行除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外 还需要有适宜的刺激 2 感受器通常是感觉神经末梢 而效应器是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 神经冲动 神经系统受刺激时 产生兴奋 然后以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也叫神经冲动 兴奋的传导 电信号 2 传导机理 静息状态时 外流 膜电位表现为 受到刺激时 神经细胞兴奋 造成 内流 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由于电位差的存在 形成了 k 内负外正 na 内正外负 局部电流 恢复静息 局部电流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兴奋向前传导 后方恢复为 3 传导特点 静息电位 双向传导 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 突触的结构 识图填空 2 传递过程 判断 兴奋在突触中的信号转变为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兴奋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 3 传递特点 神经递质只能由 释放 作用于突触后膜 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单向传递 突触前膜 思考探讨 3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各是指的什么膜 4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怎样 5 如下图所示 ab cd 分别刺激b c点 电流表指针各偏转几次 提示 3 突触小体膜 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4 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5 刺激b点 电流表指针偏转两次 方向相反 刺激c点 电流表指针偏转一次 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兴奋传导模式图 1 传导过程 图 中a点表示的是静息电位的形成 由于k 的外流形成了外正内负的电位 图 中a点表示的是受到刺激后变为动作电位 由于na 的内流形成了内正外负的电位 图 中a点表示的是恢复到静息电位 并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引起相邻部位b点的兴奋 2 a点的电位变化 兴奋前 膜内为负电位 当na 内流后导致膜内电位上升 并变为正电位 然后又会恢复到静息电位 2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1 突触结构 突触前膜 轴突末端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 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缝隙 其内液体属于组织液突触后膜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 突触的类型 轴突 树突型图示为 轴突 胞体型图示为 3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 如图所示 4 传递的特点 单向传递 原因 由于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经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方向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信号转化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1 在一个神经元上有一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 在该神经元的任何部位均可测到电位变化 2 神经递质作用效果有两种 促进或抑制 递质释放的过程为胞吐 由突触后膜 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部分 糖蛋白识别 3 同一种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有兴奋或抑制的不同效应 主要原因是突触后膜上受体类型的不同 1 人脑的中枢神经系统 1 填写结构名称 2 一般来说 位于脊髓的 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低级神经 调控 2 人脑的高级功能 1 大脑皮层的功能 人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 既可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还具有 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 人脑的语言功能 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涉及人类的听 说 读 写 这些功能与 有关 语言 学习 记忆 语言功能 言语区 1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2 大脑皮层有关功能区的划分大脑皮层神经中枢 背外侧面 左半球外侧面 像个拳击手套 四指 方向代表前 3 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 记知识纲要 背关键语句 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双向传导 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 2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3 静息状态时 k 外流 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接受刺激时 na 大量内流 膜电位则表现为外负内正 4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 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前者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运输方式是胞吐 5 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膜 突触后膜是树突膜或细胞体膜 合作探究课堂互动 反射及反射弧的结构 下图为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均属于效应器b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 膝跳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兴奋的传递和传导d 在a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 自主解答 解析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属于膝跳反射中的效应器 a正确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髄 b错误 膝跳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兴奋的传递和传导 c正确 刺激a处可引起屈肌收缩 但兴奋的传导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故不能称为反射 d正确 答案 b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的判断 1 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 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 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 与前角 膨大部分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与后角 狭窄部分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3 切断实验法 若切断某一神经 刺激外周段 远离中枢的位置 肌肉不收缩 而刺激向中段 近中枢的位置 肌肉收缩 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 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1 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 a b c d 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正常机体内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 切断d 刺激b 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 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 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解析 正常机体内 兴奋从感受器向效应器方向单向传导 a正确 由图示知d为传入神经 b为传出神经 切断d 刺激b 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b错误 兴奋在结构c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慢于神经纤维 即结构b 上的传导速度 c错误 为突触后膜 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 电信号 d错误 答案 a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 腓肠肌标本 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 称 神经 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 肌接头 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 电刺激 处 肌肉会收缩 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 电刺激 处 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自主解答 解析 神经 肌接头 类似于突触 在突触上可发生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的转换 a正确 图示的神经末梢和腓肠肌构成效应器 处给予刺激 腓肠肌会收缩 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 故 处给予刺激 灵敏电流计指针可以发生偏转 b正确 兴奋在神经元间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不能反向传递 电刺激 处 兴奋不能由腓肠肌传向神经纤维 灵敏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的变化 c错误 兴奋部位膜内为正电位 未兴奋部位膜内为负电位 膜内电流的方向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 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d正确 答案 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1 刺激a点 b点先兴奋 d点后兴奋 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 刺激b点 d点 电流计发生一次偏转 3 刺激c点 bc cd b点和d点同时兴奋 电流计不偏转 4 刺激bc或cd之间的任一部位 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 如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 图2是测量的膜电位变化曲线图 下列相关说法中 错误的是 a 图1中装置甲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a点b 图1中装置乙测得的电位是动作电位c 图2中由点a到点c属于兴奋过程d 图1中装置甲测得的电位是由na 大量内流形成的解析 图1中 装置甲中膜电位是内负外正 表示静息电位 相当于图2中a点 a选项正确 图1中 装置乙中膜电位是内正外负 表示动作电位 b选项错误 图2中由a到c膜电位发生变化 表示正处于兴奋状态 c选项正确 图1中装置甲的静息电位的形成原因是k 外流 d选项错误 答案 d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a中发生电信号 化学信号的转变 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 中内容物释放至 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 处的液体为组织液 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 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 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 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自主解答 解析 兴奋传来时 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由电信号 化学信号 a正确 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 借助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 b错误 突触后膜上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 c正确 神经细胞兴奋时 神经细胞膜为外负内正 d正确 答案 b 互动探究 突触小泡的形成与什么细胞器有关系 提示 高尔基体 1 na k 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na 内流和k 外流都是协助扩散 细胞吸收k 排出na 都是主动运输 2 突触和突触小体 1 组成不同 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膨大部分 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 是突触的一部分 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 包括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2 信号转变不同 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 化学信号 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3 右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共同构成突触b 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c 作用于 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 由于 只能由 释放作用于 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解析 图中 分别表示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 突触间隙 突触由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和突触间隙 构成 a正确 突触小泡的形成离不开高尔基体 b正确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作用于突触后膜 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c错误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d正确 答案 c 高效测评知能提升 1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刺激 处 该处细胞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b 若从 处切断神经纤维 刺激 处 e不能产生反应c 兴奋在 处神经纤维上传导速度较 处快d 若在 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 图中 处能测到兴奋的只有 解析 刺激 处 该处细胞膜出现动作电位 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a错误 对应的是传出神经 若从 处切断神经纤维 刺激 处 e可以产生反应 b错误 表示突触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 c正确 若在 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 图中 处能测到兴奋的有 d错误 答案 c 2 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a中发生电信号 化学信号的转变 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 中内容物释放至 中需要依赖突触前膜的流动性c 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 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d 处的液体为组织液 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 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解析 突触小体a中可发生电信号 化学信号的转变 a正确 突触小泡 中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过程 依赖突触前膜的流动性 此过程需要能量 b正确 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兴奋时 会使na 内流 使膜外变为负电位 c错误 突触间隙 中的液体为组织液 传递兴奋时可被突触后膜 中的特异性受体识别 d正确 答案 c 3 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图甲中 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 图甲的结构 中 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c 若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 则a c为兴奋部位d 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 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 形成局部电流 解析 图甲由于 在神经中枢外有神经节 所以为传入神经 为感受器 为神经中枢 为传出神经 为效应器 为突触 a正确 突触中信号转换模式为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b正确 若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 则兴奋部位电荷为外负内正 所以b为兴奋部位 a c为未兴奋部位 c错误 答案 c c 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 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 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 则a b 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解析 在同一神经元上 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在不同神经元之间 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 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所以当在a点给予一定的电流刺激 电流表的两接头处先后发生电位变化 所以甲 乙都偏转2次 a错误 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 b错误 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 d点可测到电位的变化 d错误 答案 c 5 右图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所测得的膜电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热热源规划汇报
- 社工末期评估工作汇报
- 生管半年度工作总结
- 果洛市重点中学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轮状病毒培训
- 有效沟通培训心得
- 山东泰安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九上化学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品质主管工作总结
- 内蒙古鄂尔多斯附属学校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期制度
- 广州数控GSK 980TDc车床CNC使用手册
-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资料
- 2024年桑黄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公转私借款合同书模板
- 幼儿园小班社会《我能我会》课件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
- 《进一步规范管理燃煤自备电厂工作方案》发改体改〔2021〕1624号
- 《多元统计分析-基于R(第3版)》课件全套 费宇 第1-13章-多元统计分析与R简介-多维标度分析
-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