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20课 兴贤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20课 兴贤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20课 兴贤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20课 兴贤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20课 兴贤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20兴贤王安石 栏目链接 f n r or n ch ny y hu zh i f d n 栏目链接 涂 途 指治世的境界 至 是 到 于 表动作对象 古义 一般人 栏目链接 人称代词 它 人称代词 他们 指示代词 那 表揣测 可译为 大概 表祈使语气 表反诘语气 可译为 难道 栏目链接 同一类的人 步行 服劳役的人 徒弟 门人 只有 仅仅 栏目链接 状语后置 状语 以细过 后置 不以细过责人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走近作者 王安石 1021 1086 字介甫 晚号半山 北宋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抚州临川 今属江西 人 曾上万言书 提出变法主张 要求改变 积贫积弱 的局面 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 强化统治力量 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他的散文峭直简洁 富于哲理 笔力豪悍 气势逼人 词锋犀利 议论风生 开创并发展了说理透辟 论证严谨 逻辑周密 表达清晰 熔事和议论于一炉的独特散文文体 栏目链接 写作背景 这是一篇政论文 是王安石为推行新法所作的舆论准备 所谓 兴贤 即 举贤 也就是本文开篇所说的 任贤使能 能否 任贤 关系到国家的兴盛衰亡 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 作为一位有远见的 爱国的政治家 王安石敏锐地察觉到当时的社会危机 决心变风俗 立法度 实行改革 扭转 积弱积贫 的局面 要使新法得以顺利贯彻执行 就必须起用一批德才兼备的贤士 否则一切都将落空 栏目链接 写作背景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 作者才写了这篇文章 陈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希望朝廷广开贤路 招揽英才 以造福于国家和人民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内容理解 1 文章分为两段 这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第1段讲 兴贤 的重要性 第2段讲 兴贤 的具体做法 栏目链接 内容理解 2 第1段中 作者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 正反对比论证 兴贤则昌 正 反之则亡 反 举例 事实 论证 列举历史事实 以古证今 栏目链接 内容理解 3 君王要怎么做才能 兴贤 明确 博询众庶 则才能者进矣 要求广泛咨询众人的意见 不有忌讳 则谠直之路开矣 要求广开言路 让人们敢于说话 不迩小人 则谗谀者自远矣 要求疏远小人 不拘文牵俗 则守职者辨治矣 要求不墨守成规 不责人以细过 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 要求不要对人才求全责备 栏目链接 写作特色 语言表达灵活 多种手法并用 或用对举 如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 弃贤专己而衰 古今之通义 流俗所共知 或用排比 如 商之兴也 有仲虺 伊尹 其衰也 亦有三仁 周之兴也 同心者十人 其衰也 亦有祭公谋父 内史过 两汉之兴也 有萧 曹 寇 邓之徒 其衰也 亦有王嘉 傅喜 陈蕃 李固之众 博询众庶 则才能者进矣 不有忌讳 则谠直之路开矣 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